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部被遺漏的神作
電影頻道放了這么個電影,就跟著看了,沒想到有這么大的收獲
導(dǎo)演從電影名稱叫做青春珊瑚島,其主要意思還是想表達青春
青春的自以為是,愛情的開始都是自我的最高表現(xiàn),我們認為天地一切為我們而生,有一句話說當(dāng)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以為這田地都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自己錯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導(dǎo)演正是以漂流到一個孤島的形式,只有他們兩個人,像亞當(dāng)與夏娃,這就是青春的最純最純的定義,不含任何雜質(zhì)的
后來他們被船發(fā)現(xiàn),他們卻相視一笑抱著孩子扭頭回去表達的就是當(dāng)我們要長大時我們的態(tài)度,我們還是想要逃避回自己的青春里,我們已經(jīng)不想回去
可最后他們還是失去了槳,而周圍卻有一只鯊魚一直圍著船轉(zhuǎn),這些都代表了外界的一些阻力,致使我們真的回不去了
青春回不去了我們該怎么辦,結(jié)局更是點睛之筆。一開始我以為他們吃的那個果子真的是死了,后來那個船員說只是睡著了,這里應(yīng)該是雙重意思
一種是真的死了,就像之前船長說的是長眠果,他所說的睡著了也許就是死的意思,那就是為了青春寧愿丟了性命我們也不回去,其實就像《致青春》的阮莞,雖說有些許差別,但他們的青春都是永垂不朽的。
一種就是像他說的真的只是睡著了,那可能就是一種麻醉效果的果子,不致命,而醒來之后面對他們的就是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審視這個世界,終將投入到這世俗的人流中。
其實這部片子和《大話西游》有異曲同工之妙,大話西游反應(yīng)了青春,愛情,人生。雖說較《大話西游》張力稍微有點欠缺,但這是1980年的電影啊,而且其純粹性確實很高的,藍天,大海,從未受世事污染的兩個人,毫不做作的一絲不掛,真是神作,五星推薦?。?!
2 ) 跨越兩個十年看完一部影片——兼談波姬小絲的昨與今
五星無關(guān)電影藝術(shù)價值,只關(guān)私人觀影體驗。
——是為題記
我第一次看到這部影片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
撥去記憶的塵埃,那應(yīng)當(dāng)是一個黑漆漆、靜悄悄的夜,懵懂的我從被窩里爬出來(為什么要在深更半夜爬出來?想必是要去入廁吧),迷迷糊糊中看到父親一個人正在看著錄像。那錄像機是從單位里借來的,那帶子想來也是借來的。那時候,我也不懂那大黑盒子是什么,反正覺得挺神秘。電視里面有一男一女好像沒穿衣服!?不過,更神秘的是電視屏幕上出現(xiàn)的畫面——一塊像鬼一樣的大石頭,太恐怖了!沒敢看幾眼,我又鉆進被窩里睡去了。那鏡頭太嚇人了,以致在我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抹不去的陰影,并成為后來將近十年里我所做惡夢的主要素材。
十年過去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某一天傍晚,我又與此片重逢了。那時,我家所在地區(qū)的地方臺(其實是一家國有企業(yè)所屬的錄像臺)每晚從七點半開始都會播放錄像片,以美國為主,間或有香港片。題材上口味偏重,以兇殺、槍戰(zhàn)、販毒、賣淫、性交為主。我當(dāng)時自然是對這后兩種類型感興趣,而且我還特別享受趁母親出去打牌或去廚房做飯的空當(dāng)偷偷看“色情片”的樂趣(當(dāng)時頭腦中只有“色情片”的概念,壓根兒不知“情色片”為何物)——只要母親一進屋,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必定馬上轉(zhuǎn)臺或者直接關(guān)閉電視機做埋頭苦讀科。那才叫驚險刺激吶!不過真的是屢試不爽。
《藍色珊瑚礁》當(dāng)時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看到的。因此,那次我仍然沒有看完影片,只是前前后后許多片斷(包括那個熟悉而略感陌生的恐怖大石像)連在一起,讓我知道了小時候父親深夜看的錄像就是這個叫《藍色珊瑚礁》的片子,它不光是恐怖片還是色情片啊!呵呵,怪不得他要在夜深人靜時看。此外,更重要的是我還知道了里面那個女人叫“波姬小絲”(那不是趙麗蓉小品里提到的名字嗎?好像還是某網(wǎng)球巨星的前妻?)她很漂亮,在里面裸體了,而且連那個男演員也全裸了!這可希罕吶!
