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改編自凱文·威爾森的同名暢銷小說,講述一雙兒女從小被行為藝術家父母拖去表演,長大成人后回到家鄉(xiāng),幫助父母完成最后一場演出的故事。貝特曼因導演處女作[臟話]在今年多倫多電影節(jié)賣出600萬美元高價而倍受關注,本片是他第二部導演作品。
真正的藝術是什么?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另類的家族,一對熱愛“街頭表演”藝術的父母,生了一女A一男B(他們把孩子名字都設計為可以替換任何角色的A和B)。在A和B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他們就熱衷這樣的“藝術”表演:讓B拿著紙條去“搶銀行”:保持鎮(zhèn)靜,別做傻事,交出棒棒糖(銀行職員還真的笑了送糖果)。然后爸爸就扮演警察出場,而B居然掏出槍來,警察與他爭搶,然后誤中了媽媽扮演的無辜旁人,而且還有血流出來。正當在場的人都被驚嚇到時。爸爸就會對大家說:各位朋友,把這次事件,當成是緊急集合號,人生甜美,所以及時行樂吧!這次表演明顯很成功,當然,他們準備了“三個月”!
的確父母影響了孩子,兩個孩子,A變成了不溫不火的女演員。B變成了一個小說家。當然他們長大了,似乎不大樂意當初父母帶給他們的“瘋狂生活”。而且估計也是因為父母曾經和老師合作搞鬼,故意收買羅密歐的演員,聲稱出了車禍,讓AB姐弟倆扮演朱麗葉和羅密歐,可以造成他們倆“親吻”的亂倫行為(姐弟倆是這樣想的),這本來是要他們打破一些“局限”,但是肯定是傷害了小姐弟的心靈了。
不過,姐弟倆其實還是以父母的教誨在生存。比如姐姐,突然聽到導演要求有一段赤裸戲。她一口就拒絕了。但是回轉身,她想到了父親的那句話:想像你死了,感覺自己麻木了,從你的手指開始,然后轉移到你的手、手腕,然后一直往上到手肘,全都沒感覺了。如果我們可以想像自己的死亡,但是還能設法復活,那就能證明我們能在各種狀況下存活,現在,別害怕,擁有這一刻,如果你能控制,那混亂只會發(fā)生在你周圍,而不會在你身上。能控制一切,那么混亂只在你周圍,不只自己身上。于是,她坦然地赤裸走出服裝間,像走紅毯那樣,結果那班拍攝的都被震呆了,結果還上了雜志封面。而回到家里,遇到父母,他們居然還總是抓著她“露點”一直樂呵(我們看到你露點的照片,乖乖他們拍得很棒,天啊,天啊,你現在也該展現以名人的形象,以女性的形式成為被欣賞的對象)。
至于弟弟,其實也是沿著父母的思路,進行的文學創(chuàng)作:你們腦子里可曾有過可怕的想法?我有,經常有……而我無法,不能他它們除掉,所以這會幫我把它們寫下來,我小時候有過很多可怕的想法,我想過如果我父母死了怎么辦?我不能把它從我腦中除掉,不能還是不愿,然后你不愿去想它,但你如果真的陷入腦中,我建議你把它寫下來
我就是這樣做。于是,他就利用這樣的構思,想象了一對姐弟如何因為沒有父母,在孤兒院遭受虐待,逃脫進入森林里,有陷入了新的麻煩——被綁架……當然最后的主題還是父親教的那個:為了真正的信仰,盡管他們都經歷過,
幸福仍然可能,在未來的某個地方,它們會逃出坑洞,在一個新世界中找到救贖,這是他們緊握的信念。這一對姊弟的希望,當她們手拉手,走向競技場,最終站在燈光下。
當A和B長大了,但是卻不愿意再和父母一起瘋的時候(他們老了,還會繼續(xù)“表演”:翻印然后發(fā)一些免費的贈品單給路人,讓他們去領免費的三明治。回頭又自己拿著贈品單找餐廳的服務員和店長,提醒他們這些贈品單是假的)。他們父母卻“玩”得更大了。他們居然根據報紙上報道的,某公路搶劫謀殺的案件,然后自己偽造了兩人被謀殺的樣子。然后兩人居然分開,各自找個家庭隱藏起來。準備等著七年后,當地政府宣布他們死亡之后,才冒出來,表示他們還活著!聽了警察的話,B不相信他們活著,A卻堅持通過線索,找到他們。
A根據一個少年樂隊(“處子的復仇”)的作品發(fā)現了線索,因為那個樂隊唱的歌,就是自己創(chuàng)作的《殺光所有父母》(“殺光所有父母,好讓你繼續(xù)活下去”)。當初A和B就是這樣在街頭彈唱這首歌,然后父親就扮演“正義凜然”的衛(wèi)道士當眾指責兩孩子,路人就出面袒護A和B。
