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為意淫穿上文化的外衣
加個題記,看到別人寫的。
雷劇分2種,一種是給傻逼追捧的,還有一種是給自以為不是傻逼的傻逼追捧的。。。。。。
觀完電視劇步步驚心,先撇開劇情不說,畫面,音樂,服飾,選角,演技都以算是近年來華語電視劇新穎,可觀之作。
畢竟一部電視劇要稱之為上乘是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而當下所謂上乘之作并不一定會是收視力作。想當年《康熙王朝》擺到今日來播,十有八九不受追捧。因為既要”悅目“又要賞“心”,并非易事。換句話來說,能掌控場面并且相貌“悅目”的演員現(xiàn)在真的不多。
在這一點上,步步驚心已經做到了80%,看得出來大多數(shù)演員是竭盡所能的表演。也不得不提,最后一集,靈魂人物吳奇隆大段的一人場景的對物表演可稱上乘,我想每個人都會為之心痛。
贊揚的就到此為止,重點是說這個劇情。
如今,滿屏滿眼的“步步驚心”VS“宮”。輿論可謂是一邊倒:現(xiàn)在”步步“成為了歷史正劇而”宮“便是敗者為寇的鬧劇。
我看不然,”步步“雖是正宗血統(tǒng),擁有版權,而”宮“是東拼西湊的劇情。但”步步“那金玉其外之下,隱藏著的還是一顆和”宮“一樣”熾熱“的心。
是的,”步步“是北大中文系才女所著,必然對于歷史的考究和文字的運用上更于合理。不似”于媽“一味胡鬧。
但是,我想說不要被他文學的外衣所欺騙,這只是所謂的假裝清高,就像是劇中女主角般身份高貴,不可褻瀆。其實還不是藏著一顆”現(xiàn)實“的心,轉了半天就是想和皇帝談個戀愛,然后又怕她人說她是”只要在寶馬上哭泣,不愿在單車上歡笑“,玩弄好皇帝后,又故作清高的和無權無勢的皇帝他弟弟在一起,所謂在一起也不過是利用一下他弟弟的癡情而已。最后象瓊瑤女主角一樣幽怨的離去,大不了再遷出一段前世今生的情緣,如此狗血不是瓊瑤?
看官們且不要看不起”宮“,別人意淫是正大光明的意淫,從頭到底就是無理取鬧,談情說愛,對于什么歷史文化大可置之不理,一切都好似”戲說“,直來直去豈不很好?
也就不要恥笑”宮“淺顯庸俗”,步步的主題也不就是派個女主角回去和有錢少爺挨個談個戀愛,何必扯上“九子奪嫡”搞得自己高不可攀。就像是偏要背上LV去菜場買菜一番。
寫到此處,不禁笑道,沒想到這個北大女也是個水晶玻璃心的,和一眾90后一樣,愛虐戀,愛YY,愛鄙視馬諾在寶馬上哭泣。其實,大家還不是一個樣,變個花樣,還是在“流行花園”。
本就是一部娛樂之作,大家就別把草包當珍寶,別把玩笑當經典。
最后講一下我參透的結局真正意義:微薄上不是流行這么一段,劉詩詩穿越回去看見四爺?shù)谝痪湓拺撌牵骸也粒@不是吳奇隆嗎?‘但她并沒有認出。于是吳奇隆很生氣,最后他也穿回現(xiàn)代,可是劉詩詩依然沒反應,他說:’我擦!都這樣還沒認出我是吳奇?。∥也谎萘?!“于是,全局終?。。?!
2 ) 步步驚心,最大限度尊重歷史。
如題所言。
相信看罷此書的讀者,都為桐華細膩的筆觸,詳盡的歷史線索所嘆服。此書最值得令人稱頌的部分,便是最大限度尊重歷史,跟著歷史走,不是編撰歷史,抑或完全根據自己喜好來寫。其實,作者很客觀地發(fā)表了自己對這段歷史人物的看法,不偏不倚,濃淡相宜,各有各千秋。
小說是優(yōu)秀的,相信,這部劇,亦是值得令人期待的。
3 ) 整個人都步步驚心了
最初決定看兩眼試試,是因為有一個片花里,看到吳奇隆飾演的角色在大雨中,面目表情地用自己的衣服為跪在雨里女子擋雨。不發(fā)于外,而作于心。鐵漢柔情,直接戳中我的死穴。
數(shù)字軍團是驚喜
我一開始是抱著稍微看兩眼兩男追一女的戲碼的心態(tài)的。誰知道蹄下驚魂之后,四爺就醬油了。反而是輪番登場的九、十、十三、十四,讓人大呼有愛。
記得有看過一篇“宮”的影評,其中有一句“總是跟太監(jiān)似的跟在八阿哥身后的九阿哥和十阿哥“。真是精準得刻薄啊。人皆有故事,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其余阿哥豈會是沒臉沒性格的跟班之流?
