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對的人,終會相遇
身邊總有人,說,一直找不到對的人。
有人堅信:對的人一定會相遇,于是精進自己、默默等待;
有人則堅信:對與不對,在于經(jīng)營,至于對象是誰關系不大,于是淡然步入婚姻。
這個電影,讓人相信:對的人,終會相遇。
他們相遇時,挺囧的。雖然兩人經(jīng)常同坐一趟火車,卻一直沒有交集;圣誕節(jié)這天,他們都忙碌著給家人買禮物,而且都給另一半選擇了一本書、一件衣服。
而他們,就在選書的時候相“撞”。相撞之后,書不出意外地拿錯了。
這也為下一次的交集,創(chuàng)造了“借口”。
再次遇見,他認出了她,開始了攀談,聊起來像是相識甚篤的老友,興致正濃之時,她卻到站了。依依不舍的眼神,出賣了他們的心事,而分開之后,他們還會想起,會禁不住跟朋友談起,這讓凡有戀愛經(jīng)驗的人,都覺察到他們蠢蠢欲動了。隨后,他們開始期盼偶遇,希望喜樂悲歡第一時間告訴對方,慢慢地,他們已無法滿足偶遇,而開始打電話創(chuàng)造相遇。
伴隨著內(nèi)心的變化,他們的穿著更明亮,笑容更燦爛。這就是戀愛中的樣子,是的。
在家庭倫理和愛情之間,他們兩個一直在權衡,在控制,試圖把這一切保持在合理的范圍。但是終究,相見的欲望,讓他在人群中匆忙搜索后,緊緊抱住茉莉,情不自禁地道出,I love you ,I do。
戀愛中的人,和往常不一樣。這一點,即使外人也會有所察覺,何況是朝夕相處的夫妻。
他們必須要做出選擇了。
最后,兩人都選擇了家庭責任,選擇了分別。男人舉家搬到休斯頓。
可即使分別,還想再見一面。男主電話里的請求,得到的是茉莉的拒絕,但她還是頂雨出門,開車赴約。她車開得很猛,差點與火車相撞。命運就是這樣捉弄人,車子在雨里熄火,他們分手前并未見上最后一面。不難料想,男主空等無果后的失落和絕望……
分開的時光,兩個人究竟是如何度過的,他們是否思念過彼此,是否還愛著對方?
電影里,沒有任何交代??墒欠珠_的時光,就在那里。
一年以后,男人回到這座城市。坐車路過初見的那家書店,他想起了什么,下了車。這個下意識的動作,其實已經(jīng)暗示,男人心里還裝著茉莉;而走進書店,果然“碰到”了她。
這是巧合嗎?我想,他們兩個都為這次“相遇”做足了功課。
可是這時的他們,再見面,有點物是人非的感覺。一年未見,已經(jīng)摸不清對方的心思,不了解對方的現(xiàn)狀:是否還有家室,或者開啟了新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是否還愛。也許是害怕聽到讓自己失望的回答,所以,干脆含糊著應付著“你好,我好,我很好”。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次,他們可以“名正言順”地相愛了。
尷尬的對話后,兩人的目光開始躲閃,各自離開了書店,奔向不同的方向。原本,已經(jīng)做好了為這段感情扼腕嘆氣的準備。鏡頭一轉(zhuǎn),捕捉到男主的一系列動作:他停滯、回頭,轉(zhuǎn)身穿過人群……
“他還會追過來嗎?”她試探著在車廂里搜索著,搜索著,突然,兩人眼神相遇,笑容綻開。
是的,對的人,終會相遇。
2 ) 那一班車,那一刻的笑容
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一次擦身而過。
路上的我們,相遇的機會又會有多少,珍惜眼前的人和事才是最重要的。愛情的發(fā)生總是很簡單,也許只需要一次笑容,也許只需要一次幫助,也許只需要一次深聊,也許只需要一次回眸,人生的存在總是有太多的變數(shù),一段姻緣的結合其實很簡單也很復雜。
我們在一天天重復的生活中,到底最后會得到什么樣的結果,生活的追求又是什么??傆幸稽c火花的存在總是好的,它可以變成飯桌上的談資,可以變成睡前的美好回憶。面對腦海中出現(xiàn)的一次次的畫面,不管是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還是現(xiàn)在幻想出來的,再也難以用什么去代替和抹滅,只能在匆忙的生活中勸自己用東西去忘記,忘記一切關于你的,只因為我不想在每個城市中都留下你的印記,不想在每個城市的空蕩的街道中流下任何關于你的眼淚,不想在被風吹緊的肩膀中還是留下些什么,不想在每次的心靈波動中總是閃現(xiàn)你的影子。
