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換位思考
有時候只是想隨便找個片子,沒有吸引力的,卻有催眠作用的,然后默默的睡著的。但偶爾就會遇到讓我興奮的好片子,結(jié)果就會看到后半夜。比如上次看的極具黑色幽默的《金庫大劫案》,比如昨晚的《辣媽辣妹》。
辣媽辣妹講的是一個換位思考的故事。換位思考是我一直覺得最有利于人與人交流的方式,我常常說情人之間,朋友之前都要常常溝通,讓彼此知道彼此的心理歷程,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彼此。在換位思考的時候能夠更準確。其實不光家人朋友之間,職場里其實也很需要換位思考。所謂在其位,謀其事。每個人在職場的位置不同,考慮問題的方式也不會相同,如果永遠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問題,就會變成永遠你講你的我講我的,沖突永遠不能解決。
雖然我自己很能接受每個人以各種各樣的性格與處事風格生活。不過偶爾我也好希望能遇到好人,偶爾也能換到我的位子為我考慮一下。不過人能控制的只能是自己,而不是別的任何人,不是嗎?
其實換位思考很簡單,好好聽對方在講什么,你就會懂對方的想法。人的生活和態(tài)度說簡單不簡單,說復雜其實也全是有跡可尋的。真的不要非要裝到對方的身體里才能明白他的處境,這其實也并不是很有趣的經(jīng)歷。
片子里有個諷刺的地方是女兒在媽媽的身體里要去幫媽媽工作,是做心理醫(yī)生。然后跟她說“傾聽很重要”,可是她自己也沒有好好在傾聽女兒。也許可能有句話的說對“關(guān)心則亂”因為是自己很重要的親人,所以沒有辦法很客觀的去看等發(fā)生在他身邊的事情。其實我看完這個電影還想說,原來每個小孩都是好孩子,關(guān)鍵在你有沒有去關(guān)心他了解他。比如說黛絲開頭還以為安娜暗戀的杰克因為是在悔過室認識的,杰克就是壞小孩。結(jié)果了解后才發(fā)現(xiàn)杰克是去悔過室打工,而且杰克也是成熟的知道什么是愛情的小男孩。有時候小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大人覺得小孩子不好可能只是對他有了誤會。這也是溝通的重要性。
一部挺讓我驚喜的電影,演員都挺好。黛絲的男朋友萊恩很帥很成熟很穩(wěn)重,安娜的男朋友杰克年輕朝氣熱情。老外公滿頭白發(fā),老是聽不見別人講話,還很喜歡和小外孫哈利吵架好可愛。家里有老有少是最幸福的事情。還有造成他們換位的中國老太太,超具喜感。
我在想,這種故事其實我們香港片里應該也早就很多,不過我們常常用鬼上身的形式來表現(xiàn)。中國人對于老外來說真的是很神秘的吧,所以他們會選一個中國老太太來具有這樣的能力。
另外音樂很好聽,因為里面的安娜在玩地下樂團,里面兩首歌都很好聽。每次在電影里看到這種樂團,總會想到林肯公園。想起大學的時候有時候和蜜友去電影協(xié)會組織的看電影,然后他們會長很愛林肯,總會在電影開頭放林肯的演唱會。驚為天人!
我們那些無處可追的青春!
2 ) 帶味的青春和中年??!rock!
8分,成功的喜劇片加劇情片,終于知道為什么某些喜劇片我只有在電影院才笑的出來,而某些片子一個人看都可以笑到不行。
此片大火是必然的,在03年身體轉(zhuǎn)換算是全新,極其吸引人的題材,雖然導演的用意是以“換位思考”的角度揭露家人互相包容,理解的主題,但是小女生自由,放縱,激情的生活估計也引起了眾多女生的向往,(包括哀家),美國人民估計很多的是回想起自己的青春,但對于中國式青春真的很少這樣自由捏,你可以說是禁錮也可以說是含蓄,這么大的問題就不在這思考了。。
最后趁此機會惋惜一下Lindsay Lohan,說起叛逆女孩的絕好扮演者,絕對第一個就是她,演技再好比的上別人本色演出嗎……不過骨子里的張揚把她推向了最高峰也使她跌到了谷底啊,看來一段時間都恢復不過來了。借此啰嗦一下,從來都不羨慕明星啊,完全沒法想象活在聚光燈下的生活是怎么樣的,有了人氣少了隱私~不要怪我嘴巴賤,小鮮肉靠臉賣萌算個鬼。。
3 ) “直到發(fā)現(xiàn)彼此的……郁結(jié)”
