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埃里克·侯麥《六個道德故事》的最后一部。弗雷德里克(貝爾納·維爾萊 Bernard Verley飾)在經(jīng)過了前五集的猶豫之后,終于跨進了婚姻的城門。此時的弗雷德里克已與妻子海倫娜(弗朗索瓦絲·韋爾萊 Fran?oise Verley飾)過著幸福的小資生活。弗雷德里克在法國巴黎一家小公司上班,海倫娜則是一名工作穩(wěn)定的教師。海倫娜一直期待著他們第二個孩子的出生,而弗雷德里克卻不安于現(xiàn)狀。每到下午時分,就是他幻想和其他女性纏綿的時刻,即使他并沒有付諸于行動。一日,他的舊情人克洛伊(祖祖 Zouzou飾)出現(xiàn)了。兩人以老朋友身份見面聊天,然而面對克洛伊的誘惑,弗雷德里克動心了。 由國際電影大師埃里克·侯麥執(zhí)導的影片《午后之愛》,是侯麥《六個道德故事》的最后一部?!读鶄€道德故事》是侯麥的成名作,包括《蒙索街的面包店女孩》、《蘇姍的愛情經(jīng)歷》、《莫德家的一...
中產(chǎn)階級文化分子的尷尬社會處境(姑且說是道德與人性的博弈),丈夫和妻子都有啊,暫且不說妻子有沒有出軌,單就兩個人見到女主送給寶寶衣服的態(tài)度(直覺這很貴吧,所以她用心了),就可以看出點端倪,包括對辦公室女秘的細苛挑選,既要滿足想象的臉又要引人折服的腦(因此女主只配被其推薦成為服裝管理員),對待女主的態(tài)度如同對待一件街頭水晶塑料花,拿過來輕佻的撫摸撫摸還不錯,帶回家就有點難登大雅之堂,電影里鑲嵌了很多鏡子,一直到最后,男主對著鏡子才幡然醒悟似的,不過哪有什么醒悟啊,回家之后夫妻二人和解的理由是從前缺少溝通,不過依我之看,你們不過也是層級屬性的鏡子,前后映照的依然是自己的狹隘,最后,女主是關于人欲望原始的坦蕩,男主是高級包裝之后的下流,未被規(guī)訓者總對規(guī)訓者有涎水之誘,然而犧牲的往往是不符合高級文明的前者,而夫妻熱吻前嫌權當圓滿結(jié)局,管你女主出現(xiàn)的最后一幕是否是種懸而未決的暴露。
(只是想寫個短評……怎么就超了點字數(shù)
這電影一開始我就知道它會重復我的觀點
當然,對侯麥的期望一直都是堅定的
所謂出軌
以前的技術落后,鋪了路軌車才能跑起來。當然,它也只能按照既定的軌道走,不然就翻車。只是現(xiàn)在生存環(huán)境變寬容了,軌道也會保留下來,只是在通往目標的路上選擇更多了
實際上,兩個孤獨的人天然的是很容易靠近,大概都是很容易從心理上融入對方的語境;而兩個愛熱鬧的人怎么都不容易相處,總有不一樣的興奮點讓場面尷尬
婚姻中的愛情如果首先是“應該”的話,那還是婚姻的社會現(xiàn)實性迫使的?;橐鲋械哪信p方都各自承載了太多的壓力和責任,通常也明白體諒對方的難處,太過熟悉,對方的很多事情不喻自明,同時也不希望把自身承受的壓力轉(zhuǎn)嫁給對方,所以會慢慢變得沉默相向,此時即便是彌漫的妒忌也是一種幸運,妒忌不是因為在乎嗎?那它至少證明了一種親密的示好
而跟另一個孤獨的人聊天,往往會產(chǎn)生一種依賴的幻覺,既出于人類天然的同情心,也是孤獨人群隱藏了的認同感,即便從理性上也不會認為那是必須的或者有幫助的。跟喝酒類似,酒后的滔滔不絕,可以借著酒氣的揮發(fā)達致虛妄的興奮
愛是一種自由,與婚姻家庭 責任都無關,但不能變成憐憫和施舍,這是克洛伊對愛情的先決;問題也在于此,她太想當然的自我了;
弗雷德里克呢,經(jīng)歷對過往成功經(jīng)驗肯定后的挫折(以貌取人),人理所當然的陷入信仰缺失。此時神秘感,即對未知的渴望會壓倒生活的疲憊感而讓人恢復對自我信念的追逐,無論何時,人都不會放棄對存在感的追逐,除非到了死亡和意志喪失的邊緣
距離產(chǎn)生美,千真萬確。女人不可能愛一個對她了如指掌的男人,那樣太缺乏安全感;男人也不會一直迷戀一個他熟悉不過的女人,因為那樣他就會迷失在男性野性本能的存在證明里
總覺得轉(zhuǎn)折源自對家庭對婚姻的承諾,欲望本身是不是有點不充分?列車出軌的可能有N多,很多時候就是那么一剎那的偶然選擇,這就是米蘭昆德拉所說的生命之輕,不能重復的事情沒有意義,沒有絕對的對錯。我只是對人性懷有深深的同情,在這里只能衷心的祝福侯麥的這個交代,過于理性的經(jīng)歷往往的虛幻感更強烈,人性可以經(jīng)得起再三的試探嗎?
