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就是生活中的莫默,可能要承受電影所展現(xiàn)的邏輯的各種強奸。雖然電影對鄭多多是抱持著批判的態(tài)度,但態(tài)度實在過于冷靜。就好像一部小說著力描寫了一個殺人狂怎么殘忍行兇,到結(jié)尾卻交代這個惡魔被拘留了??吹米屓巳珲喸诤怼?/p>
看到鄭多多就犯惡心,看到孫同比看到鄭多多還要惡心。雖然結(jié)尾孫同一波洗白,還是難以掩蓋觀影過程中的不適。
就像莫默說的,“你凍死了嗎?你餓死了嗎?”
有吃有穿有住,干嘛要給有錢人當狗呢?奉獻自己還不夠,還要把自己的曾經(jīng)女神(高璐)現(xiàn)在的愛人(莫默)也獻祭出去。
在水坑里,看似無奈,卻根本不成立。
1,孫同沒在水坑里,有吃有穿有住,年輕力壯身體健康。餓不死凍不著。北京戶口也不是活下去的必需品。
2,在水坑里也不是理由,真正的理由孫同沒好意思說,真正的理由是他想“活在天上”的欲望。
減去最后12分鐘的戲,五星。
整部戲里最令人討厭的,是孫同。
他貌似憨厚老實,卻時時漏出本性:虛偽、易怒、自卑、懦弱、貪婪。
他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鄭多多要穿幫的,“憨厚老實”的他,第一反應(yīng)是什么?說謊。幫多多圓謊。
碰到莫默相親,引起誤會,“憨厚老實”的他,第一反應(yīng)是什么?說謊。加深誤會。
莫默砸壞他電腦,留下一沓錢做賠償。而他很快領(lǐng)到了單位發(fā)的電腦。賠款呢?裝兜了?您倒是拿去修電腦或者重新買一臺唄。況且后來兩人成了男女朋友,也沒見他提這筆錢。特小家子氣。
還是相親那場戲,他自己要去加深誤會,被揍了,眼鏡壞了,莫默說她給他買一副。嘿,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花別人錢真痛快。
他媽媽裝病住院,莫默給他幾次機會讓他自己坦白,他呢,不僅仍然不說實話,還公共場合大聲吵鬧。莫默作為受騙者,都很克制地說,有事回去再說,不要在這里鬧。真的,能在公共場合鬧的人,沒別的,就是low。
面臨選擇的時候,他首選隱瞞,選一個對他自己來說兩全其美但必須說謊的做法。莫默這里說得特別特別好:“干一次這種事就是干一輩子這種事。今天你能為了工作,明天你就能為了升官,后天為了孩子上學(xué)。你永遠會為你自己做惡心的事找借口?!睘槟騝all!孫是怎么回應(yīng)的?“這怎么就惡心呢?你不能總把人往壞了想。我媽都病了,你還刺激她是吧?!彼麐屨娌〖俨∷睦镩T兒清,但是這時候他揣著明白裝糊涂,拿出來當武器使。
知兒莫若母。孫母說了:“這可是你自己做的決定?!彼缇涂创┝怂?,只不過前面一直沒有戳穿。
結(jié)局。哎。這么聰明的導(dǎo)演,真正的結(jié)局,不能拍出來。童話里,公主永遠嫁王子,門客永遠維護王權(quán)。就這么回事。
演員選得好,也演得好。非常形象的二代、經(jīng)理、單親媽媽、白富美、大城市土生女白領(lǐng)......
不要被預(yù)告片騙了,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不過這恰好也說明一個問題,一些段子式的搞笑電影,往往能剪出笑點足夠的預(yù)告片,吸引觀眾走進影院,而一部真正出色的電影,卻難以用一個局部來展現(xiàn)它全部的好。 是的,《半個喜劇》的好,是整體的好,不是由可以摘出來的廉價金句和包袱拼裝的好。這是開心麻花在《羞羞的鐵拳》和《李茶的姑媽》之后的觸底反彈,感覺這一次他們終于找對了方向。 所以我愿意把半個喜劇這個說法,看作本片導(dǎo)演或開心麻花團隊一個關(guān)于喜劇理念的新宣言。何為半個喜???生活本就是一部充滿喜怒哀樂的悲喜劇,認認真真拍好生活這部正劇,你就得到了精彩的半個喜劇。如果你非要憋著拍一部喜劇,往往就會搞砸成一部鬧劇。 從年初讓我全程無感《瘋狂的外星人》,到年尾這部讓我唏噓又大笑的《半個喜劇》以及前不久的《平原上的夏洛克》,我覺得中國喜劇電影這一年進步了。
前兩天去看了半個喜劇,看完了頂著腦袋上的三個問號出了電影院。當我看到那些:工作,戶口,剩女,戀愛,富二代等等熟悉的字眼的時候,覺得很理所應(yīng)當,也有點意料之外。
似乎還可以被稱之為年輕人的80后90后們,大多數(shù)逃不開這些字眼,每當相關(guān)話題出現(xiàn)了某個社會事件,在網(wǎng)上必將有大波的共鳴,從過年回家如何面對七大姑八大姨,到怎么解決北京戶口。從孩子多大了為啥還不結(jié)婚,到一線城市的房價和杯水車薪的到手工資。
但同時我也覺得,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對于這些觀念也開始逐漸轉(zhuǎn)變態(tài)度,那些矛盾的點和無奈,已經(jīng)變得好了很多了。社會開始變得包容,父母們開始變得更加平和,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拘泥于自己的年齡和對象,甚至買不起房租住也可以樂呵過日子。這個世界正在慢慢的包容那些曾經(jīng)特立獨行的人,接受他們是”奇葩“的存在,且合情合理。
那些曾經(jīng)很尖銳的問題隨著時間和信息的更迭變得柔軟,所以年輕人才能有更大的空間去認識追逐真正想要的東西,做真正喜歡的事。
這是我所感受到的存在。所以當我看到半個喜劇的時候,我看到了一點點夸大,也有點遺憾這些問題依舊會被認為是尖銳且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
或許是我看得人不夠多,經(jīng)歷的事情不夠多,閱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任素汐飾演的莫默,是一個剛直不阿的愣頭青,她拒絕撒謊,覺得這就是個坑,謊言之后會有更多的謊言。
當她在相親對象面前接了領(lǐng)導(dǎo)的電話并且明確拒絕了領(lǐng)導(dǎo)想要幫人加塞辦業(yè)務(wù)的請求的時候,相親對象帶著點教你做人的傲慢,說你這樣領(lǐng)導(dǎo)會給你小鞋穿的。
莫默說:我不是不知道這個世界什么樣,我就是想試試這樣行不行。
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呢?
