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松坂桃李 飾)和秀(菅田將暉 飾)出生于醫(yī)生世家,他們的父親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醫(yī)生,希望兩個兒子長大后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yè)。然而,叛逆桀驁的仁卻并沒有那份醫(yī)者的仁心,熱愛音樂的他組建了一支樂隊,并且在演出中被音樂經(jīng)紀人相中,他決定正式出道成為一名歌手。 仁的決定讓他和父親之間爆發(fā)出了激烈的爭吵,最終,仁決絕的離開了家。在哥哥和父親的關(guān)系降到冰點的那段日子里,溫柔的秀正在艱苦的進行著備考,成績不算優(yōu)異的他最終選擇了牙科大學作為奮斗的目標。仁的音樂道路走得十分不順利,各種利益的沖突讓他和隊友們之間亦產(chǎn)生了隔閡。而順利考入了大學的秀,在某日拿起哥哥的吉他之后忽然發(fā)現(xiàn)了音樂帶給他的撫慰和力量。
一.
我想,這部電影想說的是,堅持就是奇跡。 GREEN BOY 樂隊的第二張唱片歌里有這句話“奇跡那天如此重要”。 這首歌激勵了患有心臟肥大癥女孩相信奇跡,讓她鼓起勇氣,對醫(yī)生說,請給我做手術(shù),我想要活下去。 也正因此,讓爸爸知道了,心臟醫(yī)生是可以救人的心,但音樂同樣可以。音樂并不是什么愚蠢的游戲。世界需要音樂,音樂是有價值的。古板的爸爸認可了音樂,也認可了喜歡音樂的兩個兒子,這也是奇跡。 然而奇跡不是那么容易發(fā)生的。 如果沒有哥哥的堅持反抗,我相信爸爸依舊是難以轉(zhuǎn)變的。撬動所需的力量太大,沒有什么是徒勞的。 弟弟也在咬牙堅持,不是每個人都能兼顧牙醫(yī)和音樂。他付出的是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但他也堅持下來了。 二. 我起初以為弟弟說他想做牙醫(yī)只是安慰自己,想盡孝道也只是一種阻止自己勇敢追夢的蒼白無力的借口。然而,他最終依舊選擇了兼顧,他并沒有屈服于父親——因為父親其實是希望兩個兒子做心臟科醫(yī)生,他想做牙醫(yī),其實就是一種小小的反叛。他是真的擔起了責任,一方面來自夢想,一方面來自家庭。他既孝順了父親,從事醫(yī)學方面的工作,又孝順了母親,希望能幫母親治牙。 三. 當看到弟弟在大學如此沉迷于音樂時,我為他捏了一把汗。他知道音樂之于他是什么嗎?他能經(jīng)受音樂對他的誘惑嗎?他竟然敢在音樂與學醫(yī)之間反復(fù)橫跳。他不是不想暴露嗎?果不其然,他只有一個下場,就是折服于音樂——他的夢想,他自己。這是音樂的魅力,是夢想的魅力。 四. 哥哥堅持音樂到底給了弟弟什么? 弟弟認為他是自私的,因為這個家里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已經(jīng)不管不顧地奔向音樂,作為剩下的那個,他怎么還能那樣做。于是家庭和自己給他套上了枷鎖。樂隊名GREEN BOY,然而就是那么巧,哥哥就是一頭綠毛,弟弟是不是在嫉妒哥哥,希望能像哥哥一樣不管不顧地追夢。 無疑,哥哥這個green boy在音樂上指引了弟弟,無論是在小時候——弟弟會吉他;還是長大后——哥哥讓弟弟在音樂方面的天分得以發(fā)揮和施展。 其中有兩個片段很打動我。 一個是弟弟要放棄時,哥哥說你不想和我工作也可以。情節(jié)發(fā)展到這里,我們不難體會出,哥哥對音樂的愛已經(jīng)從臺前轉(zhuǎn)到幕后,他希望成為音樂制作人。而對音樂的愛也投射到為弟弟制作歌曲當中。但誤認為弟弟是因為他才不繼續(xù)音樂的,他竟然主動提出抽身。 一個是哥哥去找父親,對他說弟弟需要你的支持,為此他竟然情愿屈服,說要做一名心臟科醫(yī)生——言外之意,讓父親放過弟弟。 我實在分不清哥哥是對音樂的愛多一點,還是對弟弟的愛多一點,但好像也沒有必要分清楚。 因為弟弟本身熱愛音樂,他能夠也愿意同時承受哥哥的這兩份情感。所以,他們是彼此成就的關(guān)系吧,我想。 