婚姻的無力感往往不是人生各種大小偶然性可追溯的,而是婚姻本身的社會屬性所決定的
婚姻對自由的限制,能不能首先去理解自由對婚姻的限制?可能很多人會忽略了,世上只要兩個事情互相關聯(lián),就不可能只有其中一樣對另一樣有影響
中國因為缺少了對青少年兩性關系的教育,所以很多人在青春期的后期憑法律的名義泄洪,冷靜的經(jīng)歷認知的缺失造成了往后幾十年的不斷的糾結(jié)
又
讀書確實是可以排解孤獨,更能排解孤獨的是有人和你一起讀書,一起咀嚼
另外,我現(xiàn)在才明白了下午茶的布爾喬亞特征
侯麥電影的一個特點,往往你去追尋片中每一個細節(jié)的意義,那是毫無意義的;相反,他的敘事風格猶如潺潺流水自成江河,跟著感覺走往往能回歸自然
但是此片有兩個隱喻片段非常精彩值得一提:弗雷德里克自以為錯開的吃飯時間,給一位不起眼的朋友戳穿了“你和他們沒有什么不一樣”,這就是電影名字“午后”的強調(diào)意義;
他堅持要的套頭毛衣還是給能說會道的售貨員改成了襯衣,巧的是最后還是套頭毛衣暫時挽救了他的婚姻
居然先看了六個道德故事最后一部。 女主的美貌和魅力我?guī)缀鯚o法get,甚至在我的審美體系里覺得丑,但這和評價電影的藝術性沒有關系,開始思考婚姻是否是一種反人類操作大概有兩年歷史了吧,美好的愛存在但也短暫,長久的愛和婚姻里面一般須加入些佐料,比如道德約束,比如契約精神,這全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產(chǎn)物。 男主最后瘋也似得跑回家急切地向妻子表白,這在我看來不算什么好兆頭,因為他已經(jīng)歷數(shù)次掙扎,將他送回家的未必是愛情,克洛伊將這些看得透徹,但也未免活得太隨便而無意義(導致她自殺念頭強盛)。 理性非人本能當然具有很強的脆弱性,有些人將它培養(yǎng)得強大,還有些人有更浪漫的意志。一生反復地愛上同一個人而不是同樣地愛很多個人據(jù)說是最浪漫的,其實也是最勇敢的。(穿插中國愛情)喜歡韓三明找到麻幺妹時兩人的對話,坐在碼頭,穿世上所能有的最樸素衣物,無數(shù)春風夏雨吹打過的臉。問,你現(xiàn)在的老公對你好不好?你比以前黑多了,你現(xiàn)在好嗎?我對你那么好你都要跑。這是最令我動情的地方,他們基本沒有經(jīng)歷戀愛而直接進入婚姻,不知道romance是什么,也不會道白說十六年來我很想你。在三明的眼里,碰上了這個女人那就愛她一輩子,這有什么難的,流浪就流浪,走鋼絲也在所不辭。 激情的力量比起理性更短暫也更強大,不然怎會有連續(xù)兩次世界大戰(zhàn)。在愛情這里,我更喜歡反復愛上同一個人,發(fā)自內(nèi)心地。是燃燒或是深流靜水哪一種形態(tài)都好。所以候麥的回答在愛情的框架里并不高明,無奈人就是拍的道德故事。。 另外提示大家我文字里的矛盾,如果我們說資產(chǎn)階級的虛偽表現(xiàn)在這部男主在享有與情人蠢蠢欲動的午后時光時一再強調(diào)他愛妻子,那么韓三明尋找幺妹為什么是在十六年后?中間這些年他去了哪里。(最好的猜想是幺妹當年是被收買而后被警方解救走的,出于這個,三明才在多年后擺脫包袱走上尋妻路。是這樣吧?)