我們往死里學(xué)拼死了考的高考,背井離鄉(xiāng)去大城市,然后要面對的還是一模一樣的人情世故和似曾相識的階級天花板嗎?這未免也太讓人難受了吧。一線不僅僅是意味著更高的薪水和基礎(chǔ)設(shè)施,同時也意味著相對公平的環(huán)境和對規(guī)則的尊重不是嗎?
如果說每個城市都大同小異,適應(yīng)qian規(guī)則才是大勢所趨,誠實和遵守成了被人認為傻,永遠不會出頭的行為,那么年輕人的奮斗又有什么意義呢?令人害怕的不僅僅是對于不公平規(guī)則的默許和崇尚,也是對所謂“異類”的嘲諷和不理解。
這個故事或許在說在北京打拼多么不容易,但我希望不容易是精英扎堆的優(yōu)勝略汰,是不學(xué)習就落后的奮力拼搏,而不是散發(fā)著惡臭的社會關(guān)系。因為那樣就好像在說:你再努力也是白費力氣。
男主孫同的母親,也是非常典型的會在豆瓣知乎被發(fā)帖的父母。據(jù)說豆瓣之前有一個人氣很火的小組叫“父母皆禍害”,后來因為三觀不正被解散了。
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號,犧牲自己現(xiàn)有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讓兒子在北京扎根,看似是一個偉大母親的行為。孫同的媽媽, 一個人拉扯大孫同(電影里孫同要問父親要錢被母親阻止了,暗示父母可能已經(jīng)離婚,而且母親不愿意與父親有聯(lián)系),賣了唯一的房子給兒子付首付,巴結(jié)兒子有權(quán)有勢的同學(xué),在別人的婚禮上幫兒子物色優(yōu)質(zhì)的相親對象,幾乎付出了自己的所有。
但這種付出,在子女和觀眾看來,是一個又一個包袱,重重的壓在了兒子的肩頭?!耙驗槟赣H付出了所有,所以我必須回報”像一個魔咒控制著孫同,讓他無法一心一意的從事喜歡的音樂事業(yè),也不能大大方方的和喜歡的女孩修成正果。
當莫默在醫(yī)院爆發(fā),沖著孫同吼說:你現(xiàn)在誰都不要管,問問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的時候,孫同沉默了,因為他已經(jīng)不知道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了,從小到他, 生活在別人的期待里的小孩,永遠把自己是怎么想的,放在最后去思考。
孫同在這一點上是羨慕莫默甚至嫉妒她的,因為這個女孩子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過活,而他并沒有隨心所欲的籌碼,滿足媽媽的期待已經(jīng)讓他力不從心了。
在孫同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從小城市出來在大城市打拼的人的影子。自卑,膽小,輸不起。所以我們看到北京土著渣男鄭多多睡了一個又一個妹子,有戶口有房有工作的莫默29歲還理直氣壯的拒絕逼婚,相親對象不滿意拔腿就走,那是他們的資源和閱歷給到的底氣。
孫同曾經(jīng)對莫默說:你當然不懂了,你生在天上了,而我生在水坑里。
在懷疑著一個北京正經(jīng)高校的研究生為什么憑自己的努力找不到一個可以解決戶口的正經(jīng)工作的同時,我也理解這個男孩子為什么連告白都看起來底氣不足小心翼翼,他說:咱倆在一起試試不行嗎?
因為他覺得他不配。他把北京戶口和工作,房子和地位看的那么重,以至于生而自卑。這種自卑或許曾經(jīng)支持著他努力學(xué)習,考到了北京,支持著他考上研究生,支持著他忍受那么多不平等而依靠鄭多多,但是這種自卑讓他在一個堂堂正正不用違心的女孩面前,沒有底氣告白。他覺得看起來有點可憐,有點寒酸,還有點慫。
當下的年輕人的戀愛越發(fā)速食主義,在一個xing開放的時代,承諾和節(jié)日第二天的鮮花一樣廉價。大家都隨便說,信了的人是傻瓜。異地戀很難修成正果,看多了分分合合狗血出軌,竟然覺得或許這就是常態(tài)。
但是總要有什么去相信,不然單純依靠荷爾蒙的劇情總是單調(diào)無聊。于是開始算命,于是有大把的儀式感在抖音上散播,于是我們相信星座,把真心藏在新興的封建迷信里,這樣即使失敗,也有不那么狼狽的理由。
分手應(yīng)該體面,所以開始的時候,就用星座找好借口。分手不是不夠努力不是不愛了不是我們孩子氣拒絕解決問題,而是這個月咱倆水逆,宜分手,宜新歡。
聽起來其實有點逗。
最后孫同的爆發(fā)看起來很爽。當他說出:我想做個人的時候,覺得很心酸。
在北京做個人,就這么難嗎?還是說,難的并不是光鮮亮麗事業(yè)有成受人敬仰,而只是真實的面對自己,不做違心之舉?
