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一個教師家庭,父母從小的教育,讓我覺得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好學生和壞學生。好學生成績佳,表現突出,聽家長和老師的話,遵守規(guī)則;而不聽話、抽煙、打架、早戀、逃課、成績差……這些細節(jié)等同于未來的殺人放火、作奸犯科,都是壞學生的顯著標志。這種價值判斷貫穿于我的少年時光,讓我處處以好學生要求自己,并近乎本能的遠離那些有瑕疵的孩子們,就這樣扭曲、孤獨的成長著。直到參加工作,獨自面對社會,我才依稀感受到此價值觀的粗暴無理,并且反思起父母單一價值觀的由來和危害??赐辍兜诰艆^(qū)》,我覺得找到了闡述它的方式。
任何科幻電影,都可以看作現實生活不同角度的映照,而它們也以此隱喻現實,并完成對人們的警示或救贖?!兜诰艆^(qū)》也不例外。看完這部偉大的電影時,我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全身顫抖。它不同于《E.T.》,不同于《侏羅紀公園》、《未來水世界》,當然更不會等同于那些以怪物、血漿、黏液為重心的垃圾電影。在驅逐外星人的緊張故事下,它隱含著種族歧視、身份焦慮、個人英雄主義等復雜的社會問題,引人深思。
《第九區(qū)》的故事并不復雜,一個優(yōu)秀的地球人帶著傲慢、偽善的態(tài)度去驅逐被迫留在地球的外星種族,引發(fā)了反抗和戰(zhàn)斗。他也因為接觸特殊物質逐漸的變?yōu)楫愵惙N族。隨著端倪漸露,他遭到了人類的排斥和爭搶,不得不逃跑并躲藏在外星種族的領地,感受到被當作異類的痛苦之后,他的立場也一步步向外星人傾斜,在最終變?yōu)椤按笪r”之前,幫助他們成功的逃離了地球。
和《阿凡達》一樣,《第九區(qū)》同樣在敘述著地球人和外星人的關系。在《阿凡達》中地球人是侵略者,在《第九區(qū)》中則是驅逐者,相比起與侵略有關的生存、滅絕、末日審判等終極命題,驅逐似乎只局限于種族和文化之間,顯得如此的細小。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工業(yè)社會里,在科技、金屬、高速發(fā)展、器械正在異化著人性的今天,《第九區(qū)》顯示出了更為貼近的現實和社會意義,更加深刻、細膩的描述人性。正因如此,《第九區(qū)》并沒有像《阿凡達》那樣滿眼華麗宏大的特效和遼闊的全景鏡頭,反而采用大量跟拍、監(jiān)控錄像和近景,僅僅有幾組航拍鏡頭來展現直升機,其余便是冰冷巨大的飛船懸浮在城市上空,一直壓抑著觀者的心臟。鏡頭風格靈活、游移,為故事渲染出真實貼切的氛圍,輕易的引導觀眾走入故事,獲得更加深刻的聯(lián)想和思考。
主角威庫斯擁有典型的中產階級身份,工作穩(wěn)定、家庭幸福、能力卓越,這令他習慣于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定位。對外星種族的傲慢、偽善和鄙視,在他自己的意識中,不過是對低等生物的憐憫和慈善。盡管他用自認為克制禮貌的方式進行驅逐,卻還是不斷的引發(fā)沖突。這樣的案例在世界近代史上不勝枚舉,那些外來者總是站在文明和道德的高點,傲慢的對待看起來落后蒙昧的民族,“蠻夷”、“土著”、“夷狄”、“邊民”、“黑鬼”這些詞語一個又一個出現,說出它們時,我們帶著自然的態(tài)度和愉悅的心情。卻從沒想過,被如此稱呼的人群又該帶著怎樣的心情?而這些隨口說出的詞語,又會引發(fā)怎樣的誤解、隔閡、沖突乃至戰(zhàn)爭?
