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第一次搜這部片子的時候,豆瓣出來的全是《濃情巧克力》。
拉斐爾是一個馬戲團演員,然而當他還在小馬戲團出演時,他就首先已經(jīng)是一個賭徒。后來被過氣馬戲演員的Foottit相中,組成黑白組合。這是他命運的第一個轉折點。然而這時的他對于表演也并沒有特別上心,甚至在表演的時候跟姑娘調(diào)情。Foottit提醒他勤于練習,而在談判的時候,也是Foottit為他們兩人爭取了最大利益,甚至是他們能夠去到巴黎,都是因為Foottit曾經(jīng)的影響力(以及他們后來的表演的確引來高朋滿座)。
到巴黎之后,兩人的表演受到了巴黎馬戲團看客的歡迎,薪資也較之前翻了無數(shù)翻,然后巧克力先生在這樣的光輝照耀下,越來越失去自我,每天喝酒、賭搏,勾搭女人、交際、高調(diào)地花錢買車。Foottit提醒他要低調(diào)一點,畢竟他是個沒有身份的人??墒撬?。Foottit說他們應該排練一下新戲,他說我們?yōu)槭裁床挥眠@個時間去交交朋友呢?
他完全忘記了讓他過得這樣滋潤的正是他不愿意花時間來應付的馬戲工作。還辜負了曾經(jīng)的戀人卡蜜爾以及他曾經(jīng)許下的誓言。
就在他洋洋得意的時候,終于被人告發(fā),進了牢獄。遇上一個宣揚自由平等的黑人。自由平等是沒有錯的,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也是沒有錯的,錯誤的在于,他并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來使自己以及同自己一樣的黑人獲得社會的認可,而是在酒精、賭搏中放縱自己。在他與情人去參觀一個殖民地樂園的時候,模擬非洲殖民地里出來一個男生,用激烈語言跟他說什么(這段我看的電影沒有翻譯,所以不知道他在說什么,但從肢體語言看來,我猜測可能是在說我們都是黑人,為什么我在里面被人圍觀,而你在外面,你難道不應該跟我一樣在里面嗎?猜的,可能不準確)。又一次觸動了他的自尊心。再后來發(fā)展到惡意揣言Foottit的好意,這樣的大頭癥終于讓他與Foottit分道揚鑣,去追逐他一心想要成為正統(tǒng)的藝術家,去排演戲劇,還是莎士比亞。被巧克力拋棄后,F(xiàn)oottit只能去到一個小酒館扮演女人搏人歡笑換取收入。
他的護士情人向他引薦了劇場的老板,然而他自己的能力卻不足以撐起奧賽羅這個角色,在排練時一度沮喪想要放棄,而在他的情人怒氣鼓勵他時,他卻說:“你不要用這種語氣跟我說話?!比缓笏质侨ザ庂€,輸光了身上所有的錢,當他押上自己的身上的懷表戒指時,連賭場的工作人員以及賭場老板都對他說:”你押得太大了?!叭欢D頭就跟別人借了巨資繼續(xù)賭。當然,他又全部輸完了。
爛醉兩天之后,他終于在爛醉如泥中回了情人的家里,但他的情人此刻已經(jīng)被鄰居罵作”蕩婦“,可是情人并沒有拋棄他,劇場老板也沒有放棄他,告訴他第二天晚上的公演決定權還是在他,如果他不演,他們可以對外宣稱他生病了或是出了點小事故。
他上場了,表演得還不錯,但在謝幕時卻被噓了,被叫著滾回馬戲團。在那個時代的巴黎,黑人依然是奴隸,當然不能演出上流社會的莎士比亞戲劇。于是他憤怒地沖出劇院,卻被賭場的人捉住打個半死。
再后來,他去波爾多的一個小馬戲團給別人掃地為生,患了肺結核。他的情人,現(xiàn)在是他的妻子并沒有放棄他,承受著社會非語,他臨死前Foottit還來到病床上見他最后一眼。
或許膚色讓他承受了太多壓力,但最終讓他輸?shù)舻?,是他自己的沖動、懶惰和自以為是。他們的表演形式是Foottit提出來的,創(chuàng)作也是Foottit占主導,他只是在執(zhí)行一個工作命令,但即使這樣,他仍然沒有做好他的份內(nèi)工作,卻還一度自信心爆棚地認為自己會無所不能。
