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有志青年招人煩的原因
我認為不能因為大伙兒都說這個戲爛咱就不看它。我還認為批評某個人壞或某部戲爛都應(yīng)該盡量給出充分理由的。
看吧,大多數(shù)人都討厭夏琳和陸濤。所以我準備認真地冷靜地刨根問底兒地追本溯源地分析一下原因。
必須先表揚編劇石康一下。
他從《晃晃悠悠》開始,就一直在講怎么混——恣意妄為的混,損人不利己的混,盡可能混蛋的混,而最根本的,是毫無理想的混。在這部電視劇中,他終于給所有的男混和女混們安上了理想。這得算是進步吧,畢竟有理想總不是什么壞事。
當然了,愛情從來是每個人的理想,你說它是幻想或妄想也未嘗不可,所以先不說愛情——
陸濤的理想是完美的作品,夏琳的理想是不停地進步,楊小蕓的理想是能天天都過得很輕松開心,向南的理想是自己先過舒坦的前提下再讓自己的女人天天輕松開心,華子的理想是明天能比今天好一點點,露露的理想是安穩(wěn)。
如果我說陸濤和夏琳是其中相對來說最有志的兩坨熱血青年,應(yīng)該沒有人反對吧。而且他倆的理想也相對不庸俗,都是學設(shè)計的,不怎么考慮錢。雖然陸濤有兩個好爸爸是走運了一些,夏琳得全靠自己播種兒松土澆大糞、一滴汗摔八瓣兒澆開幸福花兒是背運了一些,但咱得說,他倆都是相對有理想的熱血藝術(shù)青年,對吧。
那我們怎么就都不跟這倆有志青年共鳴呢?是因為我們都是沒有理想的冷血頹廢青年么?當然不是啦。我覺得編劇石康應(yīng)該承擔這個責任。
據(jù)石康以往作品來看,他是非常樂于描寫楊小蕓和向南這類人的,他總渲染這類人的可愛和小聰明,以掩飾他們的自私、庸俗和愚蠢。也就是說,他喜歡這類人,甚至他自己就是這類人,所以他活靈活現(xiàn)地制造出了活蹦亂跳的向南和楊小蕓,水到渠成,輕車熟路。
但他和夏琳們、陸濤們不怎么熟——他也許曾屢次目睹這些人樹立一個理想,然后為理想制定按部就班的計劃,再然后為理想照不進現(xiàn)實而苦大仇深,再再然后理想實現(xiàn)了雖未必狂喜卻也倍感欣慰感慨萬千……但這個過程他不曾體驗。很多人說他的每部小說都是寫自己,如果真是這樣,我們甚至可以說,他根本不屑于體驗這個過程。
相對于有志青年,石康更欣賞聰明青年。聰明的青年不需要這個迂回的過程,僅僅是在混的過程中隨便抖抖機靈,就起碼能在人堆兒里整個中等偏上的位置了。而有志青年在石康看來,因為努力而顯得那么不飄逸,不超脫,不自如,不牛逼,遠達不到無欲則剛的境界。
但是,他還必須言不由衷地,像便秘一樣地硬擠出一些欣賞、重視及贊美給咱們的男一號陸濤和女一號夏琳。
于是,我們就只能看到兩個假積極,假模假式,僵硬做作,不合邏輯,莫名其妙,臭不可聞的有志青年。
當然,我們還特別特別的不能強迫自己對東北小伙兒佟大為及上海姑娘馬伊琍假裝出來的生硬京范兒視而不見。
其他:
華子算是混子里比較積極的那種,石康一貫認同所有混子。所以華子也被塑造得比較生動活潑,招人待見。但華子不夠聰明,在石康的作品里,不夠聰明的人都是倒霉蛋,于是華子就成了一個生動活潑招人待見的坎坷倒霉蛋。
露露是最乏味的一個。我們都看到石康在《北京姑娘》里是怎樣綿里藏針地擠兌外地姑娘的,估計是考慮到很多混北京的外地姑娘也會看這部戲,所以他強忍刻薄,給了露露一個親情的借口,沒把她寫成心懷鬼胎滿身銅臭的惡毒物質(zhì)女,露露真該慶幸啊。
至于米萊和瑤瑤,石康賦予她們的理想僅僅是愛情,同時還讓她們很有錢。對此我同意大伙的意見——純屬男性渴望不勞而物質(zhì)精神雙豐收的意淫。有點兒無恥,并十分無聊。
2 ) 愛如米萊
對米萊的心疼是近乎于對自己的心疼的,起初不懂為什么她可以不顧一切的去對陸濤好去為他的夢想買單,難道真是因為從小到大她都要什么有什么卻偏偏得不到陸濤,陸濤真是她心口的朱砂痣床前的明月光?后來,看見她枕著陸濤哭著唱那首《為愛癡狂》,反復聽著那熟悉的“想要問問你不敢,像你說過的那樣的愛我,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我這樣為愛癡狂”,才開始懂得米萊對陸濤深沉而絕望的愛。
開始懂了有時候愛而不得并不是淚光盈盈的說一句“那有什么辦法”那樣纏綿唯美的,那是一種痛,從心底里涌出來的痛,,沿著血脈靜靜流淌,在身體的每一處彌漫,從額頭到腳底,從肺腑到皮膚,都是傷,都是殤。天明明是藍的,可是你眼里只有灰蒙蒙的一片,食物明明是好味的,咽在嘴里卻如同嚼蠟??此坪鸵酝]有大的不同的世界終歸是不一樣了,深愛的人不見了,天就塌了,光明就謝了,生活的意義也不在了。“如果你還在這個世界存在著,那么這個世界無論什么樣,對我都有是有意義的.但是如果你不在了,無論這個世界有多么好,他在我眼里也只是一片荒漠。而我就像是一個狐魂野鬼?!边@樣的話,米萊說出來一點都不酸一點都不矯情,就是她自己的真實寫照。
所以懂得,看到后來,米萊和陸濤去舊地重游,在冰淇淋店里,米萊說,“我再也沒有吃過冰淇淋了”,聽到她唱《左邊》,聽到那些“你總是用右手牽著我,但是心卻跳動在左邊,你和我之間的遙遠,永遠隔著親切,愛少的可憐……”,心酸到痛,為什么呢,為什么呢。為什么陸濤就要愛夏琳呢?為什么呢?想不通…
后來就很討厭陸濤了,這樣任性妄為的男人,是配不起米萊的癡情的,他就該和他的自私鬼夏琳去廝守,去內(nèi)疚,編劇最后讓米萊放開實在是一處敗筆(在我心里),米萊這樣的愛情,是不可以忘記的不可以完結(jié)的不可以釋然的,它就是一場一意孤行的奔赴,開始了就不會有停止,一直一直直到生命的盡頭。
……
是不是我太偏激了呢?情至米萊處,已經(jīng)不能簡單說讓她和陸濤在一起就完美的了,米萊成就了屬于她自己的神圣愛情,與陸濤無關(guān)。那是她為自己搭建的世界,她在里邊哭,她在里邊笑,都是她自己的華麗畫面,都是她自己的絕美風景。
3 ) 精明、聰明、智慧 —— 女人三說
忘了誰說了,女人有三重,精明的、聰明的和智慧的(其實就是我說的)。
有人說米萊才是最精明的,這句評價讓我無法想象這個評論者的角度,也許她也是個精明的女子?
