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根(李保田 飾)和崇義(秦昊 飾)雖身為父子,但彼此之間關系卻十分淡漠,甚至到了互不理睬的地步。雖然倩影(李小冉 飾)幾次想要調(diào)解公公和丈夫之間的矛盾卻均以失敗告終。與此同時,倩影和崇義之間的夫妻情誼亦因為繁忙的工作和缺少溝通而產(chǎn)生了裂痕。
朱志根有一個未了的心愿,那就是把過世的妻子送給他的夜鶯帶回妻子長眠的那片土地,并且在妻子的墳墓上將夜鶯放生。一番波折和意外之后,朱志根帶著孫女任幸(楊心儀 飾)踏上了前往老家陽朔的旅途。這段旅途注定不會太平,接二連三的意外發(fā)生之后,這一老一小能否順利的抵達目的地呢?
#2021年flag之每周看一部電影+短影評#周末的晚上搜羅一部電影來看,看到了這個中法合拍的電影,電影參演人有著名老演員李保田,還有李小冉和秦昊,法國導演拍攝,先說對片子的觀感,沒有大起大伏的驚心動魄的轉(zhuǎn)折 ,卻有延綿細膩的感情和美如畫的風景。一開始會覺得這個都市小女孩非常不懂事,甚至有點覺得這個家庭對孩子的管教不好,因為父母都是空中飛人,自然這個孩子的教育像極了現(xiàn)在父母對于孩子們物質(zhì)上的補充,卻忽視了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和禮貌。現(xiàn)在想來片子中一開始小女孩對爺爺?shù)恼M是為了突出這趟旅行對她成長的歷練,到最后用自己最新的iPad給爺爺換了一只新的鳥,卻沒告訴爺爺,可以看出她的變化。爺爺?shù)倪@條線,隨著人在囧途他內(nèi)心故事也慢慢展開,從農(nóng)村走出來到自己的愛人去世也未能照顧到,從孫女三歲時在花鳥市場丟過一次,父子再也沒說過話,從自己走出大山到希望落葉歸根,可以看出都市老人心中的孤寂,最終和兒子和解,最終回到自己的老房子,最終在愛人的墓碑前放掉那只孫女換回來的另一只鳥,也是和自己的和解。
廣西的風景確實秀美,還有兩次留宿當?shù)厝说募依铮宫F(xiàn)了風光的同時這位法國導演也想展示村寨人們的淳樸。
最后算是大團圓,父母的關系因為這只夜鶯而緩和延續(xù),父親為爺爺買下老房子,打包行李準備回老家,這其中的紐結就是這個小女孩,也是這只鳥,用小女孩自己的話說,她就像被關在籠子里的鳥,雖然最后還是會回去籠子,但是希望多飛一會兒。。。。
后來搜索資料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花絮,導演為了拍攝該片,費利普·彌勒經(jīng)過近兩年的籌備,自學了一年半的中文,劇本在北京完成;這也成為第一部在全法國最賣座的中小成本投資的非商業(yè)類型的中國國產(chǎn)影片(來自百度)
所以豆瓣的評分確實不高,但這可能就是給外國人看的中國片子!
