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愛奇藝出品、米未制作的2019重磅原創(chuàng)音樂綜藝節(jié)目《樂隊的夏天》,集結了反光鏡、痛仰、新褲子、旅行團、鹿先森等31支最具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中國青年樂隊,他們將通過不同主題單元的內容設計及音樂表演,展現樂隊原創(chuàng)音樂魅力與創(chuàng)造力,以此爭奪年度最受大眾喜愛的HOT5樂隊席位。在最強音樂伙伴:摩登天空、太合音樂集團、草臺回聲,以及最大音樂交流平臺街聲的鼎力支持下,《樂隊的夏天》將打造這個夏天最引人矚目的音樂盛事。
在評論這個節(jié)目之前,我們首先應當有一個基本的共識:這個節(jié)目,如片頭所描述,是一個“情感類”“真人秀”“綜藝”節(jié)目,巧妙地回避了什么是好音樂,什么是好樂隊,音樂的價值和意義等讓人頭疼又不能變現的話題。
節(jié)目的賽制非常明確,360個普通樂迷80%是90后,專業(yè)樂迷一半是自以為懂音樂的潮圈達人,另一半是裝作很懂音樂的收費樂評人,投票理由只有一個:是不是喜歡。再進一步分析,這個節(jié)目的核心運營本質,就是挖掘年輕人對聚會和音樂節(jié)的狂熱,對獲得認同、具備時代感的渴望,加上某個樂隊、某首歌所關聯的情感回憶。在此基礎上,樂隊不羈或者詼諧或者不知所云,和跌宕命運對抗的悲壯、困頓、義無反顧,樂隊內部的默契或者沖突,參與者之間的基情或者強行CP都只是錦上添花的調味品。至于比賽的結果,為什么這些樂隊被選中參加節(jié)目,為什么某只樂隊在特定節(jié)點被淘汰,最后到底哪些樂隊獲得好名次,不用陰謀論,就是唱片公司操縱的結果。
從結果看,米未成功地再次營造出年輕人代言的身份,獲取了巨大的關注和正面認可,摩登天空(旗下痛仰,海龜先生,新褲子,旅行團)、太合麥田(旗下張亞東,下屬的赤瞳簽了刺猬和click#15)以及以推出偶像為目標的霓霧娛樂(旗下盤尼西林)的樂隊都拿到了好名次,其他參與的樂隊也通過平臺提升了自身的價值,觀眾收獲了一臺精彩紛呈的樂隊表演節(jié)目,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這個節(jié)目最成功之處,就在于沒有過度透支觀眾對音樂和常識的認知,也沒有太過度的消費樂隊的真情實感,通過一系列巧妙的臺本設計,賽程的進展充滿了戲劇性甚至具備了相當的合理性,負面的評論很難具備足夠的說服力去影響節(jié)目的聲譽,這一點不得不佩服馬大公子的格局和眼界,米未可能將成為未來十年二十年年輕人信賴的一個娛樂品牌。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講,可以看到中國年輕人太缺乏這樣一類健康、積極又能抒發(fā)自己的活力和積極性的娛樂交流平臺。
這個節(jié)目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它和米未操作的奇葩說一樣,呈現出一股非常動人的勃勃生機。樂隊在舞臺上的表現以及嘉賓的點評和互動,在大部分時間還是尊重音樂和常識的,呈現出一種相對不虧心的真實。樂隊的花絮中的交流和表現中,在有分寸的引導下都呈現出了自己有個性的面目,卻并沒有過度狗血或者賣慘。隨著比賽進入到激烈競爭的階段,樂隊確實都在努力拿出好的作品和狀態(tài)去呈現自己對音樂和表演的理解,每場演出都能夠非常飽滿和用心的去對待,能讓人充分的感受到少年心氣的氣質。
其實樂隊,和奇葩一樣,其實都是這個社會中比較畸零的人群。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的世界,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奮斗和努力,但是未必能獲得和庸常人一樣的認可和回報。樂隊尤其如此,他們追求的是崇高,但是獲取的是虛無,尤其是那些非常優(yōu)秀,但是根本上不了這樣的節(jié)目的樂隊,他們是一代一代獨立思考者的聲音,是時代的回響。他們所獲得的是被普通人嘲笑和蔑視,顛沛流離。最后一期新褲子請反光鏡的吉他手助演,就提到先是邀請的后鯊吉他手曹璞,曹璞說我發(fā)過毒誓,參加綜藝就天打雷劈。說實話,這是獨立音樂人的基本態(tài)度,不為了名利賣笑,不為了流量出丑。當然,我也能理解許多樂隊的初衷,尤其以馬東販賣情懷的能力,連痛仰都能為了推廣音樂被忽悠來,年輕樂隊當然毫無抵抗力。
在可以看到的未來,音樂必然無法擺脫商業(yè)的侵蝕,操縱和扭曲,然而這對恰恰是對真正喜歡音樂的人提出的一個入門題目:如何找到真正有價值的真音樂?答案也并不復雜:離娛樂和綜藝遠一點,找到的機會會大很多。
最近土土打開社交平臺
都被一些奇奇怪怪的代號刷屏
什么新褲子、反光鏡
痛仰、海龜等等……
后來才知道他們是在追一個綜藝節(jié)目,
叫《樂隊的夏天》
繼民謠、嘻哈、街舞、籃球之后,
愛奇藝終于對搖滾下手了。
看節(jié)目的朋友應該都有注意,
所有的樂隊都是長袖長褲護身,
當然是為了遵守制度遮紋身。
不僅如此,有些歌詞都「清過了」。
新褲子的歌詞“我不是電腦,我不是流氓”,
上節(jié)目就把詞改成了“我不是電腦,我不是國王”。
樂手們身上的紋身雖然無法在電視露出
但“越不想讓人看就越想看定理”發(fā)作
這就為你們扒開臺上搖滾樂手的衣服, 看看私底下他們的紋身是怎么樣的。
海龜先生
海龜先生樂隊每次出場,必定是裹成木乃伊。
但是由于貝斯手蔣晗過硬的審美和搭配能力,
每次出場的造型服飾都是由他一手操辦的。
只想問,他們表演時熱不熱?
每次的造型都讓我覺得他們參加的是《樂隊的冬天》。
他們自己也發(fā)微博調侃過蔣晗不能露紋身這件事。
現實中的他,
雙花臂+花胸+穿孔+花脖+擴耳。
只不過他的花胸,
只有在個人微博里隱約可見冰山一角。
反光鏡樂隊
反光鏡樂隊中的三位成員都有多多少少不同程度的紋身。
在節(jié)目中他們也是外套或內搭長袖來解決這個問題。
只不過這個配色有點熟悉的感覺…
百度美團餓了么實力出道!
