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描述鄧育凱飾演的好學(xué)生長期被班上風(fēng)云人物三人組作弄,某天四個人意外發(fā)現(xiàn)吃人的人形小怪物,進而延伸出“霸凌”議題,此主題也是九把刀十多年前看完瑞典電影《邪惡》受到啟發(fā)后,一直想探討的主題。原本他想以1500萬臺幣低成本拍成“霸凌偽紀錄片”,后期轉(zhuǎn)變成劇情特效片,不但在中影搭棚,也特地在西門釘封街拍動作戲,制作費提高到一億臺幣,大部份成本投入特效制作。九把刀透露,原本電影設(shè)定走寫實暴力路線,但自己和素人演員無法掌握,最后決定做自己走回黑色幽默風(fēng)格。
今年暑期檔,《報告怪物》在臺灣市場被上周在內(nèi)地大熱的《天才槍手》錘到老媽都不認識。
原因無他,就是口碑的兩極分化太嚴重。
有的人認為它在校園霸凌題材上玩出了思想深度,有的人就認為只是一部血漿亂飛的B級片。
但在小編看來,能在臺灣電影中見到這兩個人的名字,都值得前去一探究竟。
一是臺灣藝壇的“神秘魔法師”,捧出過時代偶像F4的最美制作人柴智屏,她擔(dān)任本片的監(jiān)制。
二是11年憑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一飛沖天的導(dǎo)演,九把刀。
這兩個人合體沒有拍青春,反倒拍起了恐怖片。雖然依舊以校園為背景,但也足夠讓人期待。
導(dǎo)演自己也打趣道:“我一直在拍恐怖片,《那些年》就是一個男生追了一個女生十幾年都追不到的恐怖故事”。
仔細感受一下本片的恐怖氛圍,其實還是不錯的,主要是通過光線的明滅來調(diào)動觀眾瞳孔的走向,然后突然把驚悚之物放到你眼前。
嗚啦哇啦哇啦!主角們就跟著你一起驚叫了。
說到主角,值得關(guān)注的就是兩位初出茅廬的新人,鄧育凱和蔡凡熙。
都說這位叫鄧育凱的同學(xué)以后會是第二個柯震東,但我倒覺得他會是第二個林柏宏(去年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顏值過關(guān),演技自然且過硬,最后的爆發(fā)橋段在得意、后悔、絕望三種情緒中轉(zhuǎn)化,相當(dāng)有感染力。
蔡凡熙是現(xiàn)在臺灣影壇最矚目的新星不是沒有道理的,在《通靈少女》中飾演阿樂學(xué)長大放異彩的他,在本片的反派端扛起了大頭,徹頭徹尾地變成了一個面目可憎的施暴者,讓人特別想給這個角色一拳。
本屆金馬獎,他憑借《癡情男子漢》提名了最佳新演員,證明了他的實力。
配角方面,九把刀很喜歡延用合作過的大牌演員,在片中突然出現(xiàn)給觀眾一種驚喜的感覺。
《等一個人咖啡》的男主布魯斯,《我的少女時代》的女主宋蕓樺,《再見瓦城》后完成蛻變的柯震東。
但TA們?nèi)即蛄藗€醬油就被怪物虐殺致死,驚喜瞬間變成了驚嚇......
本來還想欣賞一下各位高顏值的嫩臉,唉,九把刀沒人性。
更沒人性的,還是本片被香港市場定義為“太血腥”從而不能過審的校園屠殺片段。
九把刀在自己常玩的“特色惡心”里面,加入了園子溫的暴躁血漿風(fēng)格和昆汀塔倫蒂諾的干凈利落,仿佛讓我看到了《漢江怪物》和《寄生獸》的合集版,精彩程度甚至比前兩者更甚。
最受好評的這段公交車屠殺戲,在與制作“特大杯西瓜汁”攪拌鏡頭的平行蒙太奇下,很工整地把血腥拋給了觀眾,也把理念留了下來:不經(jīng)意的作惡,也是會有報應(yīng)的。
這樣的橋段確實玩的有些過火,讓該片妥妥地被列入黑名單,有些觀眾甚至大呼受不了提前離場。
他拍了別人不敢拍的,也拍了別人不敢看的。
說一下故事,本片的設(shè)定其實蠻簡單,好學(xué)生林書偉(鄧育凱飾)一直遭受以段人豪(蔡凡熙飾)為頭領(lǐng)的校霸三人組的欺凌,受盡委屈。
但久而久之,在段人豪的威逼利誘下,林書偉不情愿地成為了協(xié)同作惡的同伙。
在一次去養(yǎng)老院做義工的活動中,他們撞見了一大一小兩只人形怪物姐妹,機緣巧合之下,他們把怪物妹妹綁回了學(xué)校,對這個“異類”極盡虐待折磨之事。
而當(dāng)怪物的姐姐殺到眼前時,他們的身上都背負了彼此的仇恨,一場大戰(zhàn)在所難免。
在怪物面前,他們展現(xiàn)出了比怪物還邪惡的能量,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怪物?
