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私奔萬歲
1971年的英國電影
故事很簡單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女孩在一塊的時候不再覺得孤獨 由于他們太想一直這樣快樂 所以決定從現(xiàn)在開始 相愛五十年(如果不算假日,是150個學(xué)期的長度)他們打算結(jié)婚 但是大人認為不可以 說要到二十歲才可以 也就是十年以后 可是男孩女孩現(xiàn)在就想快樂 所以他們秘密結(jié)婚了 然后 私奔 自然而然地
其實電影人物刻畫 劇情都挺簡單僵硬 但是紀實片風格的攝影讓人覺得 無論如何 孩子就是這么想的 (可能70年代英國人就是這么想的:大人是饕餮的豬 笑起來像打鳴 教孩子死人才明白的話(as Omshal explained to the Latin teacher why Latin is a bloody silly out-of-date language) 孩子就是需要私奔 像配樂中Gee Bees所唱 Teach Your Parents Well How Children Dream.
有機會看看英國的"oliver!“演melody, danny, omshal的演員都參加了這個電視劇的演出 看看長大了的melody 是不是還可人得像梅子一樣
2 ) 我看電影總會看到主流外的內(nèi)容
純潔干凈的10歲孩子的初戀,很美又有點點不顧一切的小憂傷。
可我感觸最多的并非俊美小男孩Dany和美麗小女孩Melody懵懂卻最純美深刻讓我們這些成年人汗顏的愛情故事,我更觸動于這些方面:
Daniel和歐松的友情。
一個是家境極好的小闊少,一個是貧民區(qū)的搗蛋鬼。相識于BB少年團,不知怎么就成了極要好的朋友。歐松是典型的愛面子的調(diào)皮孩子,和Daniel的乖乖男形象截然不同,但是二人都講義氣講信用互相幫助互相鼓勵。
歐松的家境讓他更成熟一些,運動會上他一本正經(jīng)用臟話說著他對人生的認識還著實嚇了我一跳,原來十歲的孩子已經(jīng)可以看到這里了:人一出生都是注定的,上天都給你定好了,你在這方面不行就是不行,看那些勝者趾高氣揚的樣子。 希望他能再積極一些,看到更多人生可能。
終于幫daniel打動了小melody,但兩人人被latin老師懲罰后歐松先出來看見等在外面的melody卻一直催她走。Daniel出來后立刻'重色輕友'和melody一起離開,歐松不停在說要帶Daniel做各種有趣的事以挽留他,最后無果,只能摔包捶墻。這是擔心失去朋友的痛苦和無助,這個女孩的出現(xiàn)怎么可以讓你就這么離開我?
Daniel要結(jié)婚被當成笑話被同學(xué)嘲笑,歐松也在其中。兩人打架后歐松道歉,于是就這么化解怨恨,歐松成了D和M婚禮上認不全字的教父。
如此純的友情社會上的所謂朋友該羨慕吧。
我覺得本片主旨應(yīng)當是教育家長老師對孩子增加了解和尊重。
片尾歌中唱道:爸爸媽媽并不了解孩子的世界,但孩子要知道父母愛你們。
是的,父母愛孩子,老師想要教好孩子,可是方法呢?還用上一代的古老方法孩子只會一代代更差。
父母和老師要學(xué)會尊重孩子。
Daniel的媽媽本來答應(yīng)Daniel去幫助歐松,結(jié)果媽媽一臉無所謂不在乎地說媽媽要參加meeting,下次再說。而那邊歐松緊張地收拾房間等待Daniel的媽媽,Daniel在這邊苦苦哀求卻無果。
我想說的是,父母總以為孩子小不把孩子的話放心上,自己食言,如何能夠保證孩子不會有樣學(xué)樣?如果不是歐松大大咧咧,這位讓我反胃的母親就直接傷害了兩個孩子的心靈了。
還有一個細節(jié)很值得關(guān)注,Daniel家請客人吃飯,大人們聊著不知什么八卦笑得讓人頭暈,小小Daniel數(shù)次讓媽媽拿一下自己夠不著的面包都沒有一個人聽見,最后自己拿還打翻了調(diào)料瓶。
孩子的聲音需要被聽到,大人們總是一副自以為是的嘴臉,忽略重要的溝通。
不過Melody家會形成對比,家人尤其是父親會傾聽孩子的苦惱,不過遺憾的是他們無法給出讓小女孩滿意的答案。
所以為什么說女孩會早熟一些,看Melody在海灘和Daniel的對話。如果像爸爸媽媽的年齡那時結(jié)婚我們就已經(jīng)膩了。
校長看著兩個嚴重違反校規(guī)的孩子,對他們說的結(jié)婚一事哈哈大笑,孩子們卻一臉嚴肅認真。
對呀,為什么要笑呢?我們就是認真的,我們喜歡彼此,為什么大人不懂呢?