成功轉型為中國朋克樂隊領導者
生活中他們的紋身差不多是這樣的。
其中鼓手兼和聲葉景瀅有一條大花臂,
貝斯兼和聲田健華名列第二。
痛仰樂隊
成立于1999年的痛仰樂隊(Miserable Faith)
是當下中國享有最高聲譽的搖滾樂隊之一。
在兩兩對決賽中,痛仰樂隊和面孔樂隊同臺比賽,
兩隊比賽結束后,
因比賽差距太大,最終痛仰樂隊被淘汰。
痛仰樂隊在節(jié)目中
也穿了花襯衫、夾克和工裝上衣,
且配色和印花都更加醒目。
現實中的他們個個都是大花臂
對痛仰樂隊稍微有所了解的應該都知道。
痛仰的標志是個小哪吒,
有人這樣解釋:哪吒是一個叛逆者,敢于反抗世俗。
許多他們的粉絲也會把這個標志紋在身上。
面孔樂隊
這個歷經萬千在搖滾圈打拼三十年的老牌樂隊,
平均年齡可能比參賽的其他樂隊都要大。
面孔樂隊在節(jié)目中的色調永遠是“黑衣人”,
看起來特別神秘……
這支1989年成立于北京的樂隊,
在30年里見證了中國搖滾最輝煌的時期,
創(chuàng)造過搖滾專輯的銷售奇跡。
其實他們的實際年齡是一幫50多歲的爺們…
但怎么看都是30出頭。
脫下衣服的他們中,主唱陳輝是雙花臂。
他的年齡也是快50了,
節(jié)目中音色清亮,毫無瑕疵,
飽含著一種歷經滄桑的透徹,卻依然充滿了少年感。
鮮艷的日式風格很是吸睛。
看來保持年輕的心態(tài)真的很重要!
另一位貝斯手歐洋也有大花臂~
即使遮住紋身,修改歌詞這樣的事情在繼續(xù)發(fā)生
但仍然無法否認這是今年夏天最好的一檔音樂節(jié)目
也并不影響一群熱愛音樂的人聚在一起。
他們不是被金錢,粉絲包裝的偶像明星
他們是為自己發(fā)聲,對世界思考的一群人。
有時候你無法讓這世界變得更好,
但你仍可以讓自己不要變壞。
就像在不能露紋身的日子里,
你依然可以好好保養(yǎng)她,
直到未來的某一天。
對樂手紋身的“重災區(qū)”就介紹到這里了,
如果有遺漏歡迎各位補充。
首先說一下我是97年的,我自身對搖滾樂也沒有太深的了解。
我不了解上個世紀的樂隊,什么面孔、痛仰、反光鏡的歌我都沒聽過,這31支樂隊中大部分我也不了解。
但是,即使我對他們如此陌生,但我聽了還是心潮澎湃,特別是面孔的《夢》,這首歌寫在1992年,比我都大七歲,但是并沒有給我一種距離感。
也許,這就是音樂的魔力吧,今天我?guī)е鷻C看完了整集節(jié)目,給我的感覺就是“炸”。
但是我感覺把搖滾樂關在一個演播室中表演是非常減分的,四星我全部都是給樂隊的,如果是在室外做這個節(jié)目,我會打滿分。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理解。
說實話,現在那些年輕的“鮮肉樂隊”真的已經丟失了音樂的本真,這個男團那個女團,音樂永遠都不是第一位。
即使是這樣,這些“鮮肉樂團”隨便哼唱兩句就可以登上各大榜單,成為大街小巷都在播放的熱歌。
小鮮肉們隨便拋個媚眼,就會登上各種熱搜,反而真正在做音樂的人只能奔忙在各個音樂節(jié),livehouse來維持生計。
這不公平,但我無能為力。但是,搖滾樂手在臺上唱出自己的時候,真的好帥!
播客《搖滾典禮》的主播史蒂文·海登說,“當人們談論到搖滾樂時,他們總會在腦海中出現這么一個畫面:一支四五個家伙組成的樂隊,他們抽著香煙,穿著皮夾克,紋著紋身——像這樣一支樂隊從默默無聞中出現,并且瞬間成為搖滾文化的代言人。但這種樂隊毫無疑問再也不會出現了,即使有的話,如今也沒有了他們耐以生存的土壤。”
搖滾的土壤真的在不斷減少,但還好還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堅持,真好。
搖滾真的要死嗎?
答案是肯定的,沒有。
我們需要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搖滾不死!?。?!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愛好,搖滾樂可以給我?guī)砀袆?,而“雞你太美”可以感動你。這沒什么,peace&love)
疫情突如其來,不過我知道樂隊的夏天一定會再回來!
———————————————————————
夏天過了到冬天了。
粉絲熱情該退的也退的差不多了,樂隊熱度已肉眼可見的速度直線下滑,真正的樂迷希望樂隊能一直產出好作品,我們一直在。
前段時間看到新的一季樂夏擬請的名單,希望樂隊熱度不減,也希望第一季的那些樂隊一直被記得。
———————————————————————
好多老朋友,因為樂隊的夏天重新聯系了起來,聊起了音樂,隨著節(jié)目結束,可能又要投入到緊張忙碌的生活中,感謝樂隊的夏天帶來的音樂和感動。
一整季看下來,說一下自己心目中的hot5,新褲子,刺猬,mr. miss,青年小伙子,click#15,排名不分先后。
已經開始期待第二季了,我覺得第二季會比第一季更好看,節(jié)目組經過一季的洗禮,對樂隊的生態(tài)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一季有更多的經驗,本季的成功會給好多在觀望的樂隊信心,中國的好樂隊真的非常多,希望他們能帶來一波新的搖滾樂熱潮。
————————————————————————
上半場最佳,第一刺猬,第二新褲子,第三九連,最垃圾曼尼東林,你真的不配前五。
刺猬里面用了新金和后搖的元素,情緒鋪陳很到位,本場最棒的歌。
新褲子一如既往的好,歌詞深入人心。
九連真人的歌很好,振聾發(fā)聵。
下半場最佳,第一新褲子,第二刺猬,第三click#15。
新褲子????,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沒有理想的人才傷心。
刺猬終于唱生之向往,很感動。
click#15技術真的好,Funk這種曲風值得更多人聽到。
比起痛仰,我更喜歡痛苦的信仰,一裝南方開開太久了,這種壓軸金曲看過太多遍了,很安全,但沒驚喜。
盤尼西林還是一如既往的不好。
這期音樂性的東西不想多說,好和不好也是我很主觀的感受,曲終人散場,感謝夏天陪伴。
…………………………………………………………………………
我不太懂盤尼西林好在哪。
本期最喜歡的前三的表演,第一刺猬,第二click#15,第三旅行團。
《頭上的包》是我個人非常有感情的一首歌,我們大學寢室的室友川兒,他是一個特別俠義心腸的人,人很沖但人很好,隨時會為朋友兩肋插刀,當時我把這首歌推薦給了他,感覺和他氣質特別符合,一晃大學畢業(yè)七年了,各自在不同地方努力,現在我和他都成人民警察,明天他結婚,希望他一切順利。這次刺猬選了blues口琴作為他們的撒手锏,讓我想起鮑勃迪倫第一次把民謠插上電的感覺,直擊內心,副歌是點睛之筆,子健太牛啤。
click#15是這期第二喜歡的表演,ricky和楊策從音樂性和藝術性上都是最厲害的。
旅行團是這期第三喜歡的作品,舞臺呈現很棒,編曲特別牛,情緒的鋪陳非常到位!
