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仁大盜襲擊卡比時激起了小光內(nèi)在的正義感,奈何一個小學生又怎能對抗一個身形魁梧,手上裝有特制果仁槍的果仁大盜。幸好卡比在危急關頭給小光一件秘密武器,電擊小子誕生!
這部電影封神,拖了太久了吧,上次發(fā)預告片是一年前了。殺青已經(jīng)很久了,制作時間肯定也夠了。
查了一下電影的社交媒體賬號,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斷更半年一年了。是要涼嗎?
這么久了一點新的物料都沒有發(fā)出來。感覺是要撲街的爛片相啊...可惜了
說實在的,唯一的預告片那調(diào)色風格看著也讓人擔心。是一種奇怪的高飽和色調(diào),像是屏幕受潮了似的。
所有人都期待中華古典神話故事改編有一個經(jīng)典的指引,老封神榜雖然經(jīng)典卻不易傳播,年輕人都沒有渠道了解這古典神話故事,確實需要個正經(jīng)人來好好拍,你們認真做,我們認真等。十年磨一劍,劍成就殺他個天翻地覆,有生之年就行,不急,最好一巴掌就拍死那些蹭熱度的流量片,讓我們看看什么才叫文化自信。所有幕后你們辛苦,給點勁,加油。
有了彩條屋的動漫封神系列 高口碑在前,相信也拔高了許多影迷對于烏爾善的《封神三部曲》的關注度和期待值,希望成品不辜負 “中國電影工業(yè)化先行者”這個稱號,我預感應該是可以的。中國電影市場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和進化速度還是非常之快的,早幾年還是鮮肉霸屏、爛片橫行,現(xiàn)在已然是作品不行、票房就不行。毫無誠意的圈錢之作已經(jīng)沒人買單了,不管你是多大資金投入、多高顏值,不在劇本和制作上花心思都是白費,如果不是廣電從中作梗,審核制度能夠放寬一點,大熒幕早就各類題材百花齊放了,政治也好、社會民生也好、情感倫理也好,但凡聊深一點,就給禁了,恨不得都跟新聞聯(lián)播拍成一個風格。一幫有匠心電影從業(yè)者們也只能迂回作戰(zhàn)、夾縫求生?,F(xiàn)在 這屆觀眾已經(jīng)行了,不知道馮小剛導演行了沒有,也不知道廣電什么時候能行。期待匠心之作《封神三部曲》能夠一血《封神傳奇》那部土洋結合、不倫不類、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前作之恥,打造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魔幻IP代表。
剛從熱上看到說要拍封神電影三部曲
光這海報就給人一種很有質感,人物很悲壯的感覺,我很喜歡這個電影海報
演員方面有黃渤,李雪健,夏雨等等很多實力派演員,演技方面不用擔心,至少有保障。
在來說說導演烏爾善其實剛看的時候我是有點慌的,不是說他不行,但畢竟烏爾善導演好像只有一部電影 @尋龍訣7.5 能拿得出手,其他的都在6分左右,而且封神這部劇的格局很大,想要拍出神話史詩里面必定有很多大場面,這就對于導演來說要很強的能力。對于沒有多少經(jīng)驗的烏爾善導演來說,我還感覺有點懸
在來說說編劇,眾所周知現(xiàn)在中國市場要想出幾個好的改編作品真的很難,對于一部小說來說編劇就需要很強的改編能力