五. 在家里,永遠是黑的,難以看清什么,充滿了壓印,這是來自父權(quán)的壓迫。母親仿佛微不足道,在家里沒什么發(fā)言權(quán),只能在兒子被打時,跳出來攔一攔。當父親同意兒子玩音樂后,家里才真正明亮了起來,觀眾也才看清楚那個家,原來家外有很多綠植,原來弟弟的書桌在明亮地窗邊,原來這個家并不逼仄和昏暗。原來這個家這么美好。 六. 電影中,弟弟的音樂真的很好聽。 七. 我始終認為創(chuàng)作最終需要的還是忠實于自己。有些東西就是小眾的,而小眾和主流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都是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
《奇跡,那天如此重要》是根據(jù)GReeeeN樂隊真實經(jīng)歷改編。
GReeeeN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樂隊之一,這是一個神秘又獨特的樂隊,開始活動以來樂隊成員都沒有在公眾露過面,但GReeeeN告訴我們,音樂本身就足以觸發(fā)人的內(nèi)心。
接觸GReeeeN由《道》開始,青春,激勵,陽光是我從歌里感受到的,歌詞是如此直白地道出即使生活充滿挫折,在獨一無二的時刻會找出自己的答案,就算生活困難只要出發(fā)就在路上,相信聽歌的人都會多少想起或身處人生困難的階段,與這樣的曲子產(chǎn)生共鳴,在陷入絕望,疲憊,孤獨的時刻,牙醫(yī)給予了我們力量繼續(xù)走下去。
這樣陽光向上的樂隊背后也經(jīng)歷過不知何所從的時期,現(xiàn)實與熱愛是我們多少會掙扎選擇的分叉路,而主人公JIN和HIDE在從事醫(yī)學的父親的期望與熱愛著的音樂兩者之間有著不一樣的選擇。
哥哥JIN用重金屬音樂來標榜自己的放浪形骸,與父親站在對立面,選擇離家出走來繼續(xù)做自己的音樂,意用音樂上的成績來向父親證明自己的選擇,但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音樂道路并不好走。
而弟弟HIDE選擇聽從父親的期望,選擇考醫(yī)學系,但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績進入醫(yī)學系有些困難,決定第二年時選擇考齒科系,進入大學后,HIDE會與朋友一起拿著吉他哼唱著歌,還求JIN幫忙改曲,在JIN的幫助下GReeeeN推出的專輯也逐漸被大眾發(fā)現(xiàn),在這個時候,HIDE面對著牙醫(yī)與音樂之間的選擇,但HIDE在這兩條路中選擇了平衡,在影片最后,HIDE成為溫柔的牙醫(yī),而家中擺滿GReeeeN發(fā)表的專輯。
影片中講述的是GReeeeN誕生的時期,也是HIDE與JIN陷入面對人生選擇的時期,所幸在關(guān)鍵時候,他們都做出遵從內(nèi)心的選擇,才有了GReeeeN后續(xù)的發(fā)展。
沒有JIN挖掘出弟弟的音樂天賦與放下面子求經(jīng)濟公司求全,就沒有GReeeeN的存在,JIN因HIDE認清自己適合的道路,HIDE因JIN的支持在音樂中走下去,在我們生活中,很難遇到JIN這樣的伯樂,而更難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這個問題或許有人從小就明白,也或許有人窮極一生都沒搞清楚自己想要做與自己擅長的事,但正如《道》中所說:“明日へと続いた道は,いつも君のそばにあって”(通往明日的道路,一直在你身邊),去發(fā)現(xiàn),去實現(xiàn),這條路上有GReeeeN陪伴,就不會孤獨。
不論是昨天看的《風柜來的人》里海邊的少年,還是這部電影里玩音樂的少年,所有的故事都發(fā)生在夏天,也最適合夏天看,也許電影真的是分季節(jié)的,就好像《情書》就適合冬天,最好是下雪的時候看。
是非常典型的片子,但是我很吃這一套,甚至看完第一反應(yīng)是為什么豆瓣評分才7.7!想大聲吶喊都給我打五星好嘛?。?!