步步驚心對各位阿哥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有力的形象塑造,已經甩出了言情腦殘劇好幾個層次了。有人說,步步驚心定位不清,說是偶像劇卻太尊重歷史,說是正劇卻又太偶像。我笑這人太迂腐。偶像劇=長相好,沒大腦。正劇=符合歷史,沉重冗長。這樣的可笑邏輯居然甚囂塵上。我就是喜歡步步驚心,既合乎史,又發(fā)乎情。合情合理,一派端莊,大家之筆。
不茍言笑的老四,溫柔和煦的老八,直腸子的老十,真性情的十三,耿直健氣的十四。每一個演員都恰如其分。妙極。
原著太強大
看完第六集后,抱著看一下下集劇情的心態(tài)點開了原著。之后的六個小時就在不斷地點擊”下一頁“中度過,直到看完最后一個字。
晉江當年的穿越之風刮得如此猛烈,以至于我一直心存余悸。再加上對言情的敬而遠之,數(shù)次與這本書擦肩而過。吶,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好書是不會被埋沒的。
我也算是閱網絡言情、耽美無數(shù),看完這書,發(fā)自內心的覺得這部書屬于上品。
原因如下:1.對歷史的尊重。作為歷史愛好者,我尤其討厭穿越文的藐視古人,以今律古,以及過度意淫。
而步步驚心沒有違背、篡改現(xiàn)存已有蓋棺定論的史實。對于康熙究竟傳位給十四還是老四,是否是被害身亡等尚有爭論的部分都是同樣含混帶過。就連最終若曦始終沒有得到一個名分,沒有為雍正生下孩子,病逝,火化(若不然,雍正必然會為她修筑陵墓,與史不符。)這些細節(jié),都是為了不讓若曦在歷史上留下她的痕跡。作者苦心可見一斑。
那些什么宮女可以打阿哥耳光,八賢王像個草包一樣的穿越劇,實在提鞋不配。
2.敘述的節(jié)制。那種一開始就積蓄氣氛,使勁煽情直至最后團滅,大哭一場之后什么都沒剩下的虐文,雖亦可,但段位太低了。高手就是桐華這樣,始終是略顯清淡的敘述,不卑不亢。捏住你的情緒,懸在那兒??吹萌藳]著沒落。最后若曦是死了,但是卻讓人無法只是落下幾滴同情淚了事。郁結于心,無處發(fā)泄。能把人憋死的高手。
3.合情合理。在清宮小說越來越弱智腦殘二百五的大環(huán)境襯托下,桐華的嚴謹簡直太讓人熱淚盈眶了。那種莫名其妙你喜歡我,我就是不知道。我喜歡你,你偏要拒絕我的狗屁情節(jié),這部戲是沒有的。你知道若是你,只怕也是這樣。所以即使有人怨,為什么若曦最后就是不能和四爺從此幸??鞓返纳钤谝黄鹉?。但卻仍舊不得不承認愛無法永遠自私和盲目。
最難勘破---愛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xù)。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驚鴻一瞥中,此身便已托付。老八對若蘭如是,明慧對老八如是,若蘭對青山亦是。還有玉檀和老九。
小心翼翼的窺探觀察,一旦愛上便無悔。老八對若曦如是。 相知而相愛。十三和綠蕪是這樣。 而我想,十四對若曦應該也是。他原本是視她如姊妹,卻一再被她震撼,敬重而愛。
除去這些男女私情,兄弟之情,知己之交,朋友之愛,無一不讓人動容。密密情網糾纏,你我皆是網中人。掙不開,逃不脫,只能互相傷害。
若曦因為愛八爺,所以提醒他當心四爺。卻不曾想這句提點,導致八爺黨和四爺?shù)尼樹h相對,十三被囚,四爺被迫韜光養(yǎng)晦,自己和四爺?shù)氖晗嗤坏?。八爺愛若蘭,派人去打聽她的心上人,卻無意中致其戰(zhàn)死沙場,從此八爺和若蘭雖無死別,亦是生離。
······(太多了,不能一一贅述)
一步一步,自己入網。直至最后的結局。無法怨恨任何人。
記得若曦含淚問十三,這一切都是為什么?
