1 ) 下一站 再愛你?!
人總是在擁有的時候不珍惜,而沒到失去的時候又追悔莫及。
人生就像是一部行駛中的列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每經(jīng)過一個站點,都會有
人上車,有人下車,雖然不會記得每一個人的老面孔。更不會在意下車的人
要往哪里去,但是總會有一些人讓你難以忘記。
雖然疾病痛苦,很兇,很恐慌,但是我們不應(yīng)該絕望,我們應(yīng)該去告訴身邊
每一個人,我們不要著遺憾,模模糊糊,誠惶誠恐的去過日子,我們要讓生
命更加精彩,更有價值.終有一天,我也會離開這個世界,但是我希望,不是
癌癥病痛意外或者老去帶走了我,而是我完成了人生的使命,光榮的離開,
邁向光榮的國度。
2 ) 我相信愛情,卻不信任時間
作為一個已經(jīng)23歲還沒有打過戀愛,初吻還在讓朋友震驚的微大齡剩女,愛情于我是什么?是電視劇里歷經(jīng)磨難最后長相廝守,是灰姑娘戰(zhàn)勝各色女神和惡婆婆最后被接受嫁入豪門……看過太多別人的故事,依舊找不到自己的路子。過了校園里躲躲藏藏的青澀年華,作為好孩子聽從父母的教誨早戀會毀掉一生,畢業(yè)在即分分鐘要求找男友的事根本無法一蹴而就。身邊分分合合的小情侶實在是很多,即將跨入婚姻殿堂的前夜,或者已經(jīng)跨入婚姻殿堂的當(dāng)夜,都能吵著要分手。耳濡目染的情況下,似乎對于愛情都失望了。網(wǎng)絡(luò)上那些被看好的,不被看好的金童玉女,天生一對們,在各種離婚,分手,出軌消息曝光后,所有人都想感嘆一句,再也不相信愛情了??吹狡渌那閭H甜甜蜜蜜一起的時候,在自己獨自一個人無所事事不知所措的時候,是不是也想著想要那么一個人陪伴呢,呵呵,算了,我現(xiàn)在還是喜歡一個人??赡鼙恢車囊磺杏绊?,想著反正逃不過相親,結(jié)婚,生孩子,生老病死,大抵不過如此,愛情于我是沒意義的。
看完電影,最后真人視頻播放結(jié)束后,確實被震撼了,想想,到底是怎樣的男生,才能讓我愛得那么深。這電影給了我重重一擊,本來不相信愛情的人,發(fā)現(xiàn)原來愛其實是存在的,很像節(jié)目里說的那樣,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
現(xiàn)在的我相信愛情,但我并不信任時間。
3 ) 然而,死亡也無法將我們分開。
記得年少的時候,經(jīng)常在電影中看到結(jié)婚典禮的場景,情侶站在一位神父前,對情侶說,“你們會彼此相親相愛,直到死亡將你們分開?!蹦菚r滿心羨慕,覺得死亡是一個特別神秘的字眼,充滿了魅力,它讓愛情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我卻從未感受到任何悲傷。
隨著年齡漸長,經(jīng)歷了幾次親人的亡故,看過數(shù)次悲歡離合,那些或年輕或年邁的生命都毫無意外地在被留下者心中留下悲傷的痕跡。有的人一直走不出,他們以淚洗面,他們黑白顛倒,他們行尸走肉般地生活,迷失了自己,喪失了希望的目標(biāo)乃至活下去的勇氣。而即便那些走出的人,無論時間怎樣洗刷,無論用什么方式掩蓋,即便新人勝舊人,在某一個時刻,在某一個地點,傷疤也隨時可能被重新掀起。那份愛將成為心中的缺口,一顆定時炸彈。于是,盡管我在文字里仍舊大聲地贊美它,但誰說這贊美里沒有敬畏與恐懼呢?