精明這個詞...我想過用在楊曉蕓她媽身上,想過用在楊曉蕓身上,想過用在徐志森身上,唯獨沒想過的就是用在除了楊曉蕓以外的這一群年輕人身上,任何人,尤其是米萊,也包括露露。
很多人說露露賤,太精明,太世俗。我卻覺得露露是里面最可憐也最善良的女孩子。
露露窮,沒文化,在只認羅衫不認人的諾大的北京城,她的恐懼感又有多少人能體會?生活逼著她像攀巖一樣一步步往上爬,只能盡快,并且緊緊握住那個能把她送上頂峰的巖點。
露露精明嗎?其實不精明。精明是占盡便宜,更是不讓自己吃虧。而她只是為了兌現(xiàn)父親臨終前的遺愿。實現(xiàn)這個愿望的途徑有兩條,靠男人或者靠自己??磕腥耍池摿R名,靠自己,只要她肯墮落,很快就可以賺夠本然后找個小城市和家人團聚。在北京,在演藝圈和夜總會,比她家境好的女孩子,一巴掌都能拍死好幾個,而她卻寧愿選擇當個洗頭房的老板娘,選擇了自己布置的溫馨的小倉庫。她需要的只是一個能夠給她一個居所一個身份的男人,她愿意為這個男人付出,或者說回報這個男人。所以她會幫華子省錢,也會記得幫豬頭帶洗漱用品。骨子里,她就是個傳統(tǒng)而普通的女人,相夫教子,柴米油鹽,用她的節(jié)儉和小聰明把一個小家用更少的錢打點得更加溫馨。她付出的是真真實實的青春和感情。
露露對兩個男人都很好,照顧生活起居,無微不至。那是她獲得安心的一種方式,因為她知道她的動機在他們看來也許不那么純,她怕他們會覺得她為了讓家人進城,或者覺得她為達目的不惜人盡可夫。但是至少她付出的時候是認真的也是真誠的,沒有想過要欺騙什么或者隱瞞什么。她選擇的時候也是果斷的,不拖泥帶水的。相對陸濤的曖昧不清和不知所謂,露露比他強太多了。
露露是個聰明的女孩子,這個不假。也許她就是希望工程希望救助的那個群體。如果生在富豪之家,她也許不比米萊林珊差。然而眼界局限了她的世界,所以她只能是一個有點小聰明,務(wù)實,同時免不了小市民氣的鄉(xiāng)下姑娘。也正因為她聰明,所以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更會懂得察言觀色,并且使用些女人的手段。
華子不愿意接她母親來北京,她不用華子清清楚楚地說出來,就明白了。華子從骨子里對她的看不起和施舍,她也清清楚楚地體會到了。只是這一切她都吞進了肚子里,沒有再向華子糾纏。(一次是在陸濤的別墅拿走了多余的地毯墊子之類的時候,一次是她去找華子而華子不待見她的時候,還有就是豬頭說露露漂亮華子不屑的時候??梢钥闯鰜?,華子對露露并非絕對的滿意,但他選擇露露的原因卻是因為他對自己不滿意)
露露和華子更像是一個銷售人員和客戶。銷售人員向客戶提供承諾展示產(chǎn)品,同時期望獲得客戶的認同并簽訂合同,最后也保證會認真的履行合約的內(nèi)容。他們談不上什么感情,更像一種經(jīng)營。但最后當華子還在猶豫合同條款的時候,這個項目被豬頭簽走了。露露,怎么說呢,克盡職守吧算是。她也是這部戲的年輕人里唯一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人。
而我喜歡露露則是因為她的坦率,盡管華子說她“張嘴就來”滿嘴謊話,但露露最好的一點就是她清楚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是真心的還是撒謊的。不像陸濤,口口聲聲說為夏琳好愛夏琳,事實上卻是自欺欺人。露露在被小海甩了的時候也好,失業(yè)了也好,甚至愛上了豬頭的時候,她都沒有自欺欺人。她撒謊撒得讓華子一看就看出來了,這說明她壓根不是為了欺騙,而是為了逃避。我們在面對不能解決不敢面對的事情的時候會選擇逃避,逃避的理由就是借口,借口就是撒謊。
在這個世界上,太多的人喜歡把100塊錢的仿貨說成1000+的真貨,而露露卻沒有。她承認自己除了花錢的什么都沒學會,承認她眼前的華子是“對露露好的華子”,她會對華子好也就是因為華子對她好。這一點上她反而坦誠的超過了楊曉蕓好多倍。
也許就是因為大家都不愛聽真話,不愛聽實話,所以大家覺得她俗,她賤。就像所有的老板都喜歡聽應(yīng)聘者說“貴公司能幫我實現(xiàn)我的理想”而不喜歡聽他們說“貴公司能給我合適的薪水”一樣。人總是喜歡給自己找個聽起來不那么俗的理由,這就是最大的俗套!
