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影院,很趕。清閑一年,沒想到最后一天會去做跟工作相關(guān)的事。
網(wǎng)約了車,是拼車,看了行程,慶幸自己近一些。跟司機師傅說比較急,麻煩盡量快一點,然后就聽到同行的兩個小姑娘小聲念著:“小紅花啊?!眹樜乙惶趺粗牢胰プ鍪裁?。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她們也要去看這一部。但跟我不是同一個影院,路程比我還遠,如果也是首場18點,確實更急了。
電影開始了,這是我今年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座無虛席的電影??赡苁且驗榭缒?,也可能是因為人氣。后者得以證明。易烊千璽脫衣服的時候,一大圈女孩子完全不控制地發(fā)出了呼聲,那里邊,包含了驚嘆、喜歡、不忍等復(fù)雜的情感。
片中幾個橋段不得不讓人想起此前《少年的你》,騎摩托、剪頭發(fā)、一起睡覺、年少的相惜與牽絆……易烊千璽的電影之路,確實比較順利。
關(guān)于易烊千璽。當他身在TFBOYS中時,是不太能看到他的,其他兩位都是很陽光、很亮眼、很洋氣的,而易烊千璽總好像是在后邊,甚至顯得怯懦,整體比較暗淡。然而,一旦三人分開,各自單獨出現(xiàn)時,其他兩人反而和當下常見男藝人趨同,易烊千璽,卻能在娛樂圈中凸顯出來。
易烊千璽比較少年老成,又常給人一種懶懶散散的感覺,尤其適合陰郁少年類角色,或許,這也是他在組合中不夠亮眼但單獨呈現(xiàn)時卻值得矚目的原因。易烊千璽是有演戲天賦的,雖未經(jīng)歷困苦,卻有一種憂郁感、入世感,又能夠適度出離。藝術(shù)這件事,真的需要天賦,比如演員,是要把這個人放在那,就有戲。
片中表白的一段,對于很多人來說,應(yīng)該是夠蘇的,但于我而言,像聽一個知己講話:“我走路愛走邊兒,公交車坐最后一排,吃飯在犄角,我怕別人看見我,我怕我把真心掏出來,我就死了,我放不下她。”
沒有安全感,害怕失去的人,大抵都是如此。害怕失去,干脆不要,人生無常,不如頹廢。
若說演技,與女孩兒對話的一段,其實沒有與父親對峙一段好。那份投入更真摯,情感也更動人。
女孩兒的幾個情節(jié)設(shè)計其實有點刻意了,換衣服、躺在石板上、摸手……但無妨,畢竟她說了一句至理名言:“活著就不是件容易的事。”無論是女孩兒在片中的講述,還是影片結(jié)束后的網(wǎng)絡(luò)視頻,都能讓人真切的感受到,大家活得都是那么的不容易。
其實,人只要一出生,苦難就是沒完沒了的。癌癥,是一種更直觀地讓人感受到生活跌宕起伏的方式。若把生命時間壓縮,若站在更廣闊的視角去看,其實所有事都是這樣的,人生就是有無盡的問題、無盡的痛苦。
然而,不管怎樣,既已如此,只有好好活下去。
本片中如是說,前幾天被一些人評為雞湯的《心靈奇旅》也是如此,羅曼羅蘭震撼人心的“英雄主義”同樣如此。
知道生的苦難與不易,但還是要努力奔向生活、努力熱愛世界、努力珍惜瞬間。
本片能把深刻的道理融于樸素的生活情景中,很好,終于不用讓我顯得那么突兀了,就像看《心靈奇旅》時,當最后一次JOE陪著22飛向地球時,全影院就我一人哭得痛徹心扉,哎。
最后男孩兒去青??吹健捌叫袝r空”一段,我真的很喜歡。那個感受,在去年關(guān)于香山的那篇文章中就已寫下。
你說它是幻覺也好,你說它是平行空間也好,我覺得,它就是一種心之所向,只要你想,就可以超越物質(zhì)、時空,瞬間擁有,就在你的腦子里,就在你的內(nèi)心里,就在你的感覺里。
男孩兒說“永遠”、“永遠”,我說,那就是我去年一年都在追尋的一種“永恒”。
這是一部很溫暖的電影,用光很柔,構(gòu)圖也給人陪伴感與安全感。
2020,就這樣結(jié)束了。每個人,都要努力活下去?。?/p>
從影院出來的那一刻
想到的是多年前的年末觀影
也是清涼
也是告別
也是電影
韓延導(dǎo)演近些年來在商業(yè)喜劇片上的表現(xiàn)一直不錯,《動物世界》同樣是流量明星當主角,卻出乎意料地有著高完成度,甚至可以稱得上好看。所以這一次我對《送你一朵小紅花》也抱有不少期待,我本來期待韓延能拍出一部中國版的《抗癌的我》。但我錯了,韓延并沒有延續(xù)他在商業(yè)喜劇上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導(dǎo)出了一部毫無共情價值的平庸之作。
我不想和飯圈的各位對話,我只想好好聊聊,這電影敗在哪。
薄弱的劇本,想象力的死亡
首先我必須承認,韓延沒有蓄意拍爛片??陀^來說,本片算是一部超過多數(shù)同行的愛情喜?。ㄈ客幸r托),失望是相對于期待而言的。絕癥一直是青春愛情喜劇里常出現(xiàn)的主題,《星愿里的錯》、《偉大的愿望》、《我和厄爾》甚至韓延自己也拍過《滾蛋吧腫瘤君》,在我看來,抗癌類電影必須完成的主題是:人物在成長后接受死亡的結(jié)局。
影片劇本的問題就在于,我無法感受到人物的成長。韓延大概想告訴大家,經(jīng)過和女主角的戀情,易烊千璽的角色從一開始的自私、自怨自艾,完成了角色的蛻變,開始會關(guān)心他人(給喪女的父親買外賣),獨立自主(上了大學(xué)、獨步旅行)。但是問題在于,易烊千璽的角色在影片一開始并沒有不關(guān)心小女孩的傾向,想脫離父母也從開頭便是男主角的諸多特征之一。所以男主角除了談了一場戀愛,還做了什么,會給父母下面?會喊自己不愿意喊的口號?你管這個叫成長,那很好。
