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有點抵觸德古拉這條感情線,在我心里德古拉是一直深愛他的妻子的,怎么會一眼愛上一位不知底的船長,也許她很酷,但是我認為活了這么多年的德古拉不會沒見過這種女孩,更不會膚淺地一眼愛上她,我知曉這一次是讓德古拉作為真正的主角去講述他的故事,但是我很拒絕一見鐘情這種方法開啟他的故事,我更喜歡在不斷冒險中發(fā)現(xiàn)對方的可愛之處的情節(jié),這也會讓觀眾能更理解德古拉的愛意。
陪6歲表妹斷斷續(xù)續(xù)看了幾遍。作為兒童片它合格了。然而沒有我看第一部時的驚喜了。吐槽有二:德古拉的二見鐘情和怪物世界的設定。①德古拉的新對象和小梅的媽媽完全不是一個畫風吧,為啥續(xù)集拍到后面總要給單身爸爸塞一個對象呢(神偷奶爸同樣的套路)。船長在怪物家族中很不協(xié)調(diào)。有種硬是融入的感覺②怪物航班我在看的時候很想吐槽。為了突出怪誕感,把航班服務做的差勁至極。怪物世界的飛機是這樣破破爛爛一次性使用的,服務是如此粗魯?shù)?。給我一種割裂感(好似黑豹里科技發(fā)達的瓦坎達卻仍然都是部落草屋一樣),給人一種人類世界俯瞰怪物世界的傲慢感。個人認為怪物世界可以是不同于人類世界,但是有里面另一種精妙的運行方法。我認為飛機如果類似幽靈飛船,會是更好的創(chuàng)意(喜歡海綿寶寶的幽靈船那集)。另外不喜歡德古拉花襯衫白短褲細腿白襪的打扮,第一二部帥氣的德古拉在第三部的形象等同于梳中分油頭白褲長襪的男子(在我心中)。小梅還是一樣的可愛呢。
好笑而又不失溫馨,吸血鬼大戰(zhàn)范海辛。喝大酒吃大餐蹦野迪,DJ對決拯救世界。特效華麗,畫面五彩繽紛。亞特蘭蒂斯大冒險,笑點多卻不低俗。離退休哥特蘿莉,也得關(guān)注中年人老爸談戀愛。老題材玩出了新花樣,德古拉成了最可愛外公。帶小孩和長輩去看,也不尷尬的戲。歡笑之余,還戳心感人。
1.史上最不恐怖的吸血鬼和他的怪物朋友們又來了。
在電影經(jīng)典怪物中,吸血鬼美麗強大,又冷血危險。不過《精靈旅社》系列一直反其道而行之,展現(xiàn)出吸血鬼溫情搞笑、極具反差萌的一面,主角吸血鬼德古拉粉皮膚大眼睛,雖說性格古板,但寵愛女兒比人類不逞多讓,黑衣黑發(fā)的哥特風造型、外加隨時隨地變蝙蝠的技能,完全就是一個萌大叔。
導演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用非常規(guī)方式傳遞了一種別樣理念,史上最不恐怖的吸血鬼和他的怪物朋友們又來了。比如,在電影中,幾百年前人類成了邪惡的代表,而吸血鬼、木乃伊等怪物則是善良的存在。他們被人類燒衣服、踩腳趾,甚至逼迫得躲起來。
怪物們依舊保持著反差萌的特色,可愛異常。日漸龐大的狼人家族超生游擊隊,夫妻好不容易度個假。果凍怪布羅比暈船不已,結(jié)果一口吐了個孩子。賤萌惹人愛的木乃伊墨瑞,各種為兄弟德古拉把妹出餿主意。耿直憨厚的科學怪人弗蘭克,嗜賭如命能把手輸成龍蝦。各種奇葩怪物聚在一起,恐怖的外表下各藏自可愛又逗逼的靈魂,簡直是反差萌的集大成之作,為劇情貢獻了不少笑料。
2.離退休哥特蘿莉,也得關(guān)注中年人老爸談戀愛。
善良怪物與人類的觀念沖突,貫穿《精靈旅社》的前兩部:第一部里德古拉為保護女兒建造了與世隔絕的精靈旅社,卻在女兒愛上人類后,最終選擇包容和接納;第二部中,德古拉之女和人類生下混血兒,矛盾升級為吸血鬼家庭和人類家庭的沖突,最終再次達成諒解。到《精靈旅社3》中,沖突的母題已經(jīng)講述的差不多了,而轉(zhuǎn)向往自我認知升級的主題深挖,劇情則是延續(xù)前作的合家歡風格,笑點包袱密集。
