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是一部描寫粉絲與偶像之間關系的作品,女主繪里飄從愛上小偶像,到心甘情愿地為她一次次付出,再到希望有一天能和她一起登上武道館的故事,這三件事分別代表著“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個時間段,即是暗示著著“突破一切的限制,也要達成心愿”的內涵,這是這部作品在形式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愿望,但縱觀整部《神推》有沒有很好地實現(xiàn)這一點,或者說《神推》的內容和形式上有沒有達到統(tǒng)一,真的像它所暗示的那樣能“突破一切”呢?這一點,也許能從與同樣是偶像題材的《佐賀偶像是傳奇》的對比中展示出來。
撇開劇情、設定等等要素,同樣作為偶像題材,《神推》與《佐賀》最大的區(qū)別,毋寧是在“關系”的表述上,在“偶像團體內部的關系”以及“偶像與粉絲之間的關系”上,兩部作品都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也就是說,無論是“內部關系”還是“外部關系”,這兩部作品都展現(xiàn)出了完全對立的局面,毋寧說,這便意味著兩者的世界觀,也即是看待世界的方式,從根本上不同,
在偶像內部關系中,《神推》所展示的是一個非常具有現(xiàn)實感的世界,“偶像”本質上是一個商業(yè)行為,所以作為結果的“利益考量”,作為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在無形當中,占到了很大的要素,比如說“對銷量的在意”、“對排名的在意”,以及對于自己的隊友,希望她能夠被自己比下去(甚至是爆發(fā)丑聞),即使在主觀上有時候并不帶有惡意,但當自己的排名上升的時候,還是會潛移默化之中感到高興,而這種無意識的高興,正是暗示了自己對于“競爭”邏輯的認可,并希望自己成為這個邏輯當中的獲勝者。所謂“競爭”,即是“一個主體”與許許多多“他者”之間的較量,甚至不用管這些“他者”具體指誰,因為“競爭”的核心,便是通過與“他者”的較量,將自己這個有別于所有“他者”的主體所確立了出來,或者說“孤立”了出來,這也便意味著,在“競爭邏輯”當中,“我”和“他者”之間存在著一道無法越過的鴻溝,意味著“為我”成為了一切思維的先決條件,同時也意味著排他性、意味著一切“真誠為他”行為的不可能,即便在表面上完成了一時的媾和,但也永遠無法完成對于“思維先決條件”的逾越。毋寧說,“競爭”是一種對于排他性自我主體的確立。是以在《神推》中,經(jīng)常能夠見到偶像團體內部產(chǎn)生小情緒,出現(xiàn)分裂感。
而在《佐賀》中,采用了截然不同的一種表達方式,從一開始,偶像團體就不是為了商業(yè)利益而制造出來的,同樣,她們也不是為了在“競爭”中獲得勝利這個目的而相聚在這里。為了把“利益考量”,這一點徹底取消,《佐賀》采用了極其浪漫主義的敘事,故意把主角們都設定成“死而復生的僵尸”,不用為了任何利益考慮,這即是在宣說著,在這里,一切作為結果的現(xiàn)實利益,都將被取消。于是,同樣是因為“利益”而生的“競爭”關系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她們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理由聚在了一起,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理由成為了偶像,當然,也自然莫名其妙地成為了“非商業(yè)利益”上的朋友,“非現(xiàn)實考量”的“感情聚合體”。在這里,她們先天就對于這個偶像團體有著歸屬感,對于自己的隊友有著真誠的同伴感情,因為她們首先成為了同伴,然后再成為了偶像,而不是相反,隊友們不再是一個“不管是誰都行的他者”,而是一個個非你不可的具體所指,于是乎,在這里,一種類似于共產(chǎn)主義的“競賽”觀念取代了“競爭”邏輯出現(xiàn)在了這里,所謂競賽,即使在已然明確對于集體的無限歸屬感之后,毫無保留地在同志面前展現(xiàn)出自己的意志與激情,無論其結果,而“競賽”最終所指向的,也不再是一個個孤立且孤獨的主體,而是對于同伴們的安心,對于一切事物的無限自然的敞開。
