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當今物質(zhì)豐富的日本社會中,被人遺忘于一角的,每天無法吃飽飯的兒童們?yōu)橐暯桥臄z的電影。小學(xué)5年級的勇人,父母經(jīng)營著一家食堂,他和妹妹每天過著衣食無憂的安穩(wěn)生活。另一方面,勇人的好朋友貴志家則是完全不管孩子的單親媽媽家庭。因此勇人的父母經(jīng)常把貴志帶來家里吃晚飯。某天,勇人遇到了和父親一起住在車里的兩姐妹,他便拜托父母為她們做飯。幾天后,兩姐妹的父親失蹤了。于是勇人和貴志帶著兩姐妹開始了令人意外的行動......
【原文首發(fā)于 耶米電影 (Yemimovie)公眾號】
在日本,有這樣一種特殊場所:兒童食堂。
顧名思義,這是專門為兒童設(shè)立的飲食之所。
由當?shù)刂驹刚呓M建經(jīng)營,給部分兒童提供免費或者低價膳食。
第一家兒童食堂創(chuàng)立于2012年,近藤博子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有孩子連一日三餐都無法得到保證,于是將自己位于東京都大田區(qū)的蔬果店改造成小食堂。
后來經(jīng)過媒體報導(dǎo),兒童食堂在日本國內(nèi)傳開,個人,團體和地區(qū)便紛紛效仿。
而今天要說的電影,就是在真實事件基礎(chǔ)上,改編創(chuàng)作的《兒童食堂》。
影片開始于一場校園霸凌。
貴志被隊友團團圍住,成為他們擲球的活靶。
這是專屬他的校園日常:單親、貧困的家庭現(xiàn)狀給他的人生加上被欺負的魔咒。
自卑、自閉、還有蓬松的頭發(fā),讓他在勇人的眼中,永遠是一副抬不起頭的頹廢狀態(tài)。
勇人的家庭雖然不算上流,但父母開的料理店,維持家庭的正常開支還是足夠。
待人熱情,為人正直,勇人的父母通過自己的雙手,為小店積攢了很多???,生意不錯,家庭和睦,在允許的情況下,他們也容納了來自單親家庭的貴志。
為他提供免費的食物,偶爾還會送貴志一些小禮物。
雖說如此,勇人對貴志在學(xué)校的遭遇,也沒有很勇敢地站出來替他打抱不平。
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橋下的姐妹二人。
勇人可謂是非常上心:瞞著父母去送餐,熟悉后就直接帶回家住,最后還翹課陪著她們?nèi)フ也屎缭啤?/p>
到這里,其實導(dǎo)演和編劇犯了煽情電影的忌諱:表里不一。
在一般的溫情電影中,勇人的人設(shè)應(yīng)該是熱情陽光,富有朝氣,正義感強烈。
但在屏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卻是一個對待貴志旁觀冷漠,對待陌生姐妹無比熱情的奇怪人物形象。
這中間,他既扮演了冷暴力的執(zhí)行人:目睹霸凌的發(fā)生而無任何作為,甚至還是和這群人繼續(xù)成為朋友,某種層面,他也是這個欺負貴志群體的一部分,因為他打心底不在意這個來自單親家庭、說話聲音小、并且自閉的所謂伙伴。
同時,他也扮演了愛心泛濫的大圣母:對生活在面包車里的姐妹倆格外關(guān)照,雖然她們在橋底,風(fēng)餐露宿,但是他沒有絲毫嫌棄,相反還表現(xiàn)出與之前完全不同的性格,真摯和勇敢,敢于和父母叫板,并公然質(zhì)疑他們的不作為。
而這,就是影片自相矛盾之處。
人物性格轉(zhuǎn)變突兀而造成的劇情割裂。
讓觀眾不僅不會同情,反而會很膈應(yīng),以至于到最后的追車橋段,因為前期感情鋪墊不夠,依依不舍就成了一種雞肋的存在。
所謂的用力過猛,就是這種感覺。
苦難并非比慘,真情也不是吼叫,當貴志躲在角落處,神情落寞,而勇人卻和伙伴們開心玩耍,他的孤單其實遠超過橋底的姐妹。
那么,在電影中,勇人的善舉,就沒辦法完全立于人物形象。
這是一種失敗的表達。
電影是藝術(shù)的表達形式,具有強烈的主觀性,在《我不是藥神》中,程勇從一個藥販子轉(zhuǎn)變?yōu)榫仁乐鳎虚g發(fā)生了很多事,對于人物形象的刻畫在細節(jié)及節(jié)奏上把握上,可謂是文火慢熬。