要說到精明,楊曉蕓算一個。她是從來不肯吃虧的。即便不像她母親一樣只要是便宜都要占,但也絕不會放過一切可以占便宜的機會,買房子的那段瞎話逗得徐志森哈哈大笑,買布料的討價還價駕輕就熟。只是她的精明在于適當?shù)目鋸埡碗[瞞,而她母親的則是損人利己。從幫陸濤裝修后米萊的評價就能看出來,楊在做服飾、家裝上的眼光是她精明的基礎(chǔ),她可以用3萬塊裝修出10萬的效果,這樣的精明無可厚非。但從另一面看,和露露一樣,她的眼界局限了她的思維。因為30萬塊還是只能裝修出10萬的效果。這樣的小女人,真的是滿地都是,一抓一大把。她們什么都平平,身邊卻有出色的女友。她們見過奢侈,見過高貴,卻永遠無法親身體驗,更無從獲得。當她從仰視的神往中回過神來的時候,便對自己的世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不滿。
楊這種小女人,重感情,重視家庭,容易羨慕,容易嫉妒,容易隨風倒,也容易感動,容易沖動,容易較真。這種人真實,可愛,也脆弱,有時讓人厭煩,卻欲罷不能。她們不夠大氣,相對應(yīng)的,大多數(shù)的男人也不懂得欣賞或善待大氣的女孩子,所以她們的存在正好應(yīng)了市場的需求。
接下來說聰明。這部片子里的女孩子都很聰明。夏琳聰明,她的聰明不在于天資過人,而在于她夠清醒。別人都說她驕傲,但在我看來是一種警惕,警惕的清醒著,努力著,并且總能恰到好處的把握住自己,不為物喜不為己悲,直到遇到陸濤。
同時她也懂得人情世故,懂得怎樣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并且恰到好處的踩一腳剎車。夜總會挑明和陸濤關(guān)系那場戲讓人看到一個心智冷靜成熟的大姐姐和一個頭昏腦漲的小弟弟。大姐姐帶著些許挑釁地出場,她的鎮(zhèn)靜和不卑不亢讓徐志森注意到了兒子身邊的這個女人,并感覺到,這是個人物。
她在一開始還能保持冷靜,冷靜的看自己,冷靜的看陸濤。當她發(fā)現(xiàn)陸濤被徐志森徹底的影響了之后,想讓自己去看看傳說中的徐到底是什么人物,同時挑戰(zhàn)一下這對父子的神經(jīng)。
結(jié)果是陸濤被她的挑釁急得跳腳,也正是這一幕,讓老徐對她欣賞的同時產(chǎn)生戒備。
夏的聰明就在于她對于這個社會,對世俗的了解和掌握。她有那個自信,只要她愿意,完全能夠游刃于這個紛亂的世界,但是為了陸濤,她恪守著自己給自己立下的規(guī)矩,小心翼翼的保護陸濤的情緒。夏琳很冷,很清淡。(需要指出的是,我說的是夏琳而不是馬小姐)她的內(nèi)心其實也是狂熱的,但是家庭的原因需要她保持清醒。這一點有點像露露。不同的是她的家在北京,她的親人不是她的負擔,頂多是她奮斗的原動力。所以她不需要像露露一樣卑微。但她的冷眼旁觀和置身事外的氣息卻恰恰是她骨子里的自卑所造成的。
她也曾羨慕米萊,家庭美滿而溫馨,男友帥氣而聰明,但更讓她羨慕的,也許卻是因為米萊遇到了一個讓她付出一切都不會后悔的能引爆她內(nèi)心無限激情和瘋狂的男子。從夏琳回憶她父母離異的原因——父親因為買不起她想要的玩具而去偷,以致被暴打——那一段的時候,可以感覺到,她心里的矛盾。
她的理智告訴自己,母親當初選擇離開父親是明智的,但另一方面她看到了父愛的力量——讓一個懦弱的男人作出那樣沖動的舉動。所以她一直都對她的父親和父親當年的舉動懷著很復雜的情感。
我想她的內(nèi)心一直是充滿矛盾的。一方面告誡自己要理智必須理智,因為母親的言傳身教也因為自己的家庭狀況。另一方面她也渴望激情,渴望為愛瘋狂一次,因為父親的那一幕在她的童年記憶里是那么濃重的一筆,揮之不去,只是這種渴望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直未被開啟,直到陸濤那20個電話號碼中有一個被接通了,魔盒上的鎖自然地開啟了。
而真正打開魔盒的則是米萊的電話。這個電話徹底撕破了那層窗戶紙。與其三個人尷尬的維持著有名無實的“現(xiàn)狀”,不如痛痛快快地豁出去一次。
夏琳在丟下手機的那瞬間,讓我感到一個巨大的震撼。盡管我不贊成,但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更何況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的確都是認真的。
而米萊也是聰明的,不同的是她的聰明很凌亂。她不會像夏琳一樣聰明的把握住自己,也不會像楊曉蕓一樣精明的不讓自己吃虧。她擁有的是很多從小無憂無慮的小姑娘都會有的小聰明,那些小聰明仿佛沙灘上閃爍的貝殼,使得沙灘顯得生動迷人,充滿生機。和她在一起的感覺也仿佛在沙灘曬日光浴一般,神清氣爽,充滿歡樂。
米萊是個懂得怎樣讓別人愉快的女孩子,但卻總是把握不住自己的方向,這使得她的聰明也變得沒有方向。她的快樂來自于讓別人快樂。當她遇到陸濤,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陸濤之上開始,就注定了總有一天她會不快樂,那就是陸濤離開她的時候。
她不懂得如何把握自己,更無從談起如何駕馭男人,她的聰明都用來取悅陸濤了,她只能一如既往地用早已習慣了的唯一的方式去讓自己開心,那就是讓陸濤開心。
于是她說,你花我錢是應(yīng)該的,離開我是不應(yīng)該的。所以她說,你讓我對你好我就高興,不讓我對你好我就不高興。所以她才會說,“其實那才是我的幸福。”
