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億萬富豪企業(yè)家沖動地制作一部經典電影,于是找來知名電影人蘿拉(彭妮露古絲 飾)執(zhí)導這部野心勃勃的大制作,眾星云集的主演陣容里有兩位重量級、但麻煩多多的演員:荷里活型男菲力斯(安東尼奧班達拉斯 飾)和偏激的舞臺劇演員伊凡(奧斯卡馬提涅茲 飾),兩個傳奇人物同時也是死對頭。經過蘿拉設下一連串光怪陸離的試煉之后,菲力斯和伊凡不只要正面交鋒,還要保全各自的名聲。當電影終于開拍時,誰能笑到最后?
特呂弗日以作夜的升級版。 三位大咖的演技已入化境。難的兩位男主們要表演出人物戲里戲外的狀態(tài),自由切換。更難的是,兩位男主各自還有面具。所以他們要演繹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區(qū)別。特別注意馬丁內斯的表演。他的戲可以明顯區(qū)分三者關系。這部戲可以當教科書來學習。 這些明星人設就一個字:裝。 戲中戲的結構,明顯是互文且呼應的關系。戲里戲外都是兩男一女結構。結果都落在弒兄情節(jié)。更巧的是戲里戲外,弒兄后圍觀者都接受了弒兄的現(xiàn)實。 套用戲內的人物關系分析,導演就是委身于兩個兄弟的失足婦女。富兄顯然是成就水平更高的馬丁內斯,他代表藝術專業(yè),又是裝清高。最后戲里戲外被整死。而窮弟則是水平不怎樣卻有女人緣的班德拉斯。雖然戲中戲劇本沒說為什么弟弒兄,從戲外戲情節(jié)演進大致可以推測。 整部戲雖然有日以作夜的結構,主題完全是在諷刺娛樂圈。老藝術家馬丁內斯雖是道德楷模卻特別看重演技避視流量明星。老藝術家精心準備的演出最后沒演成。搶戲的他反而被搶。 班德拉斯把演技用在生活中各種個人目的。導致演技不走心被馬丁內斯鄙視。 導演的角色倒是最像日以作夜里的特呂弗。既是折磨演員的魔王也是被演員整的受氣包。
馬里亞諾·寇恩和加斯頓·杜帕拉特的再度合作,還是熟悉的風格。諷刺喜劇也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亞類型之一。兩位影帝和一位影后的對手戲非常精彩,劇情也是亮點頗多。
國際影星菲利克斯,招蜂引蝶,女伴無數(shù),座駕是蘭博基尼,獎杯拿到手軟。隨身總是帶著小跟班,每一次排練都會遲到,自認為演技很棒。
老戲骨伊萬,在國內影壇低位很高,平時大學做講師,曾經去殘障學校支教,看不起奧斯卡獎,看不起流量明星,會一個人對著鏡子練習拒絕被授予獎杯的演講,并幻想臺下爆發(fā)雷鳴般的掌聲。糟糠之妻是一名兒童作家。
女導演羅拉,對表演非??量?,即使面對伊萬和菲利克斯這樣的大牌,她也會不斷做出糾正。喜歡用極端手段激發(fā)演員的潛能,譬如在演員排練時在他們頭頂?shù)跗鹨粔K用紙板做的巨石,謊稱它是五噸重的真石頭,以此制造懸疑和緊張感。譬如用塑料布把演員裹得動彈不得,再把他們的重要獎杯一個個扔進粉碎機,
菲利克斯排練總遲到,第三次排練伊萬故意遲到,好讓別人也等自己兩個小時。
