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Desplechin的又一部敘事長詩
法國導演Arnaud Desplechin是我比較關注的一位,他入圍戛納電影節(jié)的這部新作《圣誕故事》,也是08年我最為期待的歐洲電影之一。演員陣容方面,除了長期合作的Mathieu Armaliac和Emmanuelle Devos,更是加入了Catherine Deneuve與其女Chiara Mastroianni,以及英俊小生Melvil Poupard。
延續(xù)了96年的《現代法國艷史》和04年的《國王與王后》,《圣誕故事》依然是一部敘事長詩般的電影。而不同于前兩部電影中長達十年的時間跨度,《圣誕故事》的情節(jié)主干集中在圣誕節(jié)家人團聚的前后五天之內,并賦予其中每一天不同的主題。
故事由患病的早夭長子Joseph開始。多年以后,母親Junon發(fā)現患病,需要親人的骨髓移植,一家人在圣誕節(jié)相聚。長女Elizabeth溫和卻優(yōu)柔多慮,與丈夫的關系出現裂痕,16歲的兒子Paul罹患憂郁癥。在家人眼中儼然不受熱愛的次子Henri玩世不恭,帶回陌生女人Faunia。小兒子Ivan樂觀灑脫,有一個看似完美幸福的家庭。他們自幼熟識的表親Simon,也加入了這個家庭團聚的隊伍。
故事的發(fā)展將我們漸漸引入這個家庭隱藏的秘密和危機。Elizabeth敏感脆弱,對兒子保護欲極強,對弟弟Henri始終懷著莫名的敵意。Henri自小便知自己是為了拯救哥哥Joseph而生,哥哥死后在家人眼中便也只能成為替代品,他時常顯得荒謬而憤世,曾經遭受新婚妻子去世打擊的他似乎也不再相信愛情。過去曾是的憂郁少年的Ivan因為妻子Sylvia變得幸福樂觀,卻不知后者與表兄Simon才是彼此的心之所屬。而突然闖入的Faunia對這家人坦言:與其面對自己的家人,還是面對情人的家人讓她感到更好受些。
全家人只有Henri和Paul是合適的骨髓捐獻者。Elizabeth出于對弟弟的厭惡和偏見,向母親一再強調要讓自己的兒子作出犧牲。Henri口無遮攔卻自認問心無愧,宴席上的一番話逼眾人以大笑來掩飾難堪。Sylvia得知真相后與Simon重燃愛火,第二天Ivan與他人房中的妻子眼神淡淡相交,卻還能夠相安無事地一同離開。最終,父親的一番話似乎解開了Elizabeth的心結。而Henri為母親做了移植,身著病服的兩人平靜對望。
除去各種復雜的情感,我看到的是這一家人的直白、誠實和冷酷。片中幾乎沒有對于父母的稱呼出現,子女直呼其名。Junon和Henri坐在院子抽煙,以半開玩笑的口吻表示自己并不以親人的身份愛著對方。Junon更是對Faunia說過,她嫉妒Sylvia搶走了自己的寶貝兒子Ivan,卻不在乎對方搶走Henri,因為她不愛Henri。一次慢跑,Henri對侄子Paul說,真正患有憂郁癥的不是他也不是自己,而是對他保護過度的母親、對自己懷恨的姐姐,Elizabeth。
也許是適應了導演一貫的節(jié)奏,以及本身就對家庭題材較為偏好的緣故,長達145分鐘的電影看下來也似一氣呵成。被遺傳病陰影籠罩的一家人,各自負著人格的缺陷以及對于彼此繁復的情感,在這個對峙與和解相交的過程中,總是讓我有所期待。
可是看完整部電影之后,覺得頭腦里的盤根錯節(jié)并沒有順開。Ivan和Sylvia這一對幸福夫妻前途未卜。Henri在母親面前拋出一枚硬幣,正反不知,母子兩人也許并不能因為這次手術而冰釋前嫌。片尾Elizabeth在陽臺上的囈語一番,并未擦亮一切,似乎只能是自我安慰。
回憶曾經的《現代法國艷史》和《國王與王后》,同樣情節(jié)龐雜甚至難以言述。在《現代》里,Paul從弱冠到而立之年經歷了三個女人,看似隨性的情節(jié)帶出多個人物,不消濃墨重彩,讓我們在這個小人物的愛情經歷中看到他最愛的始終是自己?!秶酢芬砸粚﹄x異夫婦各自的生活展開,在現實和回憶的交錯之下,其間三個父親的角色讓我有所領悟。