海龜這期很可惜,感覺水平在很多樂隊水平之上,但這首歌拼貼痕跡太嚴重,不算最好呈現,可能就好好演一首ska可能更保險。
對張曼樂改編的紅河谷無感,我不太明白為啥他們分那么高,音樂性非常一般,可能就是因為比較炸吧,我還是最喜歡野孩子那個版本的紅河谷。
痛仰可能是最具推廣價值的樂隊,他們的歌真的非常適合廣場舞,可以火到各大賣場和發(fā)廊那種(這里沒有貶義),總比每天聽鳳凰傳奇好。
新褲子還是那支新褲子,沒有什么可說的一如既往的好。
面孔太硬了,不是所有歌都適合改編成重金屬,選歌有點失誤。
九連是我很希望大火的一支樂隊,他們的立意更高遠,這次加入童聲合唱團,是點睛之筆,希望在今后大有作為。
最后樂隊的夏天馬上就要到最后一期了,希望樂隊們能發(fā)揮自己最高的水平,留下更多的好歌,其實誰第一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將好的獨立音樂推廣出去,這些優(yōu)秀樂隊值得在主流樂壇有一席之地。當然,中國的好樂隊真的不止這些,希望樂隊的夏天年年都來,屆屆優(yōu)秀!
…………………………………………………………………………
其實這期沒啥好說的,click#15最優(yōu)秀,ricky唱的一絕,楊策鍵盤彈的出神入化,其實這首不太像傳統(tǒng)的Funk,Funk味主要來自的吉他,貝斯,這次全靠鍵盤和采樣吊著,開頭還有些depeche mode式的電子采樣,真的挺酷的 ,這期心中的number 1。
第二我想給mr.miss,樂迷之前在微博上詬病人家拉票,我覺得無可厚非,每個樂隊都在積極爭取機會,上個大舞臺不容易,獲得這么大的關注度也不容易。這首《秋別》很細膩,波薩諾瓦引起極度舒適,慵懶的小號,帶來種微醺的感覺。咦,我的紅酒呢……
痛仰作為一只勞模樂隊,關注度最高,歌傳唱度最高,只要做自己就妥妥晉級,上回的《我愿意》聽的樂迷挺不愿意的,這次直接上《西湖》這回就舒適了,直接最高分,這些樂迷就配一直吃殘羹冷炙,唉,不想說了!情懷是快消品,希望老樂隊再寫點兒好聽的新歌吧!
…………………………………………………………………………
這段時間這個節(jié)目是我最大的一個精神支柱,看著自己熟悉的樂隊一點點走進大眾視野,我感覺我真的倍受鼓舞,去tm的現實,去tm的五險一金,去tm的生老病死,去tm的循規(guī)蹈矩,去tm的傻逼同事,去tm的所有操蛋事兒,我就想跟這些傻逼說一句,好東西就是好東西,老子十多年前喜歡的東西擱在今天依然牛逼。
本場最佳新褲子、旅行團、刺猬、盤尼西林、九連真人、海龜先生、面孔、mr woohoo。
樂隊和評審的這種交互特~別~好~。這個節(jié)目挺牛逼的一點是給大眾樂迷推薦了好音樂,還告訴了音樂怎么個好法,樂隊與樂評人在交流的過程中也交換了看法,雖然有些樂評人真的屁股坐得挺歪,但是通過交流讓樂迷、樂評人和樂隊共同養(yǎng)成也算是這個節(jié)目的一件功德。
………………………………………………………………………
加更一期,眾所周知,專業(yè)評審席劉陽子,王碩各有一檔播客節(jié)目,都在播客節(jié)目中對樂隊的夏天有所品評,聽完西海之聲103期和壞蛋調頻之樂隊的夏天第七期(上)兩期節(jié)目。我想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西海之聲里劉陽子對自己被噴倒的苦水,主要是圍繞幾點:一是節(jié)目組策略剪輯造成的怒漢人設;二是自己聽的多,見識廣,而且審美并不狹隘,只是這些爛曲不入法眼,不投票自有理由;三是遭遇到了很多無腦噴。
我逐條說一下:第一,剪輯的確感覺劉陽子是個聽本土老搖滾不接受新鮮類型的怒漢,聽完在西海這片“自留地”發(fā)表的言論后,顯然他不只聽中國火,但怒漢的帽子沒白扣,一點都不冤枉。作為一個喜歡樂隊音樂,獨立音樂多年觀眾,肯定知道這些專業(yè)樂評人肯定涉獵的東西很廣,在業(yè)內都摸爬滾打好多年了,剪輯出來的效果我也知道只是效果,無非是制造話題和吸引流量,不會被干擾。說句題外話:在裝.b的世界里,先暴露自己喜好的極易淪為鄙視鏈的底端。
第二,公允的說西海之聲的節(jié)目不錯,里面有很多挺有用的音樂分享,有些樂隊現場錄音甚至有聲音文獻價值。但是這期我在聽節(jié)目的時候,著重聽了一下話里的邏輯,也聽到一些漏洞。很難想象作為一個媒體人不知道策略剪輯的存在,節(jié)目把樂評人的評論成段剪輯出來的,沒看到對語句有切分,這種剪輯真不算斷章取義,這叫敘事效率。和子健聊d22的素材沒剪進去一點兒也不可惜,娛樂節(jié)目不是自媒體,關注自媒體可以說是小圈子的同好,娛樂節(jié)目要推向大眾,畢竟在d22看過演出的是少數(相比娛樂節(jié)目觀眾),沒有經歷,很難共情。我覺得節(jié)目組從第一期惡意剪輯青年小伙子等樂隊引起不滿之后,一直在學習做最正確的取舍,這點很厲害。
第三,正如劉陽子所說,音樂有好壞之分,我覺得觀眾群體也有好壞之分,不要把所有觀眾都假定成無腦粉絲,這個節(jié)目的核心受眾多數還是很理性的。既然覺得自己是對的,就不要看評論;既然想看評論,就接受一下中肯的意見;既然有人罵你,就學彭磊把他們拉黑,我覺得這種是個比較正常的邏輯。因為和傻?扭打在一起的時候,自己與傻?無異了。
最后想說的是,西海之聲加油吧!