菲利克斯不想被導演說教,臨時起意謊稱自己得了胰腺癌,讓羅拉聲淚俱下。第二天菲利克斯說,我騙你玩的,我只是想證明自己的表演足以讓人信服。羅拉很氣憤,伊萬卻突然表示自己以前的想法大錯特錯,他之前一直瞧不起菲利克斯,認為他的表演只配給平庸的觀眾看,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這種表演可以讓普羅大眾信服,比自己的演技高明。菲利克斯聽后表示你的肯定對我意義重大。這時伊萬說,我騙你的,你的表演啥也不是,普通觀眾就是一群品位低下的人。你只能給無知的觀眾提供老掉牙的娛樂,連我都娛樂不了。我只是在用我的表演返將你一軍,咱倆一比一打個平手。菲利克斯一邊和伊萬“握手言和”一邊找臺階下:“你說的其實也沒錯,除了觀眾以外,沒人喜歡我的表演?!狈评怂沟母嘣谝慌苑Q贊伊萬,您演得真好,我完全被騙到了。伊萬見有人欣賞,便跟他繼續(xù)闡述自己的表演理念,話說到一半,跟班手機上收到一條菲利克斯的短信:你被開除了。
被兩個演員自以為是的把戲氣懵了的羅拉說今天不拍練了,下回再說。結果下一次排練羅拉根本沒來,派人傳話:今天是讓你們學習白跑一趟的經驗,無法預知的空虛感會讓他們思考自我。三個自負、傲慢、勝負心爆棚的人,互相放鴿子,互相戲耍,既好笑又充滿戲劇性。
幾次排練的戲都挺好看,菲利克斯用風油精催淚,羅拉說我的片子不能用這一套。伊萬醞釀情緒摔椅子的時候把菲利克斯的臉滑破了一個小口子,菲利克斯大發(fā)雷霆:這可是我吃飯的家伙!這種老牌演員和新藝人之間的齟齬,放在中國也是完全成立的。
菲利克斯表演罹患胰腺癌的時候,拍攝方法非常有意思,鏡頭給了個遠景,只能看到三個主角的身影,但看不清表情,只有菲利克斯的臉被劇情里的攝影機拍了特寫,投到后面的大銀幕上,所以整個畫面中就是三個人影和班德拉斯情感豐富的臉,表演的細節(jié)被無限放大。很容易就能猜到,這家伙肯定是在演一出戲中戲。
在空曠場地排練的終幕很有戲劇感,在沒有任何道具的情況下,表演變得愈發(fā)純粹。最后弟弟在擁抱時用刀殺死了哥哥,頂替他的身份繼續(xù)生活,也為后面菲利克斯把伊萬推下屋頂并頂替伊萬的角色埋下了隱喻和伏筆。排練開始前有個小細節(jié)非常有趣,伊萬說這個地方讓我想起60年代的實驗劇場,不知道這份經驗對表演有沒有幫助,菲利克斯在旁邊不知所言地聽著,這時導演說,會的,會有幫助,菲利克斯急忙附和,是的是的,會有幫助。伊萬盯了一會兒菲利克斯,流露出無語的深情。這個轉瞬即逝且沒有被導演刻意突出的表演,充分體現(xiàn)了奧斯卡·馬丁內茲的演技。
在開機晚宴上,伊萬的妻子去請菲利克斯為自己的影迷外甥女拍攝一條祝福視頻,這再次踐踏伊萬的自尊心。一個自詡有品位的人,最怕的就是身邊最親近的人也落入俗套。他在屋頂和別人痛斥菲利克斯是自己合作過最垃圾的演員,結果被出門給情人打電話的菲利克斯聽到,后者氣沖沖感到樓頂,伊萬借著酒勁打出一拳,直接被菲利克斯借力甩下了屋頂。菲利克斯這一招導演早有伏筆,他平日里練習格斗,這一招正是最近剛學的。
在伊萬和導演以為菲利克斯得了胰腺癌的時候,伊萬曾說過,萬一菲利克斯拍不了了,我可以一人分飾兩角。比起為搭檔感到難過,他其實更會因為不用和庸俗的演員合作而感到欣慰。但在他摔成植物人之后,反而是菲利克斯一人分飾兩角,吸引了所有的閃光燈。這是一處絕妙的反轉。
兩位導演對所有角色都有諷刺。制片人是人傻錢多的門外漢,女導演手段出格,偶爾還對男演員們流露出性暗示。菲利克斯是投機取巧、作風不端的流量小生。伊萬虛榮且傲慢,至于他所強調的品位,也有一個片段對此提出了質疑。他和妻子一起賞析音樂,妻子說其中的鼓點讓我感受到一種原始的生命力,伊萬卻說,不不,音樂里好像沒有這段,好像是隔壁砸墻呢。高雅的品位,有時候可能只是某些人一廂情愿的牽強附會。
