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學(xué)教授埃里克繼承了他父親在哥本哈根北部的別墅。他的妻子安娜提議可以在公寓中建立一個小小的群居公社,邀請他們的朋友一同前來居住。于是,形形色色的男人、女人和孩子經(jīng)過“面試”來到結(jié)束,群居生活卻很快從一派其樂融融中生出了諸多不和諧的糾葛……
影片的前半段是 艾瑞克一個人的悲傷 但是后半段就是 安娜 一個人的悲傷
安娜的悲傷在于 倔強 艾瑞克的悲傷在于 不懂得接受生活的矛盾 和處理生活的矛盾 以致于 迷失于在生活困境的他們 做了錯的事情
給大家普及一下 什么叫公社: 就是一個大房子里面 住著形形色色的人
你們都是房客 當(dāng)然你們也是認(rèn)識的朋友 你們之間的關(guān)系 更像是在維持著一種條約式的穩(wěn)定
如果有人破壞 那就相當(dāng)于損害了大家的利益
艾瑞克曾為了這個不甚公平的公社制度而崩潰
而后又認(rèn)同它的存在
甚至后期還依賴它 以它為擋箭牌
不想去處理他和安娜的關(guān)系
安娜活得這么不快樂 但是艾瑞克卻無暇顧及
忙于設(shè)計圖稿的他 還想把安娜的問題 推給別人
雖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和夢想 但你要承認(rèn)他是自私的
明明發(fā)生的一切都是因為他沒有堅守住原則 他敢于承認(rèn)出軌 但為什么不敢于解決后續(xù)的問題 在滿心接納愛瑪?shù)臅r候 怎么會沒有一點點的心思安撫一下安娜
愛瑪說“你們在一起15年 我不怪她會崩潰 你必須做點什么”
愛瑪懂安娜的痛 但是否也反思過自己呢?
唯一讓我感受到溫情的點是 他們都以真心來對待威爾森 即使他生命短暫 在整個公社生活中 大家也給他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兩次暈倒 都牽動了所有人的心
而在對于安娜這件事情上 大家一開始都是反對愛瑪搬進(jìn)來
你可能以為這是考慮到安娜的心情
但是在艾瑞克的“崩潰”后 大家也就接受了愛瑪
所以 你們是真的有原則嘛?
在最后協(xié)商安娜走 還是艾瑞克走的問題上
他們都持中立態(tài)度
的確 他們幾個人的問題 只有自己解決了 以后的痛苦 才會少一點
安娜離開的那天 大家也表現(xiàn)出了傷感
不能全盤否定它的價值 公社的存在 才讓安娜和艾瑞克的問題無處可藏 使他們必須拿到臺面上 討論 解決它
你驕傲的讓人心疼!
安娜為什么會活得這么不快樂 原本的她 有一份好的工作 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可是什么開始變了呢?
公社生活帶來的刺激感和興奮感沖昏了她的頭腦
安娜在生活中忽略了艾瑞克的感受 讓他有了出軌的起因
長期從事緊張和高壓的新聞主播工作 讓她多年來養(yǎng)成了不健康的生活習(xí)慣
她幸運嘛?
只是她掩飾得好吧…
明明放送里的她 是那么溫婉可人
外界能接觸到的她 也是帶著驕傲的外表 魅力四射
大抵每張亮麗的皮囊下 都是殘缺的靈魂吧
終于 飽受痛苦的安娜在放送中 哭了出來 第一次這么狼狽 但是她實在是太痛苦了 悲傷似乎要壓得她喘不過氣了
她還要假裝大度和一切都好的態(tài)度
其實她沒有這么堅強 夜里孤單到哭泣的人是該有多痛苦!
