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的大學老師郝回歸,因為人生和工作都不如意,在夢里回到了自己的17歲,遇見了曾經(jīng)的自己。在夢里,他和曾經(jīng)的自己、曾經(jīng)的伙伴們一起經(jīng)歷了一段難忘的時光。在這個夢當中,他想去改變曾經(jīng)的自己,去彌補遺憾,去重過一遍自己的人生,沒想到卻被自己的小伙伴改變了。從夢里醒來,他決定要改變自己的人生。
這個假期,看了李光潔、費啟鳴主演的電視劇《我在未來等你》,心中有很多震撼,私心認為這是一部很優(yōu)秀的國產(chǎn)劇,里面很多演員的表演都切中了我的欣賞神經(jīng)。我沒有看過韓國的《請回答1988》,但我覺得這部劇就是在校園和主角們生活中呈現(xiàn)的中國1998。
熬過開頭,就會進入“真香”世界。第一集有些無厘頭的搞笑,講的是37歲還沒結婚的郝回歸(李光潔飾)被假裝得了絕癥的媽媽逼婚,在發(fā)小陳小武的幫助下,找了一個假的結婚對象舉辦婚禮,正在此時,自己的初戀王微笑(佟麗婭飾)來到了自己的婚禮現(xiàn)場,郝回歸最終還是沒能鼓起勇氣表白,在痛苦之余,他來到了一家游戲廳,在游戲里,意外地穿越到了20年前,與十七歲的自己劉大志(費啟鳴飾)相遇,成為高一(8)班的班主任,由此拉開了整部劇的序幕,精彩自此開始。
在劉大志十七歲的生活里,有四個最好的朋友。王微笑,劉大志的暗戀對象。叮當,劉大志的表妹,但是常常懟自己。陳小武,劉大志的發(fā)小,家庭貧困,一家人靠父親賣豆芽為生。陳桐,理科班轉來的學霸,默默關心著劉大志。
在校園生活中,還有這樣一些角色,以追求升學率為目標的教導主任、校長;留學回國的美麗的英語Miss楊;有點兒娘娘腔的體育武老師……
每個孩子的家庭,都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網(wǎng)絡,折射著當時中國的點滴,每個不同家境的年輕人的房間布置,都能看出那個年代的流行元素與年輕人的熱愛。我沒有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的青春,但是,盡管年代不同,追求的事物也不一樣,但年輕人的心境卻相似的,這樣一份相似的心境會跨越時間、空間,讓我們心底留下長足的共鳴與回音。
電視劇里讓我感動驚喜的地方是在太多,挑選了一些印象深刻的點和大家分享。
一、許多的年代細節(jié):理發(fā)店的牌子、校門口賣的小吃、音像店里劉德華、張信哲的海報。主角們身上穿的衣服、背的包包,都有那個年代的特色,也符合劇中人物的經(jīng)濟條件。劇中恰到好處穿插的老歌,每一次都要十幾萬的費用,我們在歌中回憶自己的青春,都是導演和編劇用金錢堆出來的,不容易啊。
二、許多明星的驚喜加盟:第一集中李想作為記者采訪郝回歸,劇中的“徐懷鈺歌友會”真的請來了徐懷鈺,還演唱了當年的熱歌,盡管歌手的身材不如往昔,但是情懷仍在才是最重要的。朱丹在劇中扮演劉大志的單身主義大姨:秦曉婉。片尾曲的演唱者是鐘漢良,MV里也記錄了鐘漢良本人的成長歷程,令人淚目。
三、無數(shù)場還原青春的情境、心境:
筆友:在劇中,丁珰給自己找了一個筆友。關于筆友,不僅是98年孩子的青春,也是我的青春。初中的時候學到penpil,就特別向往能夠有一個不知真實身份,卻能通過書信聯(lián)系的好朋友,雖然沒有結交成功,卻因此產(chǎn)生了許多美好的幻想。就如叮當幻想的一般,可能就是自己的暗戀對象或者是一個超級大帥哥。最后叮當發(fā)現(xiàn)常與自己交心的筆友是陳小武的時候,有瞬間幻想破滅的感覺,但這才是真實的生活啊。
逃避跑步:劇中,劉大志和同伴因為體育課跑圈犯懶,趁老師不注意逃到了拐角處躲了起來。我自己當時的情況差不多和這一模一樣,嚴重懷疑導演窺視了我的高中生活,不僅如此,我還逃過課間操等等要運動的時候。但是現(xiàn)在長大了回想真的特別后悔,跑步是強身健體的事情,完全是為了自己。成年之后想要跑個步還不一定抽得出時間來。