這也是本片著重想要去表達的,其實怪物只是一個符號,真正的恐怖不在于別的,就在于校園霸凌的本體:人。
在《報告怪物》描繪的校園眾生相中,沒有任何一個正面積極的形象,可能像九把刀自己說的那樣,“這部電影誕生在我人生最糟糕的時期”,這種“眾生皆作惡”的設(shè)定雖有些過頭,但也很好地控訴了冷漠的人情。
首先是段人豪這個形象,殘忍而無情的施暴者,他可以毫無動機地對同學(xué)大打出手,也可以不顧對方的生命安全用繩子狠狠勒住其脖頸。
甚至過分到拿失智老人來捉弄、調(diào)侃,做出侮辱性的舉動。
然而他的作惡動機只有4個字:“就好玩??!”
施暴者擁有力量、無與倫比的煽動性,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他人。就像《勝者即正義》的古美門律師總結(jié)的那樣:欺凌的本質(zhì),是氣氛。
而段人豪,就是氣氛的制造者。
伙同其作惡的,居然還有老師。片中這個女教師的形象,簡直是讓我三觀盡毀。
整天神神叨叨,拿著串珠子求神拜佛也就算了。
面對林書偉揭露段人豪的霸凌現(xiàn)象,她不但不調(diào)查追責(zé),居然還反問他:“為什么是你不是別人?有沒有想過是你自己的原因呢。”
更可怕的是,當(dāng)自己的尊嚴受到學(xué)生的攻擊,她想的不是感化他,而是用陰毒的方法反擊。 來看看她是怎么攻擊段人豪的:
“老師突然間想起來了,我要跟你說對不起,是我忘記了,你爸爸明天沒有辦法來學(xué)校對不對?!?/blockquote>然后轉(zhuǎn)過頭去假惺惺地跟受害同學(xué)的家長交代:
“是這樣的,家訪資料上有寫,他爸爸還在坐牢。是犯的什么罪呢?(裝出若有所思狀)是吸毒還是搶劫,還是吸毒加搶劫啊。其實真的不能怪人豪,他會變成這樣的一個人渣,是因為他爸爸本身就是一個作奸犯科的社會敗類,可是認真想一想,他爸爸到底是不是他親生爸爸這也很難說,因為他媽媽的職業(yè)特殊。人豪他真的不是家教不好,他是,沒有家教?!?/blockquote>
善惡終有報,她最后的下場也印證了她自己說的那句話:“這也許就是因果循環(huán)的開始吧。”
而林書偉同學(xué),從一開始的受害者,到為了不被欺凌去討好段人豪一行人,參與到了施暴者的隊伍中,在一次次的作惡中獲得了快感。
這也很符合現(xiàn)實生活中遭受霸凌者的心態(tài),為了不成為被欺凌的少數(shù)派,會很自然而然地完成從受害者到施暴者的轉(zhuǎn)變。 而從他把自己的血喂給怪物使其存活來看,他也是片中僅有的內(nèi)心還存有良知的人,在事情的發(fā)展越過了他的底線后,努力地為內(nèi)心的小小光明做最后的努力。
林書偉想承認自己跟段人豪那幫垃圾不一樣,可在這種氣氛面前,在自己做過的事情面前,他無法說服自己,所以才有了電影的結(jié)局。
片中的兩個怪物,可以理解為林書偉在遭遇霸凌后,心中釋放出來的另外兩個自我。妹妹代表的是控制、隱忍,姐姐代表的是肆意報復(fù)。
輸血反哺,是他純潔的宣泄。血洗校園,則是他最黑暗的爆發(fā)。
所以,霸凌的惡果,終有一天會反噬施暴者,和冷漠的旁觀者。不要等到周遭被血色染紅的那一天,再站出來說那么一兩句無關(guān)痛癢的話。
本片也用最黑暗的手法講了那件最值得我們反省的事情:
怪物再暴走,最可怕的終究還是人啊。
什么才算是絕境?當(dāng)吃人喝血的怪物反倒成為溫情甚至良善的象征時,我們還能否認自己不處于絕境之中嗎?