費利普·彌勒,這名字,不免讓我想起人人喜見的彌勒佛。這位法國導演執(zhí)導的《蝴蝶》,中國人也算是家喻戶曉,并非都看過,只是因為2006年春晚那首被耳尖的樂迷稱為“山寨”過來的《吉祥三寶》。自此,彌勒與中國也算是結下了不解之緣。這次他穿越皇城根至陽朔,真正完成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尋夢之旅。
而這部《夜鶯》(2014年),是中國版升級的《蝴蝶》,還是受到芒果臺親子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的啟發(fā)?抑或就當作一部“三江、桂林至陽朔”的風光紀錄片看也不錯。老根樂悠悠地提著鳥籠,從京城帶著一向嬌慣小孫女任幸前往他的老家陽朔。
一路上,老根竟然不認識返鄉(xiāng)的路,坐錯了車,聽不懂當?shù)厝说姆窖?,繞著山叢竹林瞎轉(zhuǎn),只能住山洞過夜,更糟糕的是,還崴了腳。但小孫女卻樂開懷,從驚訝于水牛開始,她跟大自然及山寨的孩子們交上了朋友,攀爬于蒼天古樹和陶醉于無限山野之間,讓她樂不思蜀。當爺爺擔心她父母牽掛,準備及早送她回京時,她卻跟爺爺說了一段富有哲理的話:“我就像你手中提的畫眉鳥,一直關在籠子里,它多想出外透透氣,自由的飛翔,爺爺,它最后還是要飛回來的?!?/p>
正當此時,小任幸的爸爸和媽媽已悄然分手,各自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彼此和家庭。四年前,老根帶著孫女逛鳥市,因?qū)W⒂谝恢灰国L的歌唱,不小心丟失了孫女,一下凍結了這對父子關系。這次,老根帶孫女回老家,讓這個兒子心急如焚,急忙飛到老家,看到女兒安然無恙,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
當老父跟他談起四年前的糗事時,兒子擺擺手不用再說了,他拿出小時爸爸給他削的一根竹笛,吹起了悠揚的樂曲,老父說終究還是要落葉歸根。兒子拿出紅本房產(chǎn)證,早已為他想好了后路。由此,這對冰封的父子之情融化了。
不僅于此,漸漸懂事的小任幸,還買來了不會叫的夜鶯,悄悄跟爺爺一起帶回京城,設下小小騙局,讓已分手的父母見面,并讓她爸爸拿出爺爺當年給他做的竹笛,說“爸爸,你要每天教夜鶯唱歌,不,要每月每年對著它吹笛呵”。原本分手的夫妻倆相視一笑,領會了女兒的良苦用心。一家三口歡喜地對著夜鶯,惜緣再聚首,如同面對著未來。
而老根則帶著孫女送他的最新手機,打點行裝,準備返鄉(xiāng)頤養(yǎng)天年,享受山鄉(xiāng)的無窮樂趣。其實,這只是一部小清新電影,融說教于故事中。一句話:清新的大自然教會了人們的一切。
這回到了人類的原點。這里闡釋的有爺孫、父子、夫妻及孩子如何成長的多重問題。當這些紛亂如麻的關系,融入大自然中,一切問題已不是阻滯。這倒有點像中國“道法自然”,繼而產(chǎn)生“人間煙火”的道家哲學。
相傳,所有鳥兒的歌聲中,屬夜鶯最為動聽悅耳。而法國的國鳥并非夜鶯,只是一只高盧大公雞。夜鶯倒是伊朗的國鳥。我們中國的國鳥,好像還沒有一個定論,我還是傾向于傳統(tǒng)的喜鵲,清脆、歡快、喜慶又報平安。丹頂鶴作為國鳥似乎有點免強,離我們普羅大眾的生活過于遙遠,保護好它們就是萬古功德。
至于此片代表中國影片參加201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角逐,聽起來,多少有點像笑談。李保田作為實力派演員,當然無可挑剔,只是讓他飾演這個南方一隅者的角色,多少有點隔膜和不搭,也許,外國觀眾不一定看得出來。