在我眼里,歐松和Daniel的友情以及大人應(yīng)該理解孩子世界的告誡是影片更打動我的地方。
3 ) <Melody>
有關(guān)年輕的沒有堅定的單純的愛。
男孩子有可愛的自然卷、豆子眼和年糕臉,那樣稚嫩天真。女孩子亦是清醇美麗的,黑色的眼、微卷的長發(fā)。兩個孩子相愛。
他們坐在墓地里,分享一個蘋果,讀墓碑上的字。女孩說:“will you love me that long?”。男孩說:“of course,i have loved you for a week”。
他們不說喜歡,他們說愛。
這確實是愛,那么那么干凈的愛。
即使大人們語重心長地強調(diào),你們太年輕,這不行,他們依然要在一起。他們要結(jié)婚,他們相愛,所以要在一起,他們不認為有什么錯。
喜歡兩個孩子在雨中頂著包,依偎在一起的鏡頭,臉上因為迷惑而帶著些許憂傷。
喜歡男孩和女孩牽著手,眼中盛滿了幸福的樣子。
喜歡女孩子提著金魚罐子走啊走。
喜歡男孩在街道上跑來跑去。
喜歡這樣簡單的旋律,Melody。
4 ) 最初的感動
年少時的情感,真摯單純,伴隨著優(yōu)美的旋律,在綠葉交錯的墓地中緩緩成型。
她說,他們有50年的幸福。50年是多長?
他說,50年。很長。算上假期,有150個學(xué)期吧。
你會愛我這么久嗎?
會吧。我已經(jīng)愛你一星期了。
從小孩子口中聽到愛這個字,總覺得有些傻里傻氣??伤麄兪钦J真的。他們翹了課去海邊玩耍,他們說想要在一起,說,結(jié)婚吧。可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婚呢?現(xiàn)在不可以么?
他們被老師批評,被同學(xué)嘲笑。可他們說,我們是真的想結(jié)婚。為什么不可以?我們是認真的。他們用自己可愛的方式堅持,在鐵路旁的廢墟舉行婚禮,有朋友見證。他們說,I will。
也許這個結(jié)局是最好的結(jié)局。隨著那個手工炸彈把小車炸毀,孩子們嬉笑跑開,趕來破壞的老師四散逃竄,而Dany和Melody則在鐵軌上踩著小卡車向未知的遠方前進。鏡頭拉遠,兩個小小的身影努力的踩著車,就像正在用力堅持自己的愛和承諾。
很多時候可能我們必須經(jīng)歷過很多事情之后才會明白愛是什么,有猜疑,有嫉妒,有現(xiàn)實的盤根錯節(jié)。然而在這里,兩個10歲的孩子讓他們的愛情濾盡所有的雜質(zhì),把清澈的泉水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在他們的心里,愛就是這么簡單,你愛我,我也愛你,那么我們就在一起吧。這是一部不屬于成年人的童話,但是如果你愿意找回最初的心境,那么請不要用現(xiàn)實社會的眼光來看待它。請記得,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是那么的懵懂,單純,勇敢。
如果你不愿意,那么會心一笑就好了。
5 ) 巖井俊二說他喜歡《兩小無猜》
他說初二的時候看過,很討厭,后來二十多歲,又變得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為什么會有這種事呢?這就是主題“青春期過后……”
巖井俊二1975年第一次觀看《兩小無猜》,“那時我青春期正過一半,校園生活中最難以忍受的就是跳集體舞。和女孩子手拉手真讓人害臊,太難為情了,太不好意思了,這種事情絕對討厭。”
幾個青春期的男孩子湊在一起,有人問道“喜歡的女孩子是誰”,早熟的家伙會兩眼發(fā)光,大膽的說“我喜歡小芥”。而有所欠缺的家伙則輕描淡寫的說“我喜歡及川”。。欠缺派完全欠缺青春期的焦躁不安、心慌意亂、不耐其煩和亟不可待的沖動。這家伙,不禁讓人覺得“青春期對他而言沒必要存在”。目睹這家伙不知為何和班上第一美女及川芥一起放學(xué)回家的情形時,都氣的撞到了雜貨店門口的游戲機上。