女兒說“這個地方在摧殘你!”“你足夠堅強到搬出去” 是的 她獨立 她盡量不依賴于別人
可是她依然需要家庭和朋友的溫暖
于是她走了 還是光鮮亮麗的走了 那才是她 我也喜歡 這種有著驕傲的女生
這是我近期看過 立的flag最多的片子
艾瑞克說我不會住公社的 結(jié)果女主一句想找有趣的人一起住 就妥協(xié)了 還把房子公正為公有財產(chǎn)
艾瑞克說我不會和你分開的 結(jié)果還是出軌愛瑪 “逼走”“逼瘋”了安娜
艾瑞克嘴上說著公社生活很快樂 但其實 得不到重視的他 對于安娜和其他人 有一種無力的掌控感 他明明應(yīng)該是這里“管事的”
安娜說我們?nèi)齻€人會很好的生活在一起的 結(jié)果呢 最后歇斯底里 崩潰大哭的人 難道不是自己?
其實公社不過是個框架 看公社里的人如何對出軌作出反應(yīng)
才是電影主要講的事情
還好劇本創(chuàng)作都是帶著諷刺意味 和目的性的
不然我都要懷疑愛情了
除非是遇見soulmate 不然 任何形式的出軌都是錯的
在我以為父母的感情問題會影響到孩子的時候 還好女兒她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看到最后一幕的我 甚是欣慰 愛有那么多種 總有一種 是你應(yīng)該得到的
所以呢 適當(dāng)?shù)尿湴?不要倔強到委屈了自己 秉持原則 不要做錯誤的事情 相信愛情 不要對愛情灰心 相信人心的溫度 不要吝于對別人付出真心
文章的最后 想要告訴大家 光xiu 也開始寫公眾號了 哈哈哈
希望大家喜歡這樣一個溫暖的 光xiu
微信號: 一束熱熱的光xiu
OR xiuxiuxiu_light
光xiu 還有很多光芒 希望分享給同樣需要光芒的你
終歸還是個人選擇
覺得不容易,可以包容彼此一起生活
人生的打擊也需要慢慢處理
爆炸時候是自己體內(nèi)的孩子在咆哮
最后也是這個孩子決定鼓起勇氣面對
看歐洲片,對個人意志的“尊重”,覺得更有機會從內(nèi)在激發(fā)勇氣,沒有遺憾、不假冒地成長成成年人吧
如果只是演成年人的道義、成全、責(zé)任,未必心甘情愿吧
連看了兩部都是男人中年出軌,女人move on,上一部是《將來的事》,女主人公兩個過渡都沒有就move on了
puff。
公社成員碼頭裸泳,像是 Dogme95《白癡》的另一種風(fēng)格呈現(xiàn),當(dāng)然,它沒有那種從骨子到肉身都赤裸裸的反社會,他更像是打著嬉皮幌子把男性齊人之福的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
所以他口中對色衰的妻子說著“我愛你”的甜言蜜語,身體卻誠實地勃起去尋找年輕緊致的蜜洞;所以他才會讓妻子以一個平靜的濕吻結(jié)束他坦白婚外情后可能遇見的狂風(fēng)驟雨;所以他才會迫不及待將情人接入同一屋檐下;所以他才會在結(jié)尾“真情流露”說出不想錯過和女兒一起長大的感言。
對啊,大多婚姻始于對肉欲的貪婪,止于松弛寡淡的老邁,再重新于青春靚麗中開始另一段追逐,單堂而皇之把一群反智蒼白的人士結(jié)合在一起組成所謂的國度,用寬容和追求自我換來的“贊許”恬不知恥的將男權(quán)與情色放大到極致,或許是俗人陰暗邪惡的念頭,只是于觀眾而言,這樣的展示有何意義?
