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逸惡勞的賭徒,每天只知道賭錢。但是他卻有一個深愛他的女友小慧(胡慧中)。沒想到他卻用另外一種途徑成就了自己的事業(yè)
#公開探索BBC# 260 icons就直譯成偶像唄,面孔.傳奇這都不咋沾邊啊。"專家"圈定的候選人啦,每類都有女性入圍,甚至盡量塞lgbt ,不肯正視歷史的政治正確不要也罷。而且竟然沒有thinker,沒有作家的分類,辣雞。
1.科學家:愛因斯坦,瑪麗居里(因為和朗之萬的婚外情丑聞,一度有人阻止她接受諾貝爾獎,和波蘭斯基的遭遇如出一轍,什么時代都有"衛(wèi)道士"),艾倫圖靈,屠呦呦(沒想到是兩個美國人的不懈追尋"送"了中國第一個科學類諾獎)。
2.運動員:貝利,阿里,比利金(網球男女對戰(zhàn)太噱頭了,要說不限性別的高水平運動項目中戰(zhàn)勝男性的女選手,那是我國雙向飛碟運動員張姍啊!),坦妮湯普森(關注殘章人士這個點真的好棒!但要說推廣殘奧會,講真我比較知道的是施瓦辛格...)。
3.社會活動家:艾米琳潘克赫斯特(女權先鋒,女性投票權倡導者,組織歷史上首個群眾游行示威,40年積極倡導得不到回應后走向極端,煽動暴力抗爭.孫輩還在抱怨她監(jiān)獄中絕食抗爭被強行鼻飼的"痛苦",對導致艾米莉入獄的死難議員沒有一句抱歉,(就算他的理念不可救藥),合適么.),甘地,海倫凱勒,馬丁路德金(還是非暴力活動,能夠獲得最廣泛支持,取得成功.以及即便政治光譜偏左也看不上現在民主黨搞的族群政治,逆向歧視,根本是在違背金 以能力而不以種族膚色判定人 的宗旨.)
4.領袖:丘吉爾,羅斯福(熱情又思辨的學者受訪者可太棒了!有被感染到,比那些名人后人強百倍.),撒切爾,曼德拉。
5.探險家(有這個類目本身就很英國哦):沙克爾頓(偉大的失敗者),格特魯德貝爾(推動伊拉克建國),阿姆斯特朗,珍古道爾(奇怪的歸類~)。
6.演藝明星:卓別林,比莉何莉黛(民權歌曲),瑪麗蓮夢露(解說詞太可笑了,夢露形象顯然是在迎合男權社會啊!第一個和制片廠談判要求漲工資的好萊塢女演員是貝蒂戴維斯,夢露至死也沒掙到很多錢啊),大衛(wèi)鮑伊(披頭士,邁克杰克遜沒入選?)。(四位入選者都有近親是精神病人)
7.藝術家:畢加索,伍爾夫,希區(qū)柯克,安迪沃霍。
8.最終獲獎的是圖靈(這規(guī)則也挺逗的,演藝明星憑什么和科學家去比啊)。演說詞都很好,圖靈,阿里,沙爾克頓,大衛(wèi)鮑伊的特別贊。
Alan Turing's legacy hasn't past,it's not a relic of 20th century. His gift to us is our future.
Ali taught us all that when u get knocked down u can get up, when u believe in sth u stand up for it, and when it comes to fighting it's best to keep it inside the ring.