依我看來,片子一開始女兒對媽媽的逆反與抵觸,到不主要是媽媽管她管得太多,而是媽媽武斷地先入為主的認為她是個壞孩子:比如突然沖弟弟大喊大教甚至動粗教訓他,媽媽認為是女兒在以大欺小折磨小兒子,再比如跟某女同學的不睦,媽媽認為是女兒沒修養(yǎng)不肯與女同學交好,又比如考試得F,媽媽認為是女兒在胡亂找借口而直接強硬否認是老師故意針對她,還比如得知女兒跟愛慕的男孩子是在悔過室認識的后,媽媽毫無猶豫地認為那男孩子也同女兒一樣是被老師懲罰得壞學生。
但是作為臺下的觀眾,對于幕后的真實情況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在我心里,著實替女兒冤屈。
然后媽媽就一再地跟女兒強調(diào):是你自己不夠好,才導致與別人相處地不好。
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媽媽這是在給女兒極為負面的心理暗示:你不好,一切都是你的錯。而如果這行為又是建立在虛擬事實之上的話,女兒對媽媽的負面心理暗示將不僅僅是不認同和自卑,還將帶來對媽媽的厭惡和反抗。
所以,我覺得女兒對媽媽的態(tài)度其實非常正常。
影片似乎一直在著力把母女的焦點放在“欣賞對方長處”方面,最費勁扒拉的就是讓媽媽知道女兒彈琴彈的有多么好,知道女兒欣賞的那個男孩子其實是有禮貌有修養(yǎng)有品德有內(nèi)涵有情趣的好青年。但其實最感動我的,是媽媽終于有機會知道女兒“壞”的真相,比如那個女同學的陰險陷害,比如那個老師因愛生恨的報復,——媽媽終于有機會知道,女兒從來沒有撒謊,女兒一直在忍受至親不能相信的折磨。
“如果把我換成你,結(jié)果一定不會是那樣!”當把女兒換成媽媽后,媽媽甚至“道德低下”的把女同學的試卷惡意涂改,甚至當眾揭穿老師報復行為的丑事。她比女兒更高尚么?
若講“欣賞對方長處”,我更愿意把這贊美送給女兒樂隊的同學們,是他們一直對女兒說:“你琴彈的很棒!你很優(yōu)秀!”正是因為他們的鼓勵,女兒才能夠在某個舞臺盡力綻放自己的光彩。
這夠不夠諷刺?女兒唯一的“長處”,卻是由他人培育出來的,而本應最親近的媽媽,卻給了女兒無比的壓抑與憤怒,和差一點就到位的絕望。
不吐不快。
4 ) 靈魂互換&換位思考
十多年前,關(guān)于靈魂互換的影片還不是很多,這是一個新穎而詼諧的親情片。青春叛逆期的女兒和與其水火不容的母親在吃了神奇的中國幸運餅之后互換了角色,在一連串啼笑皆非的事件中,兩人理解了對方的處境,明白了原本自己看來美好的表象之下掩蓋的真實,進而互相體恤包容。
用流行的元素講述代溝的問題,很有創(chuàng)意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母女倆互換角色后外形與行為形成的強烈反差給影片帶來了極大的喜劇效果。兩人要趕在周六母親再婚前變回原來的角色,又給影片增加了緊張感和戲劇性。當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兩位女演員出色的表演。
飾演母親的杰米?李?柯蒂斯,好萊塢鼎盛的恐怖片女王,或許大家更熟悉的她的角色就是《真實的謊言》中施瓦辛格的妻子,當年那段艷舞的表演也是相當有實力。在本片的一開始她飾演的是一個端莊而古板的母親,互換身份以后,瞬間變成了十幾歲的小女孩,豐富而自然的面部表情,像高中生一樣有點夸張的動作,毫不扭捏,很有些小女生的可愛,與開篇時女兒正常生活中所表現(xiàn)的特質(zhì)一樣。還有遇上心怡小男生的怦然心動,實在是惟妙惟肖。
飾演女兒的林賽?羅韓不愧是天才童星出生,她的表演也相當自然,好不拖泥帶水。她很真實地表現(xiàn)了叛逆期女孩內(nèi)心的躁動,想要與眾不同,覺得沒人理解自己,熱愛搖滾,需要通過音樂來發(fā)泄。與母親互換以后,這年輕的外表下端莊而古板的個性,成熟而強勢的氣場,都很契合母親的年齡和閱歷。
兩個女士的對手戲非常好看,正常身份時的針鋒相對,對調(diào)之后,換了張臉依然同開頭一樣,讓人忍俊不禁,當然隨著故事的推進,兩人逐漸地互相理解。兩人的演繹生動有趣,讓人忘記了她們是表演的與實際年齡相悖的角色,而自然而然地被她們在故事中的際遇而代入,令人拍案叫絕。
迪士尼出品的這部影片主旨很好,相信愛,放下偏見,換位思考,體恤對方,加強溝通,減少誤解,共建家庭的和諧。影片的口碑和票房都不俗,首映達到2200多萬美元,北美票房排名第二。杰米?李?柯蒂斯被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林賽?羅韓獲得美國青少年觀眾票選大獎。
5 ) 辣媽辣妹
