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 fuego encendido 燃燒的火焰 在飛機上看到一部超級棒的電影。 QUé ES DRAMA? 戲劇的靈魂是人物,一件突發(fā)事件過后人物會如何應對? 2017年,塞維利亞,黃金塔,大教堂,大蘑菇廣場。地中海氣候里澀澀的氣息。這是drama發(fā)生的背景。 60歲風韻猶存仍會高唱el fuego encendido的房東太太,遭到經(jīng)濟風波沖擊的墨西哥移民一家,退休把所有保險金存在家里的老軍人。還有作家,el autor, 一個布局者和迷失在小說里的第三視角人物。有一個優(yōu)秀的作家妻子,但是彼此間卻互相仇恨,認為對方所做的事都毫無意義,丈夫認為妻子寫的是一本純消遣用的大眾小說,妻子則認為丈夫整日無所事事。 丈夫說: 我要寫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小說。Literatura de verdad. 作家此前在公證處工作,簽字,公章,辦證,與創(chuàng)造力完全背道而馳的工作。狹窄的辦公室像蝸牛的殼,工作伙伴則喋喋不休地稱贊自己妻子的小說。作家上寫作課三年了,但是寫出來的東西永遠空洞, 單薄,毫無意義。一群西班牙人卻可笑地起著美國人的名字: James, Bills, Jordan. 于是作家搬進了一棟大樓,開始了觀察,布局,寫作。墨西哥裔移民的影子倒影在墻上,影影綽綽的,多半是爭吵,偶爾是日常的對話,吃飯,抱怨和最后危險的甜蜜。他們可能早就知道作家暗中挑撥的事情,但是他們要用自己的表演讓作家知道: 幕布上倒映出來的,就是現(xiàn)實。 作家第一次借口進入房東太太家打探鄰居的信息,房東太太說: 你的腿真好看。房東太太和幾乎所有年過六十的西班牙老太太一樣,肥胖,平庸,幾十年如一日地做著家庭主婦。但是當她在逼仄的小酒館里唱起一段弗拉明哥時,整個人都燃燒起來了,就像當天她穿的血紅色的衣裳: el fuego encendido,entre mi sonrisa y llanto 燃燒起的火焰, 夾雜著我的微笑和啜泣。 作家不禁熱淚盈眶: 你真是一個完美的角色。其后作家玩弄起房東太太的發(fā)梢,與其說這是un amor encendido不如說是un comienzo de arte。畢竟作家是不會真正愛上任何人的,他甚至有些禁欲主義,他所在意的,只有自己正在寫的故事。 但是一個drama 的結(jié)局又會是怎么樣的呢? 如果小說的結(jié)局全在作家的意料之中,那會多么無聊。 謀殺,猜疑,激情。 作家最后在警車里說: 這結(jié)局太棒了,是我完全都想象不到的結(jié)局! 最后陷進小說中的人物,其實只有作家自己而已。
從前,有一位作家,他一直想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但是他就是寫不出優(yōu)秀的作品。雖然他沒有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但是他仍然繼續(xù)堅持努力寫下去,期待有一天能夠?qū)懗鰞?yōu)秀的作品。終于,他的妻子寫出了優(yōu)秀的作品。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實際上作家的妻子也是作家,看到妻子取得成功,作家臉上笑嘻嘻,心底MMP。在內(nèi)心深處,他是特別嫉妒妻子的。沒有成就的人心態(tài)還不好,要不得。我覺得,作家心態(tài)有問題,應該去看心理醫(yī)生。
但是,導演并沒有讓作家去看心理醫(yī)生,而是讓他繼續(xù)去上寫作課,即使這個寫作課上了好些年也沒幫助作家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有道是,他愛寫作如初戀,寫作卻看都不看他一眼,單相思最是難受。只能說,作家真有錢,好羨慕。
話說,堅持就有機會,不死就是成功。一次,作家受到寫作老師一頓狠狠地口頭問候之后,終于腦袋開竅,找到了寫出好作品的方法,即觀察真實的生活并把這種真實的情況寫下來,得到所謂的真實感,本來心灰意冷的作家終于抓住了救命稻草,開始了為寫作而拼命窺探隱私的旅程。真是個,作家豈是池中物,一遇靈感便化變態(tài)。