(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 K社 歡迎聯(lián)系授權轉載)
1969年7月16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等人駛著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跨過38萬公里的征程,承載著全人類的夢想踏上了月球表面。他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其實,在每一次人類歷史的飛躍進步中,總會有幾個偉人帶路走在前頭?;厥?0世紀的100年時光里,人類發(fā)展的前所未有的飛快,無數令人難以置信的科學技術問世……
這些巨大的成就推動了全人類的發(fā)展,而在它們背后默默奮斗終身的科學家們也證明了——一個人的力量也能改變世界。
這一次,BBC把目光聚焦在了20世紀最偉大的人們——包括政治、科學、文體藝術等領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不僅僅是展示他們?yōu)槿祟惖陌l(fā)展作出的貢獻,更注重于他們生活的當下,當去掉偉人的光環(huán),這些“普通人”又經歷了何種的人生苦難。
《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
傳奇女性——居里夫人
提到“傳奇”二字,居里夫人的一生可謂名副其實。世人都熟知她的物理學家、化學家身份,熟知她兩度獲授諾貝爾獎。然而,她的貢獻其實遠不止這些。
她熱愛科學,通過無盡的探索精神,發(fā)現了新的化學元素,并為了紀念祖國波蘭,將之命名為“Po”。
她的發(fā)現不僅僅是科學界的突破,更為醫(yī)學界帶來了福音。居里夫人是第一個建議將放射性元素運用于癌癥治療中的人。
在二戰(zhàn)期間,她的X光掃描儀還拯救了萬千士兵的性命——醫(yī)生在掃描儀的觀測下才能精準地找到患者體內的彈片并取出,而她,就充當著醫(yī)生的“眼睛”。
她的科研成果有多么舉世矚目,感情生活就有多么坎坷不平。
先是經歷了心愛的丈夫意外身亡之痛,好不容易在五年后重新建立了個人生活,對方竟是有婦之夫,他的妻子將居里寫的許多情書曝光給小報紙,居里便因此飽受詬病,遭到世人的指指點點。
這些流言蜚語甚至影響到了她第二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資格。但這位不拘世俗的女性,坦然地告知諾貝爾獎評委會:“我的科學工作和我的私生活之間沒有任何關聯(lián)?!?/p>
就是這樣一位驚天動地的女性,直到1995年,她的遺體才被轉進了先賢祠,那是法國歷史上眾多風云人物的安息之地,而她,是第一位以個人名義享受這一待遇的女性。
不僅僅是物理學家——和平衛(wèi)士愛因斯坦
雖然他從未想過一統(tǒng)物理學,但僅僅一個E=mc2的方程就留給了后人無限啟發(fā)。
他是個天才,更是個偉人。
愛因斯坦,是個浪漫的逃亡者。
在逃離納粹奔向自由的美利堅之后,為了表示對權利自由的激情和熱愛,他象征性地購買了一件美式夾克衫。從那件夾克衫領口被磨損的程度來看,他對它愛不釋手。
從未想過,科學家愛因斯坦,還有如此感性的詩人體征。
他的世界里,除了浩瀚的宇宙和廣博的時空長河,更飛滿了和平鴿。
二戰(zhàn)期間,他身體力行地宣揚著反戰(zhàn)和平主義,甚至為了給兒童基金會捐款,以1美元的價格出售自己的簽名。
他是那么看重自己肩負的道德責任,才毅然地做了一個高調的天才,以期用自己的力量影響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被咬掉一口的蘋果——AI之父圖靈
平凡的人以血肉之軀在戰(zhàn)場上捍衛(wèi)祖國,不凡的人卻能以一己之力,將戰(zhàn)期縮短兩年,早日換來勝利的曙光。
圖靈,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在二戰(zhàn)時破解了德軍的密報,使得英國對德軍的作戰(zhàn)計劃了如指掌,一舉得勝。
他本該是個英雄,卻慘遭“過河拆橋”的厄運。
戰(zhàn)后,有警方發(fā)覺圖靈與一位男子交往過密。
從此,一顆明星隕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場悲劇。
圖靈因其同性戀者的身份被長期以藥物“化學閹割”,失去性能力,乳房激增,身體上的變化大大削弱了他的科研能力,也摧毀了他的意志,最終甚至逼他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據稱,這只被咬過的蘋果,后來成為了Apple公司logo的靈感來源,以紀念這位被世俗湮沒的偉人。
國人的驕傲——屠呦呦
作為首位獲得諾貝爾醫(yī)學獎的中國人,她的科研成果的價值不僅為祖國捧回了巨大的榮譽,更是真實地給了數億萬人生的希望。
越戰(zhàn)期間,對壘的兩方有一個共同的敵人——瘧疾。當時作為盟國的中國,隨即號召了一批科學家鉆研治療瘧疾的方法,而屠呦呦,就是默默無聞的其中一位。
為了找到治療瘧疾的方法,她翻閱了無數古籍找尋靈感。
在最終提純到可能有效的成分之后,她甚至不惜以身試藥,冒著生命危險才能夠將治病的靈方傳播到世界各地。
她是個偉人,或許更像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胸懷四方”“兼濟天下”的俠客。直到外國科學家孜孜不倦地尋問青蒿素的發(fā)明者之前,她都只是平靜地待在幕后,做著一名科學家簡單而本分的工作。
這些足以享譽整個世紀的偉人,他們本身顯得與社會格格不入,但正是她們“突破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才帶來了打開新世界大門的希望。
