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集電視劇《塵世笑談》將鏡頭再次對準了清末民初,講述的是幾個底層北京人精彩詼諧、跌宕起伏的故事。劇中濃郁的北京味道贏得了不少“粉絲”,評價呈一邊倒趨勢,不少觀眾談起這部戲基本都用上了“精品”這個詞。 這部電視劇的編劇便是《日落紫禁城》的執(zhí)筆者楊曉雄,他的作品一向關注歷史中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此次也不例外,《塵世笑談》延續(xù)了他一貫的風格,在嬉笑打趣中以小見大。此外,何冰、宋丹丹、謝園、李嘉存等人在劇中的表現(xiàn)也頗具時代特色,將各自的角色完美地融入了那段動蕩起伏的年代,令觀者嘆服、深思,
真的特別好看,雖然不是北京人,但特別喜歡看北京四合院的故事,偶然看到這部劇,演員演的太好了,特別是第一次了解了泥人,人類很優(yōu)秀,不管是以前還是現(xiàn)在,發(fā)明了記憶人類模樣的方式,自己以后一定也要捏一個,里面的官員的腐敗,荒誕,普通老百姓如何在亂世中生存?從古至今,一直如此,這樣的電視希望多一些,以小老百姓的生活為角度,不到政治色彩
一開始我就覺得這個崔醒民不對勁,感覺可能早晚要變壞,歷史上這種開始為國為民拋頭顱灑熱血,但是慢慢卷入權利的漩渦中迷失自我的人不在少數,典型的譬如汪精衛(wèi)。沒想到最后發(fā)現(xiàn)這個B還真是個衣冠禽獸。一開始他扔了炸彈,到處逃竄,何五救了他,就一句你們是革命的功臣就完了,典型的給人戴高帽行為。后來進了監(jiān)獄,他明知道查理王,何五,馬老大他們仨不是革命黨,也不愿意跟九門提督說明,反倒在監(jiān)獄里罵他們都是不關心國家大事的蠢人。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的事兒就是不愿意做,差點害的何五他們仨被砍頭,回頭自己翻了身卻不去管何五他們三個人,就那樣在監(jiān)獄了又給關了好段時間,若不是王麗麗照他怕是三個人要在監(jiān)獄里關到死。如馬老大所說,他們四個都是一起蹲過監(jiān)獄的人,是有交情的,出來后本該能成為朋友吧,但是崔醒民卻從未去拜訪過另外三個人。對王麗麗的感情倒有點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那個味兒。袁世凱那會兒若不是何五救他,還不知道他死哪兒呢?結果又是一句感謝都沒有。到最后卻還真成了個吃洋軟飯的爭權奪利的俗人。后來想想才想明白,這個人就是不貼地氣,總說著革命革命,卻連為人的基本道德都做不到,比之何五、四姑、馬老大他們真的是相差甚遠。讀過書,留過洋,卻不知道小老百姓們關心的是什么,無法做到小人物們都能做到的知恩圖報,說話算話等。倒是應了那句話,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王麗麗,如他哥哥所說,確實是個從小被寵壞了的小姑娘,有個漂亮的臉蛋兒卻沒腦子。心氣兒高,卻沒高的本錢而不自知。小姐的心丫鬟的命。被崔醒民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我記得有一段兒,崔醒民抱起來她,好像怕外面人看到又放她下來,她倒是一臉期待又嬌羞的讓崔醒民再抱她起來,給我驚到了,原以為是個大家閨秀,原來悶騷的不行!跟現(xiàn)在有些女孩子的行為一樣一樣的,遇上個小白臉兒,被忽悠的死心塌地,常常結果對方是個負心漢,真是愛情使人盲目。給人騙了好幾年還生了個孩子,若不是旁邊街坊們幫忙,怕是連對方家里幾口人,住哪兒都不知道。對待何五,用現(xiàn)在的話講就是把何五當備胎,不需要的時候不理人,需要的時候左一個五哥,右一個五哥叫的那叫一個親熱,簡直一綠茶婊,最后當知道何五要結婚的時候那表現(xiàn),簡直打翻了醋壇子,難以置信自己的備胎不再把自己當女神了!還罵何五騙了自己,我去.....簡直想給她一巴掌。最后當知道小紅是個妓女的時候更生氣了,直接在人家的婚禮上鬧起來讓人滾出去,那么多年的恩情全忘記了?備胎喜歡別的女人了就成了仇人?簡直了......至于生了孩子后,在那個年代這就是偷野漢子的,姑娘家還沒結婚就生孩子怕是要被街坊鄰居們戳脊梁骨,然而卻沒有,四姑也好,馬家也好從未說過她,反倒各種幫忙和掩護,她倒好幾次帶孩子往外跑,埋怨悶了,埋怨羊膻味兒重等等,使喚自己哥哥跟使喚奴才似的,大概眼里只有崔醒民吧,好似全世界都圍著她轉一樣。大概崔醒民的最后的那張面目終于讓她夢醒了吧,她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遇上這樣的糟心事兒,卻又遇上何五這種死心塌地的。
那個王爺倒是聰明,清王朝倒臺后非常明了自己的位置,秉持莫談國事的態(tài)度跟一切跟國事相關的東西都撇開關系,一心唱戲。
莊大人真是個標準的油滑當官兒的。從頭到尾就想著怎么往上爬,為此倒是什么都能做。在監(jiān)獄里跟查理王說的那段兒當官兒的辦案套路,真是好笑。清王朝別的沒留下,這個倒是繼承的很好,哈哈哈。