其他人物說是單薄都算我在尬吹,女主角的性格毫無刻畫,做的事只是“陪”男主角旅游,“帶”病友學(xué)習(xí),她想要什么,她為什么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似乎沒人在乎。
影片還花了很大的筆墨去描寫岳云鵬的角色,除了暗中搞政治正確之外,我實在不懂這個人物對于劇情完整度的貢獻在哪里,望大家指點。另外,相聲小品演員發(fā)展副業(yè)我沒有任何意見,趙本山、范偉都證明了自己的演技,可這岳云鵬吧,說實話為什么還能演戲。
臺詞為了某種目的而不經(jīng)推敲
觀影過程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大概是易烊千璽喝下泔水然后對著視頻聊天對面的劉浩存喊:“我喝了這個你就是我的人了?!比缓笕珗鲆黄òV聲。
電影為什么能讓人產(chǎn)生共情,在我看來,電影中的人物設(shè)定的統(tǒng)一真的很重要。易烊千璽的角色設(shè)定是什么,一個受絕癥打擊而封閉自己,害羞又自尊心極強的青春期少年。影片通過一系列男女主之間的境遇試圖證明兩人產(chǎn)生了不可分割的劇烈情感,在我估且認為情感證明很成功的前提下,易烊千璽的角色有什么一瞬間就變成“霸道總裁”的動機嗎?不好意思我沒看到。
多處類似的臺詞設(shè)計,除了實現(xiàn)“少女們的顱內(nèi)高潮”這樣的商業(yè)目的之外,對于影片的完整性、協(xié)調(diào)度起的全是負面作用。韓延了解粉絲們的需求,也在盡力滿足粉絲們的需求(多處賣人設(shè)的臺詞、無意義的脫衣情節(jié))。實話實說,這部電影確實是適合粉絲觀看的“寵粉”電影。
無法讓人共情的煽情場景
本片中確實集中呈現(xiàn)了頗多刻意讓人破防的煽情場景,但是問題在于,難以讓人共情。
最無語的場景是,男主喝酒淋雨去告白,然后女主為了教育男主,分別舉了路邊孫子走丟的老奶奶和聾啞人外賣小哥的例子。問題在哪?女主為了證明生活的難,引用了現(xiàn)實世界中我們常見的“難”(暫不論雨天在路上等孫子這樣的行為有多少合理性)但這些難和這部電影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是,這些人是現(xiàn)實世界中的弱勢群體,但這和影片的世界有距離,我們需要的是影片邏輯里的“難”,例如說說女主角媽媽的悲慘故事,我們需要的不是借用現(xiàn)實世界的辛酸,實現(xiàn)對于電影的共情。這樣的粗劣煽情手法,只能導(dǎo)致觀眾的茫然,自然無法共情。
另外,在易烊千璽雨夜表白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真愛至上》里的圣誕告白。同樣是面對開門后沉默的女主,兩部電影的情感體驗簡直天差地別。好的臺詞設(shè)計真的很重要,好的臺詞讓人看完了以后意猶未盡,情感瞬間與片中人物同調(diào),壞的臺詞讓人看完后只能滿臉問號:“啥啥啥,這說的都是啥?!?/p>
我對韓延失望了,我也對豆瓣失望了,影片上映后的幾個小時之內(nèi),諸多五星評論占領(lǐng)了影評區(qū)。我不指望這些人能不去尖叫,或不去數(shù)鈔票,我也不能指望豆瓣在流量面前挺直腰板。真實是個廉價的東西,早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聞了。
《送你一朵小紅花》上映了。
韓延執(zhí)導(dǎo),易烊千璽、劉浩存領(lǐng)銜主演,朱媛媛、高亞麟主演,夏雨特別出演,岳云鵬友情出演。
導(dǎo)演曾經(jīng)執(zhí)導(dǎo)過《動物世界》和《滾蛋吧腫瘤局》,班底有流量,有老戲骨,還有三料影帝夏雨,可謂是實力雄厚。
然而,親自去電影院體驗了2個小時以后,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部打著抗癌幌子的愛情片。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部愛情片加上“抗癌”和去掉“抗癌”這個元素,對于劇情并沒有實質(zhì)的影響。
易烊千璽演繹的是一個患癌男孩韋一航,遇到了一個相信平行世界的女孩馬小遠。
他們談起了戀愛,一塊旅行,一塊賞星空。
劇情和《滾蛋吧腫瘤君》非常像,但卻沒有前者的高度。
想要搞笑,設(shè)置的都是老梗;
想要煽情,卻太過刻意。
感覺導(dǎo)演想要表現(xiàn)的很多,但是最后卻什么都沒有說。
這個題材挺好的,本來可以好好講述一個故事,比如有一些真正的淚點,就是去世女兒給父親點的外賣,父親在路邊,哭的撕心裂肺。
老戲骨的演技真的是全方面吊打?。?/p>
這個故事為什么不能好好講一講呢?這不比講述主角乏味無聊的愛情戲更能夠引起人的共鳴。
面對死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忽略了身份,一股腦的沉浸到戀愛的氛圍中,那直接做成粉絲向電影,把男女主角拍的美美的就好,為什么還要加“抗癌”的噱頭呢?