婚姻生活美滿的中產(chǎn)階級弗德里克不喜歡空閑的午后,當他閑下來,有時便會開始幻想與各種女性邂逅的場景,可能在街角亦或者咖啡店。就連他自己也發(fā)現(xiàn),結(jié)婚之后他覺得所有女性都是迷人的。由此他甚至做了一個夢,關于他身上穿戴了一個感性的發(fā)射器,可以消除他人的自由意志,將他所遇到的各路女性都能順理成章地接受他的挑逗。即便是這一個略顯幼稚的白日夢,都能讓弗德里克回味很久,可見被婚姻包圍著的弗德里克,早已被剝奪了一些在他看來難以割舍的樂趣與權利。盡管弗德里克表面上遵守著對待配偶忠誠的契約,可趨于平淡無奇的生活還是讓他有一顆不安于室的心,一個午后,舊友克洛伊毫無預示地闖入他的生活,更是撬開了弗德里克對婚外情舉棋不定卻又期待已久的渴望。正是這樣的刺激與好奇,加上克洛伊越發(fā)囂張的誘惑,使弗德里克逐漸陷入其中。 記得還在上高中的時候,每當下午,太陽光直射進教室曬得人發(fā)燙,我總會定時定點就開始犯困,課間慵懶地將手臂伏案在桌上小憩,時不時短暫的夢境會讓我暫時抽離于繁重的學習壓力之外,其中我最常夢到的場景就是,喜歡的男生若無其事地走進教室,一把拉起我的手,無視老師和同學,把我往教室外頭拽,然后二人手牽手奔跑穿過操場跑出學校的大門,和對方大笑相視。也許是不合適的對比,但站在這樣的角度上,似乎更能夠理解弗德里克所想。 好在他最后經(jīng)受住了誘惑。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307.html
埃里克·候麥“六個道德故事”最后一部,從序曲到第一部分再到第二部分,一部電影的結(jié)構(gòu)似乎就是候麥道德世界的不同階段——最終進入了道德最為敏感的婚姻階段。但是當六部曲最后落幕,為什么沒有尾聲?是候麥對于情節(jié)的故意懸置,還是當婚姻大門打開,候麥認為,每個人都可能會陷入沒完沒了的道德困境而取消了某種終結(jié)?或者說,回歸婚姻回歸家庭只不過是一種形式意義上的自我欺騙?
結(jié)局是有的,弗雷德里克終于在下午回到了家,看到了正在家里的妻子海琳,他坐在妻子身邊,海琳說:“我們還從來沒有在下午見過面,除了星期天?!倍ダ椎吕锟苏f:“我討厭下午,討厭孤單?!睆膩矶际且粋€人呆著的下午,終于兩個人坐在了一起,這是真正回歸家庭的象征?但是海琳卻放聲大哭起來,她說,不習慣下午,她說,我有話要對你說,她說,冷淡的人是我,她說,五點才有人,我們?nèi)ヅP室吧。
是因為弗雷德里克突然在從沒有在一起的下午回來而讓海琳感到意外?還是因為弗雷德里克說“因為你那么美,我愛你”而大為感動?海琳的哭泣是掩面的,是低頭的,最后甚至要躲進弗雷德里克的懷里——她是不想讓他看見自己抑制不住的哭泣,而這種躲避無疑是讓她感覺到這個下午是一種奇怪的存在,并非是兩個人意外地在一起,而是那個沒有結(jié)尾的故事打開,她反而有一種愧疚,甚至有一種羞恥感。
尾聲淹沒在奇怪的哭泣和對話中,如果從序曲開始,這一場“午后之愛”或許能找出隱藏的線索?!拔覍ψ约赫f,這些過路的美女只是我妻子的美的延伸,她們豐富了她的美,也得到了她的一些美。她是美女的證明,反之亦然。當我擁抱海琳,我擁抱了所有女人?!备ダ椎吕锟耸堑谝蝗朔Q的“我”,從出門開始,走在街上,進入辦公室,開始打字,處理事情,弗雷德里克一直活在獨自一人的狀態(tài)中,所以“我”的在場是一種自白的證明,但是這個自白帶來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卻又帶有太強烈的主觀性,也正是由于主觀性,使得對于婚姻生活的描述總會出現(xiàn)偏差和矛盾,甚至其中有著故意的隱瞞,和對自我行為的辯解。