沒車沒房,沒錢沒工作,什么時候被定義為不是人的標準了?或許這是孫同媽媽不是人的標準,這是鄭多多不是人的標準,這是莫默的相親對象不是人的標準,但是這就是普世的標準了嗎?
所以所有年輕人就應(yīng)該齊頭并進站在向這個標準進發(fā)嗎?
我不知道,在擁有這些之前,沒有人知道擁有之后會不會幸福一點。
半個喜劇打著喜劇的名號,說了一出有關(guān)年輕人的悲劇。那些規(guī)則,那些偏見,關(guān)于父母,關(guān)于地位,始于奮斗,終于做人。
電影的最后是幸福的結(jié)局,但每一個正在大城市打拼的人,都從電影里隱隱約約看見那個苦逼的自己,還苦苦掙扎著,一往無前。
說國產(chǎn)喜劇,繞不開的是開心麻花?!断穆逄責馈贰缎咝叩蔫F拳》都曾一度成為年度爆款。
除了偏重笑果的喜劇外,開心麻花也有偏重發(fā)人思考的作品。就像《驢得水》, 豆瓣8.3, TOP250,證明觀眾對這片有多喜愛。
這次《驢得水》原班陣容,帶著他們的新片《半個喜劇》歸來,自然讓很多人期待。
本文有劇透。
1
《半個喜劇》和《驢得水》的民國背景不同,這次是個現(xiàn)代都市青年愛情故事。
孫同和鄭多多是老同學(xué),倆人研究生快畢業(yè),鄭多多是正經(jīng)北京人兒,孫同現(xiàn)在算北漂,住在鄭多多的房子里。
但即將結(jié)婚的鄭多多,人不老實,很浪。都到結(jié)婚的關(guān)頭,還偷偷追求初戀女神莫默,準備最后瘋狂一把。
孫同被卷進這件事,被迫在鄭多多未婚妻高璐和莫默面前,幫他兩頭圓謊。
鄭多多達到目的了,準備和莫默斬斷關(guān)系。但孫同卻喜歡上了莫默,兩人感情迅速升溫。面對鄭多多和莫默,孫同陷入兩難情境。
故事中幾個主要人物間的關(guān)系,很有張力。尤其有導(dǎo)演的話劇經(jīng)驗打底,影片對空間內(nèi)的調(diào)度得心應(yīng)手。
比如設(shè)計情節(jié)讓鄭多多、共度良宵的初戀女神莫默、即將結(jié)婚的未婚妻高璐還有夾在中間的孫同四個人,陰差陽錯同在一個屋子。
下一步他們該怎么辦?他們能怎么辦?
即使是小小的密閉空間,人物關(guān)系帶來的緊張感,也能強烈感染觀眾,讓觀眾設(shè)身處地體驗?zāi)欠N緊繃氣氛。
同樣是房間內(nèi),《半個喜劇》還屢次運用錯位,讓故事更有戲。
錯位帶來誤會,誤會帶來喜劇。就像莫默和孫同母親互相錯認身份,莫默和高璐互相錯認為孫同女友。觀眾開著全知視角看片中人物的立場變化,很有趣。
這樣的情景片中還有很多,戲劇效果直接從人物身上來,讓電影笑點密集、節(jié)奏緊湊。
并且相比舞臺劇風格十足的《驢得水》,《半個喜劇》的場景設(shè)計電影感更強。
片中有個段落,眼鏡店對話,用鏡子把孫同和莫默兩人的頭和身子錯位,鏡頭處理照應(yīng)對話內(nèi)容,相當巧妙。
2
《半個喜劇》的精彩,得益于人物刻畫足夠成功。
角色不是全壞全好,他們有自己的追求和欲望,并因此互相沖撞,迸發(fā)出故事。
任素汐在片中出演的莫默,和《無名之輩》的潑辣、《驢得水》的自由,都不一樣。
這是個內(nèi)心無比純粹的角色,她敢愛敢恨、堅持底線。甚至這份堅持,正直到他人無法理解。
所以她面對常遠客串的相親男,剛聊很好,準備再發(fā)展看看。但說到對正確的理解不同,以此看到價值觀人生觀不同,她直接就要離開。
至于兩個男性,吳昱翰出演的孫同和劉迅出演的鄭多多,其實是兩個非常典型的角色。
他們是同學(xué),住在一塊,關(guān)系也不錯。但兩人看著一樣,其實很不一樣,甚至殘酷的是,從一開始就不一樣。
鄭多多足夠富裕,家里背景雄厚。他是花花公子、渣男,謊話張口就來,并且理直氣壯。他深諳社會規(guī)則,生活也順風順水。
孫同來自小地方,家境要普通許多。復(fù)讀三年考到北京,感情經(jīng)歷近似白紙。他能在北京立足,戶口、工作、住所都靠鄭多多這個哥們。
兩人的性格模式和他們的境況掛鉤,而他倆的處事態(tài)度,鮮明代表兩個對立面,一方世故圓滑,一方天真理想。
孫同和鄭多多關(guān)系很好,是衣服能互相借穿、醉酒能把對方扛回家的那種好。
但問題是這份友情沾染了利益,一旦有沖突,就會出問題。他們沖突的點,是莫默的出現(xiàn)。
雖然片中的故事很喜劇和戲劇化,但情節(jié)和人物,能立住,都很真實,甚至我們能從身邊找到類似的模板。
3
《半個喜劇》不是那種讓你笑完就完了的喜劇,更是在展現(xiàn)我們經(jīng)歷的真實生活。
前面的笑鬧,到后面逐漸成了令人深思的現(xiàn)實討論,喜劇外表下,有著深刻內(nèi)核。
情感問題,只是一個層面,電影不僅如此。北漂、職場、家長干涉……它涉及當下年輕人經(jīng)歷的方方面面。
尤其關(guān)于理想與現(xiàn)實的糾結(jié),集中體現(xiàn)在男主人公孫同身上。
孫同性格比較柔軟,他的處境卻很極端。
一方面是母親的逼迫,賣了老家的房子、裝病撒潑,就是為了讓孫同在北京立足。
一方面又是兄弟的怒火和生活的壓力,鄭多多無法忍受孫同和莫默在一起,給孫同的選擇,要么絕交、要么和莫默分手。