瞻前顧后,導(dǎo)致了電影節(jié)奏的拉胯和主題的偏移。
我在電影上映之前,看過韓延導(dǎo)演和易烊千璽的采訪,說的是他們有聘請專業(yè)的醫(yī)學(xué)方面的專家指導(dǎo)。
但是兩個經(jīng)過了很多次化療的人,你的體能哪能支撐你去旅游甚至出遠門?
稍微有點嘗試的人,也不會做出這樣的設(shè)定。
直面生死,是一個終極問題,也是一件很沉痛的事情。
“生之絢爛,死之靜美?!?/p>
《小紅花》的宣傳資料上寫的是“我們要的是真正的想象死亡隨時可能到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愛和珍惜 “。
這個主題是沒錯的。
生死不是兒戲,是每一個家庭都不愿意去揭開的忌諱和傷痕。
也許,是為了迎合流量明星的粉絲,主創(chuàng)編寫的故事,卻過度的浪漫,弱化了本應(yīng)該有的態(tài)度和氛圍。
所以,才會有很多的觀眾看的昏昏欲睡,粉絲們拿出手機一直錄屏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和電影口碑拉胯的,還有觀影體驗的差。
沒有點映,當然,這樣的質(zhì)量也不敢點映了。
坐在電影院,幾乎全是粉絲,看到易烊千璽脫衣服,看到偶像說話,大呼小叫的。
完全不顧及旁邊人的感受。
粉絲在各大平臺上的五星維護,清一色的“送你一朵小紅花”,“哭死了”。
影評平臺上除了情感的宣泄之外,幾乎看不到一條有實質(zhì)內(nèi)容的干貨影評。
在資本和流量面前,各種清高的評分網(wǎng)站也“彎下了腰”。
一部適合低齡人群看的,也能在粉絲的刷屏之下沖上了7.9分,和優(yōu)質(zhì)港片《拆彈專家》都是一個分數(shù)。
但是你仔細看就能發(fā)現(xiàn)問題了。
正常的7.9分評分的"P形"在《小紅花》跟前是不存在的,它是“F形”的。
31%的人打出了5星好評,最終的評分也只有7.9分,可見刷分已經(jīng)超過界限了。
為了打分,四個平臺還要全部“做一遍”,不僅自己做,還要發(fā)動所有認識的人和家長一起做。
還有高贊評論鬧出笑話的。
這兩位網(wǎng)友,點贊量一個上千,一個上萬,結(jié)果是一模一樣的內(nèi)容和內(nèi)容。
都是自己的“媽媽患癌去世”。
敢情為了維護偶像,連“媽”都不要了。
追星追到了這個地步也是悲哀。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偏離抗癌主題的粉絲向愛情電影。
盡管有水軍的粉絲的盲目維護,仍然抵擋不住路人真實的口碑。
現(xiàn)在的觀眾不是傻子,沒有人會在上映當天去為一部電影買單,都是等到口碑穩(wěn)定之后,才會選擇是否值得這個價格和時間成本。
寫這篇文章,也是為了讓觀眾們看到真正的聲音,要不然你誤入了粉絲清一色的無腦夸中,你會懷疑自己和她們看的是不是同一部電影。
按照正常的軌跡,這部電影的評分會大幅度下降,除去水分,真正的評分應(yīng)該在6分左右。
當真正的大潮褪去之后,才知道誰在裸泳。
趁著《送你一朵小紅花》的上映,來聊聊易烊千璽,以及他的表演究竟好在哪里。
在《少年的你》之后,易烊千璽已經(jīng)毫無疑問是00后一輩演員里最優(yōu)秀的那一個。
但在喜歡他表演的同時,我還是有些擔(dān)心的,因為《少年的你》有它的特殊性,存在和易烊千璽之間互相成就的一種“創(chuàng)作命運”,當時我也寫過,小北這個人物恰恰好捕捉到了易烊千璽身上轉(zhuǎn)瞬即逝的,介于少年和成人之間那那種微妙的氣質(zhì)。
這個時間點的重合性,可能錯過一點兒,就不是那個味道了。
《送你一朵小紅花》里的韋一航,人物年齡和小北其實很接近,都是在即將成年的高考前后,在某種程度上和小北有一定重合性,但又有很多不同。
易烊千璽在里面的表演非常好,甚至于可以說遠遠超過了和他演對手戲的劉浩存,這種似而不同,讓韋一航成為了和小北一樣成功的角色。
他們之間的共性,大概可以概括為“壞學(xué)生”——都是18歲左右,成年之際,有點叛逆和與眾不同,還沒有褪去學(xué)生的青澀,又還在張望著成年人的世界。反正絕不是那種乖乖的模范三好生。
具體到《送你一朵小紅花》,這個學(xué)生并不僅僅指韋一航的職業(yè)身份,同時也是心理意義上的,這也是為什么易烊千璽能把這個人物把持得如此之好的關(guān)鍵——
他在學(xué)習(xí)害怕?;蛘吒唧w一些,他在學(xué)習(xí)“怕死”。
(本文發(fā)于我的個人公眾號“閔思嘉”,歡迎關(guān)注,傳送門://mp.weixin.qq.com/s/Sp5t5izaOffNTcpYirqnEA)
