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閑院落凄涼,幾番春暮,只剩秋涼
看完《桂花巷》,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當然我對《桂花巷》的認識來源于潘越云的同名歌曲,以前只知道這是一首蠻苦命的閩南語歌曲,很好聽。中秋時大家提起桂花,突然就想到這部電影,桂花巷雖然和桂花本身無關,但也蠻適合現(xiàn)在看的。
高剔紅經(jīng)歷了父母早亡、弟弟遇海難死亡、丈夫因病去世之后,內(nèi)心逐漸變得強大,開始了堅強獨立的人生。雖然沒有看過蕭麗紅的原著和電視劇的版本,但看了簡介,相比還是更喜歡電影的編排。
電影里的剔紅是一個十分立體的形象,她人生歷經(jīng)坎坷,生存環(huán)境迂腐迷信,從影片開頭辛家老太太夸贊她有一雙巧手注定富貴開始,到同鄉(xiāng)玩伴議論她斷掌克夫克親人,她的一生似乎從一開始就已經(jīng)有了宿命。每當重拾心情生活歸于平靜時,現(xiàn)實又會給她一記悶棍。
弟弟出海打漁遇到海難無人施救,剔紅開始意識到打漁沒有前途,她放棄了默默喜歡她的漁夫江海,嫁入桂花巷大戶辛家,丈夫?qū)ψ约焊裢怏w貼卻沒料到只共同度過了幾年好時光。
飾演辛家少爺?shù)闹苋A健有點可愛,雖然他老吐槽自己演技,但我也看了好幾部他客串的電影,可惜這個角色在一場大雨之后感染了肺炎之后很快領盒飯了。
剔紅是一個有血有肉并不那么完美的人。她沉迷于聽戲,兒子被大伯接走才意識到問題嚴重,立刻找理由辭退了賬房先生,架空了伯父權利,將兒子送到日本留學;她有欲望,丈夫死后寂寞難耐吸食鴉片,和點煙的年輕男仆春樹一夜春宵懷了孕,她看到春樹在辛家越來越膨脹,便借偷盜之由,讓警察帶走了春樹。
在相對封建的環(huán)境中,一個沒有丈夫娘家支持無依無靠的女人,想要支撐起整個家必須果斷甚至狠心,她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剔紅對兒子惠池的教育多少有些不講道理,只因長工教兒子吹簫,讓她夜不能寐便打了惠池,辭退了長工。惠池被培養(yǎng)的孝順卻少了主見,從不責怪母親。
之所以覺得電影情節(jié)更好,是因為惠池留學中途回來發(fā)現(xiàn)母親懷了孕沒有過問便找理由接母親去日本生下了孩子,給了母親足夠的空間。
據(jù)說在小說里(不確定)剔紅對兒子有比較強的控制欲,苛責兒媳,是個惡婆婆,自己經(jīng)歷過的苦無人能責備,所有的不如意全都壓在力量不如自己的兒媳身上了,就很無話可說。
多年之后,已是老嫗的剔紅守著大院,坐在椅子上回顧起自己孤獨的一生。她看到了曾經(jīng)喜歡自己的江海已成為西裝革履的商人,只是時過境遷,大家都老去了。
吳念真厲害就厲害在將一整部電影壓縮在《桂花巷》一首歌里,歌曲搭配電影畫面一幕幕閃過,高剔紅的一生也跟著這些畫面回顧了一遍。
閑院落凄涼,幾番春暮,只剩秋涼。
是啊,往事何必回頭看,把他當做夢一般。
2 ) 電影分享/恩怨如煙皆當散,往事何必回頭看
電影片名:《桂花巷》
播放渠道:優(yōu)酷
豆瓣評分:7.6
推薦指數(shù):????????
