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改編自保羅·加利科同名暢銷小說。20世紀50年代倫敦一位喪偶的家政女工(萊絲利·曼維爾 飾),因瘋狂愛上一件迪奧高級定制連衣裙,并決心自己也要擁有一件,繼而踏上了一場前往巴黎的冒險。而這趟旅程不僅將改變她的人生面貌,也將重塑迪奧的未來。
夢幻又天真,下午臨時決定跟朋友去看的,看完感官很好。女主為了喜歡的一條裙子而傾盡所有,從她邁出第一步,就在改變自己的人生。雖然故事層次不多,但是女主的演技很到位,很給予人勇氣,不管什么樣的離奇夢想,只要先踏出去總會朝著那個方向走,電影里的配樂很好,最深刻的是秀場展示那段,那個時代的穿搭是優(yōu)雅又迷人的。
總體來說,比較推薦去看,你會獲得一天的好心情,里面幽默抖包袱的地方也不尷尬,看完沒有任何負擔感,讓我很快樂,最后感慨一句,女主的藍眼珠真的很美麗。
窮人不只要接受生產(chǎn)上的剝削,還要接受消費上的剝削。一條裙子只是一條裙子,直到“Dior”這個符號為它注入上流人士稱之為“魔法”的東西。
年逾半百的窮人艾達將購買Dior裙當作自己唯一的夢想,現(xiàn)實中不少人也是這樣——省吃儉用甚至不惜超前消費也要買到自己心儀的“寶貝”。奢侈品對窮人的隱形剝削被視作理所應當,將商標當作自己的保護傘躲避人們對它掠奪的指責,與此同時對過度溢價閉口不提。偷竊搶劫者會被送進警局制裁,但是剝削窮人的商標卻會受到法律的保護。
奢侈品的宣傳,不只影響富人,對窮人影響力最大。富人購買奢侈品是為了彰顯身份地位,和窮人不一樣就好,宣傳對他們來說其實是可有可無的,因為他們一定會花大價錢買窮人買不起的東西;但窮人購買奢侈品是為了宣傳所販賣的虛假夢想。眾多奢侈品推出彩妝線賺窮人的錢,淘寶上那些銷量奇高的貴價化妝品大多是誰買的?如果它們只針對富人,完全沒必要賣300塊一支的口紅,口紅的價格本可以更貴,比如2000塊一支。
在生產(chǎn)社會轉(zhuǎn)向消費社會后,人們對符號價值的看重遠大于物本身的使用價值。于是最終成為物的奴隸。
將自己全部的希望和追求投射到一件裙子身上是很愚蠢的事情?!吨腑h(huán)王》中咕嚕被魔戒蠱惑變成非人的怪物,艾達不會變成怪物,但是現(xiàn)實中的她一定會付出代價……不知道花光所有積蓄的艾達,是否還能負擔晚年的醫(yī)療費?但這部電影一點也不關心,繼續(xù)幫奢侈品洗腦是它唯一在做的事情。
無數(shù)個艾達窮盡畢生財富追求的“Dior”,在他們死去之后依然閃耀著,似塞壬一般吸引著一代又一代新的過路人。
是的,一流的演技,懸浮的劇情。 被資本剝削勞動之后,再一次被資本用消費主義稱之為“夢想”的幻覺洗腦。 看清殘酷的現(xiàn)實本質(zhì),哈里斯的追夢顯得非?;恼Q,荒誕又美好,不得不承認這個角色的塑造是動人的。 她一直堅持的善良和對美的向往,讓我想起沖向風車的唐吉訶德,魯莽也比怯懦更接近勇敢。 倒不如說,正因為認為情節(jié)背景是冰冷而非夢幻的,在這個窮人只配得到苦難的世界中,哈里斯夫人的白日夢想才顯得更加可貴,她想要跳出被劃定的圈子,她從本心認為自己配得上一切的美好(當然電影中這份美好指的是迪奧的裙子)。 你可以認為她把消費主義包裝的奢侈品當作夢想是愚昧的,但她追求夢想的這份真誠和努力是美好而動人的。 劇情是懸浮,但我蠻吃大家都是好人這一套的,童話萬歲。 娜塔莎太美了,喜歡那句“Or is there another person behind the facade?”