所以在《神推》中,她們首先被規(guī)定為必須是偶像,然后再嘗試著如何用一個偶像的行為對待別人,努力按照理念上那個偶像該有的樣子形式,而在《佐賀》中,她們首先是感情共同體,然后恰好選取了偶像,作為自然的,順理成章的表達方式,于是,正是因為這種區(qū)別,引導了她們在第二點上的不同,也即是“偶像與粉絲”之間的外部關系上的區(qū)別。
因為《佐賀》的自然表達,大家各自都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自由自在地展露出自己的想法,作品里作為“瘋子”出現(xiàn)的阿惠就是一個最好的隱喻,她不用做任何改變,甚至在設定上不用找回記憶,但是她卻能夠作為偶像,讓一切都自然地進行下去,甚至引發(fā)出高潮的激情,在這個過程當中,“偶像”這個職業(yè)只是作為一種表達方式出現(xiàn),供大家展露出自己的激情,但卻沒有提出任何“要求”,譬如說如何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偶像。于是乎,正是因為這種“沒有要求”,使得粉絲和偶像團體雙方,都可以毫無阻礙地熱愛著對方,粉絲愛的是這群人,在臺上愛,私下也愛,不會因為“偶像”職業(yè)而區(qū)分出一個“工作”與“私下”的區(qū)別來,同樣,偶像一方也可以這樣毫無顧忌,同樣也是毫無保留地熱愛著作為粉絲的那一群人。毋寧說,關于“偶像”和“粉絲”的社會地位認知取消了,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的劃分也被取消了,他們各自雙方只是真誠愛著那一群人而已,無論是“工作”,無論是“私下”,無論社會地位,一切作為現(xiàn)實結果的“外部因素”被全部取消,我們全身心地愛著你們而已。因而,在《佐賀》當中,“偶像”并不表示一種社會職業(yè),而只是一種表達方式,一種抒情手段,一種修辭,一種自己心中激情的外化而已。
而同樣的關系在《神推》中,又是另一種表達,正如和《佐賀》完全相反的一樣,她們按照著已有的偶像規(guī)則,操持著偶像圈特有的話語、“推”、“鹽”、“gachi戀”等等等等,毋寧說,在偶像和粉絲當中,橫亙著一個“偶像職業(yè)規(guī)范”作為中介,始終向雙方提著要求,而雙方,也只能經(jīng)由這個中間商完成交易,作為結果,有些時候雙方都會感知到這個中間商的存在,因為無法真正接觸對方而感到落寞,但同樣有些時候,出于“競爭”,會站在中間商這一邊,對對方提著一些行業(yè)要求。于是乎,正是因為這種中間商的介入,使得雙方的生活都被一刀劃成了明確對立的兩部分,即是“中間商在場”的部分和“中間商不在場”的部分,也即是所謂的“臺上”和“臺下”,“工作”和“私下”,“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同樣,也正是因為中間商的在場,使得這兩部分產(chǎn)生了不可媾和的區(qū)分,在“臺上”,因為中間商“偶像行業(yè)規(guī)則”的存在,雙方都開始基于“競爭”考慮問題,因而,雙方始終處于束手束腳的狀態(tài),無法對對方袒露全部的真誠,久而久之,自己也會感覺孤獨,而另一方面,正是因為這種孤獨,雙方也開始對對方私下里的生活,也即是更加真誠的那一部分生活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即“想要了解真正的她”。于是乎,在這里出現(xiàn)了一種隱含著的可能,那即是被心中激情所呼喚,去打破外在規(guī)則,成為對方真正朋友的可能。
在劇中,女主角繪里飄就出現(xiàn)過太多次這樣的想法,但最終選擇了放棄,比起那樣直接的“激情”,她最終選擇了借著“行業(yè)規(guī)則”的外衣,小心翼翼地表露出自己的“愛”。在這里,“行業(yè)規(guī)則”對她來說已經(jīng)不再是一種外部的壓榨性的要求,而是被她反過來利用,成為了一種浪漫的借口,以表達出自己最自然、最合適的情感。也就是說,真正的“打破外在規(guī)則”,并不在于走向與它相對的另一面,而是在思維的先決條件上,扭轉了這個名詞本身所含有的意義,正如“偶像”一詞之于《佐賀》一樣,“外部條件”一詞,也有著發(fā)生從“現(xiàn)實利益”到“修辭形式”之間的意義扭轉,而《神推》中,展示出了這種可能性。
