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羅素梗犬
<圖片2>
博美犬
<圖片3>
臘腸犬
<圖片4>
巴吉度犬
<圖片5>
巴哥犬(我最愛,養(yǎng)了兩只,超萌,也的確到處亂撞)
<圖片6>
藏獒(雜交)
<圖片7>
貴賓犬
<圖片8>
惡霸犬
<圖片9>
吉娃娃犬
在這個相對慘淡的暑期檔,《愛寵大機密》(The Secret Life of Pets,簡稱《愛寵》)在北美掀起了一陣不大不小的熱潮。
上周五公映,首日票房3833萬美元,打破了去年由皮克斯《頭腦特工隊》創(chuàng)造的原創(chuàng)電影首日票房紀錄。首周末票房1.04億美元,成為今年北美暑期檔繼《美國隊長3》和《海底總動員2》之后,第三部首周末票房過億的電影。對于成本僅7500萬的《愛寵》來說,這是個相當可喜的成績。(《頭腦特工隊》的成本達到1.75億美元)
不難預(yù)料,8月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之后,這片兒將在中國8月的電影市場掀起一陣更慘烈的血雨腥風(fēng)。
<圖片1>
從去年6月發(fā)出的第一支預(yù)告片開始,《愛寵》里的角色——紐約市民的寵物們,就開始了他們毫無節(jié)操的惡意賣萌。而在這個一招萌吃遍天的時代,這部電影也隨即成為了不少影迷2016最期待的電影之一。
除了萌之外,《愛寵》的設(shè)定也極其討喜:當主人不在家的時候,寵物們到底都在干啥呢?
這簡直就是每個寵物主人迫切想破解的一個謎。
<圖片2>
然而,仔細想想,這個設(shè)定感覺有點眼熟啊……
因為皮克斯在他們20年前的第一部動畫長片就玩過了。
沒錯,就是《玩具總動員》
在《愛寵》中,主人不在家,寵物做主人。他們聊天、玩鬧、社交,有自己的寵物社會。
而在《玩具總動員》(簡稱《玩具》)里,主人不在家,玩具做主人。兩部電影的基本設(shè)定可以說是完全一樣的。
而我在看完片后發(fā)現(xiàn),《愛寵》連劇情,都嚴重“借鑒”了《玩具》。
-------------- 以下有少量劇透 --------------
(其實你并不需要在意本片的劇情)
《愛寵》的男(呃,公?)一號麥克斯是主人的摯愛,直到有一天來了個相處不來的室友。倆狗鬧了個大矛盾,結(jié)果雙雙被寵物管控中心抓走。
《玩具》中的胡迪也是主人的摯愛,因為和新入伙的玩具巴斯光年爭寵,結(jié)果雙雙流落街頭。
整個故事的主線,也都是互相看不對眼的兩人(狗),在共同克服了一系列困難后化敵為友,最終回到了深愛自己的主人身邊。
所以,不客氣的說,《愛寵》就是把20年前《玩具》的設(shè)定照搬過來,換了些角色換了個背景重新拍了一次。
而且……并不如人家20年前玩得好。
比如,在《玩具》中,胡迪之所以對巴斯光年充滿了敵意,是因為他從幼兒園開始就是主人安迪的最愛,而巴斯的出現(xiàn)瞬間讓他的地位岌岌可危。
小孩子對玩具總是喜新厭舊的,這樣的安排也就相當合理。
而在《愛寵》中,主人對兩只狗都是真愛,新室友杜克的到來其實并不會威脅到麥克斯的地位。所以為了制造沖突,初來乍到的杜克就被刻畫成一個既刻薄又蠻不講理的室友。
這種為了制造沖突而制造沖突的安排,讓之后的杜克性格轉(zhuǎn)變、麥克斯和杜克化敵為友顯得非常突兀。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無論是劇情轉(zhuǎn)折還是人(動)物性格轉(zhuǎn)變,《愛寵》處理的都不如《玩具》合理。所以整體而言,《愛寵》的動人程度也遠遠比不上20年前的《玩具》——看完電影,除了被萌出來的一臉血,就什么都不記得了。