除了科學領域,還有很多投身于各個事業(yè)的偉人,都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為了“更好的明天和世界而拼搏”。
政治運動家潘克赫斯特,為女性的政治權利拼搏一生,無論是被驅趕、被威脅,甚至是入獄都沒能挫傷她的堅毅。
即使有人說她的方式過于激進,有人把她歸為恐怖分子,但就是她,為英國女性贏得了選舉權,讓女性最終能夠以平等的姿態(tài)和男性一起享受政治權利。
他們這樣的人,可以為自己的信念奉獻一切,甚至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
20世紀,是名副其實的黃金100年,即使有波及全世界范圍的戰(zhàn)亂;有槍林彈雨和無數鮮活生命的逝去,但仍不可否認,這100年是人類文明的高光時刻。
除了科學領域、人文社科領域的飛躍發(fā)展,體育、藝術界的進步也尤為矚目。
巴西球王貝利,憑借自己的才華讓這項運動、讓自己的國家走到了國際舞臺。
拳王阿里,狂傲不馴,永不言敗。
即使被沒收了職業(yè)拳擊手資格證,依舊毅然決然地拒絕了成為美國的越戰(zhàn)征兵,反而呼吁反戰(zhàn)與和平,最終重返拳壇,拿回了屬于自己的英雄王座。
也許科學創(chuàng)造需要天賦和才智,而體育則是一種全球通用的語言,是一個平等的舞臺,是一個普通人可以影響世界的機會。
除了他們,還有領袖、演藝明星、藝術家、探險家……都在以一己之力為了“更買好的世界、更光明的未來”而努力奮斗著。
真正的偉人,其實離我們并不遠,因為他們創(chuàng)造的福澤,早已浸潤在了千秋百代點點滴滴的生活里。他們是暗夜的星,用微弱的光亮,祝福并守護著人類命運共同體。
Some commented that it's a gimmick that to boast the big influence made by Americans and British. Some said it's absurd to rank the influencers.
To be frank,I don't bother to think about any perspectives like above. We cannot deny the contributions they made,no matter what races or nationalities they are. We should learn that every single man can change world by his own mind. The life we live today is collaborative efforts by them all. We should be grateful.
人格魅力!很感動,每一個人都很偉大。雖然最后一集,我心里也是選了艾倫.圖靈,計算機之父。圖靈是個天才,他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但沒有任何榮譽,背負著罪犯的名義死去,人們選擇背叛他,因為他是一個孤獨癥患者和同性戀。圖靈的遺產一直伴隨著我們,不只是那塊在黑暗中閃亮的屏幕,還有孤獨。如今很多人都體會過孤獨的滋味,被人排擠,被人欺凌,被人視為異類,我們是否可以要學著更加的包容,包容和尊重那些和你現有經驗和價值觀不相容的事物。
紀錄片算是我的一個愛好吧!
看著現在很多的自媒體包括大多數影視作品,每天都是想著如何迎合大眾心理或者找準他們的焦慮方向,引他們走向他們的預設之中,沒辦法,掙錢是很重要的,我自己也覺得重要。一天到晚都是成功,優(yōu)雅,凍齡……當然,也正常,這些都是第三世界的人,第一世界的人哪有空想這些,他們只想沒有戰(zhàn)爭,每天有水喝……那些第四世界的人,他們就是想著如何發(fā)揮自己的影響力,改變世界,拯救人類,保護地球……至于第二世界的人,我哪知道他們在干嘛……
In the 20th century,the human race took off,with remarkable individuals making a series of breakthroughs.That changed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But whose contribution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To find out,expert juries from each of the major fields of human endeavor have draw up a shortlist of candidates.
The greatest scientist,artist,entertainer,activist,explorer,sports star and leader, those people’s stories are some of the pinnacles of human achievement and show a single person has the power to change the world.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酸梅電影”,未經允許不得轉發(fā)。
提起愛豆,我們就會想到明星,尤其是娛樂圈的明星。
經常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罵我可以,罵我愛豆不行。
愛豆,是我們用“繩命”守護的人!
這次,BBC搞了一個大的,專門拍了一部揭秘愛豆的紀錄片——《Icons》。
只不過這些愛豆都是上世紀的風云人物!