十三回答: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一句天地不仁,道盡所有的無可奈何,所有的心有不甘。
這一切,終是應了那佛偈: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最后,我想說一下,這部戲里的雍正。 面無一寸暖,心有千丈情。 對人嚴苛,于己更甚。 唉,我突然不知道說什么好了。可能是因為我太喜歡了,所以反而無法說出道明。
總之,被這樣的男人愛著的若曦是幸福的。作為少女時期堅信花澤類是真愛的我(相較而言,八爺?shù)男愿窀蚧深悾?,能這樣說,真的是被戳中了死穴。
(看完第16集后補充:若曦因得知太子賜婚后臥病在床,四爺來看她。他罵她“早先給你講了那么多道理,一句話都沒聽進去。如今事情發(fā)生了,拽著我的袖子做什么?”依然是嚴厲的四爺。卻看她淚水漣漣,軟下心來,彎身幫她擦拭淚水,“我現(xiàn)在沒有辦法給你承諾,因為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辦法,要你的人畢竟是太子,但我不會不顧你?!?br>
這就是嚴謹?shù)乃臓?,他謹言慎行,從不做無把握之事。卻為了她,愿意嘗試。
郎心似鐵,才顯得那一寸柔情有多珍貴。他對所有人連同自己都心狠,方凸現(xiàn)那一縷憐惜有多動人。)
想到最后他的結局:
“愛與恨都已離去,只剩他了“ 忍不住鼻酸。從此,便是無盡寒冷孤獨。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
記得那天看完小說,心情低落。結果去了袁弘的微博轉了下,立即笑噴了。
步步驚心的魅力,還有戲外。
各種嬉笑調侃:(皆整理自各位爺之口)
1.戲里大家都愛若曦,戲外大家都愛嫂子(我想是劉心悠吧?)。袁弘被指嫂子控···
2.十四想做八福晉,十三和老四基情深。(作為直女,表示壓力很大) 采訪里:十三說我都木有感情戲(怨念的),四爺耿直的說,你有,你有。你和我有感情戲。
3.幾條有愛的微博,加適度合理想象:
a.林更新:家可能會覺得奇怪 鄭嘉穎 人呢? 他在哪里? 莫怪莫怪,他正在廚房忙著下面呢。 一邊下著面一邊笑著說:“做人吶,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我:噗····想象大鼻孔,直脖子的十四阿哥,笑的滿臉憨厚的說“莫怪莫怪”我就要笑死了)
b.你太邪惡了!//@袁弘:今天要爆十四弟…小新,你承受得起嗎?
@吳奇?。洪W爆奇兵聽令。朕聽聞小十四在今天這重要的日子開設官網,實在是值得慶賀@袁弘 瞎爆大將軍帶領@劉詩詩 吃貨小跟班及所有奇國子民炸翻十四的窩吧@林更新
(我:我和袁弘比起來,太耿直太純潔了····) .......(此處省略微博一千條····)
看他們的訪談也是,深深覺得這幾位爺相處非常融洽,非常不正經。完全顛覆劇中的沉重氣氛。(魂淡啊···)
比如說,四爺和十三說總是在旁邊誘導劉詩詩說錯臺詞。然后劉詩詩就不斷NG。主持人驚訝的說,那導演不會生氣嗎?幾位爺大笑著說,“導演就追著我們滿場跑。不過他沒有阿哥們腿長,所以怎么也追不到。 ”我想象一下那個畫面,實在忍俊不禁。
這樣的劇組,太喜歡了。
以上種種,所以,我步步驚心了。
PS:沒想到這么多人來看,其實這只是我個人的觀后感。每個人喜歡的東西不一樣,看劇的著重點也不一樣。無法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所以無論是喜歡步步驚心的,還是不喜歡步步驚心的,都堅持自己的想法就好了。
我已經很多年木有追過什么戲了,被這個戲整的有點五迷三道。所以看在我眼里什么都是好的,它當然不可能是完美的。做人吶,最重要的是開心。掐來掐去木有必要。
4 ) 【轉】八爺對若曦的愛
桐華話對他筆下的八阿哥這樣評價:“其實我不知道自己想說什么,老八心中最純的感情給了若蘭,也曾真心想和若曦攜手走完一路,可他最終愛上了明慧,明慧用自己不懈地堅持感動了老八,這種因為感動而生的感情和老八對若蘭和若曦的感情也許完全不同,但這大概更象是真實的夫妻。如果站在明慧的角度去看待這段感情,感覺會很不一樣。 ”
這不是廢話嘛,初戀誰不難忘,難忘不代表還愛,作者一開始就決定了若曦和八爺?shù)慕Y局——分開,所以才有了一直等候著的明慧感動了八爺。大家應該都聽人說過,兩個人一旦結婚了,即便沒有愛情,還有親情。親情雖沒有愛情那么濃郁芬芳,但是卻比愛情更長久。八爺這輩子負了明慧,因為愛情不是買賣,他可以給明慧疼愛,可以給明慧尊重,可是愛情不是說給就給,不是想給就給的。如果設定若曦和八阿哥在一起,那么我相信若曦一定不會比明慧差。人在失意的時候感情是最脆弱的,八爺在經歷了康熙對他的一連串打擊后,明慧一直都不離不棄,在這個情況下,哪怕是個石頭都捂熱了,何況是人!
