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國際頻道人物紀實專題節(jié)目《聆聽》。
伴侶的意義是什么?或者說婚姻還是愛情的意義在哪里?我們經常會面臨這樣的問題,究竟為什么要結婚,結婚意味著什么?或者為什么要戀愛,戀愛究竟對于一個人有何影響等等。這些問題有著五花八門的答案,但每一種答案或許都有著主觀性,但卻無法覆蓋全面。伴侶的意義是什么?人為什么要結婚?如果非要找一個普世的回答,那么,或許是陪伴。
也許有人會疑問,陪伴有什么了不起,我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婚姻或者是愛情的基礎不就是兩個人海誓山盟,卿卿我我嗎?陪伴能干什么?或者有什么用等等,然而陪伴真正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需求,也體現(xiàn)了婚姻或者愛情的普遍意義,為什么這么說,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中或許有答案。
《忍石》講的是一個久經戰(zhàn)火洗禮的家庭,妻子跟癱瘓在床的丈夫一起生存。丈夫不能言不能語,只能靠著注射劑維持生命,妻子年輕貌美,但卻一直深陷于照顧丈夫的無止境生活中。然而戰(zhàn)爭的到來使得這樣的艱難的生活雪上加霜,這個家庭經不起折騰,似乎隨時都會風雨飄搖。
這個時候,妻子想要做一個決定,但當她做出了這個決定之后,馬上就后悔了,妻子想要離開丈夫自尋出路,但最終卻依舊選擇了留下來。此后,妻子每天都跟丈夫訴說自己的心里話,而與此同時,一個士兵走進了妻子的生活,兩個人心生愛慕。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妻子覺得自己的這樣的生活很平靜,于是就將她與士兵交往的事也告訴了丈夫,誰知道丈夫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卻意外的好了起來,當妻子講述自己的出軌經歷的時候,丈夫徹底的清醒了,然而瞬間,暴怒的丈夫被妻子終結了自己的行徑,對于這個妻子來說,想要的解脫終于來了。
《忍石》講述的是一個綠帽子的故事,但這個故事的本質卻在告訴給觀眾,生活是什么,婚姻是什么?陪伴的意義是什么?解脫源于什么?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生活是什么?生活并不是一天天的重復著昨日,而是用心去發(fā)掘美好、對于年輕的妻子而言,在結婚后就面臨讓人困窘的生活是一種不幸,這種不幸更多的是對于自己青春年華的壓榨,妻子起初沒有看清楚生活的本質,因此,對于日復一日的生活來說,妻子能感受到的只有煎熬。她越是不愿意了解這種生活,就越是被這種生活所困。
妻子看不到明天,也看不到希望,緊繃著的神經越來越瀕臨崩潰,生活沒有給她期待,有的只是折磨。然而她卻在一場戰(zhàn)爭過后,開始找到了婚姻的真相。對于妻子來說,婚姻代表著什么?她之前認為的婚姻可能代表的是責任,是照顧家庭等等,但唯獨卻沒有發(fā)現(xiàn)婚姻是兩個人抗風險能力的增加,是兩個人應對外界不確定的世界時候的一種聯(lián)合,于是,妻子開始感觸婚姻的意義,在感觸的過程中,她逐漸的對丈夫袒露心扉。也正是這種袒露心扉,妻子獲得了比之前更多的快樂。當然,也包括了結實新朋友的那種快樂,但這正是妻子理解生活理解婚姻之后得來的。
而陪伴的意義基于理解,在于兩個人相互依托,丈夫依靠著妻子生存,妻子靠著丈夫能將自己之前不曾說過的話講出來。兩個人都獲得了自己想要的結果,這就是陪伴的意義?;蛟S有人會認為說話有什么了不起,因為人們總是會忽視人是社會動物而不是獨行者。任何時候,只有抱團才能更好地生存,這也就是家庭存在的意義。只有家庭才能更好的抵御風險,個體是不可能的。