小虎隊:小虎隊已經(jīng)不是我那個年代的青春了,但是《愛》等等一些熱歌我當年也百聽不厭,也會對照著電視比劃里面的動作。在劇中,劉大志、陳桐、陳小武組合成湘南小虎隊,模仿小虎隊來了一場精彩的表演。這又令我想起了自己的青春時光,不過是在小學高年級,我也和班上的好朋友合作表演了郭富城的《浪漫櫻花》,這首歌在我小的時候也特別特別火。我想,每個人都有一個明星夢吧,每次如果能有上臺演出的機會,我都很緊張,但又很想抓住機會,現(xiàn)在想起來,初中和高中我分別都給自己爭取了一次在大眾面前唱歌的機會,雖然表現(xiàn)很差勁,但依然覺得自己很勇敢。
三人行的困境:在劇中,劉大志本來和陳小武是發(fā)小,兩個關系很好。但是自從陳桐轉學來文科班之后,劉大志和陳桐越走越近,陳小武品嘗到了吃醋的滋味。終于在小武退學后和大志吃飯時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很多時候,我們面上不說,但是心中其實是很敏感的。當自己的好朋友有了新的朋友,當三個好朋友走一起時,怎么做到雨露均沾,可是一個大課題呢。
對名牌產(chǎn)品的崇拜:劇中的劉大志家境還算小康,但是媽媽并不愿意給劉大志買名牌,認為沒有必要花費這種錢。大志始終對名牌的衣服鞋子充滿了向往。終于有一天,大志媽給兒子買了一件假冒的名牌,但是卻被隔壁班的鄭偉戳穿,沒穿越前的郝回歸還記得這件事給自己帶來的心理陰影,趕緊穿著一樣的衣服來圓謊,挽回了劉大志的面子。相信我們在青春時期里,也曾有過對名牌的崇拜吧,我小的時候,家里完全沒有錢給我買名牌產(chǎn)品,于是每天早上做操的時候,我的都會下意識地看看身邊人的鞋子,如果有耐克、李寧的標識出現(xiàn),總會羨慕得不得了,甚至看到這些名牌鞋的鞋盒子,都會覺得它們發(fā)著閃閃的光。這樣的崇拜心理一直等到自己賺錢工作以后才漸漸消失,現(xiàn)在回過頭看,衣服鞋子還是穿著舒服最重要。
親人離別的痛楚:我的外婆是在我外地高考之前去世的,當時家里人擔心影響我的情緒,并沒有告知我,然而當時的我和外婆有心靈感應似的,做了噩夢,第二天就給家里打了電話,確認了這一噩耗,沒有給外婆臨終送別是一輩子的遺憾。而劇中穿越而來的郝回歸,代替17歲的劉大志給自己的外公送終,終于彌補了遺憾,也是本劇中令我痛哭的淚點之一。
轉筆、畫手表:我們在讀初高中的時候,班上總有幾個轉筆高手,我也常常轉轉筆,幻想自己是個轉筆大神。在手腕的位置畫個手表恐怕是很多人小時候都會做一件蠢事吧!
四、演員演技高光評點
劇中最讓我覺得驚艷的是陳小武的扮演者張植綠。陳小武是一個如果演好了會特別出彩的角色。小武家是賣豆芽的,家里除了小武,還有弟弟妹妹。有一次幾個好朋友到賣豬肉的張嫂地方求張嫂假扮大志媽媽,張嫂編了一個可憐的家境,丁珰感慨得直叫苦,只有小武很平淡地說:“這沒有什么的,我們家就是這樣的?!眲≈幸矝]有把陳小武塑造成家境貧寒卻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因為這樣的孩子畢竟是少數(shù)。劇中陳小武在家有空就要發(fā)豆芽,幫助家人減輕負擔,哪里還有多余時間學習呢?連好好睡覺都是奢望吧,小武在學校做的最多的就是睡覺,家里人也沒告訴他讀書是條好出路,爸爸還一心想著讓他拿個高中文憑就回家?guī)兔?。但就是這樣一個貧苦人家的普通孩子,盡管成績不好,卻有著很多好的品質(zhì),善良、堅韌、不怕吃苦,也成就了他最后成為湘南最大的農(nóng)貿(mào)市場老板。
徐嬌的出場戲份不多,但從這些戲份中也能看出這個優(yōu)秀演員的演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陳小武要退學的時候,在活動課上與不在場的同桌徐嬌告別時,徐嬌在門背后的那場哭戲,共鳴性特別強。徐嬌是一個要強的資優(yōu)生,在班上唯一的競爭對手就是王微笑,就算是幫傳帶工作也要超過微笑,不惜讓小武抄襲自己的作業(yè)、考試卷。但是那天小武的一番話讓她痛哭,自責、心酸……種種情緒都能從她的表演中得到體現(xiàn)。徐嬌坦言自己曾經(jīng)為了多點時間做作業(yè),在廣播放音樂時拿棉花塞住耳朵的情節(jié)恐怕也是很多好學生的青春回憶吧。
李光潔在劇中的表現(xiàn)讓我很驚喜。除了這部劇,我只看過他的《和平飯店》,因為人設不出彩,所以對這個演員印象一般,但這部劇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演員。好多的微表情都讓我暗暗贊嘆,真是老戲骨啊!
