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死者都會經歷一次往生刑。每個人的刑責都不一樣,目的是為了斬斷你對塵世的依戀。他從來不信這種說法,直到那一天。江縣醫(yī)院青年醫(yī)生羅平墜樓身亡的新聞被女留學生——何晴看到了。她立馬乘飛機趕回國內,在羅平火化前和他見上了最后一面。然而羅平的靈魂還沒有離開,卻記不起兩人之間究竟發(fā)生過什么。何晴篤定地認為羅平不可能自殺,她以羅平未婚妻的身份,開始抽絲剝繭地尋求羅平墜樓的真相。羅平的魂魄跟隨著何晴的腳步,逐漸撥開迷霧……
2016年10月9日,由優(yōu)酷、萬合天宜、萬合浩暉出品的“駭故事”系列電影之《往生刑》勝利殺青!
電影改編自新銳懸疑女作家香無的短篇愛情懸疑小說《往生刑》,由臺灣85后新人導演陳思翰指導,“學姐”葛布出演女主角何晴。
2016年12月15日,《往生刑》在優(yōu)酷獨家上線,黃金會員可免費收看。
截至2017年1月22日,影片播放量為:355.2 萬。
在沒看到《往生刑》的成片之前,我對這部電影抱有極大的期待,因為可以說我和《往生刑》這個故事有著不淺的淵源,我很喜歡香無筆下的這個凄美感人的“人鬼情未了式”的愛情懸疑故事。
然而,從編導的水平,影片的質量、點擊量,再到觀眾的反饋來看,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正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有些話骨鯁在喉已久,實憋得在難受,不吐不快。
認識香無,是因為一本懸疑雜志。
2011年6月,我來到上海工作,成為蔡駿主編的《懸疑世界》的一名文字編輯。
2011年12月,香無發(fā)表了她在《懸疑世界》上的第一篇作品——一篇情感飽滿的懸疑小說——《罪人》,當時的責編是我的好友施施小洛。
此后,香無陸續(xù)在《懸疑世界》上發(fā)表了《目擊者》《臨窗》《畫中人》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施施小洛曾這樣評價香無的小說:內斂深沉的情感表達,是香無作品的靈魂,而多數懸疑作品都缺乏這一點。優(yōu)秀的懸疑小說,并非只有詭計、靈異、血腥、殺戮。
2013年3月,施施小洛從《懸疑世界》離職;而一個月后,我也因為對《懸疑世界》計劃停掉實體刊,而改成電子刊的辦刊理念不認同,離開了上海。
2013年4月下旬,我只身來到武漢,成了知音動漫圖書部的一名文字編輯,開始參與到《漫客懸疑》MOOK的編輯工作中。
香無在《漫客懸疑》也刊發(fā)過稿子,也有固定的責編對接,很遺憾我沒能成為她的責編。
2013年8月,香無在《漫客懸疑》第十一輯上發(fā)表了她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小說,那當然就是——《往生刑》。
后來經過我的推薦,《往生刑》入選了舒飛廉(木劍客)主編的《2013年中國懸疑小說精選》。
2014年4月,在舒飛廉的推薦下,《往生刑》又被《長江文藝·好小說》轉載。
舒飛廉曾在懸疑年選的《跋》中對《往生刑》做出了很高的評價:
在這十二個故事里,我最喜歡的,當然是香無的《往生刑》。隨著何晴的調查,一個醫(yī)院的謀殺案漸漸袒露出了真相,而作為死者的“他”,以回魂夜之前的鬼魂的身份,跟隨無知無覺的女孩,一方面還原了自己死亡的真相,一方面,也還原了藏在內心里面的純真的初戀。我們的死亡于自己是秘密,而我們的愛,又何嘗不是呢?每一個人的心里,都會藏著一條純真的小巷,小巷的月色與微風,給我們帶來人生的勇氣?給我們帶來甜蜜而又痛楚的往生刑?這個小說有著東野圭吾《白夜行》一樣的質地,文字又恍惚又清晰,就像女主人公,又柔弱又堅定,與淪落風塵的鄒然一樣,她們都是這個世界上的光。
