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講述了一位漁船出現(xiàn)問題的朝鮮漁夫越過國境線到了韓國的故事。片中的漁夫哲友(音)被韓國政府抓住,面對韓國的調(diào)查官,他已經(jīng)筋疲力盡,心中顧念著在朝鮮的家人,只道出了想要回家的愿望。他被調(diào)查官用許多方法折磨。韓國的調(diào)查人員真友(音)是唯一一位對漁夫真誠相待的人。
對于金基德來說,這是一部非?!皩嵲凇钡淖髌?。沒有他經(jīng)典的費解意象和符號,人物詭異的行動,抑或是情節(jié)上的省略和留白。故事以兩點一線的連續(xù)時間講述,從“逃走”到回歸,從生活的希望到絕望,從個人的生到死。
所見即所得,就可以比較好地形容這部片子。
如果觀眾對韓國和朝鮮的政治現(xiàn)狀有基本的認識,甚至劇情基本上在開頭就已經(jīng)劇透了?;亓撕芸赡苁撬?,留下投誠家人不會好過。兩難之下看點在于什么?是他如何選擇的過程。
于是金基德用緊湊的前8分鐘(開幕)展現(xiàn)了人物,他的家庭,他的職業(yè),然后馬上引入激勵事件,并且對于魚網(wǎng)纏引擎沒有伏筆的處理。我們能看到的就是,如往常的一天出海撈魚,魚網(wǎng)卡了,引擎壞了,朝鮮軍官在架槍。但船還是漂走了。到了韓國,一通電話被架上車帶走。
從一個商業(yè)電影的思維(保證情節(jié)刺激好看)這八分鐘不光可以展開,還要做的很類型化(切特寫提節(jié)奏)但顯然金基德志不在此。隨著悲傷的定場音樂和片名在車外掠過的冬天景色中出現(xiàn),觀眾恍然大悟,哦,這就是交代故事背景,導演說好看的在后面。同時音樂的氛圍帶來了對故事走向的心里預期。
那么第一幕徐徐拉開。
對我來說,但這個片子最大的問題也其實在一幕前半段的看點弱,而且過于重復。整個一幕的矛盾是暴力哥對男主間諜身份的懷疑和拷問,對抗的是男主自證清白。而這兩個人之間也實在是沒有什么勾心斗角,你說我是,我說不是,不說我就打你,打我也不說。這樣子來兩番兒就已經(jīng)很膩歪了。當然好在這里面還是有遞進的變化。男主有一層退伍軍人身份被揭開,和暴力哥相對的鏡面人物溫柔哥一直在默默保護男主。有限的篇幅下這兩個人人物沒有一下子立住,但起到了推進劇情的作用。
使得影片觀看體驗停滯的另一個問題是溫柔哥和男主的對手戲力量不足。我隱約感覺這個正義青年本該的設定是一個女人,和男主甚至是有感情線的。不排除我是俗人,但奶油小生對大叔的多余情感實在是讓人沒法理解?!罢x青年”太像日劇男主,也實在是一個過于功用和單薄的人物,我認為是這個片子的一個小敗筆。
第一幕最大的驚喜其實是遇到真間諜的這條暗線。給故事帶來了發(fā)展的動力——觀眾害怕男主“假間諜”成為“真間諜”的擔憂。說白了,這里就有點兒諜戰(zhàn)片的感覺。隨著間諜傳遞完信息咬舌自盡(查了,真死不了)第一幕完。
第二幕開始說實話我是快進著看的。為啥呢,說實話到這里還沒看到金基德的招牌狠活兒,也就有點兒煩了。好在第二幕金導馬上就有巧思。投誠局謀劃讓男主歸順,怎么辦呢,給他放大街上去,讓他看看什么叫資本主義的幸福。
接著,男主耿直的閉眼不看走在首爾人熱鬧的街上呈現(xiàn)出了非常兩極撕裂的影像效果。內(nèi)心信念與身處現(xiàn)實的對抗來了。這是一部電影真正最有力量的地方。
人群熙攘,我不能睜眼。
先寫到這里吧
