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了七國之亂,漢景帝(焦晃 飾)著手解決王國問題,削藩以加強中央集權(quán)。治國有方的漢景帝沿用了黃老的無為而治,然而剛剛穩(wěn)定的西漢王朝面對強大的匈奴入侵,不得不忍辱負重,通過和親來維持邊境安全。景帝去世后,年少的漢武帝劉徹在其有心計的母后王氏的精心策劃和拉攏眾人下被推上皇 位。漢武帝一登基就展現(xiàn)出與以往君王不同的氣魄和才智,廣開言路,尋覓賢臣,實行改革。在其父文景之治奠定的基礎下,漢武帝(陳寶國 飾)不斷拓展著西漢的基業(yè),在挫折和困難中展現(xiàn)著不斷成長的帝王氣魄,并且在皇后衛(wèi)子夫(林靜 飾)之弟衛(wèi)青(陸劍民 飾)的幫助下對匈奴數(shù)十年討伐趕出中原,一掃以往的民族恥辱。在劉徹的鐵腕統(tǒng)治下,西漢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以下皆來源于微博@未城s
如要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未城s本人授權(quán)
原博地址 //weibointl.api.weibo.cn/share/90574015.html?weibo_id=4041969640741623
//weibointl.api.weibo.cn/share/90573996.html?weibo_id=4044325840810146
多圖預警
1.本劇雖然不能作為正史來看,但是作為影視化作品,給不愿意讀古書的年輕人看看還是不錯的。陳寶國來飾演漢武帝劉徹是合適的。
2.電視劇,特別是歷史題材,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讀錯的字,比如魏其ji一聲候啊,冒mo四聲頓du二聲單于等等,就這兩個印象深些,其他的要是再看能想起來
3.影片剪輯不好,戰(zhàn)爭場面也拍得太馬虎,有的時候很出戲啊。
4.雖然不能用正史來要求這部電視劇,但是有幾個點,我必須說一下:
第一,南宮宮主確實是漢武帝的姐姐,但是她并沒有遠嫁匈奴,而是嫁給了張姓侯爺。整個西漢歷史,西漢沒有真正遠嫁過一位公主去匈奴和親,都是宮女或者宗室女(王昭君也只是宮女而已),為什么呢?我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外戚力量太強了,就是皇上想,外戚也不會同意把自己的女兒孫女外孫女嫁到匈奴去和親的。皇上家本來人口也少,自己家女人都忙著嫁給王親貴族內(nèi)部和親的,也真沒閑人遠嫁匈奴。如果皇帝真的派出公主,那么說明匈奴已經(jīng)有能力威脅到都城了,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匈奴只是擾邊,燒殺搶掠但是還沒有能力進攻關內(nèi)。
第二,王娡。臧兒是燕王臧荼的孫女, 她也是漢景帝劉啟第二任皇后王娡的母親,漢武帝劉徹的外祖母。臧兒先嫁給槐里的王仲為妻。王仲死后,臧兒又改嫁給長陵田氏,所以日后的王娡有同母異父兄弟王信和田蚡田勝等。 臧兒出生時比較富貴,家庭變故后才淪為平民,本人就很有政治頭腦。臧兒的長女王娡嫁給平民金王孫為妻,生了一個女兒金俗。臧兒找人為子女卜算,結(jié)果說她的兩個女兒都該是貴人。臧兒于是就把女兒從金氏家中強行接回。金王孫覺得很荒唐,又很憤怒,不肯和妻子離婚,臧兒于是把王娡送進了太子宮中,金王孫也就找不到王娡了。太子劉啟很寵愛她,封為美人。所以王娡本身入宮目的明確,十分懂得邀寵,也十分聰明,聰明的人用到政治上自然就有政治頭腦,用到床上自然就有魅力,這個女人十分不簡單,她的三個同母異父的兄弟也都是弄臣,大哥王信最先封侯的,除了本劇的田蚡還有個弟弟田勝。但是本劇只讓田蚡出來了,好像王家就他一個國舅弟弟,如果真是這樣,劉徹也不會容忍外戚王室很多年。王娡和竇太主也是聯(lián)手了很多年呢。