反觀《兒童食堂》,勇人區(qū)別對待貴志和兩姐妹,讓善意存在雙重標準,這使人設(shè)與劇情分離的同時,還將演員的表演推入了吃力不討好的境地。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四面環(huán)海不說,人口基數(shù)還尤為龐大。
競爭激烈,資源短缺,致使這個國度,一度成為社畜的聚集地。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一腔熱血,也不是任何社畜都能善終,世界變數(shù)很大,一次次貸危機就能引發(fā)的金融海嘯,失業(yè)、待崗、優(yōu)勝劣汰,他們的壓力比想象中的大許多。
影片中通過勇人之口,控訴包括自己父母在內(nèi)的成年人的冷漠。
雖說很有道理,但不無道德綁架的嫌疑。
首先,父母的一方,對自己子女的養(yǎng)育是義務(wù),然而對其他孩子則是善舉。
勇人的父母并沒有投身慈善的能力,他們已經(jīng)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在眾多父母之中,他們是很照顧家庭的那一類。
對比貴志的母親,還有姐妹倆的父親。
一個荒淫無度,一個無所事事。
其次,冷漠的并不是成年人,而是社會。
一個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不斷標榜社會福利健全的國家,兒童食堂這種民間機構(gòu)卻遍地開花,足以見得兒童問題的嚴重性。
只是兒童在社會中屬于弱勢群體,他們的訴求根本沒辦法獲得社會的關(guān)注和足夠的重視。
最后,社會的快節(jié)奏,讓很多成年人自顧不暇,子女的存在反而累贅。
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意過早生孩子的原因。
某種程度上而言,他們的考慮屬于比較成熟的,總不至于成為影片中那個父親一樣,狼狽不堪,妻離子散。
現(xiàn)實世界的本質(zhì)就是弱肉強食,抱怨沒有任何意義。
成年人在社會的競技場,與同類搏斗,傷痕累累,感情早已麻木,保護好自己的家庭都困難,哪里來的精力去呵護他人。
這是赤裸裸的真相,但在人性的加持下,卻又合情合理。
殘酷有的時候并不帶血,一個冷漠的眼神就足夠解讀出可怕的故事。
那么,真的就只能如此,用呆滯的神情佇立旁觀?
答案是否定的。
溫暖人心的,往往就是最簡單純粹的事物。
影片末尾,當料理店開始為小學(xué)生提供免費餐飲時,兒童食堂的雛形就逐漸顯現(xiàn)。
這是電影中的溫情瞬間,也是給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發(fā)生的和正在發(fā)生的美好事物的完美注腳。
世界雖然殘酷,但是天使還在人間。
從現(xiàn)實層面出發(fā),兒童食堂的出現(xiàn)是對成年人責(zé)任心的反抗與嘲諷:自己生的孩子,卻無能到讓他人照顧的地步。
電影雖然有做這方面的努力,但遺憾的是,電影對于主題的把握非常松懈,以至于從頭至尾,兒童食堂都沒有很好的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鏡頭前寫滿了姐姐的無助眼神,并用大量的筆墨渲染姐妹二人的悲慘境遇。
本來這是一部反抗現(xiàn)實的溫情故事。
卻因為姐姐一句去死吧,就讓劇情瞬間陷入過量的黑暗,并且把故事拉入妥協(xié)甚至是放棄抵抗的矛盾之中,成為現(xiàn)實的對立面。
觀眾需要的不是比慘現(xiàn)場,而是在了解現(xiàn)實基礎(chǔ)上的溫情食堂。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并不合格。
但是其背后涉及的社會問題值得深思。
兒童食堂作為孩子的溫暖之所,不光守住了人性的底線,而且也給成年人以警醒:生而為人,雖然不易,但這并非舍棄下一代的理由,沒有溫度,自私自利,你和動物也只差一件衣服的距離。
溫暖人心的,是善良,是行動。
更是由無數(shù)弱小火種匯聚成熊熊烈焰時刻的動人心弦。
請善待孩子!