壞蛋王師傅這期和B6老師聊的,個人覺得挺棒,建議配合樂隊的夏天一起使用,具體內容就不展開了。
————————————————————————
首先說一下樂隊的夏天的節(jié)目組,配合度非常高,豆瓣短評,哭著喊著讓襠偉來,襠偉就來了,對前期punk的鬼畜混剪也做了道歉,非常有誠意了。
這一集最喜歡的是新褲子,舞臺、表演和現場互動都特別????,在視覺、聽覺上都是很有沖擊力的表演,視覺藝術、聲音藝術和行為藝術(這里行為藝術沒有貶低的意思?。┑募?,是我心中的本場最佳。
面孔和張曼玉......抱歉和羅琦的合作本場最完整的一首歌,這一對兒是氣質最接近的搭配,沒有相互遷就,只有相互成就,怎么聽怎么爽。不過羅琦的張曼玉仿妝是怎么回事兒,有點兒出戲,仿佛看到那年草莓上的張曼玉。
刺猬這場選的斯斯與帆,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原版,整首表現力沒的說,是刺猬大名曲了,不過改編版有點兒像是兩首硬捏在一起的歌,不過現場應該挺不錯的,收獲了全場最高分。從賽程上看,刺猬是最聰明的,第一首貓川老師的鍵盤,第二首的石璐都喊麥和子健的改編,第三首的大提琴,還有這首的純美女生,可謂是拳拳到肉,首首扎心,四首都很有記憶點和話題度。這么一支優(yōu)秀的樂隊,要是不火,真是天理難容了。
然后,我想說一下抄襲這個事情,其實我也不是專業(yè)的樂評人,樂理也不懂,不過歌還是聽過一些的。節(jié)目上某個國內英倫風樂隊的歌和綠洲的太像了,真心聽不下去。首先,英倫九十年代那些????閃閃的樂隊,浪子,綠洲,山羊皮,pulp,blur…你聽哪個不行,非得聽他那口蹩腳的英語和扒來的旋律么。其次,英倫音樂最好的時代過去了,聽英倫音樂的最好時代也過去了。
最后,黑刀老師們可以別說話么,聽您們說話生理上會引起極度不適,伴隨惡心,頭痛,胸口一團怒火往天靈蓋上涌。不過壞蛋調頻王師傅每次發(fā)言都會引起極度舒適,要不以后發(fā)言就都找他吧,在這謝謝節(jié)目組了!
………………………………………………………………………
刺猬太棒了,白日夢藍聰明的加入了大提琴,成功跳出了有些像the cure的love song這首歌的影子,在這種競技性的比賽里,合理運用嗩吶,小號,手風琴,口琴,薩克斯,大提琴這些音色都是非常抓人的,現場觀眾看來非常吃這套(參考盤尼西林和九連真人),刺猬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出色的演繹贏得了比賽。
黑撒也是支老牌樂隊了,安可曲流川楓與蒼井空(樂隊的夏天版本名字改成了校花與流川楓)的確更適合不插電,也是他們最多人合唱的大名曲了,如果比賽用這首可能更能打 。
click#15真的很棒,舞臺表現力沒的說,奈何Funk曲風太小眾,別說James brown、Rick James這些牛人,可能知道王子這種大神的人都不多,就算這些大神親自參加比賽也不一定能贏,so不用太在意,Funk這種曲風對于缺乏律動感的中國樂迷來說的確是需要一些門檻的,所以輸了也不丟人。在此希望有更多人對不同的曲風都有涉獵,只有自己聽的足夠多,有足夠的審美了才能知道什么是好東西,避免吃屎,別一天天就知道一裝南方開。
最后我就想知道石璐為啥哭了!
————————————————————————
Click#15是本期最大的驚喜,把Prince那套Funk的東西傳承的特別好,Ricky的??形象讓我想起David Bowie,而且那騷勁兒也特別像。(來來來,有個共鳴的舉個爪)
盤尼西林歌選的好,樸樹的new boy歌曲本身太深入人心了,小樂剪出來的鏡頭和狀態(tài)都特別裝b,這種怒漢人設挺容易崩的,不管是愛奇藝米未也好,還是他們經紀公司也好,不要竭澤而漁。
新褲子的《花火》聽哭了,情緒的鋪陳,歇斯底里的嘶吼,一切都很完美。
————————————————————————
刺猬改編完全忘記原唱......好像你們杰哥這首歌之前也沒聽過,說忘記原唱不準確,子健不洗澡這個梗call back太妙了。
這期刺猬,九連,海龜改的挺棒的,石璐的鼓太有魅力了,上一個喜歡的女鼓手還是kid rock的黑人老姐姐。九連小號和嗩吶jam非常有感染力,他們音樂仿佛下了藥,會引起雞皮疙瘩,想要排尿,心臟加速等生理反應。海龜雷鬼段落,還有滑棒吉他,印象都非常深刻。
這期最大槽點就是以丁太昇為首的部分樂評人大明白,別看丁太昇在那邊狂和稀泥,屁股也是歪的很。我認為鄧柯的起承轉合理論完全是初中作文思維,比賽應該提升評審的審美,沒滿足心理預期就是爛,誰說慢歌就應該改成躁的才搖滾,沒改成《我不愿意》就不好,搖滾的定義也太狹隘了!
今天早晨看到壞蛋調頻王師傅被節(jié)目減掉的一段視頻物料,在痛仰《我愿意》時候的一段評論,說的在理,有興趣的可以移駕到壞蛋調頻微博看一下。
————————————————————————
新一集更新評論,節(jié)目漸入佳境,之前被減掉的樂隊最后都有呈現,姆們老姐姐謝謝您的尊重!首先加一分。
而且預測對了兩大遺珠mr.woohoo和mr.miss,劉戀又美又機智,matzka不負眾望,成功復活?。??ω?)心滿意足臉)
不過后期把鮑勃瑪利的照片貼成鮑勃迪倫的照片,您咋不貼個海綿鮑勃的照片,形象也差太多,這太不專業(yè),太露怯了,感覺算個事故了,畢竟聽音樂的人不光耳朵尖,眼睛也尖,都不如糊弄個臧鴻飛臟辮的照片,可能都沒那么明顯!