愛情、親情依舊是電影的主題,曾經(jīng)專斷偏執(zhí),憎惡、恐懼人類的德古拉終于放寬心胸,“百年單身狗”走出喪妻之痛,卻陷入了無盡的孤獨,加之勤懇共工作了一百多年,疲憊不堪的吸血鬼伯爵大人決定度個假,走出與世隔絕的怪物旅館,來到大洋之上開往亞特蘭蒂斯的豪華郵輪。畫面隨之由陰冷灰暗,轉(zhuǎn)變?yōu)檠劾锏呐{(diào),走出深山老林的吸血鬼退下黑色斗篷,換上騷氣十足的海島風情花襯衫,徹底放飛了自我。各種怪物跳舞吵鬧,四處出糗。船上絢麗的燈光、煙火和電音派對,把整個故事襯托的像是一場狂歡。
愛上了不該愛的人,于是吃大蒜,闖地宮,中了箭,鬧出笑話無數(shù)。而德古拉的困境不止于此,女兒對總神神秘秘的女船長抱有疑慮,不贊成父親追求對方。曾經(jīng)接受過女兒和人類一起,并試圖培養(yǎng)混血外孫的德古拉,也開始了跟女兒溝通,讓她給予自己更多空間和自由的嘗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主題,父輩也會有追求愛情的權(quán)利,他們也需要如此。所以,《精靈旅社3》升級了關(guān)于自我認知與接受的部分,在延續(xù)幽默風格的同時,還能引發(fā)觀眾的思考。
3.一家怪物最重要的就是齊齊整整。
其實,導演一直以來探討的都是愛和家人的問題,精靈旅社三部曲里為我們勾勒出一個疼愛女兒的父親和關(guān)心外孫成長的祖父形象,他愿意因為愛作出妥協(xié)、退讓。而這次,他好像變了一個人,開始用心追求自己的幸福,還上演了一場英雄救美的戲碼?;蛘撸皇亲兞?,而是愛情讓他更勇敢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吧。
不論怎樣,家人聚一起是最重要的。有問題解決問題,有困難克服困難,在親情、友情、愛情面前,一切都是浮云,放下仇恨,拾起快樂,沒有誰比活了不知道多久的德古拉和他的朋友們更知道人生的真諦了。
這簡直是怪物版的人生幸福指南。
——————————————
微信訂閱:cmf2015 ,可能是全網(wǎng)福利最多的電影動漫話劇號。
對這部的期望不那么高,反而觀感挺好。
Mavis的戲份還是好少啊0.0
沒有第二部那么多惡趣味的東西了。
還是覺得第一部是最好的,劇情比較優(yōu)秀,介紹了世界觀,講了一個打破成見人類和怪物互相接受的故事,還有一條Mavis和喬納森的感情線,第二部單調(diào)點講了婚后生活,這一部主要劇情太少了,就德古拉感到寂寞去度假然后遇上范海辛墜入愛河。不過笑點更加密集,看著挺愉悅的,體驗較好。
多少還是有點強行延續(xù)劇情,德古拉第二春不能接受,雖然能理解但還是原配好啊。前面兩部又賣人設,強調(diào)德古拉多么思念舊愛,對原配多么忠貞,還強調(diào)zing只有一次,現(xiàn)在又強行改設定,我不喜歡。
另外船長的建模我也不喜歡,我承認我是顏狗,船長的樣子長的不討喜,所以不支持他們兩個在一起,太沒有cp感了,感情線也有些倉促,就好像靠一個zing支撐他們的戀愛。
另外發(fā)現(xiàn)一個小彩蛋,就是在電影里發(fā)現(xiàn)了九尾狐。
我很喜歡《精靈旅社》系列電影,原因之一就是里面有各式各樣的怪物,而且全部都超!可!愛!作為一個《神奇動物在哪里》讀者+“怪力亂神”愛好者+擼狗狂人,《精靈旅社3》完美地滿足了我的要求:可愛怪物、搞笑劇情、好聽配樂、激萌狗狗。
除了在第一部和第二部中出現(xiàn)過的德古拉家族、科學怪人、木乃伊、隱身人、狼人、九頭蛇等大家熟悉的怪物之外,第三部出現(xiàn)了更多的新怪物,有的可愛、有的古怪、有的美麗、有的奇趣……除了怪物之外還有造型奇葩的范海辛家族,不過再怎么說他們也只是人類而已,對于我而言還是怪物比較有趣。
讓我們先從狗狗說起吧!