很多觀眾看到劇中的劉大志,肯定少不了罵他一頓,因為這孩子實在太咋呼,常常惹是生非,自己還沒什么感覺。但與此同時,喜怒哀樂形于色,做事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盡管劉大志常常惹事,但他也有很多暖心的時候,也在整個青春里不斷地成長著,我們也會跟著會心一笑,因為他代表著很多人青春時期的面目。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看劉大志看久了,有點《情深深雨蒙蒙》里面杜飛的味道。
孫千扮演的王微笑是很多心中的初戀面貌了.在劇中,導演也沒有把她塑造成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女神,雖然是鮮明的優(yōu)等生,卻也活潑生動。
說話做事直截了當?shù)亩~?,有些人一開始的時候可能不太喜歡她,但是想想,自己在青春年少時,又何嘗沒有說過傷人的話呢?丁珰在劇里也有很多暖心的高光時刻啊!
優(yōu)等生陳桐,轉入文科班后默默喜歡著劉大志,幫助他,還有很多好朋友解決了許多難題,然而在那個年代,對同性的喜歡是不被社會接受的,好在,陳桐遇見了郝老師,一封書信,溫暖了他敏感的少年心。
在校園里,沒有真正的反派,就算是曾經(jīng)很討厭的鄭偉,一旦維護起自己很喜歡的女生時,也是如此英姿勃發(fā),妙語連珠。
喜歡的角色實在太多,還有課上氣場全開、課后女人味十足的Miss楊,大志勤儉節(jié)約的媽媽,朱丹飾演的譚曉婉……
總之,這部劇不僅適合經(jīng)歷過那段青春的人看,也適合正在經(jīng)歷青春或早已度過這段時光的你,里面有無數(shù)的寶藏和心理共鳴等你發(fā)現(xiàn),這是一部有笑點、有淚點、又促使著我們思考漫漫人生的好劇,期待你來看!
《我在未來等你》是我最近的快樂源泉(當然后來發(fā)現(xiàn)是入了坑,因為看著看著又忍不住淚目……劇中有很多熟悉然而已經(jīng)逝去的青春:走綠皮車的鐵道,售賣磁帶的音像店,還有《當代歌壇》的書報亭,永遠覺得校服丑不肯穿,把回力標志用粉筆涂成耐克……還有同學們珍貴而熱血的友誼,一起參加運動會,全班陪跑那個受傷的同學直到終點,滿滿的都是青春的回憶)。
劇情設定就很有趣:37歲的男主“回到過去”,遇見了17歲的自己,變成了自己當年的班主任。哈哈哈哈……容我大笑12聲,分明是“我終于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的有利證明!
果然,17歲的自己一上來就對未來的自己各種花式作死,為了整垮未來的自己,連瀉藥都用上了……真是“我狠的時候連自己都害”。不過怎么說呢,有了“班主任”這個身份做什么事情還是很方便,比如想和當年的媽媽接近,就可以順理成章地以家訪的名義蹭飯,回去之后還不忘吐槽親媽:“哼,我媽果然一直都這樣,我好她就含笑九泉,我不好她就死不瞑目,她好像隨時做好了離開這個世界的準備?!痹诤禄貧w眼中,媽媽的邏輯就是:“毛手毛腳考不上大學,睡懶覺考不上大學,駝背考不上大學……總之就是考不上大學。不光考不上大學,還娶不到老婆?!弊冎拥耐虏壑校路鹂炊嗪芏嗳藡寢尩挠白?。
《我在未來等你》這部劇就是這樣接地氣的親切,但如果你們以為讓男主“回到過去”,就是為了現(xiàn)在翅膀硬了好吐槽當年,出一口惡氣,就大錯特錯了,他是回去糾正自己的人生的。
男主郝回歸人到中年依然過得不太稱心,沒能和喜歡的女人在一起,還和好兄弟打了一架,現(xiàn)實狼狽,夢想未完成……本以為糾正了年輕的自己,之后人生就一路開掛了,然而抱著這種心態(tài)“回到過去”之后發(fā)現(xiàn)什么都改變不了:該丟的自行車會丟,該被狗咬會被狗咬,該退學的朋友會退學……既然回去什么都不能改變,那還回去做什么呢?跟17歲的自己劉大志(沒改名前叫劉大志)較量了一番之后,才慢慢明白回去是為了彌補遺憾、陪伴過往、引導成長……