她從出生開始,一切都是注定的。除了如何做一個乖乖女,其他的幾乎不用她操心。她從不知道為自己尋找一個目標,然后為之努力。除了愛情,她幾乎沒有得不到的東西。于是愛情,陸濤的愛情成了她唯一一個自己選擇的目標和方向。她堅持并出人意料的執(zhí)著于這個唯一的目標。
這一點看來,米萊比夏琳更可憐。夏琳和遙遙相似,她們有機會看到自己全部的人生,并且自己選擇分配的比例,在失去一樣的時候,還有另一個事情可以讓自己為之努力和堅持,而米萊卻沒有。
米萊和夏琳一樣,在愛人面前都喜歡付出。米萊喜歡看對方接受,在她看來這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是對自己付出的最好回報。她愛的,是一個人的圓滿。(我要為你做做飯,我要為你洗洗碗,然后滿懷期望看你都吃完。我的用心要不露痕跡,還要討你歡心,如果難吃請你假裝滿足。)夏琳則希望一起建設(shè),她不喜歡施舍和接受施舍,只是想找個旗鼓相當?shù)膶κ郑餐M退。(你為我把飯燒,我為你打掃)對于感情,陸濤和米萊是一國的。他們喜歡付出,然后看到對方接受,然后感到滿足。
米萊從國外回來的時候,拖拖拉拉不肯回家的那一段,讓我覺得特別討厭。但是漸漸的,釋然了也理解了,最重要的是這個米萊是真的太沒心眼了。雖然她經(jīng)常說夏琳怎么怎么,但她最恨自己的估計也就是為什么自己恨不起來這兩個傷害自己的人吧。
我只能把她當成一個鉆牛角尖的刁蠻小丫頭來看待。看她逼著自己長大,逼著自己放下,逼著自己學會夏琳身上的那些世故老練,卻不知道其實夏琳羨慕的正是她可以沒心沒肺。越來越恨不起來,越來越心疼她。
還是那句老話,女人何苦為難女人。每個人心底都有一段悲傷,想掩藏,卻欲蓋彌彰。
我們無法把自己代入任何一個角色,也不應(yīng)該以角色決定自己的立場,更不能以自己的立場來看待一個角色。隨著劇情的漸漸發(fā)展,一個小聰明多多,調(diào)皮仗義、刀子嘴豆腐心的米萊已經(jīng)深深的嵌進我的心里。不得不說,珞丹的表演讓這個原本并不討好的小女孩的癡情變得可愛,透著傻氣。她說每句話的語氣都讓我喜歡得不得了。故作輕松的笑罵,把眼淚忍到轉(zhuǎn)身后才落下。
她是個成熟的姑娘,這句我曾經(jīng)認為老徐最不靠譜的評價,回頭看卻讓我對米萊的心疼有增無減。她是個懂事的姑娘。她從小懂得讓家人滿意,讓叔叔阿姨們滿意,讓老師滿意,讓同學滿意,讓陸濤的哥們滿意,甚至連陸濤都挑不出她的毛病。但是她卻得不到陸濤,得不到她想要的愛情,她對自己不滿意。她更無法理解,為什么別人感到滿意了就會喜歡她疼愛她,卻唯獨陸濤不,陸濤要離開她。她更不明白,那個那么好那么鐵的夏琳是拽走陸濤的人。她越來越懷疑自己。
米萊的成熟,在很多時候她表現(xiàn)地落落大方,也有魄力有能力,她工作能力出色,聰明有頭腦。她所做的一切為了證明自己很成熟。是的,經(jīng)過這次失戀,加上她從小到大看到父輩們的經(jīng)驗,她在心智上已經(jīng)很成熟了。如果陸濤愿意,她可以拋棄那些成熟,一直幼稚下去。但是陸濤不玩了,她不得不讓自己面對現(xiàn)實,成熟起來。唯獨愛情,在愛情上誰都沒有給她成長的經(jīng)驗,于是愛情變成了唯一沒有隨米萊的成熟而成熟的部分,也成為了米萊最大的傷痛。其他方面的成熟,更加烘托了她在感情上的脆弱和青澀。
最后說個智慧。其實真正有智慧的是陸濤的母親。但是對于上一代人,我們有太多得不知道,所以不評價了。但是我喜歡她那種淡淡的卻堅定的態(tài)度,喜歡她坦然的目光。也許她屈服給了命運屈服給了時間,但她獲得了幸福。
在這群年輕人里,算得上大智若愚的應(yīng)該是遙遙和小靈仙兒。除了最喜歡米萊那些沒心沒肺的話和故作瀟灑的語氣以外,最喜歡的應(yīng)該就是這個聰慧的小靈仙兒了。很奇怪的是,她倆都有留學背景——不受陸濤打擾的那種。
小靈仙清楚自己是誰,要什么。她喜歡跟著父親滿中國的跑,也喜歡自己一個人滿世界的游玩。她喜歡陸濤,但不會讓自己狂熱,她喜歡露露的弟弟,但她知道她只是出于好奇和關(guān)心。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讓她著迷的新鮮玩藝,她走過太多路,看到過太多,但她始終記得自己是誰,要回到哪里。她有她父親做生意的謹慎吧,也許。或者陸濤并沒有像對待米萊一樣,給她希望和美好回憶,然后再甩手走人。只能說這個丫頭運氣好,所以她能收放自如,同時也體驗到了不同的人間風情。
而遙遙呢。雖然對她著墨不多,女演員看上去有些些傻,但是看得出來,她能擁有今天的這一切并非如她自己所描述的一帆風順,只是她不想贅述過去的一切,那沒有意義。也許她也是經(jīng)歷過傷害后才長大成熟的。當她到了自己這個位置的時候,理智占據(jù)了大多數(shù)。她適時選擇了停止游戲。雖然感情是真的,但她明白不要強求,也不要挽留,更不要留住一個揪不得的尾巴,讓彼此心里都留下一個危險的導火索。
一開始只是覺得她大方,覺得這樣的女人其實挺吃虧的。直到向南在登記處門口松開了她的手,她怔怔的站在那里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這個女人的容忍。她有點太矜持,但她又不得不那么矜持。在感情上她幾乎不設(shè)防的接受了向南并且很主動的邀請他參與自己的生活,但是在面對另一個女人的時候,她卻無法拉下臉來。