作家起初得到寫作老師的表揚,是因為把自己與妻子的吵架寫了出來。自那以后,作家便一發(fā)不可收拾,開始有目的性地了解鄰居們,從尬聊,到偷窺偷聽,到身體力行地勾引,作家在變態(tài)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越來越成功。
日子一天天過去,作家的努力得到了回報,通過自己的觀察、偷窺與實地體驗,作家創(chuàng)造的內(nèi)容終于得到了老師的肯定。
漸漸地,作家不再滿足于周圍人的故事,他開始介入別人的生活,欺騙鄰居,把現(xiàn)實的生活當做作品來創(chuàng)作。自此,作家徹底墜入魔道。不由想到令狐沖那個練就辟邪劍譜的師父岳不群,過度自我設限不是一件好事兒。
一開始,以為這是一部文藝片,看到后面,驀然發(fā)現(xiàn)這是一部懸疑片。具體情節(jié)如何,看下就知道了,雖然不是很推薦看。
作家創(chuàng)作的困境是實實在在的,那種壓抑與無助實在令人折磨,像極了沒有完成作業(yè)的小學生,用盡了所有心思卻得不到滿意結(jié)果,真心傷心。同時,作家對寫作的熱愛也是無與倫比的,那種執(zhí)著與渴求讓人動容。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痛并快樂著?以上帝視角看別人的困境,總是很爽的。
但是,愛歸愛,努力歸努力,遺憾的是,作家沉浸于自己的瘋狂,忘掉了相對重要的東西,即做人勝過作文。
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他或她或它或你或我,特別渴望做某件事情,這種渴望是自己不愿尋找理由的,渴望到不能自己,遍體鱗傷也要堅持下去,像個傻子。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桿來告訴我們,這樣做下去究竟是不是對的。迷失是可怕的。
然后呢?總歸要留下些什么吧。
作家留下了癲狂,他成了為寫作而活的瘋子。
作家變得無所畏懼,卻沒了人的味道,他不再是作家了。
2017年,曼紐爾·馬丁·昆卡拍攝了一部電影《作家》,簡直是一部另類的《小公務員之死》。 阿爾瓦羅是塞爾維亞公證處的一個工作人員,埋頭于案牘的冗繁工作。他的妻子阿曼達是個俏麗成功的暢銷書作家,阿爾瓦羅也有作家夢,晚上會去參加夜間寫作班。 而事實上,殘酷的是,阿曼達出軌,魂不守舍的阿爾瓦羅丟了工作,寫作班的老師胡安把他寫的文章批得體無完膚。 他搬入了一棟新公寓——注意,他這時候他并沒有意識到他被老板陰謀開除了——他開始寫作他的鴻篇巨制,一本關(guān)于公寓的小說,嚴格來說,當然是公寓里的人。 樓管員、富有的單身男人蒙特羅、一對移民夫妻伊涅和恩里克。哦,這些人之間會產(chǎn)生什么故事?阿爾瓦羅等不及了,他創(chuàng)造機會和樓管員,也就是一個胖女人打聽鄰里關(guān)系,甚至兩個人滾了床單;他和蒙特羅搭訕,開始去他家里下棋,知道他的錢都放在保險箱里;他甚至竊聽伊涅和恩里克的談話——因為墻壁如此薄弱——了解到他們的床笫生活,以及他們的經(jīng)濟窘迫狀況。 他每天構(gòu)思他的小說,向胡安討教,最關(guān)鍵的是,他忍不住要去操縱這些本來出現(xiàn)在小說里的人物,如果這對移民夫妻知道蒙特羅單身且家有巨資會怎樣呢?他忍不住介入他構(gòu)思的小說里去,試圖操縱其中的發(fā)展。 可惜,最后的發(fā)展超出了他的預料,蒙特羅果然被謀殺了,被警察帶走的卻是阿爾瓦羅。因為樓管員作證他一入住公寓就開始東打聽西打聽,而恩里克前天問他借的工具箱卻出現(xiàn)在謀殺現(xiàn)場,當然,斧頭上是阿爾瓦羅的指紋。 他在監(jiān)獄里忍不住長嘆:這是我絕對想不出來的結(jié)局啊…… 《作家》改編自 Javier Cercas1987年發(fā)表的處女作短篇小說集《動機》的最后一篇。時隔30年,虛構(gòu)和現(xiàn)實的齟齬仍舊并不過時,曼紐爾·馬丁·昆卡強化了阿爾瓦羅的失敗者屬性,他比小說里更倒霉、更落魄,他就是那種典型的我努力了、努力了,最后根本沒有任何升級打怪成功,只是迎來一個很喪的結(jié)局。 