而這部以皮影戲般的故事講述開始的《圣誕故事》,其間穿插了主要角色各自直面觀眾或內心獨白式的敘述方式,揉合了導演對于敘事的擅長,的確做到了我所期待的成熟、大氣和流暢。只是論其整合力和主題性,在我看來絕對不能算是Desplechin最好的作品。
另外,影片的細節(jié)之處有些耐人尋味。小兄弟倆排演的那幕話劇,應該與這個家庭故事有所聯系。Faunia離開前在Paul的手腕上劃下的記號,之后少年深情吻過。Faunia的猶太標志掛墜有過一個特寫,記得Junon曾玩笑似地把Henri叫做小猶太人。這些情節(jié)也許是我在觀看時有所疏忽,希望得到幫助和指正。
又及:影片的背景地點是法國魯貝,即導演本人的家鄉(xiāng)。
在IMDB看到的十數條評論中,有半數毫不留情地指摘這部電影的冗長、沉悶和過于龐雜。猜測他們都是美國觀眾。不知法國觀眾是否都會擁戴他們本國的這位中青代才俊,Arnaud Desplechin的作品。
2 ) nice
<圖片1>
3 ) 《屬于我們的圣誕節(jié)》:隨性驕傲的法式生活解讀
(芷寧寫于2009年5月26日)
這部在隨性自我中帶點傲慢的法片,算得上是多如繁星的家庭劇情片中的不俗之作,只是在頗具傳統(tǒng)倫理道德觀念的東方觀眾這里,或許會滋生出些許的訝異,訝異于片中那場心性奔放的“叔嫂”同床——片中的小兒媳西薇婭,婚前同時認識了維拉德家的哥哥亨利、表哥西蒙和弟弟伊凡,她和亨利有過一夜情,最終嫁給了伊萬,并育有一對雙胞胎,當她在圣誕家庭聚會時得知,西蒙當初為了伊凡才放棄了她,且至今還愛著她時,便決定和西蒙“找補”一下。
更令人訝異的是,這家人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父親艾貝和母親朱諾認為兒媳西薇婭今夜決定去誰的房間,是她自己的事,老倆口一笑置之;次日,雙胞胎在爸爸伊凡的床上沒看到媽媽,伊凡居然回答:“她可能在你叔叔的房間”,雙胞胎捧著茶具去表叔西蒙處,媽媽果然和西蒙睡在一起;擁著被單的西薇婭親切坦然地面對兒子們,接過遞來的茶杯,伊凡路過西蒙房門口,看到妻子在西蒙床上,對此只是略微遲疑了一小下,很自然地走開;節(jié)后,即將返回各自小家的人們告別時,西薇婭對丈夫的表哥難舍難分,看來不會就此結束……
這樣的戲份于較傳統(tǒng)的中國觀眾而言不啻是個觀影挑戰(zhàn),不僅如此,片中兩個年紀尚小的雙胞胎所表演的圣誕助興節(jié)目,臺詞里居然也有“上床”的字眼,長輩們或協(xié)助演出或安坐欣賞,一派其樂融融,不由得嘆謂東西方觀念的差異。
不過拋開這些差異,影片所呈現的家庭中不和諧甚至冷漠決絕的一面,倒是引人思慮,在這個家里,除卻年老的父親艾貝和憂郁的侄子西蒙,其余各位都很自我,甚至母不慈子不肖、姐弟反目、妻子貳心,小一輩還有精神疑云。在因過節(jié)而團聚的短暫時段內,充斥著怨憤、咒罵、嘶吼甚至動手,當然這些激動表現都有其日積月累的原因,究其根本原因始于40年前,這家長子約瑟夫的早夭。
影片伊始便以粗略卻出挑的動畫剪影簡明扼要地交代了這家人40年前的境況,小約瑟夫病發(fā),在父母和妹妹伊麗莎白的骨髓都不匹配的情況下,母親火速懷上了亨利,只可惜這個有著救命使命的胎兒依舊和約瑟夫不匹配,于是家庭失去了長子、遭遇了悲劇……許是這個悲劇誘因,母親和姐姐都和亨利不怎么親密,這似乎也為成年后亨利的不學無術、荒唐放蕩埋下了因子。在亨利犯下一檔子糊涂事后,伊麗莎白出錢把他撈了出來,但條件是再也不見亨利,把他從家中驅逐。
在亨利被逐5年后,伊麗莎白那青春期的兒子保羅的精神狀態(tài)堪憂,而母親朱諾的情況更糟,她患有了和約瑟夫同樣的病癥,需要匹配的骨髓來救命。一家子檢測后,只有亨利和保羅的骨髓適用,選擇放浪形骸的亨利,還是有精神問題的保羅,或者干脆放棄治療,這是個問題!于是,從孤獨的保羅邀請同樣孤獨的大舅出席家庭圣誕聚會開始,各種遺留的問題、新生的紛擾在不斷角力、升級,新的拉據戰(zhàn)上演了……