若曦打明玉,八爺出面調解。若曦為十阿哥的婚事報不平,八爺擔心她惹禍。若曦和十三兩次出門晚歸,八爺在府里等候。若曦和十四為了綠扶爭吵,八爺縱容。若曦選秀,八爺四處奔波維護。若曦御前奉茶,八爺送書給予支持。若曦第一次隨駕塞外,八也不舍叮囑。雖一開的確維護脫不了若蘭的關系,但是一個姐夫對小姨子的照顧有可能這樣無微不至嗎?如果不是有心,不是真的在乎會這樣事事親力親為嗎?
即便在若曦明確拒絕后,太子求康熙把若曦賜給他,第一個行動的是八爺,明著出頭還是八爺。有人說若曦的這件事不過是個導火索,可是別忘了,不是若曦,八爺不會這么快出手,而且在十四告知后馬上做出反應,馬上行動,人的第一反應是最真實的。四爺讓十三把名單給十四說要小心他們別被牽扯進去,可是八爺呢?他邊讓十四行動,邊去請明慧幫忙!他說過怕被牽連的話嗎?難道他不怕被康熙懷疑居心?難道他不知道這事情多危險?明慧問他有多大把握時,八爺一句話都沒說。為什么?因為連他自己都沒有把握!可是不這么做他實在不知道還能怎么幫若曦!
八爺被雍正罰跪,若曦陪著跪,陪著站。雍正免罰后,八爺回府,明慧說感動若曦還能記著八爺?shù)那???砂藸攨s說他希望若曦不要在被牽扯進來。此時的若曦已經是雍正的女人了,他還在為她著想!如果他知道明慧和九爺會去用若曦打擊雍正,我相信他一定也是不會同意的!
很多帖子都說八爺愛的不如四爺真,也不如四爺真,說他太多情了,那么請問要怎么樣才算對若曦愛得真愛得深?休了明慧?還是真的放棄皇位?都是廢話!若曦求四爺放手,告訴四爺已經是最大的贏家了還有什么放不下的,四爺自己也承認江山美女他都有了,可是他還是對八爺黨下手,步步緊逼,他難道不知道他的弟弟們都從小嬌生慣養(yǎng),從小沒受過什么委屈。他知道的!他直到他所做所為會讓九爺十爺他們不能接受,他等著他們反抗,在從中糾錯處置!四爺并沒有為了若曦放棄對八爺黨的圍剿!
若曦在整個過程中其實出了兩道選擇題:
1、給八爺:要皇位或者要我
2、給四爺:放過八爺黨或者傷害他們的同時也傷害了我
這兩個選擇題若曦都輸了,都輸給了那把至高無上的椅子,那份至高無上的權利。
四爺明明知道若曦放不下八爺黨那些人,不會不管他們,可他還是下手了,為什么?為了江山,為了權利的鞏固!如果四爺能手下留情不要步步緊逼,九爺他們就不會狗急跳墻,明慧也不會去找若曦,若曦孩子不會沒有。
八爺其實都已經有退意了,如果四爺對他們稍微寬容點,也許情況不至于那么那么的糟糕??墒撬麤]有,因為他是皇上,是一個集至高權力于一身的人,他不能放任任何一點有可能威脅到他的人。在若曦和江山之間,四爺還是把后者放在了第一位。但是他也沒有放棄擁有若曦。
所以四爺也好,八爺也好,這兩個男人的回答其實是一樣的,要江山,也要若曦!要說有區(qū)別,也只是若曦在面對這兩個男人答案時候給出的不同反應!若曦在八爺那里覺得自己輸給了權利,其實在四爺那里又何嘗贏了!她覺得八爺放棄皇位可以改變歷史,可以好好過一輩子,但是既然同樣是改變歷史,為什么不和他一起賭一局,幫他一把。反正都是改,哪個改不是改!