看這部片子的時候,老師正好講到有關(guān)于母子關(guān)系的東西,于是在看的時候就看到了一對平常又不平常的母女。
話說忽然感覺中國人很厲害啊,還可以讓人互換靈魂,當然,這一段很搞笑,不過似乎這是個喜劇片。
當兩個人發(fā)現(xiàn)靈魂互換的時候,首先是慌張,然后就互相警告不許這樣,不許那樣(這一對母女真的很可愛)。開始媽媽壓制女兒,后來就成了女兒壓制媽媽。
女兒不喜歡媽媽再婚,媽媽不喜歡女兒彈吉他。二人在互換之后卻慢慢融入對方的生活,慢慢了解了對方的生活性格愛好不易。最后以媽媽代替女兒上臺(當然是女兒的身體),女兒認可了媽媽要再嫁的男人結(jié)尾,皆大歡喜。
其實我自己和家里的關(guān)系一直是很好的,只是在看的時候又想起了自己的家,以后也要和媽媽這樣歡脫的相處才好。
6 ) 平時分不好拿,既然寫了,那就發(fā)豆瓣好了
靈魂互換是一個很經(jīng)典的題材,然后我也看過很多靈魂互換的電影,但是這一部我是真的覺得,它在03年就拍出來,而且是很有教育意義。這個故事里面的母親是一位心理醫(yī)生,然后有自己對成長一個方面的見解,她一開始就不是一個頑固的人。
我一開始是打算用這一節(jié)看電影的心理課去練字,但是我發(fā)現(xiàn)我會不自覺的被電影的情節(jié)吸引到了,這樣去看,我覺得不僅僅是一部心理學上這個20看40,40看20的一個角度。這個故事里面的女兒,她雖然張揚,也是發(fā)光的,而且她們母女倆都是在自己那個年紀活得很好的人。
其實女兒是很像母親的。根據(jù)弗洛伊德的經(jīng)典分析人格理論,女兒還處于本我遵循快樂原則,而母親到了超我遵循道德原則。
年紀增長,不僅是身體機能,也是心理的成長。
人格也是具有穩(wěn)定性和整體性的。人格有很多成分和特質(zhì),能力、氣質(zhì)、性格、情感、意志、認知、需要、動機、態(tài)度、價值觀、行為習慣……但是神奇的是,它們從來都具有整體性,和諧相處。
電影里面的母女、姐弟、愛慕對象之間的感情是有過渡。
母女交換身體的故事,換湯不換藥~~
靈魂互換的故事現(xiàn)在看是很俗氣 卻透露了很多生活道理 換個角度看世界吧
o(∩_∩)o...最喜歡中國老婆婆。
十年前看的片 上周再次拿來看 現(xiàn)在開車都聽的是ultimate you,真的是對一個時代的懷念,很好看,改成五星
happy together可是對我意義非凡的歌~聽見就想蹦起來~~另外我還想質(zhì)問一下~:為什么販賣奇怪物品的總是中國人.....??
難得我毫無保留的打了五分~確實好看~也感動到我了~女兒回去救場彈貝斯的時候~( ⊙o⊙ )哇~~
如今看來,這個片子的內(nèi)核杯之后多少作品借鑒過了!這片是Lindsay Lohan的演技巔峰吧?
應該是我看過的身體互換類型作品里最糟的一部,母女兩條線都沒處理好,雙方的世界被簡單化到離譜的程度,于是解決成人的麻煩需要的只是耍酷與胡說八道,解決兒童的苦惱需要的只是回?與彈電吉他。
一錘定音,母女變變身~雖然拿互換身體這個題材做文章真的很老套,但美國母女交換身體后的機遇果然和亞洲人不一樣。lindsayLohan的小弟那個萌啊~另,里面的那對華人母女也挺有看頭,老太太很可愛。
呵呵,好玩。十一月。我與你一起。光先生:)
幾個問題:1.敘事節(jié)奏太俗,像白開水般的電視??;2.jack這個角色塑造的不太成功。唯一的亮點是后期一段關(guān)于家庭新成員的講話,但放在全片來看明顯鋪墊不足,顯得過于刻意。
換位思考很重要,母女倆都意識到對方的不容易,和好如初
原來父女七日變是山寨的。。。我還是好喜歡ChadMichaedMurray??!太有型了 淚
0.0 唉 托尼柯蒂斯神奇的女兒都開始演。。。。。。唉......林賽在這里非??蓯?到了殘酷女孩就開始發(fā)胖 =。=
媽演女兒比較有愛 Lindsay的嬰兒肥很可愛
啊~我喜歡林賽?洛翰~
不錯的電影 里面還有RAMONES的歌 體裁雖然老 不過總體說來還不錯哦 中國人就是牛比 有這么神奇的能力哈哈
唉,太可惜了,這劇的lindsay lohan多可愛啊,可惜現(xiàn)在......
happy together 上來音樂的就讓我看到這樣的一個喜興片兒 老媽老妹兒 咱們一起來歡樂?。。?/p>
我真的是超愛林賽羅韓。雖然我明知道媽媽的演技實在太好,但是理智無法控制情感。太喜歡那小妞了,就算她墮落得再無邊無際我也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