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謎一樣的雙眼》:皮之不存 毛將焉附
一周之內(nèi)看了兩遍,極少有的。不是沒看懂,就是喜歡。最喜歡演員的表演——幾乎看不出他們在演,卻可以看到他們心里的痛、靈魂的顫栗、無奈、慚愧、渴望……
艾琳娜看完本杰明的小說稿,五味雜陳的她并不急于交流,她舉舉空咖啡杯示意,本杰明趕忙跑去煮。她站起來,東看西看,轉(zhuǎn)移話題去談本杰明的居室風格,無意發(fā)現(xiàn)便簽上的“TEMO”(我害怕),本杰明急忙解釋。但顯然,艾琳娜的心思并不在這。與其說這是暴風驟雨前的醞釀,不如說是克制。知識女性、成功女性、職業(yè)女性大抵都如此,何況艾琳娜三者兼具。她們的自尊感高于一切。她們不會一哭二鬧三上吊,她們可能尖刻,可能咄咄逼人,那是因為她們具備一針見血,一劍封喉的能力——感知力和表達力?!斑@是部小說,不一定真實,或者要令人相信?!?艾琳娜聳一下肩膀,開始了,但還是鋪墊著來的,仍然是不愿意一下子奔往心頭的痛。25年了,那痛早就結痂了。要是本杰明不跑回來,不一心要做一個充實的退休老人,不翻出個跟兩人的舊曖昧緊密牽纏的舊案子來做素材寫小說,她恐怕終老都可以不去揭這個痂,任它被時間風化。
“是……不,什么?無法令人相信?”本杰明語無倫次,顯然他關注的重心還在他的小說上。其實在艾琳娜的劍尖沒有逼至他喉結前一毫米處時,他還是搞不清楚問題的關鍵在哪里。男人是不是都這樣呀?裝傻還是真傻?裝傻!他們總是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掩蓋感情上貪婪自私的本性。
“是的,本杰明,這部分,當這個男人去胡胡伊市時……”她翻找著本杰明小說中的這一段,先是讀,后來索性扔掉書稿,開始背誦,語速越來越快,完全不管本杰明“有什么問題?”“怎么樣?”“怎么啦?”的插話,一徑背下去:“她心碎痛苦,心碎痛苦,在站臺上奔跑著,追著她的夢中之人。兩人的手貼在車窗玻璃上,像是融為了一體。她痛哭流涕,近乎崩潰,就像她知道,她從此會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再也不會愛上別人。她幾乎摔到在鐵軌上,她送走了她沒有勇氣去承認的愛……”本杰明一臉困惑:“就是這樣!不是嗎?” 艾琳娜一聲粗重的鼻息,直勾勾地盯著這個自以為是越老越風度翩翩的老男人,一字一句地問:“如果真是這樣,當時你為什么不帶我一起走?”本杰明被擊中,眼光慢慢低垂下來,眼睛眨巴眨巴,很痛很惆悵的那種。鏡頭切回艾琳娜,她竟俏皮地做起了鬼臉,很可愛地吐一下舌頭,那意思是:不好意思,老兄,讓你難堪了。但她真的是愛他的,因為她憐惜地補上兩個字:“傻瓜”。
很短的尷尬,兩人調(diào)侃起小說接下去如何寫。
愛死這場戲了。
本杰明從被害人的老照片中捕捉出兇手,僅憑兇手在一張又一張照片中深情地望著被害人。艾琳娜讀完這一段,意猶未盡地說,她一直覺得憑照片確認兇手這件事有些瘋狂。得意洋洋的本杰明自信滿滿地說:“但是他的眼神訴說了一切,這才是關鍵。他看她的雙眼,滿溢崇拜之情。眼睛,可以說話?!?艾琳娜深邃地望著本杰明,分明心說,你這么會看,怎么就沒看懂我的眼神?不,應該是:你這么懂,知道自己看我一直是什么眼神嗎?本杰明果真給她看到心里發(fā)毛,“當然有時候眼睛里也有很多費話,它們應該閉嘴,”低頭酌一口咖啡,“有時候還是不要看別人的眼睛為好。”一不小心,哀傷就跑了出來。