---------------嚴肅的分割線--------------
說到這,我想講講這些年動畫電影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人設(shè)大于故事。
稍微回想一下,近幾年比較重要的動畫電影,你能想起的人物一定多于電影的故事本身。
比如,《冰雪奇緣》講了什么故事?你不一定記得,但你一定記得冰雪皇后唱著那首《Let It Go》建起了一座城堡。
《超能陸戰(zhàn)隊》講了啥?好像也沒啥印象,但你一定記得超級暖“男”大白萌。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小黃人》里的小黃人、《功夫熊貓》里的阿寶、《馬達加斯加》里的企鵝、《憤怒的小鳥》里的鳥和豬……這些電影本身都讓人留不下什么印象,但角色確實都讓人印象深刻。
乃至今年口碑爆棚的《瘋狂動物城》,故事本身似乎也沒有多出彩,但狐兔CP著實深入人心。
這種做法無可厚非。畢竟,作為商業(yè)電影,有一個突出的賣點就足以實現(xiàn)電影的商業(yè)價值。上述角色塑造成功的電影,基本也都實現(xiàn)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贏。
但是,看完這些電影,你雖然記住了角色,但并不會被感動。
這部《愛寵大機密》,從宣傳推廣到最終的成片其實都維持了一個原則:只要把觀眾萌出一臉血就可以了。劇情是啥?能吃么?
而在這一點上,本片可以說已經(jīng)做到極致了。觀眾只要抱著看萌物的期待走進影院,是絕不會失望而歸的。
只不過,借鑒了別人20年前的設(shè)定,最終成片的動人程度還比不上當年的電影,這在我看來難免有點可惜。
而這個從側(cè)面再次表現(xiàn)了皮克斯的偉大:從21年前的《玩具總動員》,到去年的《頭腦特工隊》,皮克斯總能用陪伴、成長、親情、愛情這種最簡單的主題將我們打動。(我真是不遺余力的展示自己皮克斯腦殘粉的屬性)
而我期望的是,更多的動畫電影能在出色的角色設(shè)定之余,帶給我們能真正打動人心故事。
這才是我們這些動畫片愛好者的福氣呀!
<圖片4>
我不養(yǎng)寵物。認為成年人模仿幼兒說話頗弱智,是以向來稱狗為“狗”,喊貓為“貓”,叫兔子為“兔子”,聽到別人在我面前使用“狗狗”這類無理的疊字一身雞皮疙瘩。我看到小動物,也不會發(fā)出高八度的尖叫“好可愛”。去電影院,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上香街抓小精靈和孵精靈蛋。
梗都是別人用剩下的,新人和老臣爭寵結(jié)果雙雙被離家在小伙伴們的幫助下回老家言歸于好是《玩具總動員》的第一部,被遺棄者聯(lián)盟走上了反人類道路造反不成是第三部。光劇情的話,感覺像看了一部《玩具總動員》的動物版同人,還有bug。
當然,預(yù)告片就已經(jīng)昭告天下——劇情是什么能吃么?所以情節(jié)不重要,橋不怕舊,別用劈叉了就行。
美術(shù)和想像力也就比小黃人倒退了一百年吧。狗反正就是狗的樣子,貓就是貓的樣子,狗啊貓啊在主人不在的時候party這種小劇場十個寵物主里該有一個腦補過吧。不提“創(chuàng)造力”大家還是好朋友。
這部動畫片的賣點和看點就是“萌”。賣萌可恥。然而自尊又是什么又能吃嗎?能賣錢就行了。本片的目標觀眾群感受到了殺必死并發(fā)出“啊啊啊好萌啊啊啊”的尖叫就可以了。愿打愿挨,很好。
像我這種萌點過高的只能全程冷漠臉地看完。但是打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不在目標觀眾群里,去看這片本來就是無聊找的。一個只喝可口可樂的人硬是要去KFC點餐配可樂然后嫌棄百事不好喝就沒道理了。所以回來后被問起,只說“還好”。