絕望的基調(diào)貫穿全片,在影片結(jié)尾,被霸凌的林書偉反殺霸凌三人組后,成為了新的霸凌者。他縱火焚燒全班同學(xué),自己也異化成了怪物。
他的異化源自善惡不分的陰森人間。流浪漢、老年人、癡呆者們被侮辱與被損害,校園內(nèi)霸凌成風(fēng),老師們自私敷衍甚至助紂為虐,受害的得不到拯救,加害的得不到引導(dǎo),殺人誅心的惡行在滯塞中循環(huán)加劇,在道貌岸然的偽裝中扼殺正義。
與人間的惡相比,怪物姐妹吃人喝血的惡居然顯出了淳樸。她們的惡出于自己的生存需要,而人的惡出于“就好玩嘛”,這種惡制服了恐怖的鬼怪,也把人間變成鬼怪橫行的絕境。
陰森的人間鬼氣彌漫,活著的人活得如同行尸走肉,死了的鬼因其爽直真心而顯出人情味。這人鬼倒錯的荒誕世界大抵便是地獄的圖景了罷?
因為一些原因,九把刀這個名字估計很長時間都難在內(nèi)地的大熒幕上看見。
從暢銷作家,到賣座導(dǎo)演,內(nèi)地有韓寒、郭敬明,臺灣有“九把刀”?!熬虐训丁彼坪踹\氣更好,除了票房大賣,還贏了口碑,處女作破了香港華語電影票房紀錄,歷史留名。
看過“九把刀”的小說就知道,他的創(chuàng)作天馬行空不拘一格,各種題材都有,文筆不見得怎樣,但論起開腦洞、惡趣味和熱血中二的程度,華人作家中簡直無出其右者,加上大量日式ACG文化的融入,令他的小說充滿了很強的影視感,非常適合電影化。
這次的《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跟純得出水的“那些年”完全是天差地別兩套風(fēng)格,灰暗的基調(diào),血腥的畫面,陰沉的人物與絕望的世界觀,把“校園霸凌”與“吃人怪物”巧妙聯(lián)系,仿佛是拍了一部血腥恐怖版的《告白》,又像是讀了一遍古谷實的漫畫。
怪物和霸凌到底哪個更讓人害怕?這樣的殘酷青春在日本電影中屢見不鮮,九把刀玩得更聰明,更商業(yè)化一些。用怪物影射被社會擠壓而性格扭曲的年輕人,實施霸凌的壞學(xué)生,不作為的教師,圍觀起哄的路人,所有人即是施害者也是被害者,是不值得原諒應(yīng)該被燒得灰飛煙滅的渣滓。
如果僅僅只探討青春,那絕不是九把刀的風(fēng)格,連“那些年”他都要不倫不類地拍一段地下格斗。這次又把吃人怪物搬進電影,所以電影到底還是比那些青春片要顯得更有趣更“好看”一點,四肢亂飛,鮮血潑灑。
比想法,九把刀無疑是獨特且超前的。
論執(zhí)行,硬件沒問題,美術(shù)攝影音樂全優(yōu)秀,但敘事的把控就缺了火候。 演員表演聲嘶力竭五官猙獰顯浮夸,角色轉(zhuǎn)變突兀生硬,故事太長,無用鏡頭多,一個半小時剛好,非要撐到120分鐘。但也沒什么大毛病,電影票房一般,主要還是因為實驗性過了頭。
這個故事實在太不討喜。包括主角,電影里基本沒有一個主要角色是可愛的。人類內(nèi)心扭曲,怪物外表丑陋,即便男主角心存善良,但懦弱與膽怯也讓人喜歡不起來。雖然所有人都有其無法掌控的壓力存在,全部惡的轉(zhuǎn)化都是角色間互為因果的影響導(dǎo)致,但惡總是讓人厭惡和不適的。
另一個問題在于電影終歸還是在血漿中流于膚淺。因為怪物的存在,殺戮成為調(diào)劑電影的重要元素,所有角色的性格不可避免地被漫畫式地放大與夸張。惡存在的理由只是因為它本就存在,整個世界的好人好像只有那個一樣被欺凌的胖姑娘而已。電影對于霸凌的反思淺嘗輒止,倒是能看出導(dǎo)演在花式拍壞孩子的頑劣時低級的惡趣味。同樣講壞孩子的電影,別說比北野武巖井俊二,就算中島哲也的《告白》,論眼界論深度論尺寸拿捏,都不知道強到哪里去了。