說實話向南配不上她。無論多優(yōu)秀的女人,總還是需要一個能包容自己的男人的。向南容易滿足,不求上進,他對遙遙的愛和迷戀是因為楊曉蕓的咄咄逼人讓他喘不過氣來,而遙遙對他沒有要求,這讓他覺得輕松,也讓他好奇感到神秘而特別。然而當他在登記處門口做出了第一次的選擇后,他內(nèi)心的指向已經(jīng)非常明確了,遙遙也就真的沒有必要再攪這趟渾水了。即便挽回來了又如何?楊曉蕓真的能因為向南又選擇了遙遙而放過向南嗎?久而久之依然是不快樂的。兩個女人的拉鋸,到最后是三敗俱傷。
她選擇了放開向南,也讓自己的感情得到最后一次的宣泄。她說的正室范是說給自己聽的,這句話讓我覺得任何一個女人在面對自己感情的時候都是脆的,都是需要借口才能讓自己舒服的。
她尊重向南的選擇不讓他為難,雖然眼前大家心痛了,但好過這樣糾纏著折磨著。那個哨子是她收到的最浪漫的禮物,但她依然選擇了最終放開它。人都留不住了,多留一個哨子,又有什么意義呢?無非是觸景傷情的借口罷了。因為她不是米萊,不會死死抓住那些抓不住的東西的尾巴,讓自己繼續(xù)活在夢里,所以她選擇了全部忘記。有舍才會有得。遙遙年紀輕輕就擁有了那么多,也許她也經(jīng)歷過了一些事情了。
4 ) 只有奮斗,才會有所作為
主人公為一個奮發(fā)有為的年輕人。
他有兩個父親,于是他發(fā)現(xiàn)兩條生活道路。他有兩個戀人,于是他擁有兩種情感。他有一種理想,卻導致另一種現(xiàn)實。他有一種最可貴的精神,那就是不停地奮斗。
很能體現(xiàn)當代城市主題,當代人面對的生活、愛情、事業(yè)等問題的態(tài)度,具體到每一個人物。精神層面是積極向上,堅持自我,頑強不屈。
人對完美的追求,以及在追求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惑和窘境。我在這個故事里,讓生活總給他們送去叫他們感到“意外的禮物”,也就是叫他們哭笑不得的禮物,那是他們只能接受的“現(xiàn)實”。
兩個姑娘間的友誼、嫉妒、理解,其中的一個女人頑強奮斗,只為了贏得另一個女人的尊重。男人間的競爭。男人對女人以及女人對男人的所謂的“雙重需要”。
5 ) 陸濤愛夏琳不愛米萊,因為他不是徐濤。
伍寶笙。|| 不害怕不悲傷。 你不尊重別人起碼要尊重自己,盜用還這么明目張膽
校內(nèi)網(wǎng)的徐墨菲同學請你尊重他人勞動成果,不要隨意改動轉(zhuǎn)載他人文字。
版權(quán)所有,摘錄轉(zhuǎn)載請問詢,謝謝觀賞。
本文章只在豆瓣及授權(quán)校內(nèi)發(fā)表,其余地方皆為他人副本,請自重。
《天生購物狂》里面何窮富有兩個爸爸,一個窮爸爸一個富爸爸。
一個花錢如流水,一個摳門到極致。
在飯桌上,人人自我剖析自己的都市壓力病,窮富的爸爸說,
窮富像他兩個爸爸,有愛花錢又很摳。
陸濤骨子里是徐志森的不服輸,功力,卻從小耳濡目染陸亞迅的大隱于市。
是,他曾蔑視陸亞迅,他曾對這個明知道不是自己的孩子也撫養(yǎng)二十多年,并且沒有自己的子嗣的男人沒有絲毫的尊重。
但是在故事的最后,他叫陸亞迅爸,并且他說他會一直這樣叫。
他,只叫徐志森老徐。
如果徐志森早出現(xiàn)一點,也許陸濤就不會愛上夏琳,骨子里陸濤在米萊面前是自卑的,他不了解米萊,他覺得富家女就活該被他們坑騙,他也不愛米萊,因為他們不在一個世界。
白天和黑夜,只交疊沒交換,無法想象對方的世界。
楊曉云和向南租房子的時候,說起倆人小時候都有過的四合院生活,說槐樹和棗樹。可是陸濤和米萊,從來就不可能有共同的相似經(jīng)歷。
在陸濤越來越像徐濤的時候,夏琳開始茫然失措了,她發(fā)現(xiàn)這個男人對她說,買車別忘了駕駛本寫你的名字,她憤怒了,因為他變得和那些夜總會的男人再也沒有什么不同,她發(fā)現(xiàn)他慢慢地遠離了他們的世界,不再是一起的時候相互抱怨工作不順心,而是他功成名就,而我只是個一無所成的業(yè)務(wù)員,他買了獨棟別墅,我卻還一無所有。
這樣的感覺,何曾不是陸濤有過的,米萊可以一下子花掉一個大學男生一個月的生活費,可以開跑車上學,可以一下子玩一樣的租下一套房子,這對于陸濤,太陌生。
米萊開A3,陸濤開A4,那個時候他們開始可以舉案齊眉。
然而,人的性格一般取決于基因,另一半是最初的記憶。
心理老師告訴我,一歲看大,三歲看老。
后來我終于明白,基因來自上一輩的閱歷生活組合,最初的記憶便是他們奮斗來的環(huán)境。
鳥類是有印隨的,他出生的第一眼看到誰,就把誰當做媽媽。
陸濤越來越像徐濤,但是他始終還是陸濤。
他不是生意人,他像陸亞迅多過徐志森,徐志森是商人,陸亞迅只是做自己的本職工作,建筑。
陸濤只是想做建筑,只是他更希望距離成功近一些。
最終陸濤還是陸濤,他選的不是靈仙兒,也不是米萊,因為他本質(zhì)上不是有錢人,他又一無所有了。
他永遠不是徐志森希望的徐濤,盡管曾經(jīng)多相似。
奮斗講的是許多人,看似一樣,實際上他們不在同一平面上,好似華子和露露,華子不了解露露,是因為他生下來就是北京人,不了解北漂的孤苦和沒有安全感,但是豬頭懂。
記得夏琳第一次到夢幻烏托邦的時候,露露的話說,現(xiàn)在海歸也找不到工作。
她羨慕夏琳,就好像夏琳也曾經(jīng)卑微的羨慕過米萊。
楊曉云也學夏琳獨立,各自打掉孩子離開男人,她們對著燈火絢爛的北京發(fā)出兩個女人的呼喊,可是沒有多久,他們都妥協(xié)于生活。
楊曉蕓沒找到比向南更合適的,夏琳的倔強的媽媽開始勸她不要太執(zhí)著,最后她媽媽也還是和爸爸復婚,不做一個獨身女人。
又是一個兩個女人臥談的深夜,夏琳說,別忘了你就是因為什么都想要才落到今天的下場的,楊曉云反詰道,不然我就更慘!
