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嘉慶皇帝定和珅二十大罪狀第一條就是在冊封皇太子的前一天和珅送了他玉如意,所以嘉慶皇帝本身也沒有什么大心胸,劇中譚俊彥的表現(xiàn)也不算意外,還挺真實的。一個想毒死老子張國強的譚俊彥,一個想抓自己老子和珅陳展鵬的何廣沛,一個總換結盟伙伴的陳山聰,一部男人戲,一部類似于大太監(jiān)等也不能算得上為歷史人物洗白但是就是和歷史可能不太一樣你又不能和電視劇較真歷史的電視劇。清朝真是一個“太好”的朝代了,為電視劇電影提供了多少素材,可以把清十二帝全演一遍。譚俊彥和陳家樂都是那種老舊粵語長片的長相,但是譚俊彥這次的角色可能不太會討人喜歡,依然很喜歡展鵬哥哥、陳自瑤和唐詩詠,五分好評,可以睇。#我的第96個劇評
從劇情上看,算是很精巧的。各方勢力有著自己的動機。比如豆蔻和二夫人都是為了和珅、阿桂孫子和朱奎等大臣都是為了皇上,但是根本的出發(fā)點卻有微妙的差別,從而導致他們不是一味地聽信于人,讓事情復雜化,人物也更為立體。因為這樣細密的復雜和交錯,才能讓皇帝大臣在地位懸殊的情況下、一開始就水火不容當面宣戰(zhàn)的情況下,保持微妙的平衡,僵持了二十幾集。
不過搞笑的是,皇帝想殺和珅,還不能直接殺,必須要找到他犯罪的由頭和證據(jù)。這樣僵持了二十幾集,最后就靠一條乾隆的六個字密旨獲得執(zhí)法權殺了。那這之前斗來斗去有什么用,直接拿出圣旨來一殺不就完了。編劇大概不想讓結尾太過陰暗,讓嘉慶一夜之間變得仁義寬厚,其實大可不必。還不如讓他一條路走到黑,讓這部劇變成“和珅從權傾一時到家破人亡、嘉慶從意氣風發(fā)到眾叛親離。”
我認為這部劇最大的缺陷在于對于雙男主動機的把握上。
從嘉慶的角度,他不惜犧牲親兄弟,不忠不孝毒死太上皇,就為了扳倒和珅,這種強烈的執(zhí)念,根本理由何在?應該還是出于對于貪腐的痛恨。就算他并不是一個本質愛民如子的人,他的目的也應該是國家的長治久安。但是劇中對于嘉慶基本沒有展現(xiàn)他對“國家大義”的執(zhí)著。和珅剛開始接近他時,他不知道和珅是貪官嗎?他與和珅的反目,更像是發(fā)覺自己被和珅利用了的私仇。當他痛斥何琳為了邀功淹死那么多無辜民眾、貪污救濟糧時,導演沒有嘗試讓嘉慶展現(xiàn)為這種慘事痛心疾首,而只是一味地發(fā)怒。嘉慶人性溫柔舍己為人的一面,只限于他的妻兒,依舊跳不出“自私”這個圈。
從和珅的角度,他明明有機會歸隱,卻拖著全家跟他一起冒險對抗皇上,他的動機也應該是十分強烈的。如果是為了自保,意識到了嘉慶的敵意,覺得不徹底滅了嘉慶自己就會完,這樣人物雖然自負了點倒還是邏輯說的過去的。但是劇為了洗白和珅,竟然讓他是為了“幫太上皇選出稱職的皇帝”。這就純屬扯淡了。
以這部劇的劇情安排,嘉慶對乾隆的怨恨與愧疚、和珅與豐紳殷德道路分歧的無奈、老太監(jiān)為了皇帝殺死義子的痛苦等,都應該比和珅與兩女子風花雪月、皇貴妃流產(chǎn)之類的劇情更深刻、人性復雜地多。但是劇情里,著墨更多的永遠是后者類型。這也許是因為tvb劇集的受眾決定的。這種膚淺和狹窄,決定了這部劇的上限。