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
20世紀,人類獲得空前發(fā)展,很多了不起的傳奇人物在各個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他們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BBC向我們展示了上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演藝人事、活動家、冒險家、體育明星、政治領袖的傳奇經歷。
一播出,就獲得豆瓣9.3的高分。
他們的故事展現了人類歷史上的巔峰成就,表明了一個人的力量也能改變世界。
他們是偶像,也是先驅、偉人,更是改變世界的超級英雄。
他們是時代的符號,無法替代,不可磨滅。
科學家
居里夫人,愛因斯坦,艾倫·圖靈,屠呦呦
在20世紀,人類的預期壽命翻了一倍,開發(fā)出令人難以置信的科學技術,甚至破解了生命的內部密碼。
這些成果完全來自科學家們。
居里夫人不僅發(fā)現了鐳,還發(fā)現了鐳的用途——抗擊癌細胞。
她的發(fā)現使醫(yī)生獲得了一種新武器,不少病人得益于居里夫人另辟蹊徑的放射性治療。
瘧疾,這種致命性僅次于天花的疾病,在20世紀,就奪走大約3億人的生命。
青蒿素的問世,讓幾百萬病人死里逃生。
屠呦呦和她的團隊,作為青蒿素的發(fā)明者始終默默無聞的工作著。
在青蒿素被發(fā)現40年后,才被世界所知,授予遲到已久的榮譽。
愛因斯坦是改寫物理基本原理的世紀偉人。
他創(chuàng)立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提出了著名的質能公式:E=mc^2。
他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光電效應,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他的發(fā)現和研究,是原子武器重要的理論支撐!
艾倫·圖靈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在破解二戰(zhàn)德軍密碼、拯救國家上發(fā)揮了關鍵作用。
他提出的著名的圖靈機模型為現代計算機的邏輯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礎。
如今我們生產用的大型主機、工作用的電腦、交流用的手機在某種程度上都依賴于圖靈的原理。
科學歷程的發(fā)展與戰(zhàn)爭、暴行、流行病和災難交織在一起,但無論20世紀向我們拋出怎樣的難題,科學家們總能找到力挽狂瀾的辦法。
在戰(zhàn)爭爆發(fā)期間,居里夫人帶著可移動的X光機奔赴前線,拯救90萬人的生命。
但最后因為輻射,居里夫人死于白血病。
為了找到治愈瘧疾的方法,屠呦呦翻遍古老的中醫(yī)文獻。
為了證明青蒿素的有效性,不惜以身試藥,賭上自己的生命健康。
然而,在科研道路上,這些科學家最大的對手不是科研難題,而是各種不和諧的“雜音”。
愛因斯坦因猶太人的身份,只能從德國逃亡到美國。
圖靈因喜歡同性受到化學閹割,身心受到巨大的創(chuàng)傷,最終選擇自殺。
居里夫人直到1995年,才被法國政府給予應得的榮譽。
他們處在最糟糕的環(huán)境中,可也是這個糟糕的環(huán)境給了他們研發(fā)的機會。
他們總能以不同于常人的方式觀察世界、研究世界。
不管受著怎樣的煎熬,他們也總能對科學保持著執(zhí)著與狂熱。
我們要向他們非凡的天賦致敬,向他們的信念致敬,是他們推動人類的向前發(fā)展。
社會活動家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甘地,海倫·凱勒,馬丁·路德·金
在20世紀,有一種人是為了平等而奮斗的開路先鋒,他們?yōu)槟切┦艿狡缫暤娜藸幦∽饑溃褜儆谏贁等说奶貦嘟唤o了多數人。
他們不僅為了自己的信念奔走吶喊,更是以極大的個人犧牲鼓舞成千上萬的普通人一同奮斗。
“人類生而平等,應當受到同樣的保護,享有同樣的權利?!?/span>
這樣的聲音最開始是由一群卓越的社會活動家發(fā)出的。他們可以為了自己的信念犧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是英國女權運動代表人物、政治活動家,被譽為是英國“婦女選舉權之母”。
她成立女權運動組織“婦女社會政治協(xié)會”,以“行動而不是嘴動”為口號,發(fā)起各種抗議活動,促使社會關注婦女平等參政的權益。