八爺一直不想放棄這段感情,哪怕把玉鐲打碎,他的心都沒有真正放下。所以當聽到宮里傳出若曦為十三求情被康熙罰跪御花園,他才會和十四急急的趕進宮。直到看到在雨中四爺和若曦相擁的那一幕,他才不得不放棄。因為他在面對這份感情時已經達到了極限,作為一個皇子,他的驕傲和自尊已經不允許自己在繼續(xù)下去。
看著若曦很懂感情,其實她太多情,太多情的人往往最傷人!若曦在面對這些人事物的時候出發(fā)點都是好的,她希望大家都好,可是她都是先從自己的觀點出發(fā),她覺得八爺選擇了皇位放棄了她,所以她覺得八爺愛的不夠深。那么她自己呢?其實當時八爺也出了道選擇題給若曦,陪他賭一把或者害怕可以放棄。站在八爺?shù)牧觯侨絷剡x擇了后者,選擇了放棄,可是若曦自己有那么深刻的體會到嗎?
八爺?shù)囊痪渌K究跟了老四以及十四說從若曦進宮,八爺就一直處處注意她。若曦覺得這些話八爺從來沒在她面前表露,覺得他從來不信任她。而我的理解不同:
1、在若曦的概念里應該是有什么就說出來,她喜歡兩個人能直來直去。她和四爺說“你以后真的不會騙我?有什么都會直說?”可對八爺呢?她開過口嗎?她給彼此溝通的機會嗎?當若曦說八爺從來沒有真正信任她的時候,她有沒有想起當她第一次求八爺放棄爭奪皇位的時候,八爺對她說的那段話?————
“若曦,為什么?為什么?我還清楚地記得當年你說過的話‘為什么自己的命運要聽別人擺布,為什么不可以自己決定’,我當時雖然呵斥了你,可是我心中何嘗不是這么想的。因為額娘身份低微,我小時候在宮中根本不受重視。可我一直很要強!事事謹慎,處處小心,察言觀色。我待人謙遜有禮,因為我根本沒有傲慢的資本。太子,老四,老九,老十他們都有身份尊貴的額娘,宮外還有娘舅外戚的支持,太子爺有索額圖,大哥有明珠,老四有隆科多,可我有什么?我什么都沒有!我只能靠自己!這么多年,我步步為營,費盡心血,我只想著我的命運是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的,都是皇子,太子可以,我為何不可以?他若雄才偉略我無話可說,可論才德他哪點可以服眾?就因為他額娘是皇阿瑪鐘愛的皇后,他一出生就可以擁有這些嗎?所謂‘能者得之’,我不服!你可知道,我從無人重視到沒人敢小覷付出了多少?為了讓老九、老十、老十四跟著我,我在他們身上費了多少心力?我沒有親戚支持,只能結交朝臣,我又花了多少功夫?”
我相信能讓八爺開口說這樣一段話的人至始至終只有若曦,他只對若曦一個人說過。這不是信任?這不是把心里的話分享給最親密的人嗎?
一個人如果愛另一個人自然會去關注對方的一舉一動。這種觀察是被吸引后的不自覺。八爺對若曦有心,才這樣處處留心。當八爺發(fā)現(xiàn)若曦對四爺不同時,他是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成熟男人,難道要表現(xiàn)的如一個十四五歲情竇初開的毛頭小子一樣才算是正確的舉動嗎?
其實也不怪若曦,畢竟她知道所有人的結局,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因為害怕結局,所以放不開心胸,所有對不同的人才會有所偏差。歸根究底還是若曦沒有八爺愛的深,因為愛的不夠深,所以才放棄。
但是八爺絕對值得一個女人去愛,明慧因為懂了,所以她愛了他一輩子。
最后說一句,這畢竟只是個故事,或者說這畢竟不是我們自己的故事。所以作為旁觀者的我們都是在用自己的心去品位其中蘊藏的情感。也許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補充一點,很多人都說最后是因為八爺黨不放手,仍舊在暗地里搞小動作,四爺才狠手的。我個人覺得,那時八爺黨的所作所為已經不能代表八爺了。黨派之爭雖然是因為一個人而成立了一個黨派。但在漫長的過程中,八爺黨不會因為最后八爺要放手全部停止,人又不是機器按一個停止鍵就可以結束一切,最后哪怕八爺有心放手,可是也身不由己了。