我為何要贊美它?死亡沒有階級,沒有審美,甚至是沒有緣由的。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美得傾國傾城還是丑得影響市容,無論你是五好青年還是破壞分子,無論你珍愛生命還是揮霍生命,它都會找到你。它是如此不公,又是如此公平。就像別人曾調(diào)侃命運那樣,死亡的公平也在于對所有人都不公平。
我是一個惜命之人。我畏懼死亡??煽赐觌娪昂?,突然有些釋然了。雖然聽了無數(shù)次關(guān)于死去后會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大道理,但是從沒聽進去過。但是通過影片,通過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當(dāng)一對真正這樣做的情侶站在我面前,我再也沒有理由不信了,這是一個多么強有力的論據(jù),讓我無法說不。于是,我感動得痛哭流涕。
這是一部多么平庸的電影啊,電視劇般的畫面感,無處不在的大特寫,情景劇般的轉(zhuǎn)場與剪輯,男主角不標(biāo)準(zhǔn)的普通話——打三星都覺得給高了。可這又是一部多神奇的電影啊,片尾的真人記錄片,如此動人,會讓你不經(jīng)意間淚崩;它竟然能讓我去思考關(guān)于疾病與死亡這樣自己一直害怕的話題,還讓我想通了一直想不通的道理。
我想開了什么呢?死亡只是一扇門,那扇門后,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仙界,總之是另一個世界的開始,在那里,我們的愛會重新開始,而這一回永遠沒有結(jié)束。先去那里的人,會為我們準(zhǔn)備一個美好的家,迎接若干年后會來到的我們。生活在那里的人,沒有車禍留下的傷疤,沒有打針留下的孔痕,沒有傷口的痛楚,只有陽光與歡笑。
當(dāng)認同這一點之后,就連平時從來不聽的三俗音樂,在電影中重新演繹后,竟然也讓我可以接受了。誰說好的東西一定是完美的呢?有時那些不完美的存在,比如愛情,才更容易感動我們,觸動我們。
死亡與疾病對人的意志是一種極大的摧殘,無論你是多么堅強,哪怕你是心理醫(yī)生,你也無法讓自己想得開。影片教會我的第二點就是,永遠不要想當(dāng)然,站著不腰疼,即便你再怎么努力,也無法感受到癌癥患者面對化療時的恐懼。死亡的威脅無時無刻不困擾著他們,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最應(yīng)該做的,就是閉嘴,靜靜陪在他們身邊。握著他們的手,當(dāng)他們難受的時候,有人照顧,不讓他們的恐懼中再加上孤單的色彩,讓他們知道,我們會一直在他們身邊。他們笑,我們就跟著笑;他們哭,我們就跟著哭。
但電影的落點又是什么呢?我想,看透死亡的意義不在于可以使勁兒“作”——反正不用害怕死亡了。也不在于反正死后也是天堂,我們就都跟著愛的人一起去死好了。對我來說,看透死亡,首先是看透生離死別,給留下的人找到走出悲傷地出口,讓他們能擁抱新的生活。
而后,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既然有另一個世界存在,生命便是一種積累。如果我們死后,什么都沒有了,只是深埋在一米見方的小地方,那我們還學(xué)知識干嘛,何不即使享樂,反正時間沒了就沒了。而做了壞事又如何,反正和做好事的人結(jié)果一樣。而有另一個世界的話,我們才會更加珍惜此刻,不放縱,不浪費,用心生活。
下一站再愛你,這一世你先下了車,我沒有愛夠,沒有愛完,在下一站——另一個世界,我會繼續(xù)愛你。多么美好的詮釋,它讓愛定格在永恒。然而,一切美好都是雙刃劍,既然可以下一站再愛你,這一站,是不是就可以少些力氣,反正也是可以彌補的?所以,我也很不喜歡這個說法。