在埃米琳去世那年,英國21歲以上女性終于獲得與男性同等的選舉權。
隨后,美國等其它國家也在婦女參政運動的浪潮中逐漸允許婦女投票。
馬丁·路德·金是民權運動的領袖。
他多次領導抗議、游行活動,以非暴力抗爭的方式為美國黑人爭取自由。
在他的努力下,結束了公共場所的種族隔離現象,并嚴格禁止就業(yè)歧視,黑人也可以行使他們的合法投票權。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的領導人,尊稱為“圣雄甘地”。
他提出“非暴力不合作”的指導思想,不僅帶領印度脫離英國殖民,走向獨立,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謀求國家獨立的新模板。
海倫·凱勒把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yè)。
她到全球各地發(fā)表演講,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盡力爭取在世界各地興建盲人學校。
她為貧民及黑人爭取權益,提倡世界和平。
她的文字、她的經歷,給予底層民眾和殘障人士強烈的生存意志。
這些人是陳規(guī)舊習的破壞者,麻煩的制造者,游戲規(guī)則的改變者。
面對前所未有的巨變,他們沖破藩籬,帶領人類大踏步地前進。
馬丁·路德·金一生受到無數次的恐嚇,曾十次被人以各種各樣方式監(jiān)禁,三次入獄,三次被行刺。
海倫·凱勒從小失去聽覺和視力,不僅憑借自己的毅力識字學習,還堅持為像她這樣的殘障人士爭取權益。
甘地多次被免職、被拘禁,甚至被刺殺身亡,但他的精神和思想卻影響世世代代的人。
因為他們的努力,讓苦難的人們看到了光亮;因為他們的抗爭,后人得以享受平等的權益;因為他們的堅持,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
他們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偶像、先驅、傳奇人物,他們的成就改變了千萬人的生活。
作為普通人,我們或許十輩子也達不到他們那樣的高度,但我們可以在能力范圍內為這個社會做一些努力。
花總揭秘酒店業(yè)普遍存在的衛(wèi)生問題。
柴靜就空氣污染進行的深度調查紀錄片。
他們不畏權勢、積極調查,為自己也為大眾發(fā)出一聲吶喊。
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還不夠美好,種族歧視、性別歧視依舊存在,霸權霸凌也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但我們的世界又是美好的,因為一直有一群可愛的人為了理想和信念在努力著、奮斗著。
四川木里縣森林大火30名犧牲的英雄。
三位醫(yī)生在飛機上搶救病患。
公交車司機呵退小偷。
有些人能以一己之力改變世界,他們是流芳千古的偉人。
有些人用自己的余熱溫暖世界,他們同樣也是歷史長河中的“星星”。
正如泰戈爾曾寫過“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Icons》 BBC制作 2019
《Icons》分為7個欄目,每期一個欄目一個領域一位主持人,帶領大家回溯20世紀該領域的非凡成就者,并對挑選出的四位傳奇人物進行著重講解。欄目分為:科學家,運動員,領袖,演藝明星等。說起來這部紀錄片在佳作云集的BBC中不算是出彩的,因為對于各個領域的各位傳奇人物,都只做了10分鐘左右的生平簡單介紹,會突出他們人生履歷中的四五個重大事件和兩三個傳奇閃光點,以闡釋他們的”入選“理由。
又因為是處于政治較為動蕩,思想較為保守的20世紀,多個板塊選人標準以及講述邏輯也都瞄準了對于社會思潮的反抗或是推動。例如演藝明星這一期,選擇卓別林側重于講他在電影中對于底層百姓艱辛生活的體現,選擇Billie Holiday側重于講她創(chuàng)作的民權運動歌曲,選擇瑪麗蓮·夢露著重表現的是她在簽約的電影公司內為自己的主導權利奮爭的故事;選擇David Bowie則說的是他公開支持同性戀等當時的邊緣群體的事件。
因而整體看下來,會覺得除了第一期科學家以外,后面各個板塊的人物都牽連了太多的“政治及政治相關產物”的意味,入選標準都朝著”社會活動家“方向偏移,在一定程度上產生混淆。給人一種”藝術家入選好像并不是因為TA是20世紀的傳奇藝術家,而是因為TA是20世紀偉大的社會活動家“的感覺。