而妻子之所以崩潰是因為她面臨了難題,一個年輕的小伙,一個可以帶給自己希望的人,以及一個靠著自己的照顧才能生存的人,這兩個人讓妻子陷入到了兩難的境地。若是一般情況下,妻子本不該有任何的猶豫,然而現(xiàn)在的妻子已經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丈夫存在的意義,這個發(fā)現(xiàn)就跟年輕的小伙面對妻子的時候不僅僅是發(fā)泄欲望是一樣的。兩個人互相找到了依托,然而妻子的心理上還是愿意跟丈夫在一起,于是,選擇就變得兩難,而結束兩難的方式也正是本片的結尾。
《忍石》這個故事告訴給了我們婚姻或者是生活的一種本質,這種本質最終呈現(xiàn)給普通人的是一種思考,我們要什么?我們想要什么?我們期待的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或許是,或許不是,生活的意義在于發(fā)現(xiàn),在于發(fā)現(xiàn)一種我們所期待的故事而不是大家所營造出來的故事。交流與陪伴或許不那么浪漫,但絕對是一種現(xiàn)存最完整的精神支柱。
人是需要有一個堅定的支持者才能存活的,如果沒有了支持者,我們就會像前期的妻子那樣瀕臨崩潰,生活很艱難,你我更需要相伴。
……
你好,再見
其實講了個暗喻故事???????? 估計這位阿富汗導演拍的恐怕就是阿富汗人的現(xiàn)狀和真實感受,生活就像,哦不,生活就是一場場QJ,反抗不了就只能默默忍受。整部片子里面都是各種力量下的絕望和罪惡,與其被植物人丈夫掐死,不如說塔利班士兵反倒成了女孩灰暗悲慘的人生中唯一的甜蜜(阿塔上臺過又被趕走了),正預言了2021的阿富汗塔利班的魔幻現(xiàn)實吧。
以下是劇情概括,你看像不像:
內戰(zhàn)時期,一個阿富汗女生被嫁給了一戶人家,然而他的丈夫從戰(zhàn)場回來時候已經是植物人了,因此她就守著植物人過日子。 然后的遭遇在哪個戰(zhàn)亂地方都差不多,她被丈夫的親戚霸占,被各種軍閥土匪之類的。簡單說就是為了生存不得不勉強熬著。 結果有一天,一個塔利班士兵闖了進來,非常有意思的一個細節(jié),這個士兵在完事之后付了錢,不,是在辦事之前先付了錢。嚴格說女人也沒有要錢,只是逆來順受,畢竟其他勢力多半都是白嫖,但這個士兵拿著槍還把身上的錢都扔下,然后辦事。 有意思的情節(jié)來了,事后這個女人反而感到一絲甜蜜,和自己的植物人丈夫訴說自己的欣喜。 后來塔利班撤退,那個塔利班士兵其實還是個青少年,臨走前又來了,帶來很多自己積攢的食品留給女人。女人很舍不得。 故事結局非?;野?,植物人丈夫突然能動了,把女孩掐死了。
這部電影的中文名字《忍石》。作者兼導演拉西米是阿富汗人,這部小說獲得了2008年的龔古爾文學獎。和《追風箏的人》一樣,這部電影的背景也是阿富汗戰(zhàn)爭。作為一個生活在和平而富足的世界里的人,觀看戰(zhàn)爭帶給人類的苦難,個體的痛苦與掙扎,唏噓感慨潸然淚下,不失為一次美好的觀影體驗,因為它滿足了我們的同情心及道德感,然后帶著一份小小的慰藉,滿足和虛榮轉身投入滾滾紅塵。。。各大電影節(jié)和文學獎的評委們深知小眾文青的口胃。我也是帶著這樣的期待進入這部電影的。一開始出現(xiàn)的女主角美的有點過分,男主飾演的被子彈擊中頸部造成的植物人有點過于鮮活。。。這些小缺點是可以容忍的。后來出現(xiàn)的近距離的街道上的坦克,槍手與戰(zhàn)斗場面,很有質感,滿足了我近距離體驗戰(zhàn)斗的刺激。女主尋找姑姑的過程與她對植物人丈夫的自言自語構成了故事的兩條線索。導演用畫外音的方式表現(xiàn)女主的內心獨白,讓人覺得突兀生硬,但尚可忍受。隨著獨白,回憶與現(xiàn)實的遞進,我漸漸明白了女主的悲慘身世以及她的姑姑逃避富裕家庭的壓迫而成為媽媽桑的過程。至此,整個故事講述的還算不錯。后來出現(xiàn)了一個結巴的小戰(zhàn)士向女主買春,兩人墜入愛河。。。我就開始懷疑作者的企圖心了。姑姑告訴女主,這世上有一種石頭,只要你每天對它訴說,有一天它會自動爆裂,這種石頭的名字叫忍石。于是在孤寂,恐慌與痛苦中的女主把植物人丈夫當做忍石,講述自己內心的隱秘。。。于是我一直默默地擔心和祈禱:求求你他媽的千萬不要讓這塊石頭睜開眼呀!然而在故事結尾,當女主說他們的兩個女兒其實是野種的時候,那個一直不死的植物人睜開眼,用雙手掐住了女主的脖子!!我徹底崩潰了,導演啊,你腦子進水了!