不過,我還是愿意相信導演更偏向那些資深的、演技過硬的演員。畢竟,影片的結局是流量小生擠占了屬于老戲骨的角色,我不知道西班牙那邊現(xiàn)在如何,反正在中國,這正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大勢所趨,是令人悲哀的現(xiàn)狀。而片尾的克魯茲說,這部電影永遠不會結束。在我看來,是說新老派演員之間的“主競賽”永遠不會結束,也是說影視界種種荒謬的現(xiàn)象永遠不會結束。
影片最后,羅拉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別再把你們自認為的意識形態(tài)套用到電影上。電影不是為了回答問題。藝術沒有指涉,藝術就是藝術本身。我的電影表達是比較簡化的,符合我的品位,不用動腦。這其實也正是現(xiàn)實中的兩位導演對自己作品的說明。當然,《主競賽》絕不僅僅是一部閱后即忘的爆米花電影,但即使拋開影迷們分析的所有隱喻和作者表達,它也依然是一部好看的諷刺喜劇。這就足夠了。
2022/12/5 凌晨
柳木夕
“最驚人、最真實的事實,在人與人之間從來沒有交流過?!?/p>
而這種事實被人表達出來時,就是我們對智識折服的時刻??措娪皶r會有這種體會。
電影的確存在高級與低俗之分。而對比(比較),又是一種人類最原始、低級的思維方式。因此存在一個悖論:一方面我們要通過比較,分清哪些電影高級、哪些很low;另一方面,我們作為電影欣賞著,在作比較時,自然處于一個低級智力活動中。
電影藝術的高級,體現(xiàn)在很多層面。有時是攝影、造型,有時是故事(劇本),有時是臺詞。當然好電影必須是各個層面都高水準才行。就各個電影元素而言,通過臺詞及敘事(故事)表達的獨特而逼近真理的思想,是最令我迷戀的因素。這就好比,一些機智有趣的人,總是一開口就能令人折服。一個智力超群、藝術才華卓絕的導演,能讓觀眾一眼就看出其作品的光環(huán)。當然,這種崇拜也是相對的。我們只會被智識甩我們幾條街的人吸引,而不會膜拜與你level相差不大的人。
以上嘮叨,是看電影《主競賽》時所想到的。
對我而言,《主競賽》就是一部在智力層面碾壓其他很多影片的作品。這種優(yōu)越,正是靠臺詞和敘事體現(xiàn)出來。具體手法是反諷。一種挑釁觀眾的反諷。當然,劇中角色首先是反諷和自黑的靶子。只不過,在觀影過程中,我作為觀眾感覺被導演隨意愚弄,但又受虐狂般享受觀影過程。敘事上,大概至少在三四個轉折處,前面的故事情節(jié)被劈個粉碎,接在在新的前提下推進。包括角色的成長變化,也是逐步打破、重建、豐富。導演的伎倆,是先帶你在游泳池玩,然后帶你到大河里面,最后把你推入大海,在巨浪里起起伏伏、吞噬自我意識(由于寫作時間有限,觀點后面不作情節(jié)舉例)。
《主競賽》的兩位導演馬里亞諾和加斯頓,曾合作執(zhí)導《杰出公民》?!督艹龉瘛芬孕≌f家為故事基本設定,《主競賽》以拍電影為情節(jié)主線,可以說題材本身具備文藝基因。導演顯然具備處理這類題材的天賦。盡管豆瓣評分差距有點大,但在我看來兩部電影同樣出色。
我是大師,所以我看不起你,但是我羨慕你,檸檬酸的羨慕。
我是演員,我覺得你不要裝牛逼,因為我比你影響力更大,但是你演技確實比我好,我嘴上會說我不在乎的。
我是導演,你倆都是傻逼,我好孤獨,我是女權主義么?