電影好不好,最后還要看故事。九把刀找了一個非常好的點子,他要講的現(xiàn)實寓言,看似巧妙,卻并不深奧。用B級片講大道理,在華語電影中也算有想法的嘗試,可故事到底沒有講好,零碎小聰明太多,整部電影反而笨重了。
倒是熱血還在,最后崩壞的結(jié)局讓我響起了大衛(wèi)芬奇的《搏擊俱樂部》。如果人人都是怪物,那么出問題的一定是這個世界,如果它不能自愈,索性就變成怪物毀滅它。沒什么道理,與現(xiàn)實也離題萬里,但音樂響起時,就是覺得暢快淋漓,這種不管不顧毀天滅地的爽朗,大概才是九把刀最大的魅力所在。
看完電影翻了翻影評兩極分化特別嚴重,有看到對片中各種隱喻鏡頭的解釋,但失望的是居然沒有一個人試著解讀其中一個大隱喻:一群人渣學(xué)生在拿反光鏡鎮(zhèn)壓怪物時,手里的反光鏡正是孫中山先生的畫像。妙啊。政治性這么強的片子就算不夠血腥也是必定不能過審呢,換言之,可能這片子的初衷就是用荒誕血腥的外衣遮蓋深不可測的政治寓意
這部黑暗系的類型片在香港被定為限制級,九把刀也一改以往清新純愛風(fēng)格,盡管在首映現(xiàn)場他與觀眾開玩笑:“我一直在拍恐怖片,《那些年》就是一個男生追了一個女生十幾年都追不到的恐怖故事”。此片背景依舊設(shè)定在校園,但卻不再滿足于談一場青澀美好的初戀那么實誠簡單。這部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深重,劇本完成度超飽和,攝影方面也很出眾,在選角和細節(jié)上尤其花心思。
卡司除了陳珮騏以外,其余幾位主演包括飾演男一男二號的鄧育凱和蔡凡熙,女一號梁如瑄都是新人(幾位新人演員在香港文化中心映后與數(shù)千觀眾見面時激動落淚,不知道為什么這個細節(jié)讓我備受感動)。九把刀向來敢于嘗試新鮮事物,無論從演員班底還是作品類型,這些嘗試不但沒讓人大跌眼鏡,反而為之一振。比如他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捧紅了柯震東,我就相信他對于選角這件事并非隨意而為。
除了對新人的偏愛,九把刀仍然忠實于之前幾部電影里用過的演員。在《報告老師》里,他把他們?nèi)谝惠v巴士上做客串,從《等一個人咖啡》中的布魯斯,宋蕓樺,再到柯震東,蔡昌憲等。其實剛開始看到男一男二號的造型還覺得一個像林柏宏,一個像王大陸。一部《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竟然融合了那么多臺灣青春片的角色,實在豐盛,喜歡臺灣青春片的人應(yīng)該不會忽略這一點。
故事中潛藏的三個段落是在鄧育凱飾演的好學(xué)生林書偉身上推進的,從他與班級惡霸三人組(蔡凡熙、賴浚程、陶柏萌)的對立,轉(zhuǎn)變?yōu)樗娜顺蔀椤巴铩?,再到他向他們發(fā)起反抗,最終共同毀滅。整部影片有著非常清晰的脈絡(luò)結(jié)構(gòu),所有的細節(jié)和橋段包括臺詞都意味深長。即使九把刀在表演形式上還是選擇激烈和夸大的惡搞,實則在這一全新的題材中暗藏諸多內(nèi)涵。
首先是錄音機里播放的那首《那些年》看似只是他安插在電影中的梗,自戀的同時搏人一笑,但這歌與整部影片卻形成強烈對比。歌聲里洋溢的青春氣息與電影布滿的黑暗色彩,青澀的男聲與陰暗的環(huán)境,這樣的對比產(chǎn)生一種讓人不寒而栗的諷刺。