這只體型巨大的小狗狗是小狼女Winnie和卷毛頭Dennis的寵物,名叫Tinkles,當它戴上帽子,穿上風衣時,就搖身一變成了“Bob”。 而且沒有人(或其他怪物)能認出來Bob就是Tinkles,人類丈夫Jonathan超喜歡Bob,大約和我一樣是個擼狗狂魔。 小狗狗的特技是流口水,還能夠奔跑~跳躍~不停歇~ 臺詞和樹人格魯特差不多,只有一句:“Hi Bob”。 還有一部Tinkles作為主角的短片,片名就叫《Puppy》(可以直譯為“小狗狗”),強烈推薦大家找來看一看!這部短片起到了承上接下的作用,解釋了小狗狗從何而來,也解釋了為什么德古拉需要度假。 可愛指數(shù):?????
小魔怪(Gremlin)是怪物航空公司的機組成員,大尖耳朵和尖銳的牙齒與1984年的電影《小魔怪》如出一轍,但是綠色的皮膚卻令人想起哥布林(Goblin)。 小魔怪的特技是折磨人、捉弄人、搗亂、胡鬧、毀壞東西…… 可愛指數(shù):?
El Chupacabra這個詞由西班牙語中的吮吸(chupa)與山羊(cabra)組成,顧名思義,是一種靠吸食山羊以及其他家畜血液而存活的南美怪物。你可以在波多黎各、墨西哥和美國南部找到它的身影。 每年都有來自不同地區(qū)的人類新聞提到家畜因被吸干血而離奇死亡的事件,因此麻瓜們能夠看到Chupacabra的幾率非常高。 可愛指數(shù):??? 這張圖中的另一個角色是魚侍者,英式口音+三白眼+一本正經(jīng)地搞笑,實在是太棒了,是我最喜歡的配角之一。尤其是魚侍者遭遇狼孩子那段,真是令人笑到橫膈膜抽筋。而且還特別多才多呢,基本上就是英式管家的真實寫照。 可愛指數(shù):?????
Kraken是是北歐神話中游離于挪威和冰島近海的海怪,但其實大家都知道,它是克總的化身。基本上海中能夠襲擊船只的生物也就那么幾種, Kraken的出現(xiàn)頻率比較高,可能是因為造型實在太炫酷,無論是杰克·麻雀船長的黑珍珠號,還是《刺客信條2》中的瑪利亞號,都吃過這種章魚造型的北歐海怪的苦頭。 Kraken的特技:唱歌、跳舞、束縛、摧毀一切 可愛指數(shù):????
因為《精靈旅社3》中涉及到亞特蘭蒂斯,因此我們可以看到Atlanteans(亞特蘭蒂斯人),他們長得很像阿凡達……藍色的皮膚、炫酷的發(fā)型、身上布滿鱗片、手腳之間有蹼。 這些亞特蘭蒂斯人打碟很有一套,動次打次666。 可愛指數(shù):???