129分鐘的片子,這類意味深長的情節(jié)和表演可不少,都非常值得玩味。影片對細節(jié)的把握和運用,比如眼睛、門、打字機、字母“A”、“他會活著”等等,在在跨越25年相呼應。而翻倒的相框,才是本杰明心頭最重的負荷,所以它被留到了最后,用以撬動莫拉雷斯心頭的巨石。但效力分明有限——莫拉雷斯僅愿意杜撰一個干脆利落的復仇故事投桃報李,希望本杰明解脫。至于他自己,“生命永遠停留在了妻子遇害的那一天”——這也是一個橫跨25年的呼應。
25年前,莫拉雷斯問本杰明,如果案子告破,會拿兇手怎么辦。“強奸和謀殺罪,不過他還是會活著?!北窘苊餮a充,“我們沒有死刑。”“我也不認可死刑?!?莫拉雷斯迅速表態(tài)。他看出了本杰明那絲不易察覺的困惑,“他們會先強奸他再殺了他嗎?不會。他們只不過給他打一針,讓他像小睡一會那樣就過去了。這本來就不公平。我倒想跟他換一換?!北窘苊鬟泼@話里的意味,莫拉雷斯又堅定地說:“就讓他慢慢衰老,讓他沒有意義地活著。”起誓一般。
25年后,本杰明呆望著囚籠里的兇手和囚籠外的莫拉雷斯,“他會活著?!?莫拉雷斯重申法律、重申他的態(tài)度或者誓言。本杰明清楚,這不是另一個人生,這就是這一個:唯一的、僅有的。戈麥斯,莫拉雷斯,還是他本杰明。誰的人生更比誰沒有意義?
“求你了,告訴他,告訴他至少和我說說話……”那個將從小癡戀的美麗女人摧殘至死;那個競技隊的鐵桿球迷,慌不擇路被捕于綠茵場上;那個被自己的淫邪眼神所出賣,敗在康奈爾大學高材生艾琳娜手上;那個托腐敗政治黑暗司法之福,不僅逃脫制裁,還擠身總統(tǒng)衛(wèi)隊;那個在狹小電梯里裝彈夾,恐嚇艾琳娜和本杰明的強奸殺人犯……最終竟被一介文弱銀行職員制裁,在私囚里呆了25年。戈麥斯囁嚅了的好一陣,才把那句懇求向本杰明說清楚,那是他25年來所說的為數(shù)不多的一句話吧,如果“說話”也是人活著的一項意義。
司法不作為和胡作非為,被犧牲掉的,總是那些原本應該、可以、能夠有意義的人生,或者生命。惡不懲、良不保,淪陷的便遠不止惡與良這兩極,廣袤的中間地帶必遭殃及。
(請勿轉(zhuǎn)載)
2 ) 正義的力量
《謎一樣的雙眼》(El secreto de sus ojos)的確是一團迷。
那本是一樁普通的入室強奸兇殺案,受害人的丈夫莫拉萊斯卻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悼念亡妻,只因知道兇手大概會出現(xiàn)在火車站逃跑,就每天枯坐在候車室?guī)讉€鐘頭,等待,尋找。他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永逝的愛情嗎?
處理這案子的阿根廷聯(lián)邦法院職員本杰明·艾斯玻希多遠遁他鄉(xiāng),二十五年后退休歸來,還是忘不了那撲朔迷離的案情,他要寫,要問,他還要追根究底。本杰明想要的又是什么?是真相嗎?
二十五年前,美麗的聯(lián)邦檢察官艾琳·黑斯廷斯曾經(jīng)追著遠去的火車,情不自禁地將手按在車窗外,與車內(nèi)那個漸漸遠去的男人的手連成一體。二十五年后,那些洶涌翻滾的情緒依然無處安放,她卻只能問一句:如果那一切都是真的,當年你為什么沒帶我走?