《送你一朵小紅花》說的是兩個腦瘤少年的故事,腦瘤意味著這個故事離死亡很近,拍過《滾蛋吧!腫瘤君》的韓延還直接把它作為了「生命三部曲」的第二部,所以這個故事和“死亡”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說到怕死,會覺得是個特別虛的東西,誰不怕死呢,但還有大把時間的年輕人,對死亡其實是很難有概念的,也更難怕死。
但病人不一樣。
所以你讓健康的、風(fēng)華正茂的易烊千璽去演一個怕死的癌癥病人,這事兒其實挺難辦。
但易烊千璽用他的表演做到了,怎么做到的呢?就是上面我說的,他演出了這個壞學(xué)生,去“學(xué)習(xí)怕死”的過程。
這么說可能有點漂浮,我慢慢舉例子說你們就明白了。
先來說“壞學(xué)生”的部分。
片中易烊千璽飾演的韋一航和劉浩存飾演的馬小遠雖然都是病人,卻成長在兩種完全不同的環(huán)境。
韋一航父母恩愛,對他的病也特別上綱上線,連吃飯都要按抗癌食譜吃,這導(dǎo)致韋一航一直被保護得很好。
但保護的另一面是壓力,預(yù)告片中韋一航說的話,就是對這種壓力的回應(yīng)——
你們這么不顧一切來救我的命,只會讓我覺得我是個負擔(dān),我一點都不感激你們,我再不逃出去喘口氣,我還不如去死呢。
這段戲里,易烊千璽的表演也是非常厲害的。
看影像你能發(fā)現(xiàn)他有點口齒不清,像是大舌頭。這一方面是因為,在片中他疑似復(fù)發(fā),又在進行檢查,從身體狀況上來說,可能是會出現(xiàn)口腔潰瘍這類情況,就是會說話有點含糊。
一段補充,這里的前情是韋一航在吃飯,他嘴里是含著飯的,從表演的連貫性上來說,含糊不清也很符合情景。
另一方面則要放到這段戲的情境下來看。韋一航為了能和馬小遠去看自己一直夢到的那片湖,又不想給爸媽增加經(jīng)濟壓力,就跑去試吃精神類藥品掙錢。
結(jié)果被爸媽發(fā)現(xiàn),爸媽氣他本來就可能復(fù)發(fā),還拿自己身體玩命,更不能理解他為什么非要去看個湖。
于是就有了好幾個點。
第一是上面說到的,復(fù)發(fā)狀態(tài)帶來的身體原因。
第二是他在試吃精神類藥物,狂躁、情緒不穩(wěn)定、甚至導(dǎo)致口齒不清可能都是藥物副作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這是韋一航長期被過度保護,積累下來的精神壓力,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等于是弦崩斷了,之前的情緒像是火山噴發(fā),是不假思索、口不擇言的。
用一個詞來形容很合適:“泄洪”。
前面的那些病、藥物作用帶來的身體反應(yīng),是物理層面的表演,而剛才我說的那些心情,就是易烊千璽在心理層面的表演。 韋一航在這個場景里說的話非常難聽,他自己也深知說出這些話對父母的傷害和攻擊性有多大。
體現(xiàn)在易烊千璽的表演上,他又把這種對外的、發(fā)泄般的、他自己內(nèi)心也極端痛苦的傷害,轉(zhuǎn)變?yōu)榱藢?nèi)、對自己的傷害。 所以我們看到了易烊千璽在這段表演中那些充滿痛苦的表情,咬嘴唇,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
在說那句“我一點都不感激你們”的時候,他幾乎是咬著后槽牙說的。這表明了,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內(nèi)心經(jīng)歷的痛苦,一點不比他的父母少。 但他依然選擇釋放自己心中這種情緒。這也是為什么我說這個角色是“壞學(xué)生”的原因。
這就必須回到傳統(tǒng)中國教育中來說了,韋一航身處的這種狀態(tài),中國父母很愛用四個字來批評:“不知好歹”,或者再換三個字,叫“為你好?!?/span> 中國孩子都太懂這樣的壓力了,父母們當然是好心,但是他們都太用自己的標準去套在孩子身上,限制孩子自己的喜好和選擇。
一句“為你好”,是無數(shù)中國孩子的童年陰影。 因為韋一航不懂父母的用心良苦,不好好在家治病還想著往外跑,他當然不是聽話的好學(xué)生。
父母這樣為了韋一航省錢治病,墊桌腳的餐巾紙、父親開完專車后回家的第一泡尿、母親在菜市場掰下的菜葉子和省掉的一毛兩毛,他卻對父母這種付出倍感壓力,還要逃出去“喘口氣”。 這不是“白眼狼”的壞學(xué)生是什么? 我們有多懂韋一航父母的“難”,就有多理解韋一航的“壞”。
因為無數(shù)中國孩子,都有過這樣的成長經(jīng)歷。 從他的“壞”這里,我們剛好就可以說到他的“怕”。
影片的另一個主題,其實可以說是韋一航這個壞學(xué)生,學(xué)會“害怕”的過程。
理論上說,韋一航身為病人,是怕死的,但他一開始并不是那么明白自己為什么害怕。但我覺得,在最初設(shè)定的時候,韋一航這么酷的男孩子,是不會覺得自己害怕、怕死的。
他是在遇到馬小遠以后,才開始慢慢明白這些事,學(xué)會“害怕”背后的那些東西。 易烊千璽演出了這個學(xué)習(xí)害怕的過程。 第一個階段是“抵觸”,他不想去參加病友會,在認識馬小遠之后對她冷嘲熱諷,又口嫌體正直地關(guān)注了她的微博。