在《精靈旅社3》中,出現(xiàn)了一只九尾狐,沒有任何臺詞,但是據(jù)我統(tǒng)計至少登場了三次。眾所周知九尾狐是我國特產(chǎn),無論是《山海經(jīng)》、《搜神記》還是《封神演義》都有九尾狐的身影,日本神話中的玉藻前也是一只九尾狐。 可愛指數(shù):????? 不知道在下一部《精靈旅社》中,會不會出現(xiàn)更多東方怪物的身影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史萊姆寶寶其實不算新的怪物,但是超級萌。它的圖不是很好找,這張海報左下角,大史萊姆前方的那坨綠色的小果凍,就是新角色史萊姆寶寶。史萊姆寶寶可以說是大史萊姆的心頭肉,無論想要什么,都能瞬間變給它,最后還變出了一只史萊姆狗狗給史萊姆寶寶。 一開始我以為史萊姆狗狗是更小一號的史萊姆寶寶,直到看到Bob和史萊姆狗狗互相聞來聞去,才反應過來那是一只史萊姆狗狗。 可愛指數(shù):?????
劇情上來說,《精靈旅社3》屬于那種闔家歡樂的爆米花電影,沒有太多的復雜轉(zhuǎn)折,但是小朋友們都看得很開心,影院里一片笑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精靈旅社3》中的水花效果已經(jīng)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了,船前進時泛起的浪花完全就像是實景拍攝出來的場面一樣。
雖然說沒有特別值得深究的劇情,但是這部電影里提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怪物們并不是只能"Zing"一次。
德古拉"Zing"了第二次,對方是人類,那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假設:
"Zing"是《精靈旅社》系列的核心理念,理論上來說每個怪物一生中只能"Zing"一次,一輩子鐘情于同一個對象,但是在《精靈旅社3》中用整整一部電影來推翻了這個理論,對片中的情侶們是否能夠一輩子忠于彼此畫下了問號,對情侶中一方伴侶死亡之后,另一方是否會再度陷入愛河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精靈旅社3:瘋狂假期》2018年夏登陸院線,距離第一部上映已經(jīng)過去6年,熱鬧程度有增無減。相比兩部前作,這部續(xù)作的故事不再局限于精靈旅社內(nèi),而是轉(zhuǎn)移到了百慕大的豪華郵輪上,場景既封閉又開放,解放了編劇的想象力,視聽效果更加豐盛。
哥特文化是典型的亞文化,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代表了一種邪惡與神圣邊界模糊不清的狀態(tài),風格以陰暗、恐怖、神秘為主。哥特文學和影視作品中,主角則多是游走在人類社會邊緣的吸血鬼等怪物?!毒`旅社》系列是將亞文化納入到主流文化中的產(chǎn)物,其中很多角色都是對經(jīng)典哥特形象的再創(chuàng)造,恐怖神秘的氣氛被神經(jīng)質(zhì)的喜劇感取代,故事變得通俗熱鬧,價值觀也趨于傳統(tǒng)。該系列網(wǎng)羅了眾多經(jīng)典的怪物形象,如歐美家喻戶曉的德古拉、弗蘭肯斯坦;同時雜糅了現(xiàn)代流行元素,如智能手機、鬼畜視頻、洗腦神曲等。這些嘗試讓電影的受眾基礎變得非常廣泛,成為一部標準的合家歡電影。
《精靈旅社》系列在對經(jīng)典怪物形象的改編上,德古拉無疑是最成功的那個。嚴格來講,在兩部前作中,德古拉算不上第一主角,他不是故事沖突的直接當事人。第一部中,德古拉在影片前半部是人類與吸血鬼相戀的阻礙力量;第二部則是吸血鬼與人類誕下的混血兒的自我認知過程,德古拉只是充當了這個過程中不斷抓狂的外公。然而,德古拉的形象卻是整個系列中最豐滿的,他擁有完整的人物弧光,性格中的矛盾部分激烈碰撞,并在這種碰撞中不斷地自我完善。到了第三部《瘋狂假期》,德古拉終于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并延續(xù)了他矛盾的一面——恪守“一生只能愛一人”的價值觀,卻在妻子死后多年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別的女人。