導演為我們提供了“身份轉換”這條解決途徑。影片中,威庫斯因接觸特殊物質而進入了異化的過程。報應如此迅速,他很快的感受到了被隔離的痛苦。變?yōu)轺[爪的手掌,黑色體液,中產階級社交圈毫無考慮的拋棄了出現異化性征的他。同時,那些曾給予他地位、名利、幸福的機構,很快將他列為研究對象,不僅要像一只小白鼠那樣任人玩弄,還要被迫屠殺。人類顯得如此的無情,只要和他們略有一點不同,便完全失去同類的權利和地位,而只能被當作物體,被禁錮、被研究,被當作實驗品電擊、解剖,或者槍殺。
影片還暗喻了種族問題,居住外星人的“第九區(qū)”同樣也是黑人的聚居地,并在主流話語中代表著混亂、犯罪、粗暴。而這正是美國人對其他地區(qū)的統(tǒng)一態(tài)度,非洲、中東、亞洲各國都不過像片中的外星人那樣愚昧落后,美國人總是帶著教導者的神情,要其他人接受他們的價值觀,他們恨不得把黑人、非洲人,把塔利班趕出地球,建立一個完全接受美國文化的世界。
現實給予他們痛擊,“911”的慘狀告訴他們外星人的思想,伊拉克的傷亡、經濟危機都在告訴他們,“異類”也是人類,他們應該獲得尊重。影片中,與冰冷無情的人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外星人的堅強、智慧,信守承諾。他們十分了解人類的企圖,并對人類的傲慢表達直接的憤怒。但是,當威庫斯表示出合作的善意,他們是如此的熱情,同時盡全力實現帶威庫斯上船的承諾。跟他們的簡單真誠比起來,偽裝成性的人類是如此的丑陋惡毒,如此的陰暗狡詐。
所以,不要鄙視路邊的乞丐,不要歧視壞學生,不要對火車上的異族同胞避之不及,不要對扛著背包擠上公車的民工露出不屑,不要翹著蘭花指遞給那位“棒棒”幾塊錢。不要以為他們看不懂你的鄙夷、你的高高在上,看不懂你的偽善和冷漠,他們只是不屑理會你。你沒有資格憐憫他們,你更沒有資格歧視他們。他們不過是不符合你的價值觀,但在這個寬闊豐富的世界中,你的單一價值觀,你粗陋的判斷,個體特征并不算什么,平等的對待他們,包容彼此的差異,這樣,你才不會被報復,才能夠在這個日漸狹窄的地球上和諧共處。
一直以來,美國都帶著這種態(tài)度對待其他民族和文化,慶幸的是他們已經在反思;一直以來,我們也總是帶著這種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同胞,可怕的是我們還在越走越遠。
送給妻子的金屬玫瑰似乎是一個溫暖的結尾。然而,片中受訪者的談話,卻證明他們僅僅是把威庫斯的故事當作了特例。隔閡并沒消除,傲慢無處不在。悲劇過后,健忘的人類繼續(xù)著歧視和排斥。《第九區(qū)》幾乎就是科幻版的《變形記》,在卡夫卡的筆下,變成甲蟲的格里高爾一步步的被驚愕,被隔離,被主流生活拋棄,被忘記,最終被遺棄。結局如此荒謬,而過程卻水到渠成?!兜诰艆^(qū)》也是通過外星人的角度,再一次詮釋了卡夫卡小說的荒謬色彩和現實意義。
前幾日,為了保護“國字號”影片《孔子》的票房,《阿凡達》2D版被迫下線。一氣之下,我沖進久違的影院,花120元“巨資”看了《阿凡達》的3D版。坐在座位上,我發(fā)現自己也和威庫斯一樣叛變了。由于內心充盈著阻止霸權、爭取平等和自由的個人英雄主義,我激動不已,幾乎要在黑暗的影院里振臂狂呼起來。
堯耳寫于2010年1月
沒人再有耐心讀文字的時代
我想在每個周二晚十點,講一個荒唐的故事,歡迎關注
---------廣告結束,我讓路-----------
對于《第九區(qū)》的相關資料,現在最熱門的是來自于所謂官方FAQ精華的轉載。如果劇情的設計真如這些所說,那么的確會對影片在劇情上的理解起到很大幫助。外星人、飛船、尖端武器、暴力血腥……外殼之下的《第九區(qū)》相當吸引人,牛逼的特效、激烈的戰(zhàn)爭場面……太多的商業(yè)元素也體現在這個地方。不過如果僅僅拘泥在這些娛樂點上,也就太浪費這部片了。消費刺激點的外殼下面,更深層的東西明顯更值得琢磨,這也是外星人與地球人這個被拍爛了的主題里,新出現的一個亮點。