是的,這個故事由兩段破碎的愛情組成,串聯(lián)其中的是阿根廷一段風起云涌的黑暗年代。強奸兇案發(fā)生于1974年6月21日,正是庇隆重新執(zhí)政的最后期。十天后,庇隆總統(tǒng)去世,庇隆夫人繼續(xù)推行丈夫的“第三道路”,但全國的政治經(jīng)濟形式卻已惡化,各方勢力紛紛登臺,時局動蕩不安,左右翼極端分子沖突不斷,直到1976年,右翼軍人政變成功,魏地拉軍政府上臺,寫下阿根廷現(xiàn)代歷史上最為殘酷的一頁——白色恐怖籠罩一切,軍警四處秘密橫行,失蹤人口高達20萬!1983年魏地拉軍政府倒臺后,阿根廷重新走向民主,但1989~1999年梅內(nèi)姆政府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jīng)濟政策卻終被證明失敗, 2001年阿根廷爆發(fā)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社會政治危機,其陰影一直蔓延至今。
我想,原著小說《他們眼中的質(zhì)問》(La pregunta de sus ojos)的作者艾德瓦爾多·薩切利(Eduardo Sacheri)將這個懸疑故事的時間跨度設置在1974~1999年絕非偶然:暗殺、綁架、腐敗、恐怖,這是阿根廷現(xiàn)代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期,這也是為什么本杰明半夢半醒中寫下?lián)渥届`感的話語會是“我害怕”(Temo)。本杰明向記憶深處回溯探尋兇案的過程,同時也代表了這一代人向歷史回溯追尋真相的過程,他不顧二十五年后莫拉萊斯“把一切都忘了”的吶喊,像個幽靈一樣偷偷潛回農(nóng)場,在漆黑的夜里終于找到了答案——一個充滿意外的、令人無比震驚的答案。這答案照亮了他早已變得黯淡的人生,讓他終于從恐懼走向了愛,走向一個無所畏懼的明天。
那么,這個終于照亮歷史與人生的答案就是愛的力量嗎?我認為不是。愛情固然美好,它能使人赴湯蹈火奮不顧身,但它終究發(fā)于私,止于私;而支撐莫拉萊斯在火車站一分一秒等待的,讓本杰明和艾琳二十五年都無法釋懷的,讓一個勢單力孤的普通人變得強大起來,二十多年枯守苦地生死維系的,卻是一種更為長久的韌性渴望,是一種超出了個人得失之外的信仰。這個信仰,就是正義。
這種正義并不僅僅是故事表面那一層的司法公正,不,它還意味著道德、良知、奮斗,它還意味著還歷史以真相,它意味著面對“什么都不能做”的慘境,個人始終能從吞噬一切的黑暗中看到點點星光,始終不磨滅對光明和理想的忠貞,始終堅守那一顆赤子之心,哪怕形單影只,始終向前、向前,始終去愛。
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正義才能讓一個弱小的人面對強大的體制獲得尊嚴和力量,讓本杰明在二十五年后終于明白了自己一直尋找的究竟是什么,讓他直面自己的熱情與信仰,讓他終于向艾琳敞開心扉,讓他義無反顧地奔向愛。
那么對阿根廷的歷史來說,作者艾德瓦爾多·薩切利和導演胡安·何塞·坎帕內(nèi)亞(Juan José Campanella)的意圖是否是對“政治獨立、經(jīng)濟自由、社會公正”的庇隆主義的回歸呢?我想并非如此?!吧鐣敝皇潜勇≈髁x的一個方面,它也只是“正義”的一個層面。我始終覺得“他們眼里的質(zhì)問”、謎團的核心,讓一個社會從恐懼走向愛與光明的,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正義與尊嚴。它并非阿根廷的特例,它適用于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段歷史。只有這種正義的地位得到維系,法律的公正得到伸張,一個國家的人民才能獲得尊嚴,才沒必要走上屈辱的SF之路,才不會絕望的在自家陽臺上ZF,才能吃上放心的米、給孩子喝上安全的奶,才能夠自由大膽地講真話,不用擠破頭皮到外國撫養(yǎng)自己的下一代,才能活得像個抬頭挺胸的大寫的人。
3 ) 阿根廷劇情片
故事講述了一對警探搭檔和一名女法官聯(lián)手調(diào)查一樁強奸兇殺案,這起案件發(fā)生在1974年,當時正處于阿根廷最黑暗的時代,正義經(jīng)常得不到伸張,受害者只有用私刑來為死者復仇。
兩個回憶的囚徒,一個恨的偏執(zhí),終其一生悼念亡妻,25年來耗盡自己禁錮仇人;一個愛的隱匿,欲說還休遠走他鄉(xiāng),25年才戰(zhàn)勝恐懼直面示愛。他們無法釋懷的心結,源于黑暗年代里一場公義缺失的奸殺。往事是道遮不住的傷疤,它構建著觀念,左右著抉擇。
我不同意死刑,死刑不足以解恨,要讓兇手慢慢變老,過著毫無意義的生活!但其實不然,所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忘掉傷痛的過去,忘掉仇恨,換個環(huán)境重新開始生活,興許會找到快樂,仇人的痛苦,你所不知也正是你的痛苦,那又何必要痛苦!