不過,還是很遺憾,我沒有看完……
又過了快十年,也就是現(xiàn)在,無意間我想起了這部影片。感謝豆瓣,沒花多少時間我就知道了它的英文原名The Blue Lagoon;感謝電驢,沒用多少時間我就把電影下載到了自己的硬盤里;我還得感謝射手,我在那找到了字幕??萍嫉陌l(fā)展真的改變了太多,兒時神秘的禁忌而今已被解開,而當(dāng)自己真正將影片看完,才知曉這哪是恐怖?哪是色情?哪有那么齷齪的事?。?br>
這其實是一部單純的片子。單純的故事,單純的情感,單純的美。說故事單純,因為情節(jié)來源很明顯——《魯濱遜漂流記》和《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中的伊甸園故事(也許還可以加上《蠅王》,只是有點牽強)。情感單純,在這樣的伊甸園里只有男歡女愛,生兒育女……美得也單純吶!你看,在那碧海藍天中橫陳著的天體,無論男女,時時刻刻無不透出青春的誘惑。賞心悅目。這就是一部單純的電影,真的,于我而言。
只是感慨啊!時光易逝,韶華難在。一九八零年只有十五歲的波姬小絲而今早已嫁作人婦(而且還已經(jīng)離了),并且淡出電影界。想要見見如今的她,只好去尋國內(nèi)少見的電視劇集,或者直接去找The Sun之類的花邊報紙來看了。不過說真的,當(dāng)年的她非常美好,她在《藍色珊瑚礁》中美好的肉體讓我這個更愛熟女的小子也按耐不住,心跳了。我大膽設(shè)想,即便換成十五歲時的Liv Tyler和Scarlett Johansson,讓她們出演波姬小絲那個角色——雖然她們倆也算是絕世美女了——她們還是不能勝任的。十五歲的波姬小絲已然在我心中定格了。因而,當(dāng)我在一九九八年的影片《億萬未婚夫》(The Bachelor)中看到一個妖艷勢利的女子(雖是劇情需要,但還是能感覺出歲月的遺跡)在屏幕前媚俗作態(tài)時,我萬萬沒料到那就是三十三歲的波姬小絲,直到影片最后出現(xiàn)字幕……而且,更無奈的是,此時,波姬小絲已淪落到只能出演一個小小的配角(雖然是為我同樣喜愛的Renée Zellweger作綠葉)。嗚呼!江山代有佳人出歟?
興許我是太苛求什么了。但網(wǎng)上有人更為苛刻,抨擊波姬小絲演技拙劣的大有人在——她四次獲金酸梅獎提名并三次獲獎(其中一次是十年內(nèi)最差,一次是本世紀最差,這兩次獲提名竟然都包括了《藍色珊瑚礁》)。何必呢?至少在本片中,我認為波姬小絲完全沒有刻意在表演什么,十五歲的女孩該怎樣就怎樣,本色出演,坦坦蕩蕩,清清爽爽。你總不能因她尚未成年而在銀屏前決然一脫而抨擊人家吧?!怎么想怎么都覺著這是岳不群之流干的齷齪事兒呢?
扯遠了。一直都扯遠了。在我看完此片后,我才在豆瓣上發(fā)現(xiàn)尚有一部名為Return to the Blue Lagoon的片子,拍于一九九一年。我尚未看過此片,但下意識里已經(jīng)認定它是《藍色珊瑚礁》的狗尾續(xù)貂之作了。其實,這又何必呢?
又:
聽聞波姬小絲歷經(jīng)七次失敗,終于通過試管初為人母。那么她這次是真作母親了……我在北京遙祝她生活幸福,好好過日子吧?;蛟S事業(yè)上的輝煌再難重現(xiàn),但小日子還是值得過的,希望這個男人不會像那位前網(wǎng)壇巨星那樣讓你不快。
3 ) 什么最重要
在危機時刻,第一重要的是生命,所以生存技能最重要,別的都是虛的。
在這里沒有克里希納,沒有佛陀,沒有黑格爾,加謬尼采,幾乎沒有任何語言世界的抽象理念
只有小島,自然,一個私藏裸照卻生存能力強的老水手,兩個孩子一男一女,還有上帝
而上帝在故事里是一塊大石頭/樹根?人在危難時上帝可以帶來希望,但一切純憑天意
舊約里強調(diào)律法law,新約里強調(diào)愛love。故事男孩子因為love 戰(zhàn)勝了law
(不理解愛,則總是【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
整個故事里有種虛無主義的味道在里面,因為一切外在的文明在這里被粉碎了,只剩下了本能和愛,孤獨和陪伴,死亡與生命,人與自然。
如果給這個小伙子一臺電腦,牽上網(wǎng)線,看著一堆少女跳宅舞,來點里番和av,餓了點一份外賣。
然后他可能接下來考慮的就是類似自性具足,不假外求,要愛自己,人要學(xué)會獨處,享受孤獨
這樣類似的流行的話題了。
評論區(qū)這個表示同感
我的整個少年都在幻想這部電影——孤島、藍天、大海、戀人,我們捕魚、嬉戲、吵架、做愛、探索、孤獨、沉默、喂養(yǎng),我們傾入深海,日出日落。整個世界只有我們。
4 ) 極簡性夢
1
沙灘,棕櫚樹,鈷藍的天空,碧綠的海水...