韓國電影《網(wǎng)》,一直想看卻沒有看的一部電影,今天終于看完了,很諷刺的一部電影。 講述的是朝鮮漁民南哲宇,原本來南北交界打漁為生,但是一次意外,因漁網(wǎng)卷進發(fā)動機引發(fā)漁船故障,漂流到韓國國界,被韓國帶回后一番審問,屈打成招,糖衣炮彈,車輪審問等等方式,主人公南哲宇一直以來堅定的信念只有留在朝鮮的家人,其實開始看到一半,覺得諷刺的是韓國草木皆兵的國度緊張,當然對于間諜問題確實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行為思想太左了,也未必是好事,在韓國幸好遇到好心的保安真宇,才有了后來能回到朝鮮的機會 對于韓國而言,富足的生活,經(jīng)濟的領先確實將歸順作為一種優(yōu)待待施加給別人,但是南北問題一直以來的根源,是敵對的政治立場,經(jīng)濟是一方面,所以在于歸順問題上來說,韓國所持姿態(tài)就自高了起來 真正擊潰南哲宇的,是回到朝鮮后的態(tài)度,當歷經(jīng)劫難回到祖國后,得到的是比韓國更屈辱和不公的對待,所以,當心理的希望破滅之后,帶來的就只有絕望了。 我覺得這部電影幾個亮點,1,當南哲宇被帶到首爾后,一直閉著眼睛,他的信念是看的越少麻煩越少,當然這只是他的想法,事實是回到朝鮮,是否睜開眼睛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因為被認為比自己認為更現(xiàn)實,2、韓國將南哲宇放到首爾街頭,妄圖讓他歸順,其實這種行為和可笑,沒錯,很多人流連花花世界,那是對于向往的人而言,不是所有的花花世界都令人向往,就如同南哲宇說書,人們浪費糧食,酒沒喝完就扔到,女同志出來賣身,富裕的國家怎么這樣?沒錯,金錢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帶給我們的是便利的生活和富足的享受,同時我們也面對的是道德的缺失,所以,事物正反面的關系吧,3、回朝鮮的時候,南哲宇脫掉所有衣物,代表著決心吧,也更多是是為了避免麻煩,不確定里面的愛國心有多少,但是確實是很明智的行為。4、回到家中后,南哲宇絕望了,因為他不在確定自己堅定的信念是否值得堅守,不知道是否自己做了最好的選擇,堅持捕魚,被槍殺,一切都是意料之中吧,畢竟作為一個普通民眾,能做的真的很少,很少~~ 挺現(xiàn)實的一部電影,南北朝鮮問題是主題,現(xiàn)實遠比我們電視看到的更加緊張和復雜,也許只有朝鮮和韓國人民才有判斷和發(fā)言權吧,作為旁觀者,中立的去看,認真的感受吧
導演想表達的就是兩邊都有問題,而南韓自詡正義去救贖,殊不知讓處在黑暗中的人看到光明,又關進黑暗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偟膩碚f電影劇情不錯,人物刻畫一般,韓國官員過度關心一個脫北者,真是有洗的嫌疑。電影里韓國下級對上級大呼小叫,當下真是理解不了,感覺幼稚又不真實。相反北韓的那種服從性,感覺真實而有觸感。
電影本身拍的一般,但傳達的意味深遠,是看一遍又一遍新味道的電影。電影最后二十分鐘壓抑至極,男主和妻子躺在黑暗的房間里,妻子脫下衣服漏出因為男主脫北而被拷問后留下的傷疤,男主像死人一樣躺在床上,對妻子全無興趣,旁邊孩子抱著被損壞的玩具,墻上掛著畫像,那種一輩子被壓在地上無能為力的感覺讓人窒息的難受。結尾最后女孩扔掉新玩具拿起舊玩具,開心的笑,表明新的一代已經(jīng)被洗腦,但那種癡癡的又富有生命力的笑容也勾起同情想把他們解救。
其實如果這個事情是真的,要么男主在韓國被判刑,要么回到朝鮮隔離審查全家消失,這才是真正的網(wǎng),拍的保守了。