第三,竇太后。早在漢惠帝初年,有一個叫做竇漪( 《史記索隱》記載其名為猗房)的民女以良家子身份入宮為婢,伺候呂太后(呂雉)。所謂良家子,在漢朝時,是指從軍不在七科謫內(nèi)者或非醫(yī)、巫、商賈、百工之子女,為良家子,后世以奴仆及娼優(yōu)隸卒為賤民,以平民為良民,遂用以稱良民子女,這也是古時候區(qū)分良賤的重要等級界線。竇漪聰明伶俐。之后,呂后為了羈靡諸劉而“出宮人”,每個諸侯王送去五個宮女,實為監(jiān)視。竇漪也在此列,竇漪是清河郡觀津縣人,離趙國很近,因此去找負責此事的宦官行賄,想將自己的名字寫到去趙國的名簿上,結(jié)果宦官不知是忘了還是按照呂后的意思亦或者是命運的安排,竇漪被安排去了代國。這一次陰差陽錯不僅救了竇漪的命,也改變了歷史。那個趙王叫劉友,公元前181年,趙王的王后(呂后的人)因妒生恨,誣告劉友造反,趙王被呂后囚禁以至于活活餓死。 這個代王,就是日后西漢第五帝劉恒,正因為去了代國,才得以日后成為大漢皇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稱霸后宮、把持朝政十年。竇漪之后,漢朝還有一個女人同她一樣也是命運造化,她叫王昭君,因得罪畫工被刻意丑化,失去侍奉帝王的機會,卻意外與匈奴和親留名青史,這是后話了。劉恒登基前后兩個月內(nèi),劉恒原配(體弱多病早逝了)給劉恒生的四個孩子都離奇的病死了(劉恒登基后,即下令廢殺了劉弘及其四個兄弟,所以算一命抵一命吧)。劉恒另外寵愛的慎夫人沒有子嗣。于是,劉恒登基后就冊封竇漪為皇后,因為她是民女,沒有娘家勢力,所以朝臣們也都同意冊立竇漪為皇后。呂后和竇漪為什么都信奉黃老之說呢?不僅僅是黃老之說玄妙無窮,更是因為他們都懂得帝王的無情和多情,只有無為方能自保安身,只有活到最后才能笑到最后,不爭才是大爭,明爭則必死。竇太后曾在呂后身邊做宮女,耳濡目染,進劉恒王府多年一步步熬到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她推崇黃老之術(shù)有很多深層原因,甚至還涉及到分封制等等,她不喜歡腐儒,但從不拒絕能臣,本劇對她的刻畫和她對漢武帝的影響還是應該在多一些筆墨。漢武帝劉徹先后清除竇氏、王氏兩大外戚勢力,既是對他極大的鍛煉,也為日后西漢政權(quán)的滅亡埋下了伏筆。漢武帝對于竇太后和王太后并沒有很好地理解老人們的深慮,到了晚年險些釀成亡國大禍,發(fā)布輪臺罪己詔,轉(zhuǎn)而又默默實行了黃老無為之治,那個時候,難道他不會想起他的奶奶嗎?他不會想起秦亡之根嗎?本劇只是流水賬一樣把大家一些耳熟能詳?shù)拇笫露键c到為止,但是漢武帝的內(nèi)心世界還是觸及太淺,沒有創(chuàng)新式的反思是一大遺憾,他的一些臺詞多是按照史書照搬,缺乏有歷史依據(jù)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是很大遺憾。
第三,劇中兩次提到呂后對冒頓單于的回信一事,但是劇中的表達是片面的,這個故事并沒有講全,而且容易造成誤解。漢惠帝劉盈時,季布擔任中郎將。漢惠帝三年(前192年)春,匈奴使者帶來冒頓單于向呂后的求婚書信,侮辱呂后,出言不遜,呂后大為惱火,召集眾位將領來商議這件事。上將軍樊噲說:“我愿帶領十萬人馬,橫掃匈奴?!备魑粚㈩I都迎合呂后的心意,齊聲說:“好?!?季布說:“樊噲這個人真該斬首??!當年,高皇帝(指劉邦)率領四十萬大軍尚且被圍困在平城,如今樊噲怎么能用十萬人馬就能橫掃匈奴呢?這是當面撒謊!再說秦王朝正因為對匈奴用兵,才引起陳勝等人起義造反。直到現(xiàn)在創(chuàng)傷還沒有治好,而樊噲又當面阿諛逢迎,想要使天下動蕩不安?!痹谶@個時候,殿上的將領都感到驚恐,呂后因此退朝,終于不再議論攻打匈奴的事了。如果沒有季布反對樊噲攻擊匈奴的建議,呂后可能就不會采取和親之策,西漢初立就和冒頓單于開戰(zhàn),結(jié)局真不好說,冒頓單于就是當時的成吉思汗啊。呂后并非沒有血性之人,面對冒頓單于羞辱之詞怎么能一聲不吭呢?但是呂后從諫如流,最終權(quán)衡利弊,眼光放遠,忍辱負重,才有了那封回信。