整體來講,這部吉祥的《夜鶯》,有的情節(jié)仍過于呆板無趣,甚至有死寂之感,且內(nèi)心挖掘得并不夠,仍屬于淺層次的表達?;蛟S有點感動,卻無法撥動心靈的那一根弦,更談不上觸摸到我們的靈魂,終究也只能算是一部普通的電影。
2014、11、12
影片講述的是一位老人為了兌現(xiàn)多年前的承諾,帶著他的夜鶯和年僅8歲的孫女遠行,開始了一場注定不平靜的心靈之旅的故事。
在影片開頭,爺爺提著鳥籠子逛公園時,另一位老人就說了,“要出遠門就早點出發(fā)吧,到了這個歲數(shù),人等不起,鳥,更等不起”。
四年前,爺爺朱志根帶著孫女任幸逛花鳥市場,由于被夜鶯動聽的嗓音吸引,爺爺放開了牽著孫女的手,孫女差點走丟。使爺爺和他的兒子崇義間產(chǎn)生了難以撫平的芥蒂。同時,兒子和兒媳倩影之間也因工作忙碌疏忽了彼此,導致婚姻亮起了紅燈。孫女喜氣洋洋的生日過后,父母都因工作關系要外出。而此時,家中的保姆也因兒子的婚事要回老家。兒媳無奈之下將任幸再一次托付給了任幸的爺爺(并沒有告訴任幸的父親)。
志根始終惦記著一個對去世妻子的承諾,把十八年前妻子送他的夜鶯帶回村子,讓它在妻子的墳墓上飛走。這個在志根心里說了很久的旅行,在啟程時發(fā)生了變故,因為兒子兒媳出差而沒人照看的孫女加入了這場改變他們生活的奇妙旅程。
這是一趟目的地明確的旅程——爺爺帶著孫女從北京到廣西陽朔——爺爺曾經(jīng)的老家看看。孫女是個頑皮的鬼靈精,她趁爺爺買票時又溜走買水,讓爺爺驚出一身冷汗;上了火車又因為是睡左邊還是睡右邊跟爺爺爭執(zhí);她也無心去餐車吃晚飯,只是一直抱著她的ipad玩?zhèn)€不停;半夜餓醒了要了一大碗泡面吃的大快朵頤;深夜又借口肚子疼想吐,其實是跑到洗漱間對著鏡子做鬼臉;早晨起來把爺爺?shù)男拥搅讼词g而裝作若無其事。
然后汽車拋錨緊接發(fā)現(xiàn)搭錯車,中途借宿在一農(nóng)民家中,蚊蟲之夜后,在農(nóng)民指點中,在山林間迷路,發(fā)現(xiàn)包落在了車上,誤入茂密的森林,挨過雨后在一個山洞燃起了一堆篝火夜宿在森林里,爺爺對孫女講了奶奶的故事,孫女理解了爺爺和奶奶之間因鳥兒串聯(lián)起來的深厚感情。 那個起初處處作對,嬌氣任幸的孫女換了個人,第二天早晨她關了iPad,扔了手機,和現(xiàn)代文明說拜拜。
爺爺?shù)哪_扭了因此被鎮(zhèn)上的人接到了善良的鄉(xiāng)民家里。在廣西的層層碧綠的梯田間,在有一千年歷史的參天古樹面前,在鄉(xiāng)民用鐮刀一下下收獲稻子的瞬間,孫女任幸逐漸喜歡上了這個與她生活的城市截然不同的、民風淳樸的山間小鎮(zhèn)。在侗寨躲過爺爺送她回京的安排后,她對爺爺說:“我就像只鳥兒,關我的籠子打開了,我一下子就飛了出去。飛的再遠也還是要飛回籠子里去的。就像爺爺手里的鳥。她的家就像個籠子,她遲早得飛回去,因為她愛這個家”。
爺爺和孫女最終還是回到了陽朔,那只夜鶯跟著他們東奔西跑,唱著婉轉(zhuǎn)的歌兒。任幸的父親得知祖孫倆回了老家,也跟著來了。父子倆經(jīng)過一番對童年往事的回憶,兒子也漸漸理解了父親,父子冰釋前嫌。鳥最終死去,任幸為了爺爺?shù)脑竿?,不惜犧牲自己最愛的iPad去換一只不值錢的畫眉。爺爺找到了奶奶的墓地,并在墓前,放飛了那只畫眉。