但這絕然不是終點,因為譬如“在電車上私底下碰到會悄悄地走開”、譬如“一定要讓她排名靠前登上前排”、包括喊出像標題“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這些表達絕非自然,正如繪里飄本人,在表面的語言上完成了媾和之后,心中對于私底下真正的她又有著多少執(zhí)念,在媾和當中,自己又做出了多少讓步,遺留下了多少失望呢?這些因素,絕非是在自然敞開的語境中,所表達出來的,而是仍然殘留著“競爭”背后暗含著的“資本主義審美觀念”,同樣自然也做不到“極端真誠”,做到“突破一切”、做到“純潔浪漫”、做到“心如澄鏡”。
但同樣存在的是,《神推》揭示出了通向《佐賀》的可能性,同樣也是“資本主義審美”走向“社會主義審美”的可能性,當一個原本預示著“現(xiàn)實利益”的名詞,成為一種“修辭”的時候,激情與自然在那一瞬間一齊迸發(fā)出來,一切意義將發(fā)生扭轉。
詩人降臨世間的時候,即是社會主義到來的時候。
雖然說我不追星,對偶像題材的作品也基本看不下去,但是這部作品實在是非常有趣,算是我這個季度第二喜歡的番啦(但是話說這個番名字有點長)!經(jīng)費充足,舞蹈部分居然沒有用3D。妹子畫的超級可愛,就沖這畫風應該就有不少人會追。偶像團體的每個妹子都塑造的有個性但是不討人厭,追星三人組也很有意思,反應了不同追星族對偶像的態(tài)度想法,還有和偶像之間的關系。不少場景都畫得超級美,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工作人員把飄哥給舞菜寫的“信”弄撒了的場景,明明是應該屆不到的難受場景,我卻被美到了。去看了動畫的部分漫畫,動畫組節(jié)奏處理的很好,壓抑的部分刪改的很好。最后的結局實在是感動到我了,實在是太甜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比較好奇后續(xù),這是個戀愛番嗎?我看動畫感覺比較像是個看著自己喜歡偶像登上武道館的番,感覺反應的更多的是偶像和粉絲的關系,除了真妃和夢莉感覺沒啥戀愛情結。希望有第二季!
國內藝人和日本地下偶像
首先國內的藝人和日本的地下偶像成功模式完全不同。國內藝人多數(shù)先被公司發(fā)現(xiàn)簽下再找作品和發(fā)展機會。作為平民想做藝人要么藝考要么參加選秀,可能做音樂的還能地下發(fā)展再被電視臺或者演藝公司挖掘,現(xiàn)在還有短視頻直播平臺給自己做推廣等等。各種手段的目的多數(shù)還是還是藝人出作品被大家喜歡,藝人本身性格好(長得好看)被大家喜歡,公司再從中撈錢。
而地下偶像更偏向小工作室,招募了幾個長得不錯的妹子,找人寫歌編舞,商量企劃,目的是怎么用“可愛”賺錢,她們可能歌唱的一般,舞跳的一般,除了長相不錯性格好,剛推出并無太大的未來。野心比較大的通過幾年的努力最終被大家認可,登上武道館,登上紅白歌會,簽大公司。這時候她們擁有的就不僅僅只是可愛性格好,她們就是能讓人看了身心愉悅熱血的大眾偶像。有的妹子在地下風光了也沒多久,種種原因最后只能下海也不在少數(shù)。。
國內飯圈和日本的這種偶像廚,特別是非48系的偶像廚概念完全不同。顯而易見的是國內藝人至少報酬還行,不論是幾萬粉絲的藝人還是百萬千萬粉絲的藝人只要被公司簽了那就是熬出頭了,粉絲和偶像沒有那種愛的供養(yǎng)的關系,或者說這層關系比較淺,僅僅是出了電影什么的去支持下,微博話題刷刷這類。如果說楊麗娟的行為是失心瘋,那偶像粉絲的行為完全就是企劃和社會環(huán)境給害的。
