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Scott Pilgrim vs. the World - 6/10
本片的畫面運用了游戲機闖關(guān)的風格,在一開始確實很吸引人,但看的久了就有點無聊了。Michael Cera還是那個Superbad里的宅男,遺憾的是他沒有帶來哪怕一點清新的內(nèi)容,還是延續(xù)著自己的老路子。整個劇情的發(fā)展沒有引起我多大的興趣,這是拍給小學(xué)生看的電影嗎,不太理解為什么各方給他這么高的評價。倒是取景方面導(dǎo)演強烈地表現(xiàn)出多倫多的農(nóng)村特色,這是本片唯一到位的地方。
2 ) 熱血漫畫演繹真人快打
文/夢見烏鴉
《歪小子斯科特》絕對算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前提條件是你要抱有看漫畫書和玩游戲的心態(tài)來欣賞此片。也許很多正襟危坐之士或者某某著名學(xué)者會從電影里挑出幾個或者幾百個不符合常理之處,這都不要緊,關(guān)鍵是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去欣賞這部集熱血漫畫、街機格斗、愛情小說于一體的真人立體卡通游戲電影。
一直很佩服導(dǎo)演埃德加·懷特,看過他執(zhí)導(dǎo)的《僵尸肖恩》和《熱血警探》,加上本片,這個來自英國的壞小子所炮制出來的電影起碼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v觀這三個風格迥異的片子,其實每部電影都帶有懷特自身那種強烈的印記,就是那典型的英式調(diào)侃與黑色幽默。而且從這三部影片中,可以看出埃德加·懷特對流行元素的大肆運用。包括從《僵尸肖恩》中從五花八門的CD唱片中挑選打僵尸,還有《熱血警探》里對諸多包括香港電影在內(nèi)的槍戰(zhàn)片的如數(shù)家珍,還有這部《歪小子斯科特》中充斥前后的街機游戲和格斗漫畫風格,這些都是導(dǎo)演絕對個人因素的體現(xiàn)。換句話說,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想必我們的導(dǎo)演老兄日常生活中一定充斥著這些搖滾音樂、槍戰(zhàn)電影、街機游戲,對這些看似不務(wù)正業(yè)的玩意駕輕就熟,才能靈活的滲入于電影當中。于是也就有了這部改編自漫畫的《歪小子斯科特》中對漫畫和游戲效果的嫻熟運用了。所以埃德加·懷特不同于那些學(xué)院派導(dǎo)演,自身豐富的娛樂生活造就了電影中高調(diào)的娛樂,《歪小子斯科特》乃是一部正宗的娛樂至上作品。
主人公斯科特其貌不是很揚,乃是一個標準的大宅男一枚,平時也就玩玩貝司,勾搭一兩個未開化的少女,而且生活中總是出現(xiàn)各式各樣的怪人。斯科特的形象代表了美國標準的青年,如果按照常理出牌,那么電影頂多也就是第二個《美國派》。在這個年代,弘揚青年文化已經(jīng)是不一件很“酷”的差事,激勵自信心神馬也已是浮云一般的老生常談,但《歪小子斯科特》卻把這些老掉牙的概念轉(zhuǎn)化為十分眩目、十分新潮的形象。它把傳統(tǒng)的思想嫁接在格斗游戲的套路中,用瘋狂的想象力加以催化,最終釀造出一個色彩斑斕、老幼皆宜的娛樂作品。欣賞本片的過程都會帶給你初次踏進街機廳和第一次欣賞熱血漫畫的體驗,讓你曾經(jīng)那些在街機和漫畫書前的回憶得到蘇醒或強化。