我每每重讀飛廉兄的這段評價,都仿佛又回到初讀《往生刑》的那個安靜的夜晚。香無那有魔力一般的文字,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這個凄婉的故事。
我讀懸疑小說很少會哭,《往生刑》算是一例。
所以,當“駭故事”系列電影開始籌備、并需要不同風格的故事的時候,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香無的《往生刑》。
當時,我所在的萬合浩暉已經決定拿出兩部電影讓陳思翰來導(陳思翰不是萬合的人,所以算是一種外包吧),我便推薦了《往生刑》;結果故事被陳思翰看中,于是我又去找香無談電影版權,很快拿到了改編權。
慚愧的是,作者對自己最喜歡的作品能被改編成電影滿懷期待,而成片的效果卻與期望相去甚遠……
電影《往生刑》什么地方讓人覺得失望(甚至是失?。┠兀?/p>
最大的敗筆就是劇本對原著小說的改編。
《往生刑》小說字數雖然有兩萬出頭,其實故事容量并不大,而且本身懸疑性不是特別強,重在表現男主角羅平和女主角何晴之間的真情。
鑒于小說人物較少,關系也不是很復雜,要撐起電影80—90分鐘的容量確實有難度。所以,女編劇簡怡玨大刀闊斧地增加了不少新角色,也讓羅平和何晴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根本的轉變——由小說里年少時互相愛戀對方卻未曾說破、只將愛深藏在心底的男女,改成了已經分手的前男女朋友。
人物多了前史,劇情反倒變狗血了。那我就真的只能從劇本身上找原因了。編劇是陳思翰找的,也是臺灣人,之前應該沒寫過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懸疑故事。所以原本不太出彩的懸疑故事并沒有變得更加精彩,反而漏洞百出,甚至因為人物關系的“注水”倒把整個故事的節(jié)奏給拖慢了,整個敘事的重點也有問題,簡直迷之尷尬。
其實我多少能夠理解陳思翰,他的初衷肯定是好的,改編思路也很明顯,既然原著是愛情懸疑小說,那就要豐富人物的感情經歷,重點表達人物之間的情感,即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但很顯然,陳思翰(和編?。┑呐Σ⒉怀晒Α?/p>
電影《往生刑》最大的問題固然在劇本,但對于由小說改編的電影來說,沒把原著應有的意境呈現出來,那就是導演之過了。
這里就不談其他了,只說故事的結局。
小說的結尾是一段很有意境的文字,讀者憑借想象,應該可以在腦海中將文字轉化為畫面:
何晴哭到天黑,終于停了下來。她的雙眼腫著,她走到鏡子面前,給自己梳了個好看的發(fā)型。她仔細地描了個眼線,她回身,從桌子下面摸出一個袋子,提著出門。
她打的來到了他們的高中,那條小巷的前面。她蹲下身,將袋子放在地上,里面裝著蠟燭和紙錢。
羅平看著她,她摸出火機點了火,火光一閃一閃的,耀著她的眼睛。
“羅平,今天是你的回魂夜,我想看你一眼。你出來吧?!彼f著,眼眶又紅了紅,接著開始一張一張燒紙。
羅平蹲在她身邊看著她的模樣,看著她強撐起來的微笑。他覺得心如刀絞,不知道為什么每次在何晴對他微笑的時候,他總是想哭。
回魂夜,是他該走的日子。他還有最后一個小時的時間,爺爺說最后一小時是給鬼魂的留戀。
他覺得身體很輕,他站起來,站在何晴身后。
他伸出手,去觸摸何晴的衣服,緩緩地將手伸向她。而后,他摸到她了。
