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播放地址

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情片英國,德國,法國2002

主演:瓦萊麗亞·布魯尼·泰德斯基  Amit Arroz  Mark Long  Alexandra Staden  多米尼克·韋斯特  畢碧安娜·貝格  伊爾姆·赫爾曼  Jean-Luc Nancy  Ana Samardzija  阿萊克斯·德斯卡  丹尼爾·克雷格  

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克萊爾·德尼  邁克·菲吉斯  讓-呂克·戈達爾  伊日·門澤爾  邁克爾·萊德福  沃爾克·施隆多夫  伊斯特凡·薩博  

 劇照

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1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2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3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4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5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6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13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14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15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16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17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18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19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4-04-11 16:53

詳細劇情

大師們的命題作文,八位電影大師用各自的手法為我們解讀了時間的含義。   貝納多?貝托魯奇在印度寓言中尋找答案,10分鐘戀愛、結(jié)婚、生子,生活如水;邁克爾?菲吉斯將屏幕分成四塊,讓靈魂回望10分鐘,把樓梯作為生死通道;伊利?曼佐的鏡頭下,老去的電影明星回顧黑白電影的片段,10分鐘,已是好幾個人生;......最后,讓?呂克?戈達爾選擇了10個“最后的幾分鐘”,試圖告訴人們時間的真相,也讓人思索,時間的幾分鐘會是什么樣子?

 長篇影評

 1 ) about time 2

這是十分鐘年華老去(Ten minutes older)的大提琴篇(the cello)里的第二部短片,導演是邁克菲吉斯(Mike Figgis) Figgis是誰?實際上,在這之前我對他也沒有多少印象,最后我查閱了一下這位大師的主要作品:

Love Live Long (2008)
"Canterbury's Law" (1 episode, 2008)
    - Pilot (2008) TV episode
Co/Ma (2004)
"The Sopranos" (1 episode, 2004)
    - Cold Cuts (2004) TV episode
"The Blues" (1 episode, 2003)
    - Red, White and Blues (2003) TV episode
Cold Creek Manor (2003)
... aka Maison au fond de la baie, La (Canada: French title)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2002) (segment "About Time 2")
... aka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Germany)
The Battle of Orgreave (2001)
Hotel (2001)
Timecode (2000)
Miss Julie (1999)
The Loss of Sexual Innocence (1999)
One Night Stand (1997)
Flamenco Women (1997)
Leaving Las Vegas (1995)
... aka Leaving Las Vegas (France)
The Browning Version (1994)
Mr. Jones (1993)
Liebestraum (1991)
Women & Men 2: In Love There Are No Rules (1991) (TV)
... aka The Art of Seduction (UK: DVD box title)
... aka Women & Men 2
Internal Affairs (1990)
Stormy Monday (1988)
The House (1984) (TV)
可能比較的熟悉的就只有那部Nicolas Cage的Leaving Las vegas,其他的作品基本上是沒怎么聽說過的。

這部影片用的是非常獨特的四格畫面,也就是整個畫面被均分為四格,每一格用不同的視覺,順著同一時間,講述著同一個故事。我須得承認在看第一次這個短片的時候,我并沒有怎么理解導演的意思,甚至連他最基本的,試圖通過很直觀展現(xiàn)的東西也沒能弄明白。開始,我還以為,我必須要看四次這部短片,每次看一格,可是當我第二次看這部短片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多多少少明白了一些。

影片開始便是滴滴答答的時鐘聲,左上角的畫面里有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左下角的畫面里一個電腦屏幕上慢慢地出現(xiàn)一些文字,A staircase. She stopped. She turned toward me. She was wearing a long dress. She lifed it. Her legs were like child's. So long you could......;右下角的畫面里開始出現(xiàn)一個女人穿著高跟鞋在樓道里奔跑,發(fā)出很刺耳的聲響。接著一連串的故事就開始了,彼此獨立但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我以為這是一個中年男人在回憶,他的童年也就是那個叫做馬克的小男孩,小男孩哭了,是因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飽受戰(zhàn)爭帶來的傷害,但是最終他會挺過來。那個在樓道中奔跑的女人,是他一直深愛著的人,他還深深地記得和她第一次遇見的時候,A staircase. She stopped. She turned toward me. She was wearing a long dress. She lifed it. Her legs were like child's. So long you could......電視機畫面中的兩個老人,他的父親和母親,以及他們在終老之時的對話,這個中年男人很早就離開了家,但心里卻一直惦念著這兩位老人和那棟房子。

最后,時鐘聲再次響起,四個畫面定格在了四張面孔上,父親,母親,中年男人,以及那位他深愛的女子。

 2 ) 《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的影評

        作為2002年戛納電影節(jié)開幕禮,英國“10分鐘,年華老去”有限公司投資,邀請世界上15位著名導演根據(jù)自己對“10分鐘,年華老去”這一命題的理解,各自拍攝10分鐘電影短片?!妒昼娔耆A老去》這部新千年對電影歷史本身的一個縮影回顧,帶著對時間與歷史這個永恒的沉重的命題,卻做出了一份可以載入歷史的答卷。而對于十分鐘這個時間概念,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論語》中的一句至理名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倍鴮τ谌伺c時間的關(guān)系,這或許是最好的詮釋了。
        
        在《十分鐘年華老去》的大提琴篇中,渾厚的大提琴音樂貫徹整個電影的始末。音樂作為人類生活文化不可抹滅的必需品,是對流逝了再也無法回頭的時間做出的記憶式的奠定。似水年華,悄然老去,我們會以怎樣的期待面對我們的明天呢?十分鐘之后,看似只是漫長的生命中最短暫的瞬間,卻也可以改變許多讓人難以想象的東西。十分鐘的歲月又飛速般的消逝,一如朱自清的《匆匆》:“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薄妒昼娔耆A老去》以光影與聲樂作為時間最重要的元素,無可厚非地讓人覺得這就是導演們對時間、對生命、對電影的尊重。
        
        時間的思索是永無境止的路,生命是由無數(shù)個十分鐘構(gòu)成。我們的生命不停止我們的人生便在過去和未來中徜徉。大提琴篇中,八位導演拍出了八種不同的角度。就讓我們在前六位的短片中,先靜靜地思索人生。
        
        
        
