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Hold Him Close》
這部同名電影改編自有澳洲同志版“羅密歐與茱麗葉”之稱的真人真事小說《Holding The Man》,故事主軸都在描寫一段長達(dá)十六年的愛情。本書作者是蒂莫西?康格里夫 (Timothy Conigrave) 三十四年短暫人生的回憶錄,也是蒂莫西寫給同志愛人約翰·可列奧(John Caleo)的最后情書。
影片中蒂姆對自己傳染病毒給約翰非常的內(nèi)疚和痛心,一直不離不棄的送走了約翰,而34歲的蒂姆相繼一年多離開了人世....
2 ) 一個故事
溫情,真實,不過分渲染什么,就是慢慢的敘述。 當(dāng)時一直覺得演員顏值老,但是必須說演技要不錯才可以詮釋那種不一般的溫情感。
有記憶點的幾幕是
片頭Tim狂奔打電話問John的位置,因為他感覺他記不住正在lose it;
Tim得知自己感染John后對媽媽說:“我感覺我親手殺了我愛的男人”;
John爸爸走過AIDS病房過道所見的一些細(xì)節(jié)場景,然后在壓力和恐慌下扶墻;
John帶著氧氣管和Tim make love的那一幕,一種無言的嘆息,特別是此時的背景樂的貼切;
John和Tim拆禮物,Tim的小暴躁以及John彌留之際那沉重飽含疼痛的呼吸這兩幕直接淚崩。
這幾幕比較有記憶點,然后記得最深的是第一個以及最后彌留之際男主的好演技,一種如果連記憶都無法挽留的深切恐慌。
即使很多都是老生常談的劇本,但這部電影是比較緊湊的。
3 ) 抱緊他:一個從無路可走的道路中走出的故事
本來想要借著這個機會,盤點一下那些有“從兩情相悅開始,再到一方亂搞,另一方癡癡愛戀”劇情的同志電影,后來發(fā)現(xiàn)這不僅是一個不小的工程,而且我的切入點也還沒完全想好,所以只好先放棄這個想法先直接寫對本片的感受好了。
言歸正傳,就像我題目中提到的,這部電影花了很多筆墨鋪墊一種走投無路的假象,記憶深刻的有幾個地方:開篇Tim打電話時,身后空蕩蕩的街道和沉默無言的暮年老者、以及Tim在看到John切開胸腔痛苦的樣子,之后他背對著鏡頭站在一條路的中央,而這條路已經(jīng)到了盡頭,它的前方是一片水域;還有電影首尾呼應(yīng)的一個場景,Tim仰面躺在海水的中央,遠(yuǎn)離海岸線。如果你看過了電影,就會明白電影主人公所面對的狀況有多么“糟糕”,但奇妙的是,電影卻沒有把重點純粹放在悲劇當(dāng)中,而是在悲劇中處處透著愛和不愛的斗爭,然而愛總是勝出。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摯愛起起伏伏的15年的感情故事,故事里有對自身疑惑,也有對自我的堅持,還有感情中可能會發(fā)生的種種矛盾,以及這段感情最終因為疾病不得不在惋惜中結(jié)束的悵惋。本片最打動我的情節(jié)是John已遠(yuǎn)去,然而因為生病,Tim處在在對珍愛一生的John的記憶即將消失的恐懼當(dāng)中,電影用這樣的情節(jié)牢牢地揪著觀眾的心,卻猝不及防的用一句“John was beside you.”無比治愈的話讓人淚流滿面,滿足的釋然,說到底,電影的目的在于讓觀眾深信并真切的體會到愛才是唯一的解藥,愛也是唯一的出路。
已經(jīng)很久沒有為一部同志電影如此難過了,Love's gonna bring you home。
4 ) 從慢慢凋落窺探到的死亡之事