影片導演阿諾·德斯普里欽拿捏故事、光影再現的手法圓潤而高超,多線敘述有條不紊,各出場角色安排得當,情節(jié)和場景雖轉換騰挪,卻絲毫不影響主線的清晰通透,可謂縱向鋪述,橫向梳理,縱橫交錯。加之扎實的劇本、風趣的對白、出人意表的配樂、出色精彩的表演,令兩個多小時的觀影進行的流暢而充沛。
法國影壇的“母后”凱瑟琳·德納芙出演了自戀而驕傲的母親朱諾,實屬不二人選,朱諾在這個家庭的影響力,堪比德納芙在法影的影響力,朱諾對亨利的態(tài)度,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女兒對亨利的態(tài)度,并間接導致了亨利的被忽視被放逐,而德納芙的影響力甚至會波及影人星途,如曾傳伊莎貝拉·阿佳妮就因得罪過她而一度前途黯淡。德納芙的女兒基婭拉·馬斯特洛亞尼出演了小兒媳西薇婭一角,在片中她對這家二代男人通殺,唯一逃脫的是早夭了的約瑟夫。
因主演《潛水鐘與蝴蝶》一片而獲嘎納影帝的馬修·阿馬立克此次出演了眾人眼中的“混蛋”亨利,其表演的精彩度和準確度令人感嘆,特別是將角色不羈外表、放浪言行下的傷痕、親人施加的傷痕于回歸家庭的熱望、冷嘲熱諷的拌嘴乃至爭吵打斗間流露了出來,每個愛恨關懷都來得那么淋漓盡致,耐人尋味。
誠然,孕育亨利是為了救約瑟夫,但沒救得了哥哥并不是亨利的錯,可很多人都沒替亨利想過,父親和弟弟愛他卻身不由己,被家人漠視并放逐的亨利是可憐而孤獨的,父親總以“可憐的亨利”、“痛苦的亨利”來表達自己的理解。當姐姐和母親“鄙夷”放蕩亨利身體里的骨髓時,當姐姐力薦保羅為外祖母捐贈時,亨利依舊堅持,即便捐贈于他身體的不利。當術后醒來時,亨利第一時間跑去看正在接受治療的母親,母子玩起了猜硬幣的游戲,彼此間雖無煽情話語,但關懷卻是真實的。
當伊麗莎白問父親“我為什么這么憂郁”時,父親說:“因為你失去了哥哥”,伊麗莎白似乎心為所動。失去約瑟夫,成了很多人的隱疾,母親和伊麗莎白雖表面無事,但實際上從沒從中獲得解脫,并殃及了“可憐的亨利”。不論如何,救不了哥哥的亨利,能救得了母親,這是命運對他的一次微笑。
http://nicolew.blog.hexun.com/33194952_h.html 4 ) 暗流
影片開始時的剪影動畫交代了這個家庭的背景故事。阿貝爾和朱諾的小兒子約瑟夫身患重病需要骨髓移植,在全家人都配型失敗后,夫妻兩人決定再生下一個孩子來碰碰運氣,但結果失敗了,約瑟夫不幸夭折,而作為替代品的亨利成為了在家庭里不受待見的成員。隨著時間的推移,母親朱諾和他之間有隔閡,而姐姐伊麗莎白更是對他恨之入骨,并且提出了再也不要見到亨利的要求。伊麗莎白有一個患有憂郁癥的兒子保羅。此時,母親朱諾患上了和去世的約瑟夫一樣的疾病,需要骨髓移植,而配型成功的只有亨利和伊麗莎白的兒子保羅,兩人之中有一個需要被送進手術室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圣誕節(jié)期間,一家人“團聚”到了一起,包括小兒子伊萬、伊萬的妻子 西爾維亞以及他們的兩個孩子,還有他們的表親西蒙。一家人齊聚一堂,但又暗潮洶涌,各種秘密和欲望也在期間慢慢浮出水面。其間有伊麗莎白與亨利間矛盾的爆發(fā),她極力反對亨利將自己骯臟的骨髓移植到母親的身體里,這樣極具歧視性的話語讓人感到恐懼。有母親朱諾在西爾維亞面前袒露自己不愛亨利的直白表達,也有亨利和侄子保羅之間的溫情互動。其中最“法國式”浪漫的故事線無疑是西爾維亞和西蒙的“有情人終成眷屬”。西爾維亞得知西蒙將自己讓給伊萬后,了解到了西蒙對自己的愛,而自己也同樣愛著西蒙,于是兩人在大團聚期間彌補了曾經錯過的性愛切磋小課堂。