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夢的Belgica,真實的人類社會
Gallia Belgica (比利時高盧)是古羅馬地區(qū)的稱呼,今天的比利時國名就是源自于此一古稱。在Belgica 絢爛的燈光里,映射的會不會是如今的比利時呢?
從激情到迷失,從相互信任到眾叛親離。終于,曾經(jīng)的諾亞方舟變成了墮落的巢穴。影片就是在這樣一片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中,展示了Belgica腐化的過程。過程中,有毒品的催化,有性的誘惑,有權(quán)力的驅(qū)使,有種族的排斥。再深入些,還有利益的唆使,還有宗教的淡漠。
毒品,可以說是影片中最明顯,力度最強的一條線索。它將人帶入激情和宣泄中的同時,又加速了矛盾的激化?;貞浟艘幌略?jīng)團結(jié),自由的創(chuàng)業(yè)小團隊是從何時出現(xiàn)了矛盾的沖突,就是在哥哥弗蘭克發(fā)現(xiàn)女侍公然吸毒,憤怒導(dǎo)致兩人拳腳相加,并最終導(dǎo)致了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女侍的離開。在回憶一下哥哥何時與家庭的矛盾徹底激化,沒錯,又是毒品。妻子看見在醫(yī)院里,抱著孩子吸毒的丈夫,對其的忍耐也終于到了極限。毒品雖不是矛盾的主因,但它的危害和催化作用卻體現(xiàn)無疑。反觀如今的比利時: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比利時共增加了10種新型毒品,與此同時,該國在傳統(tǒng)毒品上的消費量亦居高不下。據(jù)“歐洲毒品和毒品癖觀察所”公布的對21個歐洲國家進行的廢水檢測數(shù)據(jù),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市廢水中可卡因的代謝物人均含有量居歐洲之冠。此外,安特衛(wèi)普廢水中安非他明殘留量也居高不下,每天每1000人消費量預(yù)計為185毫克,僅次于瑞典的哥德堡;搖頭丸消費量位居歐洲前三......導(dǎo)演借小小的Belgica,反映了毒品這一國家存在的巨大隱患。
性,一個人類關(guān)系中永恒的話題。性是人類繁衍的前提,但現(xiàn)如今,卻成了人們放縱宣泄的工具。人們不再為愛而性,不再為子而性,而僅僅是為性而性。于是有了女侍的憤然離去(說道這感覺這女侍也是一奇葩,跟她提了醒了還不行,本身就一小三還發(fā)毛脾氣?。谑怯辛说艿芘c女友因為孩子產(chǎn)生的沖突。性是一系列矛盾的主因,人因它失去了愛和信任。導(dǎo)演借小小的Belgica,反映了現(xiàn)如今人們對性的縱容,而導(dǎo)致了對道德的無視以及責任感的缺失。
利益和種族,這是一個利益團體里必不可少的話題。矛盾的爆發(fā),經(jīng)營狀況的萎靡,使兄弟倆因利益走上了歧途。在酒水里加更多的冰塊,限制員工的日常消耗,限制摩洛哥人(窮人團體)進入酒吧......與員工的信任消失了,追求利益的腳步卻并沒有停止,最終,親兄弟間也免不了分道揚鑣。
這一路走來,Belgica打破了多少曾經(jīng)的信條和宗旨。將一個不分種族,不分等級,不分宗教的諾亞方舟變成了嫌貧愛富,關(guān)系冷淡,放蕩淫亂的墮落巢穴。信仰的天主教反對墮胎,現(xiàn)實中墮胎卻比比皆是;人與人之間產(chǎn)生了隔閡,也忽略了溝通;種族主義的思想形成后,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又扮演起了黑幫的角色......導(dǎo)演借小小的Belgica,反映了社會的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
然而不得不說,導(dǎo)演是善良的,他沒有讓電影走向絕望,并在最后給了所有人以希望。因為他相信,也希望讓我們相信,相信愛,相信人性。麋鹿和犀牛終究不屬于人類社會,只有愛才是解決一切矛盾的鑰匙。兄弟間的愛,夫妻間的愛,父子間的愛......Belgica (Belgium)需要重啟,Belgica需要找回曾丟失的信念,Belgica需要曾經(jīng)的演唱會,Belgica需要信任和感情......
這導(dǎo)演一直在拍loser,拍親情,這次又是廢柴兄弟情。
演員都很特別,很喜歡老板的眼睛,一邊眼瞎了也傳神……抓住了一種歐洲城市的感覺,我們很酷很超脫 其實背后亂事兒一堆,從親情到自我認知……(很多德國媒體給了好評也不是意外)。配樂也超級出彩!結(jié)局有點過于悲觀,不過估計也是真實發(fā)生過的。
音樂真的很棒?。?!
不要和你的老哥一起開酒吧
導(dǎo)演,可不可以留你自己上頭,放我們走。
比想像中好看,雖然開初頗有只懂賣弄不知所云的感覺,但後來越見出色,紙醉金迷下總有酒醒時份,不同人有不同對待現(xiàn)實的情況,很多歐洲繁華催燦過後的不確定及不景氣現(xiàn)象,還算不錯
喪逼盧瑟兄弟的創(chuàng)業(yè)生活
還是loser的故事,不過被吸毒、做愛包裝得十分迷幻,到頭來還是沒怎么看進去,這類題材的電影太多,看得多了,也就產(chǎn)生了免疫力,不管它最后的音樂再怎么好聽,故事也打動不了我了。
獨眼少年和兄弟一起經(jīng)營酒吧的故事 live樂隊不停變換 多少令人想到九歌 不過整體風格其實與Soul Kitchen更為相似 groeningen的破碎之家我很喜歡 是提名過奧斯卡 拿過凱撒獎的 名副其實 這一部相比之下還是有些下坡了
看了一會,不好看,刪除
一陣慌亂,不知所措。
LIVE HOUSE是如何變成臟亂差電子夜店的?亂七八糟的白粉人生又該安放何處?許多配樂我都不喜歡,不過要承認十分具有個人風格,包括一些攝影也是如此!夜間單燈攝影很不錯。
腐爛的北歐屁民們,來接收我們君王的批判吧
挺有感染力,然而吸粉肯定不對。
喪比兄弟開酒吧,太可笑了
好看好看好看我不管就是好看! 喜歡里面每一個演員!
“我跟不上你,你變得太快了”
獨立范挺濃的,但還好沒過火。像是想要瘋狂想要張揚的早被生活打垮的失敗者,但最后那幾幕實在是動人。還記得嗎:turn on the light, turn onnn the niiight.
一部給搖滾、電子樂迷看的電影,不過對于期望過高的人來說可能是痛苦的。本片是今年圣丹斯電影節(jié)開幕影片。
給個四星,證明我還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