最喜歡《Icons》的理由在它的第八期,頒獎典禮。看到這最后一期的時候,我是驚喜的。真的有演播廳,真的有觀眾,真的有超級豪華的頒獎典禮。各個板塊的主持人,會為自己板塊的最終提名者準備極其正式的campaign演說詞,認真程度不亞于總統(tǒng)競選。臺下邀請來的觀眾,會有視前輩為偶像的各行業(yè)領軍者(以阿里的名字為兒子命名的英國拳手),也有曾因他們的影響改變生活的普通人中的不平凡者(曼德拉曾幫她伸張正義的失去兒子的英國黑人母親),從方方面面回憶著,懷念著這些傳奇人物曾經為這個社會帶來的改變。
最終的獲獎Icon是我從最開始就Pick的男神圖靈,來領獎的是他的侄女。整個頒獎禮閃爍的人性溫暖令人動容。一直很喜歡BBC紀錄片的原因,也便是他們會用極其認真的態(tài)度,去對待曾經的,自然的,去講述他們的故事,并給以他們最真誠的尊重。
這部紀錄片的中譯名是《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在騰訊視頻,VIP可看。導演是非常適合做科普盤點類紀錄片的Joe Myerscough。
2019/12/12
下午看了三集紀錄片《面孔》,先按順序看了科學家、運動員,然后跳著看了演藝人物。
《面孔》講述了不同領域部分偉大傳奇?zhèn)兊墓适?,每集五十分鐘,詳講四個,在每個后面再帶過幾個繼承發(fā)揚ta的人,所以介紹一個人大概就十分鐘,算是一個粗略概覽和簡單科普吧。
解說詞說,20世紀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有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有種族歧視和性向歧視,也有亂世而出的英雄,他們由時代成就,有的也因時代而毀滅。
一、科學家
居里夫人、愛因斯坦、圖靈、屠喲喲。
居里夫人發(fā)現了釙和鐳,在原子還沒能被觀測的時候推測出有比原子很小的物質,并且赴往戰(zhàn)爭前線推廣x光,挽救了數以萬計的生命。她因為和已婚的學生之間的熱辣通信被第二次諾獎拒之于殿堂之外,居里夫人表示:“諾貝爾是錯的,我的科學成就和我的私生活沒有任何關系?!睆募o錄片的感情傾向來看,是對居里夫人飽含同情的,甚至直言是受社會對女性的嚴苛所迫害(最后一集),并提到愛因斯坦有兩個私生女卻無人詬病的事實。
在麥卡錫主義盛行的年代,愛因斯坦被胡佛政府嚴格監(jiān)控,他給羅斯福寫了兩封信,第二封終于引起了注意,也即德國人可能率先造出原子彈,然而,他卻被排除在了曼哈頓計劃之外。后來,他是積極的和平主義者,四處做演講。(視頻好像還說他出去旅了個游然后就被拒絕進入美國了?然后他就一直住在英國還是哪,只在頒獎的時候回去了一次?但是我沒搜到,我有點懷疑我記錯人了。)
圖靈是現代計算機之父,之后的圖靈慘案讓我們痛心至今。
屠喲喲是第一個獲得諾獎的國人,她一生默默無聞地工作,以身試藥也是看一次感動一次。我不知道的是原來是外國人發(fā)現的她,并為高齡的她送上了諾獎,以及背景是越戰(zhàn),胡志明寫信給毛說希望得到醫(yī)學援助,研發(fā)出瘧疾的解藥,于是毛簽發(fā)文件把研制瘧疾解藥列為醫(yī)學重點中的重點。
“他們都好像和這時代格格不入?!?/p>
二、運動員
接著是運動界,詳講了帶領巴西足球隊奪得桂冠幫助足球成為全球現象的球王貝利、拒絕參與越戰(zhàn)將原則置于職業(yè)榮譽之上的拳王穆罕默德·阿里,三連勝前職業(yè)男子網球冠軍的職業(yè)女子網球之母比利·簡·金,以及把殘奧會帶到新高度的坦尼·格雷·湯普森。
印象深刻的是比利簡金說,“男性會被教導要勇敢,女性卻被要求做到完美,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人能一直勇敢?!彼娴氖莻€平權主義者啊。她還說:“就像我對千禧一代說的那樣,你們這代人擁有最大的包容性,他們不關心你的出身或者你的宗教背景,我非常喜歡這一代人,他們有可能讓這個世界,取得比以往更大的進步,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們這代人的工作,就是支持他們去改變這個世界。”
三、演藝明星
喜劇大師卓別林,以《奇異的果實》吹響種族平權號角的爵士歌手Billie Holiday,打破傳統(tǒng)好萊塢形象、要掌握自己角色的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把打破性別性向偏見進行到底的大衛(wèi)·鮑威。
兩個人都太美了,我哭咯
印象最深刻的是比莉·荷利戴在十一歲被強奸,法律卻判決她有罪,引誘了男人,被送往教養(yǎng)院,然后在十幾歲的時候成為妓女。
談種族歧視現象這段,在《綠皮書》中有相關情節(jié)的突出表現
2019/12/13
四、藝術家
畢加索、弗吉尼亞·伍爾芙、希區(qū)柯克、安迪·沃霍爾