相關分類:臺灣電影/吳念真/女性/1987/苦難/苦情/愛情/憂愁/人生/人性/欲望
獲得獎項:
第24屆臺北金馬影展
* 最佳劇情片(提名)
* 最佳女配角(提名)
* 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提名)
推薦理由:
* 女主角阿紅除了微笑的時候,其他都是憂愁的臉。斷掌的女人,克雙親、克丈夫、克子孫注定一生命運坎坷不平,孤苦一生。
* 從阿紅自己給自己纏腳,就看出來她是一個狠角色
* 無依無靠,靠父母靠,靠弟弟,靠撫恤,靠兒子
* 人性/人欲這個東西呀,只能說寂寞的阿紅也抵不過,又曾狠心、清晰的送走年輕男仆
* 最近看悲情電影有點上腦呀
* 阿紅哭大伯喪這段戲真的是絕了,其實毫無悲傷,只是人生如戲,登上戲臺即可咿呀咿呀
* 新月第二次給阿紅拿青芒的眼神真的是意猶未盡,兩次青芒的出現(xiàn),諷刺意味明顯
* 想我一生的命運,就像風箏斷線,水風漂泊,無依無靠,這山飄浪過彼山,一旦落土低頭看,只存枝骨,身已爛,花朵再壞只開一次,偏偏春風等不來,只要根莖還原在,不怕枝葉受臺風,誰知花等人摘,已經(jīng)霜降日落西,風吹身體桂花命,如果想起身就痛,恩怨如煙皆當散,禍福當作天注定,往事何必回頭看,把他當作夢一般
標簽:高分/好電影/情愛/愛情/高評分/青春/人性/豆瓣高分/老電影
關于我
讀書/電影/美食/旅居
Hi,我在這里等你呀~
3 ) 宿命就是宿命
最一開始,我是因為喜歡《桂花巷》的原聲碟才會想到看這部電影。在搜到這部電影之前,我看了陸小芬演的《客途秋恨》。這個女人并不美,甚至整個人透露出一種自負,可是不知道為什么,那種氣質(zhì)讓很傷感,在《客途秋恨》里是這樣在《桂花巷》里也是這樣。那種感覺,會讓你直觀的生出一種叫宿命的蒼涼感,她是女子,你也是女子,所以,我雖并不喜歡陸小芬也不喜歡《桂花巷》,但是卻讓我休戚與共。
我小的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叫《斷掌順娘》,第一次知道了“斷掌”。據(jù)說,“斷掌”的女人命不好,就比如說順娘吧——雖然那是一部電視劇,但是要知道,生活的真相往往殘忍過順娘的人生。在《桂花巷》中,高剔紅也是斷掌,人們說她克父、克夫、克子,她的一生果然如同風箏斷了線,親情福薄,愛情福薄,一切與情有關的,就如同過眼的云煙,看得見的時候就失去了,最后,躺在躺椅中的是一位寂寥度過一生的老嫗。她讓我想到了命運,一個女人的命運,很努力的去爭,但是人卻強不過命,這就是宿命。
在《客途秋恨》中她是失去了故土漂泊無依的女子,在《桂花巷》她是無人倚傍的女子。不是她不夠好,而是命運只是一出寫好了詞的唱本,演員是改不了戲的,即便強行出頭,是悲劇是喜劇,最終的結尾還是一樣的。年紀很輕的時候,總是對未來有很多憧憬,可是當我們漸漸長大后,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多爭無益。宿命是一張攤開安靜的掌心,我們站立其中,脆弱而曖昧。
4 ) 甲依當作夢一般
甲依當作夢一般
一、嘿,聽我來唱那首歌
第一次接觸《桂花巷》這首歌是在04年,當時一聽就著迷,并整天想著為此寫點什么,經(jīng)常醞釀,可就是一直動不了筆。我知道,歌里那種深遂的空間感是歷經(jīng)世事才有的滄桑,這讓當年24歲的我很無力,那不是那個年紀所能了解和承受的。
《桂花巷》是臺灣閨秀文學家蕭麗紅的代表作之一,她的我們比較熟悉的作品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和《白水湖春夢》。《千江》一書大陸早有出版,在我的那個時代之前應該是比較流行的?!豆鸹ㄏ铩芬恢辈辉卸?,知道它還是在聽了歌以后。
哦,原來這首歌是電影《桂花巷》里的曲子來著。我產(chǎn)生了看電影的想法……
哦,原來這是一個叫蕭麗紅的作家寫的書。我更加興趣了……
哦,原來就是那個傳說中《千江》的作者。為此我找到了一直未曾閱讀的《千江》和《白水湖春夢》。(我到現(xiàn)在都還沒找到《桂花巷》,哪怕是電子版本……)
電影《桂花巷》由陳坤厚導演、陳揚配樂。那首如詩一樣的詞是吳念真寫的。吳念真,以前一直不知道,直到在為寫本文的不經(jīng)意的查詢中我才發(fā)現(xiàn)電影《搭錯車》、《一一》、《太平天國》、《殺夫》、《情定威尼斯》、《魯冰花》、《阿呆》、《多?!?、《海峽兩岸》還有侯孝賢導的《兒子的大玩偶》、《戲夢人生》、《戀戀風塵》以及張曼玉、陸小芬主演的《客途秋恨》中居然都有這個名字。原來……現(xiàn)在才知道多少次的不經(jīng)意插身過,“原來那個人是他”。(我沒敢查找這個的人資料,怕過度的驚嚇。不過,應該不久,我會專門去發(fā)現(xiàn)哪個人,而且還會有篇東西是他……)
編曲陳揚是個奇才,他以現(xiàn)代的手法處理古老的情感,正如他說的“從古典出發(fā),永遠帶著現(xiàn)代色彩,卻仍是古典情懷?!彼矛F(xiàn)代的樂效和技巧使用傳統(tǒng)的樂器如古箏、琵琶、笛子,整個編曲又從單純的動機發(fā)展,盡量單純,去掉多余的樂器聲音,呈現(xiàn)較為寬廣的音色及視野,表現(xiàn)出特有的時間性、地方性和情緒。陳揚回憶說:“為了《桂花巷》,我到澎湖去住了三天,帶著相機東照西照,騎著機車到處跑。那三天里,我感受到海風的味道,太陽、海、中午沙灘的炎熱?;氐戒浺羰依铮彝蝗话l(fā)現(xiàn)那種炎熱本身的可愛,那種它和身體結合的快感。寫《桂花巷》時,我有一種強烈的欲望想要告訴別人,一個人在大自然中的那種無奈和渺小,剩下的……其實就是一首歌嘛!”
