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槍彈+歌舞
根本不需以IQ180的角度去看待此片,最好是以極天真無知只懂得哈哈大笑的角度去看,把理智,邏輯推理統(tǒng)統(tǒng)丟一邊,看看帥哥,欣賞莫名其妙的笑點,大聲地咀嚼手中的爆米花,在無厘頭之處和隔壁的友人會心一笑,其實作為一部商業(yè)電影,這就完完全全夠了。
有些電影不能帶腦,尤其讓自己陷入一連串邏輯死角,會把原本很愉快的心情搞砸。
這部電影本身帶有自己的邏輯,適應(yīng)的人,可以得到應(yīng)有的快樂,不能適應(yīng)的人,就只能把對方的家屬搬出來,罵一罵。不過主角都死了。
2 ) 愛是要和愛的人做,如果不能做,也要和你一起痛。
這段愛情就是起源于情欲的,ram毫不掩飾地沉醉在leela的36,24,36里,看得出咱們的leela見到ram棒棒的肌肉也是心醉神怡的。。雖然他們第一次相會就在床上滾來滾去了,但是直到最后也什么都沒有發(fā)生 。。。
第二次看才注意到,當leela無力違抗強悍老娘的壓迫,答應(yīng)嫁個別人,冷抵抗下不愿意脫下和ram的結(jié)婚戒指,不惜讓霸氣親娘剁下無名指,嗯那個有一根和心連接的神經(jīng)的手指,不愧是有其母必有其女,都是硬氣角色,那該有多疼啊,讓從小打針都怕得要死的我看得不禁菊花一緊,更可怕的是看到,當ram知道后,也自切了手指,半夜?jié)撊雔eela的房間外,看著睡夢里的leela,默無聲息地用斷指的傷口在窗戶上留下一道血痕,我疼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嗯,淚流滿面。。。
為什么莎士比亞要把朱麗葉設(shè)定成 14歲,大概是因為這個年紀的愛情,太純粹,就像laal ishq里唱的,你的我的名字是愛,我的所有工作是愛。。在這種愛情里面,沒有任何雜質(zhì),所以當兩個人之間,由外界或他們自己,偶然或故意造成的誤會和干擾,都沒能起到破壞作用,也省了一般瓊瑤劇里的誤會→解釋的饒舌。因為沒有雜質(zhì)的干擾,才可以做到純粹和極端。這樣的愛情里面,寧愿爬樹跌死也不愿正門進出,最原始的東西,情欲赤果果地擔任了重要角色,當激情不能發(fā)泄,他們就以死亡為劍將痛刻鑿得更深切。愛是要和愛的人做,如果不能做,也要和你一起痛??释词菒郏瑦奂词峭?,從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此外無一物,外人看不懂也難以承受。
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段關(guān)系里要牽涉多多少少雜質(zhì)啊。哎。自己就先把自己嚇趴了,所以中庸不倒。
3 ) 羅摩理拉:一場華麗的“神圣戲劇”
《彈雨里的愛情》改編自膾炙人口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也是一大看點所在。導(dǎo)演在原著的基礎(chǔ)上將故事背景設(shè)置為印度的古吉拉特,并最大限度地與本地的文化風(fēng)俗相結(jié)合。"Ram–Leela"不僅是男女主人公的名字,也有"羅摩戲劇"之意。羅摩(Ram)是史詩《羅摩衍那》的主人公,是印度神話中守護神毗濕奴的化身之一。《羅摩衍那》中敘述了十車王之子羅摩為解救妻子悉多而打敗楞伽島的魔王羅波那的故事。Leela這個名字的含義是“由神主導(dǎo)的戲劇或游戲”。影片最后盛大的節(jié)日“十勝節(jié)”正是為了紀念羅摩神在其兄弟羅什曼那與神猴哈奴曼的幫助下戰(zhàn)勝羅波那而設(shè)置的節(jié)日。在“十勝節(jié)”期間,人們常載歌載舞地表演《羅摩衍那》中的故事情節(jié),并焚燒羅波那的雕像來慶祝羅摩的勝利。這種戲劇表演的形式被稱為Ram–Leela(羅摩戲劇)。