《兩小無猜》里丹尼爾就是典型的欠缺派,當時的巖井俊二看丹尼爾和美樂蒂笑嘻嘻的手拉手,背叛了昂肖,是個典型的沒出息的可憐蟲。男人和男人交朋友,女人和女人交朋友,這樣就可以了。暗戀對象及川芥偶爾請他幫忙,一起去取講義,即便是回教室的那幾分鐘,也夠讓人沉浸在喜悅之中了。青春期里有這些就足夠了。可丹尼爾卻享受著放學(xué)后的約會,逃課去旅游,最后兩人還舉行了婚禮,坐上手推車去了遠方。盡管他是欠缺派,初中生巖井俊二也不能原諒丹尼爾那種任性的暴舉。就這樣,《兩小無猜》被貼上了特大的“最討厭”的標簽。
然而,經(jīng)過歲月的流逝,已然經(jīng)歷了約會,關(guān)于性的整套的成人儀式。于是再次觀看有了完全不同的印象。
放學(xué)后的約會,逃課去旅游,結(jié)婚典禮,搭乘手推車去遠方都成了逝去的風景,想實現(xiàn)卻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
如果可以回到那個時候……但真的實現(xiàn)了會則么樣呢?如今已是不顧顏面的大人,再回到那時的教室,會則么樣呢? 想必會對喜歡的女孩說“今天你好可愛啊”“放學(xué)后一起回家吧”“這個星期天一起去旅游吧”。。。內(nèi)心不再存有青春期的羞恥了。丹尼爾就是混入兒童社會里的成人。當我們成年后,完全站在了丹尼爾一方,會支持他,甚至教唆他做點不好的事情。在成人世界里,先于友情考慮女人是很自然的。
“我喜歡上了《兩小無猜》,其實背后有著自己已沾染成人氣息的背景。”巖井俊二如是說。
但是于我,2011年十八歲第一次看《兩小無猜》,之于巖井俊二時隔上映四年看這部電影,我是在時隔四十年才第一次看,感受不同。
十八歲時,我覺得這是小孩子間單純的喜歡。喜歡美樂蒂像喜歡變形金剛一樣。青春期的羞恥大概是想到朦朧的性愛而為自己可恥吧,我感覺丹尼爾是完全沒想到而輕描淡寫的說要和美樂蒂在一起那么多個學(xué)期。這與巖井俊二認為的“丹尼爾有著大人的心思,自然的考慮女人”有很大不同。。所以,巖井俊二先生能拍出眾多人喜愛的電影,而我只能看著《花與愛麗絲》崇拜他。
此致,2013年6月30日,二書庫。
6 ) 看一半的時候俺恍惚間以為是BL劇了- -
Melody好像懵懂夢一場
青梅竹馬的........明明是男一跟男二.....
XD好吧偶是進來找打的
7 ) 生活在別處,也在想象里
看著陌生人在墓碑上寫道:這里躺著我深愛了五十年的妻子,女孩禁不住問:你能愛我那么久嗎?我覺得不能。男孩回答:當然能,我已經(jīng)愛你一個星期了不是嗎?這段是片中被很多人津津樂道的一句話,當然津津樂道的始作俑者還是我們這些看完電影的成年人,因為我們對自己已經(jīng)逝去的童年充滿了一廂情愿的想象和懷念。
我想七十年代初期的英國倫敦,兒童生活并非一概這么悲慘教條,但影片里這一幕關(guān)于十歲孩子的生活細節(jié)的描述,相信在任何地方的孩子眼里,這都是自己生活的唯一真實:每天我們只用上課及下課鈴聲來判斷時間長短;每天我們最高的愿望也不過是希望數(shù)學(xué)課快點結(jié)束;學(xué)校里富貴人家的孩子總是備受冷落,就算是在家里也得靠打翻個什么調(diào)料瓶才能吸引大人們的注意;普通人家的女孩呢,沒人會理會你拎著幾條金魚穿過幾條街道這其中的美麗詩意,家里人從上到下唯一擔憂的不過是這孩子可別稍不留神被陌生人占了便宜;鄰里內(nèi)外你來我往之間也都是些令人作嘔的粗俗笑話;就連老師們也都一個個看上去愚不可及,一旦你翻譯不出來‘該死的,愚蠢的’拉丁語,屁股上立刻一陣猛抽鞋底;男孩們靠看美女圖熬過漫長的課時;女孩們開始熱衷討論一旦Kiss是否會生出孩子;在大家的想象中,在荒地里接吻就是世界上最驚世駭俗的事兒。
就是在這么一片渾渾噩噩的童年氣氛中,我們的男女主角,丹尼爾愛上了梅樂蒂。丹尼爾對梅樂蒂幾乎是一見鐘情,第一次見到她,目光就追蹤著她的身影,從課堂到操場,再到課后活動的小樹林,丹尼爾甚至在聯(lián)歡活動上,局促的邀請過梅樂蒂跳舞,真是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只是女孩子更大方些,課后直接問丹尼爾:為什么你愛我卻不對我說?讓我最后一個才知道?