他看不到自己的短處,總是將所有的錯誤與不公平歸結于他的膚色,這點看來我覺得他的膚色特別委屈。的確那年代的巴黎對于黑人有太多不公平,而他在一路走來的過程中因為膚色也數(shù)次被刁難,但他最后的慘敗人生完全是由他自己的性格造成的。
在他消失的時間里,他的情人去找Foottit,他們的對話我想可以為巧克力作一個性格總結:
不要把你的失敗歸結于你的膚色、你的原生家庭、你的遭遇、你的生不逢時,慫貨才愛找借口。
兩人缺一不可,卻最終曲終人散,卓別林外孫帥爆了,兩人其實互相成就,沒有白人的編劇以及黑人的配合都不會如此轟動,兩個人本應該變成小丑之王,奈何黑人后期的偏見過于嚴重,自身也缺乏自律,酗酒,好賭,拍出來了一種無賴的感覺,曾經(jīng)對女友立下的海誓山盟也忘得一干二凈,電影想宣揚的東西感覺太多,總體還不錯,給個三星吧
內(nèi)心的不平等變成了不幸福的根源
題材有意思,平權。但馬戲團對觀眾毫無歡樂,反而感覺尷尬,劇情沒有驚喜,對于同性戀白人,只有一個抑郁的感覺,人物單薄。
一個黑人小丑悲劇性的人生。人生往往毀于自身,其他皆是催化劑而已。生就巧克力,就做好巧克力,而不要羨慕面粉。其實人生最大的不平等,恰恰就是人人內(nèi)心自定的平等界限。
7.5/10。
總體 四星 個別命題超越綠皮書
10月下旬一個周末晚上在CCTV6觀看~獨特的題材,二十世紀初的巴黎繁華,種族偏見、階級差異、殖民主義、女性獨立~一系列重大議題通過一對馬戲團小丑演員的人生來探討,的確是從未見過的手法。小丑的妝容在舞臺上是歡笑的象征,在舞臺外卻是最悲哀的面容。舞臺上逗笑觀眾的演員,現(xiàn)實中反而嚴肅悲哀,喜劇演員的現(xiàn)實往往與舞臺上相反,或許他們是把歡樂都用在了舞臺上,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就所剩無幾了。
7.2/10 看著有種浪漫主義的法國霸王別姬的感覺。
3.5
看過的傳記電影不多,所以感覺它還算上乘,電影客觀中規(guī)中矩,都和馬戲有關,他比馬戲之王好很多,不應該只有200多人看
配角好
很有藝術張力的電影。沒有很勵志,沒有無止境的成功,沒有非黑即白的人生。每個人都逃不開時代的洪流,總覺得喜劇演員更難做,致敬。
其實卻是個悲傷的故事
看開頭以為是一個雞血勵志故事,看到最后原來是BE。白男主原來是卓別林的后裔,黑男主原來演了《觸不可及》,這片可謂明星云集了,為啥看的人不多呢。感覺這種戲中戲不好演,本來一個悲劇的故事中間還有(馬戲)喜劇,太難拿捏了。
非常認真細致的刻畫了Rafael的一生,從剛開始的搭檔到嗜賭、轉型到分道揚鑣,客觀公正。而且和美國做這類片子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方法。片中對于Foottit的刻畫也很完整,避免了很多傳記片“親主角,略配角”的問題。片尾知道這是真實事件改編,全場好多人都有小驚呼,因為在那個年代他真的太不容易了。
題材很好,還可以有拍的更好的空間
看法語也是夠辛勤 看懂70%的片子還是很喜歡 有種讓我感嘆人生能找到一個像footit和chocolat一樣的partner是多么幸運的事情 真愛與知己哪個更難遇
高蒙公司制作一直保持法語片大制作的水準。法語片即便是內(nèi)核描寫一個黑人的覺醒,也是把人家往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去寫,他也有對有錯,總之是這么渾噩地過了一生,是時代的錯么?可能。他呢?也有。
心魔的黑洞 卓別林的外孫james帥到家。
用盡一生逗笑了一個小丑
cct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