5.其實,我本人不喜歡看漢史,因為整部漢史記述到處是坑,而且漢朝歷史看起來特別窩心,看得長吁短嘆,西漢一朝從開國皇帝到劉嬰,就漢文帝、漢宣帝還不錯,漢昭帝死的太早又太離奇,漢武帝是個幸運的敗家子,其余都是夠荒唐的。看歷史特別是漢史要有很強的獨立思考意識。為什么說漢武帝太幸運了呢?說秦亡是因為秦朝暴虐、大興土木又花了多少錢用了多少人等等,哼。秦始皇陵不管它修了五年、十年還是三十幾年,按照記載,無論怎么算,也沒超過40年!漢武帝劉徹在位54年,茂陵修了53年,《晉書·索綝傳》云:“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币簿褪钦f,漢武帝動用全國賦稅總額的三分之一,作為建陵和征集隨葬物品的費用,不管晉書寫的真假,我就不信茂陵用的錢和人比秦始皇陵少!漢武帝和他家祖宗三代都得感謝秦始皇他們一家,要是沒有秦長城,估計西漢都等不到劉徹反擊匈奴,沒有長城匈奴跟你和親嗎?劉徹和匈奴打了44年(還沒算其他地方呢,輪臺罪己詔之前年年在打仗),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才打了10年啊,要不是趙國耽誤了點兒時間還更快!你說誰更窮兵黷武?人家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也是贏家積累了百十年的基業(yè)才能一統(tǒng)天下!劉徹祖上三代攢的錢多還是贏家百八十年攢的錢多?不要以為看過《過秦論》就能知道秦為什么亡?!單論窮步黷武、勞民傷財西漢早就亡在劉徹手里了,他劉徹比嬴政在這兩個方面簡直是碾壓,但是為什么秦亡了,他西漢沒折在劉徹手里?這個問題當年我研讀秦漢歷史時候很認真的思考過。我覺得本劇如果從劉徹回憶錄的方式去反思這些問題,會更有深度,比流水賬有意思,流水賬看史記和漢書不就得了。
秦朝滅亡的根源在軍事上是用兵不當,中央特別是京畿空虛,主力兵都派出去打仗了。陳勝吳廣算個屁啊,陳勝吳廣很快就被滅了,真正亡秦的還是異姓諸侯王!而且秦始皇始終沒有把繼承人的問題處理好,嬴政沒想到自己死得那么快,身后事考慮不周全,所以秦速亡。如果秦朝在這兩點上安排好,秦朝就是再打個幾十年也沒啥事。史官就愛拿農(nóng)民起義說事,哪個朝代沒有造反的?哪個朝代是真正被起義軍滅了的?清朝腐敗成那個樣子,是白蓮教、義和團還是太平天國給清朝滅了?永遠都是諸侯和貴族利用亂世奪取政權(quán)。秦朝打仗窮也沒有公開賣官鬻爵啊,漢武帝劉徹搞得贖罪錢那是和珅的祖師爺,劉徹用的酷吏就比秦始皇少嗎?也沒看到劉徹時候因為這個起義的?。空f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那是史官給他臉上貼金,他是貨真價實的法家實用主義者,清朝才是真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除了清朝八股文哪個朝代整出來了?劉徹殺豪杰殺的少嗎?他們劉家和呂后不算項羽和諸侯王舊部,就是自己家的功臣殺的少嗎?《過秦論》里說秦的壞話,可以安到西漢、安到劉徹身上好好比比,都是八兩笑半斤。劉邦不傻,他就是靠著奸猾才能豎子成名的。劉邦建立西漢后,馬上吸取了秦亡的教訓,首先就是立刻大肆誅殺項羽舊部,其實就是誅殺異姓諸侯王,誅殺名將俠客,連自己的功臣都不放過,大封同姓王,而且都安排在了都城附近,解決中央軍力空虛的問題!其次,殺的差不多了才表面上提出和平、休養(yǎng)生息這類的,一是好聽,收攬民心,最主要的是怕再打下去自己都打下臺了。