        第一部:《水的故事》 導演:(意大利)貝納多·貝托魯奇
        
       在黑白的畫面中,一位偷渡來到意大利的印度人,由于一時的好奇心,看著同來的一個老者來到牛圈前,坐下休息吹笛。幫老者打水時,聽著笛聲跟隨著自己的心聲走到湖水旁。然后在這碰到了一個摩托車熄火的意大利女人。他和姑娘結(jié)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安定的幸福生活。一天,他剛買的新車跌進了河里,所幸全家平安。這時候,如當初聽著笛聲而去那樣,聽著笛聲飄來,尋音而至。在牛棚前的大樹下遇到了老者。似乎覺悟到了什么,他激動地跪下。身邊的景色幾乎沒有什么變化,但鏡頭一轉(zhuǎn),附近偷渡來時的路已通了鐵軌,火車隆隆地駛過。
        
        在這個故事里,水,音樂,人,貫徹了整個故事的發(fā)展脈絡,成為了這個故事最重要的元素。
        .導演用暗喻的手法,以故事中各種各樣的水:清澈的湖水,香甜的酒水,洗澡時的自來水,孕含新生的羊水,車跌進去的河水,暗喻了主人公人生的各個階段。而其中,還有兩處性器官與水的暗示,而兩次都以成長變化緊密相關(guān)。一次在剛到意大利姑娘家的印度男子洗澡時沿著水搓澡的肥皂碰到了內(nèi)褲,鏡頭一轉(zhuǎn),他和她喝著喜酒結(jié)婚了。第二次在婚禮的喜慶中,新娘子羊水破了,鏡頭一轉(zhuǎn),他們的小孩長大了。
        音樂,在影片中,參雜了大量的音樂來烘托故事的氛圍。老者的笛聲,男子對女子求愛的歌聲,結(jié)婚時歡快的舞曲,小孩唱的印度歌,男子駕車時的印度曲,最后又是老者的笛聲。在影片中,所有的音樂都是時間流逝的一種象征。
        最后是人。人作為消費時間的載體,這也是比不可少的。印度男子,神秘老者,意大利姑娘,還有姑娘的妹妹和小孩,都是不同的社會與不同的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而對于時間,對于歷史,這是最直白也是最隱性的關(guān)系了。
        雖然說這是一個“水的故事”,但我更覺得這就是一個“黃粱一夢”的翻版。印度男子在最后一刻的大徹大悟隱含了東方獨有的哲思,讓人記憶猶新。
        
        
        
        第二部:《關(guān)于時間2》 導演:(英國)邁克·菲吉斯
        
        這個片子的銀幕分成平均分成了4塊,同時間里演繹著四分鐘的人生片段。在四個塊面中,一開始各自都沒有聯(lián)系。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物關(guān)系漸漸呈現(xiàn)。也漸漸讓人不禁贊嘆導演拍攝手法的高超。一個男人的一生是如何與其父母緊密相關(guān)聯(lián)的。但其中,兩位來人的鏡頭讓人不由的思索他們的一生就這樣的結(jié)束了,有著怎樣的含義在其中?最后兩位老人坦然的面對生命中的重大事件,臉上即使從容也是無奈。
        
        
        
         第三部:《一瞬間》 導演:(捷克)伊利·曼佐
        
        “它印象般地傳達了一種關(guān)于回憶的情緒,并緬懷了流逝的美好時光?!?豆瓣影評)
        導演像是一位畫家,生動地描繪出了捷克著名演員魯?shù)婪虻囊簧?。有人評論,魯?shù)婪蚴切疫\的。他被繆斯女神眷顧著,能讓他的一生通過他所扮演的角色長存在膠片和視野里。我們可以跟隨鏡頭目睹著歲月在魯?shù)婪蚰樕翔彸龅挠『?。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魯?shù)婪蛟谕砟陼r期仍對自然和美麗生命的鐘愛讓人不禁覺得,這也是時間給予他的一種傷痛,讓人惋惜而無奈。十分鐘的回憶是美麗的,同時也是殘酷的。無奈與珍惜并存,至少,在此刻是讓人留戀的。最后的片段是這樣的清新與美麗:“拿著球拍,蹬著單車的清純女孩從果園外掠過,老人羨慕地注視著,驚鴻一瞥間,他被欄桿鐵絲掛了一下,熟透地了的蘋果從樹上墜下,打到了他的頭?!昼姡覀兊纳⒉桓鼮槁L......’”
        
        就如影片最后的字幕那樣寫道,“時間摧毀一切,回憶挽救一切?!?br>        
        

        第四部:《十分鐘后》 導演:(匈牙利)伊斯特凡·薩伯
        
        在這個影片中,很好的詮釋了在十分鐘里,一個家庭的破裂,一個瞬間是怎樣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從故事一出場,乏味枯燥的英文教學節(jié)目就一直持續(xù)這發(fā)出令人心煩的單詞聲。影片中的女主人一臉興致勃勃地跟隨著節(jié)目邊念單詞邊布置與丈夫結(jié)婚周年的燭光晚餐。其間,女主人曾換過節(jié)目,出現(xiàn)她與丈夫以前的燭光晚餐錄像。這不禁讓人思索,丈夫與她的關(guān)系到底是怎樣。隨著丈夫喝酒歸來,這層關(guān)系就一目明了了,辛辛苦苦地布置的晚餐被丈夫很隨意的破壞掉,看到這些反而大發(fā)脾氣。伴隨著英文節(jié)目又開始持續(xù)念著枯燥的單詞,丈夫吵鬧,對妻子拳打腳踢,可妻子卻一如既往地好脾氣,努力地安撫喝醉酒還發(fā)酒瘋的男人。其實從影片中可以找到丈夫與妻子感情破裂很深的根源所在。如果沒有這個根源,就很難會有現(xiàn)在這種局面:妻子與丈夫結(jié)婚多年一直保持著重復的單調(diào)、枯燥的生活方式,或許從表面上看妻子是想要改變些什么——重新做蛋糕,學習當時最流行的英語??墒牵鳛橐晃患彝ブ鲖D,所選擇的生活方式若是單調(diào),枯燥,令人乏味,那想必然的丈夫是絕對會遠離她的。并且,從影片中還可以看出,結(jié)婚多年,卻膝下無子。這是一個家庭破裂的必然因了。所以,十分鐘演繹的一個場景,其實也就是她一生的寫照。杯具也必然成為了悲劇——丈夫偶然被妻子不小心刺中去了醫(yī)院,妻子被帶到警局。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美國恐怖經(jīng)典作品——《閃靈》,故事中的男主人因為女主人的生活逼壓之下而發(fā)瘋要砍死自己的妻兒。一個好的家庭,一定要一個好的女主人來維持生活。時間在生活當中,可以改變很多,也可以維持很多。
        