很多人說八爺做不到四爺對腐敗朝綱的整頓,其實我覺得討論這個沒有意義,因為八爺輸了,歷史也沒有給他展現(xiàn)的機會,如若八爺贏了呢?誰能肯定他一定不如四爺?畢竟整個天下都是他的,放任吏治的腐敗等同毀了他的基業(yè)。
在后續(xù)四爺對方八爺黨的問題上說到底是一個新皇帝不允許有其他威脅存在,這是一個統(tǒng)治者對自己權利的鞏固。我覺得這點若曦其實看的很清楚。"你是鐵了心的要對付他們。一點點瓦解他們的勢力,一點點試探他們的底線,一點點逼迫他們。他們以前何曾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堂堂皇室貴胃卻任何人都敢參奏,任意一個地方官就敢給臉色看。莽撞沖動如十爺總會一時受不了這口氣,然后舉止失控;桀驁不馴如九爺卻肯定不甘心就此任人擺布,你越逼,他越想方設法反抗,那就總有錯處可責了;八爺如今再謹言慎行,小心翼翼都已無用,因為這兩個弟弟的任何行差踏錯都是他的唆使,他的罪過。"
大家還記得嗎?十四曾經和八爺說過,如果有一天八爺成功了,能不能放任四爺逍遙于山水之間。八爺反問到:“如果四哥贏了,他會不會放過我?”這是就是男人,他們都懂,因為懂,所以早就做好承受一切的結果。
5 ) 寫在片花后 開播前
現(xiàn)在沒了討論區(qū),本不該寫在影評板塊里的,沒去處寫只好占用這里了。
近日,<步步驚心>推出了時長13分鐘的片花。看完后驚艷是少不了的,還恨不得能馬上看到完整版,這完全區(qū)別于當初看到<宮>片花時的反應——驚訝,無語,外焦里嫩。
<步>走的是正劇路線,大部分尊重了桐華的原著,保留了書中的場景和對白,這對于書迷來說無疑是很大的欣慰,最重要的,還是人物。反觀宮,于媽不肯基于某本清穿文進行改編,偏要自己寫個原創(chuàng)劇本。好吧,于是就出來了一個弱智版<金枝欲孽>+古代版<一起去看流星雨>。太子白癡到脫線,屢屢被人陷害而不自知;老四詭計多端霉運十足,還攤上個讓人恨不得掐死算的笨福晉;老八霸道活潑,和九十組成三霸王;李德全十足一玩弄權勢的小人;康師傅完全的昏君一枚;一眾妃子也行為獨特,講人壞話都是當著面說的囧。
于媽向瓊瑤阿姨致以了崇高的敬意,將故事上升到了一個絕對曲折的地步。我常常為晴川捏把汗啊,你指著阿哥的鼻子罵你不怕被打板子啊?你對著康師傅拒婚要求自由戀愛你不怕被砍頭啊?你隨隨便便在宮里跑來跑去你當這是你家后花園啊?人家小燕子有恃無恐也好歹人家是個格格,穿越女不是這么當?shù)摹?br>
歷史方面,就更不用說了,太子是被二立二廢了,但拜托也找個正常點的理由啊。大婚燒死了十八阿哥,被一廢;逼宮被二廢。真是苦逼的十八苦逼的太子,為了一個女人一個死了一個廢了。
在晴川穿越過去的年代康熙四十七年,老四老八甚至十三十四等年紀稍小的阿哥應該都早已成婚,不光嫡福晉,側福晉格格侍妾也是不會少的。洛童鞋竟然還能過去目睹老四娶大老婆真是世界第九大奇跡。這么大了的阿哥們都住在宮里,這讓原本為了防止后宮淫亂而動過手術的太監(jiān)們情何以堪。
十四阿哥胤禎是在康熙末了才被封為撫遠大將軍出征西北的,在<宮>中開始沒多久,就聽德妃和宮女說起十四在外打仗云云,14你是早投了10年的胎麼……
回來看<步步>,若曦穿過去的時候已娶親也均有府邸,符合。人物的個性也都基本正常,沒有再看到那么跳脫的老八真是讓我倍感欣慰。時間軸也大致都符合歷史,沒有出現(xiàn)明顯偏差。雖然也有詬病,比如一眾女眷登上了大殿,介個是不可能的= =
說到演員問題,<宮>的我不說,因為也不是他們的錯,千錯萬錯都是于媽的錯,不怎么通曉清史還非得自己寫,于是成了一鍋粥。兩岸三地的陣容也確實豪華沒的說。選角麼,雖然大鼻孔老四是看的很不順眼,但人家演員何晟銘是他的御用演員,看著看著也就習慣了。
