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觀后感
寫一個中年夫妻(馮鞏),生活中從小矛盾為內(nèi)因,發(fā)展到婚姻關系破裂,中年男人又被年輕漂亮女助手勾搭,夫妻盡管有情,但也現(xiàn)在念不上了,需要離婚。但是他們的孩子是維持這段關系的唯一保障,小文通過 離家出走迫使兩人回歸家庭生活,消除第三者恢復穩(wěn)定。最后質(zhì)疑,真的回到了原來嗎?
顯然,沒有。因為矛盾并沒用解決,夫妻間的不和諧關系只是被默契的翻篇,大家都不提的有意忽視。說不準哪天,小文長大成年了,夫妻兩人又舊事重提呢。
2 ) 名場面
人奶比牛奶更適合哺養(yǎng)嬰兒的幾大好處:第一、永遠新鮮;第二、永遠清潔;第三、永遠恒溫;第四、不受污染;第五、便于攜帶。
------
病人:我找個皮筋做彈弓打你們家玻璃,我找個皮筋做彈弓打你們家……
大夫顧明:你好啊。(病人不搭理)他一直這樣嗎?
助手小艾:對。
顧明:誒,你看那邊有什么?
漂亮,太漂亮了!
顧明:說心里話,你現(xiàn)在想什么?
病人:我想把她上衣脫了。
護士:流氓。
顧明:這已經(jīng)有了正常人的思維。后來呢?
病人:我,我脫她鞋,脫她的襪子。
顧明:再后來呢?
病人:我脫她的褲子。
顧明:后來呢?
病人:脫她的褲衩。
顧明:后來呢?
病人:我抽出她褲衩里的猴皮筋我做個彈弓子打你們家玻璃。
顧明:小艾,加大藥量。
小艾:誒。
3 ) 李小萌的西安事變
印象最深的當然是王勁松(氣殼)的表演。“我抽出她褲衩里的猴皮筋兒做個彈弓打你家玻璃?!蹦莻€110秒的段子實在讓人拍案叫絕。其經(jīng)典程度不下于《天下無賊》里的范偉和馮遠征打劫的段子。
羅湘晉很漂亮,她的粵語說得真好聽,電影沒打字幕我卻幾乎都聽懂了。不過當年看這個電影的時候我極度癡迷的卻是聲音沙啞的呂麗萍。
結尾李小萌跑去了西安(她打電話的地方是鐘鼓樓廣場)。黃建新真是有幽默感,李小萌用離家出走逼馮鞏和呂麗萍復合:“你們還離嗎?”“不離了?!倍?4年前,在同一個地方張學良和楊虎城兵諫光著屁股的蔣介石:“你還內(nèi)戰(zhàn)嗎?”“不戰(zhàn)了?!庇谑菄矁牲h的第二次合作實現(xiàn)了。
4 ) 評論誰說我不在乎
不知道為啥突然在睡前想到搜出這么一部電影看……卻發(fā)現(xiàn)絕不虛度光陰。
這是一部國內(nèi)難得一見的優(yōu)秀的劇情片,絕對的喜?。ㄗ罱?jīng)典的當屬王勁松那段“我抽出她褲衩里的猴皮筋兒做個彈弓打你家玻璃”,語言和表演令人拍案叫絕),卻透著那么些黑色幽默。馮鞏對于這一類的角色確實很擅長;喜歡聽呂麗萍在片中略帶沙啞的口白;羅湘晉很漂亮,粵語說得很好聽;李小萌也蠻可愛……
又是一個小人物的故事,卻蘊涵著很多道理。建議和我一樣間歇性缺乏安全感的mm觀看此片:“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5 ) 婚姻的實質(zhì)
結婚證在一場婚姻里算什么呢?
婚姻里有太多的學問,現(xiàn)在很多人因為看多了失敗案例或者不自信自己能把握住婚姻就選擇不進入婚姻。
一切的開頭在于申請勞保時需要結婚證。這只是一件小事,回家?guī)暇托小Ul知這結婚證就是找不著了。找不著就補辦唄,但女主人犟上了非要找著。
生活有這樣的經(jīng)歷,一個你覺得一定在的東西要用的時候忽然找不著了,這個時候買個新的或者暫時不用都行,但你就是要找到。越是找不到你會越煩躁就非要找到,最好笑的時候你把家里翻了個底朝天可能最后發(fā)現(xiàn)它在你手邊眼底。
媽媽這樣除了這種執(zhí)念,或許還能中年女人的更年期有關。那時的她們身體激素變化情緒會更不受控?;蛘吒顚拥脑蚴遣皇且驗樗龑@場婚姻沒有安全感所以需要一張結婚證來保障。
但在觀眾看來好像是因為她對結婚證的瘋魔執(zhí)著反而導致婚姻破裂了。家都快散了,結婚證已經(jīng)不重要了。
偏偏這時候結婚證又出現(xiàn)了,它就在眼皮子底下的合照后??上С霈F(xiàn)的時機不對,早點出現(xiàn)或許這場風波就散了。
現(xiàn)在丈夫的心已經(jīng)在外邊了,妻子也心灰意冷,結婚證只能用來離婚了。所以孩子找到了也要藏起來。
原本婚姻散了就算了,孩子這個時候用自己威脅他們不準離婚。這算是中國離婚的老套路了,多少人勸不離都是你想想孩子,可這樣的婚姻維持下去有意思嗎?