弗雷德里克喜歡在公交車上看書而不看報,是因為想讓自己從眼前的時空中抽離出來;他一個人在房間里看書總是喜歡同時看好幾本書,是因為需要一個實在的環(huán)境而不是空蕩蕩的空間;他走在街上喜歡看行色匆匆的人,“我喜歡城市。不倦于跳進人群中,愛人群就像愛大海,像孤獨的海盜一樣,滿足于被潮水帶走?!彼麕缀醪怀晕绮?,當大家午餐的時候他一個人在辦公室,而當大家在工作的時候他會在下午三點去吃一點三明治,“別人工作我休息,這是一種自由?!?/p>
他希望自己獨立在人群中,又說他像愛大海一樣愛人群,他說不喜歡空蕩蕩的感覺,但總是選擇餐廳里人最少的下午三點去吃點心,他喜歡跳進人群,卻希望被潮水帶走而遠離他們……這一種矛盾或許正是一個婚后男人的心態(tài),婚姻或者就像街道,“我的所有的意念來自街道。”在那里有妻子海琳有兩個兒子還有第三個將要出世的孩子,他的工作和生活幾乎都圍繞著他們,圍繞著這個家,但是他又渴望一個人的自由,看書、觀察別人、一個人打字,都是他享受自我時空的寫照。所以他在婚姻這個道德世界里卻想擁有某種逃離的渴望:“我感覺婚姻包圍著我,剝奪了我的權力,我想逃離?!彼麎粝胍环N生活,是由最初的愛和最后的愛組成。
最初的愛和最后的愛,似乎都和婚姻的束縛無關,但是在這樣的渴望面前,他又不想真的舍棄婚姻,不想成為非道德的存在,所以他自我辯解的一個理由是:街上所有的美女都是妻子的延伸,或者說他把妻子海琳想象成不同的女人,擁抱她就是擁抱所有女人。這是自我欺騙?不如說是一個白日夢,就像弗雷德里克想起小時候的一個控制器,只要戴在身上,所有面前的人都會失去自由意志,都會被他的想法和行動所控制。所以在一個人的下午,他想象自己就擁有了這個控制器,無論是忙碌的女人,憂傷的女人,還是孤獨的女人,無所事事的女人,甚至和男人在一起的女人,都被他所控制:他可以輕易邀請女人跟自己走,可以讓一個男人遠離剛剛還挽著手的女人,可以讓所有女人都順著他的想法做事情?!斑@是一個自私的白日夢。”因為是自私,因為是白日夢,所以理智告訴他,這一切不可能發(fā)生——最后一個女人明確地拒絕,便是對他這種自私行為的警告。
白日夢破碎了,弗雷德里克似乎應該回歸理智回歸家庭,但是這這不過是一種自我妥協(xié),內(nèi)心里他依然在抗拒婚姻帶來的約束感。所以當克洛伊真的出現(xiàn)在他面前,這個白日夢又在現(xiàn)實層面上真實發(fā)生了??寺逡羷倧拿绹貋?,找到了弗雷德里克的工作地點,她的到來可以說是一種闖入,本來她是弗雷德里克朋友布魯諾的女朋友,怒魯諾曾經(jīng)為她自殺,但是克洛伊卻毅然離她而去,而回來之后找到弗雷德里克,竟然說“他們認為我們很般配”,實際上是用主動行為接近弗雷德里克。
克洛伊和弗雷德里克的般配,也許是他們都渴望自由,克洛伊有些放蕩不羈,工作不斷更換,男友也不斷更換,她現(xiàn)在和一個叫索格的男人住在一起,僅僅是因為“沒地方住”,而她討厭那些陷在生活里的人,說他們對生活沒有期待,“人是丑陋的,過著丑陋的生活?!痹谒磥恚挥泻⒆硬攀强蓯鄣?,因為他們生活在自由的童年里??寺逡恋脑煸L看起來只是朋友之間的重聚,但是在克洛伊的目光中弗雷德里克分明感覺到了一種炙熱。之后克洛伊總是來找他,理由不同,還送孩子禮物,弗雷德里克似乎也只是禮貌性地在下午和她喝咖啡聊天。
