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of Finland 的同志情色插畫,相信不少人都欣賞過。碩大的肌肉、壯闊的廣膊、下體大大的一包,連黑色的皮褲都遮蓋不住。電單車、制服、一組組激情動作連環(huán)圖,教一代代同志血脈沸騰。這是 Tom of Finland 的 傳記故事。他本來是一名軍官,二次大戰(zhàn)時為國家拼死奮戰(zhàn)。戰(zhàn)后回到芬蘭,卻因為同志的身份,處處受到歧視和打壓,只好寄情藝術,畫下一幅幅解放性愛的情色插畫,影響力沖出國際,推動了一代同志的性解放,忠于自己,悍衛(wèi)同志的權利。
這是一部傳記電影,是關于芬蘭的湯姆的一生,最早了解到芬蘭的湯姆,是在看到那些令人血脈噴張的畫作后,想看更多這樣的畫作,特地去搜索后了解到的。對他的初印象就是一個會畫那種“畫”的人。
看了這部電影后,才對他有了更深的了解,是芬蘭人,參加過二戰(zhàn),戰(zhàn)后回家后,因為有一手不錯的繪畫技能,從事廣告行業(yè),期間也不間斷的畫著那些“黃漫畫”,但芬蘭對同志的壓抑以及那個并不太開放的時代,讓他感到有些壓抑,但所有的這些并沒有阻止他去繼續(xù)創(chuàng)作,最后克服重重困難,他的作品才得以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出版發(fā)行,給美國地區(qū)的同志帶來了全新的東西,更是在全球引起了一股潮流。
最初,吸引我看這部電影的是同志這個標簽,我想看看這樣一位名人同志一生是怎樣過的,都經歷過什么,在婚姻、愛情、家庭、友情中都做了怎樣的選擇,又產生了怎樣的結果,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借鑒,對自已以后的選擇會有一點幫助,看完之后,多少有了點想法,但未來對于我,還是任重道遠。
2017.08.24
其實我本來以為gay片都像是斷背山、盛夏光年..那樣帶著嚴肅態(tài)度,節(jié)奏緩慢沉重會讓人睡覺、或悲傷的藝術片。
這部竟然出乎意料的超好看!!!沒有一幕是無聊的,甚至有點詼諧,竟然還是真實故事改編耶!!
我看過一個澳洲時代劇,裡面的男生是gay就會被送到精神病院治療會用各種殘酷的手段,電療之類的,電到變成失智或是打到腦殘讓同性戀(那個時代所謂的怪胎)斷了那所謂病態(tài)的慾望,很可怕,好險這部電影沒有放大這些(但我觀影時自己腦海有浮現這些)。
就因為同志是少數,異性戀的人就使用多數暴力認為自己是對的,認為異己者都是怪胎,需要接受治療。主角湯姆很勇敢,他沒有放棄任何希望,懂得用自己最厲害的武器(畫筆)去挑戰(zhàn)這個世界,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慾望,他的畫充滿了各種猛男色情露骨的畫面,真的很佩服他,在那個作風保守的時代畫出那麼多張連現代人看了都會臉紅心跳的畫作xd影片有趣的是會透過各種鏡頭告訴你,湯姆是怎麼創(chuàng)作出這一張張的畫,雖然不能光明正大去找到模特兒,但是他有各種方法取材,這方面也超有意思的。
導演厲害的是,不光告訴你湯姆會畫畫,其實也是告訴我們那個時代的同志面臨到的是一些怎樣的難題,他們光是要認識新同志找對象就相當辛苦,會吃到一些怎樣的苦頭,他的家人又是怎麼看待他?等等有趣的細節(jié)。
真心推薦給不是同志的人去看!!!!!!!!!!!超有趣~
想到前陣子有個鬧得沸沸揚的議題:反同性戀結婚合法化~
我之前都覺得不甘我的事,怎樣都可以??赐暌葬嵛蚁胝f:我挺同!
同性戀也該擁有異性戀同等的對待呀!何況我們這是現代了,希望能建立一個真正人人平等的社會!
開場就有一堆裸男在冰面上打鬧
外面戰(zhàn)火連天,軍人在小樹林里偷情
和平年代,酒吧,廁所,色情畫。
小樹林遇到美少年,被警察抓住,開始以警察為原型畫性感壯漢。
這是一種嘲諷?
和一個人歡愛之后,畫作和護照財物被偷走,他倉皇跑出酒店,被抓。
找到原來的上司,獲救。腦中總出現皮革男的身影。
好巧,小樹林里艷遇的鮮肉尼帕成了湯姆的鄰居。
尼帕總是躲著湯姆,但在一次郊野聚會中,湖畔邊兩人終于親吻。
美女房東一直夾在他們的中間。
兩人終于可以快樂的在一起,他們還參與軍官上司的G聚會,將畫作進行隱秘傳播。
上司的老婆居然可以忍受這一切,但還是被警察發(fā)現。
湯姆鼓足勇氣投稿,被雜志封面采用,大家紛紛效仿鍛煉健身。
因為這些畫作,很多人找到了真愛。
其中頭號粉絲道格邀請他來加州,這里各種派對和酒吧都與他的畫有關。
他成了大明星,讓另類的男孩們感受到了歸屬感。
但后來隨著艾滋病的出現,人們把罪責歸罪于湯姆的畫……
同志情色插畫家的傳奇一生,給人啟示:如果你有才華,為什么不展示出來?!