言歸正傳,這期最感動的還是刺猬樂隊那段,記得第一次看刺猬演出在沈陽的旋轉木馬(一個特爛的場子,不過演出特棒,最重要的是這次我還有幸?guī)痛题u了票),和子健在廁所擦肩而過,拉著石璐合照,一晃都八年了,節(jié)目上《火車》前奏一響,子健歌聲一出,直接飆淚,當年的熱情一點兒都沒變。
彭磊總結發(fā)言也是看得我一把鼻涕一把淚,跟他們一起玩起來的樂隊肉眼可見的老了,不過多虧了搖滾樂,讓我們千帆盡過,仍是少年。
————————————————————————
第二期剪的好很多,沒把Funk整成鬼畜,我真是謝謝您了,九連真人肉眼可見的好,matzka分好低,mr.miss分好低,刺猬樂隊子健各種反應鏡頭,表情包算是攢夠了,感覺比吳青峰鏡頭都多,人家都沒說話強行加戲,也太逗了,粉了粉了。
————————————————————————
真是青年小伙子的鏡頭太少了,基本是反應鏡頭,完整的歌竟然都沒有剪進正片里,僅有的歌曲片段和"我要吃烤鴨balabala"混剪到一起,簡直太不尊重了,偶像男團
都有一首完整歌的時間,青年小伙子不配一首歌么,而且曲風直接被粗暴的劃歸到朋克范疇有點兒粗暴和草率,票數這個事情隨緣,但希望節(jié)目組對真正喜歡音樂的人多一點兒敬意!我代表老姐姐們謝謝您了! 青年小伙子的部分看完五味雜陳,他們的受眾靶向性特別明顯,喜歡他們主要都是八零后九五前的這一波人,童年家里起碼能買得起一臺游戲機的城市的小康家庭(粗略劃分一下),大多都有一個舅舅、叔叔、表哥、表姐之類的角色存在,帶他們經歷了華語樂壇最黃金時期的洗禮。喜歡他們的一秒就懂,不喜歡他們的,需要安利他們在一套價值觀,太難了,不過他們的圈子非常穩(wěn)固,是那種七老八十都不會過氣,有一幫忠實擁躉支持的樂隊。安利他們也有個捷徑,可以聽聽他們的電臺節(jié)目跟宇宙結婚和日談公園。
當我知道有一檔新的搖滾綜藝節(jié)目《樂隊的夏天》的時候,我的內心沒有掀起什么波瀾。但是刺猬樂隊的鼓手石璐談到子健時說的一段話打動了我:“因為我認可他的才華,他身上的缺點就算像星星一樣多,當優(yōu)點出現的時候,就像太陽升起來了一般,所有的星星都不見了。”
在看完前四期節(jié)目之后,才發(fā)現原來刺猬的這段采訪和相關的排練花絮以及最后的現場演出都是整個節(jié)目的最高光時刻,也是這個節(jié)目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還有就是旺福給吳青峰改編的那段都挺有觸動的。要說不足之處也有很多,包括有:
入選的樂隊風格單一,以流行搖滾為主。哥特后搖自賞夢泡電子氛圍等一個都沒有。
摩登系樂隊占據了大半,不如直接改名為《摩登的夏天》算了。
搞淘汰制和Top5以及復活環(huán)節(jié)其實挺low的,這和做樂隊的初心有點違背。
改編環(huán)節(jié)適合歌手,不適合樂隊。樂隊就是展現自我風格的,應該讓他們表演一些他們很少在現場演出的非成名作。
已經不能用硬廣來形容在節(jié)目中反復插播這些金主爸爸的做法了,哪怕用跪舔也不足以形容其萬分之一。建議節(jié)目編導去看看b站的《Gamker攻殼》或《我住在這里的理由》這兩檔節(jié)目,學習一下他們是怎么聰明巧妙地做到讓大家甚至覺得這種簡短幽默的“猝不及防”才是正片的做法。
不過說實在的,這個節(jié)目的確沒有那么糟糕。進步的地方有:
部分樂隊被采訪的時候說的話挺真誠的。
相比幾個超級樂迷在現場對同一首歌的夸獎,他們在持有不同意見的時候感覺更真實一些。
如果是真的以一檔推薦搖滾音樂為主題的節(jié)目來評判,這檔節(jié)目還是更像綜藝而不是一個純粹的音樂節(jié)目。但至少,還有刺猬,這大概是能支撐我看下去的理由。
我理想的搖滾節(jié)目是這樣的:
風格化多元,英倫哥特后搖自賞夢泡電子氛圍甚至前衛(wèi)實驗噪音都可以邀請過來。放眼國內所有和樂隊相關的節(jié)目,幾乎都是各大音樂節(jié)上每屆都不變的老面孔,這些樂隊可以邀請,但數量不用太多。主要機會還是多留給一些沒有大型音樂節(jié)演出機會,但在各個搖滾分支音樂領域中有號召力,被樂迷認可的代表性樂隊和新晉樂隊吧。比如后搖的話,可以邀請惘聞,文雀,琥珀等。其他風格的代表樂隊就不一一例舉了,總之不是集中在單一化的風格上。
此外,如果為了節(jié)目流量考慮,完全可以增加一個彈唱類女歌手類別,比如曹方和陳綺貞,雖然他們不是以樂隊的名義,但他們兩個人相比在《樂隊的夏天》中兩個被群嘲的男團才更有資格代表搖滾的精神,也更能為節(jié)目帶來可觀的流量。
不要再玩那些選秀節(jié)目早已經玩爛的什么淘汰制復活制了,來點新意好不好?更何況哪怕幾個樂隊都是同一類型比如后搖,也不能通過誰晉級就代表誰水平更高,最多只能說明當時現場表演的狀態(tài),哪怕是專業(yè)樂評人或音樂制作人,也無法給出一致的高低評判。因為相比樂手的技術水準和現場感染力,最重要的是他們通過手中的樂器傳達出他們的想法是否真正有打動到每一位臺下和手機前的觀眾樂迷們。
請多拍多剪輯一些樂迷和臺上知名樂評人,音樂制作人,還有其他樂隊對臺上的樂隊表演之后的不同意見,而不是每次表演結束全都是一味的贊美。多點坦陳和真實,少點套路和劇本。
現場除了邀請那些知名大咖給樂隊演出點評之外,是否可以邀請多一些真正的專業(yè)樂迷來說說?比如全國各地Livehouse的主理人,演出廠牌的創(chuàng)辦人,甚至還可以包括隔三差五就去各大Livehouse看現場直接從樂隊手里收各種原版唱片的骨灰級樂迷,比如“三千世界”。而不是那群現場尖叫的迷妹們。我到不是對迷妹有意見,而是覺得這種刻意營造現場氣氛的制作手法實在太low了。根據我看過那么多場Livehouse現場的經驗,臺下大多數觀眾們都比較內斂,沒有那么奔放。
贊助商盡量尋找和樂隊相關的品牌,比如Fender,Marshall,或者Converse、Vans也可以,還有一些國內原創(chuàng)的靜釀啤酒。這樣在現場表演的時候也可以大大方方地多給一些鏡頭在他們的樂器音箱或鞋子上,樂迷也不會太反感。甚至還可以在采訪環(huán)節(jié)中,讓樂手成員們聊聊手中的琴和腳上的鞋,再喝幾口啤酒,這樣都比在節(jié)目中讓一個穿著皮夾克酷酷的大老爺們喝什么酸酸乳果果昔來得更自然一些吧。
主持人可以邀請喜歡搖滾的影視明星來,比如黃覺,我覺得他說話特幽默,人又帥氣,本身自帶流量,關鍵他是真的喜歡搖滾音樂而且又懂搖滾。不過考慮到《樂隊的夏天》是愛奇藝制作的,要把馬東本人換掉,估計太難了。
一句話總結:首先是搖滾音樂節(jié)目,其次才是綜藝。所有節(jié)目效果都是為搖滾音樂本身服務,而不是讓搖滾音樂去為綜藝服務。這才是一檔在鋪天蓋地千篇一律的選秀綜藝中突破并且真正可以引領“樂隊”潮流的音樂節(jié)目。
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也許在某一天照鏡子的時候,發(fā)現跟我一樣覺得自己很懦弱,變得很虛偽,就很油膩的時候,我覺得那個時候應該要開始再看點童話了。我想搖滾樂有兩點是當時吸引我的原因,第一點是它的誠實,第二點是它的勇氣,誠實就是知道比如像國王沒有穿衣服,作為一個誠實的人,不管父母怎么說,他就是沒有穿衣服。勇氣就是,不管這個國王身邊有多少兵丁或者再困難,就是要把事實說出來。我希望大家愿意承受身體上面的痛苦,愿意承受工作上的不幸,但一定要保守自己最純真的那顆心。靈魂的自由是第一自由。
李紅旗穿著oversize的黑西裝,帶著烏黑的墨鏡,額頭淌著剛剛演出流的汗,在一個綜藝節(jié)目里,在幾百個觀眾面前,用不標準的普通話一字一句講完這段話。我癱在沙發(fā)上在手機面前心臟仿佛漏拍了整整一分鐘,我恍了恍神,仿佛從他不動聲色的表情里看到他用悲憫的眼神溫柔而殘忍地質問了我所有的自欺欺人,看透了我全部的悵然若失。這一刻,仿佛就是這個節(jié)目在這個夏天存在的意義。
這并不是一段多么深刻難解的哲學,甚至是再淺顯不過的勸誡??梢粋€中年男人就這樣兀自說出來,那個場景的生命力堪比千軍萬馬,他最樸素的話語卻勝過所有華麗的辭藻。你看,他在問你:你還記得那個大聲喊出國王沒有穿衣服的男孩兒嗎?你敢回答嗎?