多情而浪蕩的畢加索,曾經有名言是:“世界上只有兩種女人,一種是女神,一種是腳墊?!?/p>
講到畢加索,就會講到他的立體繪畫(cubic),但很顯然,這部紀錄片有個明顯傾向是不僅僅關注唱歌表演繪畫等技巧本身,更關注背后的思想和對社會的作用,因此,紀錄片隨后便更詳細地講了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昂芏嗳藢?zhàn)爭最清晰的印象,是《格爾尼卡》?!蹦嵌沃膶υ捯脖惶崞?, “是你畫了這幅畫嗎?”“不,長官,是你?!?/p>
伍爾芙是英國著名女作家,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她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里派的成員之一。最知名的小說包括《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一間自己的房間》等。還有一本小說是《奧蘭多》,有史以來第一本用英文寫作的變性故事,當時同性戀還是非法的。原型是她的一個情人。
對于她我原來還真不了解,真是孤陋寡聞了,下單了她的《一間自己的房間》英文原版,今天剛拿到,可能得等到下個月才能讀。
希區(qū)柯克的電影不僅在票房上大獲成功,也具有多重隱喻,如樓梯的意象,并試圖在觀眾中展開道德討論。他在《迷魂記》中首創(chuàng)的鏡頭縮放后來被許多導演模仿和借鑒,包括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然而,他影片中的男性角色總是暴力、充滿控制欲,女人總是美麗卻空心、憤怒、最終只能屈服于男人。希區(qū)柯克在片場曾經直接用粉筆在Tippi Hedren的腿上畫,告訴攝影師要在哪里停,他是把女演員當成工具的人。Tippi Hedren曾稱,希區(qū)柯克對他進行了性騷擾。紀錄片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評價一位藝術天才時,這是否會影響我們對他的看法。而這不得而知。
我感覺從豆瓣第一個出他的徽章來看,是沒怎么影響。。。
安迪·沃霍爾是美國藝術家和電影攝影師,視覺藝術運動波普藝術最有名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
他曾畫過插畫,畫法是先畫后描然后涂墨水,再用紙吸干,最終留下第三幅的吸干紙。這預示了他之后的絲網印刷。(紀錄片講的,之后沒繼續(xù)講,我現在也懶得百度了。)
他的藝術表現了人們對消費主義的迷戀,而之后他將鏡頭對準自己工廠里人們的生活,更是一次對藝術界限的突破,他有一句名言是:“未來,人人都能當十五分鐘的世界名人?!睂嵲谑菍γ襟w的發(fā)展充滿了深刻洞見。
2019/12/17
五、社會活動家
社會活動家講了由改良轉向暴力運動的英國女權主義者埃米琳·潘科赫斯特、非暴力不合作的印度國父“圣雄甘地”、為殘疾人權益發(fā)聲改變數百萬人生命的社會主義者海倫凱勒(著名的水管教學時刻)、呼吁民族平等的馬丁路德金。
紀錄片并不對不同的路線進行價值判斷,只是誠實地敘述他們的不同路線:暴力運動,或和平改良,他們各自依照著自己的信念為了人權的理想探索終身,為世界留下了偉大的精神遺產。
另:希特勒燒書,海倫凱勒在《紐約時代》著文回應:“You can burn my books,and the books of the best minds in Europe,but the ideas in them have seeped through a million channels and will continue to quicken in other minds.”(1933)
1945美國向廣島長崎投放兩顆原子彈,近十萬人死亡。三年后,海倫凱勒作為和平與和解大使來到廣島。
六、領袖
領袖講了二戰(zhàn)中的魅力領袖英國首相丘吉爾、挽救美國于經濟危機的羅斯福、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右派領導人撒切爾夫人、自由斗士南非總統(tǒng)曼德拉(雖然曼德拉是經歷漫長監(jiān)禁之后于74歲任職的總統(tǒng),可能這就是社會活動家和領袖的區(qū)別吧。。)
曼德拉面對可能的死刑判決前寫下的演講:“我為反對白人專制而斗爭,我也為反對黑人專制而斗爭。我懷有一個自由社會的美好幻想?!?/p>
出獄后他說, “I knew that if I didn’t leave my bitterness and hatred behind, I’d still be in prison.”