何晴渾身打了個激靈,轉過頭來,他從何晴的眼里看到自己的樣子。他難看地咧出笑容:“嘿,何晴,我來了?!?/blockquote>何晴張大了嘴,嘴唇顫了顫,似乎想說什么,可最終那形狀又變成了一個微笑的弧度:“啊,羅平?!?/blockquote>燃燒中的紙錢忽然被風一吹,飄了起來。灰燼四散,就像那十幾年的光景,慢慢地,慢慢地,一寸寸跌落在他腳邊。“羅平,你可以為我做一件事情嗎?”“什么?”“你能牽著我,再陪我走一次這條路嗎?”“……好?!?/blockquote>遠處朗月,風涼如水。她直直地朝一旁伸著手臂,一步步前行。那條街是他們小時候無數次走的。上學的時候他們一個方向,他總走在她后面,他們一句話都沒有說過。長長的街道沒有路燈。他像是在保護她。他們走得很慢,羅平一直側過頭看著她,她也看著他。就是這樣的女孩,為什么當初他沒有告訴他,他愛她。而最終,他們走到了小巷的盡頭。何晴的聲音響起來:“羅平,我們到了。”“嗯,我要走了,”羅平轉過臉,伏下頭,輕輕地吻了下何晴的額,他帶著笑容,“何晴,新婚快樂。”熙攘人群,偶爾有人在停下來的車中,透過黑色的玻璃,奇怪地看著這個站在街邊一邊閉著眼睛無聲流淚,一邊探出雙臂,緊緊地抓住空氣的女人。她的身前空無一人。當第一次讀這段文字的時候,我哭了。
隨著小說積蓄了一整晚的悲傷,在這一刻終于噴薄而出,淚水在眼眶里決了堤。
我得說,電影的結尾,葛布的那場哭戲也很感人,配合著片尾曲《愛情宣言》,能夠打動一些觀眾。
但,我要說,這并不夠。
我們渴望見到的是那條藏著舊時光的純真的小巷,以及小巷的月色與微風。
小說的結尾,就像何晴無聲的淚水,是深沉和內斂的,也像羅平和何晴之間的愛戀,隨風潛入夜。這是小說的質地。
而電影的結尾,就如同被重置的人物關系,雖也有些許動人之處,但終究失了意境,差了檔次。
【葛布的《往生刑》】
至此,還想說說演員的表演。其他人就不贅述了,只想說說葛布。
她參演了“駭故事”系列電影中的兩部:《招魂》和《往生刑》。這兩部,一個是恐怖片,一個是愛情片(被宣發(fā)定位成什么“小清新恐怖片”簡直鬼扯),葛布飾演的都是女主,都與葛布以往出演的喜劇角色不同。能看得出,葛布演得很努力,也很用心。她在努力突破自我,努力成為一個美貌與演技并重的好演員。
葛布在《往生刑》中飾演的女主角何晴最早知道葛布的名字時,我還沒來萬合浩暉,但我知道她演過《萬萬沒想到》《學姐知道》《報告老板》《大俠黃飛鴻》等網劇,主要出演喜劇角色。
后來我特地搜了她的百度百科,才知道:原來葛布是我老鄉(xiāng),也是吉林市人。
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去年8月下旬,那時她來揚州參演《招魂》。
那天晚上,周浩暉老師在陶鮮居做東請公司的一些人吃火鍋,酒足飯飽之后,我們轉戰(zhàn)三盛廣場去唱KTV。
《招魂》殺青后,和葛布的合影:)步行的路上,我和葛布聊到了《往生刑》。
當時電影劇本還沒出來,她只看了小說,說很喜歡這個故事,發(fā)自內心地想演女主角何晴,但不知道陳思翰最后會不會選她主演。
微醺的我,帶著些許醉意,不無得意地對她說:這個小說的電影版權就是我買回來的,我也相當喜歡這個故事。
葛布一聽,頓時來了興致,便和我聊起了這個故事。聊到最后,她略帶疑惑地問我:你說小說里的兩個人之間到底是怎樣一種情感?又為什么會發(fā)生呢?
記得當時的我還有些懵,略微思考了一下,才吞吞吐吐地回答:也許這就是年少時的情感吧,青春期的我們會突然喜歡上一個人,然而卻并沒有什么明確的理由,就只是——喜歡。
也是,這樣的情感才最純粹,也才最不易被被喜歡的一方察覺,就連當事人自己也只是默默地守護著這份年少的愛戀,把舊時光的秘密鎖進日記,鎖進抽屜,鎖進那純真的小巷……
【我的《往生刑》】
我在《往生刑》中客串了養(yǎng)老院的護工真的是太愛這個故事了,我不但死皮賴臉地在電影里客串了一個只出鏡了幾秒的小角色,有幸和葛布同框,還曾自告奮勇地想為電影的片尾曲填詞,根據記不清是第幾稿的劇本寫了幾段歌詞。后來我才發(fā)現“駭故事”系列電影的片尾曲就只有曲子而沒有歌詞,也就沒強求讓人為自己寫的東西編曲。
但后來我又發(fā)現,陳思翰還是找了人給電影創(chuàng)作片尾曲,聽后恍然覺悟:嗯,這果然是適合這部電影的片尾曲??!