曼紐爾·馬丁·昆卡那種冷冷的、間離的導演風格,讓整部電影充滿一種黑色幽默,也許,其實本來拍成懸疑片會更好看。而現(xiàn)在整部電影都有點慢悠悠的在黑色幽默和懸疑驚悚之間游蕩不定的感覺。也難怪 Javier Cercas即使自己編劇,也會說:不要以為看了電影就了解了小說是什么呀。電影把小說通俗化了,小說,當然會思考的比電影更深刻。 順便說一下男主角哈維爾-古鐵雷斯最近很紅,看過好幾個熱播劇,比如《Estoy vivo》、《紅鷹》,比如《Lo que escondían sus ojos》他飾演弗朗哥。不過電視劇咖演電影總會讓我覺得在看肥皂劇。
這個人為了成為大作家夠狠。
報了三年的寫作班;又私下請寫作課老師吃一頓頓的大餐探討寫作;偷聽鄰居談話以及房事并用手機錄音;跟樓下又老又胖又丑的女人上床,只為了讓她幫助自己得到同樓棟里一些人的信息好搭建自己小說的角色和沖突。
于是為了近距離觀察他們,他投其所好,制造發(fā)展關(guān)系的契機。于是他苦練西洋棋跟五樓的老大爺對弈;做晚宴請移民鄰居吃;幫失業(yè)鄰居咨詢法律事宜,跟胖女人去酒吧聽她唱跑調(diào)的歌兒……不,這還不是最狠的!別人寫小說是映照現(xiàn)實,他是讓現(xiàn)實按照小說那樣發(fā)展……
于是他故意向移民鄰居透露樓上大爺?shù)谋kU箱有很多錢,保險箱密碼是大爺生日,還子虛烏有的說大爺有移民歧視……他暗中觀察這對移民夫妻接下來會怎么做呢?
人算不如天算。他正在家睡得正香,被尖叫聲驚醒——大爺被謀殺了。警察來調(diào)查,一切證據(jù)卻直接指向他——于是他成功把自己送進監(jiān)獄。他眼含熱淚,滄海一聲笑。
他淚中帶笑著說:“這樣(小說)結(jié)局好多了!太出乎意料了!我自己永遠想不出這種結(jié)局!狗娘養(yǎng)的!”
于是他在監(jiān)獄又繼續(xù)挑起別人的戰(zhàn)爭,觀看人們的反應,再回到牢舍里歡快敲著他的小說……
正如本影片里的臺詞:“敬我們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即使我們很平庸?!?“我才不平庸呢,我是極品!”
?
他愛好寫作,
他認為自己一定能寫出專業(yè)的文學作品。
他沒能像妻子一般成名,
卻認為妻子的作品不過是低俗的小說而已。
他業(yè)余時間上著寫作的培訓班,
但幾乎每次都被老師批的文章沒有靈魂和故事。
很多人都說他沒有天賦,
他卻一直沒有放棄成為作家的夢想奮斗!
沒了工作,
可以繼續(xù)寫作。
妻子出軌,
可以繼續(xù)寫作。
老師怒罵了他的文章,
他還可以繼續(xù)寫作,
哪怕就是裸著身體,
又或是在房間里發(fā)瘋的轉(zhuǎn)圈奔跑,
希望這樣一些非常規(guī)的刺激行為,
可以激發(fā)一點寫作的靈感。
終于,
就在他搬進一座公寓過獨居寫作的日子,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
靈感來了,
一個關(guān)于這座公寓的人的故事進入了他的頭腦。
老師認可了他的寫作想法,
他激情地開始了小說的構(gòu)思,
開始了對鄰居的觀察與接觸,
逐步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與愿望。
為了完成心中這一部理想的作品,
他不惜犧牲色相與公寓管理員,
一位身體肥胖,年老色衰的胖女人相好,
并從胖女人口中了解公寓鄰居的背景;
他不惜冒著偷窺的風險
用手機截取隔壁夫妻的對話,
作為小說的寫作素材;
他甚至為了一個自己理想中的小說結(jié)局,
借刀殺人,將一位富有的獨居老人殺害。
一邊馬不停蹄地寫著自己的小說,
一邊讓自己的生活與鄰居繼續(xù)交叉……
很辛苦,
很用功,
然而,就在結(jié)局的那一刻,
自己設下的結(jié)局卻意外出現(xiàn)了反轉(zhuǎn),
借到殺人有了結(jié)果,
而殺人的嫌疑兇手成為了自己,
一如“聰明反被聰明誤”,
他卻把自己送進了監(jiān)獄,
可笑又帶點可悲。
沒見到他的作品是否成功,
但依然在電影結(jié)尾看到他對寫作
“執(zhí)迷不悟”的瘋狂態(tài)度!