幾年前我二姑父被檢查出了食道癌,在幾個月的日子里迅速從健康逐漸衰落為常常在病床上喘不過氣的老頭子。我與他并不親近,只是個過年時才能見到的親戚而已,當(dāng)時一切只是淺淺聽說。之后一次父母帶我去看望他,走進(jìn)病房、看到那個躺在病床上甚至連眼皮都不怎么能抬起來的老頭我的心里忽然頭一次的萌生出一種無法比擬的恐懼。于是我坐在一旁的沙發(fā)上,盯著高高懸掛在墻壁上的小小電視機,聞著醫(yī)院里濃重的消毒水味道,我看到他緩慢的坐起身來,二姑將破壁機打過的鴿子湯通過他身體上的導(dǎo)管注射進(jìn)胃里,我看見二哥在一旁背著手安靜的看著,我沒敢看他的眼睛,我知道我看不懂的,看不懂那時的情緒、想法。我試圖死死的盯著電視機看,但是他的聲音——無比嘶啞的、就像是鋸齒般的聲音,微小卻又像是嘶吼般鉆進(jìn)我的耳朵。我那時真想逃啊。
幾天后的凌晨二姑父去世了。
即使是現(xiàn)在,他的去世在我的心中依舊沒有泛起除了點點悲傷外的任何波瀾,但那次看望給我留下的震撼和恐懼,至今想起依然令我膽戰(zhàn)心驚。我曾經(jīng)從家人的閑談中偶然聽到他人因病而死,或幾天便離去,或經(jīng)受了極大的痛苦。很長時間里,我對死亡的事情心存疑惑。既然因病而生的死亡需要經(jīng)歷如此的痛苦,那為何不為他們早早剎車,好免受病痛之苦呢?
年少不知愁滋味,亦不知“死”為何物。
一周前買了新電腦,下載了日思夜想的游戲《模擬人生》,在游戲里捏了自己的第一個角色。從蓋房子開始,到之后交了朋友結(jié)了婚,眼看著這角色從青年時期的帥氣到中年的大腹便便,最后邁入老年。游戲人物也并未逃脫死亡的定律,在游戲最后角色在我眼前死去時,我竟無比的心痛。我嘗試了很多方法以延長角色的壽命,但我最后發(fā)現(xiàn),當(dāng)死神降臨在他的身邊,即使我有多么的不舍,多么的依戀,多么想要挽留,也是無濟于事。我所能做的只是將二人的骨灰盒埋到前院,或是把房子貼滿二人的合影與畫作,偶爾盯著那兩方小小的墳?zāi)拱l(fā)發(fā)呆而已。
中午和母親談起白先勇先生為王國祥寫下的懷念之作《樹猶如此》,由那被撕裂的三棵意大利柏樹談起了《項脊軒志》中的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保煜轮蟊?,時光之流逝,人生中的遺憾與留戀,似乎都留在了那亭亭的樹冠之上,人世滄桑盡顯紙上。不知怎么話題轉(zhuǎn)到了游戲身上,提起這二位角色的離開,我竟一度哽咽,甚至留下幾滴清淚。游戲不動真感情,但我的悲傷也是真的,也是在那時,我迷迷糊糊的了解到了死亡的事情。
這部電影有些地方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二人拆圣誕禮物時,約翰注視著面前的愛人,說出“在我恢復(fù)意識之前,仿佛有那么一瞬間,我的靈魂飛出體外,我感覺輕松極了。蒂姆,你能接受我說的這些嗎?”他的愛人點頭,接著搖頭,“不,我還沒有準(zhǔn)備好?!?/p>
那時我想,我無法再去質(zhì)疑一些事情,我不能再去質(zhì)疑那些不愿為病人按下停止鍵的人們。因為我明白了這并不是一種自私。
放棄是需要勇氣的事情??扇瞬皇抢溲膭游?,就像是當(dāng)時安靜的站在一旁看著自己父親的二哥,他又何嘗不知道父親的處境?可他寧愿抓住一根并不存在的希望稻草。
很多時候我們得被迫做一些事情,接受死亡便是其中一種。
一直想要養(yǎng)條狗狗,從小把他養(yǎng)到大,看著他成長,互相陪伴,有我吃的一定有他吃的,沒我吃的還要有他吃的。但是最近在想,如果有一天他死了,我該怎么辦。后來得出一個結(jié)論,我應(yīng)該養(yǎng)只烏龜,等我死了,讓他去難過。
人很容易放棄自己的生命,難過的是活著的人。我想,處于痛苦中的人就算已經(jīng)絕望也要努力多活一點時間,大概不是因為舍不得自己的命,而是在想,他死之后,愛他的人該怎么辦。
不,不。我還沒有做好準(zhǔn)備。
有時候我們?nèi)ヌ颖苡H密的關(guān)系,我們反對去建立任何形式上的關(guān)系,不是不渴望,而是太怕失去,也怕別人無法失去自己。
樹猶如此,草木有情,人又何嘗不是呢?