溫暖可以傳遞,惡意可以留痕。
人間還是地獄,全在一念之間。
如果說倚大欺小、恃強凌弱是人性,那么,日影《兒童食堂》(こどもしょくどう 2019)似乎講出了另一面,即保護弱小、對抗強力也是人性。弗洛伊德曾說:“我們應(yīng)多多探討兒童心理學(xué),就能更了解成人的心理。”如是,解讀一下本片中的兒童心理,對了解成人的行為亦有意義。
保護弱小似乎不僅僅是憐憫心的表達?!皟和程谩钡亩淮髲N,即勇人的父母,是一對有憐憫心的善良夫婦,他們不僅照顧兒子的同學(xué)貴志的飲食,也愿意照顧兒子領(lǐng)回來的、被親人遺棄的木下姐妹。因要經(jīng)營食堂,他們對這些孩子的照顧也是有限的,不僅不能顧及太多,食物的提供上也就是個“順便”,所以,他們被勇人指責(zé):“你們不是什么也沒做嗎?”在勇人看來,根本性地解決貴志、木下姐妹的困境才算是有所行動,而他父母在食物之外并沒有提供更多的“保護”措施,這點令勇人尤為不滿。所以,貴志帶著大家去尋找彩虹云、勇人竭力陪著木下姐妹去尋找她們的父母,便是他們在試圖根本性地解決問題。如果說,在憐憫“弱小”的同時還有真正的行動,我們才稱之為“保護”的話,那么,受其子的影響,二位大廚最后在食堂門外貼出:“小學(xué)生以下免費”的告示,應(yīng)當算得上是一種他們力所能及的“保護弱小”的舉措了。也正是因為這一舉措,貴志撕下了受人“特別照顧”的標簽,他可以不用低著頭自卑地來食堂吃飯了,可以像其他客人一樣在大堂用餐了,這也為他后來揮拳解決“霸凌”提供了必要前提。不僅勇人父母,勇人和貴志在“保護弱小”上都有實實在在的表現(xiàn),特別是貴志,對任何事都不表態(tài)、不吱聲的人,在幫忙解決木下姐妹問題上,卻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情,就更能說明問題了。以上,我們似乎可以說,孩子都有保護弱小的沖動,這應(yīng)當是一種人性的體現(xiàn)。
然而,在強力面前,保護的沖動常常受制于力不從心。勇人遵父母之囑照顧貴志,但在那幫霸凌者面前,他也只能選擇沉默;看到木下姐妹賴以歇身的面包車被砸,他們只能選擇逃跑。然而,這些都是因為無力而非無心對抗強力,也就是說,對抗強力也應(yīng)是出自人之本性,這點從貴志前后行為變化可以看出。貴志因勇人父母的善舉而擺脫自卑心理,但這也只能說是他揮拳解決霸凌的必要條件。還有重要的條件就是:他和勇人一起在照顧木下姐妹的過程中,他的心理發(fā)生了變化。這個變化就是他目睹了強力對弱小的摧殘,這讓他明白了:強力若不被阻止會逐步升級的。這不僅體現(xiàn)在他受霸凌的過程中,也體現(xiàn)在木下姐妹的車子被一步步摧毀的過程中?;蛟S是想讓衣食父母(食堂的二位大廚)不再擔(dān)憂,或許是正義感被激發(fā)、想制止霸凌行為的漫延、升級,曾做出過“保護弱小”行為的貴志終于一改以往的懦弱向霸凌者揮拳了。當然,有力量對抗也是他行動的必要條件。可見,“對抗”之心應(yīng)早已有之,只是先前受制于自卑而已。這是孩子自發(fā)產(chǎn)生的心理,當是本性使然。
可能有人會質(zhì)疑:既然人皆有保護弱小、對抗強力之心,那為何最應(yīng)有此心的木下姐妹的父親木下次郎卻做出拋棄親生子女的行為呢?我覺得這是個案,應(yīng)當具體分析。無論是基于何種原因,也無論我們作出何種猜測,我們只能肯定一點:他也是個弱者。我們不好為他行為辯護,個中原因?qū)嵲谂磺宄?。說不定他有意要將孩子留給社會,也說不定他已想好要輕生,還說不定他想在子女面前給自己留點尊嚴。無論怎樣,讓一個弱者再去保護另一個弱者,是沒有多少道德強制力的;而且,他沒做,不代表他不想做,畢竟帶著孩子奔波,還保留著書包,說明他曾努力過。