當(dāng)然,電影里連知道自己活不過9歲、尚未識得勃起的小男孩腦海里充斥得也是要和姐姐睡覺“破處”避的,又難怪中年危機突然橫財天降的男主角,對于崇拜的學(xué)生“有殺錯無放過”了,這其中令人作嘔的價值觀與無恥,與《神奇隊長》實在不相伯仲。
本來就不相信什么天荒地老,我也不是腐朽陳舊的衛(wèi)道士,《公社》的立意曖昧不明,男女間的瑣碎情事看得令人發(fā)指,中年教師實在難以和器粗活好的情圣唐璜相提并論,何以女性都一副“舍他其誰”的癡迷面孔?真不如《血戀》結(jié)局東方紅歌聲里的“驢拳”來得暢快。
1. 北歐人,你們這些我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玩過一部分,叫人民公社。不過基本上只是財產(chǎn)共有,這對已經(jīng)衣食無憂,又沒有奢侈傳統(tǒng)的北歐人來說,這一關(guān)可以過。
2. 但是對于共妻這一點,男人當(dāng)然樂得接受,對于已經(jīng)女權(quán)意識比較高的北歐女人,即便是得到寵信的年輕“第三者”都不能夠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我一直在想,如果妻子也能夠及時的找到另外一個男人,會怎樣呢?
3. 女兒接受這個完全沒有問題??夏艿侥莻€時候根本就不需要婚姻關(guān)系,可能公社實踐可以繼續(xù)下一個升級版本。
圍觀的人手上都沾著血 文 調(diào)反唱唱 波蘭有句諺語是這么說的:“地獄之路是由善意鋪成的”,好的出發(fā)點最后卻導(dǎo)致毀滅,這種事情屢見不鮮。 影片的背景放在1970年代的丹麥,當(dāng)時全國最大工會組織LO和執(zhí)政黨(社會民主黨)關(guān)系緊張,哥本哈根城郊一個叫克里斯汀娜的地方成立了一個所謂脫離政府,脫離歐盟的自由城,全國到處都是無政府主義者和嬉皮士。影片除了一條新聞報道之外,沒怎么提政治,這種政治環(huán)境只構(gòu)成了一個背景,僅此而已,在溫特伯格的電影里,政治永遠(yuǎn)不是主題,強調(diào)70年代是因為在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下,人們對于秩序、體面以及合理生活的渴望比以往更加明顯。往往這種“致命”的渴望都是源于一種希望。 建筑學(xué)教授埃里克繼承了父親的別墅,因經(jīng)濟(jì)窘迫,他的妻子安娜建議邀請志趣相投的人一同居住,社員入社需經(jīng)面試,繳納不多的租金,公寓大小事宜的商榷需要全體成員在場,并全體投票才可一致通過,一個群居公社誕生了。接下來是短暫的狂歡,其中有一個被很多觀眾吐槽的裸泳場景,這群男女脫光衣服,跳入湖中假裝很忘我的享受自由,這段拍的并不唯美,假模假式,卻提出了一個問題。在象征人與人之間隔閡以及界限的遮羞布已經(jīng)剝光之后,原本的倫理體系被自由的氛圍稀釋,但它沒有消失,的確存在。他們既是個體,也的確被家庭這個概念所捆綁,當(dāng)這個小家庭的丈夫赤裸著身體摟著另一個小家庭里同樣赤裸的妻子時,他們之間的界限真的被打破了嗎?身體和環(huán)境氛圍的自由與人們心中的自由真的可以劃等號嗎? 其實,當(dāng)每個選擇都需要得到所有人的投票才得以決定的時候,自由已經(jīng)不存在了,稍微的猶豫馬上被跟風(fēng)心理打得煙消云散。還有一個問題,當(dāng)外在的條條框框突然消失,不再有外在的因素去干擾人們的選擇時,他們反而無所適從了。很快公社的危機到來,埃里克愛上了自己的學(xué)生。 對于出軌,溫特伯格給了這個行為一個不錯的理由。他的妻子安娜是新聞主播,哥本哈根的紅人,且性格溫文爾雅,大家都喜歡她,在晚飯時,埃里克試圖與她對話,卻數(shù)次被他人打斷,安娜沉浸在被圍擁的狀態(tài)里,對埃里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讓他的丈夫感受到了嚴(yán)重的挫敗感。