穿校服的不一定是青春片,有喪尸的不一定是恐怖片。段人豪帶頭的校園惡霸小組欺負同學(xué),逗弄老人,捉弄老師,對著怪物施暴施虐,手段殘忍,不堪入目,這些都是他們所代表的學(xué)生形象與自身現(xiàn)實面貌的反差。影片中的慢鏡頭,以及梁如瑄飾演的那個女學(xué)生戴的耳機里放的歌其實很具浪漫色彩,而電影偏偏就用浪漫主義表現(xiàn)怪誕,又借超現(xiàn)實引述瘋狂,復(fù)仇與拯救,再用怒氣對抗著善惡美丑。
必須承認的是,電影前三十分鐘會讓人產(chǎn)生疑問,譬如不知道該如何定義類型,眾演員在表演上似乎也不夠入戲,讓人覺得生硬尷尬,畫面又過于惡心……所以第四十分鐘就有人看不下去選擇退場。興許是那錯落的十分鐘還未真正引爆全片的重頭戲,可是往后看就會發(fā)現(xiàn)后半段無論是節(jié)奏還是內(nèi)容,表演或是氛圍全都愈演愈烈,情緒到位,涉及越來越廣,立意也越來越明確??上Я颂崆半x場的觀眾,沒能完全欣賞到九把刀這次大膽新奇的嘗試。
這種大膽除了表現(xiàn)在人設(shè)和類型,還有不受控制、不斷向外蔓延的爆裂感。假借喜劇的外皮挖掘人心的黑暗,世界的荒誕。這部極其血腥暴力的cult片,第一反應(yīng)會聯(lián)想到園子溫的作品風(fēng)格,而那段在巴士的戲也讓人想到《釜山行》,吃人的怪物吃掉了滿車的年輕肉體,滾燙的獻血鋪滿車廂座椅。
電影最關(guān)鍵的「怪物」 在影片多處都有體現(xiàn),最直白的解釋就是學(xué)生們捉到的生物被他們稱之為“怪物”;在一群壞學(xué)生當(dāng)中,好學(xué)生林書偉也像是一種怪異的存在;年輕學(xué)生的肆無忌憚和瘋狂,在外人眼里好似怪物;校園與社會的比對,而這個社會本身,可能就是個怪物。電影全然攝制出了一個瘋狂怪誕的黑色世界,而我們皆是怪物。處處細節(jié)都能感受到來自于創(chuàng)作者的嘶吼,縱使言語中有著男主角林書偉性格中那般的懦弱,卻也用藏在最深的黑暗里最渺小的身軀竭力狂奔。
即使影片大框架已經(jīng)非常飽滿,但作者依然不忽略細節(jié)及細節(jié)制造的隱喻和用意。九把刀回應(yīng)“689教室”中數(shù)字“689”的含義,是因為馬英九和蔡英文當(dāng)選的票數(shù)都是689票,而且電影中每一個數(shù)字的選用都有它的意義。還有片中多次提到的“投票”,投票這件事是不是真的民主呢?再者還有老兵唱的歌詞:長城綿延,黃沙滾滾,是我依戀的地方,是我生命的泉源。那路雖然遙遠漫長,我依然往前沖,只因我是中國的駱駝。
中途驚嚇驚喜不斷,結(jié)局又讓氣氛再度升溫點燃。一直到片尾字幕出來,全場觀眾發(fā)出爆裂般的掌聲,像鏡頭中迅速燃燒的肢體,火焰兇猛熱烈,血脈噴張,愈滾燙愈熱淚盈眶,面向銀幕的人也清晰感受到了那種熾熱的撕裂在體內(nèi)引爆。
滿載憤怒,滿心悔恨,殺死了他們,我也沒辦法生存。人制造了怪物,怪物吃人。這條食物鏈到了最后只能走向共同毀滅,這是個多么令人絕望的世界。在被血液浸透的紅色濾鏡下,在這樣一部集合創(chuàng)新、改革的大膽實驗中,九把刀制造了一場對人性的思考和反省。盛滿隱喻,諷刺不斷,諷刺令人恐懼。跟著那首燃爆的片尾曲,掌聲震耳欲聾。
看電影和談?wù)?,實在是兩件太不相干的事?/p>
九把刀對此作的一席話看得我渾身發(fā)麻:
「青春有如傾盆大雨般的痛快揮霍,也有充滿惡意的陰暗角落。大多數(shù)人一身濕透地長大。也有人,從此只存在于畢業(yè)紀念冊里的黑白縫隙。