誰的成長沒有遺憾?男主17歲的時候沒能見到外公最后一面,37歲的他終于補上這個遺憾。在外公離去的時候,替17歲的自己磕一個頭……這是該劇第一個淚點,尤其是那句,”我失去的是外公,媽媽失去的是爸爸“,直接淚奔。我看到這里想:如果也有機會“回到過去”,我也會希望回到12歲外曾祖母去世那年……
而陪伴,永遠是少年時期的關鍵詞,無論是什么年紀,男人果然都藏著一顆童心。37歲的自己“回到過去”和17歲的自己打游戲,再順便助攻17歲的自己追求當年喜歡的女孩……17歲的男孩遇到喜歡的女孩就是死不承認,逃避不敢面對,卻發(fā)現(xiàn)原來37歲了還是照樣慫。過分真實!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引導成長,我第一次感覺到37歲的男主對17歲自己的引導,是他倆比賽打游戲那里。17歲的自己果然輸了,37歲的男主沒有講什么大道理,只是說:“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打游戲厲害,只是因為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更厲害的人?!蔽覀冊?jīng)的世界就是那樣短淺但又天真,以為自己面對的就是全世界了,然后一次考試沒考好便覺得天塌了下來,動不動就把天長地久掛在嘴邊,勾肩搭背的兄弟都是生死之交。而多年之后我們確實也再遇不到這樣的情義,身邊的至交,兜兜轉轉真的還是那些人……
女生馮美麗更是一個人間真實的范本,一次沒考好后對37歲男主的哭訴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是普通人,長相普通,家境普通,智商普通,我們甚至沒有拿到男主劇本,不能改變?nèi)松?,我們怎么努力可能也考不進全班前十,上不了清華北大,夠不到校草?;ǎ晌覀円才Φ鼗钪?,也努力想要發(fā)光。而在漫長的學生時代(甚至更久),我們都是被淹沒的那群,想想這不就是大多數(shù)的我們嗎?然而我們的教育習慣于看到缺點給與的是打擊,而不是鼓勵優(yōu)點和特長。當37歲的男主撕掉了班級排名表,在家長會上特意說出馮美麗的英語特長,我想很多人看到這里一定也想要這樣一個班主任吧。
《我在未來等你》是等你,而不是拉你,或者拖你,拽你,拔苗助長,而是37歲的自己和17歲的自己互相關照,互相成長。
看著看著,我甚至想:也許,這世界都在當年欠我們一個未來的自己。
也或者給過。那些生命中點亮過我們的人……
聽說了那么多次,今天終于把《我在未來等你》追完了,追完這部劇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回憶起自己勇敢的十七八歲,讓現(xiàn)在的自己也忽然充滿了能量。我的十七八歲平淡的很,什么都沒有,但每一次都會被這種青春劇戳到。親情、友情、愛情、師生情……都不會夾雜太多雜質(zhì),唯一稍微“復雜”的可能是對友情的吃醋、心思私藏的一點點小心思,但純粹的感情無比動人。好喜歡好喜歡,青春年紀有一群可以在流星雨的時候不約而同許愿,“希望我們永遠在一起”的伙伴。
成年后的大志工作不順心、被催婚,感覺自己混的不好、覺得大家都變了,想逃開這個虛偽的世界。回到過去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和朋友們的當年青春勇敢、堅毅純粹,是他丟掉了很多東西。
陳桐和劉大志對小武的“哥們義氣”,其實很多時候,朋友也不能夠完全理解到彼此最需要什么,等多年后忽然想起、才會懊惱地想“如果當時……就好了”,所以穿越回去的郝回歸在小武退學后,第一時間告訴劉大志,多去關心一下小武,在最灰暗的日子里,朋友的陪伴就是一道光吧。
小武這個人啊,對友情和愛情好像都很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好不夠周到。嘻嘻還是很可愛,看起來“傻傻”的小武也在大志和陳桐走得近之后開始吃醋了呢。