地下偶像這個現(xiàn)象就并不是那么美好,競爭殘酷,報酬低,工作強度大,真的多數(shù)青春飯賺完一票就走了。粉絲和偶像的關系就是愛的供養(yǎng),我喜歡就打錢,打越多錢那自己推的偶像就能有出頭之日,打錢少,可能等來的是末尾淘汰制或者整個企劃結束。畢竟小公司沒有錢哪找人幫忙寫歌,找老師排舞,付場地費人工費。當然技術方面也可以靠偶像自己,那既然偶像自己都有這個本事了為啥要去小公司尼?就是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形成了惡劣的地下偶像圈,想紅卻沒有那么大的能耐。粉絲起初買單是因偶像的顏好、性格好,后面逐漸變成為了偶像進步的那種驚喜而去瘋狂花錢。畢竟在地下偶像的環(huán)境里,不打錢就意味可能以后再也見不到的情況。(真實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
所以地下偶像成名是個很勵志和辛酸的故事,偶像的成長有著粉絲出的一份力,偶像也會更賣力的演出作為福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能出頭的偶像團體一定是實力很強,她們的元氣是能感染所有人的團體,這是一種粉絲和偶像團共同創(chuàng)造和感知的幸福。(bish了解下啊,糞偶像出頭代表,現(xiàn)場水平真好到直接燃哭@(。?0?)@ ————> └? ? ? ? ?┘
推番理由
說到動畫,動畫里小公司就是瘋狂的想賺錢無奈沒太多資源的典型,只能變著花的搞企劃運動會(后面還有戶外活動)來增加拍照機會。偶像努力想做到最好可惜就三位頭牌能拿得出手。粉絲喜歡偶像想瘋狂氪金,又因為小公司的黑心策劃無法正常朝九晚五。在那么多偶像番里神推表現(xiàn)得非常真實,真實到可怕。好在作者給這個故事注入了一股勵志的力量,那就是登上武道館。有了武道館這個愿望之后,地下偶像的故事就沒那么辛酸了,它顯得更有奔頭。(喜劇的核心是悲劇。。。)
里面的橘色部分(我明明是橘色入坑的為什么要討論偶像。。。。)
其實里面的橘色表達的很好,雖然一直屆不到,推測就是到武道館前也不會有更深入的橘色發(fā)展,畢竟偶像和粉絲是不能談戀愛的,她們需要愛的是所有粉絲啊。到漫畫更新的地方為止還是著重于飄哥如何支持舞菜,而舞菜對于飄哥的支持心動但又不能言說。末尾的舞菜地位本就很危急,而飄哥又是如此的肯花錢。作品里明明公司企劃的惡臭的握手會,但到她倆表現(xiàn)的卻是愛和被愛的狀態(tài),又是愛你在心口難出,作者真滴太會了。。
最后,作者以喜劇來揭示偶像現(xiàn)狀,又會玩橘色,為什么不追尼,是飄哥和舞菜不香還是真妃和夢莉不甜
(球球作者讓舞菜畢業(yè)后一定要屆到啊,哭泣
完結了, 動畫比漫畫甜多了?。〕藳]有啥偶像舞臺表演的戲份(經(jīng)費不夠),其他地方?jīng)]有缺點。改編的非常好。感想只有: 能看到神推這部番真的太好了,看不了第二季神推我要死了…………要死了…………真的要死了………… 啊求第二季啊啊啊啊?。。。。。?!
作者做的糖衣:積極向上、善良可愛、青春靚麗、美麗動人、懂得感恩、愛著粉絲的偶像。
熱愛偶像、互相交流、全力付出的粉絲,還有一個美女御宅。
里面包著的:pua、極度的自卑、強烈的占有欲與控制欲、毫無責任感、低下的共情能力、純粹的金錢主導的內部競爭、以自我催眠式的毫無底線的奉獻去達成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說白了就是將所謂“偶像”作為自我實現(xiàn)途徑的中底層死宅(胖子與飄)或者就是單純希望“金錢占有”(瘦子)的眾生相的體現(xiàn),撥開外層動畫中的糖衣,整個地下偶像的形式,實際上是建立在滿足低劣的人性需求,而沉浸在自我奉獻不可自拔的人群是真正地可悲。
最簡單地說,若是女主角去掉了作者強加的離譜顏值濾鏡換成標準的男性胖死宅的外觀,或者哪怕是單純的從女主母親的視角去看,那我相信這部番會令大部分人作嘔,就跟它本來的面貌一樣。
這番好的是也充分體現(xiàn)了以上這些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雖然加了一百層的磨皮濾鏡,但此視角的稀少讓這部番也不至于打到多低的分。是不錯的學習資料。
百合和暗戀太甜了!題材非常有趣,講的是地下偶像的狂熱粉絲們??v然偶像宅們有著不少惡名,但至少在這部作品里,可以給他們一個更豐富更鮮活的形象。人家樂在其中,我們實在沒什么資格指指點點。
看到飄哥和maina結婚我就死而無憾
廚力滿載!單推楷模!