我的歪詞,還是留給我心中的《往生刑》好了。
雖然也還是根據電影劇本有感而發(fā)的。
在那月涼如水的夜晚,小巷偏僻燈光昏暗夜風輕輕吹拂你長衫,慢慢撥動我的心弦不經意間貼上你的唇,第一次吻從此可以牽你的手,看四季變換白月光,悲傷靜靜流淌醉清風,獨留我的殘影空孤寂,你我相隔兩地雁聲稀,帶我飛去看你我們同年同月同日生,是否會一直一直在一起,不談別離?那年那月那日那一次,就這樣真的真的錯過你,追悔莫及!柳葉刀鋒未冷,刺進我仍熱的心窩你從白色巨塔隕落,你我陰陽相隔奔走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只為還你清白一生所愛飄落白云外,是否會重來往生刑,斬斷塵世依戀回魂夜,舊事點滴浮現空歡喜,今生情無所依愛藏心底,緣來生再續(xù)2016.9.82017年1月23日凌晨于吉林銘古軒
羅醫(yī)生墜樓之謎。未婚妻前去調查,可疑的競爭對手,院長,還有一個女護士好像對羅有意思被炸的酒吧陪酒女(賺錢為弟弟治?。?,羅醫(yī)生沒把她搶救過來。(有人拿了弟弟的血給她輸)女護士雇酒吧胖子殺未婚妻,血袋,過量的胰島素也都是她給的,她只是院長殺人的刀最后還是弟弟發(fā)現真相與院長一起墜樓同歸于盡其實不是未婚妻,只是白月光,大學因為異地分手了。
開頭劇情節(jié)奏拖沓,既然設了七日,完全可以一日為一段落,進行轉折遞進。但原劇本的七日卻很零散。但是,最后十分鐘人鬼情別,配著回憶和音樂真的很讓人有感觸,也很加分。懸疑恐怖片可以把人看哭,這種情愫也只有女性作者能駕馭出來的吧。
節(jié)奏上面欠了點。。死者的醫(yī)生對手欠揍,演技拖全季后腿
根據香無同名愛情小說改編,原著懸疑性雖然不是很強,但情感充沛,讀時讓人落淚,尤其是結尾;然而電影改編卻不是很盡如人意,葛布的表演有進步,但編劇對懸疑情節(jié)的把控實在不太好。PS:鄙人客串出演了養(yǎng)老院的護工,雖然只出鏡幾秒鐘,但已經很知足啦。
偽裝成推理的愛情片。。。瘋了!為什么不能好好拍個推理片!
其實這不是恐怖片,是愛情片。廉夢也算混出來了。
結構形式給予一個較大的發(fā)展空間,但是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的感覺非常遺憾,創(chuàng)意骨架上附著的不是有力的劇情肌肉而是軟弱無力的愛情片皮毛,我討厭電影這么做
沒啥勁
愛情懸疑故事
是一個愛情故事。。。
如果是愛情故事,我給三分。如果是懸疑恐怖故事,我給兩分。一分給兩個男演員的顏值,一分給男主爺爺。
這個好,不嚇人,溫情風鬼故事。一看是臺灣導演腳指頭都能想出來會是啥樣,挺對我路,但劇本還有待完善,案子解決后留了近20分鐘拍感情戲,對導演功力考驗很大,拍得不美不感人就會很水,陳思翰不算太拉胯還是有點嫩。演員演技還是需要提高,女主稍微差點勁,小舞在面對社會人時臺詞不太行。小舞乍一看就很漂亮,沒想到是《延禧攻略》里純妃的丫鬟玉壺,怪不得,不過鑒于這是程茉還是行業(yè)新手時拍得戲,演技有點稚嫩,在歌廳里的戲,演得就不太行。
一個 關于愛的故事 葛布真是美死了?。?!
不好看
導演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電影。臺灣導演帶來的濃濃的臺灣風,細膩、傷感、溫馨。披著恐怖片外衣的愛情片,7天回魂的設定很有意思,一開始就注定了結局,倒敘的方式把男女主的感情進行了敘述,7天往生,故事也結束了,賺人眼淚。
可以看出原著小說還是挺不錯的,但是改編成電影后總有種偶像劇的調調,可能是因為導演和編劇都是臺灣人的緣故吧
敘事重點成迷,節(jié)奏失調。
一個愛情故事…不會僅僅留存七天而已
有些細節(jié)挺出戲的,整體還可以
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