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Globe官網(wǎng)都上不去的我敢寫這種trivia,膽兒也是很肥了。
權當是拋磚引玉吧,歡迎補充!
<Twelfth Night>由環(huán)球劇院(Shakespeare's Globe)于2002年排演,屬于”Season of Cupid & Psyche”的三部作品之一。與Globe出品的早期OP (Original Practices,Globe的特色之一,由Rylance在97年提出的概念,該類劇目旨在探索莎翁時期的舞臺表現(xiàn)方式)相比,<TN>更為徹底地還原了莎翁時期的現(xiàn)場氛圍,喜獲大量正向反饋后,Globe在之后兩年迎來了OP大井噴。并且,Rylance在05年卸任藝術總監(jiān)后的Globe再登場,也是復排的這版TN。
【好像無意中看了部很牛掰的劇作呢:)
<TN>02年1月受邀到Middle Temple Hall演出, 以慶祝1602年TN在此處首演,之后在Globe的演出季繼續(xù)上演,03年前往美國巡演。12年在Globe由原班主創(chuàng)重排,并轉戰(zhàn)至西區(qū)的Apollo Theatre和百老匯的Belasco Theater,口碑票房雙豐收。
在68屆托尼獎上成績喜人,獲得七項提名,包括最佳復排、最佳導演、最佳服設,以及表演部門的三個男配提名(Rylance, Fry&Chahidi)和一個男主提名(Barnett)(& Rylance也憑借同班底出品的<Richard III>拿了男主提名),最終拿下服設和男配,大小姐托尼三殺喲喲喲。
里老師在臺上深情贊美了Sam Wanamaker對重建Globe做出的卓越貢獻?!靖?8年和11年的致辭相比可以說是非常乖仔了XD
該版本的導演Tim Carroll是Rylance擔任Globe藝術總監(jiān)期間執(zhí)導次數(shù)最多的導演,一共排了十部戲。而Rylance本人作為導演只排過一部(99年的<Julius Caesar>),但他在卸任之前每年都會作為演員參與演出季。
由于Rylance擔任AD時期導演的地位相對沒那么強勢,演員會有很大的發(fā)揮空間,有些導演也很提倡演員們隨機應變。Carroll在排演時沒有規(guī)定固定的站位,演員可以根據(jù)故事的進展自行在臺上活動?!臼亲杂梢彩翘魬?zhàn)吶
首位飾演Viola的是Eddie Redmayne。
影像化版本里飾演哥哥Seb的三苗在百老匯版本里飾演妹妹Viola。B站上有段宣傳視頻→av8280101,姑且望梅止渴吧朋友們_(:з)∠)_
Orsino和Viola一起聽Feste唱歌那段可是公認的高能時刻呢,諸位有時間再細品品吶XD
除了全男班卡司,OP規(guī)格的<TN>還有很多與現(xiàn)代戲劇區(qū)別較大的細節(jié),比如:
※場內沒有揚聲設備;
※沒有舞臺專用燈光。Globe是露天劇場不必多說,在Belasco Theater演出的時候,以燭光照明為主+電燈輔助,但不會有臺上追光,而是始終與臺下保持亮度一致;
這點加上劇院本身的布局,使得臺上臺下的互動成了Globe最為人稱道的現(xiàn)場特色之一。其實現(xiàn)在觀眾的反應已經(jīng)溫和不少了,Globe開張頭幾年,紙媒經(jīng)常揪著不放的槽點就是聒噪的臺下。比如97年的亨五,可能是歸功于附近有個菜市場,臺上的法國軍隊們沒少被菜葉襲擊【據(jù)說還有扔法棍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現(xiàn)場樂隊位于舞臺最上方,現(xiàn)場演奏伊麗莎白時期風格的曲目(btw作曲Claire van Kampen也是Rylance的夫人);
※演出結束時會以終場舞(jig)結尾;
【前幾天在管子上看到了03年理查二世的jig,瞅著還挺累人的其實??