電影由陸小芬主演,描寫的是一個叫剔紅的女子。電影和書我都沒得機會看,不過我可以告訴你,辛苦找到的資料是這樣簡介的:剔紅的命運似乎出生就注定了,一如她的斷掌紋。十二歲父母雙亡,十六歲時相依為命的弟弟也葬身魚腹。那年,她決心改變自己的命運,發(fā)誓遺忘曾挨過的貧窮、無依,以及秦江海——那個第一次闖入她心底的年輕漁夫。她憑著一雙出了名的繡花巧手以及一對硬綁出來的三寸金蓮入嫁富豪之家。命運并未改變。她二十三歲守寡,那年兒子才五歲。三十歲那年,她終于擊敗所有蠻橫的親長,成為一家之主,在自己的王國里坐擁一切。但是她沒有擊敗自己心中蟄伏的愛欲和對命運的怨嗟,那年她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對方竟是貼身男仆,只因為他有一張和秦江海近似的臉孔,這是她第二次面臨命運的挑戰(zhàn),不同的是,這一次她沒有逃避,她強硬的面對,然后,她贏了。這個女人活了七十五歲,直到她死,她才知道這一生的孤單的命運似乎出生就注定了,一如她的斷掌紋……
這部1987年的電影我至今沒能看。種種原因,了解我的朋友知道我是不大方便上網(wǎng)的,不過已經(jīng)拜托朋友了,當你看到這點文字的時候,如果且能相信我這個小孩的說的話還有幾分可信,那我真的建議你不妨把《桂花巷》找來看看。
據(jù)說陳盈潔、林姍、潘越云、孫建平、孫淑媚、信樂團都有唱過《桂花巷》。我最初聽的是信樂團的那個版本(我聽的那個版本好象沒唱全三段詞),那時候把歌放在手機上,天天聽,很是一番陶醉啊。電影原聲碟是后來又去找的,潘越云演唱。相比較,男聲版聲音沙啞低沉,如若在街坊高明的說書人向你嘶聲道來一個女子的傳奇故事,頓挫的音調(diào)間把你牽進那個故事。女聲版則若是掙扎于人情敦厚、保守古老的社會里,在困厄的環(huán)境中追求生命尊嚴的女子“剔紅”親自唱來一般。你知道,她把故事唱活了。
嘿,聽我來唱這支《桂花巷》……
二、花蕊卡歹嘛開一擺
想我一生的運命,就像風箏打斷線。
臺語很有意思,管“命運”叫“運命”。 “風箏斷了線”被他們表述成“風箏打斷線”,“開一次”叫作“開一擺”……
這樣把詞顛倒起來唱,憑空添些許味道。仔細想來,十二分的有趣。在外漂泊常常遇見這種地方特色的語言,說話人從不覺得有何不妥,并每每感覺非如此不可,好事的異鄉(xiāng)人聽來則會為發(fā)現(xiàn)說不完道不盡的樂趣而高興異彩。
我迷戀“風箏打斷線”的意境,也許是因為我常自比為風箏的原因(從孤獨的《城市里放風箏》、想飛的《二十五歲的風箏》,到矯情香艷的 “杏花、少婦、紙風箏”。風箏不斷的在博客里出現(xiàn))。
在我還小的時候有首關于風箏的歌,歌里唱:“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那個時候(現(xiàn)在也是)我的愿望是放風箏,在那個河邊草地上放一次自己的風箏,不拘太高,不在乎要有多漂亮,只要放一個自己的風箏??墒牵墒菦]人給我做風箏,也沒人領我去那片草地對我說“走,放風箏去”。記的當年放學后我常繞道上河堤去看他們和家人一起放風箏,他們好神氣,而我只有孤孤膽單一個人,也不會放風箏。那時候,我可以在河堤亂走好長的時間,不必急著回家,回去了家里也只有我一個人。讀書的時候喜歡開小差,黑板看著看著就想著窗外天空那些有趣的事情去了,我喜歡給自己編故事,從出生到未來。
在我的故事中,嬰兒們未出生前都在天空和白云堆上玩耍并等待媽媽的召喚,“兒呀兒呀”母親召喚,于是一干小天使們紛紛從天而下轉世投胎。他們降臨的方式各不相同,有騎麒麟的、有變蓮花的、有的搭乘閃電、有的帶紅光而來……每個小孩都有一個故事,我出生的哪天正逢三月初三,漫天都是風箏,我唱著歌,順著風箏搭成的梯子,從白云上,跳格子,跳、跳、跳,蹦下來。這就是我咯……
其實,我有放過風箏。是在不久前,放飛的季節(jié),一個人在河邊草地上溜達碰見熟悉的人,他們鼓勵,還把風箏借給我。我很笨的于是我拉著線、仰著頭、使勁兜圈亂跑。風箏最終沒起來,倒是我奔跑了一段高興飛彩,要見要掉了就使勁跑使勁跑,然后等它,然后又跑……