我還活著,我不要下一站再愛你,我會把每一站都當(dāng)成最后一站地去愛你,我會把每一天都當(dāng)成最后一天地去愛你。珍惜當(dāng)下,珍惜眼前,才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我想,這也是電影創(chuàng)作者真心想表達的。
4 ) 基督教電影的前途在哪里?——阿客的胡言亂語
首先聲明《下一站》這部電影我很想看,但是我目前還沒辦法看到,所以,這也不能算一部影評,只是我對這個話題的一點感想。另外,用這個題目的意思不是我知道答案,只是一些思索,也希望引起更多人來探討這個話題。
這些年陸陸續(xù)續(xù)看了一些被歸類為“基督教電影“的電影。我看來大多數(shù)可以歸到一下三類
1. 圣經(jīng)故事 這個太多了,比如最近的《Son of God》
2. 教會歷史 比如《路德》《奧古斯丁》《暴君焚城錄》等
3. 現(xiàn)實題材基督徒的生活故事(包括家庭、職場、戀愛、體育等)比如《消防員》《勇氣》《天作之盒》等等
前兩類暫且不提,要寫又是一大篇。單是第三類現(xiàn)實題材就有不少。香港創(chuàng)世電視(《下一站》的片頭似乎出現(xiàn)了他們的標(biāo)志)和美國的AFFIRM公司都是立志于基督教電影的的制作。他們的電影我看過不少,每看完一部我都會上豆瓣看看評分和評論。我發(fā)現(xiàn)叫好的一般都是基督徒(從獨特的用詞可以看得出),而其他人評論里提到最多的就是”宗教說教“這個詞。所以,克服”宗教說教“傾向可能就是基督教電影的最大難題。
但是怎么克服呢?我想找出一些成功案例來,又看了一批電影,還真發(fā)現(xiàn)了幾個沒有被罵說教的。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愛在春天來臨》(2003),還有一個是《傳奇42號》。當(dāng)然肯定還有別的,我先說這兩個。
《愛在春天來臨》是一個系列基督教”純愛“電影里的一部。豆瓣評分8.0,485條評論,只有一條提到”傳教“,而且不是太反感的語氣。其實這部片子劇情非常老套,為什么有這樣的效果,我的總結(jié)是:畫面太漂亮了!另外配樂、演員都不錯。換句話說,你讓大家賞心悅目了,大家即便聽你說教幾句也不覺得太委屈。況且他沒有說太多,點到為止。相反,如果這些基本功沒做足,又要教育人家,也難怪人家生氣。
《傳奇42號》不是被定位成基督教電影的。但是這是我目前為止看到把耶穌的教導(dǎo)”打你的左臉,就轉(zhuǎn)過右臉給他打“詮釋得最有力的一個。豆瓣評分7.8,有不少批評,但是沒有說他”說教“的。我的理解是,這部片子里,起主要”說教“功能的角色不是很多人印象當(dāng)中的”基督徒“——溫文爾雅又呆板無趣。雖然這是成見,但很多基督教電影里的角色就有這個傾向。這個角色有很強的語言風(fēng)格,所以,那些可能有點”說教”的話從他嘴里說出來,就不那么像“說教”了。
看到這里,有人可能會說,何必這么麻煩的要避免“說教”呢,該說就說,何必遮遮掩掩?一個思想可以有很多種方法說出來,甚至可以直接拉一個條幅,上面刷標(biāo)語。只不過那樣一來別人比較難以接受,而來信息單薄扁平。好電影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他用一種巧妙的形式傳達了這個思想,而且讓你反復(fù)回味這個故事的時候,里面的思想會有機地生長。
