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紡織廠的音樂部教師東植對錦川發(fā)生的一起殺人事件表示出極大的興趣。
某天,東植從女工郭善英處收到一封情書,并向舍監(jiān)告發(fā),善英被工廠開除。曾鼓勵善英寫信的朋友趙慶熙借著鋼琴輔導的契機開始出入東植家。為了貼補家計,東植妻子做了很多裁縫活兒,身體越來越虛弱。東植委托慶熙尋找到一名合適的下女,幫助持家。妻子懷孕回娘家的當下,慶熙借機向東植表達了愛意,卻受到辱蔑被攆了出去。這一切都被窗外的下女看到眼里。下女借機誘惑東植,并與之發(fā)生了肉體關系。三個月后,下女懷孕。東植的妻子知道真相后,將下女推下樓梯,導致流產(chǎn)。失去孩子的下女怒火中燒,性情開始變得暴烈。結果,下女將東植夫婦倆的孩子也推下樓梯,藏了起來。下女以向工廠曝光所有事實相要挾。為了保住整個家庭,東植將二層的房間讓給下女。最后,準備和下女一起吃耗子藥自殺的東植看到死在臺階上的下女,毅然拋棄了她,重新回到了妻子身邊。這時,電影畫面再次回到東植夫婦看著有關那起殺人新聞的畫面,東植不禁說道:這樣的事情有可能發(fā)生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
“不可靠敘述者”的形象早在18世紀的文學作品中就已大量涌現(xiàn),但該概念正式被提出則是在布斯1961年的著作《小說修辭學》中,布斯認為:“當敘述者的講述或行動與作品的規(guī)范(也即隱含作者的規(guī)范)相一致時,我將其稱為可靠敘述者,反之則為不可靠敘述者”。
“不可靠敘述者”主要指瘋子、兒童、精神失常者等特殊身份的敘述者形象,相比文學敘事,電影敘事方式的綜合性決定了電影中不可靠敘述者形象更加重要?!皯夷睢笔菓乙呻娪暗暮诵模豢煽繑⑹稣邆鬟_出的正是一種引導觀眾不斷推理的變形的信息,由此可見,懸疑電影中的不可靠敘述者對情節(jié)發(fā)展起著重要的推動的作用。
《下女》作為一部同時探討了社會倫理、男女對峙、怪異寓言的電影,在“懸疑”這一特點上反而顯得并不深刻,即便如此,它依然嚴格的進行了雙線索的規(guī)劃,一是故事的敘事線,二是邏輯線,即故事的真相。
根據(jù)上述對“不可靠敘述者”的定義和解釋,我們知道,不可靠敘述者的敘述(言行)是與故事邏輯線不一致的,懸疑電影偏愛用這一類邊緣型人物產(chǎn)生信息誤導。影片中女仆看到慶熙向東植示愛后也借機誘惑東植,并與其發(fā)生關系,東植妻子知道真相后將女仆推下樓梯導致其流產(chǎn),從此女仆性情大變......不可靠敘述者產(chǎn)生,一個人造“倫理地獄”中的不斷反轉和猜忌也由此展開。
除了非常態(tài)人物的不可靠敘述,角色的“謊言”也是用來欺騙觀眾的絕佳手段。影片中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當女仆再一次把東植叫到自己的房間后,家里的女主人不堪忍受現(xiàn)狀,一番心理斗爭之后從柜子里拿出老鼠藥,放進了給女仆的那碗飯中,但她不知道女仆早就把老鼠藥換成了糖,真正的老鼠藥被藏了起來。這一部分的結局,是女仆嘗出自己的飯里加了糖,憤怒的揭曉了真相。女仆心懷隱秘的目的隱瞞事件真相,欺騙片中其他角色的同時也誤導了觀眾。
利用不可靠敘述者女仆的認知偏差導致的語言行為失常,選擇她的視角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中間不斷插入兩個孩子相對客觀的視點,營造出故事線和邏輯線不斷交織、錯位的關系,使觀眾的不斷游離在不同的角色之間。觀眾被影片中非常態(tài)的主人公引導、誤導,因而不斷產(chǎn)生對結局自發(fā)的推理。