4 ) 不殺,是慈悲?
《他們眼中的秘密》 The Secret in Their Eyes
導演:胡安·何塞·坎帕內(nèi)利亞(Juan Jose Campanella)
主演:里卡杜·達林(Ricardo Darin)
這部電影充滿了大量的對比,明與暗、正義和邪惡、現(xiàn)在跟過去,經(jīng)得起仔細推敲。主人公本杰明(Benjamin)深陷在回憶中無法自拔,逍遙法外的兇手、司法不公的年代,那段黑暗歲月既是揮之不去的隱疾又是無法治愈的頑癥。通過本杰明的痛苦和失意,電影帶出了另一名隱藏主人公里卡多(Ricardo),他用微小無助的個人行動來追尋兇手,希望能告慰亡妻。這部份篇幅見少筆墨不多,然而在結尾卻爆發(fā)了強大震撼力。本杰明能擁有失而復得的愛情,他只能活在無法挽回的傷逝當中。
影片給出的受害者形象是性感而美麗的,正如本杰明第一眼看到伊蓮娜(Irene),后來兇殺現(xiàn)場的慘象讓人目不忍視,本杰明的內(nèi)心沖擊就很好理解了,那分明是本能驅(qū)使,他不能接受美好被糟蹋毀滅。兇手那邊,導演利用一個精心設計的超級長鏡頭來讓他現(xiàn)身,展開追逐并且繩之以法,但正如那腳彈框而出的射門,抓到他并不代表案情就此作罷,那會是一場可怕的拉鋸戰(zhàn),足球是圓的。
兇手外表安靜,思維縝密,怎么看都跟嚴重的性暴力犯罪不搭嘎。然而他的眼神再一次出賣了他,伊蓮娜抓住破綻迫使他失去理智。兇手先后兩次“亮槍”,無論哪一桿,這都直接暴露了他的心理特征。發(fā)自原始沖動的侵犯其實很好理解,人們很容易把它跟獨裁者的高壓統(tǒng)治聯(lián)想到一起。他們追求絕對支配,不肯屈從就干掉你。電影有一些涉及時代的零星點提,更多還是借助人物的情感烘托來追蹤案情形成觸動。
許多關鍵的情感信息都被安排在了人物的眼神當中,從心事難遣的主人公到命運跌宕的關鍵人物,從其貌不揚的兇手到一旁監(jiān)守的小配角,電影抓住眼中的秘密,用頻繁的表情特寫帶出了一些微妙的東西。本杰明不是英勇無畏,相反他接連受挫,逃離遠走。伊蓮娜耽誤了青春,并肩作戰(zhàn)的朋友枉送了性命,而這一切又比不上直接受害者里卡多,他無法找到一個合適辦法去解決兇手,是手刃還是遺忘?前者做起來太便宜了對方,至于后者根本是無法做到。殺與不殺,這不是賞一個痛快的選擇。
在本杰明步步緊逼的疑惑面前,里卡多臉色陰暗,愈發(fā)難看。他們只是畏懼黑暗、害怕失去,而他除了那份愛,卻已經(jīng)再無可失。生不如死的滋味終究是不好受,如此苦心經(jīng)營的懲戒說來殘忍,其實更是一種不殺的尊嚴。里卡多用時間編織出一張牢不可怕的天網(wǎng),讓兇手難以掙脫。幾個男人用生命做了一場接一場的風險交易,代價同樣慘痛。人生無常,放下更難,影片說的就是這道理。【南都
http://gcontent.nddaily.com/2/a2/2a27b8144ac02f67/Blog/c15/471d7d.html】
對無意識舊時代的回眸非常有意義,電影的努力爭取產(chǎn)生了神奇效果。 ——Jonathan Holland (《綜藝》)
主人公扮演了雙重角色,年輕時悵惘于工作,無法把握個人幸福;年老時回頭來看,這人生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Deborah Young(《好萊塢報道》)
影片讓觀眾投入和沉迷于幾個主要角色的情感聯(lián)系和關系推動上,這在當下電影里已經(jīng)是比較少見的了。 ——Mike Goodridge(《每日銀幕》)
5 ) 終身監(jiān)禁,監(jiān)禁了誰?