有個瘸子,五十多歲,不下雨的時候他就到河邊放風箏。他放風箏的技術極高,即便坐在輪椅上也操作自如。他還做得極好看的風箏,幾次熟悉了后,我管叫他師傅,要他教我做風箏。師傅叫了好多次,手藝卻一直沒得機會學,過去這么幾年了做風箏需要的材料我一直沒找得來……
回想起那個時候并沒有太多的故事,我們只是在靜靜的看風、看云,看著很遠的地方……只記得一次河邊人很多,一個三角翼糾纏上師傅的蜻蜓,一時解不開,“三角翼”急得亂轉,眼看就要雙雙墜下,師傅拿了另一個煞是好看的風箏跟“三角翼”換來一對“糾纏”,然后一剪子剪斷線?!八透!睅煾嫡f,“孩子大了就該飛在自己的天空……”。我用了很久才明白師傅的意思。
后來用了很久我才知道,二個風箏纏在一起是代表他們想掙斷線,想沒有操控,想離家,想隨風掙扎,想這山飄浪過彼山,那怕明知終將沒有依靠,也許再難飛得更高,也許再難不需努力,也許很快就會“零落成塵”,“只存枝骨身已爛”。有好事的人會剪斷線,讓它們自己去飛,名曰“送?!薄N蚁氲谝粋€取這個名字做這樣優(yōu)雅事的人,一定是只可憐的“風箏”,一生被人線綁,想掙也掙不掉……
拜了師傅沒多久,因為工作關系我去了遠的地方,我依然喜歡看空看云看風吹。后來我回來,再沒有遇見師傅,也沒問了他的故事,他為什么那么喜歡放風箏,他為什么瘸了腿,他的天空是什么顏色……
寫到這里,我想我想到了什么。找出日記本,果然,04年04月20日,我生日的前一天,我是這樣寫的:
走吧!牽掛的風箏
承載太多的心
太多的淚 只想
有一天,斷了線
可以
越飛 越高
花蕊卡歹嘛開一擺。哪怕再差的花也要開一次,可是有的風箏卻從來沒自己飛一次。
《桂花巷》的歌詞是這樣的:
1、想我一生的運命 就像風箏打斷線
隨風浮沉沒依靠 這山飄浪過彼山
一旦落土低頭看 只存枝骨身已爛
2、花蕊卡歹嘛開一擺 偏偏春風等不來
只要根莖猶還在 不怕枝葉愛臺風
誰知花啊等人摘 已經(jīng)霜降日落西
3、風吹身軀桂花命 如果想起心就痛
恩怨如煙皆當散 禍福當作天注定
往事何必回頭看 把他當作夢一般
三、尋找于小魚
在夢想和穩(wěn)定安逸的未來之間作出抉擇。
前不久,家族繼續(xù)安排催促,對方是個用他們話來說是“很能持家”的女孩。我不知道為什么在現(xiàn)在我還那么年輕可以追尋自己的時候,被要求必須趁現(xiàn)在把朋友的事情解決掉。用家族的安排,和那個他們很滿意的女孩(有很強勢的背景),用那么二年戀愛,然后結婚,很快有個小孩(族親說:“這樣好遂了母親的心愿?。 保?,這個時候我大慨也結束了現(xiàn)在的工作,回家給安排在一家公司上班,三四年小孩長大了,讀這個幼兒園,小學安排在這里,中學是那個,然后大學,然后……
多么美麗幸福的生活。我知道,然后,然后就這樣了。
我知道家族的安排會是我很穩(wěn)定安逸的一生,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墒俏也幌攵嗄旰螅斘一叵肫鹜碌臅r候,也就這樣了。
象他們設想我的后代一樣,我人生的前二十年也是那樣早早的就給鋪好了,每一段都得按他們的設想行走,不準爬樹,不準游泳,不準上山,不準吹口哨,不準有其他心思,放風箏?算了吧,多用點心在功課上。我想當年母親也許就是那樣,就那樣匆匆和父親,于是我的二十年被決定,而母親每日辛苦,為她的兒子,為……為……就是沒有一樣為自己。有時我在想,假如時間可以倒流,母親還會那樣選擇嗎?還會和父親,還會有我嗎?其實我真的就是想母親做一回自己,不要掙了那么多的錢,卻不知道給自己買身衣服做頓可口的飯菜。
我的生我無法決定,我在想連我的死都無法自己決定。
《桂花巷》中剔紅沒有逃避,最終她選擇了強硬的面對。
夢想和穩(wěn)定安逸,這是《桂花巷》的主題,也是我想問你的,我想知道的答案。從沒想過自己也會遇上這種很電影的東西好似也變成主角,電影的故事早就背得爛熟,要么就那么白了頭偶爾回憶當年的錯過然后日落西,要么等不到年少輕狂的結束就亂舞風華一番零落或成就。不管是那種故事當觀眾在電影屏幕前看來都那么美。對了,那部影片叫什么來著?是父輩的名字,還是你自己的?
我的人生長片,我想用自己的名字。我的片子叫“于小魚”。
于小魚?于小魚是誰?