※服化方面多說幾句。由于莎翁時期的很多演員會花費不少錢財在演出衣物上,比如從仆人手中購得貴族的舊衣物,所以服設Jenny Tiramani和她的團隊多是嚴格考證后手工制作服裝,她們更愿意將最后的成品稱作clothing,而不是一般意義的costume。
貴大概是真的很貴_(:з)∠)_
專注細節(jié)一方面是為了還原歷史,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輔助表演效果。比如大小姐的衣著裝飾中,手腕和頸部的華麗蕾絲除了凸顯角色的身份顯赫,還可以遮蔽演員本人的體貌特征,方便觀眾入戲。(當然了里老師也在一生懸命收攏手指,好顯得手小一些23333
Olivia、Maria和雙胞胎的假發(fā)都是由絲線編制。
化妝用到的都是相當簡陋的材料,雖然不是真的當年那些有毒的玩意往臉上招呼_(:з)∠)_但不是白堊粉就是煤煙灰的,演了幾百場下來這皮膚能好就怪了TvT
12年7月,Rylance的繼女 Nataasha 意外去世,他也因此退出了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準備工作,最后由Kenneth Branagh代打,表演了<The Tempest>中的獨白。
很難想象演出季前半程里老師是個什么心情,show must go on_(:з)∠)_
這不是Rylance第一次在Globe出品中飾演女性角色了。在99年的全男班<Antony and Cleopatra> 中,里老師扮演女主角(那些個長發(fā)飄飄的舊照就是了XD)(前半程還挺歡樂的,后半程有驚人表現(xiàn),反正看到現(xiàn)場描述的時候我下巴差點砸地上)。
Globe制作的很多OP都是全男班,比如97年開幕季的<Henry V>。
但是里老師自己也說過,“We have a lot of women who have had the experience of Michael Gambon【←11次奧利弗男主提名了解一下】, but there are not any parts of them to play.”,所以全女班也是搞過很多次的!比如03年的<Richard III>、04年的<Much Ado About Nothing>。還有邀請Vanessa Redgrave在2000年的 <The Tempest> 中飾演主角Prospero這種舉措,Globe還是很努力的呀。
最后
今天是Sir David Mark Rylance Waters的生日
Alas~
Mark Rylance的反串加上Stephen Fry的“悶騷”管家,簡直完美。
許多錯亂巧合,“大團圓”式結局,這部莎翁的喜劇很值得回味!
就劇本相似之處而言,王爾德也玩著“文字游戲”,臺詞里夾雜著對社會人生的種種感嘆與嘲諷。同樣的反串,兩位老戲骨將自己的戲份發(fā)揮地淋漓盡致。Mark Rylance居然把少女陷入愛情的錯亂害羞感演得比前幾年的新版還要真實,David Suchet在王爾德的喜劇里,則把夫人的尊貴傲嬌展現(xiàn)得頭頭是道。
看來男演員的反串不僅是帶來了視覺上的新鮮感,演員如果把握到位的話,竟然還能更加突出角色性格,畢竟這反差感是強烈的。
這是本次ntlive觀看第九部,也是最開心最喜歡的一部。全男班的爆笑演繹把莎士比亞的浪漫喜劇全程嗨起!一群大男人怎么會那么可愛,扮女裝居然完全沒有違和感,實在是完全不像啊,哈哈哈哈哈,但是那種嬌憨的滑稽的少女感真的是讓人喜歡。這也是對觀眾最友好的一部戲劇,何謂高級喜劇,這就是模板吧!
4.22@環(huán)球映畫。
第一次看環(huán)莎的劇,真的好莎啊我贊美,伊麗莎白式的劇院戲臺,內場全站立的觀眾,開頭可以看到演員在臺背后上妝,連樂師的樂器和服裝都帶你回到那個年代,正常的光線,讓故事和表演本身成為絕對的中心,能用心這樣徹徹底底地讓觀眾回到大師時代,是真正的escapism啊,有relate 到《莎翁情史》里的劇院!
全男班tbh開始我會覺得是否不夠pc,7年后的今天還會有這樣的casting嗎,后來意識到男演女也是真正的還原莎翁時代啊!Mark Rylance爺爺!!真的是仙女(Ik)!還有油炸叔!以及到最后雙胞胎同時出場時我才發(fā)現(xiàn)居然不是一個人演的= =還說哥哥和妹妹換著演太厲害了= =
全場都笑出鼻涕泡,一個各方面都完美的production!最后我愛莎士比亞,幾百年來帶來的歡笑和眼淚!謝謝環(huán)莎帶來如此美好的3小時回到過去。這周看性轉版,不知道是否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對這版的一種回應呢?