這部電影誕生在我人生中最糟糕的時期。一邊飽受這個宇宙最瘋狂的踐踏,一邊用心底僅剩的微光,點燃我對這個宇宙最卑微的愛。最卑微也最猛烈。
我猜想。在人性最深的黑暗里,即使用最輕的聲音說話,也能聽出巨響。」
這電影雖然有點瑕疵但是整體很好,拍的很完整。也許有些人是抱著看怪物或者cult去的,發(fā)現(xiàn)怪物鏡頭不多便覺得電影冗長無味,但其實怪物的設(shè)置是合理的,他不是主角,主角是人,所有人,男主代表著大多數(shù)人。而關(guān)于怪物背后的含義太多了……看到最后一部分我一直在猜想血色下的男主未來會怎樣,他會不會徹底黑化就此混沌,導(dǎo)演再次給出一個極陰暗的結(jié)局。但沒想到導(dǎo)演給了人性的火光,令我出乎意料但拍手稱贊。他最終意識到自己的惡,幼稚輕狂又熱血的把自己和所有人全部燒掉獨留屋外的女孩,看起來很極端很絕對,這樣的做法完全不同于成人的運籌帷幄,但的確更符合青少年做事沖動的寫照。片尾曲的搭配也是很贊了。
火海是男主內(nèi)心深處的善良,也是人性的復(fù)雜。我倒不認為電影想表達人性只有惡,更重要的是人性的復(fù)雜,大部分人是麻木的跟風(fēng)的。我一直在想假如男主的求救有用,但凡有一個人幫他一把,他會不會不至于走上絕路。人性有善惡,如何激發(fā)很重要,如果環(huán)境不是這樣的麻木絕望,或許他會有更光明的前途。
總之,這電影真的很符合我的口味,獵奇血腥暴力人性喜劇?合格的校園暴力抵制片,要我就給打八分 ??????
真的牛逼,讓我重新認識了九把刀,以及對他的那些贊譽!怪物,黨國,以及90后的腦殘,都只是霸凌主題的載體,人性的載體。高!以后會真正關(guān)注九把刀。對了,法海成了國民革命軍第29軍大刀隊隊長,寶刀不老!
試問那個小孩沒有一個屠校的夢想呢?I did it my may!
看了四十分鐘實在忍不了,退場了……
結(jié)尾包裝成反霸凌和饒有深意,但全片每一場賣弄感官刺激和惡趣味的戲卻暴露了偽善和惡毒的正是導(dǎo)演本人。終于有人超越彭浩翔了,真是心腸足夠壞和足夠虛偽才能拍出這種戲。這個電影真的太「壞」了,不罵不行,特別是包裝在那種自鳴得意的趣味和深度下面,更令人齒冷
非常令人驚喜。制作水準很高,以新穎的角度講述青年人面臨的校園暴力和老齡人面臨的無人養(yǎng)老問題,結(jié)局尤其令人意想不到
前100分鐘這部電影在我心里都是一顆星 直到ending才明白 映后導(dǎo)演表達的世界觀我還挺同意的 這個世界惡與偽善太多了 九把刀這是受園子溫啟發(fā)了么
其實啊,就是延尚昊豬玀之王的臺灣校園釜山行。有點想要把亞文化的恐怖類型片,做成華語的市場大作,但是,它的姿態(tài)和玩法,不免太過。對弱肉強食的認知,只是進行了一次長篇的角色顛倒(虐待小怪物但又被大怪物收拾),到頭來還是故作說教的自取滅亡,更像一場意淫自爆的精神風(fēng)球。
可以做出這樣稱得上“國際水準”的類型混搭和制作水準(參考Cooties),我也可以勉強忍受冗長拖沓的劇情、過于直白突兀的說教以及劇本上的很多問題,況且有幾場戲的想法和執(zhí)行都還挺亮眼,私心多一顆星。#國父顯靈#
把惡心玩出傷感了都。青春片加恐怖片的混搭還是挺有意思的,不過執(zhí)行還是差點,變成一部賣弄惡心與重口的片子。幾個角色的設(shè)定與性格轉(zhuǎn)換還是太奇怪,關(guān)于校園暴力也講得太表面了。不過有幾場戲還挺好玩的。又出來好幾個可愛的小演員。以及,九把刀是真愛柯震東,金馬影帝亞軍什么鬼!