其實最有資格說教而又從不說教的就是耶穌自己了。耶穌比喻式的教育方式在當(dāng)時的宗教語境里簡直是一朵巨大的奇葩(此處褒義)。兩千兩年,每一代人讀他的比喻,每一人在不同人生階段讀,都有無盡的收獲。尤其是那個浪子的比喻,對普世人性的解讀,精辟到了讓人乍舌的地步。(關(guān)于這一點,推薦Timothy Keller的《一擲千金的上帝》)。這樣的思想,如果用說教的方法表達,寫上幾本書也言不達意,但是一個小故事活畫出來了,而且去轉(zhuǎn)述給別人,也只需要三分鐘。這就是不說教的力量。
好吧,回到電影。
前面講的兩個例子似乎都是在細節(jié)取勝。所以,我又在想,在更大的方面,有沒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如果讓我寫一個基督教電影的劇本,我會塑造怎樣的角色,讓角色做什么樣的事情。這時候,我想到去圣經(jīng)里找找范本。但是一想到這里,我嚇了一跳,因為突然意識到,如果讓我編故事,我是不會寫出圣經(jīng)里面那種故事的。
你能想象哪部基督教電影的男主角,一個從小敬畏上帝的人,為了搶別人老婆殺了人家的原配嗎?你能想象男主角的兒子要追殺他,而且當(dāng)著所有人的面又睡了他的小老婆嗎?你能想象男主角一出場意氣風(fēng)發(fā)、中間急轉(zhuǎn)直下,最后年老昏聵地死掉嗎?你能想象這樣人上帝還一直對他念念不忘嗎?反正我很難想象。我也想象不出男主角在上帝面前像孩子一樣跳舞?更想象不出他在得知了那個造反的兒子被殺掉以后那樣傷心失態(tài)到不能自制。(反正宮廷劇里沒這種情節(jié))
但是,這個故事感動了無數(shù)人,包括我自己。夜深人靜的時候讀他那字字泣血的詩篇,有贊美,有感恩,也有愁苦絕望甚至詛咒,但是從始至終這個靈魂里燃燒著對上帝的愛和眷戀。這樣的故事怎能不震撼人。
這個男主角就是大衛(wèi)。
為什么我們寫的故事拍得電影不容易有這樣的故事呢?或許是我們的編劇太心軟,舍不得下狠手,把角色逼到絕路,讓他背上這么黑的履歷。亦或許是很少有編劇真的有這樣深刻的與上帝同行的體驗。因為其中的極致幸福和痛苦沒有體驗的人是編不出來的。實在要編,就只能說教了。
最后,再胡言亂語幾句,或許”基督教電影“本身就是一個偽概念。因為沒有一部電影叫做”無神論電影“或者”正能量電影“(我覺得正能量也是一種信仰)的。電影就是電影,愛情電影就是愛情電影,好看電影就是好看的電影。如果硬要說的話,一個人經(jīng)歷種種波折信了耶穌叫做基督教電影;一個人經(jīng)歷了種種思考決定放棄信仰也應(yīng)該算基督教電影,因為后者也體現(xiàn)了重要的神學(xué)思想:人的自由意志。當(dāng)然你對信仰的態(tài)度會決定你怎樣寫后面一個故事。
總之,“基督教電影”不是個容易的差事,如果你是個基督徒,你身邊又有人動了這個心思要走這條苦路,千萬千萬為他禱告,給他鼓勵。
5 ) 真愛不是用厄運來考驗的
我一直相信厄運和疾病這種命運里的大起大落是從不會摧毀愛情的。
全劇始終表達的主旨是,當(dāng)感情遭遇生死離別,是否還會永存。處理手法用以下幾處的線索串聯(lián):
1.院長的回憶中,亡故妻子曾經(jīng)與子萱相同的病癥。
2.子萱在教堂里遇到的慈祥大媽講述的故事,在老伴去世后相信要好好走完人生旅途。
3.阿喵與父親的親情,終于在父親默默關(guān)懷下讓阿喵從仇恨中走出。
而最后,那些人都從絕望與悲傷中脫身,努力光芒萬丈的生活。
不過電影里一些人物情感的表達細節(jié)實在無法理解:
1.院長為表達絕望用馬克筆在醫(yī)院走廊燈上寫下的死囚之路的英文,居然成為了衛(wèi)生清理人員口中的一個傳說故事,放映到這里的時候有種看恐怖片的陰森感覺。
2.阿喵在生日時貼在墻上的畫被小男孩拿去折紙飛機,陳牧師翻遍垃圾桶為了找到這些畫。(為了為后面這個做鋪墊,前面還有一個教小男孩折紙飛機的橋段)。由此的父愛引到了后面的父女關(guān)系破冰,實在有些牽強。