鏡頭切換,夏琳在郊外和陸濤牽手纏綿,不再執(zhí)意之前的倔強。
女人不能靠男人,卻也不能完全孤立。
男人不能靠別人,卻也需要別人拉一把。
曾經(jīng)有一組圖片,講的是許多人看似在同一平面,實際上那只是視覺而已,現(xiàn)實是他們在不同的平面,有些對某些人輕而易舉的事情另一些卻覺得遙不可及。
就好像看似大家都一樣的奮斗中的各人,向南華子楊曉云最相近,米萊小靈仙兒都是富家女,夏琳和陸濤都出身窮家小戶,卻一樣壯志昂揚。露露和豬頭都是北漂。
對米萊來說輕而易舉的事情,也許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觸及。
門當戶對四個字很老,卻真的有道理。
有四個字對于婚姻來說最重要,那就是求同存異。
愛你等于愛自己,因為我們很相似
被你和我迥然不同的生活所吸引,只是一時而已,人永遠不可能愛別人超過自己。
比如遙遙和向南,終究是兩個世界的人。
故事的最初,陸濤的媽媽在茶室約陸濤見面。
陸濤第一句話是什么?你怎么選了這么個地方啊,這地兒還不如麥當勞呢
幾十塊錢的茶我都喝了,我還有什么不敢?。?br>
沒有多久,他和徐志森接觸久了,他有了兩千萬的時候,買東西付錢不眨眼不要找零。
他已經(jīng)變了。
徐志森分析陸濤身邊的女人的時候,他說靈珊和米萊都很好,夏琳卻讓你無法剎車。
這就是徐式看法,和陸濤有本質(zhì)的不同。
因為陸濤不是富人出身,他不了解那些遙遠的富家女生活和內(nèi)心。
他了解夏琳,因為他們生長環(huán)境很相似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因為陸濤生在陸家,所以他愛的是相似的夏琳。
陸濤愛的是夏琳而不是米萊,因為他不是徐濤。
就算他曾經(jīng)向徐志森靠攏,就算他曾經(jīng)和夏琳分開。
最后他叫陸亞迅爸,娶了夏琳。
向南的閃婚在于他以為娶了媳婦兒,一切就不同了,就會都由一個全新開始。
就好像開學的小學生,準備好嶄新文具,以為生活從此可以不同。
就好像千禧年,只不過也是個尋常的日子,卻被太多人賦予太多的期許。
向南總覺得結(jié)婚之后一切就都會好了,好似所有的材料都準備好,做出來的飯就一定好吃。
實際上他卻不努力,真正在為整個家努力的是楊曉蕓不是向南。
整個片子最喜歡楊曉蕓的媽媽,蘇小明扮演,她表面市儈,第一次看我不喜歡她,然而她很務(wù)實,她賺了錢都是為這個家,曉云的奶奶只是她婆婆,她卻計劃為她買一個助聽器。
因為她的市儈,她用舊房換了一套128平米的新房子
而夏琳倔強的媽媽又為夏琳爭取到了什么呢?最后她一樣勸夏琳女人不能太倔強,還是要找個依靠,而她自己還是選擇與那個曾經(jīng)蔑視的男人復婚了。
孫燕姿有首歌叫做同類,也許異類可以有瞬間的相互吸引,但能夠相守的還是同類。
愛你等于愛自己,性相近,習相遠。
心理學老師說,青梅竹馬的感情離婚率與一見鐘情一樣高達1/5,媒妁之言最靠譜。
有個福建的同學父母結(jié)婚當晚是第一次見面,卻也過來了二十年,育有四個子女。
她的幸福溢于言表。
記得豬頭和露露誰都不明白烏托邦的含義,這就是他們的共通之處。
心碎烏托邦里,向南華子靈珊陸濤米萊都住在等分的空間里,擁有一樣大的空間,這確實是烏托邦。這樣的烏托邦終有一天在大家生活都歸入正軌之后解散了,華子買了160的大房子,向南和楊曉蕓仍然在青年家園,陸濤去了法國。
太平天國的口號是什么來著?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均田,但是最后太平天國只是一種幻滅的理想主義。
我們曾經(jīng)都像是烏托邦里平等的個體,在不同的環(huán)境和基因作用下有了不同的人生。
同人不同命,有人開奧拓,有人開奧迪,有人住house,有人無家可歸。
這就是人進步的動力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識何必曾相逢。
高山流水遇知音
曲高和寡
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我們都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在尋找自己的同類,找到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孤獨的,不是怪物,不是一個人在奮斗。
這就是夏琳之余陸濤無法取代的意義。
在他越來越徐濤的過程中,徐濤和陸濤始終在斗爭,夏琳就是陸濤的本來狀態(tài)。
他看到夏琳就會安心,知道自己還是陸濤。
當夏琳不在了,他為什么會茫然,因為他找不到自己了。
陸濤和徐濤勢均力敵,讓他迷茫。
記得向南最后說什么?楊曉蕓你老想跟夏琳學,其實你和夏琳不一樣!
是,她們不一樣,就好像楊曉蕓的媽媽和夏琳的媽媽不一樣。
夏琳的媽媽倔強獨身沒有錢,楊曉蕓的媽媽很會賺錢。
而米萊她是富家女,記得徐志森的那些生意伙伴甚至是陸亞迅帶著陸濤去找的老朱說什么?
我的兒子要是能有你兒子一半的出息就好了。
大家都在培養(yǎng)同類,找尋同類,結(jié)婚是尋找同類,醞釀同類的過程。
位高權(quán)重的人們的孩子是米萊的同類,可惜她都不喜歡。
每個人都像秦始皇想要多活幾千年,做不到于是就想把自己的生命和精神延續(xù)。
這部片子,我最喜歡楊曉蕓的媽媽,何翠鳳,還有陸亞迅。
還有靈珊,她還小,成人世界背后的總有殘缺還沒有向她展開。
她就像是曾經(jīng)受傷之前的米萊,愛一個人就用自己的方式對她好。
她卻不要求任何,對露露的弟弟好,自己回臺灣,只留下一個美好的笑容。
不然呢?她一個富家女可以和露露弟弟這樣的農(nóng)家小子在一起嗎?
說什么呢?我爸爸問我買奧迪還是奔馳,別墅買在北京還是上海,過幾天有個珠寶展你陪我去看吧。
陸亞迅是真正的無愧于心,他活著每一天都是靠自己,不忿自己的不得志。
于是他是真正的強者,他不需要誰來延續(xù)自己的生命。
他可以不要自己的孩子,對陸濤視如己出。
陸濤和夏琳愛的是自己,因為他們在對方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夏琳曾經(jīng)甘愿卑微愛著陸濤,讓他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陸濤成功了,她就覺得自己也成功了。
只是后來成功的陸濤變得徐濤,不再夏琳。
而陸濤所奮斗的是為自己也是為夏琳,因為他們本來就有相似的目標。
這部片子最大的loser是徐志森,他處心積慮的成功,卻在最后悔恨萬分,他終于知道自己所親手放棄的是他最想得到的,愛,包括愛情和親情。
他獨自奮斗了幾十年,很想為自己找回一個同類,把陸濤變成徐濤。
只是他終究失敗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養(yǎng)不教,父之過。
陸亞迅和徐志森終究還是陸亞迅贏了。
若是有續(xù)集,就拍拍陸濤們?nèi)绾闻囵B(yǎng)出新的00后,陸亞迅和徐志森以及何翠鳳何嘗不是曾經(jīng)的陸濤夏琳楊曉蕓呢?
成長的故事總是相似的,無論古今中外。因為人類都一樣。
華子的父母很知足常樂,知道他要錢租房什么都沒說給他錢,所以華子也很知足常樂。
向南的媽媽知道向南閃婚的時候哭著說了什么呢?你這孩子,以后你在外面誰給你做飯誰給你洗衣服?向南像他媽媽吧?一樣的對楊曉蕓說過類似的話。
夏琳的媽媽倔強的離開她爸爸最后又復婚,夏琳走的也是一樣的路。
楊曉蕓的媽媽務(wù)實卻最明白一切,楊曉蕓和華子差點出事之后對著鏡子說,楊曉蕓你要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沒有人會可憐你,你只會更可憐!