如果說本片主要目的就是想通過孩子的行為說明人有“保護弱小對抗強力”的本性,那么,成人世界所主張的保護弱勢群體、抑制強權(quán)的行為就有其合理性,因為這符合人性。(文/石板栽花 2020年5月4日星期一 感謝豬豬日劇字幕組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這是一部以兒童的視角展開的電影,一種溫暖的感覺。勇人,貴志…這幾個孩子的世界,希望大家都做一個溫暖有光的人,孩子的世界很單純的。兒童食堂這部電影以沒有食物飽腹的孩子做開展,在比較富裕的日本社會中,引起觀眾的重視,孩子們固然貧窮,但內(nèi)心世界的善良足以溫暖我們。這也是我第一部看到的家庭片類似的電影,很多的不一樣,我沒有太多的言語表達我對這部電影的感覺。希望大家看一下這類型的電影,孩子們的演技絕了,劇情什么的都不錯。
疫情帶來的副作用正在席卷全球。最近,在微信上與好友聊天,她生活工作在日本東京,從她口中得知,大量的裁員和公司倒閉風(fēng)潮已經(jīng)波及日本。
在沒有疫情襲來的時候,日本就面臨著各種大的社會問題。曾經(jīng)去過日本旅游的我們,也只看到了它生活中愜意美好的一面,不在那里生活,是體會不到生存壓力的。
想起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引用了詩人芒克一首詩里的句子美好的地方,卻沒有美好的生活。
關(guān)于日本社會話題的討論,有幾本書陸續(xù)進入人們視野,《下流社會》《女性貧困》和《老后破產(chǎn)》,可以說是從不同年齡到社會分層,分析了日本面臨的各種困境。
《兒童食堂》也涉及相關(guān)問題。首先談到的是拋棄兒童,關(guān)于這件事情,是枝裕和最知名的電影《無人知曉》已經(jīng)表現(xiàn)得非常徹底。
在《兒童食堂》里,有一對小姐妹,和落魄的父親生活在一個破舊的汽車里。
按照影片里表現(xiàn)的年代,他們的父母應(yīng)該就是80后左右,正是《下流社會》一書中討論年齡段所說的這樣一批人(以及90后群體也加入此行列)。
這些年齡在三四十歲的父母,處在低收入,低欲望的生活狀態(tài)中,在溝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和學(xué)習(xí)意愿上都全面下降,那他們也就無法,也無心去養(yǎng)育自己的子女。
正如影片中的父親,我們看不到他每天在做什么,只是會把車停放在橋下,等到晚上才回來。
沒有房間洗澡,身上有了臭味,只能到附近的公共水池洗漱,姐姐給妹妹洗頭的時候,妹妹被冷水刺激得大叫。
這還算是有條件可以解決的,但人生存最重要的就是溫飽,當饑餓難耐,又沒有錢買東西的時候,姐姐木下就只能去超市偷東西。如果這不是第一次偷竊,早晚會被發(fā)現(xiàn)。
超市的工作人員很兇,要她說出名字,女孩的難言之隱被另外的店員阿姨看出來,她偷的兩袋面包,免費讓她拿走其中一個。
但這終究不是辦法,這種窘境,被經(jīng)常路過這里的男孩勇人看到,他們家是開小餐館的,于是就偷偷地從家里帶吃的給她們。
有意思的是,勇人總是讓平時的受氣包貴志把食物遞過去,而姐姐木下不太好意思接受,只有年齡更小的妹妹小光把它接過來。
貴志這個角色是一開始就出現(xiàn)在電影里的,顯得笨重愚蠢,靠著勇人一家接濟。他的家庭狀況比兩姐妹好點兒有限,起碼他還有住的地方。
但他經(jīng)??吹綃寢寧е渌腥说郊依锼綍K呐橙?,讓他經(jīng)常遭到班上同學(xué)的霸凌。
這類母親,也是《女性貧困》一書中探討過的,里面曾介紹過更加悲慘的故事:一個單身母親,把兩個孩子放到自己工作的風(fēng)月場所,自己去接客,之后孩子們就死在了堆滿垃圾的房間里。