但是平靜過來其實有很容易理解,它太完美了,太符合勵志劇的套路了,太干凈又順利了。
當醫(yī)生的爸爸期待著兩個兒子也同樣學醫(yī),醫(yī)學對他來講,是唯一符合他的價值觀的事情,對于兒子選擇音樂作為職業(yè)方向,被他認為僅僅是種游戲。
但最終固執(zhí)得甚至抽出武士刀沖著兒子的爸爸,態(tài)度還是轉(zhuǎn)化了,因為他的一個病人,心臟肥大的一個小女孩,在音樂中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期待。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需要治愈的不只是身體,還有心靈。
熱愛著音樂的哥哥,最終也沒有做出有市場的唱片,但是無意中挖掘出弟弟的音樂才能,轉(zhuǎn)而當了制作人。
是真的熱愛音樂吧,熱愛到可以完全沉浸在做音樂這件事情上,而不僅僅是表達自己。
弟弟在才能和愛好上偏向音樂,在責任和生活上偏向當牙醫(yī),當然他也出了很多很棒的唱片,確實的鼓舞了許多人,最后的最后選擇了成為一名牙醫(yī)。
選擇當牙醫(yī)的契機,是因為爸爸希望他當個醫(yī)生,也因為媽媽說每次生孩子,牙齒都要變得更糟糕一點,也因為一些自己也說不出來的原因。
說到底弟弟是幸運且努力的,放在眼前的路,任何一條,都還是能堅定前行,從中獲得肯定與內(nèi)心的平靜。
這對一個普通人來說太難了,通常我們沒有那么多天賦,也不夠努力和好運,有時候它就顯得有一點殘忍。
包括之前b站被罵的很兇的《后浪》視頻。
但其實我看完那個視頻,第一反應(yīng)也是有被鼓舞到的,不過大家罵太兇了,當時我沒敢冒頭說。
總體來說,我們,或許就直說是我吧,需要這種鼓舞,需要看見生活的可能性,才能鼓起勇氣,給自己安一個主角光環(huán)勇敢去跟著內(nèi)心去做一些沒有底氣的事情,去披荊斬棘,去趁著年輕做一些別人看起來很蠢但是很熱血又投入的事。
如果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在某個方向十分具有興趣和才能,但同時身邊的人希望自己做其他的也許是更被社會認可的職業(yè)。
這種情況下要如何選擇?
當然是要做自己具有才能的事了。 不過實際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不會在哪方面具有特別強的才能,只能說是即使愛好不能成為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立身之本,仍要堅持下去,愛好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音樂和理想一次次被表達,但上一次在電影中真正感受到音樂的力量的,應(yīng)該是四年前的《MONSTAR》。被《奇跡》打動,真的不是因為國慶看了同樣講述音樂故事的《縫紉機樂隊》,窩在沙發(fā)上,斷斷續(xù)續(xù)看了兩三遍。 【醫(yī)學和重金屬】 電影一開場就是JIN(松坂桃李飾)的樂隊的地下演唱會,不優(yōu)美不悅耳,但一首《UNCHAINED》足以給很多踽踽前行的人以力量。嬉皮士用重金屬音樂標榜自己的放浪形骸,其實并不是它的唯一面貌,釋放和本真有時候真的太過吸引人,我敢肯定臺下躁動不安的人群有一個一定是在某一場live中的忘記一切的自己。