在劇中我無數(shù)次和彈幕共鳴“劉大志這個人真是討厭死了”,我無比討厭他一次又一次的搞砸事情,又連累朋友,把丁鐺媽媽和陳桐爸爸的事情大嘴巴說出來,因為在廣播站公開認錯害廣播站被校長關,為了給狗狗報仇不計后果的“毀”了校長的車、最后還要陳桐來背鍋,好像他做的不計后果的“壞事”數(shù)都數(shù)不清。但又總被他的赤誠感動到,像是其他人說的,大志好像只在別人的事情才特別勇敢果斷。毫不猶豫地幫陳小武打架,明明打不過王帥還是要沖上去,誤以為保鏢是跟蹤微笑的人就把微笑護在身后,打各種零工賺錢只為了讓微笑出國前可以聽一次劉德華的演唱會(哎,雖然當時他沒明白,或許在微笑眼中,一個人孤單的演唱會什么都不是),犯了錯當著所有人的面為微笑跳小虎隊的《愛》……
更多的時候也覺得,18歲的劉大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喜歡的人、也在被溫柔的喜歡著。
喜歡的微笑雖然經(jīng)常懟他,但更多的時候在關心他、鼓勵他。長跑比賽的時候脫自己的襪子給大志穿,
陳桐的喜歡太溫柔了,微笑問他來文科班怎么樣,他看了一眼劉大志的背影,說“挺有趣的”;所有人都在哄笑劉大志的轉筆才藝時,他說“大志 你轉筆轉得真好 我都想拜你為師了”;明明自己狗毛過敏仍答應大志把接回家,還連夜搭起來狗屋;為他頂鍋被取消三好學生和高考加分,給朋友說的理由是“用一次加分換好朋友一輩子,很值了”。
劇里最心疼的就是陳桐了?;蛟S是因為,所有人都有了一個好的結局,他那么好,為什么不能得償所愿呢?;蛟S青春時期的喜歡也是懵懂而不明確的,但可以明確的是,陳桐很認真地對劉大志好、并且他也那么做了。于他而言,莽撞快樂的劉大志大概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吧。
在下雪的那個夜晚,陳桐第一次說出了自己的秘密,對者劉大志喜歡的微笑同學,后來看著微笑牽著跑來找他們的劉大志離開。
他笑著的表情讓人好難過。
大志啊,你以為他是你潛在情敵,其實他和你喜歡的人是情敵。
青春最美好的日子,大概就是一起經(jīng)歷。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努力、一起跌倒又爬起來、吵架兇狠和好得更快??傊瑹o論如何,都是“一起”的。不知道為什么每個青春劇里都有看起來稀松平常卻又轟轟烈烈列的籃球賽、運動會、合唱比賽、校園表演、作為學生的奮起反抗,大家都有幾個人的小圈子,或者干脆就是一起長大的伙伴,他們熟知彼此最邋遢的樣子又為朋友的亮眼與有榮焉。因為我好像沒有,所以每次看這種青春群像劇,《最好的我們》《如此可愛的我們》《我在未來等你》這些啊,都無比的羨慕。羨慕一起的經(jīng)歷,也羨慕有一起經(jīng)歷的人,多年以后還可以感嘆當年的時光,青春真好啊。
文:杉姐,青年影評人、編劇、導演
豆瓣@杉姐,微博@影評人杉姐,微信、頭條公號《杉姐影院》
兒時的我們,每天都在想長大。
因為長大后,可以不用上學、可以不再考試,可以談戀愛、可以不再聽父母的話支配自己人生。
可真的長大之后,才發(fā)現(xiàn)雖然不用上學,但每天都得學習,不然你就跟不上時代,會被人認為是老古董,嚴重點兒還可能被公司開除。
可以談戀愛了,甚至結婚了,但發(fā)現(xiàn)原來兩個人的生活實在比想象中的復雜太多,很多時候讓人想逃離。
可以不聽父母的話了,但是卻發(fā)現(xiàn)這個時候的我們除了可以不聽父母的,幾乎要聽全世界的,就連面對過去坐在教室一起浪費時光老同學都有可能要低頭哈腰,像個孫子。
所以,每當有人問我,人到中年你最想做什么?我的回答都是:回到過去。
《我在未來等你》,完美的戳中了我們大多數(shù)中年人的這一心愿。
37歲的劉大志,是一名大學老師,雖然擁有人人都羨慕的職業(yè)。
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做著自己最不喜歡的工作。
而且, 最讓他頭疼的是,他的母親突發(fā)腦溢血,醫(yī)生說病情嚴重,而母親最后的心愿就是看他結婚。
所以,劉大志情急之下,辦了一場假!婚!禮!