有幸參與了本片英文部分的聽寫工作,所以看了兩遍,回味無窮。 先不說厚重的大提琴和優(yōu)雅的古典音樂背景了,來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故事線。 1. 兔子。 片頭,舞臺背后,湯姆聊起了兔子。“你不能把他關在柜子里?!?“柜子里的他饑餓又饑渴?!?全片有兩只兔子,戰(zhàn)場上蹦跳的兔子和病床里到處亂竄的兔子。 兔子一蹦一跳,追求的是快樂與自由。 2. 戰(zhàn)爭。 一邊是槍林彈雨,一邊是同性戀軍人的壓抑和掙扎。 二戰(zhàn)結束了,同性戀面對的戰(zhàn)爭卻從未結束。他們的戰(zhàn)爭包括自我認同的戰(zhàn)爭,和歧視與疾病威脅帶來的戰(zhàn)爭。湯姆無論在任何意義上,都是一名勇敢的戰(zhàn)士。 3. 畫作。 最主要的一根故事線。整部片子以回憶的方式展開。不斷穿插湯姆繪畫的細節(jié)和他記憶的回放。小黃圖代表的是雄性之美和對自由的渴望。它先后以約炮撩漢神器、打飛機素材、時尚風向標、防艾宣傳和素描范例的形式傳播開來,從冰冷壓抑的歲月穿越到艾滋風暴的年代再到開放的新時代,它傳播的是希望、自由和真實。 4. Nipa 湯姆家的小鮮肉,因湯姆的畫作約炮相識,最終成為一生的伴侶(之一)和精神支柱之一。小演員也非常出色,演得出陽光帥氣、率直堅定、善良忠誠和細膩騷情。他在湯姆的故事里先后扮演著炮友、家人、情人、老公、派對基友、家庭主婦和事業(yè)支持者的角色,最后患癌癥死去的時候也傲嬌地不帶走一片云彩。 5. 黃色布料 黃色布料一共出現四次。1. 長官穿著黃色大衣,畫著濃妝,在自家基趴被人抓走。2. Nipa說想跟湯姆建立自己的家,要有黃色的窗簾。湯姆卻說黃色是死gay的顏色。3. Nipa病入膏肓,湯姆終于帶著他去布料店買黃色布匹,笑著說黃色是死gay(指自己)的顏色,Nipa甜甜地笑了。4. Nipa去世以后,湯姆家掛著大大的黃窗簾,寄托著深深的思念。 6. 皮革和制服 湯姆畫作的主要元素。皮革和制服在同志文化里象征雄性的陽剛,同時也暗示著SM的癖好,本片回避了后者側重了前者。這些元素從軍旅生活到摩托隊到加州派對到展覽會再到最后的結尾派對,貫穿到底的是同志們對男人的重新詮釋,一種血脈噴張的同性增益。 7. 長官 長官的作用在片中有多次大轉彎。軍中的長官是作戰(zhàn)的精神領袖,生活中的長官是基佬派對領袖,而慘遭逮捕和改造的長官最后卻成了懦弱的囚犯,渴望被掰直。當然片子為了讓這種轉變更加符合情理,專門插了一段德國監(jiān)獄探訪對話,對話中就已經體現了長官的猶豫和左顧右盼。然而,他雖然不能成為湯姆那樣的戰(zhàn)士,卻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任務。 8. 女性角色 長官的妻子對他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湯姆與妹妹和Nipa組建了三人家庭。她不能欣賞湯姆的作品,也從來沒有欣賞過湯姆的生活風格。 9. 粉絲 道格是湯姆的忠實粉絲,他曾經是一枚小小受,因為湯姆的畫作而勾搭到帥氣肌肉男并且穩(wěn)定在一起,這讓湯姆本人也很驚訝(參見加州見面時人稱"We"引出的對話)。道格外表柔弱內心剛強,從感恩粉絲變成了果敢經紀人,他的支持也是成就湯姆的重要內核。 10. 模特 湯姆的靈感來自生活,他的模特曾經來自生活中的元素加以自己的發(fā)揮。后來見了道格的老公Jack,主動邀請他成為自己的模特。Jack在臨終時希望湯姆再畫一次,卻引出了艾滋時代的無奈和恐懼。Jack于是最后一次鼓勵他繼續(xù)奮斗。這種鼓勵和信念,也像那只小白兔一樣燃起了生機。湯姆最后說,每個人都能成為湯姆的男人。 ~~~~~~~~~~~~~~~最后 做個廣告: 歡迎加入QAF字幕組~~~~~~~~~~~~~~~~~~~~
老一輩同性戀之所以傳奇,大概是因為要跟太多東西抗爭,一生也不能投降。今天平權運動勢如破竹,年輕的LGBT輕易過上建制化的人生,誰又會記得在夜晚的小樹林里求歡覓愛的驚心動魄。
街道那段隨意的舞,真的戳動我了!