尾聲:小女孩買了一只不會叫的鳥兒,告訴爸爸這只鳥需要時間的磨練才可唱出動聽的歌,爸爸將隨身攜帶的一只小哨子拿出來吹給鳥兒聽。第二天,鳥兒便唱出了動聽的曲子。女孩用一只鳥兒挽救了瀕臨解體的家庭。
這篇好像是2016年寫的,當時豆瓣還用得不熟練。最近突然想起來,就來補個影評。
以下是正文。
兩個星期前,我剛從桂林回來,又一次感受了甲天下的山水該是什么樣子的。誠然,相比我第一次去(那時候姚明還是NBA西部第一中鋒),桂林是有了一定程度的降格,不管是實打?qū)嵉纳剿€是淳樸的民風,但作為旅游大市,它已經(jīng)以令人吃驚的誠意盡全力保證了人間仙境的原貌。這種誠意是令人欽佩的。
所以,當我看到有一部以桂林為底子的片子時,主觀上就對它充滿了期待。
《夜鶯》的導演是法國人費利普·彌勒,你不一定知道這個人,但你一定對他的神作《蝴蝶》有所耳聞。這位導演從開始拍電影以來就對兒童片有著近乎固執(zhí)的喜愛,他拍出來的作品也總少不了溫情、童真等因子。所以其實在看電影之前,我大概就可以想象得到《夜鶯》的基調(diào)了。影片講述一對工作在北京的成功人士夫婦,一次因工作忙碌不得不把女兒交給與他們有隔閡多年的父親照顧,一老一少兩個人踏上了一條回故鄉(xiāng)的溫情滿滿的心靈之旅的故事。話說“尋真”一直是這類題材藝術作品——不管是文學還是影視——的必備套路,對彌勒導演來說更是老司機上路,幾乎是順手就能拍出一部成品來的程度。主演方面,我欣喜地看到李保田老先生的名字,一位老戲骨級別的表演藝術大師;李小冉和秦昊都是基礎扎實、穩(wěn)定的中生代;小女孩楊心怡,講真,一開始,鑒于當今我國的演藝界現(xiàn)狀和藝人培養(yǎng)模式不太允許出現(xiàn)天才的情況,我們是不該對童星有過高的要求的,但整部片下來我發(fā)現(xiàn)這小女孩在和李保田這樣的老爺爺對戲中竟絲毫不落下風,并且臺詞功底好得出乎意料,必須說這是個驚喜。題材是導演的拿手戲,演員也都是好演員,背景是風光絕世的桂林,一切都指向十分美好的方向。
但,也只是指向而已了。
不可否認,這部電影的故事結構是非常清晰的,一條線貫穿到底的表現(xiàn)手法也十分適合此類片子。但正是因為它如此清晰,如此簡單易懂,才讓我從中發(fā)掘了太多不滿意的地方,并認為這部戲不是部好戲。
故事的開端,兩個場景來回切換,這兩個場景有很強的對比。老爺子住的小平房和兒子工作的大廈,老爺子日常娛樂的小公園和小女孩學舞的教室,老爺子周圍的自行車和北京市中心的車水馬龍,等等的明顯對比,都在突出代際之間的巨大差別,事實上也為后面要點出的“隔閡”鋪墊合理性。在開端這部分有一個重要引子,就是老爺子養(yǎng)的一只鳥。但這兒有個很大的問題——這不是一只夜鶯,而是一只畫眉。當然后邊會有交待這樣安排的目的,這里暫時不說。
回到劇情,老爺子早上去公園遛鳥,遇到一個老頭,兩個人開始聊上了。從這里開始,劇本厚度不夠的問題開始顯現(xiàn)出來,主要表現(xiàn)在演員的臺詞上。公園里的老頭問起老爺子畫眉的歲數(shù),得到的答案是18歲。接著老頭又問,“你老念叨著,要帶這只鳥出遠門,什么時候走???”這就是一種勉強埋伏筆的表現(xiàn)了。在劇本里,伏筆可以通過情節(jié)、對白或旁白等方法來體現(xiàn),一般來說,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會在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但個人認為,用旁白總是最無力的。比如現(xiàn)在要設計我打一個人的情節(jié),你更愿意聽旁白來一句“你看,大文現(xiàn)在要打他了”還是看讓我大吼一聲“我弄死你”還是讓我表演“攥緊拳頭青筋暴起喘著粗氣”?這里雖然是通過老頭的口中說出來主角老爺子要出遠門,但實際上性質(zhì)大概等于運用旁白說“老爺子說過,他將要出遠門(此處腦補趙忠祥的聲音)”,顯然比由主角自己說出“我想,出趟遠門”要蒼白得多。類似的強行鋪墊在后面時不時會出現(xiàn)。