婚禮上,狀況百出,新娘在最后十秒鐘從另一個現(xiàn)場趕來。
同學開玩笑,鉆戒上的鉆石當場掉下,尷尬到極點;
劉大志在同學的起哄下正準備親吻新娘,他從未表白的初戀對象微笑剛好在這時出現(xiàn)。
單身的同學對微笑現(xiàn)場表白,兩人還喝起了交杯酒。
大家開始恭維那些混得好的同學,劉大志在這種情況下失去理智,開啟了狂懟模式。
他幾乎罵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而一覺醒來,他在37歲的年紀遇到了17歲的自己,他回到了過去。
回到了過去的劉大志看到那個17的自己時,叮囑了他四點:
1、不要一味聽媽媽的話。
2、不要讓王叔叔(微笑父親)喝酒。
3、千萬要對微笑表白。
4、不要當大學老師。
可想而知,這幾個點都是他最痛恨的現(xiàn)狀。
回到過去的劉大志驚喜的發(fā)現(xiàn)自己現(xiàn)在的身份變成了17歲劉大志的班主任老師郝回歸。
再次回到青春,他想重活一回,他想改變歷史,他想彌補所有的遺憾。
于是,首先勸那個不愛學習的自己努力學習。
看劉大志迷戀游戲,干脆和他單挑,讓劉大志從此無顏面再去游戲廳。
劉大志不專心聽課,他為他設置了VIP座位。
然后,再次遇到自己年輕時的母親,他以家訪為由總是和劉大志母親見面。
再次與年輕時的母親相見,他第一次發(fā)現(xiàn),原來母親那么美。
母親做的飯菜 ,他再也不挑食,所有的一口吃下。
還總是勸大志母親多關心自己的身體,買點自己喜歡的衣服。
想起年少時母親喜歡唱歌,但因為那時的自己總是討厭母親唱歌,母親后來就不唱了,為此他還即興和母親合唱一曲,看到母親這樣開心,是他最開心的事情。
雖然37歲的劉大志已經(jīng)變成了自己的班主任老師,但是,每次母親訓話時,他的頭幾乎比17歲的劉大志低的還要低。
因為不管你活到多少歲,你媽都是你媽啊,這一幕真的非常傳神。
除此之外,郝回歸最掛念的還有微笑。
微笑與他互有情誼,但他一直沒有表白,導致自己37歲還是單身。
為了努力贏得微笑,郝回歸想盡辦法讓17歲的劉大志接近微笑。
微笑是廣播站的廣播員,廣播站招人的時候,完全沒有播音天賦的劉大志被班主任拎著去了現(xiàn)場,并強行安排進了廣播站。
甚至直接點名,讓劉大志和微笑變成同桌。
為了不讓微笑的父親因為肝硬化忽然去世,他喝到吐才和微笑的父親交上了朋友,想勸他不再喝酒。
發(fā)現(xiàn)這個方法不奏效之后,他開始為單身多年的微笑父親拉起紅線,希望找個女主人能管住他,讓他不再喝酒。
因為回到了過去時空,所以這部電視劇中的音樂、造型、道具、布景、暖黃色的畫面等等都非常有時代氣息,很多場景都能勾起我們的回憶。
例如,磁帶總是需要卷。
大家的發(fā)型不是郭富城就是小馬哥。
健力寶、西瓜霜,是教室里最潮的必備品。
還有,最搞笑的一幕,那個年紀總是有人喜歡“忍”字,好像自己是神秘的忍者一樣,然而年級主任的回懟更加經(jīng)典:“忍什么忍,是我忍你”。
37歲的劉大志一夜之間回到過去,他想彌補過去所有的遺憾,想努力變好,他對17歲的劉大志說我發(fā)誓,沒有人比我更想你好。
他做出的種種努力,在他看來都非常明智,非常奏效,但在17歲的劉大志眼中,他完全就是一個想盡辦法找自己麻煩的老師。
不知不覺中,他再次活成了自己當年最討厭的樣子。
37歲的劉大志在現(xiàn)實世界說,我討厭成年人,永遠言不由衷。但回到過去,他依然做了那個人,這就是生活。
但如果有機會,我也想做一個這樣的夢,重回青春,重回過去,盡管那個時代也曾擁有悲傷、迷茫、無助、不自信......但那真是一個讓人永生懷念的黃金時代啊!
大家好,我是一個每天看電影、刷劇、寫文章、和業(yè)內(nèi)媒體人聊八卦、談人生的小姐姐。
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一下哦,需要你的支持,感謝感謝感謝。?