在把拯救病患當做神圣事業(yè)的父親森田誠一(小林薰飾)看來,樂隊不過是玩玩罷了,沒有意義也無法謀生。
重金屬和醫(yī)學事業(yè),自由和嚴謹,對比鮮明。 承擔著家庭的物質(zhì)生活來源,在餐桌上沒有只言片語,掌握著家庭的絕對話語權(quán),和兒子發(fā)生對壘時忍不住拔出尖刀,森田誠一是現(xiàn)實中絕大多數(shù)亞洲家庭中的父親形象。
叛逆”反骨仔“JIN堅定地站在“父親”的對立面,選擇離家出走繼續(xù)做自己的音樂。 只不過,JIN的音樂道路也并不好走。樂隊被唱片公司制作人賣野(野間口徹飾)相中后,卻在不斷的改曲中漸生摩擦。
貝斯手TOSHIO(奧野瑛太飾)對待音樂的態(tài)度要比很多流行音樂人認真,投入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努力,對于他來說為了出道而不斷地揣測和迎合大眾的口味,要比拮據(jù)的生活更難以接受。
此時,想自由地做自己喜歡的音樂的JIN卻能幾次都容忍下來,“唱片大賣“絕不是想成功那么簡單,獲得父親的認可或許才是無法逾越的目標。
【牙醫(yī)和樂隊】 想比于反叛精神十足的JIN,同樣喜歡音樂的弟弟HIDE(菅田將暉飾)可以說是一個乖乖仔了。想著醫(yī)生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yè),父親即使到了這個年紀也一天扎入診療室,考入大學進入醫(yī)學系沒有什么不好的。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績進入醫(yī)學系有些困難,掛念著母親的牙病再加上考友NAVI(橫濱流星飾)的安利,成為牙醫(yī)的目標也就順理成章了。
即使在日復(fù)一日寒窗苦讀的時候,花上3000日元買一張自己喜歡的CD可以說是HIDE最幸福的時刻,這跟多年以前年少的我們又有多少不同呢?
進入大學之后,HIDE會和朋友一起唱唱歌?;氐郊抑兄匦履闷鸺舶察o靜坐在地板上的HIDE不知不覺起了波瀾,彈出一首清新的曲子。
幾個好友一起哼唱一起定調(diào)后,他還把這首demo送到JIN那里希望哥哥能夠把曲子改得酷一點。
HIDE、NAVI、92(成田凌飾)、SOH(杉野遙亮飾)在舞臺上真聲演繹GReeeeN最有名的單曲《奇跡》,溢出屏幕的青春和溫暖大概很難不被接收到。
在JIN的幫助下GReeeeN推出的專輯大受歡迎,然而當唱片公司提出讓他們出道并公開宣傳時,他們卻拒絕了——我們是要當牙醫(yī)的啊。
“我是要當牙醫(yī)的?!泵看蜨IDE這樣認真地說時,大家都會覺得他只是一個知道應(yīng)該做什么,卻忘記自己喜歡做什么的人。其實他只不過不是最反叛也不是最安分的那一個,也許有趣得剛剛好。
世界上有很多喜歡是無法窮盡羅列的,JIN忠于內(nèi)心的音樂和父親神圣的醫(yī)學,但不管哪一種喜歡都是平等的。以父之名的外科醫(yī)生和以音樂之名的樂隊出道,說到底都是為別人的人生做主張。