愛情理想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他無法做到平衡,只能選擇。
擺在孫同面前的問題,看似癥結(jié)只是和莫默是否在一起。實際卻是理想和現(xiàn)實、愛情和面包,乃至尊嚴和妥協(xié)的抉擇。
他的痛苦在于沒有最佳選項,他很難像莫默所說的那樣,只為自己考慮,選擇必然都會對他的生活造成巨大沖擊。
《半個喜劇》討論的是一個年輕人該如何在城市里生活,且活的有尊嚴?;蛘甙雌械脑捳f,怎么算做個人。
莫默開頭怒斥孫同,說他是鄭多多養(yǎng)的一條狗,因為他整個人都依靠鄭多多。這樣的形容,雖然刻薄,但再貼切不過。
裴經(jīng)理和母親的眼里,忍是前途無量。但對孫同而言,這是他內(nèi)心的煎熬。所以最終他選擇活出自我。
在外漂泊的年輕人,或多或少能從孫同、莫默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或許我們沒這么戲劇的感情經(jīng)歷,但卻可能曾做出過那些違背本心的選擇,面對相似的生存困境,也很難放下一切為自己而活。
電影除了包袱不斷的喜劇,折射出的種種現(xiàn)實問題,也給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
就像片名《半個喜劇》,它是喜劇、有笑點,但它也不僅僅是喜劇,喜劇之外剩下的半個,可能是悲劇、可能是鏡子、可能是現(xiàn)實。
到底能從《半個喜劇》中獲得什么,感受到什么,每個人都不會一樣,需要自己去尋找、去體驗了。
三星半。
截止3月11日,收到6元打賞,不多,我很開心了,自己湊4元捐了,截圖為證,感謝觀看。
這只是我個人的一篇影評,而已,對您的生活和三觀不會產(chǎn)生任何改變,不管針鋒相對還是理性的質(zhì)疑我都會盡量回復(fù),但是口吐芬芳、辱罵攻擊會立刻馬上截圖取證、舉報、刪除三連,請自重。
——20200215——
有評論提到“不要什么都與pua關(guān)聯(lián)”,我要解釋下,pua本身源于傳播學(xué)和心理學(xué),傳銷也如此,所以三者有相似之處,區(qū)別就在于掌握它的人人性如何。我認為鄭多多的行為有pua傾向,可能是他的成長環(huán)境從小耳濡目染,也可能是他天生如此,但不管如何,他是在利用他的優(yōu)勢,去控制孫同,欺騙高璐和莫默。這導(dǎo)致鄭和孫之間并非平等的友誼,鄭和高之間并非可以互相信任的愛情。鄭造成了明顯傷害,這是本質(zhì)區(qū)別。另外,影評是我個人對電影的看法,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以上,20191231。
………………手動分割線………………
有人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會說,PUA(Pick-up Artist)是針對女性的,電影里莫默和高璐是直接受害者,但我認為,與鄭多多做了多年朋友的孫同,才是這部電影里最大的鄭多多PUA受害者。
下面將根據(jù)網(wǎng)絡(luò)(知乎、論壇等PUA科普的一般步驟)搜集資料,結(jié)合劇情進行適當假設(shè)推理,逐層抽絲剝繭,還原孫同如何一步步“淪陷”,困在鄭多多友誼之名的牢籠里。(如有不專業(yè)之處,歡迎指出、討論)
主要通過立人設(shè)、講故事,引起對方好奇,達成初步認識目的。
電影中很少描述二人如何從大學(xué)同學(xué)變成“哥們兒”,但可以從一些細節(jié)里大致推斷。
首先是二人的性格幾乎完全相反,從孫同房間的藏書、海報,和他喂貓、同情莫默來看,孫同的個性標簽是:上進、善良、內(nèi)向、愛音樂。并且,他從“小地方”一步步走到繁華、擁擠、陌生的北京,會遭遇什么可想而知。這樣一個內(nèi)心柔軟的人,我們幾乎可以在讀書時、工作時,很容易從身邊找出相似的人來。
而鄭多多,高大、外向、陽光、豪氣、從容,也許學(xué)習不好,但是如此閃光的人,在哪種人群中都是耀眼的,讓人心生向往的。孫同很容易被反面的鄭多多吸引。
此外,還有更重要的一個人,高璐。
高璐、鄭多多、孫同,三人是誰和誰先認識的無法判斷,可以肯定的是,高璐在學(xué)校應(yīng)該與鄭多多同屬于光環(huán)型人物。
電影里提到孫同暗戀過高璐,而鄭多多是一個占有欲極強的渣男,開場他睡過的女孩兒,在婚禮上被其他男性搭訕,他立刻過來趕走,絲毫沒有在意胸前新郎的胸花。
還可以從鄭多多和高璐的相處模式看出,鄭多多對高璐是求、是忍的,電影最后被高拒絕他依然糾纏,但他“得手”莫默后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什么,而以鄭多多的條件,他對高璐“低三下四”的態(tài)度就值得考量了。