節(jié)目接下來進行的這幾周,這段話一直在我心里回響。我想起了過去那些年,想到了過去每一個糟糕無比的自己。想到了那個曾經因為自我否定而在無邊的黑暗中掙扎的自己,想到了曾經被人誤解然后干脆放縱自己的陰暗面肆意生長的自己,想到了曾經因為理想失意就茍且度日彷徨不前的自己.......
23歲到27歲那幾年我在歐洲讀書,承受著沉重的課業(yè)壓力社交恐懼和無邊的不被理解的孤獨,我曾連續(xù)幾個月整夜失眠到凌晨四點,然后早上七點多起床去上課。我對自己失望,對人性失望,對世界失望。我知道自己出了問題,自己給自己醫(yī)治,我試過一個人運動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去跟陌生人交朋友,在無數個回合的崩潰又重建后終于從深淵里爬了出來。30歲之前我以為我想清楚了所有的道理,我可以做很好的傾聽者和表達者,我給自己所有的行為附上冠冕堂皇的思想支撐。那些我在精神的困頓中站起來后極速成長所想明白的東西,我覺得我足以靠這些走過這一生,我以此為榮,卻怎么也沒有想到我其實是帶自己走進了另一個自我催眠的困局。我停止了思考,停止去面對自己的內心,我開始從眾做所有最俗不可耐的事,我以為這就是生活的本質,活著的意義不過就是活著。誰能想到,在這個夏天就這樣毫無防備的被李紅旗這段話戳中然后啞口無言,并在這一刻如此自慚形穢。
我竟忘了……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呢……
1.需要努力擺脫掉比較和競爭的語境,相信所有樂隊是一種相互補充的關系。努力克制自己里面那個想要碾壓他人和證明自己的,那種卑賤的靈魂。2. 在一個極其逼仄的表達空間內,盡量持守誠實、忍耐和愛心。
在節(jié)目之初, 海龜先生的微博里有這樣一段話。回顧整季節(jié)目,他們確實做到了。我并不是以此批評其它樂隊,我當然明白尋求勝利是為了繼續(xù)表達的真誠之心,只是這樣的疏離清醒確實是海龜先生與眾不同的氣質。
整季的五場表演,其實除了前兩首歌分數高以外,后面幾首都在淘汰的邊緣,他們不是不知道觀眾要什么,正因為清楚的知道,他們才始終恪守自己表達的本心,沒有一絲雜念。會難過么?會的??墒请y過是被制造出來的,是很快就會被遺忘的??扇暨`了心去做了討好和諂媚的東西,那是實實在在的虛偽,是會長久存在在自己心里的羞愧。分數什么都不代表么?代表的。代表在這短暫的幾分鐘之內,表演能跟現場抽樣調查的這幾百個人達到共情的程度深淺,高分的表演一定是有其獨特表現力的,這樣的評選方式對綜藝節(jié)目來說也是公平的??扇绻砰_整個時間長度和觀眾數量的限制,高分作品和低分作品又站在同一水平線上競爭,熱鬧結束后健忘的我們各自在音樂中尋找各自的寄托,音樂會留下來,價值觀會留下來,而分數不會留下來,表演者要始終相信觀眾有品味真誠的能力。
對于我來說,海龜先生的這幾場表演都在我這里留下來了,他們每一場表演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完整獨特的藝術氣質。
第一次,他說:我跟你描述一個靈魂。
第一眼就被驚艷,四個人光是站在臺上就如同一出舞臺劇,那種克制又肆意的性感讓人有片刻失神。主唱揚著脖子幽幽唱著和緩悠揚神秘不明憂喜的歌謠,吉他聲曖昧,貝斯聲優(yōu)雅,鼓聲飄逸。拉開了那個男孩兒第一次跟我們見面的序曲。
第二次,他化身為海妖,亦正亦邪。
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狂風暴雨,海中掀起一陣巨浪。你驚慌逃走,卻發(fā)現原來是個未成年的小海妖探出頭來,露出嬌憨頑皮的笑容。他的獠牙還沒有冒出尖角, 他皮膚上的鱗片還沒有長齊。 它在夜光下扭動著身體歡快搞怪地開始歌唱,像是對這個世界的第一次問好,純凈中又帶了絲狡黠,直到日光滲出海平面,又一陣波濤洶涌。它趕在日出之前匆忙回了家,朝霞漫天,海面又歸于平靜。
第三次,他是個游吟詩人,遇見最原始的欲望。
春末夏初的深山里,細雨澆落了將敗花朵的花瓣,霧氣氤氳,空氣中纏綿著旖旎濃郁的花香。那是男孩兒的第一次春夢,婷婷裊裊,鶯鶯燕燕,甜膩的情欲在歌聲中流淌。湖水打濕鮮花,細雨打濕了裙子,影子在花里喘息。手指在秀發(fā)里摩挲,汗水浸透衣衫,如夢如幻,伊人喃喃地在他耳畔細語后轉身離去。他驚慌地爬起來,眼看著倩影走遠,伸出手去卻怎么也抓不住,四處張望卻再也看不見蹤影。他撥開一片一片藤草,艱難地在泥濘中踉踉蹌蹌地奔跑,直到用盡最后一絲力氣后醒來……大驚失色,他羞赧地深嘆了口氣后又露出很難察覺的淺笑,那是一片求而不得的虛無,也是一場意味深長的幻夢。
第四次,他是個哲學家。他站在災難面前悲憫地叩問:該往哪兒走?
我是個堅定不移的唯物主義者,這是我在有記憶起就完全沒動搖過的東西,它形成了我所有價值觀的基礎。我這種旁觀者的視角,同樣也能感知到宗教信仰給人帶來的力量。所有的宗教的基本命題都是解釋死亡,而我對死亡的理解是掃興的,那不過是器官徹底停止運轉的生命跡象停止,隨后化為灰燼回歸自然,無鬼無神無魂。那么,我們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呢?