不可靠敘述者的行為和語言帶給觀眾的不只有誤導,對影片所傳達的信息也起著強烈的預示作用,使觀眾不自覺的提防人物的所作所為。例如,女仆在小男孩的呵斥下給他端來了一杯水,由于此前給了老鼠藥大量的鏡頭,此時觀眾對于“水中下了藥”有著強烈的預感,但是女仆端起杯子自己喝了一口,觀眾懸著的心放下了一點,當小男孩將信將疑的喝下杯子里的水,女仆拿過水杯把含在口中的水吐了出來。
雖然導演在這里拐了一個小小的彎,但最終結果仍然符合觀眾的猜想,因此,當觀眾已知角色目的時,對事件的關注心理仍然可以作為主要懸念。
綜上可知,不論是非常態(tài)的不可靠敘述者本身,還是用來蒙蔽其他角色和觀眾的謊言,都可以通過誤導和預示構建懸念。不可靠敘述者本身和觀眾反應的相互作用,決定了這一概念在懸疑電影中的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不可靠敘述者在其他角度中的解釋以及在其他維度上的發(fā)展,依然有很大的實踐空間。
不管是從當時社會環(huán)境還是影片內容本身來看,都是聚焦于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初期的階級分化和階級焦慮,但是導演只敢把這種焦慮具像化在幾位女性身上,尤其是中產(chǎn)的妻子和下層的仆人,甚至飾演下女的女演員因為此片被迫從此銷聲匿跡。
而男權社會中男性之間對于階級屬性的爭奪,就這樣被消解了,所以男主人公看起來要是被動懦弱的,必須要被描述成是迫不得已,他是“被毀”的那個,甚至最后他還可以埋怨妻子,臨了他還是高尚的——要死在妻子身邊。
不穩(wěn)固的、岌岌可危的中產(chǎn)階層,需要警惕的是下層女性嗎?把這種緊張焦慮的情緒出口指向下女,本身就是體現(xiàn)了東亞社會從始至終的厭女情結。
除去空間設置和視聽語言的創(chuàng)新以外,實在看不出這部老片有什么值得推崇的,如果用當今的眼光來看,應該對于文本進行批判。
看到許多2010年新版上映后的評論,都在說1960版超越了2010版,所以,當前的我們是處于什么階段呢?2010版本的對于性別階級和性別壓迫的深刻反思,卻被當作是無病呻吟、情色趣味……2010版本對于我們仍然是超前的。
//www.douban.com/note/78020280/
2010-06-27 13:54:12
鋼琴聲和縫紉機聲代表的女性,聲音表現(xiàn)的示威和屈服。
女性的魔性。 妻子: 為了維護家庭的幸福表象甚至不惜忍痛犧牲實質。 當純潔完滿不幸成為遺夢,能多么迅速地變身為藏污納垢的角色。 下女: 階層上被剝奪的女性,用女性來破壞階層。得不到的瘋狂。原始本能。煙。 因為她的重點的是“像你這樣的男人”而不是“你這個男人”。
丈夫。 A 對兩個女孩的情書和投懷送抱能保持冷靜。為什么就在隨后而至的女傭面前失守了呢? 1、當一個人恪守原則的激烈舉動之后,下一步可能是意外地輕而易舉地就背離了原則。 在這個原則不斷地折磨和拉鋸下,精神的疲憊和負罪感帶來的負面能量不斷積聚。 讓女傭的引誘只需彈指之力。 崩潰在堅守之后,可以窺見精神的脆弱。 2、女傭很直接。語言在行動面前多么虛弱。他們有抽煙的小秘密。女傭直踏鋼琴“禁區(qū)”(我不需要彈成調,只要擾亂你心緒。)勒索封口,堵門寬衣。 3、男人要靠女孩學琴賺取家用,這重身份讓他有所顧忌。而女傭嘛,吃你一口酥。估計這個潛意識也有。 4、感覺。比起有心計沒心計的兩位女孩來說,女傭令人迷惑之處,在于同謀的角色,在于女人不需要征求同意的強大的破壞力。
B 老婆讓你上樓,你便上樓? 這是情節(jié)設計最匪夷所思的一點。家丑不可外揚我能理解。來自下女的威脅并不能多大程度觸動觀眾,簡單地說,這還不是一個絕境。更不是一個悶在家里能解決的問題??墒瞧拮幽苋痰竭@步,而丈夫不管多么勉強,正襟危坐鞋襪肅整不也是任人親了嘛?你的立場在哪里?丈夫這種懦弱到家的態(tài)度,仿佛萬般無奈便宜都想賺盡,直接導致了悲劇的升級。 沒見到愛,更不解恨,何談命歸于你,魂在我妻? 讓妻子情何以堪? (恰如這張《維榮之妻》的截圖含淚質問:丈夫為情赴死,妻子該怎么辦)