貴志這條線斷斷續(xù)續(xù),他成為勇人身邊的影子,很少說話,面對霸凌從不還手。在遇到木下姐妹后,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和她們身上的某種相似性。
某個夜晚,他突然去敲那輛汽車的車門,兩姐妹沒有開,他就那樣睡在外面一整夜,直到轉(zhuǎn)天,小光以為他死了,勇人也不解他的做法。
貴志繼續(xù)選擇沉默。影片總是會安排一些場景,讓觀眾猜測。既然劇中人沒有說明,我們也猜出個大概。
他除了比這對姐妹多個容身之地外,其他沒有什么區(qū)別,他也感受不到父母的存在,有房子,但卻沒有心靈的歸宿。
總是暗地里給姐妹倆帶飯還是不方便,而且也有限,為了能讓她們好好吃頓飯,勇人把他們接到自己家中,讓父母做飯給他們吃。
大人對這樣的事情總是敏感的,但又問不出什么,只好作罷。而這份熱情卻讓年長一些的木下感覺不安,匆匆?guī)е妹秒x開。
木下姐妹的生活每況愈下,影片一直沒有交待他們的母親去了哪里,只出現(xiàn)在姐妹倆的幻想和夢中。她們的父親終于也扛不下去,逃跑了。
現(xiàn)實的不公,讓幼小的孩子提前體會到生活的絕望。木下會獨自沖開車門,在大雨中呼喚母親;甚至?xí)谛」獾耐婢咝軓臉蛳聣嬄鋾r,而想到死亡。
連他們賴以生存的汽車也被無良青年砸爛,走投無路的小姐妹只好在勇人家住了一夜。
但小光還是希望姐姐帶著她去找爸爸媽媽,木下本來還有些猶豫,卻是勇人在一邊支持他們。
勇人之所以這樣,是對父母感到失望,雖然他們沒有拒絕給木下二人提供餐食和住宿,但他沒有看到父母真正能解決根本問題的行動。
四個孩子一起外出的情節(jié),讓我們想到很多相似場景的日本電影,比如《再見,我們的幼兒園》,以及是枝裕和另一部關(guān)于孩子的電影《奇跡》。
但這部電影里,我們看不到奇跡。
木下和小光憑印象找到父母曾待過的旅館,影片之前只是展現(xiàn)過一家四口看彩虹云的情景,讓他們遺憾的是,賓館里的工作人員在電腦里資料里搜索這對夫婦的名字,都沒有找到。
兩姐妹最終的命運還是被相關(guān)部門帶走,未來不是在福利院,就是會被其他人領(lǐng)養(yǎng)。
勇人看著被車帶走的木下和小光,在車后飛奔。而兩個女孩此時卻看到了他們一直夢想著的彩虹云,然后大聲叫著“媽媽”。
結(jié)尾處,又再次強調(diào)了“兒童食堂”的意義,勇人一家會招待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浪兒童,免費為他們提供餐食。
雖然是溫暖的結(jié)尾,但影片在整體完成度上,還有所欠缺,處理方式較一般,比如找到彩虹云,就能見到母親;比如海邊,木下哭著唱起媽媽曾唱過的歌。
還有看到車被砸,小姐妹的父親匆匆爬向草叢消失,也沒有交待,也許是想說,這樣的場景并不重要,我們的生活,也經(jīng)常是一個過客的身份,看到事情的一部分而已。
影片里的兩位大人配角,可以理解為是過氣明星,扮演母親的是常盤貴子,在上世紀90年代被曾被稱為“日劇女王”,1999年和張國榮主演過李仁港導(dǎo)演的《星月童話》。
2000年與劉德華搭檔,主演李仁港導(dǎo)演的電影《阿虎》。
扮演勇人父親的是吉岡秀隆,是系列電影《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的主角。
小朋友們的表現(xiàn)還都不錯,特別是扮演姐姐的小女孩,動作和表情都很很好地詮釋了那種復(fù)雜的心理狀態(tài)。
在日本,有稱為“子役”的小演員,你可理解為是童星,年齡不超過15歲,處在這個年齡出道的他們,很多是被星探發(fā)現(xiàn),或者參加比賽而走上星途的。
比如日本女星長澤雅美,就是在12歲時(2000年),從35000多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東寶公司舉辦的第五回“東寶灰姑娘”選拔賽最優(yōu)秀獎而出道的,也是這個獎項目前為止最年輕的獲得者。