一.情節(jié)線索
外星人主船誤入地球,并且來到了約翰內斯堡這個城市的上空。在疑似出故障的情況下,于空中懸停了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之后人類穿著生化防護服荷槍實彈地進入飛船,發(fā)現了一批貌似經過一場災難的外星人,并且數量眾多。
轉移到地面之后,這群外星生物被安排在離約翰內斯堡不遠的一個聚集地,這個聚集地里還生活著有武力裝備的另一群尼日利亞武裝恐怖分子。在此經過了二十年的時間。二十年里,人類和外星人首先有了語言上的互通,但是進而有了互相抵觸甚至沖突。
隨著矛盾的激化,一個叫做MNU的國際聯(lián)合組織介入。準備以武力、威脅的毫無人性的方式將這些被人們認為毫無人性的外星人,趕到一個類似于集中營的地方。當然,整個過程通過大眾媒體報道被渲染成為是一種既對約翰內斯堡市民有安全保障,又能夠對外星人提供基于平等、合作的安全轉移。
電影的主人公Wikus,即這一次行動的主要執(zhí)行長官,經歷了從權力的執(zhí)行者到權力的被害者,再到權力的反抗者的整個過程,具體的意義會在后面說到。
故事的結局以兩個外星人主角回到主飛船為結束,當然在此同時,遺留了數百萬的外星人在約翰內斯堡旁的這一個區(qū)域里繁衍生息。
二.主人公Wikus
Wikus是一個極其富有性格特征的人物。無論是情節(jié)的串聯(lián)、故事的發(fā)展和意義的表達,這個人物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性格方面,話癆、油嘴滑舌而又略帶一根筋的特征里包含了一個勢力而又懦弱的性格(極其像我們身邊的諸多公務員……)。他有一個美滿的家庭、美貌善良的妻子和一個掌握MNU大權的岳父。這種善于表現乃至拍馬屁,以及擁有權勢的家庭關系,似乎對他成為這次驅逐行動的執(zhí)行長官起到了一定且是不小的作用。
前面說到,在全部故事發(fā)展中,他經歷了從權力的執(zhí)行者到權力的被害者,再到權力的反抗者的整個過程。具體的來說,從身份方面,他從一個人類,到一個半人類半外星生物,最后到一個純粹的外星生物。而他對自身的身份認證到感情變化是重點。
身為人類之時,實際的執(zhí)行能力和他本身的性格決定了,他對于這些外表骯臟品行敗壞的外星生物,不會具有任何的同情心,更談不上什么尊重其生存權利的問題,對于“驅逐”這一目的,他不擇手段并且毫不留情,但是外表又不是純粹的殘酷(如那一位上校一般),而是一種狡猾的殘忍。
身為半人類半外星生物之時,自我的認定首先產生了激烈沖突,崩潰帶來的是一再的否定。但是這種狀態(tài)在他還來不及發(fā)展或者說做調整的時候,迅速的被改變了。作為帶有外星人身份特征的一個人類,他已經變成了怪物。從諸多的情節(jié)里可以看出,他的新身份對于其他人(這包括MNU,即權力的最高支配者和普通老百姓)有了更特殊的意義,這種意義沖破了他本來作為人的許多本質。比如說他帶來的是傳播感染病毒的可能,帶來的是對生命的威脅,帶來的是一種愈演愈烈的集體無意識的恐懼;而對MNU,以及背后的追求權力及利益的人來說,他身上充滿了科技效益,而這種科技效益歸根結底來自于巨大的經濟效益。于是他變成了一個科學實驗品,純粹的科學實驗品,而非帶有眾多人類本質(如人權)的一個生物體。最終極大的肉體折磨和精神折磨混合在一起,得到了爆發(fā)。求生的意識迫使他來到了第九區(qū)這個外星人的聚集地,睡在垃圾堆里,咽下腐敗的食物。
在此同時,他對身邊的外星人的感情發(fā)生了變化。但是這種變化并不是迅速和徹底的。這是一個矛盾的過程。他在長時間里仍然完全的不信任身邊這些骯臟的“低等生物”,對于紅蝦和紅蝦的孩子,他能夠控制自己平心靜氣的所有力量來自于對“變回人類”這件事的希冀。當身邊所有的人都不再信任他,當自己的妻子也變得軟弱搖擺不定而非堅決的支持他和愛他,“變回人類”是拯救一切的前提和基礎。