一相識也看了回來,咂吧著味說“廳里都是小盆友。結(jié)尾有點可怕呢”。
她說得沒頭沒尾,但是我懂。結(jié)局——這也不算劇透了,合家歡動畫片都是大團圓——所有寵物都回到了其“所有者”(片中稱寵物主為owner,跟“奴隸主”的“主”是同個詞)的懷抱,一片天地大愛其樂融融的景象,挺可怕的。
寵物都愛它的owner——這完全是人類自我中心一廂情愿的想法。
“愛”是一種主動的并且能動的情感(不似“恐懼”、“憤怒”這一類應(yīng)激的情緒),是故能“愛”的首先要有自我意識。
個別動物有自我意識,比如虎鯨和大象。越是有自我意識的動物越是難以馴服(馴象是個慘無動物道的過程)。即使被馴服,這些有自我意識的動物也不會因為你每天喂它吃食給它洗澡就愛上。就像一個智能健全的人類不會因為你把伊關(guān)起來每天喂伊吃的給伊洗澡就愛你,是一個道理。
假如這個被你監(jiān)禁馴養(yǎng)的人類最后的確依賴著你不愿意離開甚至因為你的死傷悲泣,那被稱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癥”。自我意識完好的動物,不會因為誰關(guān)著伊養(yǎng)著伊就理所應(yīng)當愛誰。但是,你看,我要是在哪個寵物主面前說你家的狗愛的可能是隔壁老王,對方肯定以為瘋的那個是我。
所以,每次聽到狗主或者貓主說“我家xxx好愛我的”這一類的話,我都默想要么是你壓根不懂愛,要么是你壓根不懂動物,要么就是你穿著國王的新衣自欺欺人玩太high了。不過只要別來強迫我認同你的狗就是愛你絕對不可能愛上隔壁老王,我也就裝死求個相安無事罷了。
反正寵物貓寵物狗本身就是五行缺愛的人類為了投射無處宣泄的寂寞空虛冷而制造出來的,對于自然來說它們都是科學(xué)怪獸。你們當成玩物也好當成兒子也罷,都不關(guān)我屁事。
我在乎是的那頭隼。
隼是猛禽,它吃小動物不是壞也不是邪惡,是自然造它如此。無論《馬達加斯加》還是《冰河世紀》都難免逼迫肉食動物放棄其天然食性,只有不吃(紅)肉的獵食者才“善良”,這一套人類強加于自然界的奇怪道理觀,權(quán)且算作動畫片的歷史問題和現(xiàn)實困難吧,連為食肉者發(fā)聲的《瘋狂動物城》也只是為獅子不吃小白兔設(shè)定了一個更為合理的背景而已。
但是人類無論是基于極度缺愛的感情需求,或者屌小蛋瘦弱的奇怪心理補償,把隼、鱷魚、蛇這些天然獵食者囚禁在城市里,無論如何是個不值得提倡不應(yīng)該美化的事。
不能打著愛的旗號殺人放火。
熬鷹,對鷹來說是個多喪的事,誰搜索過誰知道。而本片的人類自我中心意識真是已經(jīng)膨脹到了駭人。鱷魚躲過了可怕的小女孩,這很好。按我的想法,最后那頭隼應(yīng)該就得回自由重歸藍天。結(jié)果它卻自動回到了熬鷹人懷中,一副“我只是出去浪浪,最后我還是愛我的所有者”的一本滿足表情。真是太可怕。
任何動物,只要你喜歡,就能捉來馴化;只要在馴化的過程中,你愛它們(我也就不揣測這是種什么樣的愛了)不離不棄不放它們走,它們最后就一定會愛你,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里過上幸福快樂無邊的生活。從小被教導(dǎo)并且相信這種道理的人,還是離得越遠越好。
這可愛又精致的畫風(fēng)不僅吸引小孩子們,連大人們都不能抵抗!不僅講述了主人出門,留守在家里的寵物們對主人的等待和失落,也描寫了被遺棄的寵物們流浪街頭的可憐和期待被接受的渴望。
很巧妙的一點,主線故事講述了走丟的狗狗被收留后跟原住犬的愛恨情仇,狗狗嫉妒心那么強,但是最后也能好好生活在一起!
兔子這反差感也很棒!