        

         第五部:面對南希 導演:(法國)克萊爾·丹尼斯
        
        在這一段落的影片中,對于那些如果不是對哲學很感興趣的觀眾來說,這是可以直接跳過去的一個段落。這個段落描寫的是相遇歐洲的哲學家,斯特拉斯堡大學的政治哲學教授Jean-Luc Nancy,在一列告訴列車上和他的學生之間關(guān)于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同聽這位教授講課的還有一位站在車廂外,凝望著窗外風景的黑人。在這里,并沒有交代黑人與教授還有那位女學生有什么特殊的關(guān)系。對于黑人而言,南希教授所傳達的哲學思想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他的面部表情冷漠,毫不在乎教授的話,而對于具備了一定專業(yè)知識的女學生來說,南希哲學性的思考,可能會給她帶來莫大的啟發(fā)。在火車上,看似很隨意的談話中,隱含了嚴肅深刻的哲學命題:在十分鐘的時間里,南希教授作為唯一的哲學闡述者,他所面對的受眾其實不僅僅只是女學生和黑人,還有影像機前的觀眾。《面對南?!菲鋵嵏M一步的層次來說就是——面對哲學,面對文化,或者面對歷史。每位觀眾面對南希的態(tài)度都是不一樣的,而作為“同樣的人,都在同一輛的列車上,尋找著自己的終點?!绷熊囎鳛闀r間,穿越了十分鐘里能夠穿越的空間,承載的看似時候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件事,導演卻十分用心地把它作為電影的題材嚴肅的表現(xiàn)出來,其實就是這一段落影片的精彩之處。
        
        在列車最后的時間里,黑人進來了,說:“快到站了!”
        
        南希與女學生的談話也就結(jié)束。
        
        “時間結(jié)束了一切。”
        
        
        
        第六部:啟迪 導演:(德國)沃爾克·施隆多夫
        
        “時間是什么?”
        電影一開始,就將德國古代基督教神學大師奧利利烏斯關(guān)于時間的詢問搬到屏幕上,以蒼蠅的視角來展開對時間的理解:“過去和未來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一個時間,就只有現(xiàn)在的時間,分為過去的現(xiàn)在,現(xiàn)在的現(xiàn)在,和未來的現(xiàn)在。”與此同時,鏡頭也巧妙地符合著畫外音,讓觀眾能感受到哲人觀念里這種時間的確切存在。
        
        作為一位觀眾,隨著音樂的深入,漫長的鏡頭里出現(xiàn)著如印象派畫家筆下的斑斕的湖泊景象,隨后就是一家人來湖邊野營時發(fā)生的一些事兒了。在這樣如畫的鏡頭中,旁白的內(nèi)容逐漸深入主題:“過去的現(xiàn)在就是回憶,現(xiàn)在的現(xiàn)在就是沉思,未來的現(xiàn)在就是展望?!?br>        
        蒼蠅就像是一位哲學家,關(guān)注著這一家人,也影響著這一家人。在最后,因一位年邁的老者觸電而死結(jié)束了故事,同樣觸電死去的還有這只蒼蠅。時間的戛然而止,讓人思索著最后的旁白:“這一切發(fā)生在一天里,卻像在我們一生的事情一樣。向上帝坦白,我還不知道時間為何物,渴求上帝給我指引,給我啟迪?!?/div>

 3 ) 陳凱歌:十分鐘年華老去

    幾年之前,當我還算是一個電影發(fā)燒友的時候,淘了兩張碟,名為《十分鐘年華老去》(Ten minutes older)。相比于英文的名稱來說,中文翻譯的“十分鐘年華老去”似乎更能體現(xiàn)那種時光逝去的留戀和無可奈何。話說這兩張碟,是某個電影節(jié)找了當下比較出名的導演,每個導演只給十分鐘的時間,用這十分鐘去展現(xiàn)時光逝去的主題,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一個真正的電影導演,必須要有能力在十分鐘的時間里把一個故事講的完整、生動、精彩而又意味深長。十分鐘,考驗的是導演對場面、演員、故事等的綜合掌控能力。

    只不過是幾部長度僅為十分鐘的電影,應該說是非常容易看完的,不過,過去了幾年的時間再拿出這兩張碟竟然還是有的沒辦法看下去??吹某鲇械膶а莘浅1M力的希望在十分鐘之內(nèi)展現(xiàn)更多的東西,比如童年、成長、家庭、愛情、背叛、回歸、成熟和老去等,但是卻使得整部電影變成了一個照片展,用不同的場景切換同一個人的各個時代,這樣鏡頭語言雖然非常豐滿,但是卻忽略了電影最最重要的東西:故事。當一部電影不再講故事而是開始放幻燈片的時候,我就不得不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我不干脆去看一場攝影展呢?

    第一個導演展現(xiàn)的是一個寓言性的故事:當一群人在沿著河岸向前行進的時候,其中的一個長者卻中途偏離了方向,向另外一個方向走去;一個年輕人好奇的跟著長者,想不到卻因此而認識了一個女孩兒,從而展開了一段奇妙的生命旅程,經(jīng)歷了激情、歡愛、家庭、兒女,而卻又身遭變故。當他在草原上悵然不已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身處的正是當初跟隨老人走上岔路的那個場景,而驀然回首處,那個老人正在樹下含笑望著他,于是年輕人幡然醒悟,拜倒在老人的面前……

    這個故事其實是我們中國神話傳說中呂洞賓成仙的故事的國外版本。當年漢鐘離發(fā)現(xiàn)呂洞賓大有慧根,于是苦勸呂洞賓放棄人世間的一切,去修行成仙之道;想不到呂洞賓貪戀人世間的榮華富貴,竟然斷然拒絕了漢鐘離,于是鐘離就讓呂洞賓做了黃梁一夢,在夢中呂洞賓體驗了人世間的榮與辱、愛與恨、得與失,夢醒之后終于看破紅塵,決定修行成仙之道,最終得成正果。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導演的故事并不算是多么新穎的故事。

    另外一個美國導演則將這十分鐘的故事放到了未來,放到了穿越時空的宇航員的身上:一個跨越了時空的宇航員,在完成了任務之后重新回到了地球,卻發(fā)現(xiàn)地球上已經(jīng)是滄海桑田。同行的宇航員建議他不要回家,他卻沒有聽從勸告,回到了家里,見到了一個垂垂老去、滿面滄桑、已經(jīng)在生命末路的老年人,而這個老年人,就是他離開地球之前還稚氣未脫的兒子?,F(xiàn)在,他依然在壯年,他的兒子卻已經(jīng)老的無法行動了。當他再次到了另外一個新星球的的時候,他把兒子的童年的照片留在了這個星球上……