這是一部韓國電影,所以對于片中政治話題百分之百的客觀實在談不起。 南北韓保衛(wèi)科辦公室,人民穿著,建筑民生無一不成對比。但金基德也通過韓國妓女的故事揭露了"自由"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韓國官員"解救可憐北朝鮮人"的想法未免可笑。 一開始覺得對南哲宇實行調(diào)查的韓方官員面目十分可憎,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回國以后,對他嚴刑拷打逼供,并私吞美元的清廉的"northkorea社會主義官員"更令人厭惡。 影片中唯一一個令人感到光明的"旁觀者"竟是南哲宇在韓國的警衛(wèi)。 而影片中對朝鮮諷刺最大的是南哲宇這個歷盡磨難的平凡漁夫------在回到朝鮮以前還對著岸上所有韓國人高喊"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萬歲"的漁夫南哲宇,艱難險阻回到家中后由于身心創(chuàng)傷面對老婆"不舉"的南哲宇,最后沒有死在韓國,竟被射殺在他的萬歲祖國。 最后要補充,金基德利用李斗春的偽造間諜檔案又黑了一次中國造假。
這個名字有沒有想到北島的一字詩《生活》。 一直偏愛金基德是因為他的片子總有一種疼痛感,無論早期的《漂流欲室》(2000)《壞小子》(2001)《春去春來又一春》(2003)《空房間》(2004)《薩瑪利亞女孩》(2004)《弓》(2005)等等,還是沉寂三年后復出后的《莫比烏斯》(2013)《圣殤》(2012)??墒沁@次做得并不好,從主題到表現(xiàn)方式都是三流水準,比如結尾自尋死路太過刻意顯得虛假。 手持拍攝的粗糲鏡頭算是一貫風格。發(fā)現(xiàn)了金基德電影中“看與被看”是一個反復出現(xiàn)的命題。幾個水中蕩舟的鏡頭總是想到《漂流欲室》和《弓》。 柳昇范當年在他哥哥執(zhí)導的電影《哭泣的拳頭》(2005)中和崔岷植過招,還有韓版的《嫌疑人》(2012),可是并不喜歡他的表演。
五一小長假出差,來到素有“東北小江南”之稱的吉林省集安市。這座小城面積不大,但地理位置卻有特殊之處。如你所見,東南邊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你所看見的山和草包括江中小島都是朝鮮領土。
近到你站在江這邊,能清楚看見對面有朝鮮人在,天氣再暖和些據(jù)說還有在岸邊洗澡的。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家。和ta們打招呼的話,還可能被回應問好。這樣鄰國的雙方人民看起來相處還算融洽,實際上,始終有底線是不能僭越的。不信你看——
在我們國家集安這邊,利用鴨綠江的寶貴資源開發(fā)了旅游項目,就是你看到的游艇。還有大一些的船可以承載更多游客。但不管是船還是游艇,全部都是沿著鴨綠江橫著開的。你可以再縮短鴨綠江寬一半的距離近距離看一看朝鮮,最近的地方距離朝鮮只有大概五米。
這部電影,就是一位朝鮮漁民因為漁船故障漂到了韓國地界,被韓國海關懷疑是特務抓走,嚴刑拷打抓不到把柄后又威逼利誘“脫北”,艱難險阻漁民最終回家的故事。 金基徳的電影一向臺詞很少,相比他之前的作品,《網(wǎng)》絕對不會讓你感到犯困和枯燥。不變的依舊是金基徳的欲望符號,沒錯,即便是這樣一部題材的作品,也是床戲開篇的呢:)(結尾也是我會說? 電影中的朝鮮,仿佛是一個巨大的莫比烏斯環(huán),朝鮮人在無限地循環(huán) 往復 永恒的禁閉之中一代代生活。
最近在微博上看見了這樣一段話深以為然: 很多事,你用盡全力,最多也只能三選二。 貌美 多金 專一 的戀人。 熱愛 清閑 高薪 的工作。
便利 清幽 低租 的住所。 美味 精致 實惠 的食物。 ——放眼望去,茫茫人海處處都是三元悖論,整個人生就是一場大型的impossible trinity. (出自微博ID:桃知了)
電影里,在資本主義國家中生活著的韓國人,也不會人人都過神仙日子。而生活自給自足的朝鮮人看起來雖幸福感更強,卻也限制在國家這張大網(wǎng)里。 對于漁民自己,是網(wǎng)中撈魚。對于國家而言,漁民皆在網(wǎng)中。 而你不可逃,也無處可逃。
原來在金基德眼中,南北都不是個東西!金基德南北統(tǒng)一之心已死!