演員的演技拯救了矛盾而單薄的故事,劇中人看起來個個可愛。(甚至not good girl都演出了獨特的矯揉造作)
豆瓣綜合評分不到7, IMDB剛過7,放在平時這樣的評分我應該不會看,但是那天晚上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條:哈里斯夫人治好了我的精神內(nèi)耗。于是我決定去看看這部幾十年來被多次翻拍的電影。整體觀影過程中,看過幾次手機信息,基本上是比較專注地看完的。
一個童話,主角是善良
不太喜歡有的人把這個電影和美劇艾米麗在巴黎聯(lián)系在一起。后者在法國收獲了很多惡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很多人對電影本身的判斷和評分。哈里斯夫人一生都在任勞任怨地干著底層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在女主人的家里看到了一條在她眼里發(fā)著光的裙子,她決定自己一定也要擁有一條。很俗氣的設定,很多人要說了。而且好巧不巧,這個品牌是時尚界巨頭迪奧,簡直就是加長版的宣傳片吧,又有人要說了。是的,這就是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你可以將它定義成任何你主觀想要的影片,但同時也不妨礙它成為童話。這里的迪奧可以換成任何一個品牌,或者直接架空一個,排除商業(yè)因素,我們其實也必須承認高定的價值和美感以及與普羅大眾之間的距離。這個距離剛好讓哈里斯用善良填補了。她在經(jīng)濟困難的情況下?lián)斓揭恢痪G寶石戒指,最終交給警察,善良首次得到回應是警長到她家發(fā)榮譽市民獎金。第二次得到回應是她在得知需要2周的時間等待裙子而沒地方住時,被她幫助過的模特替她解圍。第三次的回應最強烈,她將新買的綠裙子借給小女主人卻被毀掉后,收到了迪奧定制的紅色版誘惑禮服。為什么是哈里斯夫人?因為她的善良不分貧富貴賤,那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溫暖。就像伯爵說的,能撫平人們的悲傷。這個童話太美好了,美好得讓人難以置信。一個掃地阿姨,竟然可以堂而皇之地走進迪奧總裁的辦公室并帶領員工罷工示威。是的,小人物的突破就是這么簡單粗暴,就算是柜姐1號,她都和解了。善良幫助了哈里斯夫人,也成就了會計和小模特之間的姻緣。(看的無字幕資源,根本記不住名字)
任何年紀都不要停止追愛
哈里斯夫人和伯爵的這條線很有意思。進店的時候伯爵幫助了哈里斯夫人拿到入場券,我以為這是老年版瑪麗蘇劇情的開始。這個太太與眾不同,吸引了有錢的男人,而且剛好雙方都是喪偶且男未娶女未嫁,簡直太棒了。但是影片過半,伯爵坦言哈里斯夫人讓他想起以前小時候?qū)W校的掃地阿姨,那一刻哈里斯夫人內(nèi)心所有的火花全部熄滅了:原來她只是一個替代者。她所期待的巴黎浪漫的愛情,只不過是對方心中緬懷過去的一個篇章。她拒絕的很直接,沒有浪費一秒鐘,也不失優(yōu)雅。這個女人知道什么樣的人才值得在一起。她不喜歡自己的社會地位或者工作給她帶來的任何標簽成為吸引對方的特質(zhì),她要的是被真正認識。就好像模特女主,不喜歡被目光注視自己的美麗,而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她的聰明才智。哈里斯雖然沒有在巴黎找到自己的浪漫愛情,但很清楚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吹竭@么勇敢的阿姨真的非常感動,這種清醒的自我意識能給年輕女觀眾很多力量。
寫在最后