久聞莎士比亞戲劇盛名,可是由于我對戲劇一直沒有什么興趣,所以在看《第十二夜》之前,我看過唯一和莎士比亞沾邊的作品是電影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但是現(xiàn)在留存記憶里的也只有少男少女清秀的臉龐和羅密歐冗長的獨白。
在我心里,在歷史書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莎士比亞戲劇一直都是刻板難懂的大部頭,和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一樣沉悶,也許是充滿了生活哲理和人生道理的,但絕無可能很有趣。所以當老師在課堂上播放《第十二夜》時,我并沒有抱著太大的期望自己能喜歡上??墒钱斔婚_演,其中跌宕起伏的劇情,峰回路轉的情節(jié)就讓我不由自主地陷入到了劇情中,感受到了莎士比亞藝術的魅力。
戲劇名字《第十二夜》是暗指基督教徒慶祝主顯節(jié)前的那個夜晚,為傳統(tǒng)狂歡的時候,由此可見它的名字就已經(jīng)暗示了這是一部略帶瘋狂的色彩的喜劇。劇中劇情結構,戲劇沖突,角色身份的設置都十分巧妙,雖然故事顯然是狗血愛情故事設定,但是莎士比亞的寫作語言是如此優(yōu)美,一個個橋段設置的是如此巧妙,讓我不由自主就著劇本繼續(xù)看了下去。
雖然《第十二夜》講的是跨越性別與階級的愛與巧合,然而其實劇中真正想要跨越階級的人物結局都沒有獲得幸福。最后故事結局雖然是皆大歡喜的:幾個主角解除了誤會幸??鞓返厣钤诹艘黄?,但歸根結底其實是大家都回歸到了正常的社會秩序:貴族和貴族結合,男人和女人結合。奧利維亞和塞巴斯蒂安結合,維奧拉和奧西諾結合。而罔顧規(guī)矩妄想跨越階級的馬孚里奧成了大家的笑料。劇中馬孚里奧收到的偽造信里的那一句
“Some are born great, some achieve greatness, and some have greatness thrust upon them.”
像是機智的瑪利亞寫出了馬孚里奧的內心獨白,在諷刺他的白日做夢。
我很喜歡《第十二夜》中刻畫的幾位女性形象:奧利維亞,維奧拉和瑪麗亞。她們三個人都顯示出了出奇的勇氣和機智,特別是維奧拉,她雖為女兒身卻有膽有識,聰明機智,即使曾經(jīng)是貴為上層社會小姐,但是在遭遇海難生還后為了生存還是毫不猶豫地女扮男裝當了男仆,在去送口信被為難的時候也能應答如流,甚至贏得了奧利維亞的芳心。另外,維奧拉的演員雖然是男性,但是在處理維奧拉的身份偽裝時非常自然,好像就是一個女扮男裝的人,特別是在和奧西諾談話的一分嬌羞以及在被人騙去決斗的時候的害怕和瑟縮,讓人拍手稱快。而維奧拉雖然是貴族少女,卻絲毫不畏懼地展示自己的愛戀,大膽熱情地讓我咂舌。而且劇中很多笑點其實都是維奧拉帶來的,因為她總是出于熱情似火的愛做出和她身份不相匹配的事情。比如為了讓心上的“男子”意識到她的愛戀粗魯?shù)赜每谒疂櫥陆渲附腥怂徒o他,為了讓心上人不離開甚至甩落自己的鞋大喊大叫,看到有人要傷害心上人立刻扛起武器來保護他還莽撞地親吻了他,她像是一只飛蛾,義無反顧地撲向愛的火光。至于瑪麗亞,她在開場托比爵士調戲,侮辱她時,她總能機智地諷刺回去,而后面的那封偽造信更是直接證明了她的才智。她在說出計劃時那種自信而張揚的魅力真是讓人折服,難怪托比老爺在聽到他的計策后忘情地吻了她。這三位女性角色都敢于沖破封建主義和等級觀念,顯示出了她們身上一定的人文主義思想,是文藝復興的明顯標志。
雖然我很敬佩莎翁的劇情安排和文筆,可是我還是對結尾的大團圓中奧利維亞那么快就接受了雙胞胎的設定感到不合常理,畢竟她一直喜歡的都是優(yōu)雅溫柔有些陰柔的西薩里奧而不是有些莽撞但是充滿男子氣概的塞巴斯蒂安。她那么快接受事實難道是因為她喜歡的只是西薩里奧英俊的臉龐嗎?查閱資料時我看到另一版演出,也就是英國皇家劇院版本中,奧利維亞聽到真相的反應是無奈尷尬地點頭,不知所措,在接受事實后,她依然沒有絲毫喜悅地與塞巴斯蒂安坐在一旁[1],我覺得這才是奧利維亞應該有的反應呀。
總而言之,《第十二夜》是一個結合了愛、困惑、錯誤的身份的大團圓愛情故事,有著“戀人總會在旅程的終點相遇”的美好結局,雖然有一點邏輯上的不合理但也無傷大雅。另外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它充滿了人文主義氣息。私以為作為一部喜劇,能讓觀眾們開懷大笑就是它最大的成功,而《第十二夜》毫無疑問做到了!