七、探險家
沙克爾頓、貝爾格特魯德、阿姆斯特朗、珍·古道爾
幾乎和一戰(zhàn)同步的英國探險家征戰(zhàn)南極的沙克爾頓,以非凡的毅力和勇氣,安全帶回了所有隊友?!翱茖W發(fā)現要靠斯科特,速度和效率當屬亞當,而當災難降臨,所有希望破滅時,那就跪下祈求沙克爾頓吧?!?/p>
然后是才華橫溢的女探險家貝爾格特魯德,她在荒漠旅行,以其伊拉克工作對英國政府舉重若輕,并建立伊拉克博物館幫助建立伊拉克人的文化認同。雖然她在支持阿拉伯人的同時也是殖民主義者,使得外界對她的評價十分復雜。
第三個是登月者阿姆斯特朗,不講了。
第四個是在非洲腹地貢貝研究黑猩猩的珍·古道爾,“重新定義了作為人類的意義,也是第一個警告我們,破壞自然環(huán)境有多危險的人?!卑l(fā)現:并非只有人類能創(chuàng)造并使用工具。
其實我個人覺得珍·古道爾才是應該被選為七分之一的那個??赡苁且驗槲倚r候就很崇拜她…
2019/12/20
今天看完了最后一集,內容基本上是對之前的復讀,莫名其妙從七個領域選了七個,然后讓各自的講述人陳述推薦詞,再由觀眾選出一個,感覺像在看綜藝。。
選出的七個分別是圖靈、曼德拉、沙克爾頓、阿里、馬丁路德金、畢加索、大衛(wèi)·鮑威。最后冠軍(?)是圖靈。
紀錄片也對“為什么在28位候選人中有多位女性,選出的7位中卻一個也沒有“作出了回應,感覺是個挺有說服力的答案——因為女性從20世紀才開始崛起,或許21世紀她們會更活躍,會有更多的女性進入公眾的視野,成為時代的icon。不過有意思的是舉例舉了jk羅琳,而剛好jk羅琳19號因為推文深陷輿論風暴。
藝術家那集全程沉醉于Lily Cole的美麗
閱畢。年度人物給了圖靈實至名歸,神級科學家終究無可替代。每期的名額還是少了點,當然BBC在篩選傳奇人物制作全片時是有指向性的——一切為了少數人平權。這樣來看英國人的左從未改變。
“偉大”1.感嘆這些偉人的成就,科技的,藝術的,體育的政治的等等,期待21世紀偉人新篇章。2.講述了7個板塊共24位偉人。一科學家,居里夫人,愛因斯坦,圖靈,屠喲喲。二運動員,貝利,阿里,比利簡,坦尼格雷。三社會活動家,潘克赫斯特,甘地,海倫凱勒,馬丁路德金。四領袖,丘吉爾,羅斯福,撒切爾,曼德拉。五探險家,沙克爾頓,格特魯德貝爾,阿姆斯特朗,珍妮古道爾。六演藝明星,卓別林,比利荷莉戴,夢露,大衛(wèi)鮑威。七藝術家,畢加索,伍爾芙,希區(qū)柯克,沃霍爾。3.詳見筆記內容。
想去了解計算機之父圖靈,四個科學家里面,他是最傳奇的,拯救了無數人,當之無愧的二戰(zhàn)超級英雄,而結局竟然……
為屠先生看了!呦呦鹿鳴,我有嘉賓!
這些才是真正的超級英雄,第三集最后還有屠呦呦,與居里夫人、愛因斯坦、阿蘭圖靈比肩,很感動。
英國人民心目中的人類群星閃耀時
非常政治正確,每集兩男兩女哈哈
別人牛逼總有牛逼的原因和理由,偉人也有成為偉人的理由。決心是世上最偉大和讓人振奮和感動的事。
名人科普
老外們忽然察覺出現一種能治愈瘧疾的神藥青蒿素,但卻不知道是誰發(fā)現的,用了30年才找到屠呦呦……居里夫人,愛因斯坦,圖靈,屠呦呦。BBC把這四位并列為上世紀最偉大科學家。
作為普及名人知識了解一下還是不錯的。
真心安利,好看好看,看的熱血沸騰!
有些故事講得比較淺,不過屠呦呦給了這么高的地位,值得推薦。
BBC把屠呦呦和圖靈,愛因斯坦,居里夫人放在一個等級而中國這邊屠呦呦的流量還不及鹿晗這種國恥啊
第一集搞得很多元,后面幾集發(fā)現快被英美兩國包了哈哈
五星卻不推薦~看了第一集,五星送給那些改變世界的人!不過紀錄片確實挺一般的,類似于分類列了一份偉人名單,每個人十分鐘,講得幾乎都是教科書內容而且偉人的限量選擇一定是有爭議的
看了一集,真不錯,主持人的介紹很好,會繼續(xù)追!!
科學家 居里夫人 愛因斯坦 圖靈 屠呦呦歷史由人構成,人創(chuàng)造了歷史。運動員 足球貝利 拳王阿里 網球比利 殘奧競速坦妮活動家 女權 獨立甘地 無障礙,社會主義海倫凱勒 馬丁路德金種族平等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探險家 無感。07沃霍爾 預言者06 這位講述者似乎總喜歡給觀眾安放在敵對的立場上。08 尋找唯一的面孔?
BBC果然是世界第一大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