在友人的推薦下,抱著將信將疑地態(tài)度看了這部《我在未來等你》,卻收獲了意外之喜。印象中,很大一部分的華語青春片/劇都是失焦的——充斥著油膩的中年創(chuàng)作者們對“青春”的意淫與遐想。而這部劇在本質(zhì)上就和它們大相徑庭,也讓我放下了對華語青春片/劇的偏見。
故事的設定不算新鮮,但很有趣:李光潔飾演的郝回歸正面臨著自己的“中年危機”,37歲的大齡單身教師在母親的逼迫下舉辦了一場啼笑皆非的假結婚,在婚禮上與昔日好友們撕破臉皮,陰差陽錯地從游戲廳里回到了20年前,并遇見了17歲時的自己,還成為了他的班主任……
重回“那些緩慢而悠揚的日子”,有著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情愫,有著熟悉的街頭巷尾,有著尚未經(jīng)歷分別的親人和朋友。37歲的郝回歸用新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的17歲,試圖改變自己人生中的一件件遺憾,引導著曾經(jīng)的自己不去留下悔恨,在這個過程中,經(jīng)歷社會打磨后的棱角與不諳世事的天真又不斷地交織碰撞,使得他也對“正確”的人生軌跡產(chǎn)生了新的思考。
這樣的設定讓《我在未來等你》挖掘出了一般青春題材少見的深度,關于教育理念的探討,關于直面人生的勇氣,關于青春期獨有的敏感與脆弱,關于擁緊眼前人的珍視,當然最核心的還是關于青春的遺憾——當郝回歸跳脫出不一樣的視角回望人生的每一處轉折點,他才發(fā)現(xiàn)遺憾本身就是青春的一體兩面。
當然,這并非一部嚴肅沉悶的劇,恰恰相反,一人分立出兩個角色的的劇作設定,反倒是制造了不少身份錯位梗和時空錯位梗,“媽媽變成同輩人”“身邊的死黨們成為自己的學生”“亂入網(wǎng)絡用語”“提前預知未來”使得這部劇節(jié)奏明快而笑點滿滿。
盡管身為一名90后,我所經(jīng)歷的故事與劇中有一定的時間差,但看著劇中呈現(xiàn)的“懷舊元素”,還是能夠感受劇組在細節(jié)上的用心,相信對于80后而言,應該會觸動更深。
寫作業(yè)時偷偷翻看的《當代歌壇》,剩下零用錢買的一盤盤磁帶,下課時討論《還珠格格》的最新劇情,學校附近小巷子里兜售的臭豆腐……劇中對1998年復古場景的精準再現(xiàn),看得到細心,更看得到誠意。
在豆瓣的討論帖中還看到:這部劇光是音樂的制作與版權,就花了將近一千萬的費用,不僅寫了12首原創(chuàng)音樂,請到鐘漢良、周深、好妹妹、焦邁奇、王嘯坤等音樂人進行演繹,還購買了二三十首老歌的版權——對配樂如此用心的投資在網(wǎng)劇的范疇內(nèi)實屬少見,音樂也的確成為了點睛之筆,和情節(jié)的契合度極高。
懷舊金曲的運用,不僅能引發(fā)觀眾的情感共鳴,和劇情本身的融合也到位。例如:學校廣播臺的點歌送祝福的情節(jié),就出現(xiàn)了小虎隊的《愛》;男主冒著雨跑遍全城的報刊亭雜志店,幫暗戀的女生買劉德華封面的《當代歌壇》,《冰雨》的BGM也適時地出現(xiàn)。
原創(chuàng)歌曲更是為劇情和人物“量身定制“,音樂人楊炅翰在看完原著小說和劇本后,為每一個角色創(chuàng)作了了專屬于他們的主題曲。比如《劉大志的歌》正是男主的內(nèi)心寫照,“終于不再膽怯/有天我也能向前/可你早已不見/我一人孤單”,唱出了一段無疾而終的暗戀情愫。
雖然《我在未來等你》的劇情是關于80后一代,但我相信:出生于任何世代的人都能從中找到共情點——因為關于青春的真實寫照,即便充斥著稚嫩和青澀,也永遠能夠打動年輕人和所有曾經(jīng)年輕過的人。
2021.03.06今天在b站上看到了陳桐和大志的剪輯,還是忍不住來寫了一下劇評, 很多人一直說大志是個木頭,什么都不懂, 可是我恰恰感覺大志其實什么都懂,或許他不明白陳桐對他是愛,但他一定知道他對陳桐是特殊的!而他對陳桐的反饋則是依賴。這從陳桐不輸于微笑的出場次數(shù)可以看出來。并且,大志其實有過試探、抵觸、甚至是反抗的行為,但是陳桐的愛更加成熟,像風,像一張大網(wǎng)將大志溫柔的包裹起來,大志沒反抗幾下,就舉手投降了,他拒絕不了陳桐的,陳桐帶給他的感覺彌補了他內(nèi)心深處被寵愛的渴望,所以我們在電視劇里可以看到,在陳桐面前的大志很多時候是嬌氣的,洋溢著笑容的,甚至帶著一些任性,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在有陳桐出現(xiàn)的時候,大志就好像在發(fā)光一樣,充滿了幸福,讓我們這些局外人都忍不住和他一起笑,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大大們可以剪出如此流暢甚至不帶一點出戲的視頻,單向的感情雖然可貴,但是更多時候是沒有那么讓人產(chǎn)生共鳴的。