那么也許,曾經(jīng)的劇情是這樣的:在同一班級,三人都是認識但還暫時沒有很深聯(lián)系的同學(xué),鄭多多也許早就盯上了高璐,但因為自己的驕傲,一直沒有下手,直到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了偷偷仰望高璐的孫同,那樣一個灰色的人,居然喜歡上了“班級之花”?鄭多多想看看這個人,嗯,學(xué)習不錯,音樂天賦也不錯,跟自己完全相反的人,有趣,與其打擊、趕走他,不如把他變成哥們兒,以孫同的良心,即使喜歡高璐,也會一輩子閉緊嘴巴。
當人設(shè)樹立后,PUA男會顛覆人設(shè),以悲慘的身世,或內(nèi)心的脆弱等,引起被害者強烈的同情心理,想保護、拯救,當心疼指數(shù)達到一定程度時則成功淪陷。
對這一點,電影里最有力的證明是,孫同一直相信鄭多多有個發(fā)自內(nèi)心真愛的女神——莫默。
孫同甚至知道一些鄭多多與莫默相識的細節(jié),孫同因為鄭那么多年懷戀同一個人,一定是非常相信鄭的癡情人設(shè),而癡情,在外人看來,正是一種“人品”的證明。
所以,孫同愿意閉緊嘴巴,掩埋對高璐的愛慕,他相信鄭多多,才愿意把他的女神,交給另一個人。
要知道孫同曾經(jīng)一定是真的愛過高璐,后來也是真的把高璐當成朋友,他才會違背善良的本心去傷害另一個無辜的女孩,阻止氣憤的莫默告訴高璐真相,就是不想看高璐痛苦。
那么也許,曾經(jīng)的劇情是這樣的:孫同與鄭多多相識之后,被他自帶的魅力光環(huán)吸引著,他可能想,這樣完美的人,真的是自己的好朋友嗎?然后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這樣完美的人,也有求而不得、“刻骨銘心”的遺憾。他發(fā)現(xiàn)幾乎完美的鄭多多,也跟普通人一樣,會經(jīng)歷思念的痛苦,會有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高大、帥氣、家庭條件好,還癡情,這樣的人,應(yīng)該比什么都沒有的自己,更值得幾乎完美的高璐。
利用你的心疼和拯救欲,誘導(dǎo)你表白,和你建立情感契約。
從同學(xué)到朋友,從朋友再到哥們兒,鄭多多不是GAY,所以他選擇建立情感契約的方式,是從物質(zhì)到精神的“幫助”。
電影里,房子、戶口,只是一部分,在大學(xué)期間,在職場上,鄭多多利用自己的關(guān)系,讓孫同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優(yōu)待。
房子,有沒有房租不知道,有也一定很低,在北京住這樣裝修和面積的房子,已經(jīng)秒殺不少人;戶口,就不同說了,交社保、攢積分,看一篇推文里,一個人用了14年才實現(xiàn)北京落戶,可想而知,直接落戶的誘惑對于從小地方考三次考上來的孫同來說,是多么大的誘惑;工作上,不用和無數(shù)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投簡歷搞競爭,不用為了生計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不用擔心遇到不好的上司,遲到好像也不用很在意......
這一樁樁一件件,對普通人的誘惑已經(jīng)難以阻擋,更何況孫同成長在以愛他為名,不斷要求他“上進”的媽媽的影響下。
捷徑就在眼前,還是那么誘人的捷徑,只要自己“聽話一點”,“乖一點”,那些自己和媽媽拼了命才能得到的東西,就在手邊,只要伸手。
精神上,在媽媽口中內(nèi)向的孫同,在我們看來好像并沒有很內(nèi)向,該說的話,他也沒少說,嘴皮子還挺利索。
那么也許,我們看到的是現(xiàn)在的孫同,大學(xué)時期的孫同可能真的沉默寡言,但再沉默的人,怎么禁得起一個幾乎完美,還“嚶嚶”撒嬌,還不斷身體接觸的人的示好呢?
電影里,鄭多多斷絕關(guān)系時說的是情侶用詞:“你要跟我掰是嗎?”說話時,雙眼通紅,眸中含淚,好像在遭受一件非常痛苦的折磨,如果不是擁有觀眾的上帝視角,身處其中極有可能和經(jīng)理一樣,誤會兩人的關(guān)系。
有了鄭多多的關(guān)照和支撐,以及在他說話方式的影響,孫同逐漸適應(yīng)了北京的生活,對外人時自然會外向很多。
慢慢的,鄭多多把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從同學(xué)到朋友到哥們兒,再拉進一步,幾乎到了靈魂伴侶的高度,他讓孫同產(chǎn)生自己收獲了一份世間少有的兄弟情誼的錯覺;
慢慢的,給孫同特權(quán),打消了孫同和世界競爭的想法,剪掉了孫同的一部分生活能力,看似留下了音樂的出口,其實也是以理想為名控制住孫同,他“罩”著孫同,也把孫同關(guān)在了自己的羽翼(牢籠)下。
當女孩沉浸在關(guān)系中時,PUA男會突然翻臉,放大一丁點錯誤,想方設(shè)法引起對方負罪感。
最明顯的情節(jié)有2處:
一是莫默走后(沒發(fā)現(xiàn)真相前),孫同質(zhì)疑鄭多多為什么三心二意,明明都要結(jié)婚了,而鄭多多立刻大聲反問:“你怎么能不信任我,”我們這么多年哥們兒,你居然懷疑我,我是哪種人,你不知道嗎?