我就是那個叫作于小魚的。因為工作關系,我絕少使用網(wǎng)絡,用這個網(wǎng)名也才三年多,可是真的就象是我自己。從那個時候我開始醒了,開始知道原來自己也會做很多事情,而且做得不比很多人差,不是他們從小說的我。你知道嗎?在遠離家人的地方,在這里有時我甚至是個傳奇。其實沒有什么,只是現(xiàn)在我活著,而很多人還沒開始活,或者早就死了。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這是余華的《活著》里的句子。那本書里被我抄在日記本上的還有那么一段:
“在后來的日子里,我確實遇到了許多像福貴那樣的老人,他們穿得和福貴一樣的衣褲,褲襠都快耷拉到膝蓋了。他們臉上的皺紋里積滿了陽光和泥土,他們向我微笑時,我看到空洞的嘴里牙齒所剩無幾。他們時常流出混濁的眼淚,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時常悲傷,他們在高興時甚至是在什么事都沒有的平靜時刻,也會淚流而出,然后舉起和鄉(xiāng)間泥路一樣粗糙的手指,擦去眼淚,如同彈去身上的稻草。
可是我再也沒遇到一個像福貴這樣令我難忘的人了,對自己的經(jīng)歷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講述自己。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tài),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這樣的老人在鄉(xiāng)間實在難以遇上,也許是困苦的生活損壞了他們的記憶,面對往事他們通常顯得木訥,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過去。他們對自己的經(jīng)歷缺乏熱情,仿佛是道聽途說般地只記得零星幾點,即便是這零星幾點也都是自身之外的記憶,用一、兩句話表達了他們所認為的一切?!?br> 在日記中我寫:
是么?多年后我會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我將十八歲以來的光陰夠拋在一個并不是心愿的職業(yè)中,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甚至忘記了自己,不知道自己還有夢。還好現(xiàn)在開始醒過來,開始重拾那個在別人聽來很嗤之以鼻的簡單夢??墒?,可是我真的僅僅想做一個圖書館理員呀,這是我多年來一直無法忘懷的東西呀!這是我活著必須做的事情呀!
感嘆、無奈、悲觀……
《桂花巷》,每個人心中的桂花巷……
2006.07.23初于崇州
5 ) 桂花巷里的大女人
高剔紅女士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
看電影《桂花巷》,我找到了當年看《一一》的那種感覺,就是從臺灣文藝片所特有的平和清新之中體會生活的張力,整部片子慢慢悠悠,向觀眾娓娓道出高剔紅的平凡的不停地與命運抗爭的一生。也使我忽然之間就愛上了高剔紅這樣的女人,純屬欽佩與崇敬的熱愛!
高剔紅從父親因打漁沉船喪命之日起,就注定要一生與波瀾為伴,母親逝世之后,寄居舅舅籬下,從此之后更是磨練了她隱忍的性格。對弟弟高剔江她是關懷備至,雖只年長兩歲,卻像母親一樣給他溫暖;對親人恩人舅舅一家她是孝敬有加;對鄰里長者她是禮數(shù)周全;對心底的他——漁夫秦江海,她卻從不表露心聲,雖然秦江海的音容舉止無時無刻不在撩動她少女的心扉。有人說她是斷掌,注定會克夫克子,她開始注意到命運可能在捉弄她,她的生活不會這樣一直平靜。果然,即使她努力工作,憑纖纖細手繡花養(yǎng)活家人,即使她強忍痛苦裹腳纏足,做傳統(tǒng)的女人典范,命運的玩笑還是來了,大戶家族辛家來提親,這本是她脫離窮苦生活躲避命運的苦難雨點最好的機會,她卻以弟弟尚年幼需要照料為由婉拒,其實秦江海的影子一直盤旋在她的心房,弟弟步父親后塵死于海難,她便只有把秦江海深埋心底,漁夫?漁夫會有著怎樣的命運呢?正如后來高剔紅的舅母所說。假使當初一開始便答應辛家的提親,說不定高剔江也不會死于非命。于是,她嫁入辛家,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吹竭@里,電影剛放了三分之一,眼見剔紅過得如此甜蜜,我心中卻有隱憂,影片樸實的畫面和“清淡”的配樂會給你這種感覺,人生就是一幕樸實清淡的戲碼,會讓我們來不及回味幸福的甜蜜滋味,就會轉入另一個彎道,長久、曲折的路,還要繼續(xù)走。高剔紅后來喪夫,她艱辛的育子惠池、持家、包戲子、吸食鴉片、與男仆偷情,雖早有預料情節(jié)會曲折發(fā)展,但我還是不忍心在高剔紅身上看到污點,我只能說演員陸小芬的表演真的沒的說,她的舉止、表情真的會抓住觀眾的心,她的出場是完美的,但是并不代表以后的路仍然完美,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看到這樣的一個女人在默默地對抗著命運,你不會因為這些錯誤而從心里瞧不起她,相反,你會產(chǎn)生一點點憐憫、一點點欽佩、一點點默許。她把兒子惠池教育成才,她把辛家這個大家庭操持的井井有條,她可以不再癡迷戲子,她可以戒大煙,她可以向兒子坦誠她有身孕,走過了彎路,她仍然是一個完美的女子。若干年后當她看到每年都會回桂花巷看望她高剔紅的老宅的已成富商的秦江海時,也許心中僅僅會有一絲漣漪而已,其實命運就像天氣,陰晴不定,有雨有雪,我們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躲雨,但是誰沒有淋過雨呢?高剔紅與命運抗爭了八十年,秦江海又何嘗不是呢?窮苦的生活不會一輩子,舒服的生活也只是一陣子一陣子。
電影《桂花巷》拍于1986年,那一年,高剔紅陸小芬30歲,秦江海任達華31歲,這是演員們剛剛褪去青澀面孔的年紀,所以我們看到了美麗的忍讓的幸福與不幸的高剔紅,看到了高大的意氣風發(fā)的沒有漁夫氣質(zhì)的秦江海。導演陳坤厚,攝影出身,我看過他攝影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和《小城故事》,色彩風格確實比較獨特,這部《桂花巷》傳承了前兩部佳片的風格,溫和、婉轉,看到電影里的藍天碧海和深宅大院,你會感覺自己仿佛也走了進去。這是一部好電影,值得珍藏!