影片的人物眾多,但個性鮮明;線索也不少,但條理清晰;故事借用了很多已有的套路,但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如果單單作為一部青春電影來看,其實故事算不上什么,甚至有點白癡。一旦加上電子游戲、卡通、幻想的形象,該片便產(chǎn)生了無窮的魅力。
個人對李安的《綠巨人》記憶猶新,就包括其中漫畫定格一般的剪輯,本片亦是如此。大量分割小窗的畫面猶如欣賞一部立體的卡通書,加上配合音響效果而加上的3D象聲詞,還有將畫外音刻意的形象化,抽象化,從一個場景跳到另一個空間,大量炫目的效果充斥著整個銀幕。舉個例子,斯科特樂隊對抗雙人組DJ,DJ的音效產(chǎn)生兩條冰龍,而斯科特的電貝司則發(fā)出綠色的閃電而匯集成一個綠巨人形象與之相抗,簡單的音樂被灌輸了夸張的畫面,不必理解這樣超時空的動態(tài)特效產(chǎn)生的前因后果,只需記住本片在一個簡單的青春題材電影中加入了不靠邊際的幻想而刻意產(chǎn)生出了卡通效果。在今年的圣地亞哥的動漫大會上,《斯科特對抗全世界》在事先沒有宣布的情況下做了放映,結(jié)果是熱愛動漫的少男少女們驚喜無比,觀片時不斷爆發(fā)出陣陣掌聲與尖叫,好評如潮。這種現(xiàn)象在粉絲滿地的動漫大會上算不上意外,因為片中的刻意營造的卡通效果就是專門為為動漫迷設(shè)計的。
電影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游戲化,從群毆到Solo Fight,再到Bass battle,還有Double Fight,最后還來了一個Extra Stage。這些在街機中耳熟能詳?shù)膱鼍芭浜系膭幼鞲辛鑵柕拇蚨?,不要忘了還有MIDI音效的背景音樂,雙方見面二話不說就開打,氣場十足的VS定格畫面,最后也是一擊KO,猛料十足。整部電影活脫就是一個真人版的街機格斗,就連環(huán)球公司的的開場都換成了FC時代的合成音+馬賽克畫面。不得不說本片在游戲風格上做到了極致,這讓很多改編自游戲的電影相形見絀。
不過話又說回來,電影現(xiàn)實世界與虛擬場面的混雜的邏輯性也不得不放到臺面上來。本片的原著就是一鍋大雜燴,一個平凡小人物誤入幻境,在卡通,電子游戲,MTV與漫畫角色的伴隨下展開冒險。而電影版則是將這些情節(jié)放到了現(xiàn)實世界,這樣也就不難理解本片的票房不冷不熱的原因了,現(xiàn)實世界與虛擬場面沒有嚴格界限,雖然能得到大量游戲迷與漫畫迷的認可,但也讓很多不熱愛娛樂生活的學(xué)院派找到該片華而不實的理由。其實拋去電影的游戲與漫畫風格,這個簡單的故事確實讓人提不起興趣。也就是這樣花哨里外表掩蓋的電影的本質(zhì),自然也無法讓很多30歲以上的“成熟人士”買賬了。
PS:超人布蘭登羅斯飾演的邪惡男友之一爆引眼球。
3 ) 看片筆記——《歪小子斯科特對抗全世界》