在豐富的宗教文化背景下,神話隱喻是印度電影中常用的表現(xiàn)方式。慶祝勝利的RAM-LEELA一定程度上隱喻了羅摩和麗拉的犧牲宣告著家仇的逝去與正義的勝利。而RAM-LEELA“神圣戲劇”的含義也隱含了一種厚重的命運觀念,即男女主角的命運一開始便在“神圣意志”的影響之下。
絢麗多姿的舞蹈,富有民族風(fēng)情的音樂,豐富的文化背景隱喻,《彈雨里的愛情》不失為一場華麗的視聽盛宴。影片在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主線故事結(jié)合的同時,體現(xiàn)出的是對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發(fā)揚,從而使這個西方的故事迎合了本國觀眾的審美。影片對于傳統(tǒng)的繼承讓人肅然起敬。
另外,影片中羅摩的灑脫與癡情,麗拉的熱情、潑辣與魅力,兩位嫂子的剛強,無不體現(xiàn)出鮮明的性格特征。不論是拉加蒂家族還是薩尼拉家族,劇中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強勢、奔放、熱烈的獨特性格氣質(zhì),和著鮮艷的朱砂和響亮的槍聲,傳達出一種強烈的藝術(shù)色彩。
許多人認為劇中麗拉之母最后已經(jīng)寬恕了拉加蒂家族的最后一個子嗣,兩族已經(jīng)形式上和解,所以羅摩與麗拉最終的死亡并沒有必要。但是,兩族最終的和解是建立在羅摩與麗拉生命的基礎(chǔ)上的,麗拉之母在決定與拉加蒂家族和解之時,她認為羅摩已經(jīng)死去,麗拉也將追隨他而去,拉加蒂媳婦珂薩之子是這個家族唯一的后人。
這個結(jié)局,也是對原著的一種尊重吧。
Sanjay Leela Bhansali確實是一位出色的導(dǎo)演,我們熟知的由沙魯克汗主演的《DEVDAS》便是他的作品。他的影片有一種大氣、華麗、恢宏、深沉的風(fēng)格。
影片中很難以接受的其實是時間背景的設(shè)置。影片中多次出現(xiàn)的手機,甚至推特都表明時間背景設(shè)置在現(xiàn)代。這個背景與故事一結(jié)合不免有滿滿的違和感。感覺若把時間背景設(shè)置在近代會更好一些。
雖然對于《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翻拍以及與本地文化的結(jié)合是一個大膽的創(chuàng)新,但是這部電影的主旨卻擺脫不了寶萊塢電影的俗套:濃郁的主角光環(huán),驚艷的一見鐘情,愛情戰(zhàn)勝了理智,光明戰(zhàn)勝了黑暗,正義戰(zhàn)勝了邪惡。真愛固然永恒,但《彈雨里的愛情》是一個華麗荒誕的故事,它的思想內(nèi)涵并未啟及原著的高度,未曾以自己的風(fēng)格超越傳統(tǒng)。
4 ) 空洞荒誕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我敢說,像我這樣沖著導(dǎo)演來看此片的人絕對不少。
畢竟提到桑杰,就不得不提那部最為膾炙人口的印度代表作《寶萊塢生死戀》。
這位導(dǎo)演的風(fēng)格可說是濃縮了印度民族的所有特點:濃墨重彩的華麗布景,盛大熱烈的歌舞和極端激烈的愛情。雖然印度片一向以載歌載舞著稱,但是也很少有導(dǎo)演,這樣對整體感官提供最奢侈頂級的盛宴。