當一切的希望破滅之時,他發(fā)現這些外星生物同樣擁有和自己一樣的生活追求。權力的反抗者身份出現,導演給了他一個讓觀眾解氣的機會。尖端武器的掌握讓他在最后的時刻變成了一個具有拯救功能的英雄。
而結尾,身為一個完全的外星生物(變種完成)的狀態(tài),在片末里只持續(xù)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手拿的由垃圾折成的花朵,同他妻子之前手中拿的同樣是他制作的花朵禮物相聯(lián)系,我們知道他仍然極其牽掛這個最初搖擺不定,但最終仍然愛著他的,也是這個世界上到現在唯一支持他的妻子。并且有理由相信,他會寄希望于紅蝦那個“三年之后再回來救他”的承諾。
三.符號的代表:
同其他具有深意的電影一樣,故事的意義并不是通過直接敘述表達的,而是積累在一個個的具有內涵的符號上。導演通過戲劇沖突和矛盾的擴大化表現了對于人性的探討,這種擴大化并不難理解,甚至可以說稍微留心,就能夠顯而易見。
比如為什么會選擇約翰內斯堡這個南非城市作為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具體的說,為什么會選擇在約翰內斯堡郊區(qū)這個貧民區(qū)里進行發(fā)展,是很顯然的。社會階層的兩極分化,以及這種分化所帶來的矛盾,以弱勢外星人的出現,得到了充分表現。貧民窟里的人以及這些人所帶有的文化特征,同整個城市的上層人士和主流文化產生分歧,前者被后者不齒。貧富差距和隨之帶來的矛盾,在現代社會里,除去真正的主動調節(jié)之外,通常依靠一切手段來安撫。這些手段包括大眾傳媒,以及一些社會福利方面的安撫政策。似乎,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能夠追求一個總體上的平衡。但是如前所說,這種平衡在弱勢外星人的到來下徹底被打破了。這些外星人(據所謂官方FAQ的解釋是一群漫無目的的失去了中樞領導層的工兵),他們的生活完全基于一種對生存的本能追求。這種追求在沒有文化教養(yǎng)的前提下,變成了暴力、恐怖和殘忍,如搶劫、謀殺等等。換句話說,這不正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的擴大化體現嗎?外星人這個身份符號在影片中成為了透視社會的放大鏡,社會矛盾極其根源在他們身上一覽無遺。擋在進軍聚集區(qū)的兵車前面的人權組織,似乎成為了笑話,他們不過是在對骯臟的暴力的“本該被鏟除”的外星怪物做保護訴求。但如果這些人權組織身后是一個人類的充滿諸多暴力恐怖的貧民窟,又有多少人能夠對他們報以理解和支持?
又比如一個顯著的比較。貧民窟里人類武裝恐怖分子的首領,期許于能夠吃下主人公變異的外星人手臂,而補充自己的能量(下身癱瘓),完善自己的能力,最終獲得自己要追逐的權力和利益。城市里衣著光鮮具有知識的科學家,以及他們背后的權力支配者,毫不猶豫的對主人公做殘忍的磨滅人性的身體實驗,最終想要獲得的不正是同樣的權力和利益嗎?只是相較于前者的身體殘缺而言,后者所代表的更是一種人性的殘缺,和這種殘缺反映在我們骯臟制度上的不合理。這樣的主流文化支配者把那些武裝恐怖分子,在媒體渲染下表現為邪惡、殘酷的代表。但他們無論從過程還是結果上,都是一模一樣的。而作為普通的百姓,約翰內斯堡里的居民,無非在各種大眾傳媒和政治語言的幌子下,集體無意識的被徹底左右。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以一種非主動的形式被灌輸。
那么你同電影中的這些人,是否又一樣呢?
四.影片的意義:
正如開頭所說,在真正的意義下面,一切的娛樂元素無非只是吸引人眼球的工具罷了。那些血肉模糊、武器炮彈、外星飛船,都只是外表。導演對人性的探討,以主人公的故事和情感發(fā)展為線索,跑出了一個極大但是又極其淺顯的困難問題:什么是生存?什么是人性?兩者的關系又是什么?