這就是典型害怕的第一階段,一面好奇,一面又條件反射地遠離,因為病友群直接代表了死亡之前的那個階段。 等他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上馬小遠以后,又經(jīng)歷了好幾段少男戀愛的過程,易烊千璽也把這個階段里的那種躍躍欲試、吃醋和興奮,都把握得很到位,他演繹出來的那種“新鮮感”和“生命力”,是在遇見馬小遠以前沒有的。 但想要再繼續(xù)靠近馬小遠,他就不得不去挖掘自己不敢接觸病友群體,又對馬小遠欲拒還迎的原因了。
然后就有了雨夜表白的那一場戲。這場戲可被作為易烊千璽“學(xué)習(xí)怕死”演技的另一個重點分析。 這個場景里,易烊千璽喝了酒,又是一次說話吞字的表演,有一個小動作是在一直在玩手指。
我猜這可能是易烊千璽給角色設(shè)計的特點,他自己也在采訪的時候說過,這個角色作為病患的特征,就是緊張的時候會有一點點手抖。 然后他一點點對馬小遠說出了自己這么做的原因,喜歡坐角落,走路把邊兒,是因為不想和別人產(chǎn)生聯(lián)系,怕“剛把心掏出來自己就死了?!?易烊千璽的這段表演,有很強的疏離感。
他站得離馬小遠有有一段距離,眼睛也并不是一直盯著馬小遠看,說的話文字內(nèi)容雖然很喪,但在那個場景中卻是最熾熱的情話。
這種“正面情緒”和“負面表演”之間,構(gòu)成了一種極致的反差。
易烊千璽應(yīng)該是完全進入了韋一航這個人物,才在這個如此熱烈的場景中,用了一種那么冰冷的表演方式。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這也非常符合這個角色一直以來病人、離群索居的狀態(tài),因為他并不知道如何去熱烈的、積極主動地表達正面情緒。 另一個關(guān)鍵點在于,在這段表演里,易烊千璽說了大段大段的獨白臺詞,他的表演里,做了一種“不回應(yīng)對方”的處理。 通常我們在說重要的事情的時候,比如表白這種事,都是要積極看對方反應(yīng)的,再根據(jù)對方的反應(yīng)來調(diào)節(jié)自己的狀態(tài),表演更是。 所以我們經(jīng)常會說一個演員的“節(jié)奏”不對,很多時候說的就是這種“接收到對方反應(yīng)”——“給出自己反應(yīng)”狀態(tài)、時間、張馳度不對。 但易烊千璽掌握住了這個表白的特殊性。
這是韋一航第一次積極主動,在他此前的人生里他也并不知道怎么表達這樣熱烈的情緒,再加上“病人”的身份,他就只會一口氣說下去。
同時,他也非常“害怕”馬小遠拒絕,對于認識她就等于重新活了一次的他來說,這種“害怕”可能和“怕死”差不多。 這是韋一航學(xué)習(xí)“怕死”的第二的階段。
在這場戲以后,他也終于理解了自己,解釋了自己不合群的那些行為邏輯。
與其說他是怕死,不如說他是怕產(chǎn)生了聯(lián)結(jié)又斷開,這是一種基于個人存在意義上的恐慌,還沒完全觸及到死亡的層面。所以在這段戲之后馬小遠罵了他的自以為是,也很合理。
然后就是第三階段,上面說到的那個,因為試藥被發(fā)現(xiàn),和爸媽吵架“我還不如去死呢”的時候。 在這個爆發(fā)點上的韋一航說出了自己的痛苦,也一點點把自己內(nèi)心深處最不愿意面對的恐懼、和灰色地帶挖掘出來。 他最怕的不是死,而是怕自己成為這個家的負擔(dān),怕自己在兒子和癌癥病人的身份之外不再擁有第三個身份。為了逃避這種害怕,他甚至可以去當一個不聽話的“壞學(xué)生”。
更重要的一點是,韋一航之所以能對父母發(fā)飆,之所以能為了攢錢跑去試藥,是因為他自己是個病人,他處理自己的問題已經(jīng)夠麻煩了,也就很難再去代入“身邊人”的感受,去體認那種重要的人即將離去的害怕。 他并不懂這一層死亡的意義。直到遇到馬小遠,并愛上她之后,他才從“病人”,轉(zhuǎn)換為了“身邊人”,慢慢地“學(xué)習(xí)”到了這種害怕。 講到這里,你應(yīng)該也就明白了我在一開始說的那個學(xué)習(xí)害怕的含義。 在影片的結(jié)尾,韋一航這個人物最高弧光的時候,就是因為馬小遠,讓他真正學(xué)會“怕死”的時候。
當一個“病人”開始怕死,他的“病”或許也就好了。
再回到一開始說的“壞學(xué)生”這個點上來。
我覺得,這應(yīng)該是現(xiàn)階段,屬于易烊千璽的一種戲路。 這個“壞”,剛好也可以作為易烊千璽之所以有于其他00后一代流量偶像,并能成功轉(zhuǎn)型演員的一個解釋。 你們應(yīng)該也發(fā)現(xiàn)了,如果要總結(jié)現(xiàn)在的流量偶像們,那就是他們真的太“乖”了。