這個故事本身也透露著華麗熱烈的氣息:兩個世仇,兩個性格與家族格格不入的戀人,一個注定的愛情悲劇。聽上去就很宏大很史詩,儼然就是印度版羅密歐與朱麗葉。雖然人們現(xiàn)在說起這類一見鐘情的故事,普遍認為可笑至極。羅密歐就是看臉,誰漂亮喜歡誰。朱麗葉換個現(xiàn)代身份,應(yīng)該是某位愛豆的顏粉,畢竟她才十四歲。他們的愛情宣言,基本全是歌頌對方的美貌,不禁令人覺得如果他們在一起,應(yīng)該就是英俊的菲利普與瘋狂的胡安娜,為禍人間不得安寧。這些愛情之所以偉大,全在于那份打破禁忌的勇氣,也正是只有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比火辣的情人更迷人的是禁忌的誘惑,不一樣的刺激。難怪普天之下最傳奇的愛情,都為世俗不齒。它們承擔許多人性最樸實的渴望,那是文明一直想要消滅的東西。
愛情在世俗眼里如同兒戲,世俗往往又比愛情更兒戲。開頭兩個家族所謂的血海世仇怎么看都是鄰居扯皮的水平,無非是兩個自大的家族做生意起了矛盾,只是生意賣的是槍支。當然故事雖然可笑,但人生遠比故事可笑。如果就這樣繼續(xù),兩個年輕人在一起也不是什么難事。
迪皮卡剛毅的眉毛下一對靈動的大眼睛,她總是扮演潑辣熱情,不同于傳統(tǒng)印度姑娘的角色。蘭比爾剃了胡子是非常帥,留了胡子剃光頭是非常man。但是他又留胡子又留長發(fā)就有一種奇異的又娘又man的味道,倒很適合這個槍支家族的花花公子角色。在那場灑紅節(jié)的重頭戲中,靛藍玫紅的粉末將天空渲染成夢幻童話一樣的顏色,王子和公主的會面卻是從互相舉槍開始,這是兩人命定的結(jié)局。待到定情時,公主身穿描金鑲珠的艷紅紗麗,將紅粉抹過小麥色的脖頸,眼角眉梢盡是引誘,難怪王子一見傾心,他從未見過這么主動熱辣的女子。然而,這也注定了兩人因沖動和欲望的結(jié)合所釀成的悲劇,命運的車輪根本不給冷靜交流的機會。
我不知是導(dǎo)演有意為之還是他實在不擅長,總之這個故事,處處透著蠻荒式的野蠻,魯莽,無知,沖動,固執(zhí),支離破碎的跳躍著。也許印度人真是這么不懂婉轉(zhuǎn)的性子,愛恨情仇,盡皆極致。兩家的哥哥為了顯示自己的槍技羞辱對方不料自己中了彈,兩個嘻嘻哈哈的年輕人居然覺得私奔就能結(jié)束這一切。不知該說是哥哥們把生命作兒戲還是小情侶把家族當兒戲。萊拉的母親慪氣式的定婚,拉姆的爸爸玩笑式的交接,雙方以牙還牙的暴力報復(fù),一點沒有黑幫大家族的風(fēng)度,也真是驗證了槍桿子就是道理。法律與警察無能為力甚至狼狽為奸,普通民眾跟沒腦的螞蟻只會服從不會抱怨,男人們無事生非渾渾噩噩,女人們幾乎總是被侵害的財產(chǎn)。也真是印度社會的一種寫照了。
兩個主角,透著一股青年人特有的愚蠢。兩個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的人,也是兩個巨嬰。男的遇事慌亂暴躁,女的遇事只會依附男的。兩人都幼稚不諳世事到極點,拉姆到事態(tài)不可收拾時依然想著和平解決,萊拉處理事務(wù)居然不會留心查看,簽下了屠殺令。即使他們順利結(jié)婚,也不是能執(zhí)掌家族的料。這一點倒是與羅密歐與朱麗葉挺契合。
兩方父母的處理方式也很兒戲,遠比不上兩位寡嫂來的深明大義。最后的和解更像是兩小孩打累了歇個約。雖然很多人覺得最后的結(jié)局是強行悲劇,不過命運就是這樣無常,多個巧合才能釀造一個人生。萊拉在第一次幽會時就沒有開門,拉姆唯一的開門導(dǎo)致了私奔的失敗,門外是好是壞實在無法預(yù)料。于是幼稚的萊拉與拉姆,最后一次選擇不開,奠定他們自以為成熟偉大的愛情結(jié)局。宿命論的無常,就在于驚訝但不意外,因果早注定。犧牲了那么多的人命,他們的命是注定要還的。
這個故事的軀殼是史詩的,內(nèi)里卻是混蛋荒唐的荒誕劇。也許這真是導(dǎo)演的真意,多少故事探討著人性的深刻與不可揣測,然而人說到底也只是命運的玩偶,膚淺,渺小,自以為是。
還是不錯的,把來自西方的《羅密歐和朱麗葉》改編的很具有印度特色。
身材臉蛋好成這樣還癡情,這合理?!