她真像她媽媽,什么都明白,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好似賺陸濤的錢是一回事,但是把陸濤的找零堅持塞給他。
米粒熊同志和徐志森相比多么不像個專業(yè)的生意人,他是廚師出身,呵呵,米萊隨他,斗不過徐志森這樣的在商言商。
米萊的爸爸可以把生意交付給米萊,為了她的一個愛情幻想損失幾億。
露露其實沒那么可恨,她其實最不貪心,她在禱告的時候說,我還愛著華子,但是我明白我不能太貪心,我不能什么都要。
她那農(nóng)民爸爸的臨終遺愿和米粒熊以及徐志森說的話竟然一摸一樣。
最重要的是,一家人永遠在一起。
我就說雖然學歷門第生長環(huán)境讓人有很大的差異,但是人性使然,最本質(zhì)的最重要的還是一樣。
一家人永遠在一起是為什么呢?
為了不孤獨的奮斗,為了同類。
陸陸續(xù)續(xù)加了這么多話上去,最后總結(jié)我想說什么呢?
奮斗讓我知道最大的道理,人和人是不同的,別人一天花一萬,你盲目跟風,卻忽略了人家一天賺十萬而你一天賺一百。
不要幫別人實現(xiàn)夢想,別人始終是別人,父子也好,夫妻也罷,朋友更如此。
徐志森幫陸濤實現(xiàn)夢想,米萊也幫陸濤但是不是自己奮斗來的永遠不知道珍惜。
陸濤幫夏琳實現(xiàn)夢想,夏琳只覺得人格受到侮辱,真正愛一個人就要尊重她希望的方式。
金錢很重要,朋友更重要,但是自己最重要。
不要為了金錢失去朋友,不要為了朋友愛人失去自我。
有個富爸爸很沾光,嫁給有錢人很風光。
可是你要懂得,與失去自我相比,這一切不足一提。
而,沒有人會因為別人而真正實現(xiàn)自我。
不要罵這片子,《國富論》說,即使一枚釘子也包含技術(shù)含量,何況一部作品。
以陸濤為主線,鋪陳開了老一代的價值觀,以及華子向南露露楊曉蕓米萊的不同生活。
也許你是華子,所以你不憤陸濤的生活。
也許你是露露,所以你不理解米萊的隨性。
也許你是夏琳,所以你不理解露露的變心。
但是,身邊總會有華子米萊露露楊曉蕓向南,只是他們的生活你并不了解。
也總會有陸濤和夏琳。
你只了解你自己的,所以你也一樣在尋找同類,期待共鳴。
這就好像曾經(jīng)陸濤不理解陸亞迅,也不屑過他。
你罵著陸濤,和當時的陸濤又有什么分別?
成長的第一步就是接受這個世界的紛繁復雜,個體的多樣性。并且在了解這個世界的復雜之后,一樣的堅持自我。
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琴瑟合鳴的伴侶,都是為了堅持自我而努力。
而成功也不過是為了更好的堅持自我。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無論你是80后90后00后還是博士后太后。
這是一個五零六零后的故事續(xù)集,陸亞迅和徐志森,看似徐志森勝出,可是因為陸濤的選擇,就代表了這個新的時代的選擇,他敬重陸亞迅,只是同情徐志森。
陸亞迅是真正的強者本不需要任何人的認同和支持,但是最后他意外得到這個一直不把他放在眼里的養(yǎng)子的一聲“爸”那一刻,他很感動也很錯愕,他這一生終于圓滿。
陸濤是雙魚座,陸亞迅是典型的金牛座,踏實肯干,勤勤懇懇一輩子。
這個世界有華子露露楊曉蕓,有向南遙遙米萊,有夏琳和陸濤,有陸亞迅和徐志森。
你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成為的模式,也要尊重別人的選擇。
物竟天擇,總有幾種人會被淘汰,也總有人競爭勝利繼續(xù)繁衍。
好似歌壇有王菲有陳奕迅,有梁詠琪有孫燕姿,有趙傳有張惠妹。
文壇有瓊瑤也有張愛玲,有韓寒也有郭敬明,有余秋雨也有魯迅。
他們百家爭鳴,豐富了所有人的視野。
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去接受
每個人都堅持自我,并且尊重他人。相安無事,世界太平。
p.s:我認識很多北京人的生活狀態(tài)很寫實,有很多人很有錢,有些人看似家里有權(quán)勢,可以依然還在靠自己。
你們只看到陸濤靠徐志森,有沒有看到他一直是個好學生?有沒有看到他大學時候就從學長手里拿到了設(shè)計獎?
有沒有看到夏琳也在為了生活做一個廣告業(yè)務(wù)員?
有沒有看到楊曉蕓也是沒有休息日的在店里張羅?
有沒有看到華子只能開一輛幾百塊錢市值的吉普車?
他們最初沒有去什么梧桐,長安一號,而是在東直門小飯館聚餐。
就算是遙遙二十五歲就有房子跑車,她也一樣是自己從國外學成歸來的。
向南在濰坊被大同灌醉還買單的時候的苦澀無奈你們就沒看到?
向南問同事有了孩子有多麻煩的時候你們也沒有同感?
夏琳和媽媽在公車上她媽媽中暑她的心疼和無奈你們不是一直都在說嗎?
華子在泰國到處找泰國廚師,在泰國地攤買店里的飾品,個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能與人言無二三,你所有的所有人也都會有,不需要拿出來憤慨。
石康把這些實際苦澀的事情用一個生動的方式展開,不是很好嗎?
最初的幾遍,我看得潦草,看的開懷,就像是第一次看《大話西游》
我一直討厭夏琳,直到后來我越來越明白,這不是純喜劇也不是純戲劇。
我依然不喜歡夏琳,但是我尊重她,從來我沒有尊重過一個第三者。
但是這一次,我欣賞她。
我喜歡米萊,但是到最后我才發(fā)現(xiàn)她的任性一樣傷害了最深愛她的父母。
寫了太多,加了很多,是否認同都是悉隨尊便,如果依然不理解看不慣,希望這些人能夠活出個樣兒來給大家看,你們比陸濤向南華子露露楊曉蕓夏琳米萊都強。
曾經(jīng)我贊嘆過超脫世俗的愛情,后來我才明白,所謂的情圣情種都是這么的愚蠢,沒有任何感情可以脫離物質(zhì)而存在。
就算太現(xiàn)實有些悲涼,也好過自欺欺人。
+++++++++++++++++++++++++++++++++++++++++++++++++++++
米萊真的愛陸濤嗎?真正愛一個人是明白他要什么,最初看得幾遍,我也以為她愛陸濤,原來她在給自己找一個偶像+玩伴,一起買qq,一起花光錢,一起不上進。
可惜她和陸濤追尋的不一樣。
她并不是真愛。
世界上其實無所謂真愛與否,如果你們堅持說有那么什么是檢驗真愛的唯一真理呢?