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埃里克大發(fā)脾氣,狠狠的羞辱了一個在建筑學(xué)作業(yè)中用了印第安人帳篷元素的學(xué)生。他歇斯里底的叫到:“你說的這個代表自由夢境的印第安人帳篷,和建筑學(xué)有什么關(guān)系?這根本無法讓人深入的了解建筑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我為什么要聽你們這些無稽之談,為什么要花時間聽你們?nèi)ッ佤數(shù)慕?jīng)歷,或者關(guān)于長笛音樂的瑣事?”這段咆哮是埃里克心理活動的外化,這個主角的內(nèi)心世界其實也只有這一次袒露,他的這番話很顯然的說明了自己對于所謂烏托邦的厭惡,作為房屋所有者兼“自由公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他,不過是被妻子的無政府主義理想綁架了。說到底他也只是把建立公社作為一個可以解決經(jīng)濟(jì)問題的手段而已,以致于每當(dāng)全體投票不符合他個人心愿時,他會首先攻擊那個不繳納租金的社員。 現(xiàn)在試想一下這樣一個情境,社員中的一個人出軌了,他踐踏自己妻子的尊嚴(yán),無恥到邀請小三加入公社,投票結(jié)果會是什么。一秒鐘都不用想,道德評判誰都會,但問題是,和人類并不完美一樣,公社并不完美。那個厭惡這種群居生活的,公寓的所有者掌握了大家的生殺大權(quán)。那些沒有繳納租金的社員首先自己打破了公社的規(guī)矩,以致于和埃里克在爭論投票的公正性時,低下了頭。小三加入公社這個致命的決定,直接導(dǎo)致了妻子安娜的崩潰。就像魯迅說的:“那把殺人的刀雖然在劊子手手上,但圍觀的人手上都沾著血”。 這部電影在問所有人一個問題: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有沒有絕對的參照點。《舊約》中的上帝和《新約》中的上帝不一樣,《舊約》中的上帝非常殘忍威嚴(yán),在他那里沒有哀求和寬恕,他要求人們對他所規(guī)定的原則絕對服從,否則就要下地獄。而《新約》里的上帝充滿仁慈,心地善良,什么都可以寬恕。人類的確需要一個《舊約》中的上帝,那樣可以有一個心中的天平,一個參照點,因為人類太虛弱無力了,我們都是囚徒,無法抵擋住誘惑,不管是情欲上的還是物欲上的,公社里的所有人都在對兩種欲望繳械。這是赤裸裸的個人主義,其實無可厚非,但至少應(yīng)該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很多時候所有的出路都會產(chǎn)生罪惡,應(yīng)該去選擇沒那么邪惡的一條。公社里的所有人都不傻,但都不敢去做出選擇,這是他們的懦弱。 還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夫妻倆的孩子——14歲的少女弗萊婭。當(dāng)她的父母拿出她作為擋箭牌企圖說服投票者們讓自己留在公寓時,她做出了讓自己的母親離開公社的選擇。這一條路雖然殘忍,但恰恰是在目前倫理困境中作出的最好選擇。這個孩子很理性,她目睹了父親的出軌,然后自我消化,自己去收拾信仰和價值觀的一片狼籍。在投票中她又看穿了人類的本性,對母親哭道“這個公社正在腐蝕你”,點清母親了最好的出路。她是那個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努力彌補人類過錯的清醒者。 本文刊于《看電影周刊》 ,轉(zhuǎn)載請務(wù)必說明
中年白左無法理解的自作自受,在影射默克爾嗎?
其實很平庸,關(guān)鍵是作者對自己沒啥突破。估計快變成北邊的Moretti了??