網絡的出現讓我們這些普通大眾,更容易地發(fā)現,原來世界上其他角落的人,同樣和我們面臨一樣的問題。這種根本的問題,無論是什么社會制度,無論是什么環(huán)境背景都無法被改變和左右。而這也是從真正含義的人類產生之初,就一直持續(xù)著的問題。
外星人在主人公的幫助下成功登上了回家的路,得到了救贖。遺留在地球上的其他外星人,哪怕是這個由人類徹底變異為外星人的主人公,我們有理由相信也會在片中紅蝦所承諾的那樣,在三年后得到拯救。
但是貧民窟中的那些人呢,社會最底層的那些人呢?對于他們,到底應不應該抱有希望,或者說這樣的希望又在什么地方?影片結尾主人公手中的那朵花,只是“希望”兩個字的代表,而非一種指明,包括導演、包括我們所有的觀眾、包括這個社會上的所有人,都不能清楚地指明有可行性的道路。
但至少,能夠有對于這樣的“希望”的討論,可能就是“希望”本身吧。
“毀滅人類,占領地球”。OK,你肯定已經厭倦了那些奇形怪狀的外星生命體造訪地球的理由了,地球就那么惹人愛,不占領就不行嗎?來地球的各式外星生命體難道都這么熱愛戰(zhàn)爭,并且不喜歡打招呼就霎那間出現山呼海嘯的折騰人類。當然,也有為和平而來的,也有低聲下氣請求收留的主兒?!兜诰艆^(qū)》無疑換了個讓人類揚眉吐氣的視角說事兒,誰說外星人一來地球就是強勢入侵,作為弱勢群體寄居在我們周圍的實在也不少。
最大牌寄居者
代表影片:《超人》《變形金剛》
居住地:紐約,世界各地
生活狀況:小康
與人類河蟹度:★★★
自律度:★★★
自己家里爆發(fā)戰(zhàn)爭最終鬧得星球爆炸毀滅的超人,被父母在最后關頭送到了地球。從此開始了自己在地球上的寄居生活。得益于氪星人與地球人幾近相同的外貌,化身為記者的克拉克一直低調的隱藏在普通人類中間,時不時就沖進電話亭玩兒換裝游戲,憑借一幾無人能出其左右的氪星神力多次幫助地球人解除災禍危機,化險為夷。如果說要從一眾外星寄居者里找出一個楷模榜樣,那非超人莫屬了。
另一派大牌寄居者不光體現在名氣上,同時直接也反映在身高體積上。他們就是來自賽博坦星球的智能機器人-變形金剛們,確切的說是汽車人與霸天虎。曾經和平發(fā)達的賽博坦是宇宙中智能硅基生命體的家園,但由于連年內戰(zhàn),兩派死對頭最終遠走他鄉(xiāng),一次激烈的戰(zhàn)斗后雙雙墜毀地球,所有的機器人們也進入了休眠狀態(tài)。直到沉睡了幾萬年后才在火山爆發(fā)中醒來,同時繼續(xù)開始在地球上作戰(zhàn),搞得我們星球雞犬不寧,不過好在有汽車人幫忙才不至于太慘。第二集電影中的美國官員已經相當不滿了,催促汽車人趕緊離開地球,想必一旦排外情緒被激起,恐怕電影版就該進入星球大戰(zhàn)的時代了。
最萌寄居者
代表影片:《星際寶貝》《ET》
居住地:夏威夷,北加州
生活狀況:中產偏上
與人類河蟹度:★★★★
自律度:★★★★
首先,《星際寶貝》中的外星小怪物史迪可并不是蝦米可愛到萌的主兒,如此危險的家伙正是在流放中才偷偷跑到地球裝成一只三孫子的小狗。不過話說回來,地球絕對是宇宙中一塊上等的萌地,地球人個個都是怪蜀黍怪阿姨,來了就得萌,不然怎么能誘騙純真的小朋友,激發(fā)其他們的憐憫之心收留你呢?