6 ) 關于這片子引發(fā)的記憶
找了很久才找到這片子,找到了也失去了再看一遍的興趣,借著我隱約的記憶寫一下我的所想吧。
應該是我上一年級的時候,(大概是九七九八年吧)家里買了一臺vcd,我爸爸年輕的時候喜歡一些新鮮的東西,所以我家的音響啦,彩電啦,vcd啦,都是村里的第一批。當然在偏遠的農(nóng)村這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啦,周圍鄰居,特別是當時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都是每天租好碟片來我家看,搞得我家人滿為患,我那平時不上課的話就坐在角落里跟著大家一起看電影,聽著他們議論啦。當時正值香港的僵尸片、鬼片盛行,所以我經(jīng)常有看電影看到不敢出屋的情況,也許這正是說明我從小就膽小吧。這種情形持續(xù)了有好長時間,當時經(jīng)常家人沒事就一起看一部電影,現(xiàn)在想想真是愜意。
這部片子就是當時買vcd的時候附贈的碟片,一共附贈了兩部,還有一部也是臺灣電影叫《娃娃》。小時候什么都不懂,特別是那個年紀就喜歡看一些打打殺殺的片子,妖鬼蛇神才是大家的最愛。偶爾看到這樣的片子是很難得的,也會在我一年級的腦袋里產(chǎn)生不明的化學反應,沒錯,就是一種抑郁的情緒。
從這片子里我第一次知道女人裹腳這件事,當時我媽媽還給我講解這個事,因為我姥姥就裹過腳,我現(xiàn)在突然感覺我爸媽的文藝氣質(zhì)才是與生俱來的,而我只學到了那么一點點。
片子就是講一個女人的一輩子,從選擇嫁人到喪夫再到孩子長大之后自己老了最后自己年輕時候的追求者曾經(jīng)的窮小子衣錦還鄉(xiāng),可那是兩人已是滿頭白發(fā),令人唏噓不已。
你可能會說,這個女人選錯了,可是一輩子就這一次,誰又知道自己是對的呢?
時間過了這么多年,我由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成長為現(xiàn)在的一名碩士一年級的成人?,F(xiàn)在網(wǎng)絡發(fā)達,看電影是一件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了。我常常一個人對著電腦屏幕看完一部電影而陷入深思的時候想起一幫人圍著電視看著碟片的情形。近些年我培養(yǎng)了看電影的愛好和習慣,我總覺得這是我孤寂的性格使然,現(xiàn)在想想可能是曾經(jīng)在我心里埋下的種子已經(jīng)開始發(fā)芽了吧,哈哈。既然時間不等人,那就仔細品味現(xiàn)在吧。
7 ) 恩怨如煙皆當散,寂寞《桂花巷》
很老的片子了,也是很早以前看過的。
也算是,流金歲月了。
◎原著:蕭麗紅
◎編?。簠悄钫妗⒍喢?br>◎?qū)а荩宏惱ず?br>◎演員:陸小芬、林秀玲、任達華、周華健、庾宗華、李志希
第二十四屆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獎(陳揚、吳念真)
第三十三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陸小芬)
相書上所言,斷掌的女人,克雙親、克丈夫、克子孫,注定一聲命運坎坷。
她生就一雙巧手,偏偏卻又是斷掌。
十二歲,父母雙亡,棺木入土時,她與弟弟撕心裂肺的哭喊,也再換不回雙親的慈祥容顏。
姐弟二人,蒙了舅舅一家的照顧,艱苦度日。
誰道人生苦匆匆,時光穿梭,她成了十六歲的清秀少女,一雙描龍繡鳳的巧手,一對精致秀氣的三寸金蓮。靜時巧笑嫣然,動時弱柳扶風。就連豪富大戶的老太太都對她贊不絕口,遣人來提親。只是她決心拉扯弟弟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再來打算自己的終身大事。于是,終于放下了少女情懷。
無奈,命運弄人,老天無情,一場風暴中,相依為命的弟弟撒手人世。飛來橫禍,她呆了,傻了,隨后也清醒了。