反正最后他們說不離了,日子怎么過也是他們的事。
6 ) 就是一張紙,而已
一
全片就是圍繞那一紙證書而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雖然那紙證書代表了婚姻,然而婚姻真是因為在乎那張紙嗎?更多的是那張紙背后的故事。
二
這個月,倪周的矛盾終于以對外宣布結婚而結束,二十年愛情長跑的結局就是那代表圓滿的一張紙。不過就我看來,有沒有紙對他們兩的生活無多大影響,在乎這張紙的更多的是他們之外的人。
事情到此并沒完,只要他們還在這江湖,不管他們有沒有紙,故事都會發(fā)生。
江湖并不是娛樂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三
同事甲,電話中:
X姐,離了就離了唄,離了后自由多了。你看你,累了叫秘書按摩按摩,挺舒服的。
我啊,和我老婆離婚協(xié)議都簽了,就差去辦手續(xù)了。
是啊是啊,就是對小孩影響太大了,要不我早離了。
同事乙,工作閑聊中:
吵架很正常啊,夫妻兩總會磕磕碰碰的,不鬧點什么是不可能的。我和我老公不也經(jīng)常鬧鬧嗎。
甲啊,就是那脾氣,有時候就為了那口氣。其實過一陣子就好了。
啊,鬧到要離婚?那不好,對小孩不好。
同事丙,喝酒發(fā)牢騷中:
唉,不容易啊。這么多年了,還是沒共同語言啊。你看,給她買了新手機也不要。
要她去挑?她都不肯跟我一起去逛街。
昨天回去晚了點又做了廳長。不說了不說了,喝酒喝酒。
同學丁,與甲丙等喝酒吹牛牢騷打趣后:
XX啊,凡事不要太認真了,講原則是好事,但不要老講原則。日子不會一直順利,這就是生活。
四
生活中很多東西說穿了就是一張紙,大家在乎的就是那張紙的象征意義。究其原因卻是那張紙背后的故事。
片中李小萌說:拜托了,大家都不容易,給個面子行不行。
這,就是生活。
找個猴皮筋做彈弓砸你家玻璃。
借“結婚證”這一兼具儀式感和象征意義的“介質(zhì)”,呈現(xiàn)個體被困縛在體制/流程/手續(xù)/制度內(nèi)部的壓抑和焦慮,且這種焦慮想是某種集體癔癥,會傳播、會發(fā)散,將男主工作場所設置為精神病院,諷刺指向很明顯——脫去長久以來的“殼”不僅體會不了自由,反倒惶恐被大眾的標尺所遺棄,所謂正常的人奔潰也是瞬間的事;這種焦慮根本無法治愈,它的開始和結束首尾相銜,如永遠不可能抵達的城堡——結婚與離婚是互為悖論的一體,好現(xiàn)實的超現(xiàn)實,這個暗喻比暗搓搓的政治隱喻塞入更好(人民/公社、西安)。以兒童視角講述整個故事有點牽強;一眾配角矚目。
無論是借孩子的視角看成年世界,還是刻意構建的正常人與精神病人的反諷,都在試圖解構世紀初伴隨新概念潮涌而來的新型家庭關系下的失調(diào)。看得出,黃建新在把握最擅長的都市喜劇的風格之上,還在借助飄忽的鏡頭調(diào)度、動畫插入、打破第四面墻,做電視電影轉向電影感的先鋒嘗試,但呈現(xiàn)效果明顯沒有擺脫情景劇畫風與京味人設。透過家庭危機觸摸孩子心底的動蕩與壓抑,故事的落點不錯,只可惜離家出走的結局用力過猛。或許只有孩子才會相信父母的和解意味著矛盾的消失,一灣重回平靜的湖水,等待著下一次的涼風過境。
她爹和同事去酒吧,去打游戲機,這妮子是怎么知道的???