5 ) I want you back again,please…John
作為一個閱(基)片無數(shù)的資深觀眾,有兩類基片是個人一直無感的,一類是不??圩诮堂弊拥?,一類就是總把搞基跟AIDS劃等號或者約等號的。
這部電影其實新鮮出爐的時候就下了高清雙語字幕版,當(dāng)時好像也是被人推薦的吧,但大致知道是講什么的以后,便一直放在硬盤里積灰塵,始終提不起多大興趣。最近差不多是清理文件的時候,發(fā)現(xiàn)當(dāng)初辛苦下了不少電影都沒看,就像完成任務(wù)一樣開始規(guī)定自己每天要看一部——最少半部,好歹要對得起那些能無憂無慮免費蹭用某些下載軟件的日子……
怎么說呢,這部電影在拍攝手法和故事情節(jié)上并沒有太多新意,或者說吸引眼球的地方,一個天生的基友看上了一個帥哥并成功把他掰彎,兩人從最初的甜甜蜜蜜你儂我儂發(fā)展到了一定的倦怠期,片中沒有拍攝出男二也就是John吃野食的片段,但是從兩人剛得知都是positive的對話中可以猜出一二——假如John沒有吃過野食的話,他絕不可能馬上就認(rèn)為是自己傳染給Tim的。當(dāng)然,就算沒有這些明示暗示的對話,用膝蓋也可以想到,要找一個一輩子沒吃過野食的基友,比中彩票難度大多了,此處省略一萬字……
但是當(dāng)Tim以異地戀為名經(jīng)過了一段夜夜笙歌只談性不談情的時期后,再次登上舞臺前,還是跟初次登臺時一樣,從幕簾里往外窺探,希望可以看到那張熟悉的臉,結(jié)果他再度失望了,可是劇情很快又有了轉(zhuǎn)機——當(dāng)他站在舞臺上,即將講出那句最重要的臺詞前,他看到了觀眾席上對他微笑的John,于是他臨場把臺詞說成了“I want you back again,please…John”,此處確定無疑是全劇的高潮。
其實兩人從來沒說過分手,但是異地戀以及倦怠期內(nèi)的漸行漸遠(yuǎn)讓兩人的關(guān)系岌岌可危卻是不爭的事實,有些東西是不需要語言來表達(dá)的,最親近的人言談舉止上的變化,特別是對自己態(tài)度上的轉(zhuǎn)變,只要有心分分鐘就能發(fā)現(xiàn)不是嗎。于是在這段關(guān)系中,John首先選擇了妥協(xié)和讓步,他主動來看了Tim的表演,并打算留在悉尼發(fā)展。而Tim也在那一刻眼神的碰撞中,在電光火石間明白了John對自己的重要性,所以才有了這句深情的告白。這句看似簡單的話,既是道歉,亦是承諾。
之后John病發(fā)以及跟病魔斗爭的那一段拍得無比真實,讓人有些不寒而栗。個人覺得吧,這段抗病史實在太長,在電影中占的比重過大(整整1/3⊙﹏⊙‖° ),不過也許這就是導(dǎo)演和作者本人最想表現(xiàn)的部分吧,而且也正是這一段患難見真情讓觀眾明白了,無論之前兩人有過多少不忠于對方的行為,兩人之間確實是真愛,穿越生死的那種。