孫同沉默后,不想管這件事,跟往常一樣借鄭多多的外套,但鄭一反常態(tài),發(fā)脾氣不借,非等孫同有了認錯的意思,才又“施恩”一樣借給孫同,就像在通過這些小事訓(xùn)練孫的服從性。
孫同有多信任鄭多多呢,要知道他當時已從媽媽口中,知道了莫默轉(zhuǎn)述的鄭多多的話,孫同媽媽那樣一個能屈能伸的人,都會發(fā)脾氣,但是孫同,似乎完全沒有在意這件事,他是真的相信鄭多多。
二是鄭多多因為孫同和莫默在一起的事大發(fā)雷霆,在樓梯間里,他先禮后兵,一開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以為孫同會和以往一樣“聽話”,但好像低估了莫默對孫同的重要性,于是,鄭多多開始口不擇言,大吼大叫,不斷強調(diào)“我喜歡的人,你就是不能喜歡”,“你要跟我掰嗎”,以兄弟情感威脅孫同。
然后,鄭多多見情感不行,開始拿出鋒利的“刀”架在了孫同脖子上:你要跟莫默在一起,就把我給你的還給我,房子、戶口、工作,你選吧。
看似給了孫同選擇權(quán),其實還是在威脅,這是最后的殺手锏,也是孫同的七寸。
然后鄭多多如愿以償了。他看到了孫同明顯的猶豫,試圖轉(zhuǎn)移話題的試探,他知道自己贏了,即使當下孫同還不會立馬和莫默分手,兩個人之間也完了,低頭,只有一次和無數(shù)次。
終于,被關(guān)在羽翼下的孫同,在媽媽、在上司等人的影響下徹底淪陷,他嘆了口氣,決定從此做個“成年人”。
輕松一點,不好嗎?違背本心,但輕松一點,能有什么不好?
涉及暴力、誘導(dǎo)zisha等,已觸及到法律邊緣,但鄭多多PUA孫同,更可能是因為可以多個人應(yīng)付傲嬌、需求多的高璐,也多了個聽話的工具人;他玩PUA是因為他生性如此,并不是先天欠缺后天去學(xué)習的,他對如何PUA他人信手拈來,不需要暴力等內(nèi)容滿足心理需求,所以不展開敘述,有需要了解,可通過搜索。
也許有人覺得孫同是個懦夫,得了便宜還賣乖,畢竟那些好處他是切切實實接受了的,但也要看到孫同的付出(打掃/做飯等家務(wù)幫著打掩護照顧高璐)、成長環(huán)境,還有他面對的誘惑,電影會呈現(xiàn)人物不堪的一面,正是因為人性本就復(fù)雜,試問誰真的能心如止水?
也許還有人覺得孫同離了鄭多多得不到他擁有的一切,但是電影里孫同的音樂被發(fā)掘,并不是因為鄭多多,而是他自己的能力,還有一位真心幫助他的朋友——酒吧老板,所以,也許沒了鄭多多,孫同會走很多彎路,會花費更長的時間才能得到工作/戶口,但我想一切也許只是時間問題。
另外,被鄭多多PUA的,還有高璐和莫默,高璐不詳談,作為主角,莫默看起來是電影里最好PUA的對象。
首先她是幾乎透明的人,她不需要猜,不高興了會告訴你,一切隨心而為,但她第一次選擇了花心的鄭多多,第二次選擇了當時內(nèi)心軟弱也可以說有點懦弱的孫同,兩次她都是follow her heart,這樣一個似乎有些“天真”的人,偏偏成了鄭多多埋的最大的雷。
電影臺詞:說謊就是埋雷。
以電影的邏輯,對兩性關(guān)系而言,不信任感是摧毀一切的雷。但像鄭多多那樣一個到處都是漏洞、滿口謊言的人,能熬到劇情結(jié)尾,只能說明他的PUA能力還有進步的空間,等他完全融會貫通時,一般人已經(jīng)難以發(fā)覺。
要每個人不斷修成人精,提防他人,并不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初衷,可既然存在,就希望每個人,不論男女,都能認清真正的朋友,遇到互相成就的愛人。
最后要說下任素汐的那段哭戲,一層層爆發(fā),一點點心灰意冷,她有滿腔的憤怒、不解、難過,想把自己的情緒化為尖刺,破壞一切,可是孫同攔著,鄭多多不見人影,她的一切反抗進攻,都在殘忍的真相下,和另一個幸福的女孩子的對比下,扎在了軟綿綿的棉花里扯不出來。
“這確實痛苦:一個人受到凌辱,卻沒有力量進行報復(fù)?!薄对铝僚c六便士》
所以她只能選擇哭,不像成年人體面隱忍的哭,她像個得不到眷顧的嬰兒一樣,大聲哭訴,也就是這一次,喚起了被PUA多年的孫同內(nèi)心的一點觸動與懷疑:
莫默做錯了什么嗎?鄭多多這樣做,是對的嗎?我真的,成了他的一條狗嗎?