接著來到年輕家庭的視角,從斷斷續(xù)續(xù)的片段(開會,很晚回家之類的)可以看出年輕的那對夫婦很忙,也沒多少時間照管孩子。說到這,有件讓我很慚愧的事,就是我看了兩遍還是看不懂夫婦倆和小女孩互打電話的一段情節(jié)想表達的意義。三個人分別坐在三輛車里,可以看出他們在試圖給彼此打電話,但都占線。有兩個問題,一,他們到底在給另外兩個人的誰打電話;二,他們打電話干什么。下一個鏡頭直接跳轉(zhuǎn)到第二天早上了,所以這兩個問題最終沒有答案。
繼續(xù)。第二天早上,從年輕夫婦倆的行動(爸爸不知道女兒已放假,媽媽給女兒報了另一個興趣班)可以看出一個永恒的主題:爸媽有錢但不關注孩子內(nèi)心。這是最容易表達清楚的主題,因為如果我是編導我也知道接下來肯定要安排一些用錢沒法解決的矛盾(比如孩子變得叛逆,夫妻感情不和什么的)。我沒想到的是我的預言很快就驗證了,接下來夫妻倆有一段不太和諧的對話,大意就是“你都不聽我說話”“你什么都不告訴我”之類的,這樣的臺詞挺煩的就不截圖說明了。同時這段對話是另一個伏筆,我很納悶,其實編導顯然可以好好運用對話的,為什么會犯一開始那樣的渾呢。順便一提,這里導演玩了兩次蒙太奇,可是玩得有點點失敗,比如夫妻倆一起進電梯,打開門后就切到只剩妻子一人了,好像男的被妻子吃了一樣。
開端結束了,從這個開頭我大概可以得出印象,導演不太會講這個故事,而且似乎在玩自己不熟悉的手段(雖然我沒看過導演的其他作品)。然后到了過渡銜接段。小女孩生日,在一個豪華的餐廳開派對,老爺子自己做了一個竹子(或木頭)小鳥作為禮物,偷偷地送到派對現(xiàn)場交給孩子媽媽。然后孩子媽跟老爺子的對話,我們知道了原來男主父子倆有矛盾,從對話內(nèi)容可以知道4年前,老爺子帶著孫女外出,差點把小女孩給丟了,為這事父子倆慪氣了4年。李保田先生的臺詞功底自然不必懷疑,但這個劇本顯然就沒給他應有的表現(xiàn)機會,因為從文學角度來說,所有值得深入挖掘的可以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語言都被一筆帶過。老爺子表達不滿的“你們倆把家安在飛機上得了”,表達自責的“那事是我錯”,表達委屈的“他跟我慪氣嘛”,都是一句話帶過,前后沒有連貫性。也許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老爺子跟兒媳婦有代溝沒法深入溝通,但我總覺得力度很弱。
后來因為各種意外因素,小女孩不得不跟爺爺坐火車回老家,這就進入主題了?;疖嚿系较萝囘@一段,編劇有話要說卻不知怎么傾訴的缺點再次顯現(xiàn)出來了。為了表現(xiàn)女孩的淘氣和對爺爺?shù)木嚯x感,編劇安排了各種各樣的可以表現(xiàn)小女孩特點的小情節(jié),各種支離破碎的小事,比如無理取鬧地和爺爺換臥鋪不肯吃飯,假裝鬧肚子,偷拿爺爺?shù)男尤ゲ仄饋?,不聲不響就跑去買飲料(這個是照應4年前的事),等等,活生生地給煮了一鍋大雜燴。不說這樣拍把整段拍得十分冗長(可以理解為這是突出女孩第一次搭長途火車的度日如年),就說安排這么多毫無關聯(lián)又都沒有后續(xù)的小情節(jié)其實十分考驗小童星的演技,這是一個非常殘忍的冒險。還好小演員經(jīng)受住考驗了。