在“偶像失格”的焦慮下,一言一行都不能有絲毫偏差,連戀愛都不被允許。正能量的、向上的,積極的,才能成為偶像。 在這樣的背景下,易烊千璽在銀幕上的“壞學(xué)生”形象,和他銀幕下的彬彬有禮,在非必要時刻又對傳統(tǒng)娛樂圈有點“出世”的狀態(tài),讓他顯得尤為不同,也尤為真實。 韓延就說,自己注意到易烊千璽,就是因為在一次活動上,在不需要社交和公關(guān)的時候,就會自己縮在角落里,所以他覺得易烊千璽和韋一航很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偶像其實也是一種演員要去扮演的角色。
青春的藝人們要演好這個角色并不容易,每一步都在踩平衡木。 但偶像這個角色沒法一直演下去。 有的人演偶像演久了,也就再難學(xué)著去演其他角色,更不知道如何去演其他角色。
明白這點的易烊千璽,很早就在學(xué)習(xí)當演員。
或者說,如今已經(jīng)是一名演員的他,正在學(xué)習(xí)著演更多的角色。
本文發(fā)于我的個人公眾號“閔思嘉”,歡迎關(guān)注,傳送門://mp.weixin.qq.com/s/Sp5t5izaOffNTcpYirqnEA
抱著易烊千璽的光環(huán)去看的,第一篇影評寫到四百字的時候自動清除了,先不說什么原因吧,回歸電影本體,作為抗癌題材,無疑是一大熱點,但,作為抗癌電影,電影開場韋一航的性格像個“神經(jīng)病”,孤僻不算孤僻,就表現(xiàn)出不屑于整個世界的態(tài)度,人物形象坍塌,第二,馬小遠和韋一航的故事線過于緊湊,馬小遠的行為不著邊際,沒有過多交集的烘托,兩人感情線就攤在了面上,電影播放至31分鐘,人物形象坍塌,劇情緊湊,導(dǎo)演鏡頭語言切換不明,背景音不合,當然,這并不是聲畫對立。有一說一,電影本身電影畫面感很強,但總體感覺更像是一部mv,劇中唯一的驚喜就是夏雨和朱媛媛等戲骨,在電影中所有的情懷中,夏雨一出場一切都不過如此,故事后段刻意煽情實在是無趣,尤其是朱媛媛吼路人那段,真是浪費了一段好演技,劇情偏差不齊毫無來由,全靠演員們的演技支撐著,長達一個小時的時間沒有表達出主旨,全為最后五分鐘韋一航的獨白作鋪墊。
總體來說,電影本身故事性不強,感情線很突出,后段刻意煽情,但劇中演員演技可圈可點,(除了韋一航開場口齒不清,臺詞功底不夠),但電影畫面感不錯,主角養(yǎng)眼總體頂多三星。
小紅花是幼兒園老師常用來獎勵小朋友的獎品,也許小學(xué)低年級還會沿用,基本也就代表了這部電影的故事水平:大致相當于小學(xué)生滿分作文水平。
故事主題明晰:不管生活中我們要面對多大的困難,都要熱愛生活。
能用一句話總結(jié)主題,可見這主題的淺顯易懂,符合小學(xué)生認知,簡直是標準的小學(xué)生作文題。
故事展開:男主是癌癥愈后患者,雖然已經(jīng)痊愈但時刻面臨復(fù)發(fā)的風(fēng)險,所以他充滿厭世感。不愿與人接觸,連癌癥病友的互助會也被他攪局。但是,他卻認識了同為癌癥愈后患者的女主,女主活潑開朗熱愛生活,和男主形成鮮明的對比。男主的眼神從此無法移開。
女主發(fā)現(xiàn)男主有探險的愛好,但由于身體原因無法走出去看世界,于是帶著男主玩“模擬探險”,去冰庫放幾個企鵝玩偶假裝是南極,去工地上的沙堆放幾棵仙人掌盆景假裝是撒哈拉沙漠;帶男主喝酒擼串,愛意在兩人之后漸漸萌生。
到這里,多么標準的青春純愛小說劇情,初中時候班級傳閱的雜志上常見的那種。
偏偏這時,男主暈倒了,懷疑是癌癥復(fù)發(fā)。
于是,在一個漆黑的雨夜男主喝醉了去找女主(這個橋段有多爛俗不用我說了),告訴她:我逃避一切,我不愿意接觸人是我怕我剛把心掏出來,我就會死,給別人徒留悲傷,因為上天不喜歡我,看到我過好點了就給我調(diào)成困難模式。
矯情得女主(和觀眾)都看不下去了,女主開啟心靈雞湯模式:你覺得上天喜歡誰?誰的生活是容易的?路邊的老奶奶,小孫子被拐了,街上的快遞員小哥哥,其實是聾啞人……
啊?這不是我小學(xué)寫作文常用的素材嗎?哦不,我那時候用的是:越王勾踐被滅國后臥薪嘗膽終于滅吳,司馬遷受宮刑后忍辱負重寫出了《史記》,林肯的政治生涯屢屢失敗最終成為美國總統(tǒng)……
所以男主就被說服了重燃生活的熱情,還在這個夜晚表白了。女主獎勵“他的第一次主動”給他手上畫了個小紅花(之前男主有提到他從小不是好孩子,幼兒園連小紅花都沒得過)。啊,青春純愛小說的感覺撲面而來。他開始想實現(xiàn)自己這個探險的愿望,和女主約定了一起去某個地方(這里還有個bug下文再說)。
男主家里為了給他治病已經(jīng)捉襟見肘,他不想再找父母要錢,于是為了實現(xiàn)這個愿望,找了個臨床藥物試驗(和治療癌癥無關(guān)的精神類藥物)去當志愿者。男主父母知道這事兒后,跟男主發(fā)飆了。男主委屈地傾訴了一番:我看到你們?yōu)榱宋业牟⌒量噘嶅X,還盡一切可能省錢,我不想再成為你們的拖累,那樣我寧愿去死……