深夜,邀幾個好友,窩在宿舍,看《謎一樣的雙眼》。當我看完,腦子里毫無章法的塞著一堆滿滿的東西,我甚至無法找出一個詞去概括我的觀感。好友問,震撼嗎?我終于頓悟,我的感覺是震撼。
當看到案發(fā)現(xiàn)場的時候,震撼了
當看到替罪羊被打的面目全非,震撼了
當看到被害者的丈夫在車站蹲守一年,震撼了
當看到高梅茲被釋放的時候,震撼了
當看到艾琳娜和本杰明相愛不能在一起的時候,震撼了
當看到山多佛為保護本杰明而死的時候,震撼了
最震撼的是,看到所謂的終身監(jiān)禁。。。
法律的公正缺失是導致這場悲劇的大背景,或者說主要原因,造成了丈夫?qū)τ诒缓Φ钠拮訍鄣呐で?。在一個扭曲的時代,什么可以幸免?
我很喜歡山多佛,這種人平時看起來,酒鬼,荒唐,但是對于認定的事情,認定的朋友,在關鍵的時刻一定是靠得住的。無論是在只憑只言片語找出追兇的線索還是最后為知己者死。這樣的朋友沒有永恒的承諾,好像一只貓,平時好像對什么事情都漠不關心,在你開心地開party的時候,他只會在隔壁屋頂微笑注視著你,在你孤獨無助的時候,他會走進你的生活,陪在身邊。友誼——即使你永遠爛醉如泥。
恨,永遠比愛有勇氣。
當兩人都滿臉皺紋的時候,艾琳娜問本杰明,“當男人前往胡胡伊,心碎的痛哭,她在月臺上狂奔,追著他夢想的男人,隔著玻璃手貼著手,還有她哭泣,仿佛自己的命運太平凡,也從未愛過任何人,她差點跌落在軌道上,宣告她從未有勇氣告白的愛情。。如果事實正是如此,你為何不帶我走?”明知彼此相愛的兩個人,因為世俗,地位,身份或是其他而分開,不能在一起。而只能等到白發(fā)蒼蒼,滿臉皺紋,才能貌似輕描淡寫地問一句,“當初為何不帶我走?”愛,總是那么缺乏勇氣,讓人覺得恨鐵不成鋼,懷疑人就是這么缺乏勇氣的動物。所幸,缺乏了A的打字機,紙條上的恐懼,多年之后,他終于找到了遺失的A,不是恐懼,應該是愛。愛不該恐懼,無論是現(xiàn)實,時間,世俗,地位,都不該恐懼。
如果人天生缺乏勇氣,那么恨又算什么?
當司法的公正不再,公平,仇恨沒有了出口,就像水一樣,被扭曲的現(xiàn)實而扭曲成適合于容器的形狀。結尾處,看到三個人相隔柵欄復雜的對視,從他們的雙眼中,我感到的是陰森和恐怖。這個是一個丈夫長達25年的復仇,他判了高梅茲終身監(jiān)禁,并且親自實施,而對于他自己呢?是不是也判了自己終身監(jiān)禁?究竟是誰的靈魂被囚禁? 這25年 究竟誰是自由 誰被懲罰?誰又活在回憶的囚籠之中 不可自拔? 復仇的意義在哪里?
悲劇 就是把最美好的東西 撕毀給人看
而復仇這個命題的真正悖論在于 無論復仇的出發(fā)點是如何正義美好 ,但復仇結局卻無論如何也逃不出悲劇這個巨大的命題的 。復仇永遠只能將一個悲劇引到另一個悲劇上。
在名叫復仇的游戲里,永遠沒有勝者,所有人都是被終身監(jiān)禁的對象。而某種程度來說,被囚禁靈魂的人比被囚禁身體的人更沒有自由,更可憐。。。如果說,讓一個人毫無意義的過完一生是對他最大的懲罰,那么丈夫的復仇是一種類似于自殺式的報復,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讓一個人以自己的心靈自由為代價去報復另一個人?