忘記,開始一段新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對象是人還是物。
兩個不相識的人,簡單的一次回眸就早已足夠了,也許心靈的每次碰撞都會激起些什么波瀾,或者都只是簡單的為了在各自的生活中能為自己增添些許色彩而已,彼此都不曉得這次人群中的擦肩而過能給彼此帶來什么,或者更單純的只是為了記住那一刻轉(zhuǎn)身的笑容而已。曾經(jīng)自己也在想,在同一節(jié)車廂的同一個位置是否還會碰到一樣掛滿笑容的你,我們彼此不曉得各自的名字,卻同樣的笑容相對。我也只想就這樣簡單的望著你,不做任何事,只是期待每天的同一時間都能看到你的笑容。也許我們都不曾想改變什么,也許我們都不知道這樣的持續(xù)的生活能給自己帶來些什么改變,簡單的存在才是最重要的。在自己的生活中存在著好好的我們,也許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總是好的。一個HAPPY ENDING總是好的,我們能在大海中再次尋覓到各自的對象,聊天、相識、結合,那曾經(jīng)的一段美好回憶總是存在各自的腦海中,作為在以后生活中的美好回憶?;蛘叩任覀兝蠒r再次從兩個車廂的不同門中走進,彼此微笑地面對,我們還可以重溫。
我的生活,只是為了趕上同一時刻的那班車,因為昨天的你,正坐在今天的位置上,微笑著。
3 ) 魅力特離譜,熊德非狼德
這個搞怪的題目是看到結局想到的,當然“離譜”是靠譜的意思?!镑攘Α笔撬固乩锲赵诿總€片子里傳遞給你的,當你發(fā)現(xiàn)她并不靚麗的外表散發(fā)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你就會理解為什么她能把婚外戀的年齡從二三十歲延伸到五六十歲。
至于阿德,一般人們看到的多是教父、大哥,伴隨的槍林刀光,像本片和《喜劇之王》(當然不是周星星的那個)里面的,很意外,其實一點也不。你知道,用德魯伊的時候,犀利的是狼德,而厚重的是熊德,所以當男主角說他的一個兒子很機靈,而另一個像他的則相反,看他在工地上的扎實淡定 ,就好理解這次過關的是熊德。
最后要說的,很多人聯(lián)系《廊橋遺夢》,的確,結局大不一樣了。沒有辦法,80年代和90年代末的風潮不一樣了,但是有一樣是不變的:男女演技之神總令你信服。
4 ) 墜入情網(wǎng)
圣誕節(jié)購物時,弗蘭克遇到了莫莉。這短暫的瞬間將改變他們的生活。幾個月后他們再次在回家的火車上認出了彼此,并度過了美好的時光。盡管他們都已結婚,弗蘭克還有兩個孩子,他們的見面越來越頻繁,他們的友情逐漸變成彼此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本片的故事也極為普通,但導演平易近人的手法讓影片真摯的觸動觀眾心底。愛情是美好的,盡管是受道德限制的婚外戀,那一次次美麗的邂逅只是緣分在作祟,不要怪對方?jīng)]有始終如一
5 )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最近連著看了幾部婚外戀的電影,《不忠》、《桃色交易》,還有這部。與前兩部不同的是,這部男女主角之間應該是真愛,對的人就好像是磁鐵一樣,怎么都能吸到一塊兒去,不管有再多困難,再大的阻礙,比如男女主都已婚,男主還有倆娃,跟各自的伴侶也沒有什么不得了的感情問題,但是這些看似堅不可破的現(xiàn)狀,在他們之間強大的吸引力之下,幾乎毫無抵抗之力。
讓我想起了我自己,我當時碰到大寶也是這種狀態(tài),一門心思就想跟對方在一起,兩個月不到倆人就各自排除障礙,順利在一起了,到現(xiàn)在馬上快四年了,雖然倆人偶爾吵架拌嘴,我還是堅信互相是對方對的人,時不時感慨,遇到對的人真的跟中大獎一樣,概率極低,尤其在鄰居家的感情對比下……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大概就是這樣吧~
6 ) 只看表演:真實自然可愛的茉莉
烹飪的高超不僅僅在于滿漢全席,要看你是不是能把青菜豆腐也烹調(diào)成美味佳肴,那才是出神入化的境界~~~