還有更年輕的宮崎葵,也是4歲起,從童星出道的。
希望現(xiàn)實中孩子們都能有美好的未來,成為明星不一定幸福,只要能過上平凡而健康的生活,一生平安順利,就已經(jīng)足夠了。
點擊以下鏈接,查看往期影劇推薦(訂閱號“楷威映畫記”)
電影《刺殺尼克松》|英劇《問答》|電影劇集集合推薦|法國電影《阿爾德曼夫婦》|電影集中推薦|日本電影《大空港》|美國電影《莫娣》|美國電影《魅影縫匠》|美劇《大小謊言》第一季|中國電影《暴雪將至》|美國電影《三塊廣告牌》|中國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美國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中國電影《村戲》|日劇《賢者之愛》|日本電影《蒲公英》|BBC版《無人生還》|韓國電影《計劃男》|臺灣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美國電影《卡羅爾》|中國電影《山河故人》|華語電影《刺客聶隱娘》|英國電影《房客》|中國電影《雙魚隕石》
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的中國電影|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的日本電影|原著改編成的電影(4)|日本小說改編的電影(3)|關(guān)于日本藝術(shù)家的電影|日本小說改編成的電影(2)|日本小說改編成的電影(1)|15部懸疑電影推薦|關(guān)于日本藝術(shù)家的10部電影
海邊的彩虹云,美好又虛幻。
行動遠比觀望難
雖不合理但很心疼
結(jié)尾出現(xiàn)的彩虹云也許代表希望,但我只看到了絕望
202005我吉岡是真的合適和孩子們在一起演戲。懦弱孩子、普通孩子與被拋棄的孩子之間的相互治愈。春日的溫暖,我終于看到老公吉岡出來演戲了!??!
期待梨央。
為什么總有能狠心拋棄自己孩子的人呢。既然選擇有了孩子并生下來,不是應(yīng)該好好負責(zé)么
現(xiàn)實 的生活
著名童星吉岡秀隆先生看著這一群兒童露出了憂傷的表情:現(xiàn)在我都是兒童他爸了。
常盤貴子真的太好認了!我甚至覺得那被高中學(xué)生混混糟踐的小麵包車是在隱喻小姐妹們可能會有的處境,以及之前有部關(guān)於日本福利院裡的兒童性侵紀錄片,也令我無法為結(jié)尾感到暖心,職能缺位人手不足的機構(gòu)還是太多,進福利院是必然但肯定不是最好的結(jié)局。以及,誰家開小餐館的能管五六個小孩伙食還能小學(xué)生免費用餐,以及讓孩子帶小姐妹們?nèi)€海邊渡假村,然後大言不慚說我們可以入住我們有錢?簡直離譜。
本片值得思考的地方:欺凌弱小似乎根植人性,但保護弱小,對抗強權(quán)是否也是人的天性呢?
日版DVD
真的沒有多煽情,但是看的太難受了
這家食堂太溫馨了
別長大了,成年人的世界,太多對利弊的選擇而忘了剩下。
3.5。不揭不煽,兒童視角,點到為止。一場相遇,終究殊途。姐妹倆去福利院吉兇難測,好在小哥倆一個開始反抗一個開始發(fā)聲終于開始長大了。全片最重一句話大概是對觀眾說的:你們大人只是看著,什么也不做。
大部分時間看得壓抑而難受;日本神子役層出不窮啊,真厲害!
這個社會,小孩也好,大人也好,都不容易。
體會到了什么叫無病呻吟的痛!一切都是那么沒有前因和后果。唯一點出了,大家都是嘴炮選手鍵盤俠,真正遇到問題了大家都是看客
也太好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