從到達桂林開始,電影就進入了一個一發(fā)不可收拾的展現(xiàn)桂林的自然地理風光的階段了,所有情節(jié)和人物都不重要了,桂林秀美的景觀成了主角,其他都是背景。不過桂林真是個好地方,而且確實有影片里表現(xiàn)的那么好,大家有空有機會可以去玩玩。雖然中間偶爾會插入一點料,比如女孩鞋子里進了小小的石子就胡思亂想(比如感染和鋸腿什么的),比如爺爺走了好半天才發(fā)現(xiàn)包落車上了(由于這個忘包細節(jié)根本沒前后呼應的情節(jié),換句話說就是沒什么卵用,我更愿意相信是導演拍了好久才發(fā)現(xiàn)“哎呀包怎么沒了,算了就說你忘拿了吧”),比如女孩覺得自己弄臟了又開始哭鬧(但一秒鐘就被爺爺壓制住了)......但這些都像去餐廳吃飯時免費的開胃小碟,反正我是很少吃。而且這些片段還有個嚴重的負面作用,它們把這種溫情片里原本應該代表老一代人的以穩(wěn)重、和藹可親為顯著特點的爺爺形象硬生生扭轉(zhuǎn)成丟三落四而且容易不耐煩的老憤青。這讓觀眾很難在接下來的內(nèi)容里對“爺爺”這個特定人物產(chǎn)生親切感,失去了這種類型片最賴以生存的因素。
大概編導也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下去爺爺不太討喜了,所以趕緊來了一段祖孫兩人夜宿山洞暢談人生的重頭戲,這是影片進入高潮的必經(jīng)之路,也就是轉(zhuǎn)折段。呃......姑且不說一個合格的爺爺為什么會搞出“迷路而且完全走不出去導致必須露宿”這樣的烏龍,就說山洞里的對話吧,真是太......引用一位豆瓣網(wǎng)友的話來說,太作了。劇本里既然把爺爺設計為“為供兒子上大學,從農(nóng)村老家跑去北京,什么臟活累活都干”的辛勤老農(nóng)民工,為什么又要讓他滿口文縐縐的大道理,還作詩一樣地亂用比喻,不說這真不真實,起碼藝術手法上完全四不像?。∩蕉匆灰怪虚g插了個不錯的伏筆,孩子媽和老公通電話時說了孩子跟爺爺回老家,孩子爸氣得起泡了。這里完全沒有出現(xiàn)前面的“旁白式引線”,所以我就不在乎兩人對話中有多少槽點了。回到山洞,這時候爺爺終于講述出畫眉鳥的故事了,原來它是奶奶在他進城之前托付給他的,而他現(xiàn)在要去完成對奶奶的承諾,帶它回去奶奶墳前唱歌。注意是畫眉。
第二天,托爺爺在一條小河邊扭到腳的福,祖孫倆終于坐了順風船來到當?shù)氐恼永?,這里開始就從表現(xiàn)自然風光轉(zhuǎn)化為表現(xiàn)當?shù)氐娜宋木坝^了。在這我得好好說道說道這部影片的一大亮點——群眾演員。我不知道這部影片總預算是多少,但真的,我覺得除了四位主演和必要的工作成本,其他地方一分錢都不用花。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我?guī)滋烨皠側(cè)タ戳宋覀儗W院的DV大賽,我在看這部電影時總有種錯覺,這個劇組是不是跟我們這些業(yè)余的學生一樣,扛著工具,走到哪就拍到哪,遇到誰就抓過來當演員。反正桂林山水任拍不要錢,桂林人民也生活在那隨便抓。所有的群眾演員(臺詞還蠻多)看起來都是沒事上街被劇組逮住扔給他們一個劇本告訴他們兩個小時后開機一次過不NG今天的盒飯我們包,他們都是臉上掛著詭異的微笑,嘴里念著不平凡的臺詞......天,看得我快走火入魔了。