我好像察覺到了胃痛要素【如果繪里飄是個肥宅……還好不是,還好不是
雙女主(單推偶像宅+她推的地下偶像)。乍一看是這樣,但實際上更多是單推偶像宅和她的宅圈小伙伴的日常+地下偶像七人團淺淺的小群像(比起她推的那個,團體TOP3、第四、第六這五個的刻畫還多一點)。雖然作者極力抹除了地下偶像與偶像宅體系中黑暗的部分,極力用童話般的筆觸來描寫這個故事,加了大量的愛、夢想、雙向單箭的元素進去,還將偶像宅設定成女性來視圖降低恐怖感、惡心感,但是還是能明顯感覺到地下偶像與偶像宅的“同床異夢”。無論如何,一邊賣命打工排隊十幾個小時只為了握手會上的5秒又5秒,一邊對所有前來的人巧言歡笑只為了讓其繼續(xù)花錢更多花錢的關系,實在很難讓人覺得美好。(女主本來那么時髦那么漂亮的一個妹子,就因為推了地下偶像,就活成了身上只有一套運動服,人生除了賣命給地下偶像刷錢之外一片空白的樣子,哎……
好看好看!!繪里飄,飄姐永遠滴神,舞菜超可愛的天使,聲優(yōu)的配音表現(xiàn)太棒了!!加上畫面,角色個性十足,制作也非常棒,很開心的劇情,甜而不膩!期待第二季!!
(隨便嗑,都可以??)只要“飄舞”成真我就死而無憾??????
如果說《佐賀偶像是傳奇》精彩之處在于很誠懇地展示了偶像業(yè)務和運作的真實樣貌,這部《神推》則從另一視角,御宅追星族的角度詮釋了互動生態(tài),組織架構與自我認同。百合賽高! 角色人設有趣! 不追愛豆的我本人都看得特別開心,很有代入感。安利給追女團和推冷門的朋友們!
其實制作很好,表現(xiàn)也很硬核,只是對藏在后面的三觀輸出感到不適。不反對一心一意地追逐什么,但說到底追星不過是一種自我感動,女主自以為是的奉獻實際是毫無意義的——曾經(jīng)相關作品好歹還是因為憧憬偶像而努力做更好的自己,現(xiàn)在連自我都不要了,不上班不提升沒有自己的人生,打工盲目養(yǎng)偶像——太直白了吧,不管不顧直接誘導粉絲淪為atm和刷人氣機?美其名曰感動,實則是嘲諷。偶像愛你什么?愛你純屬舔狗的樣子嗎?
我的媽呀開局太tm的真實了好嗎!??!滿腦子都是:就是我就是我就是我了!??!
沖著百合元素看的,不過對里面表現(xiàn)的推宅文化不是很懂,為了追偶像放棄自我生活的價值觀以及建立在金錢上交往關系也不是很認同。
就...還行吧,能看,但說到底不還是因為主角也是個美女么,換胖哥哥做主角,畫風和故事風格也換成現(xiàn)視研那樣,你們這些刷這那的還有幾個會繼續(xù)看。
制作很精良,好喜歡女主的個性,為了自己所愛和崇拜的人付出了辛勞(x),雖然買光cd有點兒過了??。雙向超喜。
ガチ戀的最高表現(xiàn)方式。追偶像在外人看來或許難以理解,追過的看罷確是能切身體會其中酸甜。另外人物畫的也比較精致,整體對比同期某神棍偶像動畫,前能登天,后請埋地
繪里飄加油!
極度硬核的偶像宅!對于地下偶像的宅粉的描繪非常真實!我愿稱你為單推王2333(事實怎么可能有比偶像還好看的狂熱單推王啊摔)重要的是雙方都屆到了,百合坐實!跳舞部分居然不是3d!人設很漂亮,故事總體還算不錯,意外可看!
御宅族追地下偶像的日子不就是這樣嗎?!虐是真虐,沒有資源,站位邊緣;甜也是真甜,最甜的是并非單向暗戀,是雙箭頭~只有二次元中才有的理想女團,也只有二次元中才有的理想的偶像和粉絲的關系,現(xiàn)實中怎么可能?能和偶像同處一個次元就應該感激了!
沒個三年戇卵經(jīng)驗寫不出這么有生活的劇本
飄哥簡直就是我們單推界的白月光!我真是太羨慕地下偶像廚了,像我們這種地上廚恐怕是一輩子都屆不到的,就像熊哥所說,我沒辦法成為任何偶像心中的最愛,所以至少要成為最喜歡她的那個人,飯偶像真是件卑微又幸福的事啊。
飄哥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