封神演義明代傳為許仲琳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小說以歷史觀念、政治觀念作為支撐全書的思想框架,摻雜了很多宏大的想象以歷史觀念、政治觀念作為支撐全書的思想框架,摻雜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而且有70萬字,要想改編,真的要很大的難度。
而且我查了下,編劇有四個除了烏爾善另外幾個編劇我看了下,也沒有啥作品,唯一看好的編劇就是冉平編劇曾死98年水滸和95年武則天的編劇之一,另外兩個基本都是作品都不怎么樣擔任的作品沒有超過6分得。
畢竟一部電影的完成不止導演還有編劇,還有制片人,調(diào)度,攝影,美術,特效團隊等等一起配合。。
說了這么多,我只希望這部中國神話史詩電影能拍成功,讓觀眾滿意。。畢竟之前除動畫電影哪吒之外,近幾年的封神題材(包括電視劇)無一例外都撲街了。只希望中國電影越來越好。希望封神電影三部曲能成為華語電影工業(yè)化的標桿
今天,電影《封神》終于回家了。 從立項拍攝,到疫情期間擱淺上映,再到今日窺見真容,我為烏爾善導演和整個團隊的堅守喝彩,為他們把中國人自己的神話史詩搬上大熒幕起立鼓掌! 當毛阿敏或譚詠麟“花開花落”的歌聲響起,30年前的我應該早已坐在電視前,一集又一集看起姜子牙、妲己、哪吒、聞仲和十二上仙的傳奇故事。除了西游記,我愿意稱封神榜為帶我走進中國玄幻故事的最重要途徑。 近年來,追光動畫風生水起,把姜子牙、哪吒、楊戩輪番拍一遍,可都是從個體出發(fā)的動畫電影,直到這次,烏爾善帶來了一個完整的“真人”故事,他把所有神仙、妖怪、帝王、將相編排在一起,就是那個對味兒的上古神話世界。 電影拋棄了大而全的敘述模式,對旁枝末節(jié)的故事和人物進行大刀闊斧的修改,但故事合乎情理,自然順暢。它把帝國崩壞歸因于人性之惡,而不是簡單的紅顏禍水。它把父子對立揉進了家國矛盾,最終用溫暖的“歸家”終結所有猜忌。 影片服道化精心考究,堪稱國產(chǎn)電影一流水準。配樂時而鬼魅陰郁時而雄渾瑰麗。演員表演上乘,殷壽的癲狂與傲慢,姬昌的仁愛與掙扎,妲己的陰柔與魅惑,連新人演員的表現(xiàn)都可圈可點。姜子牙楊戩和哪吒貢獻了很多笑點,算是緊張情節(jié)里的緩沖與調(diào)節(jié)。 最值得夸的,還得是特效。推薦IMAX,CINITY,巨幕等特效廳觀影,攻城大戰(zhàn),神魔斗法,奢華的鹿臺,十二金仙現(xiàn)身,不值得細節(jié)觀看嗎? 歡迎籌備盡十年的《封神》,終于回歸觀眾的眼中。它不是什么中國的權游,它就是刻在國人基因里的封神榜,獨一無二! 祝電影票房大賣,我瘋狂期待第二部,第三部早點到來。
剛看了預告片,又是那種形式大于內(nèi)容的感覺。表面很華麗,但臺詞和表演太過于做作,特別費翔那個臺詞,真的是裝腔作勢,建議換個配音吧,不然光這一點都夠你受了。前面那幾年的魔幻矯情爛片的表現(xiàn)形式把我們的導演思路都帶歪了。如果不知道怎樣去拍一個有代入感且實而不華的電影,可以去看看陳可辛拍的投名狀,參考一下。或者學學好萊塢怎樣用劇情安排+表演來說故事,別一天就拿臺詞堆砌。
不過我看了下劇組的一些相關制作過程,覺得還是蠻用心的。真心不希望用了那么多心思做的電影敗在講故事上。所以無論如何還是祝大賣吧,哪怕爛點都還是希望能大賣,不說賺多少錢,起碼保個本。始終還是不希望這類型的電影以后絕跡了,特別還是如此認真的大制作。
最后想說一下,別一天說什么“要做中國的電影”這種話了。真的無聊。難道你是要賣給外國人看?外國有人看嗎?你不就還是指著大陸這點票房嘛。封神的內(nèi)容國人早已熟知,人設、人物關系啥的清楚的不得了,來看電影的都是發(fā)善心支持了。正兒八經(jīng)外國人對封神故事不熟,應該更有吸引力,但海外你賣得出票房嗎? 等你海外票房拿個十多億回來再說吧。