愛,就是這么簡單,兩個人就這么相愛了。他們一起逃課到另一個城市去;他們一起去感受陽光下的沙灘;他們一起用書包遮風擋雨;他們一起分享一塊兒棉花糖,戀愛如此美好,他們理應(yīng)享有??上е車鷱浡牟幌榍榫w越來越重,校領(lǐng)導(dǎo)先是暴跳如雷,盡管的丹尼爾一再鄭重表示:他們相愛,所以他們會結(jié)婚,梅樂蒂同樣堅定不移,但是,他們這一決定仍是引起了校領(lǐng)導(dǎo)的啞然失笑和同學(xué)們的冷嘲熱諷,接著,梅樂蒂的父母更是告訴女孩:想要結(jié)婚至少還要等上二十年。正是這長長的二十年最終刺激了梅樂蒂,丹尼爾和梅樂蒂決定:一定要立即結(jié)婚,否則愛情無法再純潔下去。
于是,就在同學(xué)們視為課后天堂的火車道廢墟里,丹尼爾和梅樂蒂在同齡人的祝福聲中舉行了他們自己莊重而神圣的婚禮,同樣莊重而神圣的還有他們的承諾和宣誓,那股子熱情絕對不輸給世界上任何一對戀人的熾熱和堅定。當家長和老師們匆忙趕來制止‘鬧劇’時,孩子們突發(fā)奇想,利用主場優(yōu)勢,成功引爆了一枚自制炸彈,打得大人們落花流水,潰敗而去,最終,我們的男女主角丹尼爾和梅樂蒂跳上一輛手搖平板車,向幸福的遠方駛?cè)ァ?br>
片子的拍攝手法很松散,沒有刻意營造的美妙畫面,這些做法多少抵消了些我對同類型兒童影片的抵觸情緒。看了那么多兒童影片,我實在在其中找不出可以共鳴的地方,大多數(shù)影片往往還原的并不是生活本真,更多是由于成人世界太現(xiàn)實太糾結(jié)有許多愿望無法實現(xiàn),因而借著兒童影片去完成某種實現(xiàn)。其實,這種做法也無可厚非,童年每個人都有,怎樣美好的愿望想念發(fā)生在誰身上都可以。比如,本片中的愛情吧,十歲孩子的愛情,既過濾了許多現(xiàn)實糾葛和復(fù)雜,又化解了許多愛的矛盾和問題,真是無知無畏,理直氣壯,一飛沖天。算了,即使你十歲時做過再多不高尚的事情,等到如今去回憶,只怕都蒙上了一層夢幻而又美好的外衣。
請原諒我的粗鄙,原諒我用一個成人的目光去玷污一段童年的戀情,其實,生活就在別處,誰又能說它不在童年里?!正是因為我們知道所有做人處事的快樂永遠都不可能發(fā)生在此時此地,所有我們才能不自覺地去挖掘幻想和緬懷美好童年吧。我們愛千帆過盡,卻沒有一個抵得過最初的悸動;我們的愛青澀不再,卻始終狂想一段褪色的記憶。
最后再看丹尼爾和梅樂蒂,他們的愛之所有眩目,只是因為他們簡單,而我們,恰恰永遠不可能回歸簡單了。十歲的愛情不理會成人世界的復(fù)雜和詭異,成人的愛情同樣不接納十歲愛情的天真和無序。我們毫不理會的生活啊,它到底是在別處?還是在我們的想象里?!
他們不知道他們的愛情是否能夠有50年那么久,也許他們甚至不知道那是愛情。然而他們看見彼此時眼中閃爍美麗的光芒他們一起跳舞,用大提琴和長笛配合起稚嫩的旋律,他們逃課去海邊~多美麗
喜歡男2號!
比那部法國的好看多了!
