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早期,大量難民涌入,龍蛇混集。潮州人楊群帶年幼的小鳳和阿華(劉德華 飾)來港,不料投靠的朋友剛好去世,于是他獨自撫養(yǎng)小鳳、阿華和良仔。數(shù)年后,良仔(萬梓良 飾)不學無術(shù),沉迷賭博,結(jié)果欠下一筆巨款。阿華為救他被毆打致傷,并引來黑勢力大佬的追殺,走投無路的他向周(周潤發(fā) 飾)求救。周因阿華的英勇和義氣將他留在身邊并委以重任,使阿華繼而平步青云;良仔輕佻浮躁,不得周的垂青,卻因此對阿華懷恨在心。良仔勾結(jié)黑幫大佬殺死了得到周庇護的泰國毒梟(李修賢 飾),周要殺良仔報仇,后經(jīng)阿華求情才獲生路。但良仔不思悔改反要殺阿華,并策劃在周結(jié)婚之日大開殺戒……
1.四九年后大陸民眾入港,在影片中是按照國與國之間規(guī)格來寫的,即“中國難民進入香港”,中國和香港怎么可能是對等的政治實體呢?
2.阿勇與阿國,實際上是對應(yīng)存在,互相映襯。阿勇不僅能力不行,還自負、陰險、妒忌心強,愛逞能,特別是不會察言觀色,亂說話,亂插嘴。而且阿勇這個人還很愛開別人玩笑,尤其是拿著人家的缺點嘲笑挖苦別人,這是真的很令人不悅。而阿國有能力,人也實在、真誠、認真,一個要吸取教訓,一個要汲取經(jīng)驗。
3.阿劑很講義氣,對范叔不離不棄,而且?guī)F隊有策略,做事果斷。
4.麥英雄一開始確實是膽怯、唯唯諾諾,但是有了一定經(jīng)歷就歷練出來了。閱歷少,社會經(jīng)驗不足,剛剛開始可能是這樣,以后慢慢就好了,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成長過程。
5.不修邊幅、受人排擠的警察,和《喋血雙雄》里面的警察一模一樣,連演員都是一個人。
6.人人都不想寄人籬下,人人都想自己找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而不是看某人眼色行事。當然任何工作都免不了和人打交道,特別是要應(yīng)對上司,不過與黑道相比,穩(wěn)妥的體制內(nèi)工作,確實是一份求人少、安穩(wěn)的工作。
7.江湖恩恩怨怨,走到哪里都是有的,行有行規(guī),按規(guī)矩辦事,
我相信,現(xiàn)在都2022年了,還跑回去看自己當時連出生都還沒出生的電影。。絕對就是沖著那個年代的電影去看的。。這部電影中,發(fā)哥還是發(fā)哥,但是華哥卻還只是華仔,華仔思想單純盲目偏袒,發(fā)哥腦袋一熱管了自己不該管的事卻又惹得一身騷。。我本以為發(fā)哥是沖冠一怒為紅顏,慢慢的到后面,發(fā)哥居然選擇跟劉嘉玲結(jié)婚,我就懵了。。明明兩兄弟包括他爸不都是靠著女的上位的嗎?最后喜新厭舊。。且“放馬工作”操了又操,簡直操心至極。。以至于到后面,我都不知道發(fā)哥起初為什么要幫忙出這個面了??!。。
難道全片只是為了詮釋一句“潮汕人團結(jié)”嗎?
糾結(jié)了半天,最后看著發(fā)哥的油光大背頭,恍然大悟。。其實只要帥就完事了,因為,這就是我們的青春啊。
小學就在電視上看過,屬于那種在記憶比較深處的電影。劇情簡單,比較虐。這一次發(fā)哥不再是小馬哥了,而是對家庭、對朋友負責講情義的潮州大亨——劑哥。對于這個角色,發(fā)哥保持了一貫的水準。華仔當時還嫩,相當于現(xiàn)在的小鮮肉,耍了耍帥賣了賣臉。萬梓良飾演的阿勇是本片最出彩的,他簡直就是陰險囂張的代名詞,壞到了骨子里。他用夸張的方式來演,雖不真實,但戲劇效果極強。
片子水準平平,不過我確實被一個又一個冒出來的大牌給唬住了,那真是個黃金年代啊。
劇本太對付了
喜歡萬梓良 現(xiàn)在看來 就他混的不咋好 也不知道為啥...劉嘉玲那會兒看著真土 周潤發(fā)氣場太強 太有大哥的樣兒了 華仔和校長在旁邊就是馬仔真的
以為會有武俠片的感覺,但是其實是我想多了
現(xiàn)在的中國導演不會拍戲,中國演員不會演戲,一是外國片子沒看懂,二是70-90年代的港片看得太少,這萬梓良、周潤發(fā)、李修賢不是很好的詮釋了莊子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游刃有余矣嗎?若是成體系的學外國也不是不行,但要轉(zhuǎn)換語境,比如呼吸,外國人叫一呼一吸是靈魂顆粒;中國人則叫清氣徐來,渣滓日去。但若是理解為老熊爬樹,公雞打鳴,就算是再努力,也只能練成中韓雜交水稻??!