出海打漁,再怎樣,也不能出人頭地,還把一條命栓在了風浪尖上,她不要再過這樣提心吊膽的日子。
所以,她放棄了默默喜歡著她的漁夫阿海,埋葬了少女初動的春心,嫁入豪門為人婦。成了桂花巷中辛家的尊貴少奶奶。
她并不貪心,一個無依無靠的窮人家孤女,如今誠惶誠恐走進富貴人家,不料丈夫又是如此溫柔體貼,兩情繾綣。一顰一笑間,都揉進了萬般的柔情蜜意。
十月懷胎,生下一子,聰明伶俐,她原以為就這般相夫教子,平淡幸福過完一生。卻不料上天只給了她幾年的好時光,便不肯再將好運多多眷顧。
忽地一個晴天霹靂刺喇喇打下來,一場大雨的夜里,丈夫急病去世,年紀輕輕的她成了寡婦。真真是令人唏噓感嘆。
偌大的家業(yè)要打理,幼小的兒子要拉扯。長夜漫漫,情何以堪。
寂寞和孤獨是會讓人發(fā)瘋的,她趕走了長工阿柱,責令他永不能進辛家的大門,只因為他教小少爺惠池弄蕭做曲,那聲音,讓她夜不能寐,心意惶惶。
她,畢竟是一個年輕的女人。
她曾經(jīng)眷戀戲班,沉迷于同那唱小生的女戲子聊天說笑,那戲子在臺上的時候,活脫脫一個年輕俊俏的美男子,那時的她,是她的夢境。
她并不是無心計的,卻也有糊涂的時候,只因了那一分幻境中的溫柔,若這一切能永久,不曾有疊起的風波該多好。
只是,世事常難隨人愿。
貼身侍女新月一語點醒夢中人。她沉醉于戲夢人生之時,大伯卻來悄悄蠶食她的家產(chǎn),她心里又有恨亦有怨,恨大伯不放她們孤兒寡母在眼里,怨自己忘記了現(xiàn)實命運慘淡。
換了面孔,收起風流,她也可以言語間暗含機鋒,一句一句將大伯的心思頂了回去。換了帳房重新打點家財,送兒子遠渡重洋讀書,一步一步,走得清晰又狠心。
雨打風吹去,桂花飄香里,她成了說一不二的一家之主。
只有無人時,她才對新月哀哀道,這一輩子命不好,不知年幼兒子能否了解她的一番苦心。守著偌大一份家業(yè),孤燈下的她,是這般的凄清寂寥。
真真是,漏初長,夢魂難禁,人漸老。
那一日,老仆來報,大伯死了。她一身黑衣,前去哭喪,靈前長跪,哀哭痛嚎,其實心中卻并不半點悲意。人生戲臺上,不得已罷了,人情世故,她早不是懂得一星半點。
那一日,她在大伯家里學會了抽大煙,一并收了曾經(jīng)伺候大伯的年輕男仆。他低眉順眼,清清秀秀,一如他的名字春樹。
她半躺煙榻上,與他頭臉相近,一來二去,情愫暗生。
其實,也許無情,只是有意,寂寞如她,卻也敵不過愛欲的折磨。
一夜風流,她豁了出去,哪怕天塌了去,火燒了去。她也要做一次自己。
只是,她是不能走錯一步的。
有了這一夜,他開始輕佻。以為抓住了她,他便可以招搖人上。
有了這一夜,她開始后悔。若是縱容了他,她便再無寧日。
于是,不知是他真的貪心偷竊還是她的借口,總之,她狠心趕了他走。這一刻,她有著前所未有的絕情與冷硬。
誰料造化弄人,一夕歡娛,珠胎暗結,她懷了他的孩子。她恨,卻又無奈,一匝一匝的白布惡狠狠的纏在腰間,她不想要這個它呵。
為難間,禍不單行,兒子從日本歸來,她心里惶然不安,幾乎亂了分寸。
使女新月對外稱她戒煙胃不舒服,可兒子不再是毛頭小子,他懂了母親的難言心事。
這一日,他極溫順的對她說,帶她去日本走一走。
她滿眼驚疑與感激。兒子是孝順的。
她在日本生下一女,隨即被送了他人,異國他鄉(xiāng),從此永無相見之日。她躲在屏風背后,心如刀絞。
回了桂花巷,新月也要嫁了人去,來迎娶的,赫然正是當年被她趕出辛家大門的阿柱。新月是有福氣的,起碼,有這么一個人,等了自己這么多年。
她望著她登車離去,陽光灑在她的臉上,是燦爛的悲涼。
十年一夢凄涼,紅顏彈指老。轉眼間,她已白發(fā)蒼蒼。
兒子已經(jīng)娶妻生子,忙碌于人前人后,她依然獨自一人,守著空宅大院兒,寂寞如初。
那一日,她不經(jīng)意間,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江海。那不就是當年曾經(jīng)癡心喜歡過她的漁夫阿海么。回頭去,他西服革履,風度翩翩,只是,也已蒼蒼老矣.