1.買熱狗的時候,看著一勺一勺的辣椒醬,一直指點著說,加一點,再加一點。咔咔,茉莉很愛吃辣呀~~~
2.與弗蘭克初次邂逅,兩人可以說是洋相百出,你碰亂我的東西我打翻你的東西,兩人盡量互相幫助,道歉解釋,表現(xiàn)出極好的涵養(yǎng)與性情。這一段演的非常自然,生活中隨處可見這樣擁擠而窘迫的事情。
3.去看父親的時候,茉莉坐在餐桌前,一邊與父親說話,一邊非常嫻熟地倒茶咖啡,父親在屋子里的時候,她捧著杯子,慢條斯理,身體會隨說話提高升調(diào)而挺胸抬頭;父親過來把一籃橙子遞給她,她拿起一個橙子,一邊聊天,一邊剝,由于橙子皮比較厚,她先是用雙手搓啊搓把皮搓軟,還是無法下手,就放到嘴邊咬了一口~~~咬開一個缺口然后繼續(xù)剝皮~~~貝殼說她沒見過這樣剝桔子的~~~但這個動作不知為何,就無比使我想起我家里的女人們,我媽咪,我姑姑,她們做起這些小事情來,好像也是這樣。茉莉做家里瑣事的舉止神態(tài),就很像很像我日常所見的女人們。我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的MS。
4.父親說著說著就拿出了煙,茉莉眼睛一瞪,伸手把煙搶走,吃驚而帶著笑嗔怪的地道:你在干什么!隨后又調(diào)皮地加了一句:真是個魔鬼~~~那個表情也可愛得使我糾結!
5.圣誕節(jié),茉莉和白瑞恩坐在圣誕樹邊的地毯上,拆禮物,這個情景,使我會認為是MS家庭生活的真實寫照。
6.白瑞恩說,兩個朋友來吃午餐,茉莉的神色頓時沮喪眉頭緊皺,情不自禁連著說了兩次“Oh no”。我想起我媽以前也不喜歡節(jié)日來客人,打破家里的溫馨氣氛。
7.白瑞恩打電話推掉朋友,茉莉拿著書走在門邊向他無聲地打手勢表示:你決定好了~~~這時白瑞恩狡詐地把電話交給了她,讓她親自拒絕,茉莉被降了一軍,百般無奈的知道推不掉了,接過電話之后,忍不住笑著恨恨地推了丈夫一把。這一把推得太絕妙了?。。“芽蓯蹮o奈小女人的感覺演得無以復加的精確!
茉莉的這類細節(jié)不勝枚舉。。。先揀了這幾個特別射穿我的可愛鏡頭~~~
7 ) 我們在內(nèi)心深處是否是連在一起
無意中看了梅麗爾的《墜入情網(wǎng)》。簡單的劇情,只是再次深刻體會到愛情。就是喜歡在一起,在一起說說笑笑。為什么雙方各自的伴侶不再了解他們的感覺和內(nèi)心想法?都很客氣,對對方都很客氣,即使圣誕禮物并不可心但也不進行進一步的溝通,只是讓生活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出現(xiàn)不愉快,都安全度過。忽視那些裂痕,雖然好像沒有表面的不愉快,但是深處的孤獨已開始生長。在愛情中就不一樣了。
的確簡單的劇情。只是,當人們經(jīng)歷那樣一種情形的時候,是在做改變一生的決定。很多時候當人們墜入情網(wǎng)、每天都盼望見面、每天都精心裝飾自己,是為自己追尋被愛的感覺,其實,也許最深層最重要的是,因為愛對方,希望對方快樂和美好。體驗是雙方的,能即時就感覺到,所以才讓人欲罷不能。
在愛情中人,考慮更多的不是自己的感受,卻是對對方的關切。如果理解了這樣的心情,就能理解他們很多的言行,也能理解很多相反方面的言行。當弗蘭克告訴妻子自己遇到了另一個女人時,妻子很震驚,最后的舉動就是扇了他一記耳光。要是以前我會認為妻子這樣做是可以理解不可批評,但現(xiàn)在從愛的角度就能知道妻子對弗蘭克不尊重,也許很傷心,但是當有愛的時候是不會這樣做的。當經(jīng)歷了很多很多情形之后,看這部影片,感受到一種深深的理解。我們顧及更多的是對方的感受,在愛情中自己已經(jīng)退出被關注的范圍,因為理解。
在這部影片中也能感受到這樣的情感深度,在真切相愛的人之間,總是關切的眼神,任何猜疑、嫉妒、怨恨這樣的想法都沒有存在的根基,無需語言就能化解分離事件的始末。而不是將計較進行到底。尤其是第二年圣誕節(jié)在書店那一幕,當他們都說自己過得不錯的時候,經(jīng)歷過愛情的人都能明白這話包含了太多東西,盡管他們各自過得都很不好,但最終他們都選擇這樣說。尤其是她看他時候的神情,到最終在火車上見面時相望的神情。他們什么都沒有說,但一切又都那么篤定。
當我們與愛的人在一起,時刻要關注他們的感受,關注他們在干什么,關注他們看你的眼神和說話時的反應,關注我們在內(nèi)心深處是否是連在一起。
8 ) 被梅爾·斯特里普的演技深深地折服!