1.一直很欣賞本片多元的視覺文化,可看到來自MV、電子游戲等等視覺元素的存在,簡直是宅男在電影界的革命啊。2.在這之外更為欣賞的是敘事模式的革新,我認識這是電子游戲進入電影敘事的一個極為明顯的例子。本片有同傳統(tǒng)的故事的發(fā)展模式完全的情節(jié),7個前男友如同7個Boss一樣矗立在故事之中,引領(lǐng)了一個又一個高潮;但是本質(zhì)上這些情節(jié)模式卻是自我重復(fù)的,除了最后一個人,他們的出現(xiàn)與被擊潰并沒有使沖突得到解決,使愿望得到滿足,甚至都沒有延遲愿望的滿足。3.前半段的跳切極為有趣,在他認識Flower之前及之后的日子里,一段對話經(jīng)常直接剪輯到另一段對話,卻保持著連續(xù)性,剪輯帶領(lǐng)著我們穿越時間與空間。4.誤讀的可能:如前所述,我一直認為本片是游戲進入電影敘事的絕佳例證,不過今天英國人告訴我我應(yīng)該看看本片漫畫去,文本又變得復(fù)雜了,一個Boss基本對應(yīng)漫畫中的一本。
4 ) 我愛無厘頭
本片簡直好玩兒,演員都超有愛,尤其是染發(fā)的女主角真是出眾吧。昨晚在醫(yī)院開始看的不過要開機器了所以沒能看完,今天跑回家一口氣就看完了。寫的全是流水賬(囧),不過無所謂了,電影的創(chuàng)意和特效簡直很棒吧,還有我愛的Chris Evans(顧及形象問題沒有被海扁),Michael Cera也很可愛,樂隊主唱怎么那么像Kim Clijsters的丈夫。。。
5 ) 電玩式電影~
好吧,我承認我前面的短評寫得是有些過分了點兒,這樣發(fā)牢騷似的短評肯定不是一個合格的影迷應(yīng)有的所作所為,只是我在觀影過程中確實無數(shù)次地感到了無聊而已。
我大概知道了導(dǎo)演想要表達什么,關(guān)于愛和被愛,關(guān)于責任和欲望,關(guān)于迷失和尋找自我。其實比較心疼片中的中國女孩,她和斯科特一起打敗了終極BOSS,最后卻還是放手讓斯科特去追求變色龍,其實導(dǎo)演這樣的安排雖然殘忍,卻是最符合實際的。好像人都很賤,我們往往會為那個不那么喜歡我們的人碰得頭破血流,但是對于那個能夠一直和我們站在一起奮斗的人,我們卻總是那么輕易就決定放手。
6 ) 神經(jīng)病一樣的電影,但我太喜歡了!
我真是太喜歡這部神經(jīng)病一樣的電影《歪小子斯科特大戰(zhàn)全世界》了[捂臉][捂臉][捂臉][捂臉]就憑這一部電影,鬼才導(dǎo)演埃德加賴特也能躋身我最喜歡的導(dǎo)演前列(當然他的“血與冰淇淋三部曲”其實更成功,更何況他還拍出了我跟大王都超喜歡的《極盜車神》)。
我們游戲行業(yè)近年熱議“游戲改編電影”,而埃德加賴特早在2010年就把“電影+動漫+游戲”玩的出神入化:這部電影完全把劇情線弱化,用超高速的剪輯、動漫化的屏幕分割和字幕展示、游戲化的動作設(shè)計和UI特效,送給我們一場光怪陸離、腦洞爆炸、荒誕至極的神奇觀影體驗。而關(guān)鍵是在這么多元素的混搭下,觀影節(jié)奏居然非常舒服,臺詞設(shè)計智商在線,笑話都很高級很好笑,不得不為埃德加賴特導(dǎo)演這一波驚世駭俗的操作大大點贊、深深佩服!
可能也是因為導(dǎo)演的才氣和劇本的神奇,這部電影吸引到了超多大牌團隊和演員加盟,剪輯是一直跟導(dǎo)演合作的喬納森·阿莫斯(《極盜車神》剪輯),攝影是《黑客帝國》的攝影師比爾波普,動作指導(dǎo)是華裔武指、指導(dǎo)了《王牌特工》和《海扁王》的張鵬(可以腦補下你們會看到什么動作畫面),視覺特效是后來《死侍》的導(dǎo)演蒂姆米勒??。男主邁克爾塞拉和女主瑪麗·伊麗莎白·溫斯特德真的不太知名(但女主片中扮相很棒哦),但配角……美隊克里斯·埃文斯、超人布蘭登·羅斯(《超人歸來》里超帥的超人)、驚奇隊長布麗·拉爾森、《完美音調(diào)》女主安娜·肯德里克、韋斯安德森御用男主詹森·舒瓦茲曼……陣容驚人不????????????