其實到這個時候弗雷德里克的矛盾開始顯露,他一方面和克洛伊保持著距離,是因為他是一個已婚男人,是因為他不能背叛海琳,所以他在海琳面前說她是不安分、沖動的女人,說起了她和布魯諾的糾葛,說起了她沒有穩(wěn)定工作的現(xiàn)實,極力將她貶低,為的是消除海琳的顧慮。但這也并非是在海琳面前說出的謊言,在和克洛伊頻繁見面關系漸漸發(fā)展的時候,克洛伊的主動進攻讓他越發(fā)處在矛盾之中,他們在下午三點出去一起吃點心,他們談論起曾經(jīng)的生活,而當克洛伊一個星期沒來找他,弗雷德里克竟然有一種焦慮的感覺,這時他才感覺自己想念她了,而在克洛伊出現(xiàn)之后,他的焦慮緩解了,但是愛卻滋長了,他對克洛伊說我喜歡你,還吻了她,甚至打破原則向海琳撒謊說自己有工作安排,而其實周三的那個晚上是克洛伊約他一起吃飯,最后當克洛伊留言說取消了約會,弗雷德里克沮喪地回到家,似乎一切的激情都不存在了,內(nèi)心的聲音是:“我想打人?!?/p>
而幾天之后克洛伊度假回來,他們在一起,弗雷德里克的這種思念之情更加強烈,當克洛伊在服裝店里換了性感的衣服,弗雷德里克對她說:“我愛的不是裙子,而是你?!倍诳寺逡粮鼡Q了新的公寓之后,他們的關系不斷發(fā)展,克洛伊說想要和他生一個孩子,“我只為自己。”她不管弗雷德里克如何處理,只想讓他成為孩子的父親;而在他們約會的那個下午,弗雷德里克敲響了門,走進去看見了正在洗澡的克洛伊,他為她擦洗身上的水珠,他撫摸她光滑的身體,他看見她性感地側(cè)身躺在床上,他準備將自己的衣服脫掉,但是當那件套頭衫半蒙住頭的時候,他朝鏡子看了一眼,就是這一眼,他像悟到了什么,重新把衣服穿好,然后拿起外套,沒說一句話就打開了門,匆匆走下了螺旋狀的樓梯,急忙回到辦公室給在家的海琳打了電話,最后在“從來沒有下午見過面”的尾聲里回到了家。
為什么即將邁進非道德世界的時候,弗雷德里克猛然醒悟?那間套頭衫,那個鏡子里的自己,似乎都變成了一種警示,他就是在第三個兒子亞歷山大出生的時候,將套頭衫套在頭上逗他,也就是說,他在鏡子里看見了一個恪守道德界限的人,在那里他是丈夫是爸爸,所以他必須逃離誘惑逃離欲望。而這也并非是弗雷德里克的醒悟,他和克洛伊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看起來是情感發(fā)展的自然狀態(tài),因為相遇而喚醒了過去的記憶,因為相處而產(chǎn)生了依戀感,因為相愛而激發(fā)了包括欲望在內(nèi)的情感。但是這一種自由并不屬于弗雷德里了,而且他知道自己也是一個不自由的人,所以在和克洛伊的交往中,他總是提醒自己自己的身份:在服裝店里,克洛伊露出黑色的內(nèi)衣和隱約可見的裸體,弗德里克撫摸了她,卻說到了妻子;在克洛伊租用的公寓里,弗德里克撩起衣服撫摸著她的裸背,卻對她說:“我很愛我的妻子。”終于在他撫摸她的裸體真正可能突破道德界限的時候,他把自己拉回到了道德世界里。
“為什么要證明你很愛你妻子?”這是克洛伊曾經(jīng)問過他的話,而這個疑問也是候麥提出的一個道德主題,一個男人慢慢喜歡了別的女人,他甚至已經(jīng)進入到了角色中,但是他卻在時時防備誘惑,不斷證明自己的忠誠,是一種對道德的堅守?還是一種自欺欺人?他和海琳生活在婚姻里,即使這個婚姻讓他感覺到約束,想要逃離,他也不可能選擇違背自己身份的方式作出選擇,所以他在克洛伊面前強調(diào)自己愛著妻子,甚至最后拒絕誘惑,并非是虛偽,是一種責任的體現(xiàn),但是這種責任在所謂的自由,所謂的愛情面前又是可笑的:既然他需要的是責任和理性,為什么會有白日夢,為什么會想念?
其實克洛伊就是他下午三點的時間,是在被人工作而自己休息的個體時間里,所以他敞開大門,他自由生活,但是這個下午時間是短暫的,甚至只是吃點三明治的調(diào)劑時間,他必然要回歸到秩序中,回歸到眾人里,“哦,不,我們只能安排在下午見面?!北愠蔀樗默F(xiàn)實隱喻。但是當弗雷德里克守住自己的責任底線,他又何嘗真的是一個對婚姻始終如一的人?何嘗是一個真正的道德之士?而他口口聲聲信任的妻子海琳,是不是真的是他回歸的終點?