回想今昔彼昔,前塵往事歷歷在目。
翻開手心,斷掌紋赫然,原來,命運真的注定她,孤獨一生。
一如她的名字,剔紅,果真是剔透紅顏薄命,幾番傷春暮,已是秋涼。
8 ) 雋永
影片風格很是雋永,女主運氣不錯,遇見很多善心人:舅舅一家,丈夫,情同姐妹的侍女,包容的兒子……她能一次次直面風雨,自身性格也是比較強大的,印象很深的是那個少爺是周華健扮演的哈哈。此片難能可貴的是體現(xiàn)了女性對愛欲的渴望,過分純情化女性反而會讓我不適,電影版比電視劇好太多了。桂花巷是女主出生的地方,女主的命運應該也是桂花巷出生的人掙到的改名了
桂花巷意味著這是剔紅改變?nèi)松囊粭l新的道路,是剔紅這位古文化培養(yǎng)下的傳統(tǒng)女性與自身命運斗爭的象征。在這桂花巷里,或許選擇,或許注定。影片的戲劇張力不足,略悶。直到最后的6分鐘,徹底把我看呆了。那是一個女性一生的浮光掠影,卻充斥著悲傷和無奈,快樂是那么的短暫。她,會后悔她的選擇嗎?
過去的電影就是這樣,緩緩的古意,洗練而沉靜,歲月悠長也不過白馬過隙,斷掌女人的一生,好命還是苦命,只怕當事人欲語淚先流。亮閃閃的一眾黃金配角,不愧是姆媽喜歡的老電影。
斷掌紋和媳婦熬成婆的故事
天注定式戲劇沖突和觀點,非常的符合華語傳統(tǒng)舊文化的語境,也是很貼合當時的深受其影響的女性傳統(tǒng)思維。劇本轉化成影像后再來看,其實內(nèi)容即便是橫跨幾十年光景,也還是有些單薄,有些戲份可以多給點信息和人物刻畫的。PS.演職人員里的周華健在哪里???
吳念真太會講故事了。 2011.02.16 自己@燕窩
高門富戶的女人,最難是一生孤獨,堪如斷掌紋。憑著一雙巧手與三寸金蓮,嫁入富貴人家,回頭看這一生,時光流水一樣的過去,卻只映出了她一人的寂寞倒影,甲伊當作夢一般。任達華周華健那時都好青蔥。
拍出了些許“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的意境,但整體還是過于寡淡和跳脫,換個更有風格和操控力的導演,效果該會好很多。吳念真還是更擅鄉(xiāng)土和男性題材啊,劇本臺詞是軟肋,還有就是臺灣的年代劇的老問題,演員一說國語就露怯。
很像《怨女》風格,少奶奶的一生
通過幾個簡潔干凈的鏡頭轉換交代了一個女人寂寞孤苦的一生,近乎白描;女性若自立自強,即使孤獨終老,也是不完美中的完美。
噗,竟然有周華健任達華。。。。。
神奇的片子,還有任達華!
非常含蓄內(nèi)斂,暗里血淚無數(shù)掙扎煎熬,家人親人愛人朋友一個個離去,只有自己走到最后。往事不必回首,回首無益。秋月真是心亮心善始終如一,哪里都有她的容身之地。
想我一生的運命 就像風箏打斷線 隨風浮沉沒依靠 這山飄浪過彼山 一旦落土低頭看 只存枝骨身已爛 啊…… 只存枝骨身已爛 花朵再壞 也開一次 偏偏春風等不來 只要根莖還原在 不怕枝葉愛臺風 誰知花等人摘 已經(jīng)霜降日落西 啊…… 已經(jīng)霜降日落西 風吹身軀桂花命 如果想起心就痛 思怨如煙皆當散 禍福當作天注定 往事何必回頭看 把他當作夢一般 啊…… 把他當作夢一般
3.6 幾場戲控制的都挺好的。但總體還是斷啊.......李志希太像英九哥了
本以為是那種一味苦情的煽情戲碼,卻是有血有肉的人生....她也曾試著學做呼風喚雨的狠角色,無奈不是那塊料...她能做的只有憑直覺走路,不免常常走錯,連自己都嚇到,這一切都好真實(許多若干年后才看得清對錯的抉擇,只源于當時的一念之差,有幾個人慧覺如此,會選得對呢).....她還有個百年難遇的好兒
看似平靜下盡是曲折,沒有流於搧情苦情戲,而是相當克制的無奈。陸小芬由少至老,演技出色。
一個女人的史詩。民國范和臺灣風的完美結合,果然是吳念真,果然是陳坤厚。陸小芬的演繹溫婉動人,不輸她在《客途秋恨》中的表現(xiàn)。任達華在影片中客串演出,他在八十年代似乎有一段在臺灣發(fā)展,演出過《陰間響馬》等影片。
桂花巷里煢煢影,雨打風吹去,人生苦匆匆,世事難隨愿。十年一夢凄涼,紅顏彈指老。斷掌紋赫然,剔透紅顏薄命,幾番傷春暮,已是秋涼。思怨如煙皆當散,禍福當作天注定,往事何必回頭看,把他當作夢一般。
先聽了多年的ost,早已聽出了想象中的一番風景。待看到電影,竟然覺得相似。我喜歡這篇電影散文,把能撒幾十集狗血連續(xù)劇的情節(jié),就這般娓娓道來,兩個小時,不必事事交待前因后果,也不計歲月如梭,更忽略了大時代的血與火,因為凡是懂得的觀者,大抵都能想象的出罷,這莫非也是臺灣電影的幸運和不幸
非常平淡樸實的劇情但卻張力十足。其中有周華健,任達華出境,周華健真的很青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