先不用說符不符合歷史,真的超級喜歡這部電視劇,每個演員都是那么的熟悉,演技又好,尤其看和珅與嘉慶的對戰(zhàn)很過癮,和珅總是那么一臉奸詐淡定,嘉慶一生氣像大狼狗要咬人,特別狠的感覺,很有意思。里面的人除了豐紳殷德和那彥成兩個只知道盡忠不考慮家人的stupid boys以外都挺聰明,有道道。我本是沖著宮斗看的,但是卻被這些男角色吸引,感覺那些王爺和十公主挺可憐的,和珅的女人都是人才,下場悲涼。我有時感覺和珅最大的失敗就是有豐紳殷德這樣的兒子,太缺心眼了,就是幫皇帝干他老子,皇帝不完全信他,皇帝還一直拿他當槍使,搜八王爺火藥時甚至不考慮他的性命和自己妹妹的幸福,豐紳殷德被夾在中間間接害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典型大傻子!他也不想逛沒他老子行不行??赐赀@個劇再結合歷史我感覺和珅雖然貪,但是他真的是個人才,能夠解決問題,是能臣,殺早了。和珅死了以后那些朝臣只會相互推脫,辦不了事,和珅的家產(chǎn)早晚都是朝廷的,乾隆心里特別有數(shù),可是嘉慶太著急了。
天命今天更新第五集,但因為優(yōu)酷沒有如常播出(原因應該和當初深宮計一樣,沒過審),所以一直都是隔天自己找資源看的。
今天看到一篇報道,雖然標題寫的是一個劇評的標題,但內(nèi)容,說實話,我覺得這個人就算看了劇,也沒仔細看歷史,許多劇情與歷史上面的分析錯漏百出。
為此,我想寫寫我看了四集以后自己眼中的這部劇。
自認為自己算是一個港劇迷,也知道tvb這些年在臺詞被吐槽以后,服化道也被吐槽,繼而拍出來的五彩斑斕的色調也令人詬病,但這不代表所有的監(jiān)制審美和拍攝手法一樣。
天命這部劇首先從拍攝手法上,就已經(jīng)比內(nèi)地要好很多,實時的手法,二十八天等于二十八集,一天一集,說實話,最起碼在內(nèi)容上,就算拖沓,也比內(nèi)地這幾年動輒五六十集要好的多,更何況看了四集,每集張弛有度,內(nèi)容充足,節(jié)奏明快,人物,男女都不拖沓,而且那些回憶,只是輔助劇情推進,每一次的回憶都不是以前回憶過得內(nèi)容,這就比用回憶湊集數(shù)的劇集好很多了。
再說和歷史的穿插,雖然許多人都覺得tvb的古裝劇歷史背景只是一個故事發(fā)展的時間點,不用拿他們拍的古裝劇的歷史當真。但天命里我看到了他們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藝術加工。
當然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bug就是阿桂的自殺,歷史上他是嘉慶二年病死,劇集里面活到了嘉慶三年的年三十。
其他的諸如阿桂殺和珅不成,反而想燒死乾隆,以及嘉慶因為做了沒有實權的傀儡皇帝,為了得到實權懲治和珅而給乾隆下毒,還有乾隆洞悉嘉慶一切,并且成全嘉慶,孝和?;屎蟀l(fā)現(xiàn)嘉慶一切,并且以死明志,被嘉慶阻止并且抱怨,這些劇情看似荒誕,但在劇情上面又何嘗是說不過去的?帝王心術無人懂,真正的歷史誰知道?弒父弒君的事情比比皆是,放在劇情里面,推進故事,彰顯故事張力,也沒有說不過去,也符合人物心理。