身為一個中國人,你可能清楚《封神演義》到底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但你一定特別清楚其中的一些故事。
比方說已經(jīng)被無數(shù)次重新解構的哪吒,關于他身上的種種特質已經(jīng)被重新編排過無數(shù)次。
還有已經(jīng)融入中國人語言習慣的成語,比如說“覆水難收”,“愿者上鉤”等。
還有一些膾炙人口的橋段,比方說被譽為亙古忠臣的比干剖心,姬昌食子又吐子。
可惜的是,當這些年中國神話IP越挖年代越久遠、關于哪吒、楊戩、姜子牙的故事不停地被搬上銀幕的時候。好多年前就已經(jīng)開始制作的《封神》電影,在這個強調(diào)“電影宇宙”的市場中,突然以三部曲的形式出現(xiàn),就突然有一種文藝復興的感覺,即便三部曲這種形式并沒有離我們很久遠。上一個很知名的三部曲還是《霍比特人》系列。
我記得最開始看到關于《封神》的消息是在《尋龍訣》上映結束之后。烏爾善指導《尋龍訣》是一部完整的商業(yè)片,并且票房結果也很好。所以當知道他要拍攝《封神》的時候,我自己是十分興奮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封神》需要堆砌很多的視覺特效才能完整呈現(xiàn)各種神獸還有神仙斗法,而烏爾善在《尋龍訣》里所做的,是會讓人覺得他有能力呈現(xiàn)出《封神》的世界的。
說白了,就是當時我已經(jīng)在想當《封神》里各種名場面真正出現(xiàn)在大銀幕中是什么樣子了。
但在我真正坐在電影院里去欣賞這部電影的時候,卻看得有些不自在。
它的服裝是華麗的,但華麗得太過于復雜;
它的視效場景是壯觀的,但放在IMAX這樣的屏幕上,卻有著很多難以忽略的粗糙;
它的人物是古樸的,但很多臺詞又是那么淺顯直白;
最關鍵的事,這部電影重塑了封神的世界觀,修改了很多名場面,修改到可以用“顛覆”來形容:關于姬發(fā)的故事改編、姜子牙過早出場讓“愿者上鉤”這個成語沒有實現(xiàn)空間、紂王當著姬昌的面告訴他吃的肉餅是伯邑考的精肉剁成臊子不帶半點肥的做的、比干剖心也變成讓妲己現(xiàn)出原型。
并不是說改編不好,而是在改編之后,能否用新的東西顛覆觀眾對這些膾炙人口的事情的認知。
而在姬發(fā)的改變上,是由一個對紂王的崇拜到明白紂王真面目的過程,也是一個常年在外地生活的熱血小青年跟父親和解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姬發(fā)自愿去當質子想要在紂王身邊大展拳腳,減弱了他與姬昌之間的矛盾。而故事在姬發(fā)與姬昌之間的關系著墨較少,導致到最后姬發(fā)回歸西岐變成了一個充滿形式感的儀式。仿佛讓人覺得是他覺得紂王不好,才想要回到西岐,如果紂王是個明君的話,他是不會動這個念頭的。
也不是說電影的一些改變沒有值得稱道的地方,關于紂王對妲己態(tài)度的改編其實還是說得過去的。當紂王對著狐妖說自己早就知道這件事,并接受這個事實,打了一大堆覺得是狐妖魅惑紂王的“普信男”的臉時,或許也不枉這么多年人們?yōu)殒Ъ壶Q不平。
然后紂王燒了祖宗排位,也算是一個破除封建的小能手。
但最詭異的是,上一秒妲己現(xiàn)出真身,下一秒兩個人竟然當著燃燒著祖宗排位面親熱起來。
大哥你是接受了,我們觀眾還得緩一緩才能接受啊。你是破除封建迷信了,我身為一個觀眾還沒呢。