除了人物設定,情節(jié)鋪設不夠有層次,下女仇恨結得莫名其妙,妻子讓步得莫名其妙,人物虛浮。當然最終歸為一種想象層面,也算化解吧。說是給老公們的一貼警示教諭。
樓梯用得意味濃厚。 最終咚咚下樓(下女拖住男人腿,腦袋砸在樓梯上而死)表現(xiàn)不乏力度。
作者:Bong Joon Ho & Martin Scorsese & Tony Raynes
譯者:csh & dreamingkids
來源:Sight & Sound
譯文首發(fā)于「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公眾號
一、 “金綺泳是真正的大師”(奉俊昊)
《寄生蟲》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金綺泳的《下女》,這部1960年的作品,令人震驚地探索了階級與欲望的議題。在這篇訪談中,奉俊昊談及了他發(fā)現(xiàn)這部作品的源起,它如今被廣泛認為是韓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
金綺泳1960年的電影《下女》是對《寄生蟲》影響至深的一部作品。這部電影聚焦于一個中產(chǎn)階級家庭,其成員們渴望成為上流階級。當一名女仆(下女)來到這個家庭時,我們看到了他們面臨的恐懼。
我在1990年代發(fā)現(xiàn)了金綺泳的這部影片。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韓國軍統(tǒng)時期結束后,正式的電影資料館才建立起來(譯者注:韓國電影資料館于1974年建立于首爾,奉俊昊的意思也許是,在他看來,上世紀八十年代軍統(tǒng)時期前還沒有正規(guī)的電影資料館),才有可能再去重看一些老電影。這一時期,韓國的影迷文化也開始興起,金綺泳再次出現(xiàn)在觀眾的視野中,并且被認為是韓國電影界十分重要的人物。1997年,釜山電影節(jié)舉辦了他的電影回顧展,這不僅招攬了國際上的批評家,也吸引了許多韓國本土影迷的關注。我成為了金綺泳的忠實粉絲。當時我還是一名助理導演。我還記得我跑遍了影碟店,試圖去找他那些罕見的影片。
金綺泳在1998年于家中去世,這個消息令人震驚。但是,甚至連他的死亡都充滿了戲劇性,就像電影的劇情一樣——雖然這么說聽起來可能有些缺乏同情心。
在他去世后,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他電影中的有趣之處。1998年柏林電影節(jié)(Berlin film festival)舉辦了他的回顧展,2006年巴黎的法國電影資料館(Cinématheque fran?aise)也舉辦了回顧展,我當時也是策展成員之一。從1990年代晚期直到21世紀初期,金綺泳在韓國電影界建立了自己不朽的地位。
他為韓國影人們留下了無盡的財富,包括那充滿了創(chuàng)造力的視覺風格,以及獨特的、生猛的沖動——一種迫切地描繪人類欲望的需要。同樣值得一提的,還有他那離奇的、處理電影空間的手法。這些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尤其令我吃驚的,是他居然能夠在軍統(tǒng)時期創(chuàng)造出那么多的作品。當然,在其他國家也有和金綺泳很相似的電影人,比如路易斯·布努埃爾(Luis Bu?uel)以及今村昌平,他們都是用電影處理欲望的大師。我曾如饑似渴地觀看他們的影片,但后來,令我十分驚訝的是,在韓國居然也有這樣的一位電影導演。