估計也是因為嘉慶毒害乾隆這個劇情,所以沒過審,所以優(yōu)酷放了鴿子吧,個人感覺應該是。
還有在歷史人物上,像和珅的妻妾,馮氏,長氏(劇中長媚),吳憐卿,豆蔻在歷史上皆有其人,還有千叟宴,李侍堯案,嘉慶身邊的小德子,這也都有,并非虛構。
再說服化道上面,雖然都是之前許多劇集用過的,但色調的輔助上并沒有那么突兀,那么不能接受,而且色調也尚算正常可接受的,除了無時無刻不在飛的假雪容易讓人出戲,這次色調服化道也算用心了。
說句題外話,就拿最近騰訊播的深宮計來說,它的監(jiān)制梅小青,從09年的宮心計開始,到后來的公主嫁到,以至于到后來梅小青離巢和華策合拍的衛(wèi)子夫,再到現(xiàn)在的深宮計,她貌似很喜歡金光奪目,五顏六色,金句護航的操作,雖然內(nèi)地許多觀眾聽起來都覺得怪怪的,但用粵語,會覺得正常許多。
再就是演員的選擇上,我覺得很符合,當然我也是從小看鐵齒銅牙紀曉嵐看過來的,但歷史上和珅的確文武全才,而且嘉慶雖然憎恨和珅入骨,但再后來也有史料說過嘉慶是認同和珅的功勞的,只是恨他的他貪心弄權。
演技上,自然不必多說,tvb一向是演技說話,就算被人吐槽這個人不行,那個人不行,但對比內(nèi)地鮮肉小花當?shù)赖拇_不錯了。
最后說一句很重要的話,不管這個故事是好是壞,劇情到最后爛不爛尾,俗不俗套,就沖著tvb幾十年如一日的一直自創(chuàng)劇本,這劇我就給他五顆星,比起內(nèi)地這幾年來動輒翻拍,或者改小說泛濫成災,我覺得他們自己編寫的故事再差,也比內(nèi)地編劇只懂伸手二次創(chuàng)作甚至胡編亂造的好。
很久沒看到這么好看的清宮劇了,真的有點男版金枝的感覺,一集一天很有新意,反轉再反轉,離間再離間,雖然劇情和史實有許多出入還是看的很感動。。
一說到和珅,大家都會想到王剛演的那個油膩中年胖大叔,歷史上的和珅可能并沒那么油膩傳說長得像乾隆的一個已故妃子,世上有誰會不喜歡長得好看還很會說話的美人呢,看了這劇已完全被和珅圈粉,不僅僅是人美還智勇雙全,才高八斗,權傾朝野,富可敵國,家有賢妻外有紅顏簡直是大神一般的存在。
有人說這劇太美化和珅了,和珅完全不需要被美化洗白啊,陳展鵬演的很好,演活了一個立體的和珅,既心狠手辣又柔情百轉,嘉慶其實也沒被黑化,只是演員演的太過用力總是一副分分鐘氣炸了的樣子有種被黑化的反派錯覺吧。
和珅自然不是什么好人,嘉慶當然也不是,乾隆更不是,一部好劇里怎么會有忠奸之分呢,更不會有真正的贏家,更何況是在宮墻之內(nèi),在此只能說乾隆是劇中最有智慧的一個,和珅是敗給了乾隆敗給了血脈,雖敗猶榮。
天命一詞貫穿全劇,那么,何為天命,天命就是人心啊,得人心者得天下,如何得人心卻是一件很難的事,畢竟人心是復雜的隨時會變的,劇中的傅恒之子福長安就是一個反復無常的人,一會兒站嘉慶一會兒站和珅一會兒又想坐收漁翁之利,還好最終嘉慶沒有殺他,畢竟是乾隆的私生子,歷史上也確實有傳聞說福長安哥哥??蛋彩乔∷缴?,但也只是傳聞。