這部電影當然呈現(xiàn)了很多精致的高定禮服,可能達到了迪奧的品牌目的。不得不提的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也看到了小人物實現(xiàn)夢想后,能引發(fā)的巨大共鳴。我們希望去相信,自己如果是哈里斯夫人,也能得到善良的回應,因為很多人善良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應。我們希望去相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也能像哈里斯夫人那么勇敢和轟轟烈烈地去追夢,追尋自己的月光??梢允且粭l裙子,可以是一次旅行,一次辭職,或者一個重要的人生決定。內(nèi)心遇到的不公,自己多年奮斗不被看見的委屈,可能在這個電影中能夠找到了情緒的宣泄口。看到哈里斯夫人穿上夢想中的禮服,走下臺階的時候,仿佛是自己實現(xiàn)了內(nèi)心真正的夢想。那么我寧愿相信在這個越來越令人失望的的世界上,我們的念念不忘的東西,只要付出行動,必有回響。
該怎么形容這部電影呢
治愈,優(yōu)雅,法國式的浪漫和英國人獨有的黑色浪漫。
整個故事十分溫情,沒有大喜大悲,看完之后卻讓人感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故事的背景是在戰(zhàn)爭之后,哈里斯夫人的丈夫在執(zhí)行任務中不幸身亡。哈里斯夫人由此陷入了悲傷之中,而偶然一次在做家政的過程中看到了一條來自迪奧的裙子,讓她萌生了在去丈夫身后的皇家舞會上穿上最美的高定女裝的夢想。哈里斯夫人雖然只是一個女工,但是她和藹,對每個人都友好,熱愛生活,勇敢表達她的觀點。故事的發(fā)展好像每一次都是陰差陽錯,但是細細回味又覺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她的勇敢?guī)椭_啟了巴黎之旅,她的溫柔和直爽幫助她獲得了伯爵的心,她的友善讓她幫助迪奧于水火之中并且成為了迪奧的摯友,她的細膩幫助娜塔莎找到了自己人生新的活法也收獲了愛情。無論是伯爵還是流浪漢,她對待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她的善舉幫助迪奧在晚會上大放異彩收獲了大量的訂單。最后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那條優(yōu)雅遙遠的紅裙子終于為她所得。
在整個故事中,有階層,有貧富,但是所有的人在靈魂上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當最后看到哈里斯夫人在舞會上大放異彩的時候,我覺得,仿佛一切都是剛剛好。
是一部為數(shù)不多的治愈且優(yōu)雅的英國電影~
哈里斯夫人在會場門口被于少女反復羞辱,但凡稍有自尊的人都會馬上離去。在男爵出現(xiàn)幫忙解圍之前,至少被羞辱了三次:被十幾個富人無視插隊;被于少女認為沒資格入場應該去百貨公司;被認為便士沒有資格買服裝。
就算退一步說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人可以暫時放棄尊嚴,哪怕這個“夢想”再微不足道,但是細看下來這其實也不是哈里斯夫人的夢想,哈里斯夫人排第一的“夢想”是雇主家中的紫色“嫵媚”,排第二的“夢想”是被“垃圾女王”搶走的“誘惑”,她付出所有積蓄去追求的僅僅是一條妥協(xié)得不能再妥協(xié)的“維納斯”。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很喜歡Dior這個品牌,但這部電影我只感到對Dior的厭惡。
最后結(jié)局哈里斯夫人穿著一條別人不要的,Dior順手施舍而來的“誘惑”在那里耀武揚威,仿佛取得了什么勝利,打敗了某些敵人一樣,我認為這已經(jīng)不只是被大店PUA的問題了,這是腦殘。哈里斯夫人既沒有尊嚴,也沒有腦子。
終于在影院看到它,喜歡的卡司們,哈哈哈!
la grande maision Dior..
看得到穿那件高定的人的風采,這才是真諦.
