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agascar, au tournant des années 1960 et des années 1970. Sur une base aérienne de l’armée fran?aise, les militaires vivent les dernières années insouciantes di colonialisme. Influencé par ses lectures de Fant?mette, Thomas, un enfant qui n’a pas encore 10 ans, se forge progressivement un regard sur le monde qui l’entoure…
畫面很棒,音樂很棒,有些鏡頭太漂亮了。那個“動畫片”甚至讓人覺得走錯了廳。但導(dǎo)演想表達的東西太多,恰恰到了后半段才想起來要說,法軍和當(dāng)?shù)鼐用駜蛇叺膬?nèi)容有些撕裂,沒有明確主線。
好奇怪的結(jié)尾,把整部影片都毀了,怪不得被戛納拒了
法國人很愛拍殖民地電影,但這部是最腦殘的
童年往事 孩子眼中變形的世界
畫面哇
15H00 13/06/2023 à l’UTOPIA BDX
聚焦 l'emprise coloniale de la France après l'indépendance de Madagascar,有Nadia,兩個小孩子演技真好,穿插了一個Fant?mette的故事(une série fran?aise de cinquante-deux romans pour la jeunesse créée par Georges Chaulet et publiée en France de 1961 à 2011 )媽媽拉著孩子拍照,comme un souvenir,孩子說不想拍照也不想要回憶,je veux tout oublier. 大人們說著不會有一個城市比這里更好了..
好適合在戛納海灘上放的片子,質(zhì)感和Aftersun一樣美。對歷史事件的呈現(xiàn)仍舊是高度符號化的,但不落俗套。片尾馬達加斯加人高唱Veloma,永別童年,迎接青春。黑夜里Thomas和Miangaly的一瞬對視,一個孩子和一個國家的coming of age。
【0】最做作,最難看的那類電影。用強烈高概念的符號將本片殖民的議題高高掛起,然后開擺。一個關(guān)乎情緒與人權(quán)的故事,就是不用劇本好好講,非要通過鏡頭一通亂拍,時而美麗,時而猛烈,強行連接情緒到噴射將電影剪輯的稀巴爛。摸不著頭腦的感情,還加了戲劇,超現(xiàn)實,故作姿態(tài)的擺出態(tài)度,但就是不說,要你們自己去看吧。戛納要看得上,才真的夠神經(jīng)病的。
大寫的失望!雖然很多鏡頭拍的很美,但毫無敘事主線。法國人真的如同孩童想象中的超級英雄,以為拯救世界,但在原住民眼中不過是窺視他者的白人。真的受不了導(dǎo)演這么自戀….誰在乎你這個大院子弟在馬達加斯加瑣碎的童年記憶啊,本來就缺少對背景的理解,加上敘事的散亂無序,哎真是本來很好的一個命題被他的自命不凡玩脫了。
導(dǎo)演Q&A太真誠了,聽過創(chuàng)作意圖之后感覺好多事情清楚了,但是直接看的時候有點領(lǐng)會不到。
emmmm 最后不懂
主線把故事串得亂七八糟的~ 但很多畫面是美的
什么玩意
幾大內(nèi)容板塊之間沒有什么銜接過渡的感覺,導(dǎo)致這部片好像從一個東西跳到另一個,對小孩子幻想的那個小飛俠故事刻畫那么多,感覺很多余,總之,本來也許是很好的主題,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