“以我和他的關(guān)系,肯定不能看著你殺了他!“”他值得你這樣做嗎?“……渣&圣母組合。說兩句討打的,一,萬梓良的氣勢也只能站在發(fā)哥身后當當小跟班了;二,劉德華到底是怎樣啊,怎么那么多角色都離不開”華仔“orz
棉一錄像廳 最早看的江湖片
《江湖情》故事背景很真實~ 人物刻畫形象生動!是一部很贊的片子,該電影上映后引起了不曉反響,補拍了續(xù)集《英雄好漢》,故事畫蛇添足,不推薦看續(xù)集~ 拍的很垃圾!無實質(zhì)性內(nèi)容,無意義!??!
作為電影來看,劇情有很多不合理之處,也不連貫,我還看的是閹版幾段火拼打斗戲都沒有,幸好內(nèi)地剪刀手老師把萬梓良被譚詠麟暴打那段留下來了,不然真的不知道除了看這幾個巨星的臉之外還有什么能看的。但是這片是拿素材拼出來的就很牛逼了,找萬梓良譚詠麟花不到一周時間串一串戲就是一部還算精彩的電影,還有什么可挑剔的呢。尤其是譚詠麟暴打萬梓良的那段真的很真了,雖然展現(xiàn)了萬梓良的神演技,但還是心疼萬梓良。話說回來,萬梓良在片里的幾件衣服都很好看,而且配色都是各種孔雀藍孔雀綠配棕色黑色,難怪之后去做服裝生意了??
拍的十分臉譜化,劉德華和萬梓良的戲碼簡單幼稚,并沒有成功的演出那份情與恨。所以,更令周潤發(fā)的表演顯得出神入化,黑社會老大應(yīng)當如此。這也是發(fā)哥較罕見的、幾乎從頭到尾都沒有開玩笑講段子的角色。
很多時候都能理解別人,即使不認同他的想法或做法。仰仗著點心理學,分析他們受過什么影響,又歷經(jīng)怎樣的環(huán)境導致現(xiàn)在這種行為。我能理解,然后覺得他們確實也不易。但你看這電影,其實抽離出事情的發(fā)展之外去看,這人性早就是這樣的了,除非他自己想改變。是不是突然一下就覺得足以依仗的力量消失了?
這部雖然是這個系列的上集,但據(jù)說是《英雄好漢》上映后再補拍剪輯而來的,所以有些情節(jié)看起來有些破碎。在周潤發(fā)和萬梓良兩個大佬面前,弱弱的劉德華真的是太慘了……李修賢時不時還出來打個醬油,這部他的角色還挺有喜感的。
其實我覺得還算精彩,雖然劇情確實有點對付觀眾的意思,但打斗場面還不錯。關(guān)鍵是讓人覺得想看下去。
重溫港片經(jīng)典,兒時記憶瞬間蘇醒。可愛的麥英雄,暖男老大劑哥,黑化的萬梓良。很遺憾居然片尾都沒有華仔或者校長的歌曲嗎?
7.0/10 分。2018.02.11,初看。1987 年的片子,稍微粗糙了點,特別是結(jié)局。萬梓良萬年反派,演得比較出彩,可惜這個角色的劇情不太可信。周潤發(fā)還是油光閃亮的大背頭,劉德華萬年不變的扮酷,譚詠麟一向搞怪搞呆,劉嘉玲那時候好青春嬌嫩。本片還有續(xù)集《英雄好漢》。這兩部一看就是看《英雄本色》火了,山寨來圈錢的。。。
發(fā)哥在這里有的地方顯得小年輕。劉嘉玲飾演了樊梅生的小護士,這里真好看。過去看過,有印象的只有譚詠麟打噴嚏和樊梅生在病床上的場景了。李修賢還客串了一個瘋癲警察。片子不好的地方在于開頭和結(jié)尾的背景適合主要描寫劉德華這個角色,但發(fā)哥這么有氣場又給這么多戲,就顯得劉和萬弱了。
錄像帶時代看的電影,評論里有一群裝逼的,試問那時你能看到什么樣的電影?還“如此強大的卡司拍出如此之爛的電影,可見導演水平之低到無以復加?!?,我真是醉了,你用2015年的眼光看80年代的電影,你TM二逼吧!
氣質(zhì)是天生的,發(fā)哥這種老大角色的氣質(zhì)比萬梓良當紅星老大蔣天養(yǎng)強了不少的氣場,當時周潤發(fā),譚詠麟,萬梓良真是力捧劉德華啊。90年代的電影現(xiàn)在看來還不太過時?
入手的港三區(qū)DVD,故事背景很真實~ 人物刻畫形象生動!是一部很贊的片子,這電影每個角色的定位非常好,劇本方面加上了麥英雄之后變得有血有肉了許多。唯一不足的就是發(fā)哥和嘉玲的感情戲似乎過渡的有些倉惶了點,萬梓良果然是反派經(jīng)典,演技沒的說。
都說這個前傳是拿《英雄好漢》的未用素材加4天補拍湊出來的,但在我看來故事完整度比后者更好。萬梓良、劉德華、譚詠麟演三種類型的小人物,都想投靠周潤發(fā)演的大佬門下,彼此線索之間都互有交織,如果臨時補拍能拍出如此效果,那很神奇了。王小鳳和劉嘉玲擔當?shù)闹軡櫚l(fā)身邊兩個女性,一個謙卑忍讓,一個青春可人,性格刻畫得也是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