但HIDE恰恰是一個不太固執(zhí)的人,愛的名義在他這里都不會輕易上升到人生信條的高度。JIN和理香都在幫助HIDE看清自己的興趣和熱情,試圖讓他清楚自己相信怎樣的價值,但最終HIDE沒有選擇哪一方,在成為自己的路上,他不斷遇到新的有趣的事。
【寫在最后】 想比于菅田將暉塑造的作家、弱智、小混混、施暴者、政治家等其他角色,普通大學生肯定不是難度最高的一個,但他依舊通過表演細節(jié)讓觀眾更好地理解角色。挑劍眉透露出隱藏的銳利感,清新笑眼詮釋少年的單純善意,菅田將暉塑造的HIDE干凈不失趣味??傆X得這是一個天生的演員。
在影片中,GReeeeN因為音樂本身鼓勵著每一個前行的人,而HIDE還是成為溫柔的牙醫(yī)叔叔。
對于做音樂這件事,菅田將暉說:有些是只有現(xiàn)在的自己可以去做。作詞、作曲、演奏他都想去嘗試。
四位男孩演唱了影片中的插曲并以“Green Boys”的名義發(fā)行了CD,菅田將暉說“我們?nèi)鄙偌记煽赡茏龅貌缓茫е硎芤魳返南敕ㄔ谧龈枨?,成田凌說“一直對自己的聲音很自卑,現(xiàn)在真想把這件事說給那時候的自己聽”,四位少年的幸福和影片中欣喜若狂喊著“好厲害”的樣子并沒有什么不同。
會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父親站在兄弟的面前說“請寫出像GReeeeN一樣的音樂”的一幕很少出現(xiàn)吧,同時擁有并守住兩個夢想也會更難一點吧。
但這確實是一個真實的故事,GReeeeN確實平淡又熱血,《奇跡》確實治愈又快樂。
值得一聽↓
從《啊,荒野》開始迷戀菅田將暉,那是部很重的電影,上下兩部一共五個多小時,看完后呆坐良久,內(nèi)心各種情緒交織。
然后我開始了解蘇打這個人,不得不說他的外貌就充滿吸引力。上揚的眉梢眼角、精致的鼻尖、瘦削的體型,滿溢著孤獨驕傲。但是我錯了,隨著看了越來越多他演的電影/日劇,我發(fā)現(xiàn)蘇打的可塑性極強,就是傳說中的好演員雌雄同體、千變?nèi)f化。更何況,他真是再丑的發(fā)型都能駕馭??!
在這部有關(guān)Greeeen出道的半寫實電影里,蘇打的少年感撐起了整個男團。我懷疑他自帶某種神秘磁場,否則為何每個和他搭戲的配角也都熠熠生輝?因為他的存在,我甚至可以容忍小松菜奈每一幀板著的臭臉,和永野芽郁哭哭啼啼的傻樣。相較之下,電影中的哥哥似乎少了些rocker的感覺,好像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八三夭,嘗試著做出心中的音樂,卻終究無法讓更多人產(chǎn)生共鳴。
然后在那個小小的衣櫥里,green boys錄制了第一首單曲。說實話,我本不喜歡這種一上來就副歌疊加、高潮不斷的音樂,但不知為何在少年的歡快歌聲中,學生時代初識偶像的那種觸電感噴薄而出。喜歡他們臉上飽滿蕩漾的青春,喜歡歌詞里陽光普照的積極,喜歡和弦變換節(jié)奏換檔的驚奇。在如今越來越多人鐘意著“喪”文化之時,我喜歡這樣熱血的電影。我心中那個昏昏欲睡的少年似乎被推醒。我永遠不會寫歌譜曲,但我還能被一首歌曲擊中,在心跳加速中體驗著本杰明巴頓的奇幻之旅。我甚至在大腦僵化的幾年之后,又可以言葉真實的感受。音樂這玩意兒,你永遠不知道它會把你帶到哪里。
于是,我抵擋不住心中洪水猛獸般的好奇心,在看完電影之后,我搜了Greeeen的live...