結果真的找到了,因為父親居然找了“處子的復仇”兩兄弟來作為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幫助自己表演。當然A和B也明白了父母的堅持,很明顯他們的父親是把藝術當作自己的生命:這次注定要成為我們的經典之作,這么大的事件會讓我們以前做過的一切失色,但是顯然你再也看不到我們作品的價值了。他們相信:人生就是藝術表演,就是要喚醒大家(你可能不明白或喜歡我們做的價值,但你不能否認它的實用和效果,我們做的一切都能喚醒你們,讓你們重新看你們的生活,這就是我們?yōu)槿藗冏龅?,這就是我們一向的作為,而且是件好事)。
總結起來,方氏家族的表演,A和B父親策劃的作品,其實不外乎兩個重要主題:一、直面恐懼;二、超越局限。因為人面對世界,以渺小對無窮,太多值得擔憂忌諱的事情,不管是對于“死亡”“黑暗”“失去”還是對于“道德”“本性”“習慣”。關鍵是要面對恐懼,超越各種局限,這樣混亂就在“四周”,自己卻安然無恙。
這讓我看到真正的藝術,其實不用很復雜,但是卻需要堅持。至于其手段雖然有“嘩眾取寵”“搞大事情”的特征,但是只有這樣才有效果。關鍵是他們的用心是喚醒人們。而我的經驗告訴我,他們所創(chuàng)設的主題是正確的,有益的,盡管存在著對道德,對傳統的諸多沖擊。
當然,這也讓我加深了一個概念:藝術為什么要與道德糾纏。其實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太多的道德,不行,太多的藝術,不行。然后藝術和道德就是這樣不斷地相互攻訐,相互融合,相互碰撞……17.11.9
E
故事真的不錯,不過Jason導的前半部分節(jié)奏感覺稍微有點問題,但是演的很好啊
行為藝術真是,理解無能。臟話的海報可以完爆這部的。其實整體故事是有缺陷的,編劇的問題固然在,但貝特曼導演功底還有待觀察,不過還是希望貝特曼繼續(xù)在這種另類的故事上走下去。
特別能感受到杰森本特曼的野心,故事是非常好的故事,深度也完全夠,但是差了火候,沒挖的深。
可怕……
kevin wilson's best seller. nice
你以為我們毀了你。那又怎么樣?你自己會有孩子,你也會毀了你孩子。
看得出故事的底子很好,可能是改編角度問題,前半部分略顯沉悶(盡管有父母行為藝術錄像加持),但后半部分漸入佳境。
中規(guī)中矩姐弟親情故事,浪費了如此奇葩的父母和家庭背景設定,好在演員都不錯。
6.9 一對姐弟發(fā)現父母對他們隱瞞的驚天秘密,這個故事本質上是對創(chuàng)造藝術所需要付出的代價的隱喻與解構,然而杰森貝特曼和編劇大衛(wèi)選取了一個并沒有什么野心的改編角度,將重點放到了這對姐弟如何應對這一特殊情景上,將一個可以用來解構藝術與人生的題材改編成家庭情節(jié)劇,不過這也只是視角的不同而已
竟然是15年的片,妮可真是少女呀~她應該多演喜劇的。
Not everyone has fucked up parents.
挺可愛的。內容簡單但是非常清晰準確。
最后雞湯了
看海報真以為是韋斯安德森
挺有意思的的片子
好可怕。。。。。。
Don't be afraid. Own the moment. If you're in control then the chaos will happen around you and not to you. yeah inner peace kung fu panda
7.5。梅糖仙子風格的音樂和影片配合的非常好。嚴肅、邊緣的議題,開放式結局,呈現大于表達,超常的仙境氛圍反而強化了間離意圖下的客觀視點。
喜歡 My parents damage me. Your parents damage you. When you have kids, you gonna damage them too. So what ?
#TIFF2015#情感上完全不能接受的狗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