    這部短片的導演藉藉無名,演員卻是剛演了兩部007,成功挽回這個冷戰(zhàn)特工頹勢的當紅炸子雞丹尼爾*克雷格,小克那個時候還算青澀,不過那一臉酷酷的樣子倒是依舊。按理說,十分鐘的電影應該講精巧的故事,達到以小博大的目的;使用科幻和特技,似乎是“不太厚道”的做法了,畢竟只有十分鐘而已,特價和場面毫無疑問是受限的,而過分強化場景的話,講故事的時間無疑又會被壓縮得更短,所以用科幻來拍這十分鐘,很有點“大而不當”的感覺。再說了,時空旅行后重新回來,斯人已去、世事滄桑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這樣的手法放到大師合集里面,不得不讓人感覺有“濫竽充數(shù)”的嫌疑。

    這十二部短片的最后一部是陳凱歌導演的《百花深處》,我不能確定是不是因為陳凱歌是其中的最大牌,所以才壓軸,不過我倒是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我最喜歡的就是這部《百花深處》,十分鐘的影片這么拍才有意思。

    《百花深處》發(fā)生在一個日益變化、到處都在建筑的充滿活力的都市。樂是一家搬運公司的小頭頭,有一天有人找到他要搬家,而這個人說他住的地方,是一個名為“百花胡同”的地方,而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這個所謂的“百花胡同”在什么地方。在主人的帶領下,搬家公司的車子終于到了城外的一片被拆為廢墟正準備重建的荒地上,這個人聲稱,這里就是“百花胡同”,在廢墟上,他指著一片空地,告訴樂,這里就是他的家,這里是門、那里是家具、那里是古董,讓樂幫他把所有的東西都搬出去。面對一無所有的空地,樂意識到面前的人是一個精神失常的瘋子。而讓他無奈的是,偏偏這個瘋子有錢,而老板又命令樂既然已經(jīng)出車,就必須要帶錢回來,于是,一堆人在一個瘋子的指揮下,在一無所有的空地上開始把各種各樣的“家具”和“古董”小心翼翼的“搬”上車,就象是一個現(xiàn)代版的皇帝的新衣一樣……

    這個故事非常好,好就好在故事的“留白”,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城市化的發(fā)展已經(jīng)摧毀了一代人的過去和回憶,在現(xiàn)代化高速發(fā)展的同時,我們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已經(jīng)在迷失……

    這部片子雖然短,演員卻非常不錯。精神-失常的扮演者是大名鼎鼎的馮遠征,當年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馮遠征扮演的家暴傾向的兇殘丈夫把很多的小姑娘都嚇得對男人有了陰影;而演搬運工的則是耿樂,這哥們兒的《北京樂與怒》讓我們見識了一個錚錚的搖滾漢子??上У氖乾F(xiàn)在似乎已經(jīng)很少聽到耿樂的名字了。

    《百花深處》,這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一部十分鐘短片。陳凱歌在這部電影里面游刃有余的展示了他講故事和節(jié)奏把握的能力,整個故事簡單卻又意味深長,是他在《霸王別姬》前后小小的刀鋒一閃而已,盡管很短,卻有一種隱藏不住的光芒。遙想凱爺當年,陳紅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大獎紛紛落袋,那個時候的陳凱歌,可能是最好的陳凱歌,也可能是陳凱歌自己都無法超越的陳凱歌?,F(xiàn)在,陳凱歌在受盡了《無極》所帶來的屈辱和世人的白眼之后,終于蓄勢而發(fā),攜《梅蘭芳》王者歸來,這次,希望他可以成功——或者,至少不要墮落到《無極》那種低俗的檔次。寫這篇小文的時候,《梅蘭芳》在昨天已經(jīng)公映了,遙祝 And Good Luck!

 4 ) Volker Schl?ndorff - The Enlightenment

當哲思用優(yōu)美語言娓娓道來,這樣的美,非親身經(jīng)歷不能體會。這一刻,就好像憋悶的人覷見廣闊的大海;又好像靜謐的午后,在樹林深處的小溪畔不留神睡過的那一夢;一切重新開始,剎那間,我們尋到了靈魂。

What is time?
Who can actually explain it ?

Who can articulate even a thought about it in any way?

And yet, what is more familiar and ever-present than time? So what then is it?
If no one ask me, I know. If I have to explain it, I could not.

All I affirm to know is that there would be no time past if nothing passed by
And there would be no future if nothing came towards us
And there would be no present if there was not something that existed

How is it then that these two concepts of time exists...
the one past and other future...
since the past is no more and the future is not yet

But if the present was forever present and did not pass
it would not be the present but etern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was never a time when there was notime
But if the present only exists in order to become the past
how can we say that it does exist at all, since its very being is soon lost?

Or should we assert that time only exists because if tends not to exist?

What is clear is that neither the past nor the future exist at all
The past does not exist, because it is no more
and the future does not exist, because it did not yet come to be

Do I therefore have to say, that there is only one time, the present time?
Or could we instead posit that there are three distinct times...
Namely, the present of the past...
the present of the present...
And the present of the future

The only time we can actually experience is the present time
but in our soul we do feel nevertheless three different times...
There is the present of the past, which is remembrance...
There is the present of the present, which is contemplation...
And there is the present of the future, which is expectation

In the course of our life all actions I premeditate for the future
once I have completed them, enter into the past

In the course of time,
the more we live...
the more our experiences become remembrance

All things expected are diminished by entering the present
And this happens in the time of a single day
as it does in that time of our lives

I do confess, oh my lord,
that I don't yet know what time it is...

You, my God, will bring me Enlightenment,
you will be my lantern...
I will come towards your light...

You, my God, will make my darkness bright...
And brighter, and brighter, and bri...