候麥讓弗雷德里克自白,一個“我”仿佛變成了真實記錄者,但這顯然是一種主觀的視角,也就是說當弗雷德里克陷入到欲望和責任的困境中的時候,海琳到底在干嘛?這是一條隱藏的線索,弗雷德里克說他們各自保持著自己的獨立,幾乎不干涉兩個人的生活,所以弗雷德里克有了自由的下午三點,至始至終似乎海琳都蒙在鼓里,但是在他進入下午三點的時候,海琳在干嘛?那一次弗雷德里克回家發(fā)現(xiàn)海琳購物回來,才知道她也是趁下午三點去商場,“我們差點碰上?!彼f。差點碰上,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同時的概念;而那一次兩個人買好東西,弗雷德里克想要送海琳回家,海琳說自己可以回家,于是弗雷德里克自己去了辦公室;而在和克洛伊約會的時候,弗雷德里克說到自己愛著海琳,克洛伊卻對他說:“你總有一天對妻子不忠。”說這句話是因為克洛伊曾經(jīng)看到海琳和一個男人在一起,關于這個消息,弗雷德里克只是淡淡地說:“可能只是一個同事?!?/p>
很明顯,在弗雷德里克進入下午三點的這個時刻的時候,海琳在弗雷德里克之外也進入到自己的下午三點,他們是平行的,他們是獨立的,他們各自經(jīng)歷了彼此不知道的故事,所以弗雷德里克的逃離和回家也是海琳的選擇,所以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下午兩個人回家,完全是一樣的命運,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海琳哭泣、抱歉、掩面,不是感動,而是不道德帶來的羞辱感——兩個人,和所有人可能一樣,在道德的表面下經(jīng)歷了痛苦和掙扎,也在下午的時光里選擇了回家,“其實,你,和咖啡館外成千上萬的路人沒什么差別?!?/p>
沒有尾聲,因為這不是一種個性的問題,而成為時代和社會的共同病癥,說謊也好,背叛也罷,自欺欺人也好,沒有勇氣也罷,當候麥說“午后之愛”,那個下午三點或者真的有一種被忽視的愛存在,但一定不是被允許的愛,而回來即使困難重重即使不再完整,但至少也是一種態(tài)度,道德本身具有的虛偽性也許也需要道德來維護。
如果現(xiàn)在我有一件事不能做到,那就是引誘女孩。我不知道要說什么,也找不到和她搭話的理由,我對她無索求,我能對她說什么呢?但我感覺婚姻正包圍著我,剝奪我的權利。我想逃離。對安靜的快樂的渴望,無止境地在我面前延伸,帶來沮喪。我發(fā)現(xiàn)我想念那個時候,就在不大久之前,那時我也經(jīng)歷著期待的劇痛。我夢想一種生活,只由初次的愛與最后的愛組成。我知道那是水中撈月。我不羨慕他人。當我看到戀人們時,我想他們和他們的將來,多于想自己和自己的過去,所以我愛城市。人們出現(xiàn)然后消失,你看不到他們老去。讓巴黎的街道如此迷人的東西是,女人頻繁且稍縱即逝地出現(xiàn),我?guī)缀蹩梢钥隙ú粫谝姷剿齻?。有她們在就足夠了,冷漠,對其魅力的自信,樂于在我身上測試它的效果。就像我用微微一笑,或者不經(jīng)意的注視,測試我在她們身上的效果一樣。我感覺她們的誘人力量并沒有為此屈服,這沒有讓我疏遠海琳,完全沒有。我對自己說,這些過路的美女,只是我的妻子的美的延伸,她們豐富了她的美,也得到了她的一些美。她是女人美麗的證明,反之亦然。當我擁抱海琳時,我擁抱了所有的女人。
當他人不再是物體,而作為器具以抵達的那刻為初始生命而存在。他是我思與我欲之延伸。過路的美女的美為何成為“我”的妻子的美的延伸?當“我”擁抱海琳時,“我”為什么擁抱了所有的女人?物的同一性趨往粗暴、單一,缺乏生命的回顧,而器的多樣,是含糊的,不可定論。我,對他人不采取物化手段的吞噬,無非是器具,將欲望傾倒在本體感知下的他者內(nèi)核里,使其美,使其冷漠,使意義穿過她,照耀出德行。更深刻的醒悟,是,器具之下“我”最終降臨的虛無,伴隨來多樣坍塌后的初始狀態(tài),回歸到單一,孤寂。經(jīng)歷了漫長的,在不同器皿里的,有關他者與他身的邊界摸索后,留下我與我在那處——同一處,空空蕩蕩的回響與對視。
3.5. 第六個沒有得逞的感情因所謂的道德挑戰(zhàn)而擱置。Maud、Fran?oise、Haydée、Aurora、Laura、Claire 都登場了。2020.12.13 午后三點大銀幕看午后之愛。咦原來Bernard Verley和Fran?oise Verley現(xiàn)實中也是夫妻呀。最后的道德挑戰(zhàn),也在城市人潮中淪為笑話,沒有一件衣服不好看,沒有一個女人不好看。
道德故事系列集大成之終篇:人到中年難免危機,已經(jīng)不是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問題了,這問題就好比男主的高領緊身開司米,是赤橙黃綠青藍紫各種玫瑰呀。“女人如衣服”,侯麥把這句話展現(xiàn)得太好了!