其實<步步>演員表出來,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滿意的,貼吧里大家YY了那么久的趙鴻飛鐘小哇一個也沒有,心里難免失落一下。但從定妝照出來,到現(xiàn)在片花出來,真的是嘆服了,服裝首飾精致,人物也都很到位。不是完全心中所想,但完全在接受范圍之內。雖然霹靂虎招風耳了點,雖然KC臉黑了點,雖然老九劇照陰森了一點,雖然詩詩人氣沒有楊冪來的高,但看過片花統(tǒng)統(tǒng)原諒了。與老八雪中漫步,送手鐲,跳的一曲月中舞,與敏敏的黃梅戲(是黃梅戲嗎?看得太久都記不清了...)都像是從書中走出來的一樣,非常完美。
在上傳的劇照下面會出現(xiàn)好多馬甲(可能是<宮>的忠實粉絲吧...)對<步步>的中傷,我想說,畢竟連續(xù)劇還沒出來,現(xiàn)在對著演員們的定妝照就信誓旦旦說你們一定演不好什么的,也為時過早了吧。
Ps 最近看到好幾篇評論說這劇看不下去了 穿越除了談情說愛還能做些什么 女主都是瑪麗蘇 四處留情balabala的 我想說 你才看了幾眼啊 就在這邊自以為是的指手畫腳 你不談情說愛你寫本好書蕩氣回腸的政治文來給我瞧瞧呢?有些事情會因為它流行而自然而然的討厭它 很不巧步步現(xiàn)在就在這個風口浪尖 惹爭議也是無可厚非的
6 ) 終成真
穿越本就是一個夢,這個夢可以荒誕,也可以唯美,如若造夢者懷揣悲憫之心,還可以凄美深沉,如煙似霧,絲絲縷縷,痛徹心扉。《步步驚心》正是后者。
不喜看媒體將《步步驚心》拿來與某雷劇比較,這不公平,也沒意思。喜歡麻辣燙的人不在乎街邊各家的湯料味道到底多雷同,但愛吃甜點的人會認準一個味道難以忘懷,這本就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相比毫無意義,《步步驚心》便是清穿夢境的最初構架者之一,若比誰更經典,倉促趕工完成的粗制雷同劇怎可同日而語。
好了,題外話暫且不語,我們細品唐人真人化的[步步驚心]。
猶記得塵埃初定、選角甫成時心里的忐忑,劉詩詩清冷有余,嬌暖不足,層次上和若曦有很大差距;而若曦是一個表里不如一的女子,內里是滄桑而猶豫的、帶著知曉一切結局的恐懼,外表則是一個動靜皆俏的少女,帶著超越年齡的成熟,勇敢而淡定。這樣一個角色對演員的外形和演技考驗都很大,不單純是搞怪和悲虐所能涵蓋。擔心劉詩詩,自然是因為她形象一直過于單一,從沒表現(xiàn)出如此厚重多面的演技。但現(xiàn)在想想,唐人恐怕一早定下了主演,就想到了這個問題,2009年便買了書的版權,但并沒有馬上開始拍攝,而是先拍出一部[怪俠一枝梅],劉詩詩挑大梁演了一個凌厲的俠女,加上之前她古裝扮相中如龍葵的單純可憐、辛十四娘的清冷淡然,多面悄然形成。難不成一直是在為[步步驚心]鋪路?片花在千呼萬喚中出來,顯然畫面尚未終極渲染,配音尚未完全確定,但如此已經交出了一份讓我滿意的答卷。大氣而不失柔美,殘酷而不失決絕的悲戀,在如夢似幻的畫面中鋪陳開來,若曦、老四、老八、老九、老十、十三、十四……你們都有了一張真實的臉,有了真實的笑容和眼淚,濃郁的色調和步步緊逼的劇情交織在一起,最滿意那首《六月飛霜》的插曲,胡音悠然,清鈴輕響,分明是輕快的節(jié)奏,卻彌漫出悲憫的氣氛,美極了,帶人入夢。
是的,是“入夢”,而非“入戲”。[步步驚心]絕不僅僅是一部戲而已,在書迷的心中,那是一個被實現(xiàn)、被工筆描摹出來的夢,清麗多端,凄美絕殤,穿越時空來到眼前??吹饺籼m淡細如煙的眉眼,看著玉檀飽含決絕的誓言,看著明玉款款俏麗地走上賜婚的大殿,看著一身紅衣的敏敏額妝帶淚、手執(zhí)細枝搖曳旋舞,看著那被放飛的盞盞孔明燈……“我看得到所有人的結局,唯獨不知道自己的”,這才是最讓人心神蕩漾的[步步驚心],這才是稱得上清穿之作的經典故事,這才是那個多少年魂牽夢繞的清夢。
穿越劇的巔峰,無論是服化道,還是劇情,演員,歌曲都無可挑剔,若蘭和若曦死的時候,哭慘了劉詩詩就是若曦,沒人會比她更貼近人物,就像桐華說的那樣,劉詩詩就是一朵皎皎木蘭花??