英國版《小情人》。兩者相映成趣。但,泰國的《小情人》共鳴更多。
除了初戀,還是一部反成年的電影,將各種成年人丑惡化,結(jié)尾的大戰(zhàn)就更鮮明了。韋斯·安德森說他的《月升王國》就有受到本片的啟發(fā)。既有可愛的女孩,還有一個貼心的死黨,真是美麗的童年。總有些不經(jīng)意的鏡頭,記錄式的,好像偷拍,反而更有味道。Bee Gees的原聲串起的電影。
可愛的初戀片,小男孩小女孩都太美型了~“50年,就是150個學(xué)期~我當然能愛你那么久,我已經(jīng)愛你一星期了!”最近老看這種呢,我這把老骨頭!。。。開頭半小時我還以為是GAY片,強烈鄙視自己。。不過男二號很有搖滾朋克范兒??!結(jié)局太勁爆了,哈哈,音樂真美好!第一次跟Betty隔空看片\(≧▽≦)/
我的青春從愛你開始
艾倫帕克操刀擔任編劇的作品,一如既往地反對體制反對束縛反對死板的教條。全劇輕松詼諧,男女主人公不顧學(xué)校家人的反對,也不怕同學(xué)的嘲笑毅然決然要結(jié)婚,并且決定私奔。理想主義,不去想他們后來會不會死在現(xiàn)實里頭,總之在結(jié)局時是歡樂一片。特別是眾老師抓學(xué)生的那場戲真是笑到爆了。OST是亮點
沒有一種愛戀該被扣上“為時過早”的帽子而扼殺,正如寒冬里的迎春也有綻放的理由,那就是“我愿意”
Melody問五十年有多長啊? Dany說除去假期有150個學(xué)期那么長。 Melody問你會愛我那么久嗎?我不信?! any說當然,我已經(jīng)愛你一個星期了。
比某同名電影那可是好得多啊.
男二號在走廊里喊著丹尼的名字,但是丹尼一直沒回頭,跟著melody走了??催@個鏡頭的時候有些傷心
最愛看小孩子的電影!但我喜歡的不是小男主角和小女主角,而是小男配角。這孩子朝天鼻,大眼睛,纖細高個,囂張叛逆淘氣,有著英國下層工人階級的優(yōu)秀品質(zhì)~非常英倫飯兒。這小孩叫JACK WILD,還主演了《霧都孤兒》。我有《霧都孤兒》的存貨,但不知道是不是他那版。。。
“五十年有多長啊?”“除去假期有150個學(xué)期那么長?!薄澳銜畚夷敲淳脝??我不信?!薄爱斎?,我已經(jīng)愛你一個星期了。”太美好的青春,太動聽的配樂,太溫馨的電影,太愉悅的觀影感受。愛?沒有什么為時已晚,更不會有言之過早?!铩铩铩?/p>
melody問大人的那些問題,誰也回答不出來,頭痛得趴在桌上哭了。我們也曾是這樣的小小少年,關(guān)于愛,也許一生不得其解。
安德森的《月升王國》就受了這部片子的啟發(fā)吧,好純粹,好歡樂。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婚呢?要長大才可以吧??墒谴笕藗兊母星槎己鼙瘧K啊,我不知道,大概他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就開始厭倦對方了吧。Grow-ups are misery. 這部電影在七十年代初拍出來,就有了格外的意義。反成年反教條,反束縛反體制,影片里的學(xué)校和學(xué)生們讓我頃刻間就想起了《操行零分》,還是孩子們有活力啊,能攀爬就不好好站著,能跑來跑去就不安分走路,能動手動腳就不乖乖坐正,比起《月升王國》里對稱狂似的雕琢,這部影片的鏡頭語言真是質(zhì)樸又原始。昂肖被丹尼重色輕友拋棄了好可憐啊,其實丹尼非常敏感細膩,洞穿一切,昂肖卻是個鋼鐵直男,怕是要晚好些年才能開竅哈哈哈。PS.老電影的配置就是高啊,連配樂都是Bee Gees.
逃課去游樂場或者是海邊顯然是最好的戀愛方式,與心愛的人一起冒險會更愛對方。看到一半才意識到這不是兩個小男孩的愛情,靠,晃范兒啊。
純凈又爛漫的那段時光剪影,會扎得長大后的你滿身窟窿,無地自容
清新愉快的兒童愛情片,配樂很恰到好處
五十年的幸福。 五十年有多長呢?一百五十個學(xué)期,不包括放假。你會愛我那么久嗎?我當然會了。我不已經(jīng)愛了你一整個星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