我被梅爾·斯特里普的演技深深地折服!居然還沒看過她演的《廊橋遺夢》,太不應該了!年輕時的她不僅演技好,而且長得那么迷人,皮膚白皙,金發(fā)蓬松而不拘一格,眼神柔和迷人,似乎會說話——她所有的心理活動都在眼神中被泄露無疑,加上一些小動作的搭配,簡直太完美了!優(yōu)秀的演員就應該讓戲不僅停留在語言上,更能抓住人心的是眼神和那些不能忽略的又貌似不經(jīng)意的小動作上……其實這部電影沒有非常多的對白,但這恰恰是導演和編劇高明的地方——一部講述婚外戀的故事,太多的語言對白反而會沖淡影片應有的“緊張感”、“尷尬感”和間離效果。男女主人公用一些看似平淡、甚至是可說可不說的“廢話”來營造婚外戀過程的特有緊張心跳,那種想見又怕見、見后又自責、回家后又沉湎剛才的溫柔鄉(xiāng)中……種種難以言表的感覺和情致,都被梅爾·斯特里普演得極其到位,毫不刻意,一切都不露痕跡,因為演員是用心在體會和塑造角色,理解清楚后演來就無需雕琢了……演得太好了!讓作為觀眾的我都覺得莫莉和法蘭克在戲里戲外都應該是“天生的一對”——就像影片中說得那樣?;橥鈶僦械碾p方都是極為敏感的,這種敏感表現(xiàn)在男人身上往往更沖動、易怒,有時還有恐懼;表現(xiàn)在女人則往往無力自拔,卻又身心憔悴、靈與肉的掙扎和撕扯??蛇@部影片中,男主人公始終彬彬有禮,女主人公也沒有過多地表現(xiàn)那種憔悴和心靈的恐懼,全劇始終在一種款款敘說中靜靜地探討著婚外情的過程和一些必然性的結果——比如家庭的破裂、婚姻的終結、家人尤其是老人的身故……戀愛和墜入情網(wǎng)有時是無法抗拒的,那種男女互相吸引的確是真實且發(fā)自內(nèi)心的,即便婚后也是如此。人非圣賢,孰能無情???不過,社會和家庭對感情的影響有時是決定性的,突出表現(xiàn)就是對于婚外情的無可容忍的態(tài)度,因此大多數(shù)的婚外情都非常慘。能拍得像本片那樣美的真的很少——不怨也不過分傷情,始終是克制中的情感流露,哀而不傷!深深地喜歡此風格。
小米盒子看完《廊橋遺夢》,自動推出來的一部電影,大概是因為女主都是梅姨。以前沒看過,也沒想到是這樣的題材……Well,人生如戲,但戲只是戲,不是人生……
俗套無感,原配知道小三的存在之時,冷硬得甩了男豬腳一巴掌,我差點笑了
劇本真夠嗆的,但!看多少遍都不嫌多!大泥螺和梅姨在火車上的含情脈脈一笑間!梅姨在鏡子前不停換衣服也不滿意時對自己說what are u doing,大泥螺動心之后在健身房問好友(哈維叔打的醬油)am I goodlooking?顏值巔峰的一對拍了個偶像劇。
二人演技爆棚,八十年代的美國看上去很有人情味。配樂很中國,這種慢節(jié)奏很舒服。
劇情其實很簡單。算是happy ending版的廊橋?收獲的是水嫩的梅姨和鮮有褶子的狄爺。二人演得自然流暢。情緒拿捏得極精準。你可以看到梅姨為了見狄爺一面,在鏡子面前逡巡反復。最后莫名問自己:What am I doing~~少女情懷展露無遺啊~~
電影以一個普通浪漫愛情片的手法來處理這么一個題材,就難免有著刻意美化,和逃避問題的嫌疑。女主角的行為估計要放到當時女性覺醒的時代背景里看更有說服力。