再說嘉慶,天選之子看似正義一心想除掉和珅再創(chuàng)盛世,可為了殺和珅又犧牲了多少人甚至為了不做傀儡不惜弒父,到最后又有幾個人留在他身邊真心為他做事 ? 歷史上的乾隆是自然死亡,但嘉慶確實做了好幾年傀儡皇帝,最后也是被雷擊中掛的,他是不是悄悄做了什么壞事呢,編劇這個腦洞也還算合理。
和珅之所以扶植永琰當太子當然因為他好控制,然而人被壓制久了肯定是要爆發(fā)的。單純的嘉慶單純的以為殺了和珅就能肅貪腐創(chuàng)盛世他又怎會料到最后貪腐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比和珅在時嚴重的多,而且鎮(zhèn)壓了白蓮教并不能阻止其他各種教的壯大,最后自己依然是孤家寡人,江河日下,這孩紙比乾隆差的太遠太遠,但又是乾隆兒子中的最佳人選,因為其他兒子還不如他啊,封建社會的悲劇果然都是注定的。
乾隆說嘉慶是火和珅是水,水火本來不相容,如果嘉慶聰明一點為什么不火與水互利互惠呢,和珅就特別懂得互利互惠,黑白通吃,有情有義,但在嘉慶眼里和珅卻是個只會用金錢收買人心的奸詐之人。
和珅呢,他身邊的人都甘愿為他奔走為他犧牲,朝中大多數(shù)人也都是他的,就算最后他被賜死了他的那些小妾都跟著自殺,可見和珅童鞋是多么會洞察人性,駕馭人心,不僅會討好乾隆帝還很會討好夫人小妾們。厲害的乾隆爺作為帝王也正是知道和珅有這個能力才讓他成為別人眼里的二皇帝幫他打理各種事務,他能讓和珅上自然也能讓和珅下,和珅最后還是高估了自己,想用弒父之罪拉下顒琰,可和珅童鞋畢竟不是愛新覺羅啊,這江山只能是乾隆兒子永琰的,外人就是外人。
要說劇中最單純角色應該是和珅兒子豐紳殷德,從小生活太好沒有接觸過什么陰暗面,也可能是他父親不想讓他知道太多骯臟的東西,所以豐紳殷德總是一身正氣要大義滅親。劇中比較蠢的角色應該是那彥成,犧牲全家人性命最終不過換來一道圣旨,然后是王聰兒,內(nèi)奸都分不清智商堪憂難怪成不了事。
最后,不是特別喜歡皇貴妃人設,全劇都表現(xiàn)的很善良啊,雖然與和珅是舊相識但一直都站嘉慶,感覺后期應該會黑化,畢竟會有人老色衰的一天,不過那是后面的事了拍不到了。
和珅的二夫人長媚還是比較喜歡的,集美貌與智慧于一身,家世不差又懂得西洋文化,她愛和珅比和珅愛她多一些,和珅宮外的助手紅顏豆蔻智商一般,雖然她的家人曾被和珅手下誤殺還是心系和珅,和珅愛她多過長媚,但歷史上和珅好像最愛的是原配馮氏,也就是豐紳殷德的親媽。
和珅的最后28天,失去了靠山乾隆爺,就算注定失敗也從沒放棄過與命運抗爭,那些愛他的人和他愛的人相繼離去,和琳,福恩,二夫人長媚,劉全叔……那些曾經(jīng)的故事也留后人評說罷。
如是題
和珅貪,乾隆更貪;和珅貪財,乾隆貪名
為什么乾隆明知和珅貪而不理?
其道一,和珅從小就跟在乾隆屁股后面,是個胯下吹簫童子,怎么說呢?就是搞??的意思,當然這是野史。不過,歷史上和珅的確是巨帥的,看演員就知道了,陳展鵬辣么帥,我都想搞基了。
其道二,和珅有著過人的才干和謀略,和珅不僅爛讀四書五經(jīng),而且還通滿、蒙、漢、藏4種語言。和珅也被處理過,但是由于沒人能接他的活兒,所以不得不降級留任,所以以和珅的能力和地位,若是不貪,也早被乾隆處理掉了。
那為什么說乾隆更貪呢?