想起My Queen Karo(想這電影名字想了好久?。?/p>
感覺開頭B裝得太夸張,后面沒圓回來
#柏林電影節(jié)#有笑有淚,很動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欲望(或者說好聽點叫愛情),有欲望就會把人分開。電影技法行云流水,看得出導(dǎo)演的老成。唯一的不足是名不副實,片中對公社會員的個體著墨極少,甚至都沒有看過每個人的房間長什么樣子。套了個公社的皮最后講了個三角戀。
我覺得很殘酷。非常殘酷的一個片
這些白左中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們啊,自以為條件優(yōu)越,堅持的所謂自由平等原則,其實不過是因為暗中相信自己一定是大贏家;結(jié)果呢,輸給了老男人的原始沖動,輸給了年輕姑娘的原始本錢,然后困在了自己的主張之中,咋辦尼?!
故事展開時像是傳統(tǒng)恐怖片的逼格,其實這里的“鬼”是夫妻間的道德碰撞,可這種不安的源頭似乎是無中生有的。背景置于70年代中期,卻沒有將政治背景與大環(huán)境對嬉皮公社的助長呈現(xiàn)出來。除格瑪95之外,并不同于導(dǎo)演往常的風(fēng)格,而是有點偏好萊塢式,可能是剛從英語片《遠(yuǎn)離塵囂》抽身出來的緣故。
1. 結(jié)尾無力 2. 為了減少后半部分的荒誕感而套了個公社的殼子。。。
有點失望,本來以為會看到很精彩的群戲,沒想到套著公社的殼子只是講了一個我無法理解的婚外情故事。加一星給男主女兒。
4 為了解決個人問題【逃離平庸的生活而尋找新鮮感或經(jīng)濟(jì)問題】成立“公社”,而最后又被“公社”拋棄,擁有自由的同時也把個人生活交與了他人手中,兩層三角關(guān)系【小“公社”】,總有人會被犧牲。溫特伯格再次把鏡頭對準(zhǔn)個體在社會中的不穩(wěn)定性和無力感,不再虐人而頗有笑點。選曲大贊,年代感太棒!
這部影片最吸引我的部分在于對于公社這樣一個理想化嘗試本身的思考,個人權(quán)利與集體利益的沖突等等,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有對國際社會關(guān)系的隱喻。讓我有些失望之處在于最后的矛盾只是集中于三角關(guān)系的婚外情而非公社本身。
擺著公社的概念,然后把它浪費掉了。。。其實干脆好好拍個家庭倫理劇就挺好~
改編自導(dǎo)演同名舞臺作品,以不少篇幅表現(xiàn)七十年代公社成員的魅力與缺陷,卻無法形成清晰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直到影片漫無方向地將劇發(fā)展為情感張力類似《家宴》的苦澀家庭肥皂劇,因此無法實現(xiàn)試圖通過理想主義公社這一微觀社會囊括人類總體經(jīng)驗的野心,對后者的輕描淡寫的處理方式最終將實驗背景完全架空。
3.5溫特博格對揭露人性冷漠的主題真是越發(fā)執(zhí)著,比起《狩獵》中讓人不寒而栗的氛圍,他這次頗為大膽地選擇了暖色調(diào)喜劇的風(fēng)格。這個選擇是危險的,因為它讓冷峻深刻的反諷和虛假的形式感變成難分難解的一體兩面,好在還算精彩的群戲表演與劇本,將電影推上了正常的軌道。
無比失望,連“平庸”都算不上,稀里糊涂地不知道在講什么,生生浪費了”公社“這個好題材(憑柏阿姨每天見到的狗血,我覺得她對這段三角戀或許可以挖掘的比溫特伯格要好)…Trine Dyrholm的表演真是沒得挑!
公社存在的價值
主題提煉得很好(論另類選擇為什么不可能),拍得實在是不咋地,硬生生把一個群像戲搞成八點檔,而且挑了所有可能的線里面最爛大街的那條,對人性的反思實在太弱,明明可以更好的啊導(dǎo)演你狩獵不是拍得很好么……
溫特伯格在狩獵的路上走不回來了,你是有多喜歡讓一群裸男女跳湖(海)!如果你是要諷刺,那實際上你和你片子裡那一群自以為是的assholes根本無二致!那些喊好的外國大叔,你們是羨慕嫉妒難耐麼。
切入點還是有些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