我覺得電影可能不一定都需要什么拔高的主題,當然我相信每個電影的誕生都帶有自己的意義。
如果這部電影在影院公映的時間久一點,我大概率是會二刷去看的。
有Lucas Bravo坐陣、“講著英語的人”唐突地闖入這個和她格格不入的世界;《艾米麗在巴黎》上演的六十年前,其實已經(jīng)有了這樣一個天真、“傻氣”卻同樣閃爍著希望的故事。它毫不過時,對生活的渴望與“我也能”的宣言始終貫穿于全片,撫慰著在當下有些神經(jīng)的心;Lesley Manville在《魅影縫匠》的五年后,依然呈上了又個關于時裝的動人故事。盡管這里的“挑戰(zhàn)”是因為很多事件,或許無從被里面對Dior的詮釋給說服(甚至它有很大的可能被理解為一種“包裝”)。但無比相信,Lesley應該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系列IP,挑戰(zhàn)與書寫著年齡;讓我們看到更多關于哈里斯夫人的故事吧,去紐約、去議會、去莫斯科。
說不上來哪里感動 但是眼眶濕潤。起起伏伏的劇情和可愛的人物。哈里斯夫人的巴黎奇旅。像一個美好的童話故事,但我就是很喜歡童話故事。希望我也能保持著善心和開朗的態(tài)度??吹臅r候想到了辛普森和巴黎世家。誰不想擁有一件高定呢。最后夸夸Dior的衣服吧,真的賞心悅目。
三星半。勝在輕松愉快,美人高定賞心悅目。實則就是英國年老板《艾米麗在巴黎》,連男主都是一個人!好在老年人為主角,中和了yy里的矯情,但是帶著全員罷工之后就全線跑偏,中和都中不起來了。甚至顧客來家里求助,片里自己都打趣,車還會來這接,因為根本已經(jīng)不合邏輯了。當喜劇片看了放松放松,還是不錯的選擇
看劉姥姥式進大觀園、俯視工人階級生活的捧腹大笑令人不適。憨豆先生式的鬧劇,中年瑪麗蘇,對上層階級的幻想,導演又刻意給骯臟的街道、罷工的工人很多鏡頭,對比浮夸的fashion house,怕觀眾看不出來他想說什么。像現(xiàn)如今一眾貴婦研究的愛馬仕配貨,扭曲的服務業(yè)和客戶關系,小紅書上對證明自己的階級的執(zhí)念,虛榮和愚蠢的消費主義。女主秀場看到的衣服倒是沒覺得很漂亮,最后穿著紅色長裙出場還不錯。反正表現(xiàn)力挺差的。
懷春阿姨的美麗童話,服裝設計工會的年度presentation。英法兩位阿姨的狀態(tài)都棒呆了。
一個女人一擲千金買一條裙子,和一個女人在生老病死,以及戰(zhàn)爭與衰敗的創(chuàng)傷之后,決定一擲千金買一條裙子,這其實是不一樣的。這個故事其實講的不是裙子,而是面對和吞咽創(chuàng)傷。
英式優(yōu)雅和法式浪漫交融纏綿,捎來雙倍享受和感動。身懷迪奧貴價羅裙夢的婦人,獨闖巴黎追逐夢想,一己之力拯救瀕危名牌,誰看不起清潔女傭?幸好最后穿上的是最漂亮的那條裙子。法式典雅輕愉配樂飄拂,霓裳羽衣多彩奪目競相搖曳,《魅影縫匠》前傳?當代版的《艾米麗在巴黎》?老嫩帥哥美女一籮筐,Jason Isaacs叔叔依舊帥氣,驚現(xiàn)狐貍弟弟客串驚喜得我合不攏嘴啊啊??!法蘭西迷人大帥哥Lucas Bravo教人情陷,孰能不愛?半月前才見到他真人,半月后又能在電影院看到他表演,真好!于佩爾阿姨和Lucas大帥哥真人我都見過,什么水平?為啥93年的妹子Roxane Duran幾年不見蒼老了許多?往日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巴黎罷工、滿城穢物,竟然和七十年后的今時今日是同一片光景,完美的跨時光映照。[4.4看的]
說實話,這部電影跟《艾米麗在巴黎》分享同一個內(nèi)核,尤其女主人公在Dior最后大義凜然的呈英雄那段,白眼簡直不夠翻!但是看著幾個這么好的演員在一副特別復古的畫面里出現(xiàn),又實在不忍心打低分。
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童話故事,關于夢想,關于追夢,關于勇敢和愛,關于善良有回報。但是我想我還是喜歡的。首先是對于萊斯利女士的喜愛,同時即使這是一個簡單且庸俗的故事她也依舊表現(xiàn)出了完美的演技。其次也是因為我對于服裝設計類難以表達的愛,工作間那里會夢回《迪奧與我》。曾經(jīng)真的憧憬過成為設計師,在懵懂的、只知道欣賞美的年紀,所以我真的對女主那種做夢都想擁有一件禮服有著強烈的共感。一件好的完美的禮服真的會承載一切?!癐t’s not sewing. It’s making moonlight. ”那個時代下的巴黎運動和Dior那種無上的、難以企及的夢也剛好形成了最鮮明的對比。就像在垃圾堆里寫童話故事,故事美好但并不真實。我喜歡做夢,喜歡發(fā)呆,我無法停止做夢,至少我覺得這是好的。
像迪士尼拍的意淫童話?!坝酶F人的艱辛和苦難,當作勵志故事去愚弄底層人們?!表槺阏f一下看到結(jié)局恰好情人節(jié),今天剛過情人節(jié)也沒多久,不禁扼腕嘆息,半老徐娘都有禮物收,我卻沒有,難道是因為我不穿Dior?