電影講述了家養(yǎng)寵物在遭遇意外后流落街頭,遇到了被拋棄的寵物兔小白和他的"遺棄寵物幫"。 外表非常無辜無害的小白簡直萌爆了,而且我一直誤以為他是主角沒想到是大反派,真是反差好大!?。?不過身為一個反派,有著慘痛身世,我相當看好他能和小黃人一樣有自己的主打電影?。?!超級期待!??!
創(chuàng)意極好,但反之預(yù)告片已經(jīng)完全展現(xiàn)了影片的全部精彩創(chuàng)意。劇本是老套的“營救伙伴”式的公路冒險,節(jié)奏一般,高潮部分也沒給人以聚集的情緒與感動,所以略有失望。
好笑的都在預(yù)告里,我全程deadpan臉根本不覺得有趣。人類真是自戀到惡心的地步,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是宇宙中心、所有動物都愛你跟著你轉(zhuǎn)。兔子的倒戈更是讓人有種吞蒼蠅的感覺?!究赡苁俏夷昙o大了,用成人心態(tài)來看動畫片
孩子看得很開心 一直笑個不停 就是不是我孩子
和弟弟一起去看的,很搞笑!特別驚訝的是里面我竟然聽到了何老師的配音,很驚喜??
女性角色并不是嬌滴滴需要保護的反而是能夠在關(guān)鍵時刻挺身而出救心上人的。而與此同時她也是可愛的會害羞的萌萌的。比起某國一提起小女孩不是弱雞就是女漢子,真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之前看的trailer挺有趣的,但正片其實也沒有太多亮點??蓯弁獗硇皭簝?nèi)心的反差萌已經(jīng)用爛了,寵物逃離animal control是從<小姐與流氓>以來就有的情節(jié)。如果能多一些傲嬌的貓說不定更有趣。最后寵物和主人幸福一起的結(jié)局也意料之中,大約還是一部給兒童看的作品。
一個異議:曼哈頓的那些小破公寓極為事兒媽,很多不讓養(yǎng)寵……
我覺得我看星球大戰(zhàn)唯一的收獲就是看到了介個片子的預(yù)告片...
這部電影究竟是要丑化貓到什么程度???
劇情雖然有點弱但是毛球們太可愛了,尤其是小博美, 又機智又美麗又勇敢,女友力爆表,老輪椅狗那句借鑒《熱情如火》的臺詞:“Well, Noboday's perfect"也是經(jīng)典
細節(jié)出彩,不少好玩段落,但還是看得昏昏欲睡。本質(zhì)上是一部根基薄弱、萌賤耍寶式的平庸動畫。另外...總覺得有些三觀不正。
毛茸茸動物挺可愛,如果想簡單的開懷大笑,還挺適合帶著孩子一起快樂觀影。
3.5星。還不錯的娛樂動畫,適合全家觀賞。動物版的《玩具總動員》,主人在家時與離家后動物們呈現(xiàn)不同樣貌的反差萌,有意外的“離家大冒險” 再加入“尋家艱難之旅”套路。大boss是小白兔挺搞笑的點子。
就看見動物在賣萌,蠢萌、腹黑萌、反差萌、各種萌...主題是動物離不開主人,但你確定現(xiàn)實中不是反過來的?一廂情愿的愚蠢人類。
一部卡通片里居然死了一條蛇,太殘暴了!
流水線也流得很有趣,其實整體很平庸,那是所有細節(jié)堆起來就知道功底畢竟在那。中國喊了那么多年合家歡電影。又有哪個能夠得著這部的一個邊兒呢?
看完了,怎么辦,比起zootopia更喜歡這部,太可愛了惹,兔子萌翻!
當taylor swift的welcome to NY一出來,腦殘粉的我就決定五星。超贊的電影~主角叫KATY絕對是故意的,哈哈哈
可能是我看過最萌的電影。兩個小白球戰(zhàn)斗力TOP2。兔子最后那個"Remember me!"笑死寶包了。反人類是因為缺愛,你愛我我還不反了哈哈。
“麥克斯是我朋友,我男朋友!”“他從來都沒注意過你…”“我不管,我就是要去救麥克斯!”一個電影在跟你講這種愛情觀已經(jīng)很贊了。不過麥克斯曾幫其他狗做閹割后心理輔導(dǎo),這使我陷入深深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