《ET》中的外星科學家顯然也是神詣此道,只不過人家不管從外形條件還是到內心性情還都極度符合萌的審美觀。一經現身就博得小朋友們的愛戴,不光小孩兒喜歡,就連家長們也是厚愛有加。如此具備萌點的外星訪客可真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啊,捎帶手還能幫幫你做做家務教訓壞蛋。只可惜地球的成人世界不好玩兒,非要把人家逮回去,最終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自取其辱的結果。
最浪漫寄居者
代表影片:《衛(wèi)斯理之藍血人》《天外情》
居住地:美國,威斯康辛州
生活狀況:中產偏上
與人類河蟹度:★★★★
自律度:★★★★★
《藍血人》中的方天涯跟弟弟又是為了躲避自己星球戰(zhàn)亂和政治紛爭而來到地球避難,不過在地球時間待得一久,不知不覺就沾染上了人類的不良習氣。動感情算嗎?估計在那些不食人間煙火崇尚高度理性的外星族群那兒確實是一種低等思維情緒。不過只要不影響自身功力就行,最終大戰(zhàn)一場還是離開了寄居多年的地球返回母星救黎民于水火之中,這才是大愛,只是別忘了在地球上還有一位感情曖昧的疑似男友,他叫衛(wèi)斯理。
當然,外星寄居者們還可以跟地球人由產生感情到孕育后代?!短焱馇椤分械墓褘D詹妮?海登自從丈夫去世后整日郁郁寡歡,一直生活在對過去的懷念中。一日,一個純真的外星人負傷來到詹妮家,并借她去世的丈夫斯格特遺留下來的頭發(fā)細胞延續(xù)了自己的生命。原來外星人的宇宙飛船被無知的地球人當作隕石擊落,掉在了威斯康辛州的荒野。見到外貌和丈夫斯格特幾乎一摸一樣的外星人,詹妮幾次暈倒,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在同這位疑似外星老公一同前往飛船墜毀地的路上,兩人暗生情愫,外星人也被這個善良的女子所感動,給了不能生育的她一個屬于他們二人的孩子。不過鑒于這幫外星人總是在完成任務或者呆上一陣子就必然會回離開地球的情況,其實還是不贊成人類與外星人談戀愛的,剩下一幫癡男怨女跟永遠看不到自個兒親爹親娘的混血兒們,還真是造孽啊,想一想這情境還真跟當年知青返城丟下那些原配妻兒們的狀況一樣啊。
最搗亂寄居者
代表影片:《黑衣人》《火星叔叔馬丁》《霹靂貝貝》《飛碟領航員》
居住地:美國,北京
生活狀況:小康
與人類河蟹度:★★★
自律度:★★
是不是需要給入關的各類外星難民移民發(fā)個良民證呢?假若像《黑衣人》那樣的情況發(fā)生,此舉將是很有必要的。事實上外星管理局也是這么做的,每一位入境地球的外星人都要做詳細的記錄。但即使如此,他們中的一部分還是不怎么安生。販賣私槍參與犯罪,一樣兒都沒落下,還動不動就搞些星際陰謀跟大危機威脅人類安全,絕對是一群不安分守己的搗亂分子,如要杜絕此類群體經常捅出簍子就必須加強管制。
不過善意搗亂跟惡意搗亂終究還是不同的。《火星叔叔馬丁》就是例外,因為一起事故而不慎流落地球的他,跟記者蒂姆?歐哈利一家開始了長期的同居生活。這位人類記者為掩飾他的火星人身份,對外稱他為馬丁叔叔(英文中“馬丁”和“火星人”發(fā)音相近)。盡管馬丁叔叔長得和人類一樣,并且說英文,但他有著很多火星人的特點,如他頭后有著可伸縮的天線,能把自己隱身,能看透別人的心思,能遙指移物,由此產生種種問題和笑料,雖然在地球的日子里沒少搗亂甚至闖出禍端,但這么一位外星老爺子實在是可愛可敬。小朋友的話,《霹靂貝貝》也是個愛搗亂的家伙。嚴格的講,貝貝是個正經的地球人,但在出生時被注入了外星神力(也就是放電),因此也算半個小外星人了吧。正是這能放電的能力,沒少給自己家人以及別人帶來麻煩傷害,不能握手,必須時刻帶著絕緣手套,生氣了還喜歡電電別人。得虧最終外星人吸走了能力,如果萬一長大后變得心術不正,那有多危險啊。而跟一艘外太空智能飛船建立了深厚友誼的David,成為《飛碟領航員》之后開始了一連串翱翔天際的冒險,麻煩也沒少惹,還好亂子終能化解,未成大患。