我是投資人,讓我有影響力,謝謝。
cao 你媽!
有字數(shù)限制,我得寫的再多點。
還差多少字,我也不知道。
我覺得片子挺有意思的,簡單的故事,特殊的敘事手法,能一直吸引人,不覺得無聊,也挺不容易的。
看見房子,第一感覺以為是 Pavillon de Barcelona Mies van der roche。
不知道這片子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放映時,看到自家獎杯在電影里被絞肉機絞毀的時候,是不是全場一片笑聲。
影迷向諷刺喜劇。諷刺了奧斯卡,諷刺了電影獎項,諷刺了電影觀眾。同時,一開始以為是諷刺流量派影星,后面也諷刺了學院派影星。可能只有那個導演是在真正把電影當作藝術、不刻意迎合觀眾來拍電影吧。
當學院派影星意外出事,班德拉斯飾演的流量派影星在記者會上“演戲”,以及他自己實踐了學院派影星的創(chuàng)意,還有最后學院派影星的“復活”,如此荒誕戲虐的情節(jié),就是為了突出這個諷刺的感覺。
三個演技派演員都很好,尤其是班德拉斯,他在很多電影里演的反派角色深入人心。
片子大概是講了一個年老富豪覺得生活無趣,萌生投資拍一部電影,請自己的女兒當女主角,在拉一個沒啥演技的流量演員,和一個演技可以的學院派老頭,試戲,對戲,當然也不能忘了女導演,真的有個性,親吻戲,攪碎獎杯的那一幕印象深刻,試戲結束,最后準備開拍的那場聚會上,學院派老頭被著自己的老婆求著流量演員拍祝福視頻,收到刺激,跑到天臺和經歷抽煙,說起流量演員的壞話,然后流量演員不巧接電話聽到了,跑上推一下,老頭直接干成植物人,然后學劇本里面平復好情緒,假裝沒事出現(xiàn),安慰,和老演員老婆擁抱,看著女導演的那個眼神意味深長,大家心領神會,后來電影讓流量演員分飾兩角,而投資那個電影的富豪,也順帶捐了座橋,結局里,變成植物人的老頭演員突然醒了,摘掉線管,在幾句破口大罵中結束,留給一個沒有結局的結局。
佩內洛普再不四封戈雅就該婉拒提名了…最搞笑的其實是馬丁內斯的角色,裝到了一定境界。和劇情辯論的一樣片子諷刺的有點“高級”了,非影迷觀眾笑不太動
算是某種西班牙式的黑色喜劇。對電影行業(yè)各種現(xiàn)象諷刺挖苦至極,巧思頗多,劇本還算完滿。如果會西語,不知道是不是能看的更開心。從場景能看出預算吃緊,而且以對白為重,但都不重要,演員都很棒,整體看下來很是精彩。大石那一段以及碾獎杯那段是這些年少見的構思。推薦,十分值得一看。
#TIFF21,實在鈦好笑了~用金屬粉碎機把金棕櫚和銀獅獎碎成渣那段太魔幻了!這兩個導演在《杰出公民》之后再度聯(lián)手的一部喜劇,片子里面有不少這兩個導演前作的元素和道具,今天TIFF看的片子里笑的次數(shù)最多的一部,充滿諷刺的一部解構類喜劇,把社會權力刨開進行解構再重組就很好笑,如同用刀劃開傷口再去縫合。克魯茲演的真好!另外兩個影帝飆戲也很爽!
3.5;黑色幽默的成分,賦予本片一種靈動的氣質,把常見的諷刺業(yè)內題材拍得頗有可看性,諷謔味挺足。戲中戲互為鏡像,教科書級的演技實力演繹何謂影帝影后。
非常喜劇非常好笑!