若曦死的時候,我一個大老爺們看哭了。。
劉詩詩和若曦在步步驚心里面應該融為一體了,一顰一笑,都在訴說一個為情所困的女子的掙扎無奈!最后兩集是哭著看完的,我完全的融入若曦的情感,仿佛我就是若曦??上У氖莿⒃娫姏]有走出若曦這個角色,就像當年林黛玉的演員!她是一個好的演員,只是因為若曦太刻骨銘心了些,希望她以后的演繹之路,越
看過以后印象深刻的一部劇,里面人哭的時候讓人肝腸寸斷,女主死的那段真的騙了我好多眼淚,將將死之人刻畫的入木三分。步步應該是書改編劇最成功的例子之一了,喜歡步步就是因為它除了言情之外還有一絲莫名其妙的比類似劇多出的那么些內涵。而且,不喜歡宮廷劇里女主過的沒大沒小,步步就表現(xiàn)得很好
穿越劇最愛的一部,劉詩詩演技大贊,演活了若曦,經典長存~每逢下雪,總會想起若曦,經典如是也
將五年前的影評看了看,在播出之前,大家對它爭議還是蠻大的,也有人斷言,在當時多部優(yōu)秀影視作品里,步步驚心定不會脫穎而出。然而,誰又能料到,今日步步驚心會成為經典的小說改編影視作品。去年故宮大雪,幾張照片便勾起了無數(shù)人的回憶,有關于步步的回憶。
昨天夜里看第20集十三被幽禁 大半夜一個人哭得稀里嘩啦
時隔多年回頭看這部劇,劉詩詩的表演開頭略顯浮夸,但到后面的虐心虐身情節(jié)就比較好了,或許大概可以說是被虐才是真絕色吧。我印象最深刻最喜歡應該就是若曦回到現(xiàn)代在展覽上與吳奇隆飾演角色(四爺轉世?)相遇的戲碼了。我真的好喜歡劉詩詩的虐心情節(jié),我估計有毒。
喜歡這部戲,吳奇隆的演技沒得說,那個時候正事吳奇隆事業(yè)頂峰了吧,又帥演技又成熟,劉詩詩也很棒,只是長的一般臉,演技也還可以。袁弘也不錯,林更新一副表情從頭到尾,真的爛的要快進,還好是配角。劉詩詩這個角色比仙劍里面演的好。這部劇成功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劇情,真的是步步驚心。
不要求全責備,還是很不錯的。從整個小說很好的故事框架,演員細膩精湛的演技,到精美的服裝道具,唯美動聽的主題曲,絕對不是偶像劇可比的。當然如果你更屬意宮那樣的輕松打鬧也無可厚非,那么步步驚心應該不適合你了。步步絕對是2011年最值得一看的電視劇。萬千旖旎,只為不負你的等待!
手燃蓮花不問世途殊 便角枕題詩與君知否
穿越的幌子,清宮的老套,但雍正登基后明爭暗斗表現(xiàn)的確精彩;布景服裝道具都算精心,只是人力不足場面小氣;最大缺陷在故事架構及眼界立場——這馬爾泰若熙的矯情也算驚天動地了,哪有半點現(xiàn)代女性的樣子。3.5星
步步驚心的魅力實在字里行間,是對命運的無奈,整部劇籠罩在一種淡淡的憂傷之中,我把小說讀過3遍,每一個主演都符合我心中的形象,詩詩的純凈帶著憂傷,奇隆的霸氣帶著無奈,每個人都很好,眼神傳達出的信息也很能帶動我的情緒,而且演員年齡大更能彰顯歲月歷練中的成熟穩(wěn)重,將爭奪皇位的過程演的惟
在我心里,是一個經典。那個時候高三,回家周末很短,都會看幾集。后來畢業(yè)了,好好的看了完整的,最后哭的稀里嘩啦。疼痛,感受著若曦的一生,最后的香消玉殞也是一種解脫。最后幾集每看一次都會哭。我知道這里面打光不太好,女主角劉詩詩用的是自己的演技來征服我的。從那以后就喜歡了劉詩詩
看到很多惡意的一星,實在忍不住冒個泡...這劇制作水平算不錯了.灰常有感覺啊~
曾經有一部《步步驚心》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直到我看了《步步驚心:麗》,我欠劉詩詩和整部劇一個道歉。
演員表演的太到位了,很贊啊!!!帥哥好多啊,人物刻畫十分細膩,尤其是兩個男主,那個眼神啊!!!唐人拍的果然好,期待會有更好的作品
依著小說追來,我看到片花,我就知道自己不會失望,服裝做工精良,演員也不錯,不要再說什么阿哥太老了,宮里的人一笑也全褶子,再說,歷史上四爺是四十五歲登基的,只要能把人物演活了,長相也只是浮云罷了,畢竟這也不是偶像劇啊。
懂得尊重的人,也值得尊重。
細節(jié)處理的很好。被第二集那個若熙看著各個爺談笑風生而聯(lián)想到他們以后命運的畫面驚到了。喜歡十三跟若熙的感情。很多人物微表情的捕捉和特寫,跟原著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