最危險寄居者
代表影片:《極度空間》《進化危機》《異形大戰(zhàn)鐵血戰(zhàn)士》《龍珠》
居住地:美國,南美,未知地域
生活狀況:想過多差想過多好都由他們
與人類河蟹度:★
自律度:★
當你發(fā)現整個世界已經被來自外太空的邪惡蜥蜴人完全占領,別人卻又無法察覺時,是不是會很絕望?《極度空間》就讓這一切成為了現實。地球上早已充斥著大量偽裝成人類的外星蜥蜴人,他們控制了政治,經濟,信息傳播等等一切命脈,只有當你帶上一種特制的眼鏡才能發(fā)覺真相,但同時也面臨著隨時會被滅口的危險。關鍵時刻必須明晰大是大非,斗爭反抗在所難免,誰是主誰是客得有個說法。
不過遇到這種智能種族覬覦地球控制人類尚且還能說道論理,要是那些高等智能種族駕臨地球玩寄居可就不是你我所想象那么輕松了。《進化危機》中的隕石墜落地球,帶來了一種低等單細胞生物。不料其進化速度實在是快的驚人,短短幾天時間就已構成自我一體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植物動物應有盡有,開始逐步改造地球環(huán)境,直接威脅著人類生存。那些危險系數極高的各式外星生物也開始入侵人類世界,多虧了幾位科學家發(fā)現這批外星生物的致命弱點,用某品牌洗發(fā)水搞定異形們,不然地球非得易主不成,咱倒成了寄居者。
但是危險的主兒們依舊沒消停,異形跟鐵血戰(zhàn)士這一對冤家還是時不時的喜歡來地球玩兒貓捉老鼠的游戲?!安还苷l贏了,我們都是輸家”,這句電影宣傳語簡直太讓人認同了,敢情人家倆掐架咱們做東道主的根本就是看客,甚至是獵物,攔也攔不住,能保命就不錯了。只能期望老二位趕緊換地兒,放過俺們這些渺小的生靈到別的星球去繼續(xù)折騰吧。
好在我們星球上還有賽亞人,那美克星人。不過《龍珠》里的諸位外星來客也沒少惹是生非,要不是他們,也不會有那么多邪惡的家伙跋山涉水遠渡重洋來到地球。對于我們凡事講求安全第一的地球俗人來說,孫悟空,短笛等等,跟他們的敵人的危險系數是一樣的。起碼在悟空還能變身人猿,短笛還是大魔王的時候,都是A+級危險寄居者。
最有愛兼神經質寄居者
代表影片:《K星異客》
居住地:美國某精神病院
生活狀況:溫飽線
與人類河蟹度:★★★
自律度:★★★★
Prot,一個看上去沒什么特點的中年男子,某日突然出現在紐約中央公園車站,當著眾人的面說它來自另外一個星球:K-PAX。在被送入精神病院后,整日滔滔不絕地向病友和醫(yī)生講述自己在7000光年以外的K-PAX星球上的生活。他的描述是如此逼真生動、細致入微,令馬克感到困惑,卻給其他的精神病人帶來希望。更奇妙的是,有些病人的病情竟在Prot的影響下有了好轉,甚至連馬克醫(yī)生自己也覺得通過與Prot的接觸,克服了自我懷疑,學會了向親人表露內心的情感……當Prot聲稱將要返回K星的日子越來越近之時,人們卻發(fā)覺自己已經離不開這個平日看來癲狂,神經質,樂觀的家伙。電影中的人類依舊自以為是,冷暖自知,相對于Prot描述的那個K星世界,簡直是黯然無光。這是一個幾近于宗教符號的布道者與先知,盡管影片始終沒有明確的交代其是否為一名真正的外星人,但是他確實為我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思考,改變與愛。
或許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種種與我們不同卻又肝膽相照的寄居者們,而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他們又影響了我們多少呢?