7.5/10 分。2023.02.07,初看,藍光。最近看什么黑亞當黑豹2看得好無聊,反而是本片我居然一口氣看完了。。。諷刺的黑色幽默片,調侃了影視娛樂圈這點鳥事。。。
還真是有趣。一方面看著兩個男主的斗爭 你會慢慢發(fā)現(xiàn) 這一切的背后導演才是最大控制者。從坐到菲利克斯腿上開始 到和太子女熱吻 到粉碎他們的獎 她一直都是處于一個“我是幕后但我掌控一切”的位置 其實想想 讓兩個人反目逼出他們的最高演技水平 到獲獎 這不過是她的一場棋局。另外 換個角度想 電影會讓人總傾向于利用菲利克斯靠渾水摸魚上位的事情諷刺娛樂圈 但有沒有想過 其實菲利克斯本身是真的有硬實力 只不過花邊新聞太多 讓人有一種希望看到退朝后他其實在裸泳但一直被他人生贏家的光環(huán)保護著沒辦法打他臉的感覺。怪就怪伊萬命不太好吧。
元電影。洛佩茲颯瘋了。班德拉斯馬丁內茲哈哈哈哈。
不錯的“小品”,但還是《杰出公民》更怡情。
對影視行業(yè)的諷刺力度只是隔靴搔癢,但兩位男主的表演確實精湛。
威尼斯主競賽第七場,之前看的都是虛假的主競賽電影,這部才是真正的《主競賽》?。。??
妙趣橫生,貴圈專享
我個人非常喜歡的風格。不過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不是用來諷刺電影行業(yè)的,如果有諷刺的話,他的諷刺更全方位,但我更傾向于把這部電影單純作為一個藝術作品看待,它很好看,畫面好看,過程有趣,表演精湛,結局開放有遐想空間。跟深層次的東西需要每個人自己解讀。
3.5 班德拉斯、佩內洛普和馬丁內茲三人的表演都太精悍,浮華荒誕諷刺的裝扮和一本正經談話實在太好笑了!佩內洛普那異域氣質挺有導演范兒的。不過影片對電影藝術的嘲諷也僅僅停留在表層,成了一場喜劇小品。
Luxembourg City Film Festival上映,諷刺電影行業(yè)演員導演投資方的那些破事兒,從又拍電影又建橋到處砸錢為流芳百世的虛偽富豪,到追名逐利的自戀主流商業(yè)大片演員,到孤芳自賞自憐自艾的老戲骨文藝型演員,都黑了一遍,導演看似看透一切,卻依然置身名利場的漩渦之中,很輕巧靈動的喜劇。在場很多說西語的觀眾,也是難得一次在法德雙語的國家看到有英文字幕的電影。
#Venezia78 好看啊太好看了?。?!Penélope Cruz不拿表演獎我將化成網絡噴子!非常喜歡劇場式的在有限空間盡情揮灑演技的諷刺包袱,怎么看也不膩。當時的觀影氣氛實在太好,后座有位女士笑得打鳴了小二十次。
十方空無異。眾生起分別。如是取如來。虛妄不見佛。
熱鬧的秀場畫卷以及一種全然不在乎的調侃姿態(tài),項目中資方與主創(chuàng)的互相推諉甩鍋;表達上的自我迷戀以及每個主演在面對角色時的游刃有余(Penélope大概回到了2005-2010的黃金期),都有相當?shù)目煽葱?。“Triple fuck”、懟記者提問抑或是拷問大劫之后的電影工業(yè),為標題所吸引的賣點之外,它也因為這種沒有身段變得有特殊的意義。
電影圈內部趣味,人物、場景變化不多,建筑環(huán)境有密斯巴塞羅那館的風格繼承
#TIFF 2021#迷影向喜劇,一位想要名流千古的富豪,資助一位金棕櫚女導演,改編一部諾貝爾獎小說,遇上兩位明爭暗斗的知名演員。要素過多,嘲諷力MAX,花一部錢,看兩部片,絕對超值。尤其是粉碎機粉碎獎杯那場戲太爆笑了,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什么金棕櫚、銀獅獎、戈雅獎統(tǒng)統(tǒng)掃進垃圾堆,只有金球獎還在,意思是金球獎連垃圾堆都不配進嗎?(好m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