金綺泳的《高麗葬》(1963)與今村昌平的《楢山節(jié)考》(1983)十分相似,它們都講述了相同的習俗。金綺泳和今村昌平在處理人的欲望以及女性角色的方面上十分相近。金綺泳電影中的女人,并不是那種為愛所傷的刻板形象,她們常常顯得比男性更加堅強有力,例如《下女》中的這名女仆,就是一個強有力的、勞動階級的角色。而金綺泳電影中的那些男性角色都顯得可悲、做作而愚蠢。你也可以在我的電影中發(fā)現(xiàn)這一點,因為我受到了金綺泳的影響。我想他刻畫男性角色的方式,與他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息息相關。
《視與聽》雜志每十年都會投票選出自己的影史最佳影片。在2012年,這個榜單的第一名從《公民凱恩》(Citizen Kane, 1941)變成了《迷魂記》(Vertigo, 1958)。在韓國也出現(xiàn)了十分相似的情況。長久以來,排名第一的電影始終是《誤發(fā)彈》(1960),這是一部由大師級導演俞賢穆執(zhí)導的社會現(xiàn)實主義影片。但是,當金綺泳的回顧展放映結束之后,這份榜單發(fā)生了改變,《下女》成為了那部排名第一的電影。
韓國電影資料館如今正在修復金綺泳的電影,并且發(fā)行了它們的藍光版本。我希望像箭頭電影(Arrow films,英國獨立電影發(fā)行商,主要發(fā)行邪典電影、藝術電影、恐怖片以及經(jīng)典電影)、指示符電影(Indicator films,英國套裝媒體發(fā)行公司,公司以“Powerhouse Films”為名,發(fā)行經(jīng)典電影時使用“指示符電影”的標簽)、標準收藏(Criterion)或者英國國家電影中心(BFI)等機構,可以發(fā)行金綺泳的藍光套裝合集。我常常向我遇到的影人們推薦金綺泳,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師。
二、馬丁·斯科塞斯談《下女》
《下女》是一部引人注目的影片,我完全可以說,它和我以前看過的所有電影都不一樣。我第一次看完這部電影之后,就被電影中那種壓抑的情緒、大膽的表現(xiàn)主義元素,以及所有人際交往中的潛在危險所震撼。電影中緊張而狂烈的情緒,給人帶來一種心理上的幽閉恐懼感。我并不認為這是一部簡單的電影,事實上,它是一部寓意深遠、值得回味的影片。因此,不難理解的是,它對眾多的韓國影人產(chǎn)生了深遠、長久的影響,他們包括樸贊郁、林常樹和奉俊昊。在西方,金綺泳的電影變得更加知名,也更容易被看到了。我希望這樣的趨勢能一直保持下去。(2014年)
三、金綺泳的古怪之處(托尼·雷恩斯)
當韓國軍統(tǒng)時期在1990年代過去之后,韓國人重新發(fā)現(xiàn)了金綺泳的作品,奉俊昊長久以來對他贊賞有加,這一切讓金綺泳成為了如今公認的韓國電影大師之一。那么,這位導演的作品中無節(jié)制的荒誕以及獸性的表達,為何能夠擁有如此強大的吸引力?在下文中,托尼·瑞恩斯(Tony Rayns)向我們解釋了這一點。
在他的全盛時期,金綺泳(1919-1998)成為了一個完美的悖論:他同時處于時代的順流與逆流之中。他活躍的時間始于1950年代中期,一直持續(xù)到了1970年晚期。在朝鮮戰(zhàn)爭之后,南韓的電影產(chǎn)業(yè)也在艱難地與軍方政府的電影審查和政策進行斗爭。他贏得了許多獎項,也拍攝了許多票房頗佳的作品,但他仍然與主流電影界保持著距離。一方面,他會在電影中對社會事件作出回應,另一方面,他也在堅守自己對于古怪、另類世界的迷戀。這些電影中充斥著羸弱的男人,他們的欲望消解了自身的男子氣概。此外,我們還能看到一些強勢的女性,當她們的詭計不能得逞的時候,她們就會陷入瘋狂。因此,我們可以把金綺泳稱作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那些丑陋、奇異的恐怖電影總是符合他的口味。韓國的報紙總是批評他電影中那些過度的表達——1960年,英國媒體也是這么對待麥克爾·鮑威爾(Michael Powell)的電影《偷窺狂》(Peeping Tom)的。