被自己爹甩了一巴掌之后男主離家出走,朋友告訴他他爸媽背著他為他做了哪些事,這時候男主爸爸趕過來告訴他自己工作之外打零工攢了錢,可以給他錢去旅行……
這橋段有多爛俗我也不想說了。
這時候男主的復(fù)查結(jié)果出來了,沒有復(fù)發(fā)跡象,于是皆大歡喜男女主一起踏上旅途。
可可可可這時候,女主的癌癥復(fù)發(fā)了。
這時候換男主安慰女主要樂觀堅強了。男主向他爹媽提了個問題:如果有一天我沒了你們會怎樣。
他爹媽給他拍了個視頻,講述萬一哪天他不在了,他們每天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從早上出門參加癌癥患者親屬互助會到晚上擼串廣場舞。最后媽媽精辟總結(jié):我們每個人都害怕失去,但面對失去最好的方法就是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
多么標準的小學(xué)作文結(jié)束語。
結(jié)尾,女主還是去世,男主一個人去了他們約定的地方。
從電影開始一直提到男主自從做了腫瘤摘除手術(shù)之后一直能看到一片湖的畫面,醫(yī)生說是幻覺,認識女主之后他倆真的找到了現(xiàn)實中的這片湖,然而一直到結(jié)尾也沒解釋男主為啥會看到這個景象。
片尾字幕:謹以此片獻給努力生活的人們。搭配字幕的是一些出現(xiàn)在新聞里的小視頻片段:抗疫醫(yī)生訴說抗疫的艱難,消防隊員在洪水中解救老人,山區(qū)的孩子和助教老師的深情……真就,多么完美的小學(xué)生作文素材。
我把整部電影改編成了一篇作文,我覺得在2020年小學(xué)生作文大賽中拿個獎應(yīng)該還是可以。文章如下:
如果說2020年教會了我什么,那就是,盡管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困難,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失去,但我們依然要滿懷熱情,熱愛生活。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國陷入巨大的危機。但你看,面對這樣大的困難,醫(yī)生不放棄希望全力救治,患者不放棄希望配合治療;全國人民遵守規(guī)定,停工停產(chǎn)配合防疫;最終,一場大災(zāi)難被我們戰(zhàn)勝。
(以下省略若干防疫中的感人事跡作為論據(jù))
這些事例告訴我們,只要有決心,我們終將戰(zhàn)勝任何困難。更何況,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來自世界的善意和愛意。
我們的父母辛勤工作,養(yǎng)育我們;我們的老師諄諄教導(dǎo)我們,在學(xué)業(yè)上幫助我們;我們的朋友鼓勵我們……(以下省略若干生活中的常見事例)
所以,盡管我們每個人都害怕生活中的困難和失去,但面對困難要迎難而上,面對失去最好的方法就是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只有這樣,才能擁有無悔的人生。
看過這篇作文這部電影基本也就不用看了,它們的思想水平和舉例論證基本雷同。電影里大段的獨白基本等于老師在課堂上念范文,給你當好詞佳句收集。
這部電影的內(nèi)容和內(nèi)涵最多能撐起十分鐘的公益廣告,生生被拉成了一部兩小時電影。觀眾很累的。
另外吐個槽,男主去當精神類藥物的試藥志愿者。編劇你告訴我哪個臨床藥物試驗敢找癌癥愈后而且有復(fù)發(fā)可能的患者當試藥志愿者??你告訴我我立馬向國家醫(yī)學(xué)試驗管理機構(gòu)舉報,這個試驗的發(fā)起者可能自己精神不太正常。
小紅花是韓延明顯的轉(zhuǎn)變,從一定要講自己想講出故事,轉(zhuǎn)變?yōu)榱藶槿碎g講故事,為眾生講故事。某種程度上的開竅。電影中有大量在平常之處見感情的細膩表現(xiàn),潤物細無聲,非常動人。國產(chǎn)電影需要《送你一朵小紅花》,尤其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能在年末的寒潮里送來一股溫暖,也要送給這部電影一朵小紅花。
一幅徐徐展開的自畫像,無須加諸過多的戲劇注解,更與勵志雞湯無關(guān)。易烊千璽再次證明了他對于表演的超群領(lǐng)悟力,他幾乎走向“演”的反面,不追求爆發(fā),而是小心翼翼地隱藏,用緊繃的身體和躲閃的眼神靠近一種充滿敵意的留戀,那里既有情竇初開的清澈,又有千帆過盡的滄桑。有那么多閃爍其詞和言不由衷的時刻,唯獨表白是堅定的,因為那一刻,他不再懼怕袒露自我,也不再糾結(jié)于得到還是失去。