一個少男,和一個絕代的少女。
過家家,過家家。
還有什么,比這更像一場性夢?
再加上看不見的大自然生態(tài),各種冒險,
還有潛在的恐怖,一個實行人祭的生番族。
2
電影比原著簡單多了,也精彩多了,
把瑣碎的細節(jié),變成了一種法寶:
讓半遮半露的少男少女跳到大海里,做各種各樣的伸展動作,讓我們猜他們的身體部位。
最后,比電視遙控快進還要快速的產(chǎn)子速度,使他們家添了新的寶寶,頭發(fā)的顏色還和他們倆不一樣。
三個人在海里玩吉祥三寶。
我要說,看他們在海里面嬉戲,多少次也看不夠。
3
似乎是受了《哈姆雷特》太深的毒,對這一對天堂性男女是不是亂倫,我有排除的執(zhí)念。
這迫使我讀了原著:第二章云:“Emmeline Lestrange大美人是亞瑟的little niece小侄女(他兄弟的女兒),從小父母雙亡,而迪克Dick是他的同樣八歲的兒子。這些波士頓人,正前往LA美麗的陽光。”
終于放心了。表兄妹畢竟好一點。
4
我看不夠的波姬小絲,當(dāng)她眼中噙著淚水,或者是和小男生逗咳嗽的時候,都有數(shù)不盡的可愛。
雖然從小就演電影,但是直到1978年被路易·馬勒發(fā)掘來演《雛妓》時,她才真正為電影觀眾所熟知。
沒過兩年,就演了這部三級片不三級片 情色片不情色片 風(fēng)光片不風(fēng)光片的著名影片。
難以歸類。
5 ) 遙遠天際的仙境
原來介就是年輕時的波姬小絲兒啊,很純情。開始時的兩個小孩子更可愛,在孤島上的生活就像人類的初始階段,天地萬物,混沌初開;孩子們慢慢長大,漸漸相愛。這樣也挺好。不過看花絮時拍攝現(xiàn)場一堆人,又覺得這樣比較有人氣。是你的話,會選擇哪一種生活?
6 ) 孤島、伴侶
只要滿足孤島和伴侶這兩個要素就能到達一片天堂。
伴侶是心靈的孤島,登島就不再漂泊。說實話,波姬小絲屬實讓人浮想。有這樣的伴侶,懂得相互去愛、相互陪伴那還何所求呢。航船經(jīng)過,兩人相互看著對方,相視而笑,回到自己的海灘。文明世界已經(jīng)不再渴求。能擁有彼此,即是美好。是我也不會選擇離開。
不得不說影片拍得虛幻又真實。兩個纖塵不染的孩子共同求生于孤島。青春的到來悸動又美妙。理查德想要一本能回答一切問題的書,這是青春年紀瘋狂般的求知欲。艾米麗第一次生理反應(yīng)讓她無助又羞澀,也讓他困惑和煩惱。他覺得不公,自己向艾米坦白一切,可對艾米他有些不解。兩人分開,是青春的叛逆所致。艾米受傷讓理查德害怕,害怕失去。兩人開始珍惜,情愫漸濃,愛不可缺席…天堂般的生活美妙,愛意的纏綿愈濃,此時無可不妙…
不要再去想離開,當(dāng)下如何不好。孩子,愛的結(jié)晶,愛的延續(xù)。面對絕望最后的時刻,一同吞下“再也醒不來的”果子……水手說“他們只是睡著了”。求求你,別醒,哪怕真的只是睡著。
7 ) 經(jīng)典啊
忘了是高中還是大一時候看得了??傊菚r候看得心情跌宕起伏,最后上網(wǎng)狂搜他們到底死了沒。不過我當(dāng)然認為他們活著。什么續(xù)作都是狗尾續(xù)貂!不知道評論挑三揀四的什么毛病。能把性拍得這么渾然天成行云流水的還真沒幾個。尤其很多亞洲的,都太猥瑣了去了~跟人家的野性與自然沒法比~以下湊字數(shù):~~~~~~~~~~~~~~~~~~~~~~~~~~~~~~~~~~~~~~~~~~~~~~~~:::::::::::::::
只記得那段男主想要,女主不給,男主自己擼的那段了
在他們選擇放棄求救的時候他們并不知道他們即將遇難,在他們吃下毒果的時候他們并不知道他們即將獲救,人生總是有那么多的錯過與遺憾
人之初,性本善。幕天席地中對肉體的懵懂探索,清純干凈不帶半點邪念。這里沒有《蠅王》和《東京島》的殘酷,只有小小亞當(dāng)夏娃的創(chuàng)世界。理查德因為得不到女孩肉體而青澀的惱怒和哀怨,連他自己都不懂是為什么。人類的相愛與繁衍也變得如此簡單,順?biāo)兄蹧]有壓力。波姬小絲年輕時真是尤物,不忍多看。