乾隆這個人,他的貪不僅貪百姓,還貪自己的,自己偷自己的東西,和珅就是他的白手套,和珅頂多是個喝湯的人,乾隆才是真正吃肉的。
乾隆不僅貪財還貪名,就像死后留個兒子嘉慶個升級大禮包,讓兒子不僅有了威嚴還有了百姓的擁護。這個在電視劇里鋪設的很好,具體不劇透,也算是導演的別出心裁吧!挺好的
最后評論一下,一開始看就知道和珅是壞的,壞人必死嘛,但是隨劇情發(fā)展好像有屎不了,反正是揪著心看的,劇情有鎖緊有張馳。煎鵬演技在線,值得一看。
根據(jù)豆瓣評論,此劇亮點有三: 1、設定新奇:和珅死前的28天和嘉慶互放大招斗法,一天一集,劇情緊湊不拖沓。 2、劇情燒腦:不是簡單的兩派相斗,而是各方勢力互相利用和互懟的高智商多方博弈。 3、還原人設:和珅不再是插科打諢的死胖子,而是變回歷史上的博學能干且城府深沉的美 男子;嘉慶也并不正義凜然,而是皇權被壓抑多年后的狹隘、陰鷙。
很多人說這是男裝版的《甄嬛傳》《金枝欲孽》,然而僅僅用宮斗戲的格局去看這部劇實 在太狹隘了。除了前述的多方政治博弈的燒腦設定讓此劇超越了普通宮斗劇的格局之外, 此劇稱神還因為它完美地映射了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以至于有的網(wǎng)友擔心無法在大陸過審。
我稍微盤點一下劇情線上的各個映射點,如果不是刻意映射,只能說現(xiàn)實還是跳不出歷史規(guī)律的普適性了。 ---------------------------------------------------
1、擁立新君:嘉慶被選為接班人并不容易,他是被和珅一派推舉給老皇帝的。當初選中嘉慶,是覺得他比其他皇子低調、不貪腐,而且不會對老皇帝的皇權產(chǎn)生威脅。 (關鍵詞:T派,反腐調查,確定接班人)
2、與舊派決裂:然而,嘉慶即位后,在太上皇與和珅派的陰影下認為皇權被壓抑了,于是他弒殺太上皇,并與和珅決裂,開始扶植自己勢力。 (關鍵詞:2013年ZNH的突發(fā)事件,改組GWY和各BW)
3、賑災發(fā)財:可恨的和珅,居然利用災荒發(fā)財,饑民衣不果腹,喝的賑災糧還是稀粥水。更有調查指出,堤壩也是偷工減料導致水災。所以嘉慶要治他完全是民心所向! (關鍵詞:大地震災區(qū)房屋質量)
4、嘉慶反腐:他向心腹大臣明示,和珅是大清長治久安的最大威脅,必須除掉。而除掉和 珅,用的還是皇帝控制大臣的傳統(tǒng)手段,貪腐問題。當然,反貪也是選擇性的,例如嘉慶 打擊和珅過程中使用了不少非常手段,他對觸犯死罪的心腹大臣一律免罪,當然對于一些 低級白手套還是得殺人滅口的。 (關鍵詞:貪官,企業(yè)家,自殺)
5、和珅反擊:臣子不得不貪,但反貪又往往成為臣子的命門(當初和珅就是靠反貪上位, 幫乾隆清除舊臣),似乎和珅已成魚肉。但和珅是足智多謀的,他抓住了嘉慶最大的命門 (弒父),又籠絡住最有力的反帝勢力(各個企圖篡位的皇子),另外他還收集嘉慶的黑 材料時不時曝光一下影響他的威信、搞亂局面。 (關鍵詞:某些敏感詞人物,GWG爆料)
6、引蛇出洞:明知有親兄弟要反水,嘉慶默默看他裝逼,就是為了等他噴得差不多了,再拿出證人給個假口供直接打臉,順便甩鍋弒父罪名。 (關鍵詞:官媒頭版失蹤幾天后強勢回歸霸版)
7、皇權資本:漕運是大清經(jīng)濟流通的血液,但漕運幫派又對政權治安有隱患,于是老皇帝 暗中派子前往掌管漕運幫,在幫派掛職幫主。后來嘉慶才知道漕運被其他皇子控股了,而 且沒有向他匯報,震怒之余要求皇子交出漕運控制權,由他接管。 (關鍵詞:支付寶,各私企成立黨組織,還有近期新聞各個知名的大集團)