這時候又有一件大事。孩子他爸跟孩子他媽提出了離婚。這就是我之前說的鋪墊,兩人因為持久的小矛盾堆積,終于到了這一步。
在這個寨子里,前一天還各種矯情的小女孩終于不負眾望地開竅了,迷戀這里,不愿回家,和大家玩得很開心,還變得相當懂事,而且竟然還學爺爺文縐縐地吟詩作對起來了。總之一句話,“我不回去!”。
于是爺倆繼續(xù)旅游,回到老家。這個時候,孩子他爸追上來了。父子倆進行了一段心靈的對話,終于解開了隔閡。其實,兩人也沒說什么特別有意思的內(nèi)容,大概就是回憶了一下過去,但他們就是和好了,看得出父子倆都很隨性啊,所以4年前大概也沒怎么吵,就莫名其妙隔閡了。
這時女孩發(fā)現(xiàn)老爺子的畫眉死了,別問我怎么死的我也不知道,就是死了,然后女孩就想方設法偷偷用自己珍貴的東西去跟當?shù)匾恍『Q一只活蹦亂跳的新畫眉。這里可以看成是小女孩心靈的回歸,她終于要拋棄那些沒有意義的象征現(xiàn)代社會的玩具,去換象征真摯情感和美好心靈的畫眉。只是這個當?shù)匦『⒛菐拙洹?iphone)4s?太out了。你有iPad嗎”實在很傷我心,編導您不是要表現(xiàn)民風淳樸嗎,為什么要加這幾句話一邊讓當?shù)匦『⒖雌饋磉@么精明一邊羞辱買不起iPhone的我?
然后老爺子回來也一點沒懷疑,提著新鳥就去妻子墳前了,我都做好準備讓他好好煽情一下了,結果他去到那話也不哼,把鳥放回了就完了。這下我真的傷心了,iPad就這樣飛了。接著,孩子爸爸跟老爺子說,他和妻子商量好了要把他接回去一塊?。ǜ缒銈円呀?jīng)提出離婚了,而且后面的情節(jié)表明你已經(jīng)搬出去了,你這時候說這個合適嗎),老爺子表示他只想在老家安享晚年,然后孩子爸突然掏出一本房產(chǎn)證,表示“就知道你這么想,我?guī)湍惆牙戏孔淤I回來了”。這明明是最體現(xiàn)年青一代“有錢就了不起”的思維方式的地方,但很遺憾卻是被用來表現(xiàn)親情。所以說編導借老爺子的口批判了一整集的現(xiàn)代金錢社會,結果在升華主題的時候卻是用他批判的東西來填坑。大概是他們自己也被桂林山水迷住了,忘了自己在拍什么吧。
尾聲,你會奇怪,為什么都尾聲了,片名的夜鶯還沒出現(xiàn)?是啊,我就是這樣想的啊,而且我猜編導也這樣想啊,所以他趕緊安排女孩去市場上買了只夜鶯回家養(yǎng)啊......我簡直要給這個安排跪下來了。最后小女孩成功設局讓爸爸搬回來住,一家人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孩子他爸果然很隨性,跟自己老爸吵架和好,跟老婆離婚分居又搬回來,都是幾分鐘內(nèi)決定的事而已。大團圓結局。
整部片就是這樣。我懷著對桂林風光的熱愛、對溫情題材的期待和對李保田先生的仰慕而來,然后忍不住以我自己的方式評論了它,而且,沒說太多好話。我以不成熟的眼光和不認真的心態(tài)看過評論過很多電影,可是當我滿懷期待想認真對待一部片子的時候它給了我這樣一個結果,簡直像期末復習完發(fā)現(xiàn)重點都給錯了一樣的打擊。
可能還是我太刻薄了吧。
無疑《夜鶯》力圖營造的是一碗暖人心脾的心靈雞湯,作為由法國導演費利普·彌勒執(zhí)導的中國電影,他將自已對中國親情的見解和法式風格巧榮一體,但這法風雞湯卻又未到“火候”,欠缺力度的情感渲染和對《蝴蝶》機械式的套用,使其難見感人的真摯。