這部電影的一些改變著實會讓對封神故事熟悉的觀眾有些疑惑,但并不是說這部電影不值得看。
它的視效有瑕疵,但無傷大雅。它的故事跟人們想象的不一樣,也有瑕疵,但并不影響整個觀影感受;并且它的音效體驗特別好,雖然有些時候會很大聲,吵得連我周圍那些人說話都聽不到,但你是能發(fā)現(xiàn)電影在音效上做足了功夫的。尤其是雷震子揮動翅膀的時候,那種帶有雷電的聲音感覺特別舒暢。
總而言之,如果你是抱著套著封神殼子去看一部商業(yè)片,是要比這部電影的編劇編的《畫皮2》體驗高上很多的。
拍了那么久,投資那么大,結果確這樣。感覺特效還是非??梢?,但看這申公豹不是豹子成精么,雖然身材高大但沒有細得聲音么。希望夏雨可以出神。姜子牙也是高大威猛之像,希望黃渤老師可以威武一點。紂王看著倒是相差無幾,再霸氣側漏就更好了,畢竟最后一代人王還豐功偉績。李雪健老師老來出戲別強撐。元始天尊倒是個中年模樣但不夠仙氣不夠威嚴。三清六圣,氣場不夠強大。
中國的類型片指你了
北京文化主投,烏爾善導演,我預測此片將會填補中國魔幻大片的空白,必將留名中國電影史,2020年將會是中國大片元年。
省錢出名的烏爾善聯(lián)姻最燒錢的IP,祝福他吧
不求媲美指環(huán)王三部曲,但求無小鮮肉當主角
黃渤演的我一下子期待著,希望妲己不要讓fbb演了
什么鬼“中國的《指環(huán)王》”,老子有老子的名字,老子叫封神……2019.12.30更新一下:看了預告想說上來標記一下,發(fā)現(xiàn)原來一年多前出概念海報的時候已經(jīng)標記過了,還寫了這么中二的留言,明年見??!要對得起我當年的這份中二哇!
希望能拍出中國的指環(huán)王
哇塞。。。真心期待冉氏父女編劇能編出豆瓣過6分的魔幻電影,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很期待,劇情別再把觀眾當弱智了好嗎?
看到網(wǎng)上一些陰陽怪氣的嘲諷聲音很不開心,如果我們都期待更豐富更多元的東西,那就應該積極肯定所有敢于邁出第一步的勇氣,僅僅因為無知和偏見冷嘲熱諷、置身事外的全盤否認電影工作者的努力,才是阻礙中國電影發(fā)展最大的障礙,我非常期待《封神》系列
講道理,我不希望這部電影僅僅只是“中國的《指環(huán)王》”而已,我真正希望的是,在以后人們談到它時,可以大大方方的稱呼它為“封神”。
烏爾善算是最近幾年最靠譜的魔幻題材導演了,期待三年后的成片!
國產(chǎn)奇幻片我只盲信烏爾善
2012年我就評論過這個電影條目,沒想到一晃眼5年過去了!還以為這片子泡湯了,烏爾善竟然真的還在拍著,等到上映八年都要過去了,這樣的堅持,是現(xiàn)在中國電影缺少的精神。
看到李云中做人物設定,冉平寫劇本,感覺找的人靠譜,應該不至于弄成捉妖記或者說中國話的指環(huán)王那種東西。期待
封神榜里所有的人物選角都不難,唯獨妲己,別再是范爺了,雖然她真的像狐貍,可也只是長得像而已
發(fā)布會很酷,制作團隊很豪華,態(tài)度也很用心,野心非常大。但是從頭到尾都沒聽到最核心的故事,持保留態(tài)度的期待
烏爾善不會讓人失望。
值得期待他開創(chuàng)出一個屬于中國的《指環(huán)王》系列。
整體陣容:高水平導演、有遠見的投資人,看看了。
只希望一點,千萬不要拍成《指環(huán)王》。別搞那些中國沒有的神魔,矮人,精靈什么的,否則肯定撲街。盡量按老版《封神榜》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