喜歡男人的一點點克制,和女人的一點點放蕩。
“一種新的婚姻哲學,在婚姻與奇遇之間的選擇,曖昧的道德?!焙芏嗳苏f洪尚秀像侯麥,探討一些中年男子在婚姻中的道德困境。在這一點上,洪倒像一個東方人,而侯麥則嚴肅克制的多。伍迪艾倫則表現(xiàn)出一種典型的美式風格。(高領毛衣像神偷奶爸)
重新想了一下這部電影,有趣的地方是,男主角樂于與克洛伊相處、說愛她,可是一直不愿意改變她貧困的生存處境,而我在看的過程中竟然代入了男主角的心理,認為他的行為很正確。侯麥用同情的方式,揭露了愛本身的懦弱與殘酷。
Frederic他老婆也夠厲害的,生孩子,扮演妻子和母親的角色,寫論文,還時不時會情人 lol Rohmer is so subtle.
道德故事系列里我最喜歡這部。不論開頭部分的抒情化表達還是后來的熱情與理性間的掙扎,都表現(xiàn)得很到位。人心的幽深易變與生活的雜亂失序,在日常秩序的運轉(zhuǎn)之中一覽無余。
2017.09.23 「我對自己說,這些過路的美女只是我妻子的美的延伸,她們豐富了她的美,也得到了她的一些美。她是美女的證明,反之亦然。當我擁抱海琳,我擁抱了所有女人?!棺詈筮@一句,我老公也曾對我說過幾乎一樣的話,然而事實已經(jīng)證明這是一句謊言。
我們在與婚姻形式相悖的《午后之愛》里并沒發(fā)現(xiàn)所謂的自由意志,而是看到了一種存在于想象世界里的柏拉圖式戀愛。侯麥的道德故事表面上都是關于選擇的沖突:選擇道德不快樂,選擇快樂不道德。道德與幸福之間的矛盾不僅困擾著愛情當中的男男女女,同樣也讓資產(chǎn)階級焦慮得不知所措。然而作為一個極富審慎魅力的資產(chǎn)階級代表,男主角的“選擇”卻具有強烈的宿命論調(diào)。因為在他看來,消除危機獲取安全感的前提只有一個:將具體的人抽象化或把欲望概念化。于是他在序言里那些自欺欺人的白日夢便赤裸裸地揭示了自身與無產(chǎn)階級的關系:可以心甘情愿陪你逛街吃飯買買買,就是不能跟你上床睡覺嘿嘿嘿。究其原因在于男主只想鞏固自己作為主人的道德,根本不想因改變而成為奴隸。形而上(資產(chǎn)階級)的愛情與下半身無緣,這才能保證婚姻秩序(自身地位)的穩(wěn)定性。
真相就是男人抵擋住誘惑沒有出軌卻只能面對妻子已經(jīng)出軌的事實,在結(jié)尾狠狠地擺了一筆。注意兩點細節(jié):1.外遇發(fā)生在妻子懷孕期間,2.情人的每一次出現(xiàn)都改變著裝束(發(fā)型、衣著),與呆滯的妻子(狐貍樣)形成對照。而誘惑的不斷變奏無不詮釋著普魯斯特在《女囚》中點出的命題:越難得到越會激發(fā)欲望
三位主演的長相氣質(zhì)并不討喜,但依然是個精彩的故事?;橐霾⒉皇菒矍榈膲災?,因為愛情本身就是一種忠貞的約束,它是一種感性的堅持,信者得救。
#bjiff2020#北影節(jié)最后一場,午后欣賞一場法式午后之愛,把“出軌”上升到人文哲學的高度也真沒誰了,候麥再次以冷靜疏離的眼光審視中產(chǎn)階級寡味的婚姻生活,略帶諷刺又異常可愛。午后人容易感到孤獨空虛,異想天開的已婚男人卻幻想著另外一種生活,比如借助神奇液體(丘比特之箭or費洛蒙?)讓自己人見人愛,與無數(shù)巴黎美女邂逅陷入愛河??傻鹊秸嬗心敲匆粋€完美“小三”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他卻猶豫不決且退縮了,最后在“小三”刺激之下,他反而鼓起勇氣懺悔表白,從而加深了與妻子的情感……愛讓現(xiàn)代人迷惑,而男人真是讓人費解的矛盾生物呢。ps,不妨追問下,夫妻之間精神出軌而肉體未出軌究竟算不算“出軌”呢?