無論是視聽語言還是故事建制都比今年另外兩部公路片《后會無期》《心花怒放》要好上很多,技巧上韓寒們真的需要學習,法國電影的氣質(zhì)是很難學來了。李保田、秦昊的表演都不露痕跡,小女孩說話感覺還是有些做作,劇情上也有些許BUG,不過瑕不掩瑜,仍是一部優(yōu)秀的片子。
《蝴蝶》導演又拍了個中國版,還是祖孫情+大自然+小動物,一場旅行彌合年齡代溝和家庭裂痕。是在批判MOMA的建筑沒人味嗎哈哈,各種熟悉的北京地標,不過小情小調(diào)還是法式的。情感鋪墊稍欠,蘿莉總結略雞湯,總體還行吧
小女孩楊心儀是個苗子,其他沒啥好提的
取景很好,臺詞太作
它是如何戰(zhàn)勝《歸來》和《白日焰火》獲得申奧提名的,將成為2014年電影界未解之謎。《夜鶯》和《深夜前的五分鐘》目前呈現(xiàn)出中國合拍片的尷尬,有骨無肉,以點帶面,隔閡勝過親密,生硬多于自然,很難涉步內(nèi)里,把情感層面交代通透。
中間插的那段什么波爾多留學生的太可怕,僵硬的不行,總體來說風景不錯。。。其他一般
簡單,樸實,美好。但秦昊和李小冉戲份太少,而且也不搭。
雖然整體故事與蝴蝶基本一樣,雖然同樣有美景襯托,但還是差強人意。
神像《蝴蝶》《葉落歸根》《千里走單騎》,法國人拍中國,也拍出來了法國的色調(diào)。臺詞:我不喜歡大海,因為它無邊無際。年輕的我們的離鄉(xiāng)遠行大概就像投身于茫茫大海,不知怎返。能看的見海盡頭,便是故鄉(xiāng)。生若是逃離,老便是望歸。待我蒼年以后,鄉(xiāng)必全失,孤魂野鬼。
一直覺得【蝴蝶】是部平庸的及格片,各種跟風的屁蟲偽文青直接將它刷成了導演的代表作,這下翻拍徹底的暴露了,帶著看似三觀很正的主題,也都是點到即止,以點帶面的尷尬和俗套,顯得膚淺且投機,以前可能因為聽不懂法語,還感覺到有一點溫情,現(xiàn)在全沒了。生硬的合拍片,還申奧呢?!铩?/p>
有個實力派老演員,有個文藝片專業(yè)戶,有個不算討厭的女演員,最后還是覺得不好看,漏洞無比多,結束出來小包說不知道在干嘛~
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就是一個法國人視角把廣西拍的很美。散文式的敘述展現(xiàn)祖孫,父子,夫妻親情,但缺乏鋪墊和邏輯主線,缺乏感染力!但還是很納悶一個法國人編劇導演的片為何代表中國參加奧斯卡外語片,打醬油存屬正常,若提名還真尷尬!
7分
任幸很任性!保田大爺?shù)泥従咏辛我辔?
這片申奧注定了醬油的命運,攝影美,故事也溫情滿滿,但臺詞這般矯揉造作是鬧哪樣!?
畫面好看,配樂好聽,祖孫三代代溝消融之旅,《落葉歸根》之中國版《蝴蝶》。。。PS:陽朔的小孩子從小就是奸商啊。。。╮(╯▽╰)╭
1.李保田就這演技?還人民表演藝術家呢,太作了……里面那小女孩、還有媽媽的表演都比他好。2.是誰說的這是爸爸去哪兒+變形計?總結得比較到位。3.這片沖奧?肯定悲劇啊。連我都沒被感動,如何感動老外???
最郁悶的是M聽不懂我問的啥,感覺全場記者都瘋了
1000年2000年3000年小孩們爭論那樹年紀有多大, 我倒擔心經(jīng)過這電影傳播後那樹年紀會否只剩一年.開頭假大空帝都讓我不順眼,幸很快小鄉(xiāng)小鎮(zhèn)人車爭道青山綠水一切都和諧了.完場導演映後談全程外文對答我附庸風雅三陪陪坐陪笑陪聽裝孫子.....有流利英文同胞坐我旁邊還英語發(fā)問讓我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