是從不說謊,從不沉默的莫默讓孫同在多年的控制中,第一次呼吸到了新鮮空氣,也讓孫同和觀眾同時意識到:原來人生還有其他選擇。
——寫于2019年12月21日 02:14
我想電影想傳達的一點是:每個人都可以是自由的,先別急,用莫默的話,我工作這么多年,難道不知道每個人都不是自由的嗎?我當然知道,我自己也有一身的“不能不行不可以”,所以我在乎的是,既然不自由是必然,為什么不自己選擇所能承受的呢?我希望我所擔負的重量,一部分還是會歸于無可奈何,至少還有一部分是我自己選的,不一定真的對我好,但可能會更坦然一些。
孫同的懦弱讓他一遇到困境就覺得世間都在逼迫自己,他要明白的是自己選擇了就要承受,無論是選了鄭多多,還是莫默,他都會有必須承受的好與壞,只是導(dǎo)演和編劇“好心”給了他和觀眾一個最理想的結(jié)局,所以最后看起來他不僅沒失去什么還得到了很多,我想這應(yīng)該是一種電影創(chuàng)作者身為社會一員的不忍,和鼓勵人心的藝術(shù)手法。(也可能是出于大和諧的背景)
所以進也好退也罷,無論開局還是結(jié)局,要始終相信自己有一部分選擇的權(quán)利,這很重要。
——20200210 20:03
歡迎你到【喂,小李啊】的主頁逛逛。
除了真實且微妙地展示這個社會的齟齬外,更令人驚喜的是這部電影里對影像化的嘗試:莫默與孫同在眼鏡店里隔著展柜對話的那場戲,鏡子用的真妙啊。
用一個典型好萊塢喜劇的殼,講述了一個接地氣的中國故事,造就了一部最具有現(xiàn)實主義的開心麻花作品,前100分鐘的嬉笑真的荒誕嗎?仔細想一想,你周遭的現(xiàn)實或許有過之無不及。當然,畢竟是喜劇,所以故事最后還是有了一個近乎英雄主義的結(jié)尾,算是平凡的人們在幻想中對殘酷現(xiàn)實的最后一聲嘶吼。任素汐果然還是在開心麻花電影中發(fā)揮得更加游刃有余,但最喜歡的還是孫同這個角色,不是因為他最后做了你我敢想不敢做的事,而是他前面的表演真實到令人心痛。這部電影還教給你如何看透PUA男的招數(shù),醒醒吧女同胞們,面對PUA男,要相信你的每一次第六感都是對的。
《半個喜劇》,是我心目中的劇本教科書。前半有一種癲狂狂歡的喜劇氣質(zhì),人物被丟進一個又一個險象環(huán)生應(yīng)接不暇,過山車似,緊湊而激烈。一幕幕嚴格結(jié)構(gòu),而在幕與幕的間隙,有氣口,松下來,透出一口大氣,一個陌生人唱的歌,不為你而唱,又在撫慰你的心。眼淚容易崩不住。后半則是殘酷,尖銳,《驢得水》那種直指人心,質(zhì)問國民性的尖銳,它質(zhì)問惡人,也質(zhì)問慫人,好人微弱的光環(huán)碎裂掉落,我覺得它質(zhì)問的是我們這個互相回護依偎權(quán)力的人情社會,以一個故事的容量。我們依偎權(quán)力,吮吸權(quán)力,同時權(quán)力榨取了我們,碾壓了我們。我們沒有我們以為的那么無辜。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種,打開房門,光線進來,讓我們與房間里的大象直面,不能假裝它不在場。這是我們的命運,悲喜難分。
1你就是個普通的實習生,領(lǐng)導(dǎo)連你送的禮都不想收。但只要你有一個有背景的哥們兒,領(lǐng)導(dǎo)就會反過來請你吃飯。沒有觸犯他的利益的時候,你就是他好哥們兒。要是觸犯了他的利益,你就只是一條狗。很多時候我們被逼無奈只能做一條狗。但做狗做久了,還是想做一回人。2女人都是福爾摩斯,你以為一切都天衣無縫,但總會露出破綻的。要想不被發(fā)現(xiàn)出軌,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要出軌。3父母總是喜歡催婚,總是問你有沒有喜歡的人。喜歡有個屁用。因為不是你在談戀愛,是你父母在談戀愛。你喜不喜歡是次要的,關(guān)鍵是你父母喜不喜歡。4“你想要的我全都滿足你了?!薄笆俏蚁胍膯幔糠孔邮俏易??都是你自己做的決定,不要埋怨我?!苯心阋泄菤獾氖撬心悴灰腥嵌喽嗟氖撬?,事后推卸責任的還是她。聽父母的話有什么用,聽從自己的內(nèi)心才是正解。
“在金錢、權(quán)力面前,最先被犧牲掉的,往往是感情”,五年前當我明白了這句話的時候,就徹底離開了北京。
全片的核心喜劇技巧是錯位,很小品(還真就請來了海燕)。影片有意在做強化,來了一連串的誤會,并不斷推動人物關(guān)系的展開。調(diào)度也都是舞臺范兒的,比較精彩的一筆是眼鏡店“以我之身配你之首”的正反打段落。真正提升電影品質(zhì)的是后面現(xiàn)實部分的討論。鄭多多是世故現(xiàn)實,莫默是理想主義,孫同是夾在兩個極端之間的大多數(shù)。開頭還挺猛的,現(xiàn)實誘奸了理想主義。而從后續(xù)劇情看,影片呈現(xiàn)了華語片維度里比較健康的性觀念。再值得肯定的是它的“冒犯性”,你臣服于現(xiàn)實,現(xiàn)實就有借口堵你的嘴,直至你敢于向它揮拳??上ЮЬ车幕夥绞接行┎萋?。高璐好漂亮。
3.5 這部竟然是開心麻花電影里迄今最讓我喜歡的。從第一場戲開始,戲點就密密麻麻地涌上來,無巧不成書,三個主角間的關(guān)系拉扯被處理得非常鮮明。就在你以為它朝著一部愛情喜劇的方向發(fā)展時,片如其名,是“半部喜劇”。原來前半部皆為伏筆,完成鋪墊后火速扭轉(zhuǎn)為對一個個社會痛點的精準打擊,輕巧卻又有力。一個年輕人,要如何在城市里有尊嚴地活下去、扎下根?這不是小問題,而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要面對的時代癥候。
大型PUA現(xiàn)場。穩(wěn)固的男性聯(lián)盟。所有關(guān)系都是對權(quán)力邏輯的效仿。優(yōu)越的北京人。結(jié)尾反轉(zhuǎn)不是來自自省,而是捍衛(wèi)男性自尊。他們叫它現(xiàn)實。
這世界就是有裝病的大夫,看戲的護士,姓付的正總和姓鄭的副總。也有賣房把你送上天堂的母親,上去了就下不來。有拿刀架在你脖子上的兄弟,架上了就還不清。這世界就是有人生在天上,有人生在泥地,有人愛一個還不滿足,有人丟了書包以為是愛情。當我們把腳陷入謊言的垃圾桶,至少應(yīng)該學(xué)著勇敢拔出來。
實話說,贊美都給素汐,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電影,也是票房上會有驚喜的電影,這樣一個敏感細膩又質(zhì)樸的團隊值得這樣的成功。但私心里,希望我們的才華和作品,給更勇敢和更有光芒的人。
A.選擇好基友,有工作,可升職加薪,有北京戶口,老媽把東北老家的房子賣了,給他在北京買房付首付,跟基友老婆的表姐結(jié)婚,走上人生巔峰。B.選擇北京女人任素汐,房子現(xiàn)成的,北京戶口早晚的事,老媽不用再賣老家的房子了,他有了愛情,還可以追求唱歌的音樂夢想,走上人生巔峰!連醫(yī)院里看熱鬧的路人都知道怎么選,那編劇這么折騰半天,男主角的選擇有什么真正的風險和困難嗎?反正他橫豎都是擁有北京戶口走上人生巔峰啊!如果讓任素汐的角色沒有北京戶口,一樣是外地人,那才是真的挑戰(zhàn),真的難選,需要男主角糾結(jié),選擇了一個外地女人就是一無所有從零開始。原來編劇折騰了那么久,套用loser做自己的戲碼就是為了給渣男洗白啊,醫(yī)院那場戲反正是救不回來了。其實還是開心麻花那種三觀有點清奇的喜劇,越想越不舒服。
片如其名—“半個喜劇”!言外之意,其實有點對標“好的喜劇內(nèi)核是悲劇”這句話的意思。當然,劇作上也確實是按照這一思路展開的,將喜劇與現(xiàn)實生活進行了巧妙的嫁接,看起來更像是《驢得水》與《夏洛特煩惱》的融合:一半的喜劇,然后另一半留給觀眾生活的思考,沒那么放飛自我,也沒那么沉重。至于喜劇的呈現(xiàn)方式,則是妙用巧合,借用錯位與反差,記憶最深的一個情節(jié)是配眼鏡那段,鏡面巧妙搭配男女主,將兩人的性格和性別來了巧妙隱喻。雖然半個喜劇,但值得一看!3.5。PS:沒想到年末電影院貢獻倆世紀渣男,一個叫胡建平,一個叫鄭多多!