給我一個波姬小絲,我也愿意流落荒島。
當(dāng)代亞當(dāng)與夏娃的故事,原生態(tài)的情感很美麗動人,只是部分二人世界有些刻意,風(fēng)光也秀麗無邊,攝影很棒,15歲的波姬小絲酮體之香,給她第一屆金酸梅最差女主角,有點調(diào)戲人家的感覺
怎么說,鏡頭構(gòu)圖是美的,肉體青春是誘惑的,就故事來說表達的太沒有層次了,整個有三條線人性愛情還有人生,尺度是大的,內(nèi)核表現(xiàn)的太寡淡了,可這樣的伊甸園我也十分向往卻觸不可及,越簡單純粹的越是這個世界最難得到的吧……
亞當(dāng)夏娃伊甸園??梢耘c英格瑪伯格曼安東尼奧尼的電影一起對照觀看,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到這副田地的。男主的眼睛是綠色的。
浪漫經(jīng)典,我也做過這種美夢呢(盡管很有把握學(xué)不會生火或叉魚)。不過可以不叫“波姬小絲”嗎?
現(xiàn)代荒島版伊甸園亞當(dāng)夏娃??吹木褪倾露男∧泻⒑托∨⒃诠聧u獨自成長純真中的干柴烈火。不過他們不知道經(jīng)期不知道懷孕不知道嬰兒要吃奶卻知道打飛機!?。L可以理解是親密接觸后的正常反應(yīng)。
自打那個老頭死了,他倆就基本不穿衣服了。
看的電臺刪減版,卻依然被震撼到了。青春無邪的少男少女,幾乎赤裸地在海邊嬉戲生活,如同亞當(dāng)與夏娃,置身世外桃源一樣的美麗小島,配上美妙的音樂,讓人如癡如醉。那是波姬小絲最青春的時候,簡直美的如同仙女,原諒我腦海一直出現(xiàn)《如此包裝》里鞏漢林給趙麗蓉老師起的那個藝名“麻辣雞絲”,而最早知道波姬小絲也正因了小品里的一句臺詞,從側(cè)面反映出她在當(dāng)時中國文化圈的影響力。
【情迷伊甸園,亞當(dāng)和夏娃的愛情故事真人海難版?!抗聧u一座,我和你,成長成熟,一起采摘野果,一起下海游泳,談情說愛,無師自通做愛,養(yǎng)孩子,兩個人的愛情,不關(guān)乎其他。
電視上看的。兩個像海豚一樣的孩子,島上有神秘的土著人——兩個孩子因為情愛賭氣的那段超贊,看起來,男女的性格確實是天生的。
1980年,真的拍得很美。海底、月夜的海面,美極了。還有那個嬰兒在海中游的畫面就只這部電影中的。
得此孤島,守此佳人,可以終老。
#藍光# 若世間曾有伊甸園,亞當(dāng)和夏娃也不過如此了吧。波姬小絲太美麗,夢中的少女。以前的實景拍攝比現(xiàn)在的綠幕好太多。如果當(dāng)年《春的森林》也是這么詩情畫意的拍法就沒有心理陰影了,可惜了那三個蘿莉正太。
我所能相信的愛情故事,就是這樣伊甸園似的,一男一女,在孤島上。
第二次遇見大船的時候,兩個人突然緊張,互相用眼神確認,然后相視一笑。默契的抱著孩子轉(zhuǎn)身離開的時候,被戳到
伊甸園+荒野生存,青梅竹馬,同困島上,俊男靚女,一起長大,發(fā)育,這種相依為命的環(huán)境和不見他人的設(shè)定,必須會產(chǎn)生愛情啊,這是本能。何況兩個半大的孩子都那么清純美好,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戳耸遣皇呛芟M袌鰹?zāi)難能把你和你喜歡的人單獨扔到這樣一個美好的島子上呢?
波姬小絲!!看這部片子時,瞬間明白為何當(dāng)時她的容貌震驚了世人,驚為天人。清澈的雙眸,無可取代。不管后來波姬小絲變成了哪番模樣,她當(dāng)時的倩影留在了電影中,永為紀念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