劉邦也沒想到自己死那么快,他殺那么多人,上天能留他嗎?本來去平叛,結(jié)果中了英布一箭,不久就死了。但是,對比秦朝,劉邦有一點還是沒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那就是太子人選上。不管是劉如意還是劉恒,哪個王子都是比劉盈更合心意的,但是礙于呂雉,劉邦最終只能選擇劉盈。劉邦不是不知道主少母壯的道理,關鍵是呂后他也除不掉。劉邦當時認為,不管誰接自己的班,江山畢竟還是姓劉,劉邦又留下了周勃和陳平來制約呂雉,這一點上劉邦可比他子孫看得遠多了??墒牵@個太子人選終究還是影響了西漢的氣數(shù),西漢開國皇帝劉邦都沒能解決呂雉外戚專權(quán)問題,所以這個問題最終還是要了西漢的命。劉邦分封劉姓王不是錯,錯在大小和位置上。劉啟和他兒子劉徹都蠢在矯枉過正和過于急躁上,到劉徹這一代倒是徹底解決了同姓諸侯王的問題,但是皇族同姓羸弱,最終導致西漢亡于外戚之手。劉徹應該在同姓諸侯王的大小和位置上好好研究,而不是徹底讓同姓諸侯王失去了抵制外夷、拱衛(wèi)京師的作用,只留下了虛名空耗國庫而已。劉徹沒有認識到:只要異姓不封諸侯王,同姓諸侯王就是反,這江山也姓劉,把同姓諸侯王弄廢了,再有造反的,江山可能是要改姓的。劉徹和乾隆屬于差不多的一類,看似明君圣主,實則驕奢yin逸、好大喜功,為逞一己之快,為彰一時之名,把兩三代人做的事硬要一代人做成,自然是極大的透支了國力,加速了王朝衰亡,卻并沒有解決真正癥結(jié)所在,對王朝興亡之道還是目光短淺于一時了。
這部劇慫恿了我去學歷史 影響了我人生
腐到朝廷臺極限?。ㄟ@話是首播時我留的)時隔五年,俺又繞著圈地萌回來了!握拳!呀巴黎祖國好呀!?。?/p>
衛(wèi)青好帥!
非常!喜歡!中年的漢武帝?。‰m然漢武帝干了很多錯事 可是年輕時的他真的是一個有勇有謀 雄濤大略 善于提拔將才的好皇帝!而且他的人生經(jīng)歷真的告訴我們一個非常好的道理 要懂得功成身退 別搞終身世襲制 會出事
這部劇的重點是,我很花癡衛(wèi)青將軍~~
回頭想想,印象最深的居然是陶虹的劉陵,真是不可多得的女性角色。
最近又重溫了一遍,經(jīng)典依舊。場面、布景、格局都很不錯,演員實力深厚,尤其主要角色的人物性格刻畫的淋漓精致。但是諸多的歷史細節(jié)錯亂,諸如漢景帝問周亞夫丞相事、單于弒父妻母等諸多細節(jié),后期制作明顯與史料所述大大縮短,非常粗糙。8.3
杜淳的那段少年還是很經(jīng)典的~
良心大制作,陳寶國的漢武帝是經(jīng)典!
瑯琊榜都9.2 漢武大帝才8.9。
超級喜歡的,如果寶國兄慢點出場,年輕版武帝再演多幾集就更好了。還有,韓嫣最好再美型點。
看了無數(shù)遍,無數(shù)遍,無數(shù)遍。連片尾曲那么動聽,我喜歡那些穿著漢服的女人,好美,好有氣勢。
小時候跟著父母一起看的,每天準時守候在電視機前。這部電視劇是否還原了歷史,眾說紛紜,但肯定的一點,劇組非常用心,演員的表演、服飾、道具,都非常精彩。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這種歷史劇淡出熒屏,被仙俠宮斗等雷劇取代,這是中國電視劇的悲哀。
配樂太差了?。∧阊敬┰絼???????!
文戲不錯。武戲除了最后的漠北決戰(zhàn),其他基本都是一帶而過,不過癮。
想起看了這部后為漢史瘋狂的日子。。
能舍得再多花點錢就更好了……
附加分給霍去?。。。?!帥哥啊啊
長平桓桓,上將之元,薄伐獫允,恢我朔邊,戎車七征,沖輣閑閑,合圍單于,北登闐顏。票騎冠軍,猋勇紛紜,長驅(qū)六舉,電擊雷震,飲馬翰海,封狼居山,西規(guī)大河,列郡祁連
陳寶國演出了漢武帝的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