“我對自己說,這些過路的美女只是我妻子的美的延伸,她們豐富了她的美,也得到了她的一些美。她是美女的證明,反之亦然。當我擁抱海琳,我擁抱了所有女人?!焙铥溑_詞最好的一部。
《克萊爾的膝蓋》之后,侯麥還能拍出什么呢?他的道德懸疑曾經(jīng)只是女人柳暗花明的陷阱,這如今在他爐火純青、如入化境的隱身術中渺無影蹤。他還能給我們驚喜嗎?侯麥的選擇是始料未及的,我們從未在之前的故事里這樣不帶防備地直視陰謀:主角在序幕中就毫不避諱地幻想與陌生女人的幽會。我們與陰謀捉迷藏,這是希區(qū)柯克電影;而當我們在陰謀面前無處躲藏時,這便是庫布里克。侯麥拍攝了一部《大開眼戒》的預告片,道德故事的終點、這在道德兩級滑動得最為劇烈的電影,卻恰恰瓦解了道德,走向了它的反面:欲望。這正是最好的結(jié)局,電影違背自己賴以生存的語法,讓精巧閣樓轟然倒塌。侯麥一路艱難跋涉到達的終點便是這里:他不再讓自己的人物看上去像個衣冠楚楚的罪人,而像個衣冠楚楚、卻滿懷悲傷的怪物,他竭盡全力守住人的底線,卻不可能如愿。
如巴赫平均律,明線上的復調(diào)敘事將男主面對妻子與情人的時刻并置,并隱藏了一條暗線——他理想中的曖昧出軌與現(xiàn)實中的尷尬偷情,一面是小布爾喬亞式的,一面是無產(chǎn)階級式的。圓融的敘事結(jié)構(gòu)少有節(jié)奏的錯拍,保持冷靜的旁觀視角,卻也令人物少了某種活力。片尾的警醒時刻是尋找出口的必然,但如果沒有出口直接跌入洞中呢?洪尚秀接過了這一棒。
一個已婚男人,家庭美滿,但無聊的午后總讓他想入非非。老朋友的前女友找上門來,于是,他的午后變得多姿多彩。他相信他深愛他的妻子,他相信他能夠抵制誘惑。你一定認為他最后出軌了,但是,侯麥卻讓他逃走了。不過,正如克洛伊所言,她的誘惑也許會讓別的女人享受成果——誰知道呢。
最后一部。與慕德家一夜 女收藏家 克萊爾之膝同樣講了中年男人在道德與情欲間搖擺不定的故事。電影感的削弱以及生活況味的自然展現(xiàn)無疑是侯麥特色 亦是我最愛他之處 本片依然如此。至此六個道德故事系列刷完 最愛克萊爾之膝。
獨白如詩。猥瑣又真實的白日夢,妄圖占有所有女人的天然夢想VS.必須忠于婚姻伴侶的道德現(xiàn)實。無法平衡的搖擺,可憐又可悲的止步/逃離,懷中哭泣的妻子……對中產(chǎn)階級空虛精神狀態(tài)和婚姻道德的入骨諷刺,Cholé起碼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愛逛街愛購物的男主,最討厭男人穿高領緊身線衫(??绿蓸?
侯麥的片色調(diào)都特別好看。青色,棕色,乳白,朱紅搭配在一起非常舒服和諧。還有喜歡男主一開始的格子襯衫。
午后處在一種飽暖的狀態(tài),好似對妻子的愛無法更近一步(懷孕象征夫妻新的障礙),因此思起淫欲。從序曲開始就可以注意“衣服”這個時刻高亮在場的客體:買衣服體現(xiàn)男主性格;幻想與不同衣服女性約會;保姆和克洛伊都曾脫下衣服;花色和樣式各異的衣服(能指)也承載著留戀花叢的所指。套頭衫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