【臺北金馬影展展映】很不金基德的作品,劇本、攝影、表演完全沒有金基德的風格和符號。片子中規(guī)中矩沒什么驚喜,對于朝韓雙方的描寫都有些符號化,說教也略直白。妓女一段尤其刻意。不過已經(jīng)比不忍直視的《停止》好一萬倍,完成度高。硬不起來已說明問題。韓國街頭商店招攬中國游客的招牌亮了。三星半
說著沒接收國安部調(diào)查的妻子,脫了衣服滿身的傷痕。南韓的小部員塑造的太影視化了,說白了就是太正義了,正義到不真實(先是在南韓那么自由的國度見識了那么多骯臟的事,回來時喊出的金萬歲事發(fā)自內(nèi)心的,到朝鮮后發(fā)現(xiàn)天下烏鴉一般黑,和南韓一樣的重復寫交代,被暴力拷打,又目睹守衛(wèi)昧下美金放走他,回來時鄰居的閃躲,種種所致男主心里那緊繃的弦斷了)
雖然現(xiàn)在已變成了直白的金基德 但個人還是很喜歡 劇本竟然還蠻工整的 暗喻依然存在 而且批判還是依然的犀利 柳承范實在太讚了~ 金英民也一直在金基德的電影里無限發(fā)揮 相比之下李源根還是嫩了點啊~
脫不了網(wǎng)的人
孫海英主演、謝天笑替身
舍棄不必要的形式與技巧,單純地講一個故事。更加的通俗。還是一如既往地關注社會邊緣化的弱勢個體,關注社會體制對個人的壓制。
網(wǎng)住人的不是漁網(wǎng),是那種戒備心
整體未達到期待值。手持鏡頭將人物內(nèi)心表現(xiàn)得很好??吹娜桃恢痹谒伎柬n國間諜造假事件,今年有部同題材紀錄片《自白》值得關注。儘管我對本片的故事心存疑慮,但仍舊敬重金基德對社會和人性的著眼點。有些短評麻煩別劇透了好麼,多少人不小心受害你們負責麼?at CGV ???? ??
已經(jīng)算是金基德這幾年的片子里還能看到,感覺老金差不多廢了。
兄弟之間,家長說了算?
韓國電影總愛塑造十分不必要的反面角色,這回金基德也入了套了。
我的天 太久沒看金基德還是怎么回事…這么多臺次 這么直白的故事 簡單來說 就是 這么 正常 的一部電影…發(fā)生什么了?!
這是金基德對南北關系的理解。相對于以往的片子更簡單粗暴。對北邊的意淫,對南邊的批判,對自由和幸福的思考,都赤裸裸的剝開。我旁邊的大叔太入戲了,柳承范一被拷問,大叔就開始罵洗吧…
早已看穿一切的漁夫能安安靜靜地打漁嗎?
雖然金基德仍是我最喜歡的韓國導演之一,但還是覺得近幾年他的匠氣超過了靈氣,題材也愈發(fā)顯露出電影節(jié)投機獵奇嫌疑。依然有水岸和妓女元素,直觸敏感的南北隔閡問題,一個因不小心漂過國境線而被兩邊盤問拷打逼至絕境的漁夫,對仗形成諷刺,配角略臉譜化。還是《國際市場》里那種親情更能打動我吧。
金基德借著南北關系為題,給安德瑪做的廣告。
當金基德愿意走下神壇,來和我們好好聊聊天的時候,出眾的導演才華依然讓其傲視群雄。沒辦法,只好一直是金基德腦殘粉。不過這顯然是他三觀最正的一部作品。他帶著笑容,留給我們傷痛。
如此直白刻意,靈性全無,只能說金郎才盡。瓶頸之中需平靜,倔強強拍如自毀。
倆個地區(qū),同一種語言,相似的處事方式,這是一個問題,而不是問號。由漁網(wǎng)引發(fā)到北韓,人際網(wǎng),國家網(wǎng),或者是因特網(wǎng)也好,思維上的網(wǎng)才是禁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