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宗教與人性的戰(zhàn)爭,痛苦的人生轉折
這部電影一開始吸引我的完全是艾德里安·布洛,他在我心中無疑是名副其實的影帝,而當我看到一半時,我意識到這是另一個版本的《逃離德黑蘭》,而與之前不同的是,《逃離德黑蘭》講述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機構的個人在伊朗人質(zhì)危機時秘密護送美國使者逃離德黑蘭,而《設拉子的九月》講述了一個成功的猶太人在德黑蘭的無辜迫害之旅,雖沒有《逃離德黑蘭》的驚險和場面,但憑借艾德里安·布洛擅長的苦虐戲,還是為電影添了不少分。
可能是制作的原因,我看的版本翻譯不太正確,但回頭像像影片中的一些細節(jié)還是會發(fā)現(xiàn)這不會是比《逃離德黑蘭》差多少的片子。比如片頭男主和妻子在看革命的報道是男主憤怒地砸碎電視機,這體現(xiàn)了他雖然不理政治的生意人卻不得不在國家遭受災難時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即使這有可能讓他家破人亡。又如他兒子在美國留學的事情為他的家庭蒙上了一層隨時到來的災難。我們知道當時伊朗和美國勢不兩立,而這樣的家庭背景顯然在德黑蘭是無法生存的。
突然而來的災難和劇情的不飽滿讓影片有些生硬,但值得肯定的一點是,導演恰當?shù)靥幚砹擞捌黝}和渲染的部分,在反映戰(zhàn)爭帶來的災難和痛苦的同時,也評判諷刺了見風使舵的小人,也贊揚了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施暴者僅存的人性。伊朗革命給人類帶了的災難或直接說戰(zhàn)爭給人類的傷害真的處于和平中的我們無法理解,也很少有人能體驗了那種痛苦后又表述給世界。而當戰(zhàn)爭爆發(fā)在身邊時,無論多么堅強的手無寸鐵的人能做的都是茍且偷生,雖不好聽,但卻這樣形容才能體現(xiàn)那種對自由和生命的渴望,那種回到愛的人身邊的渴望,那種愿意放棄一切只雖換來生命的渴望。這無疑是慘不忍睹的,但確是事實。
電影在帶給我們刺激或是震撼的同時,也向我們,向世界發(fā)出另一個世界該發(fā)出的聲音。而那個世界,或是二戰(zhàn)的戰(zhàn)場,或是刺殺行動的臨時辦公室,或是無盡公路上的殺戮,或是女巫無窮的詛咒,或是午夜的巴黎巴塞羅那……他們都像是我們現(xiàn)實生活的一個個小碎片,被單獨地放大和夸張,讓看到的人們審視一下內(nèi)心然后將它漸漸忘卻。電影就是這樣一瞬的藝術,殘缺的藝術。在這里談了一下個人對電影的看法?;氐健对O拉子的九月》的影評中來,從電影的名字來看,電影又在另一方面可以說是一個放在伊朗革命下的愛情故事,雖在電影里只提了一下影名的由來,但不難將其歸為貫穿電影始終的情感——愛和親情。
這部電影比《逃離德黑蘭》成功的一點在于更多地刻畫了平民在戰(zhàn)爭中的生死逃離,刻畫了人物的心理和本性,雖少了《逃離德黑蘭》中的驚險和飽滿,也實為艾德里安·布洛的又一經(jīng)典之作。
以為看的是逃離德黑蘭 結果不是 ~brother and sister 嘲諷的恰到好處 反差萌 感謝祖國 讓我生活在沒有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里
歷史驚人地相似。影片送給所有遭遇political persecution 的家庭
總有一些人,一些國家作著作著就把自己給作死了。
嘴里喊著sister,brother,干得卻是強盜干的事。導演的立場是批判霍梅尼革命維護國王的。不管站隊,事情都沒有想象的那么好。失去自由無視人權的社會每一個都是不安全的。
共黨看到此類題材要笑掉大牙,銀行土地房產(chǎn)皆國有,那容你輩談價贖身做交易。學陳獨秀的女兒綁汽油瓶自漂到HK可能還有點生路
那么問題來了,這部片到底講了啥?
不怎么樣。除了男主最擅長的受虐戲碼,其他的真是不知所云。是在一味鞭策宗教國家的暴政和粗魯么?
風水輪流轉 需謹防小人 一邊燒美國國旗一邊撿起kkk那一套 每次看到這種題材就覺得什么破國家活該被轟炸 打著信仰的旗號小人得志仇富打地主一個耳光 哪像紅黨這么好直接不認宗教有佛像就砸有廟就燒 過了混亂期明著暗著燒香給自己求名祿 手動微笑 人性都丑惡 只是第三世界不藏著
還好,沒有《逃離德黑蘭》驚悚??吹纳饧由峡桃獾牟ㄋ骨唬恢肋@家人最后逃到哪國邊境了。。。。女主是拉丁美女,演猶太人還是略違和。。。
反正你有錢,反正你有鉆石,反正你還能逃出國。
土豪劣紳的小姐少奶奶的牙床上,也可以踏上去滾一滾。
Y推薦。劇情沒有自圓其說,走私伏特加的哥哥下場如何也不知道 很orientalist “說波斯語的他們”pk“喝酒liberal的我們”。。不過看在男神adrien賣力出演、還學了一點點外語的面子上 再給一顆星吧
雖然挺可怕的,但并不覺得非常走心。全片缺少一些大的心境,給人感覺這像是個例而不具備普遍意義,但其實主旨應該是反思這種宗教戰(zhàn)爭的荒謬性的,打著正義的旗幟其實是出于個人利益的暴力搶奪。我們大鼻子也一味賣慘,反而缺少一些智慧閃光點,讓人雖然同情但并不共情。倒是海耶克飾演的女性還比較堅強和獨立,但感覺幸運的成分居多了。感覺細節(jié)比較少,沒有觸動人心的點,創(chuàng)作者也像是聽到的二手消息而沒有一些親歷的視角。#補遺#
伊朗的那一段歷史
主題不是革命,是:關鍵時候還是錢能保命
選材角度傾向明顯,但不可否認綠教真是人類毒瘤。
伊朗的WENGE,打著信仰或主義的旗號“造反有理”,實際上干著仇富劫富報私怨的事情。無比高尚的幌子下,往往是丑陋的行徑。中東的題材是最近的熱門,可惜本片成本太小,不可能拍成精致的作品。
心情沉重
很好看啊!為什么評分那么低?看IMDB和爛番茄的評分都不怎么好。本來看這個題材和名字不想看的,我以為會講宗教什么的,但其實是講在政變下一個家庭被迫分離,女主為救男主四處奔走,男主在監(jiān)獄受盡苦難,付出全副身家贖回自己,最后一家人團聚,逃離是非地的故事。前面男主被抓走后那些鋪墊雖然有點冗長,但我覺得男主跟霍梅尼贖自己的劇情(我還以為弟弟會把銀行的錢都支走,嚇死我了),還有男主和那個白眼狼沖突的戲份都很有爆發(fā)力,中和了前面的平淡,后面要在白眼狼把信交出去,要在黎明之前逃離伊朗的情節(jié)也很有緊張感。這部電影對人性的刻畫也不錯 值得一看!為了AB來看的,他真的很愛演被虐的角色...在監(jiān)獄喂別人吃飯好像圣母像(bushi)有個俯瞰的鏡頭在AB從銀行走出來后獨自站在路中間,周圍的人行色匆匆,有種寂寥的美感。
愛國情緒來的不是時候,坑死男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