第二天伊萬看見自己的妻子和西蒙躺在床上時,他只是相視一笑而已……他知道西爾維亞和西蒙之間的感情,他也知道西蒙將西爾維亞讓給了自己,他現在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此時似乎在通過默許來感謝妻子和西蒙......亨利的頹廢和吊兒郎當與伊麗莎白的憤怒抱怨刻薄之間形成了強烈的戲劇沖突感。最后亨利成為了骨髓捐獻者,朱諾和亨利間的隔閡與疏遠能否通過這次患難相助得到緩解我們不得而知,伊麗莎白最后孤獨的喃喃自語依舊顯得蒼白無力,西爾維亞依舊回到了伊萬身邊繼續(xù)扮演妻子和母親的角色,這個處處隱藏暗流的家庭在圣誕節(jié)期間將問題擺在了明面上,而后,這些暗流依舊會跟隨著每一個人在他們各自的生活中不時地刺痛他們。
5 ) 法國電影一向很浪漫。
阿諾·德斯普里欽的電影我一向喜歡。
——————————————————————
圣誕節(jié)禮物
http://shengdan.youlila.cc/ 6 ) 《A Christmas Tale[圣誕故事]》寡淡無趣
http://axinlove.com/2009/06/a-christmas-tale/《A Christmas Tale[圣誕故事]》寡淡無趣
by @xinl.ve 090616
救治白血病只有一招,那就是再生一個。新生兒人生的唯一意義只是為Ta的姐姐或哥哥“捐獻”骨髓,自己的身體和性命統(tǒng)統(tǒng)被當作“藥”用。在虛構的作品—-如法國電影《A Christmas Tale[圣誕故事]》中,再去為了構造的悲劇奉獻感情,憐憫和同情并不夠用?!舵ゆぃ粋€父親的札記》里的小生命已經帶來太多的惋惜和悲傷,再去為另外人生里的事件動情,實在難忍。麻木也好,躲避也罷,在無奈的生活中尋找樂趣應該比什么都重要。
帶著父母極為功利的想法出生的Henry,沒能拯救自己的哥哥,自己又是一個浪蕩子。不能給親人以實際幫助,更不能為家族帶來榮光,他的人生在外界看來一無是處,特別是他的姐姐Elizabeth。斷絕Henry與家族的關系五年,不允許他拜訪或者親近任何一個親人,被放逐的人心。Elizabeth行事的乖張,從過分研讀弗洛伊德的心理解釋來看,可以推之:她因為Henry從出生開始便已無用,對親弟弟存了輕蔑之心,忽視其存在非常正常(隱含著怨恨,失去哥哥和父母關注的嫉妒)。而導演給出的解讀其實是因為Henry和家族都已經幻化為Elizabeth劇本里的人物,他們的命運必須要按照她創(chuàng)造的情節(jié)行進(可怕的編劇,《Synecdoche, New York[紐約提喻]》的同黨)。
在現實題材的電影里,如此魔幻的解釋情節(jié),實非是流感病毒燒昏了頭,只是導演安置了種種難言的細節(jié)。誰寫了那封“給Elizabeth的一封信”?Henry獨自面對鏡頭的獨白,是否就可以當做鐵證?難道不是Elizabeth自己在看信的時候腦海里的想象(電影處理紙面文字的一貫做法)。之所以如此理解,除此之外,本片沒有任何地方再有Henry承認這封信存在的時刻。他始終否認與Elizabeth之間達成了某種約定,從而回家團聚過圣誕。當Elizabeth以羞辱的方式退還信件時,Henry有羞愧也有詫異(我無法分辨)?!靶呃ⅰ奔醋C明信件可能的確是他寫的,“詫異”則表示另有人代書。
代書的人?自閉的男孩Paul無疑是最有嫌疑。限于篇幅不過分猜測,但同時還要指出一點,既然瘋狂的編劇可以把現實和劇本混作一談,那封信并不是確定的存在也是可能。
癲狂的情節(jié)可以讓電影含義雋永,也會晦澀莫名。本以家庭關系和情感取勝的電影,加入更多難以理解的設定,本片過分復雜化了。對異域的觀眾而言,姐弟之間的芥蒂可以理解,而《A Christmas Tale》的家人關系已經有些離經叛道驚世駭俗。共同的情感和體驗上的缺失,致使觀眾無法輕易地進入角色,同時出現的“詭異”場景更進一步的疏離觀眾。再如何使用“面對鏡頭獨白”的方式,想要把觀眾拉進電影中,困難重重。時長2小時25分鐘的電影,太考驗耐心,陷入了寡淡無趣的境地。