7分,前半段在劇作上設(shè)計得還挺有趣的,各種巧合帶來的喜感。后面則轉(zhuǎn)入社會話題,比之前的驢得水,這部在話題上,相對更有實感。另外,男主真的很可愛,不錯,原來他是《李茶的姑媽》的導(dǎo)演。那就繼續(xù)做演員吧。
《奇葩說》辯題:剛交往的喜歡的女朋友和爭取許久的北京戶口、工作,我要選擇哪個?!
驢得水主創(chuàng)掌舵,故事層次豐富而有趣。北漂、落戶、靠關(guān)系,一邊是需要包庇的兄弟同時吃人嘴短,另一邊是愛情同時需要坦然率真,這樣看似荒謬于生活的人物關(guān)系,實則都是生活的精準投射?!拔疑谒疁侠?,你下來看看什么都知道了”,鞭辟入里的半個喜劇,直面人生困境的價值抉擇。
國內(nèi)少有的既接地氣又三觀正確的商業(yè)類型片,了不起!真正觸及了人生成長中的種種問題:經(jīng)濟、階級、身份、利益和人情世故。它告訴我們,人活一世,貴在真實,不要為自己的各種理由與掩飾找借口——雖然我自詡自己是個善良的人,但在電影中我也看到了與人相處中時常偽善和油膩的樣子。有時候,我也告訴自己,萬事的無奈都是有理由的,力不能逮,因此于喜劇的外殼之外,這部電影對我而言,或者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都是一個十足的悲劇。大家在笑聲和若有所思的感慨中離場,生活一切照舊。
1、開心麻花系列最佳,真誠落地、言之有物的時代喜劇。兩室一廳一廚房一浴室,開篇在極簡的空間中將人物身份關(guān)系的錯位發(fā)揮到極致。爆笑-甜寵-扎心,三段風格的轉(zhuǎn)變自然輕巧,當人物的階級屬性被一點點撕開,夸張的“戲劇”真正成為“現(xiàn)實”的投射。依然有表意過于直白的問題,但扎實的人物支撐足以掩蓋缺陷。男主角太可愛了我可以。Ps:終于把彭磊的歌用對了地方我甚感欣慰!2、有PUA,有城鄉(xiāng)鄙視鏈,有性別權(quán)力的傾軋,但為什么是半個喜???恰恰是非喜劇的另一半在嘗試非口號化的催人深省。如果要在喜劇電影中挑Stereotype的刺,那這個世界就不存在喜劇了?,F(xiàn)實世界明明那么多偏見,為什么置放在電影中就要承受道德的鞭笞?!痘橐龉适隆冯y道沒有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喜劇之王》的柳飄飄難道沒有?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
生理不適,如坐針氈。我很好奇,9012年了,女性觀眾看到這樣的電影真的不會覺得被冒犯嗎?
整體非常工整,把角色置入窘境和尷尬之中制造笑料的方式也完成得不錯,在包袱之外還想引出一點關(guān)于自身的正直與社會普遍潛規(guī)則之間的抉擇問題。但這故事有個大bug,孫同被媽媽逼迫放棄愛情的理由是鄭多多鉗制他的工作和戶口。電影想把這個制造成困境,但這不是困境。先不論那種糊口工作到處好找,只說戶口,唯二用途就是買房不用等五年以及孩子上學(xué)方便,可莫默是北京人啊,孫同直接跟她結(jié)婚,愛情現(xiàn)實全都解決啊。孩子跟媽媽落戶,房子以家庭為單位買二套,過十年自己隨伴侶落戶,同時擺脫價值觀不合的哥們。一舉多得。難道不是嗎?
賀歲檔最佳+開心麻花系列最佳 雖是鬧劇開場,卻沒有一味地停留在鬧騰。從約會中看音樂節(jié)逛宜家,到和戀人和父母爭吵的對話,處處充盈著真實。再放置到階級差異的現(xiàn)實背景下,更突顯劇作的深度。嬉笑怒罵過后依舊動人,源自對生活的洞察和創(chuàng)作的真誠。男二演得太他媽好了!PUA本A!渣成這樣都讓人覺得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