Where are we going?最近一次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是在去年冬天姥爺的葬禮上。東北的冬天寒冷到可以讓淚水結冰,中國的葬禮上的悲傷有種壓迫的形式感。葬禮司儀喊著那些神秘悲涼卻荒誕的術語,我們在北風中一輪一輪拗哭,然后儀式結束后又沖進屋里若無其事的寒暄。悲拗是真的,沖進屋里的舒適也是真的。人的情緒總是有限的,總是放在生存本能之后的。一個生命結束的儀式感看似盛大,卻也是悄無聲息的卑微渺小。
Where are we going?我望著棺木回顧姥爺勤勞寡言的一生,重新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那個時代的人能活下去本身就已經很難了,而到了物質生活被充分滿足的今天,我認為活著最終應該是為了自己在精神上能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你所做的很多努力也應該放長到整個生命的程度來為這個目的服務。包括對親情的回饋,對愛情的堅持,對友情的選擇,對事業(yè)的規(guī)劃,對所有熱愛的投入。同一個生命體從嬰兒的啼哭聲中開始,在一個瀕死老人的嗚咽聲中結束,精神上從零開始然后歸零結束。若沒有源自真心的愛和在乎,若停止自省思考,若不再良善憐憫,若放棄了真誠和勇氣,若失去了同理心和共情能力,過于強調活在當下,那么精神上的緘默不言將讓這個生命體早早失去活力??鞓房赡苁嵌虝憾仗摰?,別人的認可可能是主觀的,成就可能依賴于天賜的能力和運氣,物質雖是必需但也是無窮盡的欲望驅使,所有的感情也都會同時需要對方的回應和經營。唯有你自己的精神是永遠在你這里的,在精神上你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任何人。
Where are we going?活著的意義不僅是活著,我們要不斷隨歲月將精神豐滿,等到行將就木,生命最后一眼望向世界,心中不舍卻也圓滿。到最后,我們要誠實面對的最后一個人就是我們自己。
第五次,他是個魔法師,帶我返璞歸真。
海龜在這一場淘汰我原本覺得是這個節(jié)目評分和賽制上最大的bug,因為我認為他們其實是全場最切題的那一個,但后來想想他們用這樣的表演離開也不失為一個最可愛的結局。有人說他們這場表演的兩首歌在一起突兀沒有精神核心,我能理解卻完全不贊同。這場表演里的元素包括:動畫片,港臺懷舊歌曲,??怂闺娪?,以教父為代表的黑幫電影,以王家衛(wèi),周星馳為代表的香港電影.....這些元素在我們的少年時代里缺了誰都不完整。如果別的樂隊是在用一首歌講一個影響自己少年時代的精神主題,那海龜先生是在用既輕巧又精致的方式勾勒一個場景繪制一個影像,他們就像是格格巫,用神奇的魔法把所有他們少年時代里閃動著的高光時刻融合在了一起,處處是驚喜,對我來說簡直古怪卻美妙得不得了。
夏末傍晚窗外吹進一陣陣涼爽的風,踢完足球的男孩兒,滿頭大汗拿著冰棒沖回到家里,趴在老舊的電視機前,畫面閃動播放著藍精靈,他看直了眼睛咧在嘴傻笑。母親戴著圍裙從廚房出來,皺著眉頭慈愛地嗔怪著孩子趕緊去寫作業(yè)。嘟著嘴關掉電視機,音樂聲戛然而止。從書包里翻出作業(yè)本,另一個房間卻傳來父親收音機里曖昧新潮的旋律:忘記他,等于忘盡了一切……他隨著歌聲哼唱著,思緒又飄到了遠方,不知為何想到了那個總是忍不住逗她鬧她的可愛少女,心被歌聲涂染了一絲粉紅色。那是一生最美好的時光,空氣里都是糖果的味道。
片刻即永恒,如若長大后的世界太多失意與苦痛,閉上眼睛,依然還能看到那個男孩望著窗外,懷著對這個世界所有最初的美好的想象。
人生的底色是絕望的,最好的童話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把這個世界的糟糕講清楚,但總有一個盼望,他們懷著這個盼望可以接受這個世界的糟糕。
他們樂隊的幾個人在氣質上像是各自完成了彼此,李紅旗身上那種信徒式的時刻自省的深刻冷靜,是樂隊表達的靈魂;蔣晗那種戲劇式的瘦削和打扮,有種哥特式的厭世頹廢,又新潮俏皮可愛,是樂隊表達自己和尊重市場之間的一個平衡;黃巍身上那種流浪嬉皮式的浪漫性感,富有情調又溫柔隨性,讓樂隊的情感表達沒有那么尖銳;鼓手Hayato,有種放在任何一種或前衛(wèi)或復古的東西面前都不違和的新奇感。他們在情感最豐富的時候建立起友誼,年輕自負時遭遇矛盾互相傷害而分開,明明各自牽掛卻固執(zhí)愛面子誰都不愿退后一步,想證明沒有對方也可以卻總是冥冥中給對方留著位置。十年后都變成中年人的他們終于有勇氣重新面對過去的糾葛?!靶值?,回來吧,一起做音樂好不好,不要拒絕我”。一句話一個人放在心里十年終于說出了口,另一個人等了十年終于聽到了,他們好像是宿命中最契合彼此的樂隊成員,他們站在一起確實能讓人看到理想世界的樣子。
我從來不刻意追求那種高高在上的東西,我從來都警惕別人跟我灌輸價值觀,我從來都厭倦凡事都要思考出個所以然來的儀式感。可李紅旗不一樣,我對他的欣賞不是小樂那種把他捧向神壇的仰望,在我這里他恰好踏實得像腳下踩的大地,像靜靜佇立在曠野上的一株植物。他所分享的價值觀與他的行為高度一致,是主動的卻從不是刻意為之。他所思考的東西總是歸于事情的本質,總是源于存在的意義。謙卑的,冷靜的,慈悲的,純真的,卻是生命力極強的。他的清醒是這個時代必須存在的東西,時刻警醒著所有喧鬧后浮躁的世人。 他的思考難免有時讓人覺得過于沉重和嚴肅,于是他在音樂里化繁為簡,把表達放在了最輕松可愛的音符里。
我曾經不敢面對,而今天我誠實而勇敢地把過去每一個糟糕的自己暴曬在面前,并一個一個去剖析去割裂去告別。那些卑賤的靈魂我曾經不以此為恥,偽裝自己成為一個看透人生底色的自鳴得意卻沒有溫度的“智者”。而今終于明白沒有自省的人生像是一個沒有奶油的生日蛋糕,遠離了本質不過撐撐樣子罷了。
看清了這個世界很多糟糕的本質后,我曾在精神上長時間的陷入困頓和自我催眠。 在絕望中找到一個盼望, 這是對現階段困惑的我來說最好的答案。海龜先生給了我靈魂一個嚴格的拷問,又慈悲地給了我一個出路。
謹以此文給海龜先生。 這個夏天,有很多樂隊給了我思考。而我整個感情投射和價值觀重塑是在其中三個樂隊的表達中完成了一個基礎閉環(huán)。海龜先生是悲憫地對自欺欺人的我最先質問的人,新褲子是拿著一把尖刀刺破我所有糟糕的偽裝的人,旅行團是陪我哭陪我笑然后走過來拉起狼狽不堪的我給了我擁抱的人。寫旅行團的初稿一氣呵成只花了三個小時,那種一見如故的感受是從心里淌出來的,其實寫完很多事情就已經找到答案。寫海龜先生斷斷續(xù)續(xù)花了幾天,總是怕有文字力所不逮的地方,有種謹小慎微不敢肆意表達的惶恐感。我原以為這可能是我從答案回到源頭的反向邏輯造成的,真正寫完才發(fā)現,海龜先生不僅是我在這個夏天所有思考的源頭,更像是這一切的旁觀者,審視著我跟他描述的這一個我的靈魂。
旅行團篇鏈接://movie.douban.com/review/10354940/
新褲子篇鏈接://movie.douban.com/review/10417711 番外旺福篇鏈接://movie.douban.com/review/10461608/
微博ID:Lunalunauccello
給了搖滾樂力所能及的全部尊重
看男團上這個節(jié)目,被公開處刑。
節(jié)目有好好的進行科普,主持人請的也不錯,樂隊的表演挺棒的,有這樣一檔節(jié)目是好事!有些人的嘴臉真難看,你真心喜歡一個東西不是希望這個圈子里的人活的更好一點?不希望大家都感興趣,吸引更多的資源和人才進來?你關注的是,怕喜歡的小眾被更多人看見,顯得你不夠逼格?音樂節(jié)票價高了你買不起???買不起就不買啊,讓他們生活的好一點不好嗎?!你看看這幫人有幾個能夠做音樂養(yǎng)活自己的!周杰倫的演唱會兩千不嫌貴,音樂要vip也都贊成,口口聲聲說支持原創(chuàng),支持版權,怎么到了這就變臉了呢???