再強調下,新浪潮時期的電影中曾經有個場景,大致是某人在賭咒說要是自己說謊,他的祖母馬上就死去,鏡頭馬上切換到一個老婦人從藤椅上倒下,嗚呼哀哉。那人是真的說謊了?所以他的祖母馬上死去,還是未來時的可能,抑或是導演不過想說明這個誓言的后果會是如何,而故意的畫面展示。所以,Henry獨白那封信的場景,并不確定。
——————————-
可以看到一些新浪潮的印記。
A.Christmas.Tale.2008.DVDRip.XviD-AsiSter
細致入微
叨逼叨
Comme une symphonie...不知為什么總感覺浪費了兩小時半,但好像又非常心甘情愿地在劍拔弩張的愛中隨波逐流,沉浮于一個家庭所能承載的最大限度的甜蜜與憂愁,他們可以如此悲傷,又如此輕易地釋然,每個個體都是閃耀的謎團,在生活的夜幕中綻開花火,讓人不忍移開目光。
2個半小時……原諒我無窮的睡意讓我欣賞無能
剪不斷的親情,家族遺傳絕癥,憂郁癥,精神病,亂倫,平實的語言真摯的感情,一個家庭故事被演繹的跌宕起伏,可惜敗在了又長又慢
海報做得很好 實在看不下去 我寧愿看姐姐的守護者
Desplechin第三階段的電影,以伊斯特康、內心戲中戲為界限,從黑暗大膽的主題進入文學再回歸家庭,尤其和前作摯愛有連續(xù)關于家鄉(xiāng)魯貝的背景,更是導演進入家庭/家鄉(xiāng)生活主題的印證;能看出一些慣有伎倆:畫外音講述故事方式、某些突然停到劇情開始紀錄片風格的采訪、打亂敘事順序的花招、“幽魂”存在對事件的影響(曾經死掉的小孩/母親萬一死掉的假設),相較于處女作死者生活,處理10人家庭關系的群戲對他實在太小,更多的留白是對于家庭關系的懷疑,倘若不是因為死掉小孩的陰影,親情責任中的敵對或如外孫直接顯露的抑郁癥,是否就已代表了家庭成員內本已存在的某種病態(tài)關系?
還好是德納芙并且是法國電影不然同樣的故事換成美國電影那就真夠嗆了
資料館2014.12.26.7pm 悼亡(長子-哥哥的夭折)與重生(子或孫向母的移植)。放逐了弟弟Henri的姐姐Elizabeth、愛著表弟Ivan妻子Sylvia的Simon、憂郁癥母親Elizabeth與瘋兒子Paul、在是否治療前猶豫的母親/祖母Junon。圈入圈出、疊化、定格、尋找角度捕捉情緒瞬間。似《愛我的人上火車》,控場不及。
天啊,這個Melvil Poupaud竟然就是Le temps qui reste里面那個?。?!兩年前的審美疲勞沒了,現在法語很好聽。故事不錯,可是壓抑到最后的那份釋懷實在無需在圣誕節(jié)體驗……
法國版《過年》。雖然看過劇本,但是感覺跟劇本差的挺遠,拉拉雜雜講不清楚。用得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但是抵不過導演神經刀。語言上很有意思,有字幕,有動畫,有圈入圈出,有跳軸,總之這部片子擰巴的不行。德納芙跟私生女是一大看點,馬修·阿馬利克、梅爾維爾·珀波都奉獻了精妙演技
13-4-2009 6:00pm city hall
看了十分鐘記得是看過的,不過記憶幾乎一片空白了。這么個故事居然拖到了兩個半小時~~
只能說法國片狗血起來只有西班牙片可以比。
看得很郁悶。
法國的家庭問題片,類似題材好萊塢拍過很多,不過法國片更文藝些。影片配樂很有特色。
開頭一小時,看睡過去四次!直到第五天看,后面一個半小時,進入了它的節(jié)奏,看得有滋有味。導演剪輯和節(jié)奏極有味道,個人特色濃厚,多處配門德爾松和羽管鍵琴,用得漂亮,導演深諳音樂和畫面結合后的多重意義,并在其中如魚得水。他對每個人物都有溫情,所以動人。
excellent!覺得法國人看這一部的感受,就像我們看一一
Desplechin安置(組合?駕構?)情節(jié)的方式太絕妙了
很一般。。居然又忘記備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