而微笑在我看來,她是感受到了他們兩之間這種特殊的磁場的,但是她也愛大志,所以她選擇了用時間等待,給自己一個機會。大志一直嚷嚷著喜歡微笑,微笑不知道嗎,陳桐不知道嗎,在這我直觀的感受到的是劉大志一直在提醒自己,他不該,因為正常喜歡一個人更多的是像陳桐、小武、微笑的反應,而不是大志這樣,所以微笑對他沒有信心,但是微笑等贏了,不是嗎。或許是因為太愛了,兩個人都在等大志的主動,但是大志其實更加脆弱,他不敢!也不能!所以他給了陳桐超越朋友的地位(這是不同于朋友的,這里對比小武大家或許會有更直觀的感受),給了微笑婚禮。
cpn
我驚了!我以為陳小武至少是石小龍那樣憨才對。微笑的氣質(zhì)欠了點,費啟鳴真的給我驚喜,道具也很用心了。
真的可以看看 色調(diào)愛了
費啟鳴演技挺驚喜的,演員選的非常好,演技很棒!故事非常不錯,既有成年人的危機和苦惱,又有孩子的成長彎路,37歲和17歲的碰撞非常有創(chuàng)意,通過李光潔飾演的成年郝回歸彌補17歲的遺憾,來從另一個視角去看少年時期,真正實現(xiàn)了跨年齡層出圈。
沖著豆瓣8.5高分而來,本來還期待能成為我年度劇集的又一成員,結果越看越失望。劉大志的所作所為屢次戳中我的氣點:給老師下瀉藥、公開課上搗亂、為在課堂上看NBA導致班主任被停職、篡改教師留校資格投票差點斷送別人的職業(yè)前途、隨便道出丁珰母親與陳桐父親曾經(jīng)的戀情、徐懷鈺歌友會上當眾撒謊、肆意用廣播臺導致廣播臺被取締、為泄憤在校長的車上潑漆寫臟話……難怪有豆友表示「劉大志是我最討厭的男主」,看他不學無術也不見發(fā)憤圖強地學習,不知他后來怎么當上大學老師的?(他自己做出數(shù)學試卷最后一道大題的情節(jié)我是不信的。)……本來還以為只是腐向的曖昧,得知陳桐是同性戀,讓我挺驚喜的,但是,他竟然喜歡這樣的劉大志?(既然他爸是警察局局長,那去解救小武時,他和郝回歸不應該先去找他爸幫忙嗎?)……總之,故事劇情于我而言并不滿意。
距離自己的年少青春太久,已經(jīng)忘了時而奮發(fā)時而憂郁時而二傻時而成熟的那個自己。烏絲變白發(fā),青春剩下記憶,跟著回到過去,看看你們,看看已經(jīng)陌生的我。
夏洛,請回答1998。
如果真的可以,我也想回到自己想回去的年齡重新來過,但是現(xiàn)實告訴我目前要好好珍惜眼前每一天,把日子過的越來越好。
想不到我可以在國產(chǎn)劇看到暗戀直男的劇情,給陳桐4星
吃飯想看點輕松的點開的 誰知一看就停不下來呢 還在我本身不喜歡費啟鳴的前提下 比預想的好太多呢
劇情很有意思啊!而且男主演技真的OK啊,很自然,莫名有種年輕版蘇有朋的感覺。
這大概是我看過的最接近我的17歲生活的連續(xù)劇了吧
本以為是青銅,結果是王者!淚崩好多次了????
失去抖音濾鏡的費啟明壓根兒認不出來 這個照騙水平可以開班授課了
昨晚看了十二集哭的我窒息,我喜歡劇里的感情線,干凈舒服,沒有強加劇情帶來的尷尬感。每一個角色都特色鮮明。二十年后的自己看現(xiàn)在的自己確實是傻里傻氣卻又青春滿滿的吧,郝回歸知道未來他們都會被改變,青春短暫駐留之后是一切面目全非的樣子。他還是想試著拯救自己,饒是如此令人不快的人生,他還是向谷底的自己伸出了手“別怕,我在未來等你”
看過小說原著,沒成想比預料的好很多,之前還擔心青春片會顯得過份矯情,但劉大志的表演很放松,郝回歸的逗比演技也很到位,片子的節(jié)奏和巧思很多,期待可以大紅。
思來想去還是改四星了,我果然是上了年紀對這類懷舊青春劇有偏愛,中國版因為是第一次后面越看越好看,費啟鳴可愛,辛云來好帥?。?!
我覺得那些說不行能多看幾集嗎謝謝。
看了那么多青春校園劇,這部是最貼近我的記憶的一部,連片頭片尾都不舍得跳過的一部劇,作為原著黨,看書時腦補的畫面都一一在劇里還原了,是我的青春啊,還有意想不到驚喜劇情,強烈推薦了,那就是我們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又笑了的青春吶。怎么可以這么真實……
每集都要看哭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老了。先給個5星?,最后再看結局啦!
有點意思,好像劇里的人有機會在夢里回到自己的少年時期,然后逆天改命幫助了心中那個弱雞的自己,解決那個舊鄉(xiāng)愁…其實不少心理治療流派里的催眠就是這個原理,回到過去,治療現(xiàn)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