8、忠于新君:長期的壓抑,以及部分下屬的曾經(jīng)背叛,讓嘉慶很沒安全感。于是他反復強 調,要求各心腹大臣和妃子理解他、支持他,效忠不負大清。甚至他對一個近臣說,忠義 兩難全,于是那大臣為了救他兒子而犧牲自己兒子。 (關鍵詞:定于一尊)
9、孤家寡人:嘉慶還是越來越不相信身邊人。于是,曾經(jīng)為他出生入死的十七弟也被他削 去兵權;一直安分守己的十一弟莫名下獄;心腹大臣也被他監(jiān)視。大臣們心有微詞,逐漸 不再與他同心同德。 (關鍵詞:某位退休的紅二代將軍,某些敏感詞人物,曾經(jīng)的鐵三角)
10、朝中無人:再無人為嘉慶出謀劃策,留在他身邊的都是一些唯唯諾諾之輩,以至于和珅 被定罪了,還三番數(shù)次抓不到。而抓捕前這些心腹行事魯莽,企圖借輿論造勢,卻走漏風 聲讓和珅得脫。這幫豬隊友,簡直氣得嘉慶活蹦亂跳。 (關鍵詞:一帶一路開局失利、談判前官媒社評映射辛丑條約、談判再三失利、貿(mào)易戰(zhàn)不斷陷于被動)
11、蒙古嘩變:蒙古旱災,蒙古士兵吃不飽,于是跑來京城鬧事。當然,背后也是有蒙古 王公的指示,企圖在權力斗爭中渾水摸魚。 (關鍵詞:提高老兵待遇)
12、外資撤走:和珅掌權時,大清和東印度公司的貿(mào)易風生水起。和珅失勢后,國際貿(mào)易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13、皇帝也風流:傳言說皇帝當年風流,和大臣妻子私通,留下一私生子,福長安。
14、勾結外敵:為了扳倒嘉慶,窮途末路的和珅勾結了白蓮教這些外部勢力,甚至還勾結 了蒙古人這個朝廷的鄰里姻親,給嘉慶添堵。 (關鍵詞:俄羅斯、朝鮮)
15、綁架皇子:嘉慶的連環(huán)招讓和珅有點頂不住,于是他決定綁架嘉慶的皇子,制約嘉慶 的打擊行為。嘉慶得悉后,在秘密前往天津處理漕運事務時吩咐加強安保。 (關鍵詞:攜妻女出訪)
16、朝堂審判:和珅的大招,是希望在大臣、王公云集的朝堂上,公開嘉慶弒父真相的證 據(jù)和嘉慶施政失當?shù)目卦V,因為朝堂是能決定政治的最有力場所。 (關鍵詞:BDH)
--------------------------------------------------- 結局還沒看,暫時列了這么多。整個劇除了剪輯稍嫌倉促(畢竟一天一集)、嘉慶演技有 待提高(李晨飾演曹丕的低配版)之外,在我看來,此劇可與《大明王朝1566》列為一檔 。 (畢竟《大明》也是修改了很多史實的戲說?。?
掌聲先給KK。一眾演員交足戲,劇情緊湊不拖沓,請keep住這個勢頭到結尾。陳展鵬和唐詩詠合作了八部劇,這部終于演一對了,熱淚盈眶,KC魂圓滿。
莊偉建這個擅長爛尾的編劇又出現(xiàn)了…… 煎胖演和珅???又是要洗白白嗎
劇情是可以的。場景如果說深宮記華麗得刺眼,這部又似乎過于暗淡。另一缺點是兩大主角的演技水平差太多了,無法讓戲增添更多火花。陳展鵬演和珅收放自如,亦正亦邪,幾場哭戲淚眼眶里滾,演繹相當?shù)轿弧WT俊彥咋看下氣場強,可惜全場用力過度,放得多收得少,講得直白點演得像個瘋子。TVB力捧譚對我而言有點不可思議,大臺里還有很多天賦演員,如梁烈唯。
這部清代雙雄會比高對比度辣眼睛低級宮斗劇好多了。沒有句句押韻的傻逼臺詞,人物說話鏗鏘有力。一集一天的設定很新奇,應該沒太多時間卿卿我我和狗血了。這部劇的女生們我是很喜歡,暫時沒發(fā)現(xiàn)特別作妖的演員和角色。美中不足就是狄龍兒子的狠相有點做作。后面也越來越放飛了吧?嘉慶宛如變態(tài)。怎么可以喊著天命的口號殺自己的兄弟和這么多小朋友??!