在《精靈旅社》系列中,德古拉一反大眾認知中的吸血鬼形象,雖然仍舊擁有超人的力量,最擅長的卻是賣萌。其實德古拉的“萌化”并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對吸血鬼文學與影視發(fā)展史稍有涉獵,便知道吸血鬼形象其實始終在隨著時代發(fā)展演變,而受眾對吸血鬼的態(tài)度也在逐步發(fā)生變化。
《諾斯費拉圖》(1922)算是吸血鬼電影的開山鼻祖,該片塑造的吸血鬼形象丑陋扭曲,陰森可怖,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吸血鬼在受眾的認知中是偏向負面的惡魔形象。1966年,在ABC的電視劇《黑暗陰影》中,喬納森·弗里德塑造的吸血鬼形象上更接近于人,并像人類一樣具備反思和共情能力。至此,人們開始改變對吸血鬼的刻板印象,影視作品中吸血鬼的形象也逐漸從嗜血怪物轉(zhuǎn)變?yōu)樯衩丶澥俊?992年,加里·奧德曼在《驚情四百年》中扮演的德古拉伯爵,雖然仍是邪惡反派,但他氣質(zhì)華貴,性格豐滿,承受著悲傷的過往,因此也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同情和喜愛。1994年,根據(jù)安妮·賴斯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夜訪吸血鬼》上映,湯姆·克魯斯扮演的吸血鬼擁有絕美外貌,征服了大量女性觀眾,他的迷人魅力幾乎掩蓋了這個角色的反派立場。從此,影視作品中的吸血鬼形象徹底發(fā)生轉(zhuǎn)變,他們的外形和性格不再僅僅是接近人類,而是成為超出人類的完美存在,偶像劇《吸血鬼日記》和少女電影《暮光之城》皆是如此。動畫作品中吸血鬼的形象發(fā)展軌跡和真人影視劇大同小異。到了《精靈旅社》這里,吸血鬼形象被進一步創(chuàng)新,德古拉保留貴族魅力的同時,竟變成了一個嘮叨、傲嬌、神經(jīng)質(zhì)的單親爸爸。
與《瘋狂動物城》類似,《精靈旅社》也創(chuàng)建了一個眾生平等的烏托邦。前者講述不同物種、甚至天敵之間建立的牢固友情,后者則是怪物與人類和平相處甚至相愛通婚。但《精靈旅社》相比前者,其中的形象更加邊緣,是徹頭徹尾的異類。如果說《瘋狂動物城》隱喻的是不同種族之間的包容與聯(lián)結(jié),那么《精靈旅社》隱喻的則是主流文化對亞文化、“正常人”對邊緣人的接納與理解。其實,哥特文化的發(fā)展過程本身就包含了對世界重拾思考的內(nèi)涵,致力于將藝術(shù)的觸角探到人性的復雜幽微之處,從這個意義上講,《精靈旅社》的創(chuàng)新并非是完全拋棄了哥特文化傳統(tǒng)。
重新梳理《精靈旅社》三部曲,不難發(fā)現(xiàn),整個系列一直都在強調(diào)“接納”這個母題,三部曲的主題非但沒有割裂,而且層層遞進,不斷深化。第一部講述女吸血鬼梅維絲愛上了中二的人類少年,全片圍繞怪物對人類的接納展開;第二部是雙線敘事,梅維絲進入人類社會并渴望被認同,同時她的混血兒子丹尼斯也正在經(jīng)歷關(guān)鍵的身份認同階段;第三部的主題是怪物與人類的雙向接納,曾對人類抱有偏見、認定吸血鬼一生只能有一次真愛的德古拉愛上了人類船長愛麗卡,愛麗卡還不是普通的人類,而是吸血鬼的世仇范海辛的曾孫女。
