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幸福的年輕夫婦在結(jié)婚后不久就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當女孩開始奇怪的行為時,他們的快樂很快變成恐懼,而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開始在房子周圍發(fā)生。
都說孩子天真無邪,實際上究竟是“沒有邪念”還是“不知何謂邪念”呢? 在懞懂之下,對喜歡與討厭的直率、勇于嘗試的精神、激發(fā)學習力的好奇心,放在對的地方就是闔家觀賞,放在不妙的地方就會成為挪威超自然驚悚片,一部主角群各個年齡不到15歲,卻被分類在僅次于限制級的輔15級驚悚電影!
故事開始。 父母帶著伊達與患有自閉癥的姐姐安娜,一家四口搬到新社區(qū)生活。 對環(huán)境不安的伊達想認識新玩伴,可是這里的大孩子并不友善,直到班前來搭話,她也因為安娜而結(jié)識艾莎,并發(fā)現(xiàn)除了自己,其余三人都擁有超自然力量。 他們天天相聚玩耍,乏味生活多了歡笑,不料隨著能力愈漸強大,取而代之卻是膨脹的殺意,社區(qū)居民慘遭毒手,自己也面臨致命威脅。
《詭孩》入選2021年戛納影展「一種注目獎」單元,有北歐冷調(diào)風格與坎城電影的鋪陳節(jié)奏,這代表劇情簡介雖然出現(xiàn)「恐怖的黑暗力量」、「毛骨悚然」、「失控」等激烈詞匯,調(diào)性有極大機率和爆米花爽片摸不著邊,該片也確實如此。
安娜、班、艾莎擁有隔空移物、心靈感應(yīng)、意念操控的驚人能力,但對求新求變的孩子來說,他們就是很會變花樣的魔術(shù)師,會和爸媽獻寶但不至于通報科學家,一位能讓玩耍變得更有趣的朋友而已,因此《詭孩》作為一部稱職的現(xiàn)實向心理驚悚片,不像《怪奇物語》時不時來場驚險刺激的大場面,即便超能對決也是含蓄不彰揚, 在光天化日之下決一生死。
雙方的沉默與游戲場的歡樂形成對比,不動聲色走向沖擊結(jié)局。 不分正邪,只留感慨。
《詭孩》的驚悚來自殘酷事件與孩子給人的形象造成反差。 片中的問題人物既沒有被惡魔附身,也不是殺人魔轉(zhuǎn)世,影響其人格而失去同理心的原因,刨根究底仍舊是大家所熟知,也是最難解的——原生家庭與同儕間的相處。
伊達與安娜身為姐妹來自同一個雙親家庭,但姐姐的自閉癥不僅讓兩人個性截然不同,父母關(guān)注的程度也有所差別,盡管父母并不自知; 白斑癥的艾莎和被其他大男孩嘲笑的班,雖然同是有色族裔與單親家庭,母親的教育方式和態(tài)度卻大大影響兩人的思維模式。
四人的背景有相似也有相異的地方,在《詭孩》中里就像實驗進行的對照組,比較受到各種條件影響下的孩子會成為天使還是惡魔。
在四人相遇相識后,相互影響再次造成心境變化。 最后一場,雙方對立在湖畔兩側(cè),觀眾早已能看出勝負,只是其中一方敗陣下來,在周圍的大人小孩都在快開心嘻戲、享受天倫之樂時,一個孩子的性命就這樣巧無生息地逝去,是罪有應(yīng)得嗎? 或許吧, 不過經(jīng)歷前因后果再面臨如此結(jié)局,也是太殘酷了。
伊達對安娜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也是《詭孩》另一個主軸。 安娜因為自閉癥而難以自由表達,就連腳踩到玻璃,鮮血染紅襪子,她也不會哼一聲,這讓伊達既像是報復她搶走爸媽的關(guān)注,又像在測試安娜是不是真的沒反應(yīng),不時會對姐姐掐個兩把。
不過安娜在艾莎的幫忙下不再是「唔唔啊啊」而是真的能講出一個單詞時,伊達喜悅的心情是很明顯的,她終于覺得安娜是個有思想、有感覺的姊姊,而不是無法溝通,不知在想什麼的外星人。 安娜的實際行動也提醒我們對自閉癥容易產(chǎn)生的誤解。
《詭孩》以超能力強化四個主角的個性表現(xiàn),不一樣的特質(zhì)和渴望會發(fā)展不同能力,一旦走偏,這股力量也會成為極具攻擊性的威脅。 我們總羨慕小孩看起來沒什么煩惱,其實他們也是有各式各樣的人生難題。
老把他們當個嫩芽,想給糖就給糖,想打罵就打罵,就算不替對方的心理成長考慮,也請當作為自己的性命考量,畢竟這世上未成年犯下的各式各樣罪行,遠遠超過《詭孩》,也超乎你的想象。
一點都不恐怖,老套不說,撒旦一看就是演員裝模作樣
已有
活該冷門沒人看
主演: Shane Hartline / Leandra Ryan
這拍的到底是什么鬼,無意義對話太多了,全片不見血,人為制造驚嚇點
沉悶 昏暗 無聊
跟小孩無關(guān)跟小閣樓的東西比較有關(guān)
很無聊 女孩的爸爸讓我很無語。。。全片只有那個笑聲比較嚇人,第一次聽到有點雞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