中年婦女的小雞電影,大型英法精英文化頌歌,魅影縫匠的重構與帕丁頓熊、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好心善報類型童話的縫合。不可否認盡管這種以無名女人追夢的脆弱借口鼓吹由上而下逐層洗腦的消費價值充滿了令人警鈴大作的陷阱,但兔子洞式的逃離又正是當下慘淡現(xiàn)實需要的安慰。雖然影片自嘲維持男權社會運作的都是隱形女性身影,但其主線紛爭又自相矛盾地建構在再物化貶低不過的女角色權斗上。一個拖沓過長的結(jié)尾和扭捏造作的人為沖突也有些毀了前半程全力塑造的單純美好的感動。然而即使優(yōu)秀的演員陣容盡力挽救了廉價情節(jié),空洞的道德說教自帶撕毀甜蜜假象的諷刺,這一切只能成立在極其荒謬的戰(zhàn)后遺孀/下層勞工的白日夢里:她們愿意用半生攢下的一切換取金字塔頂?shù)纳萑A一瞥,而高定之所以為高定的品牌營銷概念至今依然成立在只對百分之十準入的階級門檻之上。
因為結(jié)局加一星,原著結(jié)局哈里斯夫人只收到了遠方朋友寄來的鮮花,電影結(jié)局卻給了她一條新裙子,可以說是圓了我童年的一個意難平。
中老年童話…其實對工業(yè)下制作的這種故事有點厭煩,前半段真的很無聊,直到巴黎戲才漸入佳境。三星基本上都是給于阿姨的演技,連一個理應程式化的角色都能演出層次。但是無奈整體故事太單薄太理想化太矛盾,完全像是為fashion house和時尚圈的ESG和社會進步屬性所做的營銷洗地…實在沒法推薦太多。
英國保姆挽救法國品牌,精髓。
這部電影是給所有平凡的好人的一封情書。
清潔阿姨的白日夢,迪奧高定的大公關。女主角阿姨的演技也太好了,把一個有很多不切實際幻想的中年女性演得好可愛,表情完全是個少女。模特小姐姐超級美,好久沒在歐美電影/崎嶇的歐美新生代里見到這么標準正統(tǒng)的大美女了。
迪奧感動了大家也感動了自己 但是看完我還是買不起 (實在是不能茍同傳達的價值觀一生只為一條裙子(其實真的很想給兩星
2.5 五十年代的Dior會用黑人和亞裔模特?別逗了
I’m conflicted…一方面覺得鼓吹精致主義decency是舊時代男權社會對于女性的苛刻,過分注重身份地位=鞏固階級固化;另一方面。。。Dior的裙子太他媽美了好吧?。?!
拋開迪奧形象宣傳這一層,電影拍的還不錯,成人童話,一個老女人的夢想故事,好看有趣,賞心悅目,溫暖可人。夢想并非遙不可及,夢想就在你身邊。女主的表演是一亮點,65歲了依舊富有靈氣,乖巧可愛。于佩爾還挺有魅力。敗筆是女主在巴黎鼓動迪奧員工罷工改革的那一段,幾乎成了鬧劇。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