恨,可以輕易讓人失去理智,卻很少讓人失去勇氣。
愛,可以輕易讓人失去勇氣,卻很少讓人失去理智。
愛和恨,都是終身監(jiān)禁。
6 ) 關上那扇門
跟《殺人回憶》一樣,《他們眼中的秘密》也是圍繞一個懸而未決的謎題而展開,本杰明久久無法擺脫當年案件的影響,電影都準確無誤地指向了一個黑暗而混亂的年代。不同之處在于《殺人回憶》在時代感的營造上下了很多功夫,《他們眼中的秘密》里僅是有所點提,更多則是關于人物內(nèi)心情感的描述?!稓⑷嘶貞洝方Y尾有掉轉(zhuǎn)向觀眾的目光,那個特寫鏡頭里包含了極其復雜的東西,原來兇手只是一個普通人,他可能就隱匿于在座者當中,不為周圍人所發(fā)現(xiàn)和察覺?!端麄冄壑械拿孛堋防镆灿写罅康难劬μ貙懞鸵暰€交流,不過它們更多用于人物對象的交流當中,本杰明和愛人的車站道別和深情對視、兇手因為細微的視線注意轉(zhuǎn)移露出了馬腳、高潮段落三個人被鐵欄隔開的眼神交匯……
《他們眼中的秘密》有個第一視點,它來自本杰明憶及那起奸殺案的不安和恐懼,可一開始很難理解他的神情凝重,這個人為什么會如此投入或者說牽扯于其中,他那無法排遣的壓抑痛苦又是從何而來?只有駭人聽聞怕是不夠吧。然后案情層層剝繭,幕布徐徐拉開:原來當初辦案時有胡亂定罪,他受到了阻礙跟威脅,好友為此還搭上了性命。這起案件還打亂了本杰明的人生,他不知道兇手的行蹤下落,他無法面對愛人更不敢追求,他更加不明白死者丈夫如何能從傷痛陰影中痊愈。
電影里的眼睛還包括了死者沒有閉上的雙眼和死者丈夫苦等兇手出現(xiàn),然而最巧妙一點莫過于對照片的反復運用。我們知道相機能起到了人眼的功能,把拍攝到的瞬間凝固。本杰明看到死者原本可以擁有一個溫馨幸福的人生、兇手在照片上的目光偏斜引發(fā)了本杰明懷疑,球場上他們拿著照片一一對比尋找、家中出事時被放倒在桌上的相框,如此多的照片細節(jié)強化了眼睛所包含的各種意義,直接左右了整個偵辦過程。
無論是過肩鏡頭還是對話場景,電影大量借助前景處人物或道具的遮攔阻擋,制造了許多縱深方向上的景深處理。這些無不喻示了時間和空間的特定延伸,尤其在對待案情上,影片在看問題時就試圖尋找一種厚重,進入人性深處。畢竟真相往往是撲朔迷離,無法一目了然。另外《他們眼中的秘密》只用了一個鏡頭就發(fā)現(xiàn)了兇手并將他拿下,中間還一波三折,這不失為一種顛覆性的嘗試。
影片還講到了“習慣”問題,有人改不了去球場的習慣,有人就是喜歡泡在酒吧里爛醉。有人忘不了死去的妻子,年老的本杰明放不下案子更舍不得愛人。電影把一部分重心放在了兩段愛情上面,互為映照。死者丈夫堅貞不渝,寧可背負一輩子的心頭沉重也要設下私刑,用個人意志去對抗法律不公。這也讓本杰明得到了答案,他那姍姍來遲的決定居然也沒有遲到。當辦公室的那扇門被關上時,糾纏了本杰明大半輩子的記憶也被帶上緊鎖,那些心結不暢終于可以消失不見了。
不得不說,那個長鏡頭很牛逼,應該融合特技了吧,否則那么多群眾演員,沒有剪切點的話很難做啊。不過與全片有些氣韻不合就是了。全片節(jié)奏基本不錯,幾條線也大體上有條不紊,故事講得有張有弛。除了幾處比較“過于煽情”,有些地方情節(jié)略顯窒澀,其余真的非常之贊。
沒有完全明白
什么玩意兒……
Temo→Te amo。被囚二十多年后見到別人,說的唯一一句話不是求救,而是“求你讓他跟我說話”,太好的臺詞了,一句話就值一顆星。