 5 ) 短暫的十分鐘存放一生

喜歡看集錦片,就像吃一桌宴席,每道菜嘗一口,好吃就多嚼一嚼,不好吃也沒關(guān)系,接下來還有很多。
《十分鐘年華老去》是一桌滿漢全席,全球15位頂級導演,每人10分鐘,主題是:時間。自然每個大師都力圖把自己的主題表現(xiàn)得深刻,所以在看的時候要準備好腦力,不停思考??雌臍v史不算太長,對15位大師的了解都不深刻,就片論片,別的就不贅述了。

大提琴篇
1、《水的故事》 貝納多·貝托魯奇(意大利)
將一個男人的后半生的幾個重要片斷縮影在十分鐘里面,水是線索:湖水、酒水、羊水、淚水……這些都是記錄生命的標記。當他經(jīng)歷過一切以后,又回到了來時候的樹下,吹笛老人和駱駝依然在,老人早就知道他會回來,而駱駝的眼中流出了淚水。
感悟:人生起起落落,最后總是要回到原點,惟有恒河之水永遠流淌,我們,是過客。

2、《關(guān)于時間2》 邁克·菲吉斯(美國)

關(guān)于從孩子到老人的一些片斷,很碎,畫面是用四格漫畫的形式表現(xiàn)的,也很碎,看得眼睛很累。第三個格里的孩子,就是第一個格里的垂死老人,第四個格里還鮮活的生命,在第二個格里只能靜靜看著自己老去,對周圍的一切無可奈何……
感悟:最后,我們也將會像那兩個老人一樣,除了看著,毫無辦法,曾經(jīng)刻骨銘心大喜大悲的事也就那么回事兒了。

3、《瞬間》 伊利·曼佐(捷克)

影片是用老演員魯?shù)婪驈那嗄甑嚼夏旮鱾€時期在銀幕上留下的影像剪輯成的一個關(guān)于一生的故事,魯?shù)婪蚓褪恰逗帽鴰浛恕返闹餮?,可惜我們只熟悉他的這一部片子,否則看起來會更有感觸地。10分鐘,鏡頭就在一個人的臉上雕琢出了溝壑。
感悟:我們都以為自己很年輕永遠也不會老不會死是嗎?這10分鐘就會讓我們感到恐懼。魯?shù)婪蚝纹湫疫\,留在了那么多的電影膠片里,我們呢?留下什么呢?

4、《十分鐘后》 伊斯特凡·薩伯(匈牙利)
10分鐘前,妻子興高采烈地籌備結(jié)婚紀念日的晚宴;10分鐘后,她失手刺傷了酒醉歸來的丈夫。故事很平淡。
感悟:你現(xiàn)在的人生八成是因為某一個瞬間才變成這樣的,將來也會是。10分鐘,足以改變一切。

5、《面對南希》 克萊爾·丹尼斯(法國)
恐怕這是最枯燥的一節(jié)了。在列車上,老教授對年輕的學生喋喋不休地說了十分鐘話,內(nèi)容小到如何學習,大到移民問題、獨立性、存在性……好像要把一輩子的話在這十分鐘說完??墒沁@樣又如何呢?列車依然飛馳,大家依舊都是過客。
感悟:俺要是懂法語就好了。

6、《啟迪》 沃爾克·施隆多夫(德國)

最美麗、最獨特的一節(jié)。
故事是對古代基督教神學大師奧里利烏斯關(guān)于時間的一段詢問的詮釋。一家人野炊,10分鐘的塵世歡樂被一起意外觸電事故終止。比故事表現(xiàn)的哲理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絢麗的色彩和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鏡頭是隨著一只蒼蠅的視角推進的,最后蒼蠅撞上了捕蠅燈,影片也戛然而止。睡蓮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的景象,很有印象派的感覺。
感悟:就在我們所在的這一刻盡情歡樂吧,明天永遠未知。

7、《沉溺于星》 邁克爾·雷德福(英國)

記錄的是一次10分鐘的太空旅行,讓主人公來到了80年后,這個題材太老掉牙了,可是當依然是老樣子的主人公在80年后和已經(jīng)成了垂暮老人的兒子相擁時,還是流淚了。
感悟:從小就常思考“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啥特別的感覺了。

8、《在時間的黑暗中》 讓-呂克·戈達爾(法國)

青春的、勇氣的、思想的、記憶的、長存的、愛情的、沉默的、故事的、恐懼的、永恒的、電影的,記錄了11個生命的告別方式。
感悟:你我最后的瞬間會是什么樣的呢?


小號篇:
1、《狗沒有地獄》 阿基·郭利斯馬基(芬蘭)
故事很簡單,一個囚徒出獄后帶著女友登上去莫斯科的列車。據(jù)說這是一個政治意象,“狗沒有地獄”這個詞也是一個和政治有關(guān)的隱語。而我能體會到的只是里面已經(jīng)成為影片一部分的音樂很好聽。
感悟:不懂不懂,不可救藥。

2、《生命線》 維多·艾里斯(西班牙)

最詩意的一節(jié),可以用來回味。
一個寧靜的小村莊的10分鐘,下午,新生的孩子肚臍出血,而外面的世界依然寧靜,鐘在擺動,水滴在濺落,一個孩子在手腕上畫表打發(fā)時間,有人在縫紉,有人在睡覺……終于孩子的母親發(fā)現(xiàn)孩子出事,打破了世界的安寧。最后是孩子甜美的笑容和母親婉轉(zhuǎn)的歌聲,動蕩的世界還是充滿希望的啊。
感悟:我們所在的世界,要是真的像那個小村莊一樣充滿愛,即使動蕩又有什么所謂呢?單純起來吧,拋棄所有的仇恨和怨氣吧!

3、《幾千年前》 沃納·赫爾措格(德國)

像紀錄片,白人探險隊在亞馬遜河流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原住民部落,于是給他們帶去“文明”,但同時帶去的是困惑,那個部落的后代開始渴望融入現(xiàn)代社會……這一切等于這個部落從此消失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宏愿讓我們的地球不堪重負,河流的萎縮,土地的沙化等等都是我們?nèi)祟惖墓?jié)奏,自然的規(guī)則被無情踐踏,種群的繁衍沒有了生存的準則。
感悟:人們就不要自作聰明了吧!我們幼稚的“文明”離看透自然的奧秘還遠著呢,要對自然心存敬畏,停止入侵。

4、《國際組織·拖車·夜晚》 吉姆·賈木許(美國)
車禍讓一個女演員在救援車上滯留了10分鐘,這是一個國際救援組織,10分鐘里閃過了不同的膚色,并且他們夸張地展示了自己的文明??偟膩碚f挺無趣的,但親切的是在里面出現(xiàn)了一盤中國快餐。
感悟:地球是個村落,ok?