“在那兩周之中,我體驗到的完美時刻和完美日子要比我在生命中最后5年體驗到的還多,或許,如果我的生活能以診斷之前的方式延續(xù)5年,我的完美時刻和完美日子也不會有如此之多。審視一下自己的時間表,你能在未來看到完美日子嗎?或者說,你的完美日子是否正藏在某處,而你需要想辦法將它們解鎖出來呢?如果我讓你以打造出30個完美日子為目標,你能做到嗎?實現(xiàn)這個目標需要多長時間呢?30天?6個月?10年?還是永遠都不可能?我覺得,自己在一天中活出了一周,在一周中活出了一個月,在一個月中活出了一年。”
刻意煽情,劇情尷尬,如果不是四字弟弟,這劇人應(yīng)該很少,題材很好,表達很尷尬,有部分小細節(jié) 還是有感動到,比起少年的你 這個讓我有太多失望了
有類似經(jīng)歷的人一定會感同身受得在電影院哭出來,敏感無助糾結(jié)如韋一航和吳曉昧,生病的人與死亡面對面站著,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是愛和力量來源??墒菒垡矔?,“我看著你們這樣我還不如去死”,韋江一個巴掌給了韋一航,中國式傳統(tǒng)父子別扭又沉默的愛卻通過傷害宣泄出來,真實到流淚。
演技不錯 劇本不太行
給兩個演員,給爸爸媽媽
有點失望 劇情真沒啥亮點 看到旁邊哭的稀里嘩啦我腔都不敢開
劇情演技都一般又老套,一分扣在跨年要看死人一分扣在強行蹭lgbt熱度
有人變成除了失去他都不會害怕的母親,有人變成不吃紅燒牛肉飯也能飽腹的父親,有人變成把組織病友群當成救贖的戀人。明白這世界最缺的就是魔法,依然相信,有你就可以走遍科羅拉多和喜馬拉雅,遍地的牛羊都是獎給我的紅花。飲下這不共戴天的冰水,敬你那義無反顧的烈酒,命運操蛋,卻因為你值得珍惜。
兩個人臺詞都一般般 更覺得四字需要靠人帶戲了 少你真比這好
千璽弟弟的演技長進好大
可能這一年過得太喪了吧,這部電影看得我情緒波動特別大。其實片子就講了兩件事,一個關(guān)于親情,一個關(guān)于愛情。人為什么會這么多困擾,終究是因為有牽掛的人了。前半部分是輕松的青春愛情片,后面則開始走心感人了。易烊千璽的角色還挺可愛的,會被他那種有些裝酷的直男萌感所打動。而劉浩存在第一次的時裝戲,也讓我們完全看到了她特別青春和活力的一面,是真的讓人心動的女孩。不過,最打動我的,應(yīng)該還是親情吧,每次看到父子關(guān)系的戲總是會被感動。歸根到底還是那樣,人生真苦啊!可能唯一的遺憾就是,后面收得不是那么順暢,當然,對待這個問題,我也是無解的。
“沒發(fā)光的路燈想冬眠?!?/p>
跨年有這樣一部電影上映真是再好不過,首先是大眾層面的好看,一部非常流暢、情感飽滿的商業(yè)片,其次它的主題——跨過難關(guān),積極擁抱生活也很符合2020年的社會情緒。韓延導(dǎo)演有了上次《滾蛋吧!腫瘤君》的經(jīng)驗,各方面處理都更加成熟,將癌癥、死亡這樣中國人談之色變的字眼引向溫暖和力量,不去刻意做病情展示,更注重探討患者的心理療愈、每個人與家庭與社會之間的情感紐帶。其實就算不講癌癥,這樣的故事也有更廣泛意義上的治愈作用。除了雨夜、家宴等肯定會成為淚點的戲份之外,片中其實很多小的情節(jié)也很戳我。比如韋一航和媽媽在臥室整理照片那段,母子倆互相坦誠了心底最害怕的事情,只有當他們向?qū)Ψ教宦冻鲎约旱能浝邥r,才互相理解了彼此。愛是很復(fù)雜的東西,有時候愛就是虧欠,就是負擔(dān),所以愛才沉甸甸呀。
【2020.12.31】有點尬,看來演戲還是要有人帶?!?021.01.01】各位妹妹不要過來教我做人,影評是我的真實想法,作為四字粉我也希望他在影視上能有更好的作品,但有《少年的你》里精彩的表演在前,《送你一朵小紅花》里的表現(xiàn)就感覺並沒有太令人驚嘆,“喜歡”和“嚴格要求”二者之間並不衝突。另:你可以說我的欣賞能力很低級,但請不要在私信里口吐芬芳暴露你素質(zhì)不高的事實?!?021.01.06】3號廳影評:“而是他的高水平和高起點,決定了我們更苛刻的審視?!薄艿芗佑?,你能行。
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有戰(zhàn)勝它的心。承襲韓延導(dǎo)演《滾蛋吧!腫瘤君!》又一最新力作,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四字弟弟領(lǐng)銜主演。一朵小紅花,串聯(lián)起無數(shù)個與病魔抗爭的個人和家庭。死亡面前,我們能做的,是保持希望和珍惜,用愛發(fā)光,戰(zhàn)勝病魔。溫情而現(xiàn)實,絕望又充滿希望,是對2020最好的總結(jié),也是對2021最好的期許。
演的啥玩意啊 一星高亞麟一星朱媛媛 易烊千璽為什么每句臺詞結(jié)尾都跟個氣泡音
兩個小時的電影,為了雞湯而雞湯。
在這個特殊的年份的最后一天看這部電影,思考生命的意義。劇情吸引人,演技在線,達到預(yù)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