重述芬蘭湯姆怎樣從一個退伍的芬蘭中尉,將自己熱愛畫性感裸男的隱秘癖好,不畏艱難,終究印刷出版成為一個值得所有酷兒狂歡的藝術品。題材甚好,操作上過于北歐風格的冷靜克制單調,少了一些張力,結果平平。
Very nice piece.
相比Tom of Finland驚世駭俗的藝術,這部電影卻用平緩的節(jié)奏敍述這位非凡畫家的生平?;蛟S有人會覺得這樣的敍事節(jié)奏不夠刺激,但除了那些那讓人臉紅心跳的插畫,我還看到了一個溫柔、細膩、堅韌與野性並存的靈魂。和家人、愛人、友人在一起的平凡細膩感,更讓人覺得anyone can be Tom's man.
我們能懂彼此的痛
非常好的片子 低沉的大提琴 厚重的蒙太奇 怒放的基情 這翻譯組當得值啊
幾乎可以和芬蘭劃等號的流行文化符合,其實簡單直接做成動畫也是極好的呀!搞得這么正式了卻連皮革都沒有拍出味道,何況男人的味道了,這主流了個什么勁兒啊?
著名同志情色插畫師的傳記片,二戰(zhàn)、迫害同性戀、林中獵艷、性幻想、情色插畫、性解放、艾滋病和同志權益,這個傳記故事的時間跨度很大,各種年代感的事件大集合,采用回憶倒敘插敘的形式,最后成了一出不痛不癢的流水賬,大尺度的同志情色插畫芬蘭的湯姆只是主角的性幻想,來自死亡的快感和性愉悅。
好像還是第一次看芬蘭的電影。妹妹,曾經鐘意Nipa,并帶回鄉(xiāng)下老家拜見家人,笨拙表白求婚,但后來知道男主,也就是她哥哥,和她喜歡的男人有基情,迅速達成和解和默契。三人走在大街上,Nipa環(huán)繞兄妹兩人翩翩起舞,這畫面太美,有一種感人的力量。這也是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一幕,走出影院還揮之不去。
比較平淡,只是截取了tom of finland人生中的幾個片段。光打得非常好,歐洲部分是暗啞的中色調,美國部分是明亮的中色調,可見美術修養(yǎng)。做得很高明的一點是通過化妝和美術提示觀眾人物所在時代,以區(qū)分“回憶” “現在” “十年后”等等,而沒有使用一個文字。美術是此片的超長板。
片頭標題打出來前那兩分鐘愛人站在陰影里的鏡頭,直到前五十分鐘我都非常喜歡。到了美國有點太烏托邦的感覺,然,全片蒙太奇都是美的,連道格和杰克的故事都很動人。
芬蘭選送的角逐第90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作品,講述了icon級同志插畫作者“Tom of Finland”平淡無奇的一生。
流水賬一樣整部電影就停留在了故事表面
除了皮衣制服裡面的西裝襯衫皮鞋也都好好看~西裝控的我看瞭很嗨
跟驚世駭俗的人物原型相比電影太平淡了。過多關于時代的刻畫,感覺像缺少新意的“又一部同志電影”,可是觀眾明明想看的是色情和藝術的碰撞??!沒有把重心放在畫作上是最大的失敗,其實把湯姆的性幻想逐個拍出來就夠看了啊掀桌ノ?_?)ノ彡┻━┻
【A】同志文化領域的米爾克,被草率地打包成派對游戲的附庸。
SCA Screening// 觀影廳坐了一大堆穿著皮衣的大叔,還有很多漂亮的男生 大家對landscape 和pheasant的梗大笑不已 我坐在最后一排 后面還站了一個來晚的皮衣老頭子 這很LA啊
我倒覺得拍得很好,尤其是,用鏡頭語言完美表現了時代變遷,而根本沒有用一句硬字幕,構圖和光影也賞心悅目。那么多議題融合起來,也不覺得凌亂,蜻蜓點水,卻十分到位。其畫作價值正在于,快樂沒有高尚和低俗之分。這幾年歐美已經正視當初社會對酷兒的迫害,并將之用電影展現,這是最為難得的。
畫中的男人肌肉壯碩,跪在腳底盡情享受調教的樂趣?,F實里卻穿行在幽暗的樹叢,成為只會發(fā)泄欲望的野獸。憑借插畫同類相互辨認,憑借圣經同類相互戕害。兔子總會逃跑,戰(zhàn)火從未熄滅。穿著皮衣的湯姆時常會想起死在他手下的蘇聯男人、仲夏河邊的雙人倒影、買黃色窗簾時的牽手,和牽手時窗外無聲的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