非常有趣味的類型混搭嘗試,將青春片、恐怖片包裝進黑色喜劇之中,內(nèi)核陰暗。有園子溫/三池崇史的范兒,而且比他們這幾年發(fā)揮失常的那幾部要更有勁。
玩類型融合,效果還不錯,在類型化和作者化個人表達這兩個方面做創(chuàng)作上的權(quán)衡,最后還是順從了對臺灣青春片這個類型的熟悉。把校園青春片拍成腦洞清奇的恐怖片,卻舍棄娛樂性,去拍校園凌霸這件事背后問題少年的心理,借怪物隱喻問題少年的后天養(yǎng)成,用這種怪物電影的夸張方式把校園欺凌變成了寓言。
懦弱被動的男主,變態(tài)的校園施暴者,冷漠的集體,虛偽的老師…兩個怪物在分食時的溫情對視反而顯得有人情味兒了 復(fù)仇戲碼開始才變得有趣,九把刀設(shè)定的各種隱喻太多了,各種cult元素也非常雜,幾個邊角人物的戲份也都刻意的在具化他要表達的主題,豆瓣的評價很兩極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2017BIFF。校園霸凌+怪物恐怖+人性探討+青春題材,九把刀也能玩轉(zhuǎn)這種類型片,特別適合富川幻想電影節(jié),結(jié)尾加分。不知道九把刀有沒有受到延相昊的影響,有點豬玀之王+釜山行的意思。p.s,影節(jié)期間刷了好多部外語片,還是華語片看起來最舒服啊……
九把刀的才華確實沒的說,B級片拍得這么惡趣味且發(fā)人深思,讓cult大國的美國和日本都相形見絀。ps,有人覺得主角像小四嗎?
用浪漫主義表現(xiàn)怪誕,借超現(xiàn)實引述瘋狂,再又復(fù)仇與拯救的怒氣對抗丑惡。穿校服的不一定是青春片,有喪尸的也不一定是恐怖片。劇本飽和,攝影出眾,盛滿隱喻且充滿諷刺意味。全然攝出了一個瘋狂的黑色世界,而我們皆是怪物,細思極恐。柯震東宋蕓樺布魯斯客串,還有長得像林柏宏和王大陸的男一男二。
借一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臺詞:柯景騰,你真的很幼稚欸!唯一的亮點,可能是法海(乾德門)老師演的貧病交加獨居陋室的國民黨退伍老兵了,一言不發(fā)都可以滿臉是戲,抗日大刀隊出身,只身與怪物纏斗,臨死還要站直了大放一聲響屁。
制作費一億新臺幣,2000多萬就值得寫進新聞稿里了,但是內(nèi)地片里沒看到過哪個2000萬片有這個制作水準的。特效化妝,特效算是水準之上了,攝影,光 色 也都不錯,能看出來省錢的小招。人物塑造得很成功,每個都各自有特點,配角都立得住,信佛的老師的設(shè)計尤其新穎,但是九把刀太愛讓人咆哮了
意外地還蠻好看!校園凌辱與怪物題材的混搭。比怪物更可怕的是人心!大怪物在校車和教室的大屠殺大快人心。結(jié)尾,絕望中帶有一絲溫暖。
一星半。大概明白九把刀之前那部片為什么能這么火了,對于拍電影這件事而言,他只不過也是一個毫無才華以及會耍小聰明的投機主義者罷了。
越來越壞,以暴制暴,不止你,包括我,都不如怪物。