當(dāng)John在彌留之際,Tim支開了John那位開明的媽媽,爬上了John的病床后回憶的種種——我腦海中竟然閃過了這句話,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還有首尾照應(yīng)的那段在意大利的朝圣之旅,也讓人百感交集,因為我也是那種會去某些特定的地方,尋找喜歡的人曾經(jīng)留下足跡的偏執(zhí)狂╮(~﹏~)╭
假如電影中基本還原了當(dāng)事人當(dāng)時的心理狀態(tài),那我依然覺得這是一段無限接近于完美的愛情。因為即便結(jié)局在外人看來如此凄慘,卻沒有人埋怨,沒有人互相責(zé)怪,甚至沒有人正經(jīng)八百去討論過到底是誰拖累了誰,我想,這種感情和信任即便在普通直人夫妻中也絕不會多見,不然怎么會有“夫妻本為同齡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種警世名言呢。
有一句說一句,不知道為什么總有人愛拿這部片子跟《斷背山》比,其實我壓根也沒明白《斷》到底因何而經(jīng)典?是因為導(dǎo)演的B格高?還是因為《斷》是很多人看的第一部基片,有雛鳥情結(jié)?真的嚴(yán)重懷疑打高分的很多這輩子就只看過《斷背山》這一部基片。別說《斷》在我看過的基片里前二十都擠不進(jìn),光跟這一部比也絕對是完敗好嗎……《斷》的兩個男主完全是因為寂寞而互相取暖,跟那些所謂“監(jiān)獄軼事”并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然后明明已經(jīng)彎了還要結(jié)婚,結(jié)了婚以后又要出來鬼混,害人害己,哪來那么多的感動,本人實在無法理解……還有對于某類人把情節(jié)交代不清辯解為是一種高端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的奇葩行為——好想大吼一句,你媽喊你回家吃飯了……
最后還是要深度吐槽一下那些以容易傳播AIDS為由對搞基零容忍的恐同患者,請問是不是因為有人被狗咬了得了狂犬,就應(yīng)該把全世界的狗都?xì)⒐??請問是不是有傻缺做了缺心眼的事,就?yīng)該把全世界的傻缺都活埋了呢?這種神一般的邏輯恕我這個學(xué)霸都跟不上節(jié)奏哈╮(~▽~)╭
6 ) 善良的John不舍得你的離開
贊同Tim渣,吃著碗里 看著鍋里,怎么可以這么渣,把John害死了,直接說不愛了分手完了,還故意借學(xué)表演機會說暫時分開一段時間,從他第一次提出開放式關(guān)系時就顯露他的渣了,John怎么就不能看清了,分開時就直接戳穿他的謊言,扇他一個耳光,干凈利落結(jié)束多好。對待感情要堅決,忠誠是必須的。John這么善良死的太不值了。再也不看BE了
完全就是一部渣男進(jìn)化史:抱緊他,在他死之前=如何搞到他,如何操到他,如何疏離他,如何背叛他,如何傷害他,如何感染他,如何送走他。不覺得后來的一切都很刻意么?在相愛的前提下肆意真的對么?整個故事所制造出的浪漫感覺真實么?
Craig Stott的演技太好啦,我想獻(xiàn)一顆星星給他炙熱、深情、忠貞的凝視
現(xiàn)在了還是這套,三點一線,一模一樣的劇情走向都能有二十多部三十多部...