如果說莊大人是閻王,那么徐順則是個小鬼,從頭到尾各種惡心人,讓人跟吃了蒼蠅屎似的,看的時候我就在想這個B怎么還不死啊。跟莊大人為了小紅幾次互相搞真是太逗了,今兒你得勢,明兒我得勢,搞了幾回都不長記性。最后給弄監(jiān)獄去了,若不是查理王善良,他怕是要在監(jiān)獄里蹲到死了。
馬老大是里邊兒最忠于大清的一個,砍頭那次沒想到竟然是義和團,死前要自己妻子改嫁,自己坦然面對死亡確實令人刮目相看。后邊為了藏王麗麗,割舍了不少羊肉,對于自己的孩子,有人敢對付他,立馬拿刀子要殺人。中間多次瘋傳大清要回來了,最開心的也是他,到最后固執(zhí)如他也終于剪了自己的辮子。馬老大一家都是小人物,辛苦多年攢下一點兒家業(yè),就因為去給人送個刀子被當革命黨抓起來,差點兒丟了命,也丟了多年積攢下的家業(yè),一家都是樸實善良的好人。
何五有點愛面子,但是內里是個很仗義的人,第一次為了馬老大差點兒掉腦袋,出來后也毫無怨言。大家都瞧不上小紅這個妓女,但是何五卻認為小紅很仗義,愿意幫她斷了莊大人的念想。為了王麗麗,幾次出生入死,甚至愛屋及烏,去幫崔醒民逃命。對王麗麗那份癡情真是絕倫啊。四姑出嫁那次何五一個人在家里哭那段兒真是絕了,姐姐終于出嫁了,這個家就剩他一個人了,怎能不傷心呢,但是傷心完了又笑著拿著禮物去參加婚禮。四姑是個偉大的姐姐,一個強大的女人,在沒有父母的情況下?lián)狃B(yǎng)弟弟長大,遇事鎮(zhèn)定,第一次就在知道崔醒民是革命黨的情況下幫助了他,可以說,她是這部劇里的一根擎天巨柱,撐起了這幾個小家庭,秉持了這份良善。最后離開曾翔那段兒讓我很驚訝,正如她所說,我四姑眼里揉不得沙子。
查理王也是個善良的人,自己的妹妹都那樣了都還愿意將其當個寶貝一樣寵著,第二次進監(jiān)獄,面對害自己進監(jiān)獄的人沒有搞死他,不僅如此,還要求其他獄友平等對待他,最后甚至要莊大人放了徐順這個帶頭抓自己的人,這份胸襟氣度,難得。對四姑一片癡情,又不迂腐,這份良善終教他得其所愿。
妓女小紅真的是個聰明人,知道身邊這些男人都是些什么人,也了解自己。所以拒絕了當什么總統(tǒng)夫人,也拒絕了當什么莊夫人。我想她確實喜歡何五,這樣的人在妓女看來真是少之又少,然而有很悖論,她喜歡何五是因為何五癡情專一,何五癡情專一是因為喜歡王麗麗,若是哪天何五不癡情了,他也就不是他了,彼時小紅又如何會再喜歡他呢?所以終究是得不到了。但是我覺得小紅和何五在一塊兒也會挺好的,小紅是個聰明人,除去妓女的身份,她其實是個有情的人,這樣的人和何五在一起相比也會過的很好。
這些老戲骨演的是真好,這些小人物雖然沒有什么革命啊,家國大義什么的,但是有著中國人一直最看重的東西,那就是情,這東西無關金錢,無關功利,卻最是難得。在劇里那些家國大事倒成了背景板。以劇中主角的視角看,不就是城頭變幻大王旗么!小老百姓要的不過就是有口飯吃,過安生日子,誰當皇帝,誰掌權有什么關系呢?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就行了。清王朝也好,袁世凱也罷,換來換去倒像是一出戲劇,你方唱罷我登場,打來打去不變得是這些小老百姓和他們的本能的良善。所求雖小,其所有卻大。
市井皆人物,小的才是真
民國時期的嬉笑怒罵!~
什么時候能再看到這么好看的劇。
何五不跟窯姐在一起簡直就是我的心病
忽然想起這部劇,真經典。選對了時代,但遠比其他選擇同時代的片子更深刻。演員和臺詞更是無可挑剔。
本劇最大敗筆是 麗麗,為啥最后不把小紅娶了,而要娶個 做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的傻娘們。
京味 小人物
你永遠猜不出下一秒發(fā)生什么。
某年在奶奶家過年看的,挺有意思的
雖然主角姐弟倆的演員年齡都偏大,但還是挺不錯的,老北京韻味十足。楊蓉可真顯小??!
記得有個八大胡同的特別討喜
何冰,何五,何雨住
能打一百顆星嗎? 幾年前看的,超級好看,就喜歡這種老北京民國的電視劇。
據說演員們演技和臺詞功力特別地道,但我不得不說,歷史細節(jié)考據簡直零蛋,有點為了黑而黑,為了戲說而戲說,為了笑談而笑談的意思了。雖說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您也不能一點兒歷史生活的氣息也沒了吧,總體而言,假而刻意,純粹是“劇情需要”。
真正的嬉笑辱罵,荒誕劇之翹楚
我累了,煩了,就用這部片子放原聲,就跟看人藝話劇一樣。里面的京味兒要多純正有多純正。不臟口才是正道。誰說我們北京味兒就是罵人?。?/p>
臺詞沒挑,故事沒挑,一幫老戲骨沒挑。
7.5/10,以民間小人物的命運變化展示清末民初中國東方局勢。故事曲折人物生動精彩,演員出色表演帶動劇情發(fā)展,唯一不足之處演員年齡偏大,但是年輕的也無法呈現(xiàn)如此精彩表演。
確實是看不進去。
多年不見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