他們真的沒有露臉!演唱會居然是全息投影!很佩服他們選擇keep a low profile,至少將藝人身份和真實生活平衡地很好。然后我又去看了電影中g(shù)reen boys的live。四個男孩的臺風有種渾然天成的逗逼感,看著覺得好歡樂。最喜歡《道》這首歌了,比《キセキ》還百聽不厭。
在這樣一個陰冷昏暗的雨天,能遇見這部電影,我感到萬分榮幸。
特別特別高興,想在電影院大聲K歌。蘇打太好,感覺蘇打就像一張比普通白紙更純白一度的白紙,所以染什么顏色像什么顏色,演什么角色都純粹。村長也好,村長完儼然已是硬漢、純爺們、霸道總裁……真喜歡這種讓人流下愉悅眼淚的電影啊,喜歡全場會心一笑的電影,喜歡散場時大家都在講著牙醫(yī)八卦的電影。
好溫暖的電影,關(guān)于理想和現(xiàn)實:嚴父慈母之家,哥哥出走追夢搖滾,弟弟子承父業(yè)學醫(yī);哥哥事業(yè)一籌莫展,弟弟卻在哥哥幫助下陰差陽錯走紅了。把愛好當職業(yè)是件危險的事,因為最后可能兩敗俱傷;不帶功利地培養(yǎng)愛好,反倒可能實現(xiàn)真正的快樂。歌真的好好聽啊,牙醫(yī)樂隊是真人真事,兄弟情也可愛
蘇打真是直擊心靈的キセキ的可愛boy(:3_ヽ)_
《道》響起的衣柜studio那里你哭著說這他媽就是你喜歡了十年伴你走過了無數(shù)日夜的團阿電影拍得怎樣還重要嗎(當然拍得也還行
某位作家的話很好地詮釋了這部電影:有志成為作家的,并非每一個最后都成了作家,也許成為了優(yōu)秀的編輯或翻譯。對于一個圈子,只要愛,就不會真正離開。
作為一碗GReeeeN的腦殘粉,看到他們是在這么愉快的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這么愉快的音樂實在看得太愉快了啊。
一馬平川式的劇情和人設(shè)
2.5 過分俗套、無聊、畏手畏腳的青春故事,轉(zhuǎn)折經(jīng)不起推敲。不過幸而拍的還算過得去,情感做的好,幾首曲子出現(xiàn)點掐的好,尾巴收的也漂亮。
片子一般般,雖然キセキ無論聼幾次都那麼好聽,但是好難忘去日本看他們的演唱會結(jié)果居然是放預(yù)錄DVD帶給我的傷害。。。
suda或者說他公司給他選的片子還真是有眼光,這部也是非常棒。Greeeen的傳記電影,四星(私心給五星)??(???????)??
金屬老哥幫牙醫(yī)老弟boy band出道,這是《重金屬雙面人》反向有絲分裂了嗎?是去努力成為對世界有用的人還是去努力追尋自己的夢想,been there done that,但現(xiàn)實中能兼顧兩者的牙醫(yī)樂隊真不容易啊
高潮點暴力剪輯,有想法。
還行 蘇打真的超會演戲 相比之下村長好像不太適合演rocker 當然最帥的還是小林薰
只有軌跡,沒有奇跡
少年感十足的蘇打和看起來吊兒郎當卻堅持夢想的桃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真好,有個做音樂人的大哥真好,最后老爸另類的認可真是死傲嬌?要和他們一樣寫出那么好聽的歌哦!無論是現(xiàn)實還是電影中,佩服牙醫(yī)的執(zhí)著和勇氣,如果在霓虹的電影院看這片,估計出現(xiàn)GReeeen演唱會臺下大合唱的現(xiàn)象吧
作為院線片來說,也是比較普通的敘事,但歌是絕對鼓舞人心的,可能宣番音番看太多提高我的期待了吧,影片本身我還是無法像看蘇打一樣帶著粉絲濾鏡看待;補一句,牙醫(yī)真的算是個戳我萌點的職設(shè)了,最后的牙醫(yī)打溫柔地在就診室里溫柔地對著小朋友的那幕啊...我要看牙!??!
GReeeeN的傳記片,因為喜歡樂隊,所以五星。
看看人家霓虹的青春片:進取、彷徨、歡笑、淚水、激勵、感動。蘇打小朋友實力可愛啊,既能癲狂、又能乖萌,天賦直覺型演員,好幾場戲把握超精準,幾個細微眼神+含蓄表情就到位了,一點不浮夸不留痕。相比來說村長屬后天進取型,但本片里演技也是大有提升啊。多加一星給這群好演員,還有太美好的音樂。
五年來首次愿意真心實意地夸一句菅田將暉的好看,而且說真的他是我見過的演“努力學習但是因為腦子不好考不上好大學”角色最多次的演員了!
又一次被老套的劇情感動得老淚縱橫,哪怕事后回想覺得一般,還有各種生硬的沖突和轉(zhuǎn)折,卻還是珍惜那份為了夢想堅持的心情。父親角色設(shè)置得很好,一家人的演技也都挺不錯的,真實自然。還有歌真的很棒,很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