1.電影第一段歌舞,是撓頭皮屑之舞嗎?2.印度片現(xiàn)在也這么奔放啦,還是喜歡含蓄的,求女神繼續(xù)飾演清純型。3.為啥巴最后突然變成大善人了,連自己女兒的手指都剁的人,向善起來會這么快嗎?4.羅密歐朱麗葉之死換來了雙方和平,可這電影里兩族已經(jīng)和好了,他倆豈不白死了。= =||| 5.喬普拉客串不錯喲。
我竟然哭了???暈死…………
色彩鮮明,女主耐看,劇情一般,我真是聽不了印度語,太出戲!
跟帝國雙璧差不多苦情,怎么都是女人自以為嫁人了就死心塌地守貞節(jié)。倆人最后白死了,本來也要言和了。。。但同時沒想到性別差距懸殊的印度寫出這樣的劇本,非要報仇的都是腎上腺素上頭的男性,深明大義的都是女性。
本片延續(xù)導(dǎo)演對于愛情的極端追求,更多的探討愛與和平。后半部分劇情轉(zhuǎn)折起伏強烈,不能為自己的愛情爭取自由的苦命鴛鴦不得不喪失生存希望。兩位寡婦配角在劇中撐起整部電影的大結(jié)構(gòu)?!稄椨昀锏膼矍椤愤@樣的片名,抹殺掉本片浪漫悲情的美感
三星半,雖然開頭已經(jīng)說從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改編,但本土化(加入印度宗教內(nèi)容,比如男主名字是神祗名、灑紅節(jié)等節(jié)日、歌舞)和擴大原著范圍——后半段的相愛相殺就完全不是莎翁原著了,是自己改編的,最后結(jié)局與初遇時相呼應(yīng)。視聽語言上,最愛初遇放慢鏡頭,灑紅節(jié)的紅紅藍藍粉末煙霧成為舞臺背景,水槍設(shè)置既有調(diào)情因素,又呼應(yīng)最后以槍互相殺死對方。
歌舞好強啊。太歡樂了。真想進屏幕一起跳。。
除了色彩和女主角之外沒有看點。根本沒表現(xiàn)出這個男的多愛女主→_→
我喜歡,這種相愛相殺的愛情,最后兩個同時開槍同時死去,感覺太棒了,
三哥家建筑服裝色彩太瑰麗!女主形象從各個層面上都太討喜了,又撩人又堅貞。兩個中二逗比情侶被逼到反目成仇,即使最后家族和解,隔著各自親人的血海深仇,他們再也無法心無芥蒂地相愛,以后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彼此傷害。也許再沒比死亡一刻的親近,更能讓他們像最初一樣微笑并肩,相依相偎。
電影頻道看的,妥妥的中文翻譯,看的我各種不適,女主倒是挺好看,結(jié)局真狗血呢。
把西方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改編成融入印度歌舞傳統(tǒng)的存在,印度人在拍群體分鏡頭舞蹈上的能力是無可比擬的,對景別、對多人動作的掌控,歌舞段落呈現(xiàn)出的復(fù)雜度和層次感,以及獨特歌舞動作的設(shè)計,動作分解的清晰,帶來極大的視聽之娛。印度人想象中的一種色彩艷麗、載歌載舞的生活,這是一個民族的共同想象。
阿三真是什么都能尬舞
那臉有點不對胃口,第一場舞看得我覺得頭皮好癢,無數(shù)的頭皮屑正在準備飛揚。
CCTV 6
寶萊塢大片里最華麗的一部
除了顏值以外真的不可以,所有人物的邏輯都很跳躍混亂,男女主感情開頭巨油膩還莫名其妙,智障慢鏡頭難以忍受,結(jié)尾強行羅朱悲劇結(jié)尾好弱智
開場看你鬧的那么歡啊小哥 牛的都躺在摩托上玩手機,露出超自信噠笑容。以為能皆大歡喜和女主百年好合,結(jié)果最后還不是個悲劇…鬧的歡有可能最后還是要雙雙領(lǐng)便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