1988年,我第一次來到首爾,這讓我首次接觸到了金綺泳的作品。一個朋友帶我來到了韓國電影資料館(一個垂死的軍統(tǒng)政府的行政部門),我們看到了金綺泳那部噩夢般的幻想曲——《下女》。在那之后不久,奉俊昊送給我一盤帶有字幕的家庭錄像帶,那是金綺泳的《火女》(1971)的家庭錄像帶,以此作為一份謝禮,因為我為他那部電影學院的畢業(yè)作品添加了字幕。我意識到,《火女》原來是《下女》的彩色升級版。因此,1997年,當?shù)诙酶诫娪肮?jié)修復、放映眾多金綺泳的電影,以此重新開拓韓國電影史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意識到,有些事情將會發(fā)生。但是,沒人能夠預測到最終的結果。在那一年的電影節(jié)上,在場的許多獨立電影人——以及少數(shù)的外國嘉賓——都認為金綺泳是一名大師。一位法國的電影宣傳商詢問金綺泳,他是否把自己看作是一名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家。世界各地的電影資料館都強烈要求舉辦金綺泳的回顧展。
令人悲痛的是,在電影節(jié)僅僅過去了幾個月之后,金綺泳和他的妻子就死于一場家庭火災。因此,韓國電影資料館(Korean Film Archive, KFA)就拿過了接力棒。當韓國在1993年轉向平民政府之后,KFA開始發(fā)展為一個積極的、有能力的組織。它首先發(fā)行了金綺泳五部既存影片的DVD,它們的片源是一系列此前發(fā)行過的拷貝,它們布滿了劃痕與污點。接著,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的世界電影基金會(World Cinema Foundation)介入了《下女》的修復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利用數(shù)字技術抹除丑陋的原始字幕),鉤沉金綺泳作品的速度變得更快了。2019年,KFA發(fā)行了品質精良的、藍光版本的《高麗葬》(1963,金綺泳改編、翻拍了木下惠介的那部《楢山節(jié)考》[1958])和《異魚島》(1977,套裝中包含了原始劇本的摹本,金綺泳原先設想的英文片名是“藍魚島”[Blue Fish Island]),后者是一部技藝精湛的作品。接下來,我們會看到更多的作品,有兩部非凡之作應該被優(yōu)先考慮,它們是《蟲女》(1973,它的靈感來源似乎是今村昌平的同名電影《日本昆蟲記》[1963,譯者注:兩部影片的英文片名均為“The Insect Woman”],但這是兩部完全不同的作品)和《肉體的約束》(1975)。
許多金綺泳的作品都已經(jīng)散佚了,但很顯然,他的職業(yè)生涯分為三個階段。他曾學過醫(yī)學,也曾在劇院工作,在此之后,他于朝鮮戰(zhàn)爭期間在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開始了自己的電影生涯。他現(xiàn)存最早的影片是未署名的短片《我是卡車》(1952,在藍光版本的《高麗葬》附贈的影像中,可以看到這部作品),這是一部詩意的紀錄片,呈現(xiàn)了回收金屬零件的過程。這部作品可以與任何我們印象中的西方戰(zhàn)時電影相媲美。