并不是說嘻哈,流行什么的就不厲害。但是搖滾就是特馬的最牛逼的!你再發(fā)明一種音樂類型,搖滾還是最牛逼的!就這樣!
斯斯與帆,九連真人,感謝節(jié)目組能發(fā)現這些寶藏樂隊。
比較幸運提前看到了第一期,一把年紀看到張亞東跟痛仰、面孔追憶往昔,還是很開心的。能爆的節(jié)目無一例外全部都是沉浸感做的非常好,裹挾觀眾的思緒,所以馬東老師確實有點出戲,沉浸感的部分基本是張亞東跟高曉松完成的??赡苁苤朴谛∏逍碌男枰?,節(jié)目并不是硬核搖滾現場,而大多數是商業(yè)live樂隊繼續(xù)擴大認知和商業(yè)價值的一種嘗試。但總的來說是個有質量的節(jié)目,反光鏡和旅行團唱的時候,我真的顱內高潮了。
熱評一星說樂隊的秀質量很差,在 韓綜《超級樂隊》那邊打五星。你可以說中國音樂不如日本,玩音樂幾年的我絕對有自信說中國音樂完爆韓國音樂不知道多少條街。我很喜歡在《超級樂隊》登場過的youngso kim,今年日本指彈冠軍。我現在也在學習他的冠軍曲子like a star。但是這不影響中國搖滾中國樂隊完爆韓國。而且《超級樂隊》出來的歌幾乎都是流行而且加管弦樂震撼很正常,中國管弦樂一樣吊錘韓國。不是抵觸萌新,而是萌新球雞兒不懂,在這里秀智商。追星就老老實實在微博追,自己愛聽韓國口水歌就去聽,如果詆毀中國頂尖樂隊我就要懟你。還有吳青峰跟五月天都算不上中國樂隊前五,ok?
刺猬的子健,是我唯品會的同事,一個程序員
看到評分這么低很奇怪,喵了眼評論區(qū)就懂了,拜托這節(jié)目受眾不是專業(yè)樂迷好不啦,本質還是檔娛樂節(jié)目,不是音樂節(jié)。娛樂節(jié)目自然有娛樂節(jié)目的做法和節(jié)奏。至于什么小眾的被更多人喜歡了就變了味了什么的言論,你們口口聲聲的搖滾精神呢?
彭磊唱完,我想我該來打個分。新褲子的絕望沒有年輕人可以逃得掉,“到現在我們還是特別平凡”。
國人有個毛?。簬状藳]能解決一丁點的事情,怪罪一個綜藝節(jié)目沒能解決一大半。不管給別人貼標簽還是給自己貼標簽都是傲慢和狹隘的表現,說白了無非就是標榜和扣帽子。作為一檔綜藝我覺得它已經做得夠好,夠真誠,夠歡樂,夠有品質。即便中國搖滾依然沒有未來,但有一檔真正的帶領大家學會聽音樂的節(jié)目已經足夠可貴,這些年垃圾音樂類選秀太多,能大眾化的同時還涉及到觀眾音樂素養(yǎng)卻是頭一個,這已經是不小的突破。
養(yǎng)活樂隊,能夠鼓勵新樂隊出現和成長的,不是你們大家心里的那點凈土情節(jié)。沒有人聽,沒有人看,觀眾沉浸在孤芳自賞的得意中。死掉的就被搬上神壇,成為部分人嘆息的佐證,小圈子里沒有一個人想著掙開它、走出來、宣揚開去。即使是商業(yè)化的推廣,也是積極的,初學者有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有些人迫不及待地表露自己的失望,是不是有點太早了?
一個預言:你喜歡的小眾樂隊上了節(jié)目 人氣一騎絕塵 如愿以償破圈圈粉 你發(fā)現他們被人當成了愛豆 還擁有了后援會和站子 livehouse票價坐上火箭高攀不起 你有點想吐
我覺得馬東米未來做節(jié)目是合適的,因為完全不相干有更少的利益關系(不信就想想隔壁創(chuàng)造營里面還有多少哇唧唧哇的人)。其次就是樂隊也要生活,也要吃飯,也需要更多的粉絲,參加節(jié)目沒什么不好的,好好聽歌好好看節(jié)目,希望之后還是音樂節(jié)和livehouse見,因為演唱會可能會買不起……
覺得應該叫"流行樂隊的夏天",快進看了第一期,聽了所有的歌,挺讓人失望的,這31支樂隊中除了極少數的,絕對代表不了中國目前的搖滾樂&獨立音樂。
彭磊鬼畜,石璐打鼓;楊策彈琴,阿龍講古。盤尼西林該輸,歐陽娜娜添堵。千言萬語一句,還是大老師威武!
評論區(qū)一片哀嚎唱衰,大可不必。音樂節(jié)livehouse沒這個節(jié)目,過去兩年價格照樣蹭蹭上漲,所以別夸大一個節(jié)目的影響。前面的政策也早就有,不是你一個節(jié)目才有想法的,今年70大年各位能看就看吧,何勇不是說過嗎:今后的歷史會證明這一切。
評論區(qū)真夠難聽的。也不想想都什么時代了,還在這排斥貶低萌新呢。做個節(jié)目多讓人知道不挺好的么。就算是節(jié)目垃圾,被閹割的,沒搖滾精神,但起碼也能吸引觀眾,然后再篩選唄。不然全靠你們?音樂節(jié)livehouse反反復復都是你們這些人,非要把自己圈起來才好玩唄?還朋克搖滾呢?搞笑
吳青峰看完之后微微一笑,自己依舊是中國樂團的Top5
這不是一個專為搖滾樂迷制作的節(jié)目,這是一個為大眾制作的節(jié)目。搖滾樂不應該只被一小部分人所知,永遠懷念那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