即使坐蹲監(jiān)獄,
也不忘繼續(xù)他的寫作門道,
繼續(xù)慫恿身邊的人
朝著自己的心中的故事大綱進行著……
也許他沒有寫作的天賦,
如電影里被妻子被老師勸說放棄你得不到的,
但是他卻有一顆熱愛的心,
熱愛到不惜任何代價去完成心中所想,
熱愛到冒著一切風險去收集寫作素材,
熱愛到為了故事變態(tài)到欺騙與慫恿的下套,
熱愛到無論身處任何情景下,
都不會放棄一顆寫作的心,
雖然他的行為有些極端化了
但是不能否認他一顆熱愛的專注,
都說人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分別,
寫作出書是他的偉大夢想,
雖然未能抵達勝利的完成,
但是他卻很享受這樣一個接近夢想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他是開心的,自以為是的,是享受的,
是有理想追求的……
是啊,
何必太在意夢想是否完成,
其實在夢想的前行中,
享受這樣一個過程何樂而不為呢?
好比我自己,
寫不出人人稱贊的文章,
但是也愛享受寫的過程,
有人看最好,有人點贊我萬分感謝,
有人批判,我吸取意見,
但請別阻擋我寫,
好與不好是一個結(jié)果,
但我只想說,
因為想寫,所以寫!
作家作起來的時候,總是額頭汗膩膩,幾乎在全劇都營造著急促不安的氛圍。。。直到最后微笑著淡定的點擊鍵盤。本以為在警車中的狂笑就是結(jié)尾了,然而作家給了另一個結(jié)局。也是厲害??
也是個很作的家了
多處出現(xiàn)重復循環(huán)又稍有差別的臺詞,還以為音軌出了問題,其實是表現(xiàn)男主陷在現(xiàn)實對話和手機錄音的漩渦里
作家為尋找靈感,挑唆移民殺鄰居,反被移民陷害。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非常諷刺的現(xiàn)代寓言,西方政客把穆斯林移民當票倉、勞動力,最終結(jié)果無非是鳩占鵲巢
不瘋魔不寫作。
所以道德低劣并不是道德的問題,歸根到底是智力問題。
影片開頭就字幕加歌曲,乍一看還以為是片尾結(jié)束了呢,一股子電視劇風。
國航飛機上看的。戈雅獎男主+女配,圣賽+多倫多的配置。元敘事,算是個低配版的[登堂入室],氣氛營造不錯,可惜略有些狗血。在塞維利亞拍攝。
想當作家發(fā)瘋了,最后一幕太詭異
拍得比說的要好
老兄應該是都快變成老頭了,還覺得自己可以“閃閃發(fā)光”。
前三分之一不錯
男主真夠投入的,寫作真讓人樂在其中。犯罪故事很簡單,但人物心理塑造挺細致的,老婆對其自尊心的打擊層層深入,挺到位的。
蠻好看的,而且都是我喜歡的演員。
在南航飛機上驚喜地看到了這一部,開頭很吸引人,但故事拍到后面總感覺崩掉了,前面烘托出的氛圍一下子就被沖淡了~
這個片告訴你,頹人就是頹人,再怎么努力還是頹
英譯名取得真好,叫Motive,完全概括了全片意指的“創(chuàng)作與動機”間的關(guān)系。鄰居夫妻的影子投在墻壁上,像是電影的分鏡頭,又如同劇本的草稿。情節(jié)以“作者”的介入一分為二,他不再充當人物行為的復述者,而成為劇本與現(xiàn)實的雙重推力者。當真實的編劇也遭遇到編織瓶頸,便借力于創(chuàng)作其后的多重可能。
一個不會寫作的人嘗試成為作家是可悲的。企圖用一種榨取的途徑和欺騙的方式來獲取故事內(nèi)容,也是自我意識和想象力貧乏的體現(xiàn)。只是我不太清楚為什么這樣一個結(jié)尾,他竟然還會感到意外,真的是自己都沒點逼數(shù)。
導演執(zhí)行力太差,空有好點子,把玄乎的劇情拍得異常乏味。[C]
”你得他媽的走進生活,像海明威那樣,脫下褲子,把鳥蛋放在桌子上去寫“。全片在塞維利亞古城中最現(xiàn)代的那條龍形建筑周圍拍攝,非常過癮和爆笑。當然,自嘲和自黑精神,距離去年阿根廷同題材的《杰出公民》就差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