金綺泳現(xiàn)存最早的長片,是他的第二部長片作品《陽山道》(1955),這是一部傳統(tǒng)的感傷情節(jié)劇,它將背景設定在朝鮮晚期。在這部作品中,一位村長有一個被寵壞的兒子,此人試圖從一個農(nóng)民手中,搶走已經(jīng)和他訂婚的年輕女子。金綺泳幾乎完全抹除了那些感傷的內容,作為替代,他將殘忍與虐待提高了一兩個等級,并強調了農(nóng)村生活的骯臟與卑劣。從這些影片中,我們可以意識到,在金綺泳創(chuàng)作生涯的第一個階段,他就已經(jīng)本能地掌握了正統(tǒng)的電影語言,但他略微顯得有些離經(jīng)叛道。
金綺泳的第二個階段(也就是他最偉大的階段)始于1960年的《下女》,這個階段持續(xù)了整整十七年。從這些影片中可以看出,與“現(xiàn)實主義”相比,金綺泳更偏愛風格化的情節(jié)和視覺效果。此外,他還會通過不斷升級的、癔病般的故事,詮釋人類的反常狀態(tài)?!断屡返於诉@種模式的基礎:一位為工廠工人教授音樂的已婚男子,雇傭了一位鄉(xiāng)村女性作為女傭——她擁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并最終使她懷孕。她故意從樓梯上摔了下來,這導致了她的流產(chǎn)(兩層樓的房子在當時看來是一種新奇的東西,這也是地位的象征)。但隨后,她開始在他的妻子(一位居家的裁縫)、女兒(一個小兒麻痹癥幸存者)和年幼的兒子面前折磨他。金綺泳運用場面調度,嫻熟地將角色們的活動安置在封閉的空間,并利用反復出現(xiàn)的意象(滑動門、縫紉機踏板、或高或低的角度、老鼠藥)來創(chuàng)造一種癔病式的氛圍,這最終將影片推到了那個關鍵段落,這個段落足以與帕索里尼(Pasolini)的《豬圈》(Porcile, 1969)相匹敵。金綺泳非常喜歡這一情節(jié),所以他反復地在自己的作品里使用它,這些作品包括《火女》以及他自己翻拍的《火女(82版)》(1982)。
這一階段的另外兩部非常突出的作品是《高麗葬》和《異魚島》,KFA最近也修復了這兩部作品,并發(fā)行了藍光版本。在制作《高麗葬》的時候,金綺泳還沒有看過木下惠介的《楢山節(jié)考》,因為直到1990年代晚期,日本電影在韓國都是被禁映的,他很可能只是讀了已經(jīng)出版的劇本。在他這個版本的傳說中(當村民們到了七十歲的時候,他們會被抬到山上,以便為下一代“讓路”),他用扎根于薩滿預言的信仰體系,取代了原版的歌舞伎指涉,他還增加了村莊仇殺和十人犯罪團伙的內容。這部高度風格化的、由制片廠拍攝的影片,要比木下惠介的版本更為殘酷,也更令人震驚。在《異魚島》中,金綺泳將李清俊的韓國小說改編成了一部薩滿預言。這部作品講述了濟州附近一個傳奇島嶼的故事,這座島嶼上遍布著女潛水員。金綺泳增加了抗議環(huán)境污染的內容。這兩部影片都可以看作是金綺泳的宣言,他不惜一切手段,傳播著自己關于種族繁殖的怪異想法。藍光版本的《異魚島》保留了1977年被審查機構剪掉的那些段落,其中尤為重要的,是那場令人震驚的高潮戲。在那場戲中,薩滿復活了一名在海中溺死的男子,我們看到他柔軟的陰莖變得僵硬,并得以在死后實施性交。在金綺泳職業(yè)生涯的最后階段,他掙扎地制作著那些預算極低、制片時間極短的作品,以滿足政府為韓國電影設定的強制性配額,這牽扯到進口高利潤外國電影的權力。他對這一階段的大多數(shù)影片都不屑一顧,但其中確實包含了許多影迷最喜歡的作品,它們包括《追逐殺人蝶的女孩》(1978)以及一組馬里奧·巴瓦(Mario Bava)式的三部曲,其中后者講述了一個學生被鬼魂纏繞的故事,這些鬼魂來勢洶洶,而且/或者心有邪欲。金綺泳延續(xù)了自己的怪癖,但他的作品已經(jīng)失卻了那種深層次的嚴肅性。奉俊昊一直在推崇金綺泳的作品,他為此錄制了三張KFA光盤的評論音軌?,F(xiàn)在,這些光盤正試圖向韓國以外的觀眾展示那些已經(jīng)被遺忘的東西。