5、《距離托那12英里》 維姆·溫德斯(德國)

最抓人的一節(jié)。除了得益于情節(jié),更是因為攝影的精致,音樂的搭配。
一個自駕車穿越荒野的人半路心臟病發(fā),在10分鐘里開著車尋求援助,最后一刻終于遇到了一個天使一般的女孩。風景如同其他公路電影一樣美,配樂用的是Eels的歌,post grunge風格,嗷嗷好。
感悟:奇跡終有一天會發(fā)生。永遠魔幻的藍天,永遠驅(qū)散那黑暗,嘿嘿。

6、《我們將被掠奪》 斯帕克·李(美國)
用很多個訪談串起來的,是關(guān)于美國總統(tǒng)選舉,實在沒興趣,于是……于是俺就跳過去了。

7、《百花深處》 陳凱歌(中國)

我最喜歡的一節(jié)。
老北京腔調(diào),老北京身段的馮先生把搬家公司的人帶到“百花深處”胡同讓他們給自己搬家,而曾經(jīng)的“百花深處”除了寫著“拆”字的殘垣斷壁,已經(jīng)一無所有,原來馮先生是個瘋子……據(jù)說在電影節(jié)展播的時候這一節(jié)評價最低,當然,那些老外無論如何也不會懂得我們中國人失去文明的這種辛酸的,在他們的眼里這部片子不過就是一群神經(jīng)病搬家罷了。馮先生的記憶是那樣的刻骨銘心,自己家里每一件家具的位置,一個鈴鐺,家門口的坑……除了蒼涼還是蒼涼。
感悟:不是馮先生瘋了,是整個世界瘋了。我們毀了自己的城市,毀了自己的文明,只剩下高架橋,高速路,和惡俗的歌聲。


擁抱那一刻答應我,在我離去后好好生活
這幸福的每一秒鐘多殘忍,短暫的十分鐘存放一生
擁抱那一刻微笑吧,我會珍藏著溫暖笑容
這幸福的每一秒鐘匆匆流走,短暫的十分鐘存放一生

 6 ) 十分鐘後-導演高達段落

高達吸引我的原因,若果是說我像個迷哥迷姐一般崇拜高達也無所謂,當你看到那些好萊屋非好萊屋電影的內(nèi)容物總千篇一律,或者在講小情小愛,作者的無病呻吟(這我得承認我最會這樣),甚至寄託希望在遙遠未可知的遠古或未來之時,世界上只有少數(shù)像高達這樣的人願意以攝影機來紀錄/直視,並且用一把形而上的剪刀來面對這個世界的醜陋。八零後出生的臺灣一代包含我在內(nèi)面對的生活只有如何打扮的漂亮如何讓自己更有競爭力如何讓別人認同我喜歡我跟我交配,卻沒有人真正討論過要為社會不公平事件發(fā)聲,而戰(zhàn)爭是一直持續(xù)發(fā)聲的(雖我們總從電視上看著殘酷/真?zhèn)尾幻鞯膽?zhàn)爭影像)。我要質(zhì)疑的是,這個世界很弔詭,大家都愛譴責戰(zhàn)爭,嘴裡說著討厭戰(zhàn)爭種族歧視等世界上不公義的事情,但我們卻繼續(xù)製造(或虛擬)出這些影像,繼續(xù)放任忽視爾後麻痺自己,然後繼續(xù)製造更多這樣的影像。

merde !

那麼,我試著用文字耙梳這十分鐘裡的各篇章

當畫面上的火光映照在老人與女孩身上之時,女孩以稚嫩的聲音質(zhì)問普羅米修斯(或說是人)點燃火把的意義為何?
老人忽明忽暗的表情述說著「或許是因為世界缺乏光亮,所以才需要火把,好”趨趕走某些東西”,也將某些“遺失的東西帶回來”。特別是面對著群眾的時候,我總認為這很重要…」

1. DE LA LEUNESSE ( of the youth )
關(guān)於青春(年輕時代)
高達選用了他早期拍攝的影片一重要母題,六零年代女性自主的甦醒映現(xiàn)。戲裡的女主角/戲外高達的老婆安娜卡列妮那(最後的片段影像the immortal也將出現(xiàn))選擇了一把殺死男人的槍,並槍擊了尚皮耶雷歐(四百擊男主角安端),造成其死亡(而雷歐在死前居然叫喊著”母親”)

2. DU COURAGE ( of the courage )
關(guān)於勇氣
A片裡女人或被迫地面對陽具喝尿,當然表面上很容易詮釋成權(quán)力傾圮的性別兩端,但爾後卻又接上畫外音的槍聲,一女人屍體斜躺其上,緊接著又援引紀錄片段森林小徑上被吊死的群眾為拼貼文本,一種由遠古至今女性臣屬男性關(guān)係又衍生出更多人與人間複雜的權(quán)利鬥爭與壓迫糾葛。此段出現(xiàn)了大量戰(zhàn)爭中槍砲與轟炸聲,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死刑的宣判,令那臣屬一方無力地接受結(jié)束。

3. DE LA PENSEE ( of the thought )
關(guān)於思想
棄置於垃圾袋的書本,描寫著快樂的某書段落,劇中女人質(zhì)疑說著「pourquoi(why),我丟棄/背叛了快樂這個想法,於是我再無法擁有快樂”」
高達且回應「好多書都被當成垃圾丟棄,看起來都還很新。很顯然它們或許已全然放棄了自己。一旦你放棄了,它(快樂)將永不復返。垃圾車就是它最後的家。」就像高達一直秉持著的理念,這一百年來累積了如此多的影像,文字創(chuàng)作(化為書本或者其他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皆然),但我們卻不曾駐足審視或者好好利用這些東西來觀視我們?nèi)祟?,或者觀視自我,而我們也應該要知道影像的創(chuàng)作一直以來都跟人有關(guān),所有的影像也都是在觀者心中被定義著?;蛟S過多的資訊(卻同時地過度一致)雖為我們帶來了更多選擇,卻同時也阻礙人們好好的停下腳步來慢慢地看/聽一些前人或者過去已發(fā)生過,不論是好與壞的歷史。