3.全劇中子萱對萬豪的愛意表達全部用意大利面來連接,一直到最后萬豪與子萱特意介紹的“續(xù)弦”約會時子萱偷看的橋段,也是用了意大利面來呈現(xiàn)了萬豪對子萱的愛的反饋。
雖然全劇的拍攝情節(jié)略有失望,最后的真實故事部分的情節(jié)搭配音樂還是挺戳淚點的。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有時候這事兒挺奢侈的。
且不談電影和戲劇,發(fā)生在你我身邊的故事,很少有大起大落能夠摧毀的感情。
而那些失敗的愛,最后還不是一絲一毫的腐朽在了平凡無奇的柴米油鹽里。
愛情最大的敵人不是什么厄運生死,而是時光的細水流長。
6 ) 真的,所以感動
最能打動人心的我想應(yīng)該是真實的感動,就像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熒屏上的一個又一個故事感動了一回又一回,甚至有些麻木了,這個時候看到一部影片,特別是貌似很感人的片子的時候,其實心里是有一些戒備的,什么才能打破我們的這道防線呢,還要回歸本質(zhì),那就是真實?!断乱徽驹賽勰恪愤@個看似浪漫的愛情竟然是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的,而且在影片最后他們真實地出現(xiàn),慢慢講述他們的故事,你能扛得住嗎。
真人真事很贊!說教意味有點重了!
其實并沒有講出完全的福音,結(jié)尾的真人見證有很多翻譯錯誤,比如把GOD譯為“上天”,把“pray”譯成“我對自己說”,這個差別實在太大了!從故事性上也比較欠缺,就是說也不能看成一步好電影…不過不管怎樣還是感謝有這樣一部電影問世,并且希望中國的環(huán)境越來越好。
義高藝低,后半部分10星。
包場免費的電影還算可以,馬俊偉居然沒配音讓我很欣慰!劇情其實很簡單排的比較順,沒有很突禿的意外發(fā)生。插曲都插的恰到好處,最后片尾的彩蛋告訴我們這是個真實的故事!
這是電影?!
電影真心只想給一顆星。其余四顆是為了紀念我和我最愛的人兩個人包了場。。。
從死亡的恐懼,到勇敢的順服,彰顯惟愛永恒!
海航的飛機上為什么要放這個?
已婚夫婦最愛,BGM要不要這么潦草直接放歌了,最后忽然變成了紀錄片wtf?2星支持國產(chǎn)
馬浚偉這衰樣還敢演這種題材,哪來的勇氣
甚愿在這個冷漠的世代里這部電影可以帶來一絲溫暖在人的心中。
給鹿鼎記兩分 你爺爺?shù)?/p>
說教的意味太濃,為了煽情配樂和插曲還有慢鏡濫用到無奈,表演的痕跡也太重了,像小品電視劇MV。最后的真人視頻不知和導(dǎo)演有什么故事,但用在正片里這么長有湊時間之疑。看了還有那么多寫好評的槍稿,本來有些對國產(chǎn)電影的同情心也是沒了。
很不客氣的給一顆星。我不知道導(dǎo)演是被什么感動,原型的愛情是建立在真實的信仰之上,電影中卻將愛的核心剝離了。一部去福音化的電影竟然以所謂的基督教信仰作為自己的傳播手段。不是露出圣經(jīng)或者十字架項鏈的畫面,就能稱為基督教電影的。我只想說,制作方用這種惡劣的營銷方式欺騙了許多基督徒。
宣傳定位模糊,主創(chuàng)有誠意
感謝親愛的主耶穌基督
落地的麥子不死
有的故事麻煩單單上映紀錄片足矣,女主那種無辜嘟嘴的樣子,馬浚偉可怕折磨觀眾耳朵的普通話,女配角一副潮流無鏡片眼鏡,導(dǎo)演無比電視劇的鏡頭處理。真是太可怕的觀影過程了
催淚??!電影本身并不好看,而是后面的紀錄片,真實且感人。且行且珍惜吧!
久違的馬浚偉也出來演電影了,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還不錯,雖然故事不算多典型,但還比較感人。關(guān)于婚戒的言論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