看似勇敢無畏敢于與天戰(zhàn)的Tim從頭到尾都是怯弱只欺負(fù)自己人,倒是John勇敢果斷一直義無反顧,翻窗跟Tim離家出走簡直太帥了。我們都知道生命是有盡頭,難道就不活了嗎。那么愛情,又何苦一心想著forever呢。
“我們在一起15年了,他是我丈夫!”【詮釋了絲毫不遜色與原作的震撼情感,不算很俊美的兩位男主奉獻(xiàn)了足夠完美的表演】
羅密歐與羅密歐的故事,終究也是個死。并不喜歡這樣的改編,好在是真人真事,算是用生命當(dāng)為大家上了一課。
人生有多少個十五年?根據(jù)真人真事改變,真實的還原了那個年代澳大利亞的同志生活,沒有刻意去強調(diào)平權(quán)運動,側(cè)重筆墨刻畫二人的情感,相遇相戀,經(jīng)歷背叛后還能相守在一起,卻要經(jīng)歷病痛生死離別之苦。電影是有一定警示教育意義的,渣男還是潔身自好為妙,感覺不及同類題材《平常心》。
真摯感人的同志片,沒有激烈的平權(quán)運動,沒有抓馬的狗血情節(jié),只是為我們克制冷靜的呈現(xiàn)了一段蕩氣回腸的動人愛情故事,有甜蜜的相遇相知,有叛逆的情感疏離,有重歸當(dāng)初的美好,有死亡隔裂的永別,讓人心生羨慕又難掩唏噓。用生命隕落的篇章來警惕世人,愛情需盡責(zé),一念之差,生命付之,對于同志來說
哭。Ryan Corr路轉(zhuǎn)粉。
在墨爾本和悉尼的白人中這本書流傳之廣令人詫異。這本書也給那些已經(jīng)得HIV的朋友帶去了很多鼓勵和支持。不論電影的好壞,它給大家?guī)チ艘粋€生動的形象,如果之后再回到書本中去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想象。但是終究2個小時的電影不能完全把書上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都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Anyway hope them R.I.P.
好看…John的睫毛簡直逆天了
蠻不錯的電影 就是講的有點倉促……tim太帥!……該片根據(jù)墨爾本真人故事改編 原男主人公是我大學(xué)校友-莫納什
澳大利亞版“平常的心”,在不斷犯錯中彼此抱緊?!切┗钸^的、愛過的人總能讓人唏噓,這就是真人真事改編的重量??!PS讓兩位大叔來演少年時代是不是有點強人所難了...
美好的事情需要勇氣,擔(dān)當(dāng)和知足去維持,我們犯下的很多錯誤是為了給我們上一課,但是有的一念之差再也無法挽回呢?我們只能用生命去填補。
請不要用道德觀去評價,生活中總有幸與不幸。它可以美如初戀,也可以丑如死亡,而每個人都要生活。
一般閱讀過原著再去觀影往往都會以失望收場, 可拋去大量刪減的情節(jié), 抱緊他這部電影絲毫不亞于原著。這部甜美又不失苦澀, 幽默又不乏凝重, 在短短的兩小時內(nèi)讓觀眾笑中帶淚, 在不同的情感領(lǐng)域里兜轉(zhuǎn), 再加之兩位主演驚呼完美的演技, 也要給五分。Tim and John, forever.
男二睫毛美cry,病嬌期激發(fā)終極軟萌狀態(tài)惹人憐愛。不得不心里暗罵:珍惜生命,遠(yuǎn)離渣男。但那個因害愛人染病而自責(zé),在愛人離去后快樂被黑洞吸走的男主,大概也是罪有應(yīng)得了。校園青春初戀期發(fā)糖無數(shù),男二始終完美可愛,男主癡漢形象從一而終。猜想作者寫書時一定思念至深,太怕遺忘那些美好。
這個不是年度最佳,這個應(yīng)該是同性戀電影最好之一了。演員選角太棒,不靠顏靠演技,眼角眉稍都是情,化學(xué)作用濃得爆表??沟淖∈浪椎膲毫s守不住monogamy的承諾,這不僅是基佬情的無奈,男女情同樣如是。
典型的同志電影套路大集合:校園試探小清新,保守家長惡勢力,同志平權(quán)喊口號,雙雙艾滋淚花噙,臨終告別賽韓劇,最后葬禮攔住你。真是每個點都踩到……偉大的美劇主演Will Trueman告訴我們:同志電影爛爆了,但是我們還是要支持它,誰讓這是我們的政治任務(wù)。
對這種刻意美化同志愛情的故事一定要保持警醒而審慎的態(tài)度,因為它很有可能就是彩色糖衣包裝卻沒營養(yǎng)的藥藥,藥藥!好吧導(dǎo)演品味還不錯又有點想原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