槽點過多,想了想,還是說點可取之處吧。
結論:1、這是一部對希區(qū)柯克PPT式仿拍局部有點意思但整體崩掉的電影;2、最大亮點是19歲的女演員李恩心表現(xiàn)出了很好的爆發(fā)力。
之所以說本片如同PPT,最主要的原因是導演對電影的整體控制能力不行,劇本實在過于爛,甚至可以說是反智的,似乎導演的最大樂趣就是專注于單個場景對希區(qū)柯克的復刻,對本片內在邏輯無法自洽、人物動機莫名其妙等問題,完全沒有梳理收束。單獨看個別鏡頭確有出彩之處,但情緒劇情不連貫,整體一直處于崩掉的狀態(tài),令當下見多識廣的觀眾尷尬得腳趾摳地。
令我印象深刻覺得還可以的細節(jié)有這么幾個:
1、那個女主人回娘家的雨夜,下女誘惑男主人成功,男主人載著光腳踩在自己皮鞋上的下女邁向墮落的深淵之際,鏡頭給出了一個背影,下女的胳膊與雙手用力環(huán)抱男主人并在男主人的背部越絞越緊,在黑白膠片中,那對胳膊與雙手,毫無少女的豐潤光潔感,竟似枯藤般干瘦陰冷,緩緩收緊的過程令人頗為窒息。假如此時,下女直視鏡頭,露出一只眼睛邪魅一笑,會不會令這個鏡頭成為影史經(jīng)典?
2、完全攤牌后,下女在琴房求歡男主人,赤腳最終纏繞上男主人的腳腕。那一幕,鏡頭對著兩人的腳拍,下女的那只腳,猶如一條毒蛇面對獵物,先小心翼翼地試探,然后緩緩纏上去,靈活危險又貪婪,失樂園的隱喻很明顯,效果也十分驚悚。
3、女兒去琴房偷老鼠藥,一回頭,一身黑的下女怨毒地隔著玻璃移門盯著她;下女端水上樓梯,攝像機對準玻璃杯正后方拍攝出變形的樓梯……這些場景不突兀,但每當此時,《蝴蝶夢》《驚魂記》《牙買加旅店》……一堆希區(qū)柯克經(jīng)典鏡頭就掀起記憶狂飆……只能說,這些單個鏡頭確實有深深的希區(qū)柯克烙印,復刻得還可以……
不少人說演員演技不行浮夸又做作,我感覺責任真的在導演。整部戲不連貫,神級演員也沒法塑造角色。但就這樣也難掩飾演下女的李恩心的光彩。沒想到她如此年輕、如此有靈氣,張力十足,具有眾多女演員不具備的爆發(fā)力。容貌并不出眾的她在表演這件事上是有野心的??上Т似笏傥闯鲅蓦娪埃駝t,她一定能有耀眼的成就。
本片可能在韓國影史上有一定地位,但且不論世界影壇——不說更早的大師們,你就說巧不巧,特呂弗《四百擊》、戈達爾《精疲力盡》正好也是在1960年左右驚艷亮相的,即便在東亞電影圈,該片在任何一方面的成就也都不夠看。畢竟那時,黑澤明、衣笠貞之助、稻垣浩早已三奪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談家庭倫理,小津安二郎《東京物語》珠玉在前;談現(xiàn)實題材,費穆《小城之春》高山仰止……
另外,還要說明的一點是,韓國在二戰(zhàn)后,經(jīng)濟極為困難,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上世紀60年代得到美國支持后,韓國經(jīng)濟才真正起飛。電影中普通女工甚至包括所謂的城市中產(chǎn)男女主人光鮮時髦的穿著打扮,咱就是說……呃,主打一個韓國傳統(tǒng)藝能吧……
總而言之,看過大量同時代甚至更早的影片后,深深感到對該片的贊譽明顯是非常過頭的。
那瓶老鼠藥就不能扔了?一屋子人怕對方下毒……
欲望與幻想,瘋癲與性欲。CC修復,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還是老畫質。
除了表演都好
調度風騷,堪稱暗黑狗血倫理巨作,奉俊昊從這片汲取了不少精華。直到懸念揭曉前,男主一直是影史最慘男主。
moma 結尾好冷
媽的,是個教育片。。。結尾太騷了。。。好看呃!