附上全劇最喜歡的一些臺詞:
Globe Theatre復古的劇場分明是個戲臺子,水紅色的大理石廊柱打光后秒變肉池酒林,加上莎士比亞時代老派的現(xiàn)場彈撥歌詠和全男班的演出形式,把這出喜劇的酒色財氣烹煮得紅油熱火、地氣沖天。
《敦刻爾克》中的老船長馬克·里朗斯出演嬌羞的奧利維亞,憑著一張面癱白臉和自帶滑軌、穩(wěn)得像艦的步態(tài),創(chuàng)造了一個很難被超越的喜劇經(jīng)典角色。誰也看不出復排之初,里朗斯失去了女兒,為壓抑生活中的悲劇影響到舞臺上的表演險些讓他情緒崩潰……
整套卡斯班底個個戲精,當代王爾德斯蒂芬·弗雷飾演騷斷腿的老管家,有著浮世繪中女子般鬢發(fā)和白頸的紅娘使女,一群歌藝俱佳的龍?zhí)住偶际降泥孱^笑料提醒你倫家才是真正的國民編劇。愛情如來時,就連最英式的端莊典麗都會走光跑汽……套用在愛情片里跌打滾爬了一輩子的莎翁金句就是:Journeys end in lovers meeting(漂泊止于愛人相遇)。
太queer了看得我好歡喜。Rylance是神 Rylance是神 Rylance是神
跟哈姆雷特的現(xiàn)代化改編不同,從劇場架構到舞臺劇呈現(xiàn)完全遵循四百年前的版式,同時映像沒有選擇框住內容,而是將臺下穿著時尚的當代人和觀眾一起變成了第四面墻的騎墻派,放開現(xiàn)場氣氛感染,所有人都在感受原汁原味的莎翁喜劇。全男班的演出和細微處的改編手法,只加重了詼諧效果并無過多戲謔色彩。所有這些聰明的舞臺呈現(xiàn)方式通過演員們超級精彩的表演,都讓你相信故事會真實發(fā)生和推進,一首歌的確可以催生愛情,那些金句跟情節(jié)完美契合毫不突兀,特別贊的一次觀賞體驗,bravo!!
哈哈哈哈哈笑死了。好愛全男班//2018.12.15,影院
4.5 這可真是太可愛啦!Stephen Fry的黃襪子雖然不如David Mitchell 在Upstart Crow里的好笑,但勝在肢體語言和臺詞;Samuel Barnett 的側顏太美麗了,原諒Sebastian的一切愚蠢。
好想看馬克爺爺在裙子下密集的小碎步……幾乎就是平移的……ps總算差不多習慣了莎環(huán)熱愛唱跳的風格……
其實我覺得第十二夜是莎翁寫得最爛的喜劇……起碼是四大喜劇里最爛的了吧。估計環(huán)球也知道這個,所以才排全男班盼著能增添一點喜劇性吧。也確實,Mark Rylance差不多是憑著一己之力把這劇救回來了。跟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晚會上的片段比,這一版簡直是太好了,呈現(xiàn)效果幾乎超越了劇本還提升了劇本的檔次。cross dressing莎士比亞真的用了太多次我要看惡心了,這個顏控的小基佬。
戊戌87. 太可愛了!視頻化團隊真的很用心了,鏡頭和剪輯都很好。演員們真的厲害,對節(jié)奏的把握駕輕就熟。原來1605年的劇場演出的服裝是這個樣子的,從理解一個文化和它的歷史的角度,覺得比其他莎劇的現(xiàn)代版本更有受益。
GLOBE版,片尾字幕是2012版,紀念10周年,不是豆瓣寫的2013。2019萬達莎士比亞影像展。其實這幾年各種LIVE影像放映得很多了,還是沒有都看全。聽了影迷群里說特別好看,放棄了資料館“西西里”和MOMA法國影展《聽瓦爾達說》等來的。樣子不好看但各個戲骨。寰映合生匯7號廳
故事本身就是個狗血喜劇但是大家都好會演?。”任蚁胂笾幸腥さ枚?!馬克里朗斯的臺詞功底太強了!油炸叔謝幕時觀眾叫得可大聲了于是我也叫了。三苗太可愛了嗚嗚嗚他為什么不演Viola!英國演員literally什么都能演。好想去圓形劇場玩哦……