不一樣的經緯度,不一樣的膚色,不一樣宗教,不一樣的意識形態(tài),不一樣的命運,不一樣的電影。
苦難是各式各樣的。
有一樣的嗎?
我說不出來的感覺。難受,還是難受!
人與動物有啥區(qū)別呢?在有的地方,有的時候,也許就沒有區(qū)別。無語的。追求幸福愉悅,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太難了太難了??
地球上這么多人,稱得上快樂的能有多少呢?
震撼。劇情進行的很慢,高潮來得很晚。卻讓我心碎了一地。她那么絕望地扮演者妻子的角色,卻依然報有期望,對生活對幸福。那是怎樣一種生活啊。向為人權勇敢抗爭的人致敬!
化不開的濃墨。Golshifteh Farahani實在是美得驚心動魄!
相當不錯
作
波斯語,阿富汗,女主太美,故事太驚,看到沒見過的就會很專注,每次有人走進她的小院子都心里緊張一下
非常愛。
華而不實。讓格什菲·法拉哈尼這類美人胚兒來演就是一個失敗。
Golshifteh的美麗填補了其余的空缺,前面冗長的獨白明顯就是為了最后男人醒來做鋪墊。這片子在中東應該被禁了吧....
大概是法國人眼中想當然的戰(zhàn)爭和伊斯蘭
色彩那么艷麗的阿富汗,隔窗的戰(zhàn)爭也應該是恐怖噠。節(jié)奏緩慢,壓抑的釋放,看見哲學和寓言居然。還有強烈的宗教。還不錯。
7.5,都說做作,但架不住確實美。想看格什菲的,這部絕對不容錯過。
有點像迪奧梵高的屈服的長片版,前者僅陳述事實,本片增加了主觀評價,反而減弱了故事本身的沖擊力。有人說,阿富汗沒有這樣的女人,這只是一個好看的但并不存在的虛構故事。其現(xiàn)實意義也只是隔靴搔癢。有點做作了。
化不開的濃墨。Golshifteh Farahani實在是美得驚心動魄
只能說很標準的戲劇形式。一個寂寞女人的自白,對宗教、對情欲、對家庭。當這一切不只是束縛更是枷鎖后,一切思想、夢幻、不切實際所有的潮涌如靈感一般不停展現(xiàn)。最后終抵不過宿命。有些事不可能就是不可能,有些事錯了就錯了!這故事太需要演技,格什菲·法拉哈尼很棒。PS:此片總是令我想起《人證》不知為什么,那四面是墻的屋子……那個片段,好怪哦!居然有些懷念八杉恭子,這都哪跟哪呀。我這一天,哎!
不懂得做愛的男人就只配去打仗
孤獨、奔忙、覬覦、威脅、死亡,一個女人在戰(zhàn)亂下和在家庭中所面臨的似乎沒有太大區(qū)別。后半愈發(fā)急于扣題了,不是說沒有力量,而是……那種典型的法國人會鐘意的力量,讓我有些戒備。
2013/09/05 以平民區(qū)的戰(zhàn)爭為背景,看得時候很心慌,這種龍卷風眼里的平靜最是讓人受怕。女主的神經質表現(xiàn)得很好,一步步地釋放出被壓抑的感情和秘密,在傳統(tǒng)和解放之間曖昧地游走。不過片子整體太鮮艷了,有做作感。
《忍石》 阿富汗這部電影在中東一帶絕對是部禁片,它以女性欲望的角度來呼吁和平,讓男人放下武器,回歸到愛里面。角度很刁鉆,很有趣,很驚艷。這是一部不僅讓我原諒的出軌電影,而且我還要多給它一顆星。在道德與人性的這場博弈,我愿意站在人性這邊,丈夫都已經成為植物人了,屈于世俗,當個活寡婦,這樣的道德是世俗的綁架手段。而人性就是藏不住,掖不住的內心思想。
7.5。雖然是電影,卻有舞臺劇的感覺,導演的手法十分特別。畫面色彩如海報特美。氣質如廣島之戀??傊惶胛业男?,但值得一看。
男人,轟炸來了都不醒了,但是聽到自己被綠了,植物人氣活過來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