4. DE LA MEMOIRE ( of the memory )
關(guān)於記憶
這段我看到第一個畫面眼淚就不自覺煽情地流了出來。就像亞倫雷奈在夜與霧中援引集中營紀錄片影像,高達的<<電影史>>裡也一直援引著被餓死或被殺死的猶太兒童,被丟上火車的情景。諷刺的是,電影第一次在巴黎的大咖啡廳grand café放映時,播放的影像片名也叫做火車進站,卻到了二次大戰(zhàn),火車這一作為工業(yè)革命,世界一度相信會越來越”摩登(modern)。當然我知道高達並非是為了一種自溺的傷感而消費這樣的影像。我們都必須共同面對的(無論是史上有名或者被消滅著的屠殺歷史)這樣慘痛的片段卻與”火車”這樣代表著現(xiàn)代美好物件居然成了一種強烈具諷刺的畫面。於是,高達在該段落尾聲的字幕寫下一語雙關(guān)的強烈批判【戰(zhàn)爭將永不終止 / 戰(zhàn)爭使那些受到迫害的人們不再呼吸(it will never expire)】


DE L’AMOUR ( of love )
關(guān)於愛
言傳不如自己意會,我只能轉(zhuǎn)述著高達”筆”下愛情的模樣書寫...一段愛情流行歌曲唱著,「告訴我你不離開我,過去種種將於此時停止」。驟然一段畫外音打斷「那些過去了的與所有的過往,結(jié)束吧!! 這是你我樂曲的終章,再見,再見!! 我什麼都沒有,都沒有了。早在你告訴我之前我知道我什麼都沒有,但我希望你別步上後塵,不能這麼做,即使這是命運/終點?!?br>
DU SILENCE (of the silence)
關(guān)於緘默
一段新浪潮時期向黑色電影致敬的橋段,那燃燒的手(而手在本片爾後仍會成為一受難的象徵),組合成一組被迫/自願所造成的緘默,鏡頭游移於槍(力量)與上了手銬纖弱的手臂之間,火從一種啟蒙象徵成為令人受苦難的器具,或許那希臘羅馬神話裡為了人們偷取火種,受罰在高加索山上受苦普羅米修斯也會哭泣吧。

DE L’HISTOIRE ( of the history )
關(guān)於歷史
中景被夕陽映照的女人,畫外音朗誦著二十世紀重要的女性作家Virginia Wolf的小說< >(註一)的最終章裡Bernard(也是作者自己)所述說的「你是誰?我是誰?我們的大腦和感覺有著隨時出現(xiàn)的靈光一現(xiàn),我們在對抗什麼?如何與這洪流對抗?什麼可以永恆存在呢?喔!死亡!!」”。浪潮如白晝與夜晚一般起落,一波波似時光流逝般無情,著白衣的女人橫躺於石頭上,鏡頭令人聯(lián)想到柏格曼的<<假面>>與<<第七封印>>中的犧牲與苦痛。高達沉重地說著「be gone forever.(永遠消逝吧)」

DE LA PEUR ( of fear )
關(guān)於恐懼
滿面是血的兒童與砲兵陣地(塞拉耶佛戰(zhàn)爭?),這樣的一組鏡頭似乎強烈卻又過於簡單的控訴戰(zhàn)爭的非人性,而高達意有所指地提出下列一番話語「殘酷的戰(zhàn)爭。這般如此常見的影像卻深藏著恐怖。cruety, war. But it’s the vision we often see and the horror just lies in it.」。就像蘇珊宋塔在<<觀視他人痛苦>>一書中告誡著,別忘記我們在觀視這些受害者影像的當頭我們觀視的是那些人真正的痛楚,雖然那些恐懼都內(nèi)隱在我們心中,但我們卻輕易地讓自己在觀看中麻痺了。段落末那橫躺著的身體緊握的雙手又再次形成一受苦難的象徵,那隻緊握的手離我們這麼近,卻那麼輕易的能夠被忽視。他這麼說著「如果我能逃離或拒絕,我寧可相信這是虛假的 if I can escape and reject, if I can...I would rather believe this is just fake.」

DE L’ETERNEL ( of the enternal/forever )
關(guān)於永恆
我們跟隨著耶穌的信徒,觀視著耶穌的手活生生地被釘穿在十字架上,我們?nèi)绱藷o情的觀視,像極藝術(shù)家陳界仁的作品<<凌遲考>>(註二)裡受千刀萬剮的罪人一般。黑白的影像直視著不能被直視的太陽,那死亡淒厲的吶喊我怎麼樣都揮之不去。但高達告訴我們,這是”不朽VIVRE SA VIE ( immortal) ”,值得Anna Karina(註三)為他哭泣。

DU CINEMA ( of the movie )
關(guān)於電影
不好意思這邊一上字幕我就哭了,想起高達<<電影史>>裡4B高達自傳的部分。想起他是這麼的鍾愛電影,當它認識,愛上電影,並將電影視之為創(chuàng)作工具,或許也能就畫面上跳動的銀幕畫蛇添足的這麼說吧,只有高達,才能這麼恣意揮灑與捕捉這一張舞臺上頑皮的銀幕吧。

DERNIERE VISION ( the last image )
末段落,影像似乎又迴圈到開頭那女孩與老人對話,而火光這次不照射老人與少女改映照著類似洞穴壁畫,老人與少女的對話似仍朗誦著尼采的話語,而話語是這麼說著的…

「SOIR, DIT IL 他闡述, 夜如此地深沉」
「SOIR, DIT ELLE 她闡述 夜如此地深沉」
「SOIR, DISENT ILS 他們說著 夜如此地深沉」

後記 :
這十分鐘的影像對我而言是很驚人也很感動的,但我卻很羞愧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根本不及於心理感受的,更別說是高達創(chuàng)作時所援引而成的更豐富影像。但我嘗試著書寫並刻印”到目前為止我所能體認到”的高達…

註一 : virginia wolf 破報介紹 http://pots.tw/node/596

註二 : 《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廻音》以一張由法國軍隊於1904年左右(或1905)在中國拍攝的「凌遲」行刑現(xiàn)場的歷史照片為根據(jù),重新詮釋在歷史的過程中,主體與他者相互觀看的權(quán)力關(guān)係。陳界仁也曾於1996年以電腦數(shù)位修相的方式,詮釋過這張凌遲照片(《本生圖》Genealogy of Self)。
本篇引自網(wǎng)站 : http://chenchiehjen.net/projects/post_2.html

註三 : 高達前妻,<<女人就是女人>>的女主角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na_Karina