陪老婆看,但實在看不下去了!把和珅洗這么干凈?!和珅的貪贓枉法、草菅人命幾乎沒有體現(xiàn)!和珅跟嘉慶斗搞的跟被逼無奈、替天行道似的!跟王剛演的《夢斷紫禁城》差距巨大!嘉慶雖然不算明君,但起碼不是劇里這種惡君.......編的很不好!
隨翻隨過,看不細全
覺得很一般。看完再改分。
最大的敗筆就是豐紳殷德在里面的弱智設定
這部劇以清朝為背景,一集一天使整部劇劇情流暢人物飽滿 ,28天里的血雨腥風 ,嘉慶帝和和珅之間水火不容 明爭暗斗,演員的演技都很在線,尤其太上皇的演技真的很贊,以前對和珅的了解就是貪官兩個字,這次對和珅有了新的認知,他有勇有謀,文武雙全,陳展鵬和和珅融為一體了,女演員們也很出色。
雖然柳樹飛雪這樣的場景讓人無語,可主打男人之間的權謀較量牌還算是值得看看的
贊,TVB過了近十年終于有一部拿得出手的劇集了,雖然全篇戲說,但情節(jié)緊湊劇情精彩毫無冷場,各角色都有謀略,臺詞功力類似金枝欲孽,比深宮計好上太多,陳展鵬演技出色,唯一不足的是沒有一個能挑起大梁的女演員的角色,還不如從深宮計里面拉幾個好演技的過來,看編審資歷,原來寫過銀狐,果然很不錯
嘉慶殺和珅是39歲,和珅49歲,年齡相差不算大,而且皇帝活的多辛苦,自然顯老,所以演員選的一般大又如何,打一星的腦殘!
tvb近年少有的良心劇,每集都好精彩!
張國強的乾隆太圈粉了。每個表情動作都超級到位,更加襯托狄龍兒子的演技不行。。。。
收視極低但意外好看,完爆隔壁《深宮計》。劇情緊湊勾人,全程幾乎沒有廢戲,一路權斗到底且謀略高明,結局非但沒有爛尾(這幾年不爛尾的TVB真的很難得)還設計了一處漂亮反轉,點題天命不由人。和珅之奸與嘉慶之毒,兩個絕非善類的相殺可謂精彩,看誰比誰更曉施詐。男星陣容一大堆老戲骨,為數(shù)不多的女性角色里要數(shù)姚子羚飾演的和夫人最為出彩與悲情。所以TVB還是像這樣老實拍劇吧,別搞那些中港合拍了。
比深宮計好看 節(jié)奏緊張明快 陳展鵬好好戲!張國強老戲骨太棒了!特別吃陳自瑤姚子羚的顏。顏色厚重果然比較順眼 不堆砌四字成語押韻臺詞好評!除了雪景特效太假…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哇噻!好看好看,深宮計完??!全部演員演的好好,比深宮計好看多了!看網(wǎng)友劇透這部劇是殺和珅前的28天....天吶,我也知道和珅是貪官,可是里面的角色很討喜啊,居然不想他被殺.....PS: KK 與嘉慶關于‘雙日映輝’的對話 硬是把握雞皮疙瘩說起來了,里面所有角色都討喜
感覺陳展鵬演技比狄龍兒子更勝一籌,臺詞情節(jié)都比什么計好。
小譚好蘇!演得好棒!劇情有點狗血不過有小譚就夠了
這部有意思,君要臣死,臣就是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