超遺憾沒能在大屏幕看到這部神作,即使放到今天依然屬于“離經(jīng)叛道”、“不倫不類”、“神經(jīng)兮兮”的這部作品真的是想象力的盛宴和超級前衛(wèi)的創(chuàng)新實踐,我強烈推薦每一個喜歡創(chuàng)意的都看一看,真的沒想到電影還能這么玩??????
這片子把我看呆了。。各種難以名狀的呆,所以必須給五星。?;臼沁@樣的:(⊙_⊙) | (@口@) | Σ(☉▽☉"a | (#?Д?) | (?皿??)| (-.-#) | ( ̄o ̄X) |( ̄皿 ̄#) | (‵▽′)ψ |Σ( ° △ °|||)︴| (@[]@!!) | ~。。。( ̄▽ ̄)~[] ---- ˙﹏˙''' 好吧
boring...
Actually,I don't like the story at all.I can't imagine that a man will fight with seven mans just for a girl.It is impossible in our daily like. And I also don't like the actor and actress.But there are a lot of scenes which will make you remember the play time of fighting ga
這不叫電影漫畫化,這叫電影游戲化。每個喜歡玩游戲的人都會找到不少回憶吧,運動類,格斗類,闖關(guān)類,幾條命的大BOSS,勝利后的金幣滿天飛,啊,還有+1up。埃德加·賴特將電影游戲化玩到極致了,情節(jié)什么的隨風去吧,雖然看久了會審美疲勞,但仍然很愛。最喜歡的角色就是那個一臉死相的鼓手金
八尺高的巨人jason 沒有出現(xiàn) 某人也沒出柜 他們明顯沒看第六本~~~~ kieran culkin表現(xiàn)出色~ young neil萌的我心酥 kim酷過hit girl (少了第六本 所以愛情有點站不住 到最后都希望他和小刀好上了~)pee on her最佳臺詞
春哥鳳姐大戰(zhàn)李剛小月月
演員都選的棒!同樣是演千年羞澀老處男,Michael Cera比Jesse Eisenberg演技不知道高了多少。好多熟臉看的真歡喜。如此任性的導(dǎo)演怪不得被蟻人開除。給女主加顆星
愛死這部電影了!經(jīng)典誕生!★★★★
游戲控技術(shù)宅挑戰(zhàn)全世界(的EX們)。每K.O.一個EX可以撿幣回血有沒有。所有的主角都一臉死相,除了女主角,因為她完全在cos暖暖內(nèi)含光里的肥溫啊啊啊。話說前幾天才整明白為什么我沒打過超級瑪麗第二關(guān),原來烏龜不但要踩,還要踢走……我舍不得,掩面ノ( ̄ー ̄〃) ?Threshold
太用力地電子游戲化了,幾個人一起看的,打打鬧鬧半部片子后我們就疲倦了。
萌Edgar Wright,特效和電玩元素在這片里算是用絕了~劇情什么的根本不用看,弱的跟智一樣……
審美疲勞.
哈哈哈強烈推薦??!和Kick-ass同級別的?。⌒c到處都是啊啊啊,哈哈哈哈,不過比較囧的是實在找不到人一起看于是忍不住自己一個人看了....估計周圍的情侶以為我是freak.......well,whatever!年度必看的片子啊啊哈哈哈哈哈哈啊啊
宅男2.0時代
除了埃德加·賴特之外,又有誰能夠貫通電影動漫游戲搖滾四界把一個原本簡單普通的故事包裝地如此炫彩繽紛啊?!尤其作為一個從紅白機任天堂小霸王時代走來的家伙,我簡直是要內(nèi)牛滿面了?。?!
人生如戲,電子游戲!
很會玩 挺有意思的 但是好像也沒啥感覺 肆意的少年郎們啊
三星半。李獻計歷險記有一定概率參考過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游戲宅自high的電影,但是電影里的愛情絲毫沒有感動到我= = 沒有了兩個大傻的Edgar Wright好像失去了以前那種干練的英式幽默。
劇情實在是太...殘了,中國妞長得很像蒼井優(yōu)
剪輯的太凌亂了。把電影拍成橫版動作游戲,那我還不如自己去玩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