3.5/5 最后穿越人海的擁吻還是感動到我!約會使人重回年輕,比如梅姨在鏡子前手忙腳亂地打扮自己、瘋狂換衣服的時候。“相愛的人在一起就是道德”或“婊子配狗,天長地久”都適合描述這部電影。
本片根據(jù)普立茲文學獎得主編寫的同名電影劇本改編,以淡淡的浪漫情懷描寫中年男女的婚外情,編導故意迴避了激情纏綿的處理手法,而是通過男女主角細膩的表情和言在意外的對白來塑造抒情情懷,讓人對這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戀情產(chǎn)生無奈之感,德尼羅和斯特里普兩大演技派高手繼《獵鹿人》再度合作,只是演繹這種輕飄飄的言情題材,有點大材小用
只兩度偶遇之後便互生情愫,隨即愛得難捨難離,一切發(fā)生得那麼唐突,故事太薄弱了。若不是兩位主角俱感染力的演技,若他們不是 Robert De Niro 和 Meryl Streep,很難對二人不惜傷害家人投進危險關係之舉予以體諒,也不會期待有情人終成眷屬。要好故事兼好演技,必然是 Meryl Streep 的《廊橋遺夢》。
“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就是道德”。
呆呆真的每節(jié)課必講……?。∨_詞和情緒寫得不錯。
處處相逢便是緣,兩情相悅一點通(我周五再坐)。我結婚了,我也結婚了。結婚了也要吃飯。唐人街成為戀愛浪漫的場所。比廊橋遺夢早(93年小說94年電影)。又一個圣誕,又能在書店遇到。結局很含蓄,或許她也離婚了,他們終于在一起。還是因為男人主動,他追了上去,趕上了地鐵。如果沒有呢?……片子里的對方確實太配角了,又不好看又不帥也沒多少力量挽回自己愛人的心。
婚外情基調(diào)搞成這樣。。。說什么好,真是本末倒置。。。編劇你家肯定沒遇到婚外情
嗐!既不浪漫如在前珠玉《相見恨晚》,又不糾結如后來經(jīng)典《廊橋遺夢》。crush的理由還比較扯。影后影帝顏值巔峰也無濟于事。
兩個尤物啊。演技太贊。這是個有愛的還有個歡樂結局的婚外戀。毫無疑問,社會是不會認同的,所以編劇就先讓男女主角各自的婚姻散掉,再讓兩人好。這樣處理就避重就輕了。我sigh...劇情到最后確實太扯淡了。不過收獲水嫩的梅姨和帥爆的德尼羅,兩人還談戀愛了,不得不說,是喜歡兩人的影迷的大開
自己也有過類似的際遇,所以總覺得,愛上的,和分開的,都好像太輕松。并不是這么一巴掌,一笑,就可以消散的恩仇
《相見恨晚》的另一個結局版本。梅姑很早就演婚外情了,到了《廊橋遺夢》更是不費力氣。BTW里面80年代boyfriend的穿衣風格早就大行其道(我們這個年代真可憐只知道復古),看看梅姑每一身每一身的條紋襯衫+oversized休閑西裝外套就知道了,喜歡她穿淺藍色,和穿灰色大風衣的
4。5星。神!德叔梅姨演技教科書。喜歡簡單自然的80年代。婚外戀觀也是很贊同的,只是喜歡而已,何必充滿負罪感呢。好在最后大家都被成全了。真是美好的80年代電影
劇情無聊,道德保險。感覺啥也沒講,就光看他倆約會,竟然還能拍100多分鐘也是夠可以的??戳_伯特德尼羅演一個不瘋癲、不暴力、不犯罪的無聊中年男人還真是不習慣。
有這樣兩位演員,我們還能要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