妙趣橫生的三小時,看NTLive最有趣的部分,是體會北京現(xiàn)場漸漸加入到倫敦現(xiàn)場的笑點里,銀幕上下合二為一。這場臺詞完全忠于原著,用三個門洞穿梭制造空間感、多聲部合唱、男演員反串、各種幽默的小動作,再用近景鏡頭增加戲劇性,把四百年前的喜劇演得極其活潑,幾乎沒有時差。
Mark Rylance一年過半百的人居然能把思春期少女(?)演這么萌!我的天,想上Rylance爺爺【等等
Shakespeare's Globe全男班,Mark Rylance大叔的靈魂漂移太贊了,中年大叔分分鐘變嬌俏小女孩,三苗也是太美了,應該演妹妹才對的。
正如結尾輕聲所唱的“May please you every day”--荒誕的戲劇沖突和啼笑皆非的故事點亮和開心了身處平常的我們--也瞬間理解了在Globe Theatre前面那群連站三個小時也依然忘情拍手鼓掌的觀眾。一開始擔心全男班選角會模糊劇作的重點,把注意力變成那些“基情”,但全然沒有。Samuel和Mark都可愛炸!
整套卡司班底全部是男性,反串表演真是喜感十足。馬爺那張面癱臉本身一看我就想笑,而他在飾演Olivia的時候語氣動作很多小細節(jié)也非常有趣,結果這個角色居然比全劇本身的搞笑擔當丑角還要出彩。yellow stockings那場戲笑的簡直停不下來!“女主”一對雙胞胎兄妹很可愛!還有三苗那小表情也好可愛!??!
給莎翁打call!正式開始前就在臺上化妝也是很有意思了~…Mark演得太好了!~…(走起路來像??…(hhhhh…Olivia跟Orsino被Cupid射中之后的樣子簡直了!~…Antonio是喜歡Sebastian吧…Pourquoi
環(huán)球劇院這版第十二夜是最原汁原味的一版,全男班??戳笋R克·里朗斯演的奧利維亞,就知道那個年代年過半百的男演員是如何反串出少女感的:該端莊的時候,鯨骨裙撐下好像裝了滑軌,滿場靈魂漂移;該少女的時候,小鹿亂撞滿場飛。演技逆天。全能偵探社里的男主演雙胞胎哥哥,中規(guī)中矩,應該嘗試下演妹妹。演Fool的龍?zhí)籽輪T清唱極其動人。真心不應該被嘲笑和愚弄,愛情比謀殺罪更難以隱藏,這是莎士比亞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精彩至極!MR老師演得太好了?。?!能去現(xiàn)場看這個戲一定開心翻了吧羨慕倫敦人嗚嗚。
全員萌萌噠,Mark叔少女本體了,北影節(jié)剛好過來看環(huán)球劇場。門口還有發(fā)貼紙@首都劇場
Globe版《第十二夜》是這出以小見大的精致莎翁喜劇所能獲得的最完美的制作,莎翁喜劇就應該這樣排。這個因偽裝而引發(fā)的瘋狂故事最后告訴我們,一個智者應能透過層層假象看到事情的本質。而這版臺上臺下其樂融融的制作一直強調這是在演戲,反倒讓觀眾一眼就看穿了瘋狂情節(jié)背后埋伏著的生活的悲悲喜喜。
廣州萬達莎士比亞影像展。全男班演女角,舞臺布景精美古典。風趣幽默的喜劇兼鬧劇,優(yōu)美浪漫的詞藻,對純美愛情的謳歌,又是莎翁最擅長的錯綜愛情故事。Samuel Barnett和Johnny Flynn演起孿生兄妹來竟也如此相像,難分彼此。Mark Rylance叔高反差反串,將年輕小姐的扭捏小姿態(tài)和嬌羞小內心栩栩如生地細致呈現(xiàn),處處可愛至極,游魂般的移動腳步更是令人捧腹大笑,演技實乃精湛無比。油炸叔的角色可謂一道幽默的風景線,結尾竟然沒出現(xiàn)婚禮現(xiàn)場頓感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