屬于那個年代的小市民喜劇,婚姻之癢,中年危機,精神病院拍得有點意思。“扒下她的褲衩,拉出皮筋做個彈弓打你家玻璃。”
真心覺得馮鞏演電影比說相聲強得多,尤其是這幾年
小時候看過,記得竟然看哭了······
瘋子說,我想脫光她們的上衣。其他的醫(yī)生說他還是個瘋子,可是這位醫(yī)生說,他要脫女孩子的衣服,這不是正常思維了嗎?醫(yī)生接問那個病人:“然后呢?”然后脫她們的鞋子和襪子。再然后呢?脫她們的褲子。再然后呢?病人不好意思的說:“脫她們的褲衩?!霸偃缓竽??抽出皮筋做個彈弓打你家玻璃。
張國榮:“如果相愛,沒有這一紙婚姻證明書也可以過得很好。如果要分手,有這一紙婚約也改變不了什么。”
小時候看的,挺好玩。當時覺得真的挺不在乎的,后來長大了一點,想想,真的是口是心非。
印象最深的當然是王勁松(氣殼)110秒的段子實在讓人拍案叫絕。結尾李小萌跑去了西安,黃建新真是有幽默感,李小萌用離家出走逼馮鞏呂麗萍復合:“你們還離嗎?”“不離了。”而在64年前,在同一個地方張學良和楊虎城兵諫光著屁股的蔣介石:“你還內(nèi)戰(zhàn)嗎?”“不戰(zhàn)了?!庇谑菄驳诙魏献鲗崿F(xiàn)。
挺嚴肅的馮氏電影
看了這種電影更加不想結婚了。李小萌真是美蘿莉啊
想表達的太多,又不懂得取舍,導致亂燉且節(jié)奏其慢無比。李小萌這個角色根本不像是個女兒,倒像是寄居在此的一個親戚,臺詞靠段子,和父母也沒有化學反應,選角和劇情上的失敗。對于政治的諷刺猶豫節(jié)奏的慢和故事的碎顯得特別生硬做作。不過在鏡頭語言上黃建新依舊嘗試著。
題材雖是吾女初成視角下的中年危機家庭矛盾,故事本質(zhì)還是具有鮮明世紀初時代思潮(或局限?)的貶舊與警左。片中凡制造了不和諧人際關系的行為都與此有關:結婚證、娘子軍、廣場舞、兵馬俑、直至被迫重圓的地點也要特別設定在古老的西安鐘樓之上。意圖如此直白,以至呂麗萍的角色快扁平為一無是處的反面典型,我愛我家的和平大姐好歹撞擊失憶之后才如此折騰,加上馮鞏這回演精神專家現(xiàn)代高知也多少有點力不從心,缺少與片中設定相匹配的專業(yè)與魅力展示,才倒襯出了諸多配角的搶戲兇猛:李小萌靈動全場堪稱最佳,羅湘晉美人傾心黯然離別,王志文推銷偉哥一臉壞笑,馮小剛印證達人錢來就干,王勁松用猴皮筋做彈弓子打你們家玻璃……充斥奇聞趣事的精神病院始終是那個年代有一定想法的國片導演賴以藏鋒施諷的取巧所在,只是看多之后仍難免審美疲勞。
那該死的結婚證與那逗樂的拿彈弓打你家玻璃。
在那個沒有假臉的年代,演那女醫(yī)生的演員怎么就沒紅起來呢
可以算是國產(chǎn)版的《美國麗人》吧,馮鞏表現(xiàn)一點不比凱文史派西差,把中年危機刻畫的如此生動,看完只能一聲嘆息!兩三年前看的,應該是在視頻軟件上看的,不知道現(xiàn)在為什么不能播了!呂麗萍和馮鞏表現(xiàn)的都很好,隔了這么久印象模糊了,所以就不按照標準評分體系評了,整體印象中就是中年男人被老娘們吵來吵去,不省心的孩子,年輕漂亮下屬的誘惑有賊心沒賊膽,實在太真實了!給8分
關于結婚證(一件瑣事)引發(fā)的家庭荒誕,小童星演的角色簡直是時代先鋒,成熟的工作男馮鞏和更年期的呂麗萍也是冤家路窄的經(jīng)典家庭夫婦形象,時至今日仍舊是眾多家庭的縮影,就是黃建新這部怎么有一瞬間一股馮小剛味兒。
中年婚姻危機。呂麗萍飾演的中年婦女執(zhí)著地尋找結婚證,以尋得虛妄的安全感。而馮鞏飾演的中年醫(yī)生對病人耐心細致,對自己的老婆和婚姻卻采取了敷衍逃避的態(tài)度。“第三者”小安逢到關鍵時刻便講粵語,構成溝通的天然障礙。精神病院里不少搞笑的名場面,“我抽出她褲衩里的猴皮筋兒做個彈弓打你家玻璃”。全明星陣容,王志文送藍色藥丸,馮小剛賣假證,江珊辦離婚,牛振華演精神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