老話說,心有靈犀一點通,是因為我理解你,不需語言只需一個眼神交會。而這樣看似神奇的理解是因為相似的基礎(chǔ)。
續(xù)集說陸濤最后和米萊在一起,那就是這個陸濤最后變成了徐濤,他變成了徐志森希望的樣子。
而夏琳不是和媽媽一樣離婚了嗎?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米萊如是。她沒錯,這是一個富家女的不成熟表現(xiàn),她只知道自己要什么,卻不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她要去美國,要退學回來當總經(jīng)理,不賺錢做內(nèi)裝修,這都是任性的行為,是父輩為她買單。
人要完善自我,就要明白自己是什么,然后去量力而為的追尋,舍棄。
去買房子要看看戶頭里有多少存款,誰不想買獨棟別墅呢?
可是你的經(jīng)濟能力決定你只能買小戶型。
做人一樣,雄心壯志如果離開了能力所及,只是癡人說夢。
還有很多話言之未盡,不想再被利用轉(zhuǎn)去他人之用。
就這樣吧。
也許以后去投稿
6 ) 無恥之尤的《奮斗》
無恥之尤的《奮斗》
文/碎歲
《奮斗》熱播時,看了幾集,后來被雷得看不下去了。
我很好奇,這編劇導演要下多少功夫,才可以把劇中人全都編得那么惡心,那么擰巴呢?他們居然可以讓主角一個比一個作,一個比一個賤,一個比一個不要臉,80后再不濟,也不至于個個都是這樣的極品吧,像米萊那樣弱智,像陸濤那樣虛偽,像夏琳那樣卑鄙,像楊曉蕓那樣無理,像向南那樣猥瑣,像露露那樣勢利……
而最讓我佩服的是,他們敢于把一群敗家子的撒嬌耍潑命名為奮斗。
你爹有錢,他爹比你爹更有錢,躲都躲不開,失業(yè)了,還可以租大工廠玩LOFT,隨便一單就是幾千萬,張口閉口英國法國,當個律師,馬上就是別墅,開個飯館,一炮就火……
可就這堆垃圾,居然被煞有介事地宣布:這是80后的圣經(jīng)。
看來他們和偉大的D一樣是無神論者,他們才不管什么“裝逼遭雷劈”。
這就不單是無知了,這是無恥。
它是歌德派,篡改現(xiàn)實,制造“盛世”的假象,一代人的生活原來已如此豐富優(yōu)越,它對絕大多數(shù)80后真實生存狀態(tài)的遮蔽,削弱了他們?nèi)鮿萑后w的資格認同度……
它是迷魂湯,它在大學生與90后面前吹起這些五彩繽紛的肥皂泡,直到他們撞得頭破血流……
它是教唆犯,它的主導思想五毒俱全,它贊美投機,肯定“有奶就是娘”,宣揚“理性經(jīng)濟人”,美化權(quán)力尋租,認同等級社會,炫富,仇窮,倡導消費文化,推崇美色至上,逃避責任,丑化理想,高歌玩世主義……
它是劊子手,它殺人不見血,它對人們真實生活感受的調(diào)戲與強奸,直接給他們帶來了羞辱與傷害……
那些年跟著老媽追過的劇。
為啥我沒選“勵志”,因為我覺得一點兒也不勵志。太憋屈是真的。
讓我哭過讓我笑過,讓我回憶很多。也許每個80前后的人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生活,但是結(jié)果有些扯
劇情真的太扯,不太好看
我終于到了他們的年紀,在看一遍會有更深的體會。非常好,為夢想奮斗,堅持做自己。
事實上我認為趙寶剛是很出色的導演,他總能把故事講得特別順暢。臺詞很有京味,挺有味道。現(xiàn)實生活中,我?guī)缀鯖]有遇到過像夏琳或米萊那樣的女孩,她們多是楊曉蕓,但我絲毫也不討厭她們。她們確實世俗、以自我為中心,但她們有基本的道德觀,她們勤勞,她們刀子嘴豆腐心,她們愛她們的丈夫。
雖然劇情不是太現(xiàn)實,但也讓人看的心情澎湃,這部劇捧紅了四個男女豬腳,他們的演技也是不錯的,而且電視劇都是原音,不錯
裝逼的片子,打死都看不完!太他媽的裝了!
女主是小三,男主是渣男,然后接下來通篇洗白,重看發(fā)現(xiàn)這劇的三觀崩得無語。夏琳是洗不白了,至于陸濤為什么不愛米萊,因為婊子配狗天經(jīng)地義。
對白太做作了
小時候一集一集的翻看啊,幾個人這感情錯綜復雜的,陸濤跟夏琳的事讓我心里道德感有點搖擺,雖然知道他們是真愛,也喜歡夏琳,可是挺心疼米萊的,什么都沒做錯就被劈腿,還是跟自己閨密,可能現(xiàn)實就是殘酷吧
在當時比較清新脫俗的電視劇,每個人說話都很有趣,每個人都特點十足,個性突出,反應(yīng)了年輕一代的各種問題
我討厭米萊。
這劇當時就是斷斷續(xù)續(xù)地看的,是說年輕人的奮斗進取吧,其實現(xiàn)實生活的忙碌中哪有那么多的矯情?。?/p>
真的不是我矯情,而是我看了半天,發(fā)現(xiàn)除了華子一個還勉強算是在奮斗以外,剩下幾對就是瞎嘚瑟。有個有錢的爹的在嘚瑟,有對裸婚的兩口子在嘚瑟,有個一心想幫助自己家庭擺脫貧困的在嘚瑟......真不知道他們都在奮斗個啥?
我們的生活
當初覺得勵志,現(xiàn)在看男女主三觀都很有問題啊,李小璐和文章現(xiàn)在成了這樣也是沒想到。
我怎么就那么喜歡聽北京話呢。
每個人只有奮斗了,才能過得美好
當年的向南和楊曉蕓,現(xiàn)在的文章和李小璐。哦!還有馬伊俐的夏琳。做夢都沒想到現(xiàn)實劇情會是這般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