http://ent.163.com/09/1126/22/5P317FVN00033TS6.html
外星人電影的新一篇章。史詩。史蒂芬后繼有人。豆瓣評星不夠打。
以為外星人夠丑陋了,結果最丑陋的還是人類。 用科幻講述人性之惡,可惜偽記錄片的形式無法一貫到底。估計這是史上最反胃的科幻電影了吧... (還是更喜歡導演今年的Chappie?。。?/p>
“文明執(zhí)法”的城管頭頭最后犧牲自己,單挑多名同類,幫助小販逃跑。──豆友
full of irony諷刺媒體 諷刺政客 諷刺種族歧視 諷刺人性(不過也有贊揚的一面)紀錄片的風格讓人信以為真
讓《變形金剛》看起來像一部迪士尼電影
剛剛看完回來 導演是peter jackson不得不說~確實是科幻電影里的一個大旗~~狗另類的故事引入的方法和拍攝手法新穎至極?。。。⊥扑]另外! 感覺這是 peter jackson 有點懷舊他的 bad taste的那部電影的感覺!用新的手法 把丫以前的夢給圓了!
http://www.d-9.com/ 或者 http://www.district9movie.com/它的官方網站做得非常有意思 里面有這很多周邊資料帶你了解 district 9 的世界觀比如有視頻介紹 外星人是雌雄同體的 甚至還能下載到一份泄露的政府秘密文件
偽紀錄片的風格我非常喜歡,前半部分很好,不論是剪輯、表演、節(jié)奏都控制得相當精準,后半部分倒是秀的成分多了起來,感覺就是亂打一通,失去了前半部分那種偽真實帶來的震撼力量。后半段的說教意味也頗濃,鏡頭中明顯有強加導演觀點的意思,和影片整體風格不是很搭。
科幻成份并不多。其實是個講人性,講種族的片子。嗯,我是這么認為的。
人家也只是想回家。
轉自韓寒:《第九區(qū)》是一部極好的外星題材電影,也叫《貧民窟的百萬外星人》,它的出現使得食物鏈得以運轉,白種人欺負黃種人,黃種人欺負黑種人(事實上是白種人直接欺負黑種人,黃種人則喜歡互相欺負),黑種人欺負外星人,外星人再欺負白種人。給9分。
剛看完District 9 (第九區(qū)) 告訴我們兩個道理:1.交流很重要,就算是跟外星人。2. 信任也是很重要的,就算是跟外星人。人類不要太自私且自以為是,外星人說一是一很守諾言的。
刷新認識,意外驚喜?!?009年度十佳”提前鎖定四部——《星際迷航》《飛屋環(huán)游記》《海盜電臺》&《第九區(qū)》。 “讓這個夏天大多數好萊塢大片顏面無存的電影!” “事實證明,科幻片不必明星云集,不必超多預算,不必視覺吸引,不必是徹底的娛樂?!?啦啦啦…
在“我們”眼中,“他們”總是異端,權利總是可以被侵害,只有當一天,“我”成為“他們”的一員,才能體會那份苦痛與自己曾經的殘忍。
外星人長得太難看了,有的鏡頭會讓人反胃。。。盡管如此這片還是我看過最好的偽紀錄片之一,人類對外星人的態(tài)度正是他們對自己的態(tài)度
初看完,震驚不已,緩過來之后,回味無窮
冷笑話:1. “老板,有沒有D9?”“有啊,左邊都是D9。”“不是,我是問District 9”“哦,那個沒有D9的,只有D5的”。2. “老板,你這個第九區(qū)是幾區(qū)的?”“二區(qū)?!?/p>
導演采用偽紀錄片+新聞訪談風格拍攝,增強了帶入感。故事本身有點類似于[漢江怪物]和[與狼共舞]。大部分觀眾在影片伊始就會被外星大蝦的外貌惡心到,但隨著劇情進展卻逐漸生發(fā)出同情和憐憫感。在動作科幻的外殼下展現人性和探討社會問題(種族隔離、少數族裔與主要人口的隔閡),很有想法。(8.5/10)
要博愛!要博愛!第一次看科幻片,為人類被炸死而感到大快我心。
可以拿回去嚇小孩子了,不懂得愛人的人,都會變成異形哦!希望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朵無比美麗且不會枯萎的金屬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