換一個角度看,這個接納與被接納的過程,其實也是逐漸打破人類自我崇拜的過程。第一部里,人類男孩進入怪物的世界,并入贅成為吸血鬼家族的女婿,成為徹底的非主流和邊緣人;第二部,全片最大的懸念就在于混血兒丹尼斯的身份到底是人類還是吸血鬼,最終謎底揭開,丹尼斯不負眾望成長為吸血鬼;第三部中的反派范海辛,宣揚人類與吸血鬼不共戴天,但非常諷刺的是,他為了長壽把自己弄成了人機結(jié)合的怪物,早已不是真正的人類,這一設定進一步擊碎了人類的自我崇拜。在《瘋狂假期》中,德古拉愛上人類兼仇人的設定,既是對前作劇情和理念的呼應,也是對主題的進一步升華。
盡管《精靈旅社》的創(chuàng)意脫胎于經(jīng)典哥特作品,但其與北美主流動畫電影大同小異,歌頌真善美,宣揚家庭的重要性,肯定愛的力量,最終落到皆大歡喜的大團圓結(jié)局。雖然價值觀偏向保守,但必須承認,對于低齡觀眾來說,這也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應該給八爪怪播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它棄暗投明,改邪歸正。
感謝亞馬遜的點映,在上映前半個月就在電影院看到了~事實再次證明美國人民的三大休閑活動是喝酒蹦迪坐游輪。其實本來是個挺好的點子的,怎么就寫成了這么一個劇本呢,最后拔高主題的環(huán)節(jié)還強行掰到了膚色上,我當時真的白眼都要翻到后腦勺去了?? 怪物們的習性看到第三部也都覺得習以為常了……
沒想到全片最大的高潮是在結(jié)尾處的DJ battle那里,電影院熊孩子都要跳到座位上蹦迪了,音樂很燃很嗨。
猜中了開頭,也猜中了結(jié)尾,唯獨沒有猜到高潮能拍成印度歌舞片。。。
意義并不大
最美不過夕陽紅,其實也算家庭電影一種了,每一部的核心其實都是家庭關(guān)系的變種與放大。而整體娛樂性非常強,包括這一部,斗歌與各種惡搞,仍然保持了很高的可看性。
DJ battle DJ battle DJ battle!哈哈哈哈哈哈哈。非常非常適合帶著小朋友一起看呢。
娛樂性強,笑點足,挺感人的。
雖然低幼,但可看性還不錯,很歡樂的暑期檔合家歡動畫,最后的神曲一響也是夠厲害了。
有小笑沒開懷,還覺得有些鬧哄哄的疲憊感。tinder、民航和郵輪旅游的特征都被搞進去了,世仇的鋪墊到解決也表達完整,可就是不燃不歡樂也不動人。舞曲對決的層次遞進感比較弱
這一部格外寶萊塢了,但這無比歡樂的沙雕系列,還請一直拍下去吧。想看怪物家族不斷開枝散葉,想看大同世界不斷zing zing zing,想看殘酷世界不斷烏托邦化。騷入骨髓的德古拉簡直是七夕必備,不,常年必備。而狼家的萌,依舊最具殺傷力。不過還是前兩部好看點,也許范海辛不夠討喜。三星半。
感覺一般了,結(jié)尾也是有點莫名其妙。熱鬧是挺熱鬧的,也挺逗的,但看完總覺得缺點什么。
你們對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一無所知!
用dubstep喚醒克蘇魯簡直要笑死了,結(jié)尾高潮算是把系列一貫的音樂元素發(fā)揮到了極致吧,整體真的超歡樂,真的超好笑,真的超洗腦,梗多,節(jié)奏好,成年觀眾也能收獲非常多的樂趣!
好好看好好看好好看 為這樣的動畫片打call
從第一部的父女代溝,到第二部的下一代教育理念沖突,再到第三部的父輩晚年生活。父權(quán)的反叛與和解是近年好萊塢合家歡系列動畫一條常見的主線,《海底總動員》《海洋奇緣》《瘋狂原始人》《尋夢環(huán)游記》之類都是這套路,精靈旅社的父親最可愛。發(fā)掘出每只怪獸身上獨一無二的梗,創(chuàng)意無限。光是那坨連臺詞都沒有的綠果凍就貢獻了多少笑點啊……還有船上那群表情高冷性格kuso的咸魚服務生、神曲最終對決什么的~游輪控表示一本滿足。這動畫的人物動作越來越夸張,光是動作就自帶笑點…
Say Hi Bob!
笑點不斷,惡趣味十足,太合適帶熊孩子看了
一直在想做怪物是不是不用工作,直到這一部才想明白,主角們是財閥怪物和他養(yǎng)的一堆食客,底層的僵尸與女巫還是要工作的……
女主太不討喜了…… 為神馬不讓我打分!國外已經(jīng)上映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