韓國人自古以來都熱愛這么奇虐的激情片
3.5,幾乎每個國家都流行過這種苦情大悲劇的影片,聽說女主角李恩心因為演出這個蛇蠍女角色招致觀眾怨恨就退出影壇了? 有這麼嚴重?!,2018.09.08
可以想象這部類型雜糅,風格略有怪異,節(jié)奏緊張的驚悚片能給那個年代的韓國人帶來多大震撼,狹小空間的場面調度更顯壓抑,樓梯分開兩個世界,配樂和畫外音也很有特點。主動的女人與被動懦弱的男人,倒和李孝仁的那本書說的有幾分類似。中產(chǎn)為地位不斷退讓維持平穩(wěn),侵入者才可以更肆無忌憚。感謝馬丁。
女人賤到這份上沒救了,看來節(jié)奏好是韓國電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讓人窒息的影像...
名過其實,被同期的日片虐殘沒商量,尤以乖張造作的配樂讓人沮喪。
是真厲害啊。奉俊昊老師大概拉過上百遍吧。
B+/ 幾乎沒法當作一部“人”的電影。人被與縫紉機、鋼琴、香煙、毒藥、動物乃至樓梯捆綁,被轉化為一種局部秩序的具象標記。他們不被驅策地維持著運作或在這些物之間機械滑動,變換著他們怪異的姿態(tài)與面容。在性別權力的虛假顛覆中,在糖與毒藥的置換中,在老鼠與松鼠的擬人區(qū)分中,“人性”僅作為一種表面的遮罩被戲謔。因為“非人”方才導向欲望的妖冶流溢,而“人性”更像是遺傳厄運般的虛構。
感謝馬丁·西科塞斯主持的修復版!1960年的作品 作為韓國電影之首的這部終于有機會看到 風格詭異 一條樓梯隔開兩個空間 上層生活的欲望 像是勒緊脖子的毒蛇讓那個家和她自己也一起墜入深淵 老鼠藥的設置無疑是一個定時炸彈 最后的結尾重新回歸開頭 十分過癮
雞雞管不好,小命就難保,那么骯臟的身體還跟我同床,我的身體都發(fā)臭了,竟然比《仆人》還早三年問世,無論上層還是下層總有些優(yōu)點與可愛之處,唯有中產(chǎn)階級完全一派偽善、做作、矯飾,令人作嘔,貪戀名利恐懼階級滑落,音樂老師很浪漫像火山一樣,玫瑰的夢不會盛開在晚秋的霜與冰雹中,反而會結冰,瘋子死了也是我的錯嗎,通奸罪比交通違規(guī)還輕得多,幸福是活著的時候才有,男人是猥瑣的動物,
絕不僅僅是“天下最能打小三”主題的家庭情節(jié)劇這么簡單。逼迫的空間,多次拍到樓梯,完全不給任何思考時間的劇情走向讓人懷疑這片子是富勒去韓國改了個名字拍的。。其實說的是中產(chǎn)階級的終極恐懼,有了為數(shù)不多的財富之后就開始擔驚受怕,妻子最后一刻還在說“都怪我想買房子”實在是讓人脊背發(fā)涼啊
都抓著老鼠了還說用老鼠藥,是我就要甩出趙又廷那個表情包了:你神經(jīng)病?。∫约耙晃葑拥娜硕荚趽幕ハ嘤美鲜笏幫抖緦Ψ竭^于心累。就在我覺得怎么這么狗血的時候,結局的轉折也是來得猝不及防!總之,這是一部非常適合在情人節(jié)七夕這種節(jié)日帶對象去看的一部電影哈哈哈!
中國和韓國還在比誰拍的老電影更優(yōu)秀,來自前蘇聯(lián)電影的降維打擊還沒有來到~
我懷疑有好些人 一方面是沒看懂 被整個劇情 節(jié)奏等鎮(zhèn)住了 另一方面 對結局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