 短評

沒有巴黎我愛你和每個人有自己的電影好看

6分鐘前
  • Yolanda
  • 推薦

伯納多·貝托魯奇意大利末代皇帝水的故事;邁克·菲吉斯英國遠離拉斯維加斯關(guān)于時間2;伊利·曼佐捷克嚴密監(jiān)視的列車一瞬間;伊斯特凡·薩伯匈牙利摩菲斯特十分鐘后;克萊爾·丹尼斯法國日煩夜煩面對南希;沃爾克·施隆多夫德國鐵皮鼓啟迪;邁克爾·雷德福英國郵差沉溺于星;讓-呂克·戈達爾法國精疲力盡在時間的黑暗之中;

11分鐘前
  • duanjf
  • 推薦

第一部:水的故事。第二部:關(guān)于時間 2 。第三部:一瞬間 。第四部:十分鐘后 。第五部:面對南茜 。第六部:啟迪  。第七部:沉溺于星 。第八部:在時間的黑暗之中

12分鐘前
  • 小小
  • 力薦

補簽。消化大提琴篇所需的腦力可能是小號篇的兩到三倍。最喜歡施隆多夫蒼蠅視點的漂浮攝影,以及戈達爾在破壞的同時重構(gòu)了影像的邏輯關(guān)系還有文本的邏輯關(guān)系。薩博完全隱遁于沖突的長鏡頭、邁克·菲吉斯的四個分屏敘事實驗性有余而敘事的完成度不足。

16分鐘前
  • 冰山的陰影
  • 推薦

Cello篇還是木有多大驚喜。有點故弄玄虛。僅有一位女導演法國滴。水的故事還不錯。有些人解讀的很深刻。但偶只看看表面。

19分鐘前
  • vivien
  • 還行

在時間的黑暗中:我要用它去結(jié)束一個人的生命,我不知道 他會喜不喜歡。你想馬上死,還是慢慢的死 。馬上。。。。媽媽 有思想的我是幸福的,幸福的思想,可是現(xiàn)在我要背離這一幸福。 有很多書還很新,你真的要放棄它們?一旦放棄,就再也回不到你手中。垃圾車是它們的歸宿。 我們一無所有,這是我們最終的結(jié)局。 有新的欲望在我心中升騰,就象初次上路卻驕傲的那匹馬。與你做對,我嘗到苦果,有所了結(jié)。 他說 黑夜 她說 黑夜 他們說 黑夜

20分鐘前
  • 4-ever
  • 還行

在永恒的時間面前,我們無法取勝,我們只有用文字和影像銘刻下時光的一點一滴,因為時間就如同奔騰的洪流不可阻擋,一切事物只要進入眼簾就被它沖走成為歷史,日晷、水鐘、沙漏、香、漏壺、蠟燭、盂漏等等只能夠?qū)r間做出表面性記錄,而時間究竟是什么?

23分鐘前
  • 冉笛
  • 還行

時光易逝,年華易老。十分鐘就把“時間”這個神奇的物件講述的讓人回味無窮,時間的真像,我們無從知曉,但我們總是樂此不彼的追問青春,感慨流年。

27分鐘前
  • 飲歌
  • 還行

混噩無所清晰中度過了人生。還是回歸永恒輪回。虛無與真實無法平衡趨向無望,那浮的在上沉淀的在下。燦若星辰的年華老去,片段的永恒性的瞬間回憶。生命并不為更加漫長。正如車站與站臺之間,詞匯與詞匯之間。我們尋找詞匯從這一領域到那一領域。進入現(xiàn)在時一切預想的都變小了正如我們的一生在時間里。

31分鐘前
  • Adiósardour
  • 力薦

年華的老去是最無言的一種悵惘。就是十分鐘讓你老一次,每次都不一樣。每個都是你,每個都不完全是你。最喜歡戈達爾

35分鐘前
  • Anday
  • 推薦

5 stars to godard who made me cry inside

38分鐘前
  • 何倩彤
  • 力薦

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水的故事》,在中國這叫南柯一夢。

42分鐘前
  • 半袖
  • 還行

喜歡貝托魯奇水的故事,生活如水的哲學意義發(fā)人深思又讓人感動;曼佐對一個男人一生的描述,讓人對生命之流逝傷感不已;施隆多夫?qū)r間存在的探討精彩之極,攝影方式也很特別;雷德福探討了未來時間,同樣滿是傷感;戈達爾最后對時間在生命處處影響的總結(jié)達成全片完滿,也讓對時間的探討達到頂峰。

43分鐘前
  • 韋恩斯坦_李
  • 力薦

《十分鐘年華老去》由英國“10分鐘,年華老去"有限公司斥資上億元人民幣拍攝,邀請了15位世界大師級導演,旨在展示當代世界電影的最高藝術(shù)水 準,15位導演各拍10分鐘,串成一部150分鐘的電影。每位導演在10分鐘內(nèi)所選擇的主題和題材不拘一格。這十五部短片分為大提琴篇和小號篇。

48分鐘前
  • stknight
  • 還行

按順序評分:三星半,四星,四星,兩星半,兩星,三星半,三星半,四星。大提琴篇在敘事方面確實弱了很多,大部分都是以獨特的鏡頭語言來表達內(nèi)心的豐富思考,麥克菲吉斯,伊利曼佐和戈達爾的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都很強,施隆多夫的荒誕和思辨結(jié)合、貝托魯奇凝練的剪接,邁克爾萊德福的太空與倫理尚可一看

53分鐘前
  • 風雨騎老師
  • 推薦

看這些導演都在關(guān)注什么

58分鐘前
  • 老阿飛—故園
  • 推薦

6/10。每個導演用十分鐘嘗試實驗性的電影語言,有一鏡到底、有實時對話、有廣角分屏技術(shù)、也有把人一生的影像疊化放映、更有對自己昔日作品的混剪,但以短片的時長所限還想表達生死時間類的命題就太倉促了,整體的每個故事要理解起來都很費勁,大量多維度的場景切換會令人頭昏腦脹,總之看得比較沉睡。

1小時前
  • 火娃
  • 還行

水的故事、關(guān)于時間2、一瞬間、十分鐘后都不錯。面對Nancy——法國人自爆其短。

1小時前
  • jagpumpkin
  • 推薦

今天看的是《ten minutes older》中“水的故事”和“關(guān)于時間2”。第一個嘛,太太太……淡如水了,也許像標題一樣,流水般的日子過去,男人又回到原點。沒有名字的主角。

1小時前
  • 大v
  • 力薦

《水的故事》8分;《關(guān)于時間2》6分;《一瞬間》5分;《十分鐘后》7分;《面對南希》3分;《啟迪》5分;《沉溺于星》7分;《在時間的黑暗之中》6分。

1小時前
  • kerrysun
  • 推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