我從未見過如此平靜而又殘忍的復仇。究竟是多深的愛,才能讓一個人不婚不娶,靠回憶一個早上的細節(jié)度過二十五年。究竟是多大的仇恨,才能讓一個人平靜的與兇手生活二十五年,不看一眼,不講一句話。影片的兩條故事線都一樣驚心動魄,我把忍了很久的眼淚,毫無顧忌的留給了所有的沉默和那扇關上的門。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好故事的魅力~(P.S.被足球場那個令人蛋疼長鏡頭鎮(zhèn)住了?。?/p>
結尾讓人吃驚。太過固執(zhí)的愛,太過小心的愛,太過崇拜的愛,讓我們都成了愛的囚徒。
缺掉愛的人生,就像永遠敲不出A字的打字機。逃避愛,逃了25年,終還是沒能逃過自己的這點“心事”,依舊要回頭來承認它、面對它。愛并不是牢獄,逃亡和放逐才是,空無一切的人生才是。而痛失愛,會將人的生命永遠停頓在、囚禁在那一個點上,靜止住,凝固掉,會讓人以死去的方式活著,活得如同死去。
有那么一些動人的瞬間,temo到te amo也是一個不錯的設計。不過25年的時間跨度,主人公對案件和愛情雙層面的糾結,加上secret的主題,似乎還是苦大仇深多了些,欠缺力度與核心。很奇怪IMDB的贊譽極高。
嗯,結局很好,猜到了,我想要用到以后的作品中。
最后十分鐘扭轉(zhuǎn)乾坤
電影的最后半小時,讓我見識了什么叫力拔千鈞、百轉(zhuǎn)千回…2009非英語電影里最牛逼閃閃、值得回味的佳作?!盎貞浭俏覀冏詈髢H剩的東西了,至少挑好的回憶吧。你想如果一開始能制止這一切的發(fā)生,那你就會活在過往,沒有未來。忘了這件事,不然你就只會留下回憶?!?/p>
靜水微瀾風碎月,青煙不散柳藏舟。
1h00min48s~1h06min01s,牛逼長鏡頭
Te Mo > Te Amo ,由懼生愛。最后的1/3是電影的精華,給人以無比震撼。一個人無論年輕或老去,無論經(jīng)歷過多少時光的洗禮,總有一些東西是不會改變的,這些東西將永遠伴隨著他,直至生命盡頭?!铩铩铩铩?/p>
我聽他們滴裡嘟嚕的說那西班牙語我就看不進去結果是一苦逼愛情片T_T....中年療傷系果然是本人最最害怕的題材。不外乎用極端濃稠的情感當色拉油把什么時間、回憶、真相之類攪和在一起,貌似自我救贖了一把,說穿了其實還是矯情哀怨無敵小媳婦兒一枚
最喜歡的三處:1是人人稱道的體育館長鏡頭,2 打不出A的打字機如同愛無能的男主,終將“恐懼”轉(zhuǎn)為“愛意” 3 恐怕是我能記得的最美好的關門鏡頭。
2010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懸疑、愛情、政治、哲思、社會派推理兼具。前面略顯沉悶,但后半個小時的各種神轉(zhuǎn)折讓人大開眼界。表演和剪輯都毫無瑕疵,球場5分多的長鏡頭驚艷無比。除考究的構圖外,另一大攝影特點是大量使用長焦鏡頭造成前后景虛化,并常和過肩特寫鏡頭結合,隱喻了本片主題。(8.5/10)
人,總會有那么點堅持。
1.人生只有一次,要告白要復仇都趕緊地!2.廢掉死刑吧,看吧無期徒刑最高!3.第一次看阿根廷的電影,是不是除了天朝所有地區(qū)的電影都可以露三點暴黑暗??!4.西班牙語真美好~我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